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犬蝠的食性
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
![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79602e7375a417866f8f56.png)
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读书报告课程:哺乳动物学专业:生态学姓名:卢品学号:2010210850摘要: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是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
蝙蝠是哺乳动物纲中第二大目,其种类和数量仅次于啮齿目,地球上现存大约4000种不同的哺乳动物中,蝙蝠的种类占了四分之一。
除南北极以及大洋中过于偏远的荒岛外,地球上幅员辽阔的各种陆地生态环境都为它们所利用。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节肢动物而言,它们是捕食者;对于某些脊椎动物而言,它们是被捕食者;而且它们还是有的植物的种子的传播者和花粉的传授者。
在一定生态系统中蝙蝠可能起到关键种的作用。
这篇读书报告概要概括了蝙蝠的基本生态习性,能让大家对蝙蝠这种有着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蝙蝠哺乳动物生态习性The analysis of the bats’ecological habits——the book-reading reportName:Lu pin Student number:2010210850Abstract:The ba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and most successfully evolutioned mammal in the world. and it is the only one kind of flying mammals. And bats are the secondly largest mesh in the mammals’ class. The species and quantity only less than the rodent’s, there are about 4,000 different mammal species in the world, and in which the bat’s species accounted for a quarter. B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system. bats are predators to the arthropods; on the other hand ,bats are prey to some vertebrates. bats may play a key role in some certain ecological system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bats’s general ecological habits, it wil let you acquir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ats.Keywords: bat mammal ecological habit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是真正会飞的兽类。
广州花都地区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及对策
![广州花都地区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8de58383d049649b6658a7.png)
广州花都地区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及对策吴 毅 王志针 谢洁霞 赵开兰(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广州 510405) 广东省位于我国最南部,濒临南海,处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
广州地区种植有大量龙眼、荔枝、香蕉和 果等果树,被誉为“岭南水果之都”,果树种植业已成为广州近郊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同时,这些经济林木也为食果蝙蝠(简称蝙蝠)提供了有利的栖息环境,对果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蝙蝠对亚热带果树危害性如何,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国内目前尚无这方面的专项研究。
就此问题,笔者在广州近郊花都地区对果农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以期为广州蝙蝠的危害与防除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自然概况花都地区(广州市辖花都市)位于广州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有一定面积的次生灌丛和人工针叶林;中部和南部多为台地和冲积平原,主要为农耕地和经济林木。
区域内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资源丰富。
据林业部门统计,经济林木主要以荔枝、龙眼为主,也种植少量的黄皮、香蕉、 果等水果,其中“香荔”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柑橙被列为全国24个生产基地之一。
2 研究方法211 问卷调查在花都市的东、西面各选择一个镇进行调查,于2000年8月和2003年7月,分别在赤坭镇和花东镇随机派发4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有:家里是否种有果树;是否遭受过蝙蝠危害;有哪几种水果遭受危害;危害程度如何;是否采取过保护性措施等10个问题,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
212 实地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选择受害程度不同类型的果农和危害程度不同的果树进行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找当地果农进一步证实水果的危害程度、时间、地点、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效果等;二是晚上天黑之前在蝙蝠可能出现的地点,设置红外线摄像机(S ony5502E,日本产)和夜视仪观察蝙蝠食害水果的情况,利用采集的标本和摄制的录像带鉴别果蝠的种类,了解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蝙蝠饲养技术和方法的探讨
![蝙蝠饲养技术和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db41cc40508763231121208.png)
!"#$% &’ "()*’+,#( -’$ .("*&$ +’ /(($+’0 1-"2
3# 4+ 5*&# 6#-’ 7+ 8+-&,#’ 5*-’0 9*(’0:# 4# 3(’*#- 3# 6+’0;*-&, ( .12334 35 6758 .178918: , ;<=9>?23< @A 97B8C:7DE,;<=9>?23< *%"""+ ) <12"=-)" : FD 7: C8G3CD8H D28 D81297I<8: =9H J8D23H: 79 588H79> K=D: =113CH79> D3 D2C88 E8=C: 35 L3CM: 79 4=K3C=D3CEN O28 C8:<4D =: 588H79> 35 5C<7D ( 8=D79> K=D: =9H 79:8CD ( 8=D79> K=D: , 7D 7: H7558C89D 79 1233:79> D28 K=D ( K=7D, H8:7>979> 35 K=D :23L9 D2=D , ( 588H79> K3P, 588H79> D81297I<8 =9H J8D23H , 588H79> J=9=>8J89DN QD28CL7:8, D28 G=G8C H7:1<::8H D28 C84=D739:27G 35 588HA 79> H75571<4DE L7D2 K=D: ( DEG8: =9H K3HE ( :7?8 35 K=D: , 588H79> K=D: L7D2 139:8CB=D739,=9H :3 39N FD 1=9 K8 =553CH C858C8918 D3 D28 ?33 =9H D28 79:D7D<D8 L289 588H79> K=D:N >(% ?&=$2: )27C3GD8C= (K=D: ) ; 588H79>; D81297I<8
蝙蝠的百科知识
![蝙蝠的百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5c69b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d.png)
蝙蝠的百科知识简介蝙蝠是一类独特的哺乳动物,属于翼手目。
它们以其独特的飞行方式和特殊的生态习性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蝙蝠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分类蝙蝠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的最大目,目前已知约有1300多种蝙蝠,分布在世界各地,除南极洲外的每个大陆上都有蝙蝠的存在。
按照外形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蝙蝠可以分为大鼠蝠、蜂蝠、果蝠、吸血蝠等几个大的类群。
其中,大鼠蝠是最常见的一类,也是体型最大的一类。
形态特征蝙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前肢演化成了翼,能够实现飞行。
蝙蝠的翼膜由皮肤和肌肉构成,与人类的手指相连。
蝙蝠的翅膀上还有薄而坚韧的爪,可以用来攀附物体。
蝙蝠的身体覆盖着毛发,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黑色、棕色、灰色等。
蝙蝠的头部通常比较大,嘴巴长而尖,用于捕捉昆虫或吸食花蜜。
生活习性蝙蝠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通常在洞穴、树洞、建筑物等隐蔽的地方休息。
