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测试时间:9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梭伦组建民众法庭,将贵族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

下列关于民众法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B.负责重大刑事案件的审判C.陪审员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D.使平民获得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解析:民众法庭是梭伦改革采取的重大措施,它获得了原属于贵族法庭的大部分权利,但贵族法庭依然拥有对宗教和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此可知答案为B项。

答案:B2.有史学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道:“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该史学家关切的是()A.“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C.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D.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解析:材料符合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对商鞅立木为信的评价。

材料中司马光赞赏商鞅立木为信,“书善”而未“书恶”,故A项错误;司马光借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故B项正确;C项反映的是梁启超“新史学”观,故C项错误;材料与史家自身素质要求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3.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答案:C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B.澄清吏治C.培养人才D.充实边防解析:范仲淹认为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源在于吏治不整,因此,他改革主要针对的是腐败的官僚制度。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整合8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整合8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
一、网络构建
二、典题训练
材料假如支那(中国)、朝鲜政府的陈旧专制体制无法律可依,西洋人就怀疑日本也是无法律的国家;假如支那、朝鲜的知识人自我沉溺不知科学为何物,西洋人就认为日本也是阴阳五行的国家。

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待即可。

与坏朋友亲近的人也难免近墨者黑,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依据材料,指出福泽谕吉“脱亚入欧”的实质是什么?明治维新以后,“脱亚入欧”论对19世纪后期日本的发展和对外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实质:倡导“全面西化”;学习引进西方近代文明。

影响: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近代化;反映出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和利己意识,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向对外扩张、侵略邻国的重要思想根源。

三、升华拓展
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一)(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一)(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梭伦改革把解决“六一汉”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 )①维护平民的公民身份②削弱小农经济③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④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2.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这一全新的因素”主要来源于( )A.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D.鼓励发展工商业答案 B解析由“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分析: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氏族贵族的血缘纽带和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同时也保障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故B 正确。

3.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

”这里的“双方”指( )A.奴隶和奴隶主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C.平民和贵族D.改革派和保守派答案 C4.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这些改革措施( )A.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C.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D.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答案 A解析材料中“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体现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

5.从上层建筑领域给予贵族政治以沉重打击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有( )①鼓励发展工商业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成立公民陪审法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D6.之所以说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原因有( )①“解负令”的颁布②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③“四百人议事会”的创立④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高二下学期(选修一)月考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高二下学期(选修一)月考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高二下学期(选修一)月考试题附答案历史试题选修一(人教版)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为一位雅典的公民,阿帕亚年收入100麦斗,他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A.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B.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C.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D.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2.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因为他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B.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制选举法D.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力3.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贵族D.雅典的执政官4.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A.废井田开阡陌封疆B.“世卿世禄”制C.连坐制D.推行县制5.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共同本质是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C.承认了土地私有制D.赋税有了统一的标准6.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7.商鞅推行县制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都具有A.经济制度改革的性质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性质C.监察制度改革的性质D.官制改革的性质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变法阻力B.学习汉族先进制度C.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9.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C.游牧民族农业化D.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迁都洛阳B.与汉族通婚C.实行均田制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11.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B.倡导严刑峻法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D.为统一奠定了基础1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的是①农田水利法②市易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均输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王安石对科举制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A.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B.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高14.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的范仲淹为革除北宋时弊,主张改革。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五)(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五)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答案 A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

2.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某某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X的是(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某某仪式D.先定论答案 C3.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

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某某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答案 D解析题干中把路德的脑袋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意在说明路德某某思想是魔鬼用来腐蚀人们的灵魂,很显然这是旧教派(天主教)攻击新教派(路德教)的言论,故D项正确。

4.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卡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

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

……但卡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某某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

……卡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 )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B.某某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C.卡尔文教崇尚某某某某D.某某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答案 A解析由“卡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分析可知本题选A。

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5.路德教派与卡尔文教派的共同点有( )①因信称义②信徒皆为祭司③建立廉俭教会④建立民族教会⑤主X先定论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答案 C6.“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

