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合集下载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目录文章内容:词语解释:作者简介:文章点评:文章内容:词语解释:作者简介:文章点评:展开编辑本段文章内容:百年老课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⑪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⑫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⑬,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⑭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⑮。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⑯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⑰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⑱。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⑲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⑳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⑴,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⑵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⑶。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⑷,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⑹,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sè)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⑺。

【初中课内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内阅读及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内阅读及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内阅读及答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的讲话中,为什么提出了坚持宗旨的要求?答:蔡元培先生之所以首先提出抱定宗旨的要求,是因为当时北大风纪败坏,腐败不堪,因此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并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谓一声惊雷,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接下来他尖锐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思想来混文凭,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之所以产生这些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正在于北大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抱定宗旨,这样才会珍惜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从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讲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答: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谓的学习只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只图蒙混过关3.你如何理解大学生和那些学习高级知识的人?答:这是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抱定宗旨这个观点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蔡先生之所以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与当时北大的腐败有关,作者想让青年学生明确大学的性质,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致富,这才有可能消除当时北大所存在的弊端精神独立和学术自由的理念也渗透在大学生和学习先进知识的人身上,即象牙塔里的师生不应被外界的恶劣氛围所侵扰,不应被外界的思想所束缚,而应发扬自由独立的精神,以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和朴素的作风学习先进的知识,把自己置于社会思想和人文科学的前沿,用研究成果启迪人心,造福社会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理有何特点?答:北京大学校长讲话的逻辑有以下特点:(1)情理并重本文不仅仅只是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文中既有痛心的指陈,又有激越的阐发,还有设身处地的忠告(2)充分利用反问句。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稿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稿

各位,五年前,严复先生为北大校长时,我服务于教育部,做教育总长,记得北大开学的那天,我为本校做了一点贡献。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也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见,何况时日已过去数年,诸君与往昔相比,一定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服务于北大,我有三件事要告诉诸君。

一、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需知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

所以在外面,常常有人指责北大之腐败,是因为来此求学者,都抱有当官发财的思想,以此为捷径。

因为一心要做官,一心想发财,所以,从不问教学学问之浅深,惟问教学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的,就特别受欢迎,这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时有人提携罢。

我想说的是,诸君来北大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

诸君来北大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

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这是自误啊。

这与到北大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大家也许还记得,发生不久的辛亥革命,我们之所以要革命,就是因为清朝政府太腐败。

就是现在也有许多人,对现状不满意,也是因为社会道德沦丧。

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教员,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啊;你进入政界,则一定会贻误国家呀。

这是耽误别人,误己误人,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二、砥砺德行。

如今的社会风气呀,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污染。

各位,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

所以,要有卓绝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

诸君皆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完美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完美版
就 任 北 京 大 学 校 长 之 演 说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 孑民,绍兴人。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 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爱国主义教 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投身教育, 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前后共11年。不 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 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 的策源地。
然而蔡元培却也因此而开罪了政府,当时就 有人说要烧北大的房子,杀北大学生,有的 则要“以三百万金收买凶手刺杀蔡元培”。 蔡先生只好选取择了辞职,一纸启事写道: “我倦矣!……我欲小休矣。”经过《北京 大学日刊》发出后,北京各中等专科以上的 校长全部向政府提出辞呈,与蔡先生同进退。 辜鸿铭则在挽蔡会议上说:“校长是我们学 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这成为二 十世纪中国人文历史上最值得回味的一幕。
(1)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盖为 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2)平时则放荡冶游,……岂非与求 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3)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鲜不为流俗所染。
针对性-----切中时弊
从这篇演讲辞可见怎样的蔡元培先生?
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革除时弊的改革精神 平易近人的朴实作风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 正大学。他提出“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延请陈
成语 • 问心无愧 • 束之高阁 • 责无旁贷 • 以诚相待 • 刮目相看
孜孜以求 以身作则 无动于衷 开诚布公 终南捷径
在蔡元培提出的三点要求中,最 能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谈谈自 己的感想。
抱定宗旨 砥砺德行 敬爱师友
殷切期望 语重心长
蔡元培先生是针对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以上 三点要求的?(筛选出文中相关信息)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蔡元培,今天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向大家发表就职演讲。

首先,我要向北京大学的创办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正是他们的初心和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北京大学。

我将会努力继承和发扬北大的优秀传统,在他们的先辈精神的指引下,带领北京大学成为国内外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学府,北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传统。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全力以赴地建设和完善我们的学科体系,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这里收获知识、实现梦想。