蝙蝠是群居动物,形成了庞大的蝙蝠群。
蝙蝠群的规模从几只到数百万只不等,其中一些种类的蝙蝠甚至可以形成巨大的蝙蝠群落,被称为蝙蝠堡。
蝙蝠堡在夜晚出发觅食,一直飞行到黎明,然后返回蝙蝠堡休息。
蝙蝠的飞行方式独特而高效,它们通过振动翅膀产生升力,能够轻松地在空中悬停、转向和加速。
蝙蝠的听觉和嗅觉非常敏锐,能够在黑暗中准确地捕捉到食物。
蝙蝠的寿命一般为5到30年不等,有些种类甚至可以活到40年以上。
食性蝙蝠的食性多样,不同种类的蝙蝠有不同的食物偏好。
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它们以独特的方式捕捉昆虫,比如利用超声波定位。
除了昆虫,一些蝙蝠也吃水果、花蜜、鱼类、小型脊椎动物等。
其中,吸血蝠是唯一以血液为食的蝙蝠,它们主要吸食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血液。
繁殖方式蝙蝠的繁殖方式也多样,大多数蝙蝠是胎生的,雌性蝙蝠在产下幼崽之前会形成一个暂时的子宫,保护幼崽的发育。
幼崽出生后,雌性蝙蝠会通过哺乳喂养它们。
幼崽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之后离开巢穴,开始学习飞行和独立生活。
关于蝙蝠的科普知识
![关于蝙蝠的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75a0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b.png)
关于蝙蝠的科普知识蝙蝠是一类独特的哺乳动物,属于蝙蝠目。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飞行的哺乳动物,拥有独特的体形和生活习性。
在全球范围内,蝙蝠的种类非常丰富,已知约有1400多种不同的蝙蝠。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蝙蝠的外貌特征。
蝙蝠的体形通常比较小,体长一般在2.5厘米到20厘米之间。
它们的翅膀是由薄而坚韧的皮肤组成的,可以展开和收起,使它们能够飞行。
蝙蝠的前肢非常发达,演化成翅膀来适应空中飞行。
蝙蝠的后肢则适合悬挂在树枝或洞穴的壁上。
蝙蝠的飞行方式也非常独特。
它们利用翅膀的扇动来产生升力和推力,从而在空中飞行。
蝙蝠的翅膀上有许多细小的骨骼,使得它们能够进行精确的飞行和机动。
与鸟类不同,蝙蝠的翅膀是由皮肤拉伸而成的,因此它们的飞行更加柔软和灵活。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来感知周围的环境,这种能力被称为“回声定位”。
蝙蝠的生活习性也非常多样化。
它们主要生活在洞穴、树洞、建筑物等遮蔽的地方。
蝙蝠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间活动,白天则休息。
蝙蝠的食物主要是昆虫、水果、花蜜等,不同种类的蝙蝠有不同的食性。
例如,果蝠主要以水果为食,而食虫蝠则以昆虫为主要食物。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昆虫的天敌,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此外,蝙蝠还是许多植物的传粉者,帮助植物进行繁殖。
蝙蝠的粪便也是一种重要的肥料,对土壤肥沃起着积极的作用。
虽然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也面临着许多威胁。
栖息地的破坏、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都对蝙蝠的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一些人们对蝙蝠存在误解和恐惧,导致蝙蝠遭受不必要的迫害。
为了保护蝙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保护蝙蝠的栖息地,保持其生存的环境。
其次,加强对蝙蝠的研究和监测,了解其分布和数量变化。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蝙蝠的认识和了解,减少对蝙蝠的恐惧和误解。
蝙蝠是一类独特的哺乳动物,拥有独特的体形和生活习性。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飞行的哺乳动物,同时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广东兽类
![广东兽类](https://img.taocdn.com/s3/m/0200f87a58fafab069dc0237.png)
大长翼蝠
毛翅蝠属 赤褐毛翅蝠
彩蝠属 彩蝠
灵长目 猴科
猕猴属 猕猴
Macaca mulatta
2
短尾猴
Macaca arctoides
食肉目 犬科
犬属
狼
29
狐属
赤狐
貉属
貉
豺属
豺
熊科
黑熊属 黑熊
鼬科,亚科 貂属
青鼬/黄喉貂
鼬属
黄腹鼬
黄鼬
獾亚科
鼬獾属 缅甸鼬獾
鼬獾
狗獾属 狗獾
猪獾属 猪獾
猕猴 短尾猴 狼 赤狐 豺 黑熊
黄鼬
水獭
大灵猫 小灵猫
花面狸 红颊獴 金猫 豹猫 云豹 金钱豹
华南虎 野猪 林麝 牙獐 毛冠鹿 小麂 赤麂 水鹿 斑羚 鬣羚
华南虎 野猪 林麝
小麂 赤麂
斑羚 鬣羚
穿山甲
穿山甲
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
红腿长吻松鼠
泊氏长吻松鼠
毛耳飞鼠
红背鼯鼠
黑腹绒鼠
巢鼠
中华姬鼠
黑线姬鼠
东亚屋顶鼠
喜马拉雅水鼩
大臭鼩
大臭鼩
华南中麝鼩
灰麝鼩
棕果蝠
棕果蝠
犬蝠
黑髯墓蝠
印度假吸血蝠 印度假吸血蝠
中菊头蝠
鲁氏菊头蝠
角菊头蝠
小菊头蝠
短翼菊头蝠
皮氏菊头蝠
大菊头蝠
大耳菊头蝠
贵州菊头蝠
双色蹄蝠
中蹄蝠
大马蹄蝠
大马蹄蝠
无尾蹄蝠
皱唇犬吻蝠
中华鼠耳蝠
水鼠耳蝠
霍氏鼠耳蝠
大足鼠耳蝠
灰伏翼
东亚伏翼
绒山蝠
扁颅蝠
广州市蝙蝠的多样性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广州市蝙蝠的多样性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4829d1240c844769eaee2a.png)
第27卷第4期2006年10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 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ol .27,No .4Oct .2006 收稿日期:2006201209 作者简介:吴 毅(1956—),男,教授,E 2mail:wuyizhouq@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049934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12C0221)广州市蝙蝠的多样性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吴 毅,张成菊,余文华,陈瑞红,梁智文(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对广州市蝙蝠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实地观察到蝙蝠约1400只,采集到蝙蝠标本91只12种,访问记录3种,共计有蝙蝠15种,隶属9属4科,其中犬蝠Cynopterus sph inx 和扁颅蝠Ty lonycteris pachypus 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入种类.调查结果显示,东洋型种类有12种,占8010%,季风型(伏翼P ipistrellusabram us )、古北型(中华山蝠N ycta lus velu tinus )和南中国型(灰伏翼P ipistrellus pu lvera tus )各1种,分别占蝙蝠种类的6167%.广州市蝙蝠可分为4种栖息类型:菊头蝠属、蹄蝠属和棕果蝠R ousettus leschenau lti 为洞穴型蝙蝠;犬蝠和扁颅蝠等为树栖型蝙蝠;中华山蝠和伏翼属等为房屋型蝙蝠;小黄蝠S cotoph ilus kuh lii 为树栖与房屋兼栖型蝙蝠.蝙蝠在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食虫蝙蝠捕食蚊、蛾等害虫,是控制害虫的有效天敌之一,食果蝙蝠可能对荔枝、龙眼、香蕉等水果造成一定危害,问卷调查显示有7515%的果农每年都遭受食果蝙蝠的危害.关键词:广州;蝙蝠;多样性;生态作用中图分类号:Q95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11X (2006)0420047205Research on Ba t D i versity and Its Agr i cultura l Eco 2Env i ronm en tFuncti on i n Guangzhou C ityWU Yi,Z HANG Cheng 2ju,Y U W en 2hua,CHE N Rui 2hong,L I A NG Zhi 2wen(School of L ife Science,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A research on bat diversity has been done in Guangzhou City .1400bats were observed and 91s peci m en were collected which bel ong t o 12s pecies .I n additi on 3s pecies were recorded by intervie w,thus there are 15s pecies of bats (bel onging t o 4fa m ilies,9genera )in t otal in Guangzhou .I n whichCynopterus sphinx and Tylonycteris pachypus are listed in the China Red Data Book of Endangered Ani 2mals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12s pecies bel ong t o the O riental type (80%of the t otal ),3s pecies be 2l ong t o the Palaearctic type,the Mons oonal type and the South China type res pectively (20%of the t o 2tal ).Bats in Guangzhou City have 4habitat ty pes:R hinolophus,H ipposideros and R ousettus leschenaulti live in a cave,Cynopterus sphinx and Tylonycteris pachypus ,etc,live in a tree,N ycta lus velutinus andP ipistrellus ,etc,live in a house,Scotophilus kuhlii live in a tree or a house .Bats p lay an i m portant eco 2l ogical r oles in the eco 2syste m in Guangzhou City .Ent omophagous bats p rey on pests such as gnat and m iller,etc,they are one of the valid natural ene m ies of pests .Fruit bats may eat fruit such as litchi,l on 2gan and banana,etc .Fr om the questi onnaire,7515%fruit far mer ever suffered fr om the fruit batannually .Key words:Guangzhou;bats;diversity;ecol ogical functi on 蝙蝠是哺乳动物中惟一真正适应飞行的类群,也是哺乳动物群中第二大目.