人教版教材高二历史选修一、四选择题练习

人教版教材高二历史选修一、四选择题练习

高二精英赛历史试卷班级姓名将所选答案填入下表,不能涂改,否则视为0分(每一小题4分,共120分)以供天下之费”。

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这一“变局论”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4.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6.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

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

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②七月王朝时期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④督政府时期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7.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8.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二商鞅变法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单元测试:专题二商鞅变法含解析

历史人民选修1专题二商鞅变法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D.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3.下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B.春秋时期民族融合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D.楚国最强大4.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农耕经济B.法家思想C.中央集权D.轻罪重罚5.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备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其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A.增强秦国国力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6.(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没落贵族D.富裕农民7.观察下图,图中改革开始于何时()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8.《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高中历史 专题综合测评2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综合测评2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专题综合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材料二卫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9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认为变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指出商鞅新法能在秦国长行不废的根本原因。

(6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可以看出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力田”“劝战”的做法结合商鞅变法经济、军事的措施回答。

第(2)问,注意从材料二分析变法成功的条件,主要涉及用人问题,变法或改革胜利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

力田: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劝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连坐制。

(2)条件:统治者得人善任并坚定支持。

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术也。

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患信而不楛(粗劣的),古之吏也。

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

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荀子·疆国》材料二(商鞅的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借父耰钅且(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讥。

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治安策》(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后“百姓”、“百吏”、“士大夫”、“朝廷”的生存现状,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哪些?(6分)(2)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导致了材料二所述社会风气的变化?(3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特征。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测评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恩格斯曾描述道:“在阿提卡的田地上到处都竖立着抵押柱,上面写着这块地已经以多少钱抵押给某某人了……不仅如此,如果出卖土地所得的钱不够还债,或者债务没有抵押保证,那么,债务人便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出卖到国外去做奴隶,以偿还债务。

”这一现象的废止得益于( )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A [废除以土地和人身自由作抵押的债务奴隶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之一,故选A项。

]2.右图是商鞅入秦给秦孝公讲述治国策略的场景,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

你认为商鞅说的哪一点最能引起秦孝公的注意( )A.大王,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B.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C.大王,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大王,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达到“以刑去刑”D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频繁,而秦国相对落后,所以秦孝公关心的应该是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

]3.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

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请秦国参加。

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诸侯国也都派人来称赞。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发动兼并战争C [公元前361年,诸侯会盟拒绝秦孝公参加,是因为秦国弱小;公元前343年诸侯国态度的变化,说明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富强。

]4.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昌盛,但二人实行的某些措施却截然相反,其中“措施却截然相反”的方面有 ( )①农业政策②工商业政策③政治措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C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重视农业的发展,如商鞅奖励耕织,梭伦鼓励农业发展,故①不符合题意;在工商业方面,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而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在政治方面商鞅强调专制集权而梭伦鼓励民主政治的发展。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质量检测:七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质量检测:七含解析

(七)(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农奴制下,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

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

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

这说明了()A.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很安逸B.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C.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贫穷落后的根源D.农奴制勉强能够适应俄国的社会状况解析:选C材料主要反映出在农奴制下,俄国生产力难以开展,农奴制成为俄国落后的原因,故C项与题意相符。

2.19世纪,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

〞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B.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开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D.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开工具非常简单解析:选B 俄国的地主宁愿使用农奴劳动,也不愿购置机器,这说明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阻碍俄国技术的革新。

上述现象明显不符合工业资本主义开展的潮流,因此,B项正确。

3.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平安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他是()A.十二月党人B.地主阶级革命派C.守旧派知识分子D.激进派知识分子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因此答案只能从A、D两项中选择,同时材料说明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言论,因此可以排除A项。

4.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根本主张是()A.维护农奴制度B.废除农奴制度C.推翻沙皇专制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高中历史解析:A做的关是懂材料,材料的主旨:除了奴制就会出多面,反映了他奴制度的根本点,故A符合意。

