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11篇)
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11篇)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教案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课件:克、千克、吨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秤,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的含义。
2、知道1吨=1000千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 边。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
你见过哪几种秤?
天平
电子秤
磅秤
盘秤
台秤
弹簧秤
克、千克的认识
5.判断题。
(1)我们班最重的同学约60千克。( √ ) (2)我今天喝了200千克的牛奶。( × ) (3)一袋糖重500克,两袋糖重1千克。( √ ) (4)500千克棉花和500千克铁一样重。( √ ) (5)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
6.单位换算。
20千克=( 20000 )克 ( 7 )kg=7000g 14000克=( 14 )千克 5千克=( 5000 )克 ( 9000)g=9kg 2千克=( 2000 )克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
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
算。
重难点: 重点:建立克、千克的质量观念。 难点:能根据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知识点一: 认识质量单位克
最大的袋鼠 大约重90千克。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 孵出来时还不到 1克重。
2.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千克→克,在用“千克 ”作单位的数的后面添上3个0,再把单位改成 “克”就行。克→千克,去掉用“克”作单位 的数的末尾的3个0,再把单位改成“千克”就 行。
3.人的体重一般用千克作单位,不同的人,体重 一般也不同。
练习一下: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 克 ) 4 (千克) 450 ( 克 ) 100 ( 克)
第八单元 第01课时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八单元第1课时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了解质量单位1.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
2.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
像图中的水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
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4.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介绍计量工具1.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合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学习任务一:借助形式多样的活动,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一)认识克1.借助实物感知克。
(1)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2)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分别是多重。
(4)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5)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
教师板书:克(g)。
(6)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1)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物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
(3)提炼方法:操作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提取1克黄豆?(4)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克千克的认识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克、千克、吨》的认识一、课型:新授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1吨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1吨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克、千克、吨质量观念的建立。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探究法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天平、估量物品的表格。
2.学生准备:个人材料:每人一个2分硬币、收集一至两样有质量标识的物品;小组材料:一台盘秤、一个体重计及相关物品。
六、板书设计:克和千克认识质量单位:克-g 千克-kg使用质量单位:较轻较重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1000g=1kg七、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学生观察、提问)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克有多重?3)克、千克、吨是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
(板书课题:克和千克)活动二、实践操作,探究体验1.引导学生认识常用的秤。
(1)请同学们一只手掂重的物体,一只手掂轻的物体,谈一下有什么感受?(学生会说一边重一边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时我们所说的物体有多重,实际是指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出示一袋黄豆和一枚2分硬币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袋黄豆,这是一枚2分硬币,它们谁轻谁重?要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可用什么工具呢?(3)引导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秤,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秤。
2.认识“克”,感知1克、几千克、几百克有多重。
(1)称一称: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师:如果想知道这枚2分硬币到底有多重,你们认为应该用什么秤呢?(天平)①介绍天平的使用,了解砝码是以克为单位的,克还可用字母g 来表示。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同学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同学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同学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同学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协助同学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同学的猜测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同学始终怀着丰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
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小学数学二年级第1课时 千克的认识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第28~30页,千克的认识教材简析: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几千克是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二、学习新课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
(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
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3.动手试一试(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4.估一估(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克的认识一、教学内容:北京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72页例1《千克的认识》二、教材分析:“千克的认识”属于属于代数“量与计量”领域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1.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2.知道质量单位千克还可以用字母“kg”表示;3.了解相应的常见测量工具,以及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材中安排了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学情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质量问题,学生也在买菜、购物中有所接触,质量问题与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生活中,虽然一部分学生知道一些质量单位,如克、斤、千克等,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少称量物品的经验,并没有真正的质量单位的观念。
因此本节课形成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掂、称的过程中,感知、建立1千克观念。
四、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初步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在学生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的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初步了解用弹簧秤秤物体质量的方法。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经历看、掂、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树立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参照物估测物体质量的能力。
能根据秤的刻度表读出物体的质量,渗透度量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五、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通过看、掂、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初步了解用弹簧秤秤物体质量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建立1千克的观念,借助一个标准进行估测。
七、教学准备:盘秤、小弹簧秤、各种大约1千克的实物。
八、教学流程:(几大环节)(一)引入(二)“看”包装,感知1千克1、通过看一看,感受1千克净含量的含义。
2、认识净含量。
3、认识1千克。
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说课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
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
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
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说教法和学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
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8 克和千克 的认识 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包装袋
1克有多重?