全世界有17科180属,约1000种,其中我国有7科29属120种[1].蝙蝠是哺乳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动物之一,它们成千上万地聚集在洞穴或其他适合的地方,一些种类的蝙蝠能在夜间合作寻找食物.欧美、港台、日本等已对翼手类的多样性进行过较多的研究.国内在四川卧龙、广东龙门县、广东英德石门台、海南吊罗山等地进行过翼手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现知四川卧龙翼手类分布有14种,隶属5属4科,其中大菊头蝠和长尾鼠耳蝠是四川省新记录[2].广东龙门县分布有16种[3].广东英德石门台翼手类分布有11种,隶属5属4科[4].广州花都地区曾经进行过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究,发现食果蝙蝠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水果生产[5].犬蝠属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入种类[6],是一种日益稀少的野生动物资源,因此一方面应有效防止蝙蝠的危害,同时又不伤害它们的种群和生存.广州市蝙蝠物种的多样性尚未进行过专门研究,缺乏该种群的种类、分布和数量等基础资料,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蝙蝠的种类、数量和生活特点,同时研究分析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为该地区制定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根据.1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2001年7月—2005年7月,对广州地区的翼手目进行了调查.在广州增城市石滩镇、小楼镇、中新镇和派潭镇随机各派发100份调查问卷,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对农民进行访谈,寻找蝙蝠的栖息地,了解蝙蝠的种类、数量和生活地点.实地调查在广州市市区、增城、花都和从化等地进行,首先观察、拍摄和记录栖息环境,然后采用网捕或进洞穴直接采集的方法,选择性的采集一定数量的标本,确定蝙蝠的种类和数量,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采用粪便分析法分析优势种的食性,了解蝙蝠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2 结果与分析2.1 蝙蝠的物种多样性2.1.1 蝙蝠的种类、数量 实地观察到蝙蝠约1400只,采集到蝙蝠标本91只12种,其中扁颅蝠Tylonyc2 teris pachypus和犬蝠Cynpterus sphinx为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入种类[6].访问记录到蝙蝠3种,广州市共有蝙蝠15种,隶属4科9属(见表1).优势种为小黄蝠Scotophilus kuhli、犬蝠等2种,少见种为灰伏翼Pip2 istrellus pulveratus、大黄蝠Scotophilus heathi等,而彩蝠Kerivoula picta在本次调查中没有发现,是否存在有待进一步证实.小伏翼Pipistrellus tenuis为2000年在花都地区发现的广东省蝙蝠新记录[7].2.1.2 蝙蝠的分布型 (1)东洋型种类[8]共12种(表1),占蝙蝠种类的8010%.(2)季风型(东亚伏翼P ipistrellus abram us)、古北型(中华山蝠N yctalus velutinus)和南中国型(灰伏翼)种类各1种(表1),分别占蝙蝠种类的6167%.2.2 蝙蝠对栖息环境的选择根据蝙蝠对栖息环境的选择可以将广州市蝙蝠划分为4种类型:洞穴型蝙蝠:菊头蝠属R hinolophus、蹄蝠属H ipp2 osideros和棕果蝠R ousettus leschenaulti为此类型.如小蹄蝠H ipposideros po m ona(约100只)栖息在市区某防空洞内;中菊头蝠R hinolophus affinis和小菊头蝠R h inolophus blythi栖息于增城黄村一废弃水渠.棕果蝠通常栖息于岩洞之中,但在增城三江乡岗尾村一高约20m的废弃炮楼中,几年前曾经栖息过棕果蝠.树栖型蝙蝠:有犬蝠和扁颅蝠等.犬蝠栖息于蒲葵树叶和香蕉叶下的荫蔽处.它们把叶片主脉咬断,造成帐篷似的居所,常数头或数十头倒悬一串或一球.据村民说,犬蝠在入夜前在香蕉园里飞行寻找食物,特别是在香蕉等水果成熟季节,经常进入果园觅食.2000年3月发现扁颅蝠栖息于广州市一公园内粉单竹竹林的竹洞中,为广东省80年前首次发现[9]后的再次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7月又在增城发现了其新的分布区,为一小溪旁的竹林,竹子排列不规范,竹洞内湿度很大.房屋型蝙蝠:有中华山蝠和东亚伏翼等.中华山蝠栖息在市郊大朗一大型仓库房顶,粪便堆积对仓库保存货物造成一定影响.东亚伏翼栖息于房屋缝裂间.房屋缝裂空间狭窄,但阴暗、安全,不易被人发现,是房屋型蝙蝠的典型栖息场所. 树栖与房屋兼栖型蝙蝠:有小黄蝠1种.栖息旧式房屋屋顶瓦片和木板缝隙、现代房屋排水管缝隙等处.旧房屋顶阴暗、通风,离地面高,有利于蝙蝠的栖息.但现代房屋排水管顶部虽然外面光线充足,但蝙蝠仍在水管与墙壁间较阴暗的地方栖息.同时还发现小黄蝠繁殖季节栖息于蒲葵枯叶丛中.84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27卷 表1 广州市蝙蝠的种类、分布型、食性和数量统计Tab.1 Spec i es,d istr i buti on type,feed i n g hab its and nu m ber of ba ts i n Guangzhou C ity种名s pecies分布型1)distribution type栖息类型habitat type食性feeding habits调查方法method采集数量3)number狐蝠科Pteropodidae 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 Wb(增城、花都)洞穴、房屋 食果访问 犬蝠Cynpterus sphinx Wc(增城、花都、白云、市区)树木 食果采集10(90~150) 短耳犬蝠Cynopterus brachotis Wc(广州2))树木 食果访问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 中菊头蝠Rhinolophus affinis Wd(增城)洞穴 食虫采集9(80~100) 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 Wd(从化、增城)洞穴 食虫采集5(80~90) 小菊头蝠Rhinolophus blythi Wd(增城、花都)洞穴 食虫采集4(40~60)蹄蝠科Hipposideridae 小蹄蝠Hipposideros po m ona Wc(增城、花都、市区)洞穴 食虫采集7(80~100)蝙蝠科Ves pertilionidae 中华山蝠N yctalus velutinus Ud(白云) 房屋 食虫采集4(100) 灰伏翼Pipistrellus pulveratus Sd(广州2)) 房屋 食虫采集1(10~20) 小伏翼Pipistrellus tenuis Wa(花都) 房屋 食虫采集3(30~40) 东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 us Ea(全市) 房屋 食虫采集15(180) 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 Wb(增城、市区)树木 食虫采集10(90~120) 小黄蝠Scotophilus kuhli Wb(增城、花都、市区) 树木、房屋 食虫采集20(约550) 大黄蝠Scotophilus heathi Wb(市区) 树木、房屋 食虫采集3(30~50) 彩蝠Kerivoula picta Wc(市区) 树木 食虫访问 1)括号内为分布地;W:东洋型(a热带、b热带-南亚热带、c热带-中亚热带、d热带-北亚热带);E:季风型(a东部湿润地区为主);U:古北型(d热带);S:南中国型(d热带-北亚热带);2)具体分布地不详;3)括号中数据为观察数量2.3 蝙蝠的生态作用2.3.1 食虫性蝙蝠对人类有益 广州市栖息的食虫蝙蝠有菊头蝠属、蹄蝠属和蝙蝠科的小黄蝠等12种.这些蝙蝠捕食农林害虫,如鞘翅目的甲虫、鳞翅目的蛾类等,与鸟类一样,在消灭和控制对人类有害的农林、卫生害虫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作用.对广州市蝙蝠优势种之一的小黄蝠食性分析显示,粪便中昆虫的消化残余物占85%(另15%为无法辨认的碎砂状物质).其中直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占比例最大,均达18179%,鞘翅目占11196%,半翅目占6183%,鳞翅目占5114%,同翅目占3145%,不能辨别的种类占35%.显然,食虫蝙蝠在广州市农业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2.3.2 食果蝙蝠在一定季节对人类造成一定危害 广州市栖息的食果蝙蝠有棕果蝠、犬蝠和短耳犬蝠Cynopterus brachotis3种.短耳犬蝠在分类地位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食果蝙蝠一方面在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水果收获季节,一定程度地对果农造成了危害(表2). 