毋庸置疑,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除了教育使命外,还承担着社会责任。

我们将积极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推进社会进步与变革。

我相信,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我们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将为实现教育公平而不懈努力,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为各个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同时,北大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才,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融入国际教育体系,加强与国际一流学府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最后,我要对全体北大师生提出殷切的期望。

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府,北大的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时刻铭记我们学校的辉煌传统和伟大使命,肩负着培养国家栋梁之责任,精诚团结,奋发向前。

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北京大学定将在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再创辉煌!谢谢大家!祝愿北大更加繁荣昌盛!谢谢大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中蔡元培提到的三件事,详细说明(不少于100字)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中蔡元培提到的三件事,详细说明(不少于100字)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到的三件事,详细说明(不少于100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918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发表了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提出了三大任务,为北京大学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首先,蔡元培要求北京大学要把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引进,从而加强学术修养,提高学术水平。

他特别强调,在开展研究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让他们自由地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学术能力。

其次,蔡元培要求北京大学要加强科研,把国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引进,帮助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特别提到,科学研究要坚持客观的科学态度,要把科学的规律作为研究的准则,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后,蔡元培倡导北京大学要尊重学术自由,要把学术自由视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

他认为,学术自由是教育的基础,给予学生们自由思考的空间,能够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学术水平。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了三件事,首先要求引进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其次要加强科研,最后要尊重学术自由。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当时颇有划时代意义。

他提出的三件事,也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

他要求引进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使得北京大学的学术水平得以提高,学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他提出的科研任务,也使得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走在了国际前列,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最后,他要求尊重学术自由,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学术水平。

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给了当时的学术界和科学界一个重要的号,也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让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引进最新的科学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科研,尊重学术自由,是北京大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坚持这样的原则,才能使北京大学更加发展,实现更大的跨越,实现更大的梦想。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1917年蔡元培的演说作品。

这篇演说是蔡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时发表的。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期间,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

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蔡元培)(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演说详解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演说详解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五年前,严几道⑴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⑵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⑶,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⑷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⑸。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⑹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⑺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⑻。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⑼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⑽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⑾,于我何惧(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⑿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⒀。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⒁,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⒂,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⒃,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sè)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⒄。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任)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⒅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校长演讲稿)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82111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Cai Yuanpei's speech on becoming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蔡元培先生的生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2、掌握这次演讲的背景以及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故事。

3、掌握演讲稿的特点:针对性、说服力、鼓动性、语言通俗易懂、思路清晰。

(二)、情感目标: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感受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学生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

2、对比自己现在的高中生活,确立明确的正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提问探讨三、教学课时:两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北大未名湖、博雅塔)对就是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博雅塔。

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令无数学生心向往之。

但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和1917年的北大有着天壤之别,它的改变与这个人有关。

(蔡元培图片)他就是蔡元培先生。

那蔡先生和北大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先了解蔡先生的生平。

(二)作者介绍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支、孑民。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17岁考秀才,博览群书,18岁设管教书,后中进士,两度游学欧洲。

1917年在北大弊端重重的情况下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

他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听朗诵作为一篇演讲稿,我们自然是先要去听,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完成以下几个要求:1、关上课本2、记下你觉得先生讲述的要点,老师提醒一下主要包括三个要求两个计划(草稿纸)3、思考演讲稿该有怎样的特点4、你认为蔡元培先生的状态是怎样的?(两三个词)(四)文章背景同学们记下的先放一边,待会儿再用,现在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次一次演讲的背景。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doc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doc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篇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华师大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一)

华师大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一)

华师大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
元培 (一)
华师大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经典演说,主要由蔡
元培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所作。

这篇演说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背景和时代特征,寓意深刻,非常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首先,蔡元培在演说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才的培养。

他认为,“国家之倚赖在人才,人才之根本在教育,教育之大本在大学”,强
调了教育对于培养人才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他希望通过他的工作,
能够向更多年轻人传递他的信念,鼓舞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
贡献。

其次,蔡元培在演说中还强调了自由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和意义。

他认为,“自由,是有意识的、有个性的人的权利;科学,则是有卓
越才能的人所应当发展的事业”,呼吁大家始终坚持这两种价值观念,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蔡元培在演说中还强调了对于西方文化的研究和借鉴。

他认为,“我们应该将西方进步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思想贡献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强调自己将会借鉴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为中国培养
更多的人才。