5.某班同学在克里米争行研究性学提出了以下点,其中有明缺陷的是()A.克里米争是一局部性的国争B.英法阻止俄国的有一定的正性C.俄国在争中失有一定的史必然性D.争失使俄国国内矛盾一步激化解析:B本旨在考全面辨析的能力。

高中历史选修课人民版选修一全套试题

高中历史选修课人民版选修一全套试题

《高中新课标学案与测评》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巩固方案一级目标1.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债务奴隶3.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A.奴隶主和奴隶B.贵族和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D.农民和手工业者4.雅典共和国时期,人们根据社会上不同人群的生活主要区域给予不同的称号,下列对应准确的是A.“平原派”一贵族,“山地派”一平民,“海岸派”一工商业奴隶主B.“山地派”一贵族,“平原派”一平民,“海岸派”一工商业奴隶主C.“海岸派”一贵族,“山地派”一平民,“平原派”一工商业奴隶主D.“平原派”一贵族,“海岸派”一平民,“山地派”一工商业奴隶主5.公元前631年,雅典发生的武装暴动遭到谁的反对和抵制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贵族和平民6.对早期雅典贵族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B.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任期制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7.雅典贵族剥削平民的方式有①高利贷②债务奴隶制③直接处死④兼并土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下列关于雅典的“六一汉”的状况,表述准确的是①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②失去了人身自由③依然保留着平民的政治权利④不仅自己而且妻子儿女都成为富人的依附民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9.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B.梭伦改革C萨拉米危机D.基伦暴动10.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1.简述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整合1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整合1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一、网络构建二、典题训练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解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解析:第(1)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由财产等级制度可知新贵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第二小问从梭伦改革给予公民参政权的具体措施上归纳。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解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三、升华拓展雅典贵族政治、僭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含义与评价。

高中历史 综合测试题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综合测试题 人民版选修1

高二历史选修1综合测试题(一)1.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2.中国古代最早改变卿世禄制的是 (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变法C.吴起改革 D.商鞅变法3.最早动摇井田制,标志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的措施是 ( )A.“相地而衰征” B.“废沟洫” C.“尽地力” D.“为田开阡陌封疆”4.预示着分封制下封某某邑制废除的是 ( )A.设立县制 B.废除井田制 C.实行按军功授爵 D.推行什伍连坐制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大大加快了各民族人民融合进程的是 ( )A.推行均田制B.实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 D.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6.下面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 (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变法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8.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B.北方民族的南侵C.对四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人不敷出9.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10.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X居正改革11.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X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

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1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 )A.周王室衰微 B.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产力提高 D.争霸战争的需要13.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下列哪一趋势 ( )A.民族的融合 B.分裂走向统一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中心南移14.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春秋时期的改革相比,主要的不同点是 ( ) A.改革涉及土地制度 B.改革涉及赋税制度C.改革涉及军事制度 D.改革触及上层建筑15.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 ( ) A.管仲改革 B.魏文侯改革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16.德国某某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天主教会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B.马丁·路德提出某某改革的政治主XC.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某某改革试验D.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17.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 )①主X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X简化教会组织和某某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X 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8.16世纪西欧某某改革的意义有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⑨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9.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 ) A.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没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0.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整合6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整合6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整合一、网络构建二、典题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埃及,其城市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城市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1798年法国侵入埃及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埃及与中国的历史开始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过渡,其城市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开始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车效梅《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分析埃及和中国当时都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2)根据材料,分析两国在改革内容上具有怎样的相似性。

(3)根据材料,分析两国改革具有怎样的相似特点和历史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之处。

第(1)问主要考查两次改革相似的历史背景。

第(2)问是考查两次改革采取的相似措施,要注意从工业、教育和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3)问是考查两次改革的相似之处,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特点”“影响”。

答案:(1)困境:内忧外患。

改革:中国开展洋务运动,埃及实行阿里改革。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发展近代教育;改革军事,创建新式军队。

(3)特点: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都是先发展军事工业后发展民用工业;都是封建统治者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

影响: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但都开启了两国近代化进程的大门。

三、升华拓展1.西方工业文明与埃及近代化的关系(1)客观的促进作用: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在欧洲各国相继展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为了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加紧了对外殖民扩张。