从食果蝙蝠危害的严重程度看,被调查的400名果农中,每年都遭受危害的有302名,占调查总人数的7515%(下同),认为所受损害重或较重的占20%.由此可见,食果蝙蝠已经像其他害虫一样,在水果收获季节对果农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从被危害的水果种类看,遭受食果蝙蝠危害的水果种类有荔枝、龙眼、香蕉、芒果、黄皮、石榴等.在被调查的400名果农中选择果蝠危害荔枝的占83%、危害龙眼的占76%、危害香蕉的占46%、危害芒果的占31%、危害黄皮的占36%、危害石榴或其他的占19%.由调查结果可知,增城的蝙蝠主要以危害荔枝、龙眼、香蕉为主. 从危害季节看,被调查的400名果农中,选择水果受危害的季节在6~7月的占3%,在7~8月的占6%,在6~8月的占1515%,而65%的人则选择在水果收获时.由此可见,蝙蝠对水果的危害在水果成熟的整个季节.94 第4期 吴 毅等:广州市蝙蝠的多样性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表2 增城市果蝠危害问卷调查结果Tab.2 Result of questi onna i re ever suffered fro m the fru it ba t i n Zengcheng(n=400)题号1) No回答选择2)choice of ans werA B C D E F G1400(100) 0215(3.75)41(10.25)302(75.50)338(9.50)282(70.50)68(17.00)12(3.00)4332(83.00)304(76.00)184(46.00)124(31.00)144(36.00)63(15.75)12(3.00) 512(3.00)24(6.00)62(15.50)260(65.00)42(10.50)6164(41.00)14(3.50)176(44.00)60(15.00)14(3.50)48(12.00)722(5.50)78(19.90)111(27.75)10(2.50)177(44.25)8235(58.75)48(12.00)116(29.00)9328(82.00)72(18.00)10106(26.50)184(46.00)158(39.50)36(9.00) 0 1)1:你家果树是否遭受过蝙蝠的危害?A是;B否.2:哪一年受过蝙蝠的危害?A今年;B去年;C年年都有.3:危害情况如何?A无危害;B较轻;C较重;D重.4:遭受危害的为哪几种果树?A荔枝;B龙眼;C香蕉;D芒果;E黄皮;F石榴;G 其他.5:蝙蝠一般什么时候出现,持续到什么时候?A6~7月;B7~8月;C6~8月;D水果收获时;E全年都有.6:你采取过哪种保护措施?A无;B提前收获;C张网;D挥竹竿;E喷药;F其他.7:效果如何?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 差.8:蝙蝠数量变化如何?A逐年减少;B逐年增加;C年年一样多.9:除食果蝙蝠外,是否发现其他蝙蝠?A是;B否.10:那些蝙蝠是在哪里发现的?A山洞;B屋檐;C树上;D竹;E其他.2)括号内数据为相应所占的比例,% 从果农采取的防治对策及效果看,有41%的果农未采取防治对策.在采取防治对策的果农中,采取张网防治的占44%、挥竹竿驱赶的占15%、喷药的占315%,提前收获水果的占315%,还有放鞭炮驱赶、用气枪打等对策.但从防治效果方面看,认为防治效果好的只有515%,一般的有28%,较差或差的有47%.可见,虽然果农采取了不少措施来防治食果蝙蝠,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还需要探讨更有效的措施.3 讨论311 蝙蝠是农业害虫的天敌蝙蝠能捕食蚊、蛾等许多害虫,而且捕食昆虫的数量很大.蝙蝠每个夜晚吃掉相当于1/4~1/2自身体质量的昆虫[10].这样,1只体质量20g的小黄蝠在一个夜晚便能够吃掉5~10g昆虫,也就是说,1只蝙蝠1年可吃掉118~316kg昆虫.可见,蝙蝠是控制农业害虫最有效的天敌之一,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蝙蝠一旦消失将会严重影响到自然环境中生活的万物,甚至会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3.2 食果蝙蝠是一些植物种子理想的传播者森林能够健康生长繁衍不息,离不开吃食树木果实的飞禽走兽和爬行动物等.是它们不辞劳苦地将树木种子传播到四方.假如没有这些辛勤的种子传播者,地球上的森林将会加剧锐减.在这些帮助森林健康繁衍的“功臣”中,食果蝙蝠的功劳最大.在热带雨林中,蝙蝠一夜之间能吃掉相当于体质量2倍的树木果实,并在穿梭飞越森林途中把果实的种粒屙出来播到林中空地上.蝙蝠的飞行能力极强,即使是小蝙蝠,一夜也能飞行37km之多.因此,蝙蝠撒布种子的距离和范围,要比热带雨林中的其他动物都要大.不仅如此,蝙蝠粪便中的种子萌发率达100%,而成熟树木果实中种子的萌发率仅为10%[11].这足以说明,蝙蝠在繁衍森林并使其发展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种子传播和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蝙蝠依靠森林生存,而反过来热带森林依靠蝙蝠使其自身得到更好地繁衍.至于广州市栖息的食果蝙蝠,除了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员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如何发挥其生态作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3.3 食果蝙蝠在水果成熟季节对水果有一定危害食果蝙蝠是一类生存在南亚热带地区的,主要以植物的花蜜、花粉和果实等为食的野生动物,在人类栽培水果以前,它们就已经在地球上生存繁衍[12].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利用和开发,使食果蝙蝠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日益减少.从调查问卷结果可知,食果蝙蝠一定05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27卷 程度上对果农的生产造成危害,果农也相应地采取了张网等防范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协调好食果蝙蝠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野生动物与人类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协调共处,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引起重视,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3.4 蝙蝠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生态地位不容忽视 蝙蝠多以昆虫为食,在消灭农林害虫方面,与鸟类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蝙蝠夜晚飞出觅食,与鸟类在时间上互补(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起到了鸟类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与鸟类同样重要的生态地位.研究证实,蝙蝠的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不可低估.在世界各地,蝙蝠是那些毁坏庄稼和破坏森林、苗圃等害虫的主要天敌之一.它们不仅帮助传播花粉使作物增产,还有力促进农林业发展.目前,就我国广大地区而言,因受工业污染和人为干预,各地蝙蝠的数量呈下降趋势,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很多蝙蝠处于濒危境地,它们的数量减少或者消亡,将意味着人类会更加依赖化学药品杀灭害虫,也意味着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对蝙蝠进行研究和保护,其后果将难以想象. 致谢:在本文完成过程中,曾查阅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蝙蝠标本,并得到周昭敏、李小琼、郑少丹、廖国铎、杨仁勇同学以及被访者的鼎立协助,在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1] 王应祥.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7260.[2] 吴毅,张和民,李洪成,等.卧龙自然保护区翼手类多样性的研究[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5):39241.[3] 梁颖华,吴毅.广东省惠州龙门县翼手类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生命科学与生物教学研究专辑):22226.[4] 吴毅,易祖盛,江海声,等.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啮齿类及翼手类物种多样性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21226.[5] 吴毅,王志针,谢洁霞,等.广州花都地区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及对策[J].中国南方果树,2004,4:34235. [6] 汪松.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224.[7] 吴毅,王志针.广东省蝙蝠三新记录[J].四川动物,2001,20(2):91.[8] 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112486.[9] ALLE N G M.The ma mmals of China and Mongolia[M].New York:Ann Mus.Nat.H ist.,1938:62121350. [10]张树义,王晓燕,汪松.蝙蝠的食虫性[J].生物学通报,1997,32(7):14215.[11]蔡培印,李世勤.蝙蝠在维护生态环境中功不可没[J].科技信息,1998(5):36237.[12]张树义,王晓燕,汪松.蝙蝠的食果性、食蜜性[J].生物学通报,1997,32(9):11212.【责任编辑 李晓卉】15 第4期 吴 毅等:广州市蝙蝠的多样性及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
蝙蝠吃什么食物,蝙蝠种类有哪些?