最后,蔡元培在演说中强调了中国民智的觉醒和振兴。

他认为,“教
育者不是搁置人类发展前进的载体,而应该一心一意为人类的进步服务”,呼吁大家团结一致,为中国民智的觉醒和振兴付出努力。

综上所述,华师大第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非常有启
发性的演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蔡元培在演说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才的培养,自由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意义和价值,西方文化的研究和借鉴,以及中国民智的觉醒和振兴,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理解(一)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理解(一)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令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

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柬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节选自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下列各句中,是蔡元培先生给青年学生指明的宗旨的一项是()A.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B.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C.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D.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崇旨既乖,趋向自异。

2.下列对下面句子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理解(三)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理解(三)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阅读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节选)蔡元培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有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蔡元培先生要青年学生抱定的宗旨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A.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B.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

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

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觉醒年代》北京大学礼堂北大校长蔡元培就职演说各位,五年前严复先生为北大校长时,我服务于教育部,做教育总长。

记得北大开学的那天,我为本校做了一点贡献。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也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时日已过去数年,诸君与往昔相比,一定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服务于北大,我有三件事要告诉诸君:一、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须知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

现在外面常常有人指责北大之腐败,是因为来此求学者,都抱有当官发财的思想,以此为捷径。

因为一心要做官,一心想发财,所以,从不问教员之学问深浅,唯问教员官职的大小,官阶大的,就特别受欢迎,这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时有人提携吧。

我想说的是,诸君来北大求学,三年或四年,时间不谓不多,如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定然会很高、很深。

诸君来北大求学的宗旨是做官发财,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

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

这是自误啊,这与到北大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

大家也许还记得,发生不久的辛亥革命,我们之所以要革命,就是因为清朝政府太腐败,就是现在也有许多人,对现状不满意,也是因为社会道德沦丧。

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教员,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哪;你进入政界,则一定会耽误国家呀,这是耽误别人,误人误己。

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二、砥砺德行。

如今的社会风气啊,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道德伦丧、败坏德行的事情,触目皆是,不是德行根基牢固的人,少有不被这种社会风气所污染。

各位,国家的兴衰,要看社会风气是高尚还是低劣,如果都流行于这种社会风气,前途不堪设想,所以要有卓越之人,以身作则,尽力去矫正这种颓废的社会风气。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

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原文篇一: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说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我刚刚在教育部工作。

在开学那天曾为北大做了一点事情。

各位都是从预科读下来的,所以想必你们也听说过我。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何况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各位也一定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执掌北大,所以有三件事要通知各位:一是抱定宗旨。

各位来北大求学,肯定有一定的宗旨。

如果想知道你的宗旨是否正大,就要先知道大学的性质。

现在的人专科学校就读,学成之后有所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在大学则不是这样。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外人每次指出咱们北大的腐败,想要在北大读书,都是有着当官发财的梦,所以从预科毕业后,大多数是进入法律系,进入文科的很少,进入理科的更少。

大概是因为法律是做官的捷径啊。

因为一心想做官,所以不问老师的学问深浅,而是问官职大小。

官阶大的人,特别受欢迎,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生有人提携啊。

现在我国的政法工作者,大多是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人很少,所以聘请教师,不得不请兼职的人,这也是不得已之举。

讨论外人指摘的合适与否,不具体说了,消弭批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水平。

别人说我们腐败,我们问心无愧,有什么可恐惧的啊。

真是有做官发财的目的的话,北京有很多专科学校,进入法律系可以在法律学校学习,进入经济系可以在商业学校报考,又何必要来北大呢?所以各位要抱定宗旨,为了寻求知识而来,进入法律系,不是为了做官;进入经济系,不是为了发财。

宗旨定下来,事情就都进入轨道了。

各位在这里学习,或者三年,或者四年,时间不是不少,如果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那么成绩会很大的啊。

如果只是为了发财做官,宗旨就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出现问题。

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试时再熟读讲义,不考虑哟没有获得知识,只挣分数的高低;考试一完,就把书都扔在一边,混个三四年,有了文凭,借着这个在社会上走动,这岂不是与进入大学的初衷背离了吗?虚度光阴,毫无学问,是耽误自己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蔡元培字鹤卿1868—1940教育家、美学家、政治家,生于浙江绍兴,父亲蔡光普为钱庄经理。