拿破仑入侵埃及进行殖民统治,冲击了埃及旧的社会体制,开始了埃及的社会变革。

②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了有利于埃及近代化的改革措施,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和对外扩张,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九)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九)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同步测试卷(九)专题八明治维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19世纪中期日本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势力不断发展,表明了( )①日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③日本封建统治逐步加强④商品经济发展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A.①②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③④2.幕府时代,日本统治者曾告诫农民:“随便将萝卜叶、虹豆叶、大豆叶等扔掉,就太浪费了。

这些东西掺上些杂粮煮着吃,味道是很鲜美的。

”这表明( ) A.日本统治者提倡节俭B.日本统治者关心民众的生活C.日本农民的生活困窘D.日本农民被剥夺了政治权利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政权面临的主要内部危机有( )①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②城市经常发生“米骚动”事件③强藩的离心倾向日益加剧④一些中下级武士产生反抗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关于大盐平八郎起义表述不准确的是( )A.起义前全国X围的饥馑出现,米骚动和抢粮仓事件不断发生B.起义发生于1837年的大阪C.下级武士是这次起义的主力军D.起义挑战了幕府权威,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5.驻日参赞黄遵宪作《樱花歌》曰“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描写的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 )A.佩里叩关B.“武装倒幕”C.“废藩置县” D.“修约运动”6.倒幕派是明治维新前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在推翻幕府统治的过程中,除大X旗鼓地进行军事讨伐外,还巧妙地利用了( )A.农民起义军的力量B.城市平民的力量C.天皇和大名的力量D.西方列强的力量7.在西方入侵的影响下,为日本明治维新奠定基础的因素不包括( )A.原材料的大量出口使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改进B.一些有识之士购买机器,建立工厂C.部分大名改革自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西方大量商品倾销日本,黄金外流8.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是指( )A.实行“四民平等” B.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C.取消武士特权D.平民可以自由地择业和迁徙9.如图所示,这是日本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券,对这一地券最欢迎的是( )A.新兴地主B.广大农民C.商业资本家D.中下级武士10.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形成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B.收回各藩领地C.“废藩置县” D.将大名迁居京都11.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代政治体制,日本的议会( )A.由贵族院和参议院组成B.贵族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C.可以限制天皇的权力,天皇必须对内阁负责D.众议员根据选举法选举产生12.19世纪末日本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表现在( )①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②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③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A.①②B.②③C.②D.①③1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人民版历史选修1期末试题答案

人民版历史选修1期末试题答案

高二文科历史选修Ⅰ模块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 B、财产多少 C、居住地域 D、血缘关系2.梭伦改革后,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是A.长老会议公民陪审法庭 B.长老会议公民大会C.公民大会公民陪审法庭 D.公民大会长老会议一些重大改革在历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也被一些物化的东西所定格.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

前一幅为云冈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突起,线条简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回答3—4题3.上图是中国古代两大雕刻艺术的宝库,与其有密切关联的古代少数民族是A.匈奴 B.鲜卑 C.契丹 D.女真4.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本质却有着截然的不同。

回答5-6题5.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主要的区别是A.是否涉及政治改革B.是否涉及经济改革C.是否由有地主阶级领导D.是否涉及军事改革6.在同一时期的雅典则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雅典走向了民主政治,这个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希腊全民的民主政治B.奴隶主的民主政治C.平民的民主政治D.封建贵族的民主政治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A。

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C.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D。

都改革了政治体制8.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力量对比悬殊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D.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有一些历史人物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三)(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三)(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三)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叶适《旧学纪言》卷十三称:“X、石、苻、姚与夫慕容,虽曰种类不同,然皆久居中国,其豪杰好恶之情,犹与中国不甚相异。

独拓跋氏,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

”材料反映了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 )A.如何缓和阶级矛盾B.如何统治汉人C.如何解决民族问题D.如何发展封建经济答案 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根据“则以真胡入主中原,纯用胡俗,以变华人”可知鲜卑族解决统治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如何解决民族问题。