![蝙蝠吃什么食物,蝙蝠种类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7c7541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7d.png)
蝙蝠吃什么食物,蝙蝠种类有哪些?蝙蝠类动物全世界共有900多种,大体上分成大蝙蝠和小蝙蝠两大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蝙蝠吃什么食物,看看蝙蝠种类有哪些。
一、蝙蝠吃什么食物?蝙蝠的食性相当广泛,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有些种类喜爱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有些种类吸食动物血液,有些种类甚至吃其他蝙蝠。
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另外有一种喜欢吸食血液的吸血蝙,这种蝙蝠会对人畜会有伤害。
蝙蝠的前、后肢相连,前肢为皮膜状的翼,后肢有爪便于倒着悬挂在树枝等物体上。
二、蝙蝠种类有哪些?1、果蝠果蝠是最大的蝙蝠种类之一,有些种类翼幅长达2米,第1、2指均有爪。
眼大,尾较短,不为皮膜所包被。
在黎明和黄昏出外觅食,果实和花蕊中的汁液,对果树造成一定的危害。
果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中国的种类不多,仅限于华南各省,现被疑为埃博拉病毒宿主。
2、蹄蝠蹄蝠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从微小到较大。
和菊头蝠一样有马蹄形的鼻叶,但是鼻叶上没有菊头蝠那样复杂的结构,耳朵大小中等,和菊头蝠一样没有耳屏。
蹄蝠常在洞穴中结成大群,有些蹄蝠适应在人类的生活居住地区活动,数量非常多,能捕食大量害虫。
3、狐蝠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种类之一,体型较一般蝙蝠大,两翼展开长达90厘米以上。
由于头型似狐,口吻长而伸出,故称狐蝠。
日间成群倒挂在大树枝上,夜间成群出动,对果园危害极大。
狐蝠每胎1仔,冬季隐藏于洞穴中冬眠。
在中国云南分布有莱氏狐蝠,在台湾则有台湾狐蝠。
4、犬蝠犬蝠体型中等,体长95~103毫米,前臂长68~83毫米,鼻孔如管状。
体背橄榄褐色,体侧赭褐色,腹面锈黄,腹部以下毛短呈棕绿色,颈侧咖哩黄色,耳缘色浅。
犬蝠广泛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一带,包括印尼,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云南、西藏、广西,主要栖息于热带树林以及家舍。
蝙蝠能吃吗
![蝙蝠能吃吗](https://img.taocdn.com/s3/m/3a63a4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0.png)
蝙蝠能吃吗
蝙蝠可以吃。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属于蝙蝠目。
它们是唯一能
够自由飞行的哺乳动物,以昆虫、水果、花蜜等为食。
蝙蝠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哺乳动物之一,全球约有1400多种不同的蝙蝠。
它们的食性多样,不同种类的蝙蝠会吃不同种类的
食物。
大多数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蚊子、飞蛾、蝴蝶等。
拥有敏
锐的听觉和视力的蝙蝠可以在夜晚进行狩猎,捕食大量的昆虫。
对于
那些夜间活动的昆虫,蝙蝠是天然的控制者之一。
它们以雷达感应能
力追踪昆虫的飞行轨迹,并利用特殊的技巧将其捕获。
除了昆虫,一些蝙蝠也以水果为食。
这类蝙蝠主要生活在亚热带
和热带地区,它们通常吃各种不同类型的水果,包括芒果、香蕉、无
花果等。
吃水果的蝙蝠会使用尖锐的牙齿将果肉咬碎,并吸食果肉的
汁液,同时吞食果肉中的种子。
另外,一些蝙蝠也以花蜜为食。
花蜜是许多植物为了吸引传粉者
而分泌出来的甜蜜液体,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蝙蝠通过舔取花朵
中的花蜜来获取能量。
与其他传粉者相比,蝙蝠是一种重要的花蜜消
费者,这使得它们成为植物传粉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结起来,蝙蝠可以吃昆虫、水果和花蜜。
它们的食性多样,根
据不同的物种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蝙蝠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食物来源。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控制害虫的数量,还能促进植物的传粉和传播种子,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蝙蝠的调研报告
![蝙蝠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77b3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1.png)
蝙蝠的调研报告蝙蝠的调研报告蝙蝠是一类特殊的哺乳动物,属于翼手目,是世界上第二大哺乳动物目。
蝙蝠在地质历史非常早期就出现了,现代蝙蝠大约有1100个种,分布在全球各个地区,是地球上最广泛分布的哺乳动物之一。
本报告将对蝙蝠的生态特征、行为习性、重要生态功能以及现状和保护进行调研总结。
一、生态特征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其前肢巨大且呈翼状,通过翅膀的挥动来实现飞行。
蝙蝠的皮肤薄而敏感,骨骼轻巧,适应了飞行的需要。
它们的眼睛和耳朵发展得很好,具有较高的视觉和听觉灵敏度,非常适应夜间活动。
此外,蝙蝠还具有大量敏感的传感器,可以通过超声波来感知它们周围的环境。
二、行为习性蝙蝠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休息在洞穴、树木的洞穴、建筑物或岩石的缝隙中。
蝙蝠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梅螟、蚊子、甲虫等,一夜之间可以捕食大量的昆虫。
蝙蝠的食物消耗量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害虫的作用。
此外,蝙蝠还有一些种类以水果、花蜜、花粉、鱼、蛙等为食。
蝙蝠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季或夏季,雌蝙蝠怀孕的时间大约为1个月到4个月不等,产下的幼崽一般仅有一个。
幼崽需要借助母亲的哺乳来生长,在成熟之前会依附于母亲。
蝙蝠的寿命一般在5到30年不等。
三、重要生态功能蝙蝠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蝙蝠是植物的传粉者。
许多植物依赖蝙蝠传播花粉,帮助其繁殖。
其次,蝙蝠是昆虫的天敌,能够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
蝙蝠的食性和食量对害虫的消减具有显著影响。
最后,蝙蝠粪便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肥料的再循环,对土壤的肥力保持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现状和保护尽管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受到了诸多威胁。
首先,栖息地破坏是最主要的威胁之一。
蝙蝠需要栖息在树洞、洞穴等特定环境中,但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栖息地逐渐被破坏。
其次,化学农药对蝙蝠的生存也带来了威胁。
化学农药会进入蝙蝠的食物链中,对其产生毒害效应。
为了保护蝙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广州地区犬蝠的食性
![广州地区犬蝠的食性](https://img.taocdn.com/s3/m/eec7a37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5.png)
广州地区犬蝠的食性
吴毅;张成菊;吴清钊;杨仁勇
【期刊名称】《动物学研究》
【年(卷),期】2008(029)001
【摘要】2004年5月-2006年4月采用拾遗法、粪便内容物分析法及实地观察对广州地区常见的食果蝙蝠一犬蝠(Cynopterus sphinx)进行了食性研究.对26份食物残留物和粪便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犬蝠的食物包含13科21种的植物果实,3科3种的植物叶片,如:蒲~(Syzygiumjambos)、蒲葵(Livistonasubglobosa)及龙眼(Dimocarouslongan)的果实a其食性随果实的成熟季节而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秋两季大量食用各种水果,而在食物欠缺的春冬两季则主要食用棕榈科蒲葵的种子.广州地区犬蝠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10月.