蔡元培四岁入家塾,十七岁考取秀才,十八岁设馆教书,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先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来授翰林院编修。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同情维新派的蔡元培弃翰林院南下,先后在绍兴、上海办新学,传播民权思想,从事革命活动,险遭清政府侦讯,被迫赴日本留学。

1904年,回国后在上海成立光复会,一年后并入同盟会,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年,赴德国柏林留学,次年转入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美术史和心理学等学科。

1912年初,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现代教育政策,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7月因与袁世凯政府不和而辞职,翌年旅居德法,继续从事教育、哲学、美学和民族学的研究,组织留法勤工俭学。

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1920年初,与李石曾等人创办中法大学,并兼任校长。

1923年初,蔡元培辞职再次旅欧。

1927年,创办“中央研究院”,翌年创建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倡导美育。

1933年,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蔡元培参与组织上海文化界人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底,蔡元培携家眷赴香港,1940年3月3日,在寓所跌倒,3月5日在医院去世。

著作见《蔡元培全集》。

这是蔡元培于1917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学发表的就职演说。

其时,北大的腐败和积弊为世诟病,学生中流行做官发财的思想,甫任校长的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为求学而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二、社会道德沦丧,大学生品行不可以不谨严;三、与师友共处一堂,尤应互敬互爱。

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从改良讲义和添购书籍开始,后来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沟通文理,废科设系,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梁漱溟、徐悲鸿、李四光、鲁迅等名家到北大任教任职,开学术研究自由之风气,倡导科学和民主之精神,从1920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女生,任职期间将北大建成了一所真正的现代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1917年1月9日)自学,大学学习的要义我很赞同鲁迅先生的说法——语言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实用及符合生活习惯的方向发展。

所以全民学文言文是可笑的,全民学英语是愚蠢的。

所以,以下的文章是我的译文,原文在后面的附录。

本人水平有限,翻译不佳请勿气愤。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是本校校长时,我刚在教育部工作,他就任时我曾有过一些演说。

你们大都是为了预科毕业而来这里读书的,可想而知,你们都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见这一句话。

而且你们读了几年的书,一定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今天执掌这个学校,有三件事希望你们能做到。

一、来这里的目地。

你们来这里学习,一定抱有一定的目地,想要知道你们的目地是否正当,首先要知道大学的性质是什么。

今天有些人毕业于专业学校,学成后就找相应的工作,这是必然的趋势。

但是大学就不一样,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外人每次说我们学校腐败,都说来这里学习的人,都抱有做官发财的想法,所以毕业预科的,大都学法学,选文科的很少,学理科的就更少,这是因为法学是做官的最快的途径。

因为很想做官,对于教师,不关注他的学问的深浅,只关注他的官位的大小。

官位高的,特别欢迎,因为这样毕业后可以有他的提携。

现在我国精通政治法律的,大都进入政界,专职做教授的非常少,所以聘请的教师,很多都不得不请人来兼职,这都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究竟外人的指责是否正确,暂且不说。

但是,忙着去反驳诽谤不如自我提高,人们说我们腐败,但是我不腐败,问心无愧,这对我有什么损害呢?如果来这学习的目的真是想做官发财的人,由于北京有不少的专业学校,学法科的,都可以从法律学堂毕业,学商业的可以报考商业学校,何必要来这所大学。

所以你们要抱定目地,为学习而来。

学法学的,不是为了做官;学商业的,不是为了获得财富。

目地确定,自然会走入正道。

你们从这里毕业,要么三年,要么四年,时间不算不多,你们如果能爱惜时间,不断的学习,则你们的造诣,不会很低。

如果只是想做官发财,目标沉重,兴趣因此改变。

平时放荡游玩,考试就熟背讲义,不关心是否学到学问,只追求分数的高低。

学完后,把书扔到书架,不再过问;这样敷衍三四年,胡乱的尽到自己的责任,获得文凭,就可以凭此在社会上生活,这不是违背了当初来这学习的初衷吗?光阴虚度,毫无学问,是自己贻误自己啊。

况且辛亥革命时,我们之所以革命,是因为清朝官吏的腐败。

就算是现在,我对当局也有很多的不满,尤其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今天你们如果不在这时打下根基,勤奋学习,万一将来因为生活所迫,出来做事,如果当老师,一定贻误学生;如果参政,一定贻误国家,这都是误人啊。

误人误己,又怎么是你们的本意呢?所以学习的目地不可以不正当,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一点。