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选C。

2.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某某,削弱保守势力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答案 D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为解决吏治混乱、贪污成风的现象采取了俸禄制,统一由国家发放,故D正确。

3.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B.文章写作C.政治D.汉族文化答案 D4.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南北朝时期,除了北魏孝文帝进行了重大改革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和南方的汉族政权大多未进行改革。

故④不是当时的时代潮流之一。

5.《魏书·良吏传序》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B.移风易俗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D.迁都某某答案 A解析由“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得知材料出现的这种状况主要原因是整顿吏治。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一梭伦改革(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了贵族共和国。

右图是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在辩论,它应该是()A.元老院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 D.四百人会议2.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平民受到的最大威胁是()A.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B.麦加拉的势力不断发展C.国家在推行严刑峻法D.社会上盛行债务奴隶制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六一汉”制度盛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六一汉”的状况是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B.“六一汉”丧失了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C.“六一汉”制度可以避免下层平民沦为债务奴隶D.“六一汉”制度是贵族剥削平民的真实反映4.某位雅典公民因欠债而被债主卖往外邦并沦为奴隶,梭伦改革后,他不仅回到了雅典,而且获得了人身自由。

其获得自由的方式最有可能是通过()A.所属家族出资赎回B.所属部落出资赎回C.由城邦出资赎回D.由原债主出资赎回5.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他是在说明()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6.梭伦在演说中说道:“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7.颁布《解负令》是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这一法令()A.满足了平民的所有要求B.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C.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D.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实力8.……将广大平民从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材料中省略的内容是()A.改变贵族政体 B.颁布《解负令》C.发展工商业D.设立公民法庭9.下列措施中,没有推动雅典对外贸易发展的是()A.农业中提倡种植经济作物B.吸引有技术的外国人迁居雅典C.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10.《解负令》的颁布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A.奴隶有人身自由权利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矛盾尖锐C.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D.工商业奴隶主对奴隶的需求11.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
一、选择题
1.梭伦为打破贵族政权的垄断所采取的措施是( )
①规定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③创立五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④取消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3.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

与这一现象有关的
是 ( )
A.推行青苗法 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 D.推行免役法
4.以下活动与加尔文有关的是 ( )
①主张信仰得救,并把其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
③提出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④创立的加尔文宗不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意义有 ( )
①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②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③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⑨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7.下列关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政府开放的政策下,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B.在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事业获得很大发展
C.日本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D.这一时期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8.下列现代民主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民主改革中已经出现萌芽的有 ( )
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选举法④议员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⑤人民权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一明治政府在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同时,着手确立其他阶层的土地所有权。

在明治维新期间,新政府实行了“各村地面均应作为农民占有土地”的措施;又明令解除“永世禁止土地买卖”的禁令,宣布土地“自今以后,允许四民买卖和所有”;并通告在全国丈量土地,发给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以土地执照,确认其土地所有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的土地政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6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

(6分)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3分)
10.阅读下列有关梭伦改革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1)材料一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意义?(6分)
材料二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梭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剥夺贵族特权的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材料三挂在美国众议院内的梭伦壁像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梭伦壁像被挂于美国众议院内的原因。

(5分)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

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材料三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

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6分)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

(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19分)
材料一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

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

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整理
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

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

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8分)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

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5分)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

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6分)
高二历史选修1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AA 6-8 CCD
二、非选择题
9.(15分)(1)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日本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革命性变革,自耕农和新地主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者;基本上确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近代土地所有制,促进了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6分)
(2)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依法保护土地流转。

(6分)认识: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国情;正确的土地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3分)
10.(15分)(1)财产的多少。

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6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4分)
(3)梭伦改革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不偏不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梭伦改革所彰显出来的公平公正的立法精神和众议院这一立法机构所追求的目标是十分吻合的。

(5分)
11.(16分)
(1)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方法:阶级(阶层)分析、一分为二。

(2分)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

(2分)
(3)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造成社会动荡。

(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12.(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

(6分)戊戌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分)
(2)不成立。

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

(3分)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

(2)
(3)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

(2分)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