【总页数】5页(P103-107)
【作者】吴毅;张成菊;吴清钊;杨仁勇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833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大足鼠耳蝠主要食物及其食性组成的季节变化 [J], 马杰;梁冰;张劲硕;张俊鹏;张树义
2.某些两栖类食性及广州地区黑眶蟾蜍食性的初步观察 [J], 何海晏
3.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 [J], 唐占辉;盛连喜;曹敏;梁冰;张树义
4.海口地区犬蝠冬季食性及栖宿地类型 [J], 朱光剑;唐占辉;梁冰;张信文
5.广州市犬蝠对栖息地的选择 [J], 张伟;周善义;朱光剑;陈启敏;黄健荣;张礼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市犬蝠对栖息地的选择
![广州市犬蝠对栖息地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1bcf8f9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d.png)
广州市犬蝠对栖息地的选择张伟;周善义;朱光剑;陈启敏;黄健荣;张礼标【期刊名称】《生态学杂志》【年(卷),期】2008(27)2【摘要】2006年9月—2007年3月,在广州市区对犬蝠(Cynopterus sphinx angulatus)的分布和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共发现犬蝠栖巢45个,有犬蝠栖息的26个;犬蝠对栖息植物的选择具有专一性,主要利用景观树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的叶片建造栖巢,其栖息地跟人类活动区域高度重合。
捕获的18个栖群中5个栖群为全捕,13个栖群有部分个体未捕获;其中17个栖群中包括有雄性个体,占群体总数的94%;5个全捕栖群中,2个为一雄多雌,一个为一雄一雌群体,一个为独栖雄性,另一个为多个雄性的"单身汉群体"。
【总页数】4页(P286-289)【关键词】犬蝠;栖巢;蒲葵;栖息地选择【作者】张伟;周善义;朱光剑;陈启敏;黄健荣;张礼标【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市越秀公园【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相关文献】1.食物大小对棕果蝠和犬蝠取食行为的影响 [J], 邵永刚;刘志霄;刘奇;陈毅;张礼标2.犬蝠夜栖息地及夜栖息巢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刘奇;沈琪琦;黄继展;陈毅;赵娇;邵永刚;孙云霄;简汉彪;李志锐3.犬蝠对不同浓度香蕉汁的选择 [J], 曾玉;张信文;朱光剑;洪体玉;杨剑;张光良;巩艳艳;张礼标4.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 [J], 唐占辉;盛连喜;曹敏;梁冰;张树义5.养犬管理地方立法的"不变"选择——以《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修订为分析样本[J], 魏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蝙蝠吃哪些食物_蝙蝠进屋怎么办才好
![2021蝙蝠吃哪些食物_蝙蝠进屋怎么办才好](https://img.taocdn.com/s3/m/d65a121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7.png)
2021蝙蝠吃哪些食物_蝙蝠进屋怎么办才好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蝙蝠吃哪些食物,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蝙蝠吃哪些食物蝙蝠的食性相当广泛,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有些种类喜爱花蜜、果实,有的喜欢吃鱼、青蛙、昆虫,有些种类吸食动物血液,有些种类甚至吃其他蝙蝠。
一般来说,大蝙蝠类一般以果实或花蜜为食,而大多数小蝙蝠类则以捕食昆虫为主。
蝙蝠进屋怎么办才好1、保持明亮:蝙蝠最怕的就是光亮和明火,夜晚的时候打开门窗并将家里的灯悉数打开,蝙蝠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从窗户飞出去。
2、打开窗户:蝙蝠进屋要把家里的窗户全部打开,用硬器在室内有节奏的敲击,蝙蝠听见声音会感到害怕,可能就会从窗户飞出去。
3、驱虫设备:蝙蝠是很害怕声波的,所以用雷达之类电子声波器件能够抑制蝙蝠往家里飞的,同时也能达到驱赶作用。
4、打扫房间:蝙蝠飞进屋可能是因家里某种东西所吸引或者是家里有蚊子,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减少对蝙蝠的吸引力。
5、不要接触:蝙蝠的牙齿和爪子上确实带有比较多的病菌,一般生活在一些阴暗潮湿的岩洞里而且是群居,聚集性很强,很容易携带病毒相互传播。
蝙蝠是老鼠变的吗蝙蝠不是老鼠变的,但蝙蝠与老鼠在某些地方有相似处,如蝙蝠和老鼠身上都有短毛,都有一张尖嘴,嘴里有细牙,都有一对小眼睛和一对能竖立的耳朵。
此外,蝙蝠与老鼠都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又都喜欢在黑夜里出外活动。
当人们在夜间一听见吱吱的叫声,就以为是老鼠出来,而看到的却不是老鼠而是蝙蝙,远看两者又有些相似,就误认为蝙蝠是老鼠变来的了。
实际上,蝙蝠与老鼠是两种各不相同的动物。
蝙蝠的生长繁殖整个蝙蝠群的性周期是同步的,因此大部分交配活动发生于数周之内。
妊娠期从6、7周到5、6月。
许多种类的雌体妊娠后迁到一个特别的哺育栖息地点。
蝙蝠生活习性
![蝙蝠生活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098751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8.png)
蝙蝠生活习性
蝙蝠是一种神秘而又神奇的动物,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以昆虫、水果或花蜜
为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蝙蝠的生活习性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不同,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先,蝙蝠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翅膀结构与鸟类不同,是由皮
肤组成的,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翱翔。
蝙蝠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可以轻松地捕捉到飞行中的昆虫,这也是它们成为夜间天空的主宰的原因之一。
其次,蝙蝠通常在洞穴、树洞或建筑物的缝隙中栖息,它们在这些地方形成了
庞大的群落。
蝙蝠群落中的成员之间会通过发出超声波来进行交流,这种方式被称为“回声定位”,能够帮助它们在黑暗中找到食物和避开障碍物。
另外,蝙蝠的食性也非常广泛,有些种类主要以昆虫为食,有些则以水果或花
蜜为主食。
这种多样化的饮食习性使得蝙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控制害虫的数量,还能够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总的来说,蝙蝠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动物,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
不同。
它们的飞行能力、栖息地选择和食性多样性使得它们成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和保护这些神奇的生物,让它们在我们的世界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圈养条件下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行为的研究
![圈养条件下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行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1daef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2.png)