二是磨砺品行,如今风俗日下,道德沦丧,在北京市,尤其严重,所以不道德的事,一睁眼就能看到,这不是因为根深蒂固,大都是跟随习俗而导致的。

你们从大学毕业,应该能约束自己,能够自爱。

对于国家的兴起和被推翻,主要看社会风气的好坏。

如果平常人的风俗都这样差,国家前途不堪想象。

所以一定有卓越杰出的人,以身作则,极力矫正颓废的习俗。

你们都是大学生,社会地位很高,担当起这样的责任,责无旁贷(是不可以推卸的责任)。

所以,你们不只是要想着修养自己的品行,还要想着以此激励他人。

如果你们不修品德,不学习,跟随流俗,一起做那些不良的事,已经被人轻视,更不用说以此感化别人。

但是你们整天在桌子前学习,不断的学习很辛苦,如果根本没有做娱乐的事,一定会感觉身体痛苦。

为你们着想,最好不过做正当的娱乐,减少不正当的娱乐,这不是有损道德的事,却对身体有益。

你们入校选择学科时,曾填写自愿书,表示遵守本校规则,怎么能中途违背呢?这不是与原有意愿相反吗?所以品行不可以不严谨要求。

这是我希望你们能做到的第二点。

三是尊敬爱护老师和校友。

教师教授知识,是教师的职务,他们是为你们的学习提供便利,你们难道能无动于衷吗?你们自然应该真诚的对待教师,尊敬和爱戴他们。

至于同学,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尤其应该互相尊重和爱护,这样可以起到相互讨论学习的作用。

不一定要大家坦诚相待,坦白无私,但应当互相帮住,因为你们都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你们的荣辱是相关的。

同学当中有做不道德的事的,行为不正当的,会被社会指责,自己虽然遵纪守法,但是也因此无法为自己辩解清楚,所以你们要互相劝阻同学的不良行为。

我在德国,每次到店铺里买东西,店主都会殷勤接待,收钱或接收物品都会道谢,这虽然是小的礼节,但是却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

常人都能这样,何况我们堂堂大学生?对于老师及朋友的敬爱,这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做到的第三点。

我到学校刚几天,对学校没有祥细的了解和熟悉。

对于学校的事,我计划做两件:一是改变讲义。

你们都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自然和高中、高等教育不同,不能只依靠老师的讲授,更应该自己学习研究。

以后所有印的讲义,只列出纲要,细微祥细的,以及精辟的宗旨和深奥的意义,或是老师口授,或是自己思考,以达到学有所得,能真正应用的目的。

二是购买书籍,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虽然很多,新出版的图书却很少,如果不广泛的购买,一定不能满足学生自学的需要。

所以应立即筹集款项,多购买新出版的书,以后经典的书籍很多,自然可以引用和学习众多学者的知识,不用担心图书馆没有这些资源。

今天就和你们说到这,以后能见面的时间还很多,可以和我随时商讨学校的事务。

我的看法和理解:对于学习的目的,我觉得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应该有学习的目的,并去实践和实现它。

学习首要要求是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提高,而非考试成绩。

虽然考试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但是考试首先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而是带有选择效果的,掌握的知识和考试的相近,成绩就好,不同就会考得不好。

而且,无法考察学生的课外知识及一些心理和素质方面的能力。

所以,学习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多少,判断的标准是学生平时的行为的评价和学生分析或处理特定问题(问题由学生选择)的能力。

学习有目的,才能发现不足,不断改进。

同时,由于目标的长远性,能让学生较自由的安排和调整生活活动。

第二就是道德问题。

学校的道德教育应当是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教师上课不仅教授书本知识,更应该和学生交流和讨论生活的事,引导和启发学生关注、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

通过现实的事件,让学生学会考虑现实事件。

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应当是引导和分析行为后果,而不是处分和厌恶学生,以此打断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通道。

第三就是学生的人际交往。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作为一个工作者,做好其教学工作是其应尽的职责与获得更多报酬的基础。

这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恩惠,而是义务。

所以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相处的关系。

同时,教师是长者,学生与教师间应有长者与学生所应有的礼节。

对于学生间及学生与外界的交往,教师只有引导和帮助的权力,无权干涉学生的正常行为。

提供和教授学生交际知识,应是教师的责任。

对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规律,教师有责任教授学生。

原文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余今掌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料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

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学,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重,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无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只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日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怡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怡误国家,是误人也。

误人误己,又岂非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则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不惟开成布公,更宜道义相助。

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

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

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高中、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

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

二曰添购书籍。

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

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

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