圈养条件下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行为的研究杨剑;周善义;巩艳艳;洪体玉;张光良;谭梁静;陈毅;陈柏承;张礼标【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5(034)002【摘要】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尝试取食陌生食物会给其带来潜在的风险或是利益.许多动物在首次遇到陌生食物时,不会立即对其进行取食,甚至感到恐惧而避开,这是动物应对陌生食物和环境的一种恐新行为(neophobia).2010年10-12月,对广东省四会市圈养条件下的犬蝠Cynopterus sphinx取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中犬蝠首次面对陌生食物(苹果)刺激时表现出2种不同的行为,14只实验个体中,6只在首次面对陌生食物时直接对其进行取食,定义其为探索者(explorer);而另外8只对陌生食物表现出了恐新行为,定义其为恐新者(coward).在人为施加的环境压力下,恐新者经过反复试探,首次成功取食陌生食物后才接纳陌生食物.雌雄个体间(Mann-Whit-ney Utest:雌性31.3 min±8.5 min,n=6,雄性122.8 min±16.2 min,n=5,U=721.0,P<0.001)及亚成体与成体间(Mann-Whitney Utest:亚成体20.9 min±10.9 min,n=3,成体72.9 min±9.7 min,n=11,U=901.0,P<0.001)在首次取食行为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雌性和亚成体个体更易于接受陌生食物.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犬蝠对陌生食物首次取食的这2种行为差异各自有其生态学意义,探索者的行为利于拓宽取食食物源,以应对野外多变的环境;而恐新者的行为可防止摄入过多有毒或营养过剩的食物.雌性倾向于探索陌生食物,可能与其在种群中的繁殖地位有关;亚成体积极探索陌生食物的行为则体现出其取食经验上的缺乏,同时也利于将陌生食物引入种群食谱中.行为的多样性利于种群繁衍,本文探讨了2种取食策略各自的利弊关系.【总页数】6页(P187-192)【作者】杨剑;周善义;巩艳艳;洪体玉;张光良;谭梁静;陈毅;陈柏承;张礼标【作者单位】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006;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8【相关文献】1.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 [J], 唐占辉;盛连喜;曹敏;梁冰;张树义2.圈养蜂猴和倭蜂猴的取食行为 [J], 李景熙;洪树耀3.圈养条件下滇池地区越冬红嘴鸥的食物选择 [J], 吴兆录;潘帮珍;王紫江;赵雪冰4.亚洲象野外及圈养条件下食物成分分析 [J], 王丽红;张立;贺倩;张金国5.犬蝠取食对叶榕果实的行为和相互适应关系研究 [J], 胡亚明;唐占辉;丁雪梅;宋传涛;曹敏;马逊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蝙蝠三新记录
![广东省蝙蝠三新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e6fa8d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c.png)
广东省蝙蝠三新记录吴毅;梁颖华;尤君丽;王志针【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01(020)002【摘要】我们于1999年10月、2000年4~10月,分别在广州市郊和粤北地区采到标本18种325号,其中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和小伏翼(Pipistrullus mimus)3种为广东省第一次发现,应为广东省新记录[1](至此,广东省翼手目应有28种)。
rn1 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 Blyth(封面照片) 1999年10月2日和2000年8月5日采于龙门县平陵镇地藏旁洞内,海拔150m,捕获2♂1♀,采集号为广99133、广2000133、广2000143。
体重6.1g,体长42.36mm,前臂长39.77mm。
颅全长17.66mm。
个体较小,背毛较长,毛基色淡。
栖于山洞中,同栖一洞的还有数量较多的双色蹄蝠(H.bicolor)和角菊头蝠(R.cornutus)等。
但大耳菊头蝠数量较少,为稀少种类。
rn2 普氏蹄蝠 Hipposideros pratti Thomas 2000年8月,采于连州县城郊大云洞。
海拔210mm。
捕获2♀2♂,采集号分别为:广2000191、广2000194。
体重62.3g,体长85.01mm,前臂长88.18mm,颅全长29.61mm。
栖于连州县城郊一中学旁的岩洞中,洞中结构复杂,洞顶不太高,为20~30只的种群。
同洞穴未发现其它种群。
rn3 印度小伏翼 Pipistrellus mimus Wroughton 2000年4月25日采于广州市花都区农耕地。
海拔50m,捕1♂。
采集号为:广200012。
体重2.6g,体长39.4mm,前臂长27.2mm,颅全长11.76mm。
捕于空中飞翔觅食过程中,周围为农耕地环境。
相同环境栖息的还有较多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但本种仅采集到1只。
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
![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2a014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3.png)
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唐占辉;盛连喜;曹敏;梁冰;张树义【期刊名称】《兽类学报》【年(卷),期】2005(25)4【摘要】犬蝠和棕果蝠是西双版纳地区较为常见的两个果蝠物种,大多数时间内它们同域分布,共同利用当地许多野生果实.从2004年6月至12月,我们采用拾遗法、粪便分析法以及种子萌发鉴定法并结合雾网采样对西双版纳地区这两种果蝠的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犬蝠利用11科18种植物的果实,2科2种植物的叶片;而棕果蝠利用9科12种植物的果实,1科1种植物的叶片.研究发现雨季(6~10月)两种果蝠食物类型在本地区重叠程度较高,它们共同利用的植物类型占记录植物类型总数的65%.在干旱季节(11~12月),棕果蝠避开与犬蝠在食物方面的竞争而去别的地方开拓食物资源.【总页数】6页(P367-372)【作者】唐占辉;盛连喜;曹敏;梁冰;张树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腊,666303;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4;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勐腊,66630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5106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相关文献】1.SPA-ELISA检测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研究 [J], 周杰;廖玉学;陈忠;李玉春;高璐璐;陈亿雄;蔡练功;陈清;俞守义2.棕果蝠与大长翼蝠雄性生殖腺的组织学比较 [J], 周永蔚;邓禄刚;王高岛;张静蓉;李玉春;陈忠3.海南岛棕果蝠的活动节律与食性 [J], 陈忠;蒙以航;周锋;李玉春4.棕果蝠胃及肠道的解剖与组织结构的初步观察 [J], 刘为民;林俊青;罗来福;叶亚琼;赵海全;张晖;陈芳;吕宗吉5.棕果蝠雌性生殖器官的大体及组织结构观察 [J], 刘为民;罗来福;吴惠霞;赵海全;叶亚琼;张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蝙蝠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蝙蝠的外形及生活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4df7d469ee06eff9aef8078a.png)
蝙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1. 蝙蝠的外形:
蝙蝠的颜色、皮毛质地及面型千差万别。
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是由其修长的爪子之间相连的皮肤(翼膜)构成。
蝙蝠的嘴部像啮齿类或狐狸。
外耳向前突出,很大,而且活动非常灵活。
蝙蝠的颈短,胸及肩部宽大,胸肉发达,而髋及腿部细长。
除翼膜外,蝙蝠全身覆盖着毛,背部呈浓淡不同的灰色、棕黄色、褐色或黑色,而腹侧颜色较浅。
2. 蝙蝠的生活习性:
蝙蝠主要在傍晚或夜里飞行寻找食物。
根据品种不同,蝙蝠吃的食物有所不同,这些食物包括昆虫、果实和花朵,小型脊椎动物,鱼或者花密。
吸血蝠,仅在热带地区存在,以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包括人血。
蝙蝠的天敌是猫头鹰、鹰、蛇和一些哺乳动物,包括其他蝙蝠。
白天,蝙蝠寻找黑暗、隐蔽的地方头朝下睡觉,翅膀在身体附近或紧贴身体折叠起来。
它们成群的栖息在大树、洞穴、废弃建筑物、教堂钟塔或悬垂的屋檐下,自己并不筑巢。
有些品种中,一个蝙蝠群体里通常全是雄性或全是雌性。
寒冷时节,蝙蝠会冬眠或迁徙。
蝙蝠通常一年交配一次,交配后约4个月,雌性蝙蝠大概会产下一只或两只小蝙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09-10;接受日期:2007-12-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99341);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4J1-C0221)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吴毅,教授,重庆人,主要从事小型兽类分类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wuyizhouq@动 物 学 研 究 2008,Feb. 29(1):103-107 CN 53-1040/Q ISSN 0254-5853 Zoological Research广州地区犬蝠的食性吴 毅,张成菊,吴清钊,杨仁勇(广州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2004年5月—2006年4月采用拾遗法、粪便内容物分析法及实地观察对广州地区常见的食果蝙蝠—犬蝠(Cynopterus sphinx )进行了食性研究。
对26份食物残留物和粪便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犬蝠的食物包含13科21种的植物果实,3科3种的植物叶片,如:蒲桃(Syzygium jambos )、蒲葵(Livistona subglobosa )及龙眼(Dimocarous longan )的果实。
其食性随果实的成熟季节而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秋两季大量食用各种水果,而在食物欠缺的春冬两季则主要食用棕榈科蒲葵的种子。
广州地区犬蝠的繁殖期在每年的5—10月。
关键词:犬蝠;食性;季节性;广州中图分类号:Q959.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853-(2008)01-0103-05Feeding Habits of Cynopterus sphinx in Guangzhou AreaWU Yi ,ZHANG Cheng-ju ,WU Qing-zhao, YANG Ren-yong(School of Life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Greater short-nosed fruit bat (Cynopterus sphinx ) is an abundant species of fruit-eating bats widelydistributed in the Guangzhou area. From May 2004 to April 2006, the feeding habits of Cynopterus sphinx were studied using field surveys, gleaning and feces analysis. Analysis of 26 feces and leftovers of Cynopterus sphinx showed that Cynopterus sphinx had eaten fruits from 21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13 families and leaves of 3 species belonging to 3 families. The main food of Cynopterus sphinx are fruits of Moraceae ficus , Syzygium jambos , Livistona subglobosa and Livistona subglobosa . The feeding habits of Cynopterus sphinx changed seasonally, as it mainly ate various kinds of fruits in summer and autumn, but seeds of Livistona subglobosa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reproduction fastigium of Cynopterus sphinx in Guangzhou area is from May to October.Key words: Cynopterus sphinx ; Feeding habit; Seasonal variation; Guangzhou犬蝠(Cynopterus sphinx )广泛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云南、海南、西藏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雨林的典型种类。
全球共计7个亚种,在我国分布的为泰国亚种C . s . angulatus (Mickleburgh et al ,1992)。
犬蝠常以独居或小居群的方式栖息于椰子树、芭蕉及棕榈等的叶丛荫蔽处。
与小蝙蝠亚目主要以回声定位来导航、寻找和捕食食物不同的是(Wei ,2006),犬蝠主要依靠嗅觉和视觉觅食无花果、番石榴、香蕉、芒果、龙眼及荔枝等水果。
该物种已经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列入,濒危等级为待定(I )(Wang ,1998)。
犬蝠在生态环境中能起到传播种子的作用,是森林更新或恢复的重要媒介动物(Zhu ,2007;Fleming ,1982)。
目前国内对其食性的研究较少,仅见Tang et al (2005a ,b )、Zhu (2007)等的报道。
犬蝠在水果收获季节取食经济水果,能对果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有的果农采取驱赶、毒杀(Pan et al ,1997)和网捕等方式降低犬蝠危害,以至于造成犬蝠数量的锐减(Wu et al ,2004;Srinivasulu & Srinivasulu ,2002),网捕的方式同时也将无选择地杀死食虫蝙蝠(Wu et al ,2004;Wu & Xu ,2001)。
为了解犬蝠的食性以及对栽培水果的危害程度进行正确地评估,作者于2004年4—5月通过野外观察、食物残渣和粪便分析等方法,对104 动物学研究 29卷广州地区犬蝠食用植物的种类、食谱组成及食性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1研究地点与方法研究地点为广州市及其近郊有犬蝠栖息9个场所,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
这9个研究地点都为有果植物种植的地区,并且,种植的薄葵树为犬蝠提供比较好的栖息场所,同时,也为犬蝠提供了食物来源。
1.1食物残余物及粪便分析每隔1—2周对各研究地点犬蝠栖息树下的食物残余物和粪便中的植物种类进行一次样本收集。
并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统计。
每次观察到或采到样品计为1次。
分析各栖息地点不同植物种类和成分所占的体积比例。
把采集到的样品用酒精溶解在底下铺有方格纸的培养皿中,采用方格计数法,用各物种所对应的方格数乘以每一方格面积,把样品中的各种植物按体积分成四等级,即0—25%(含25%),25%—50%(含50%),50%—75%(含75%),75%—100%。
食性组成比例在统计计算时采用加权法,四个比例等级的权重分别采用1、2、3、4。
其中果实残渣、叶片和种子直接从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来鉴别种类,粪便样品用清水溶解后再根据粪便中所含种子的形态、植物纤维等特征鉴别,咬剩的树叶叶脉和其他果实的纤维成分则在解剖镜下鉴定其种类。
对于难以鉴定的植物,从栖息地附近采回常见植物种类加以对比进行鉴定。
有少数样品无法鉴定到种,只鉴定到属。
1.2犬蝠数量统计及其栖息地的观察用摄像机和双筒望远镜观察犬蝠并进行数量统计。
对每一栖息地蒲葵树的数量、犬蝠栖群数量、群内个体数量、更换栖息树的情况亦进行了调查。
在部分地点对犬蝠成体用带号码的标记环标记,利用标记重捕法分析其迁移情况(研究结果另文再表1犬蝠食用植物的种类Tab. 1 Plant species of Cynopterus sphinx’s food科 Family种或属 Species & Genus 取食部位Eating part食用次数Eating number体积比例(%)V ol proportion桑科Moraceae1524.3榕属Ficus(未确定种Uncertain species)果实Fruit7 9.5高山榕F. altissima果实Fruit1 1.1大叶榕F. virens果实Fruit4 7.4对叶榕F. hispida果实Fruit3 6.3桃金娘科Myrtaceae1223.2蒲桃Syzygium jambos果实Fruit716.8洋蒲桃S. samarangense果实Fruit1 2.1海南蒲桃S. cumini果实Fruit1 1.1蕃石榴Psidium guajava果实Fruit2 2.1水翁Cleistocalyx operculatus树叶Leaves1 1.1无患子科Sapindaceae610.6龙眼Dimocarous longan果实Fruit5 9.5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实Fruit1 1.1棕榈科Palmae3 8.4油棕Elaeis guineensis果实Fruit2 6.3蒲葵Livistona subglobosa果实Fruit1 2.1漆树科Anacardiaceae芒果Mangifera indica果实Fruit1 1.1蔷薇科Rosaceae桃Prunus persica果实Fruit1 1.1芸香科Rutaceae黄皮Clausena lansium果实Fruit1 1.1山榄科Sapotaceae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果实Fruit1 3.2豆科Leguminosae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树叶Leaves1 2.1楝科Meliaceae苦楝Melia azedarach果实Fruit2 4.2酢醬草科Oxalidaceae杨桃Averrhoa carambola果实Fruit1 3.2番木瓜科Caricaceae 木瓜Carica papaya果实Fruit 1 3.2芭蕉科Musaceae 香蕉Musa sapientum果实Fruit 1 2.1未知科1 Unknown family 1 未知种1 Unknown species 1 树叶Leaves 23.2 未知科2 Unknown family 2 未知种2 Unknown species 2 果实Fruit 3 9.51期吴毅等:广州地区犬蝠的食性105续),并用红外摄像机在其夜晚外出觅食时观察其活动情况。
1.3计算方法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算最大居群数量、栖巢数量、蒲葵树株数、果树种类和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对调查点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将果树密度分为4个等级,在进行统计计算时每个等级赋值分别是1、2、3、4。
2结 果2.1犬蝠的食性分析2.1.1 犬蝠食用植物的种类和组成比例由实验结果显示:犬蝠食用15科24种植物的果实或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