它很轻。
跟没有差不多。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做单位。
生活中这些物品也可以用克作单位。
约重90克
约重8克
约重200克
1 个 2 分硬币约重1克。
10枚大约重
100枚大约重
500枚大约重
10克。
100克。
500克。
生活中这些物品也可以用克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1千克
1000克
比一比
=
各种各样的秤
5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认识天平
盘秤
重1千克
体重秤
重23千克
kg
kg
900
3000
=3千克
kg
先看单位,再看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第一关,估一估下面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恭喜小朋友们挑战成功,获得数学王国的宝箱。
糖醋排骨配料秘方一份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千克
克
第二关,填一填。
1.一个乒乓球重3( )2.一袋洗衣粉重1( )3.一管牙膏重100( )4.一只鸡重2( )5.一位小朋友重23( )6.一个西瓜重3( )
第三关,比大小。
瞳瞳的信
第四关,找病句。
爷爷收到了瞳瞳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身高已经120千克,体重已达30克, 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300千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爷爷看完后,笑得牙都掉了,为什么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教具、学具准备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下载)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一袋大米重25()一个大冬瓜重10()一头牛重420()小明体重28()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二)千克的初步认识:1.感知1千克有多重.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1)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①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4.完成43页的做一做(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吗?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四)看书质疑.三、巩固发展1.称比较轻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千克的初步认识第2页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1千克也叫().2.1千克=()克1000克=()千克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4.手势判断对错: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5.填空:(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注意问题的单位)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到现在你共学习了几个重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克与千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五、布置作业:第44页第4题.。
千克的认识
千克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千克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叫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转换关系,并且能够进行熟练的转换。
加上克与千克在生活中很常见,所以能让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够快速转换。
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
教学难点: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感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联系实际,建立“轻”“重”的概念。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物体比较重,有的物体比较轻。
出示两个同样大的瓶子,让学生猜猜哪个瓶重?那究竟有多重呢?我们最好来称一称。
二、新课探究(一)认识秤1、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呢?(盘秤,电子秤,弹簧秤,天平,磅秤……)3、认识台秤台秤可以来称物品有多重,就是指物体的质量。
常用的重量单位是千克,千克也叫做共斤,用符号“kg”来表示。
(1)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做了调查,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汇报。
(2)那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要想了解1千克有多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台秤。
仔细观察秤,说说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大致观察)分别找出秤面上的千克数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
(二)、认识千克。
1、今天重点来认识1千克。
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称一称桌上的物品,看看还有哪些物品重1千克?(1个水杯,一叠作业本)2、感受1千克(1)四人小组每人用手掂一掂这些重1千克的物品,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
(2)掂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和你平时拎的物品(书包、文具盒、笔袋)比较一下,有何感受?(3)一个苹果的重量和这个比呢?一只大公鸡呢?1个鸡蛋呢?3、估一估(1)刚刚我们掂了很多1千克的物品,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了吗?下面不用秤,只用手,你能掂出大约1千克的物品吗?拿出自己带的物品,小组合作,掂出大约1千克的物品,看看哪组掂的最接近1千克。
《 千克、克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环节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 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环节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 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 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 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 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 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 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 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 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 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 生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五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教学过程:(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老师最喜欢吃糖醋排骨,你们喜欢吃吗?老师刚才从一位有名的厨师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说这样做肉香味美,你们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样配料的?2、你们从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谁愿意来说一说?3、对呀!克与千克都是用来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我们把它叫做质量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揭示课题)4、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A、感知1克的重量(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B、感知1千克的重量(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会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1千克=1000克,会根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角硬币若干、黄豆、玉米、红豆、较轻积木若干、电池若干。
教学过程:一、激起引入1.师出示课件:(1)我的体重是30米。
(2)妈妈买的水果重2分钟。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回答后,出示“关于克和千克你了解多少?”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认识克和千克小组汇报搜集到的知识2.知道1千克=1000克小组汇报,并用实例讲解。
3.感受1克有多重。
小组汇报,使同学们亲身感受1克有多重。
4.认识各种称物品的秤。
在小组汇报中,展示同学们带来的秤,并介绍用法。
5.实际动手操作,先估量再称重。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交流。
三、综合运用1.选择合适的单位,圈一圈。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2.将物品与适当的重量连一连。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3.糊涂的明明通过明明的一封信,找出关于克和千克的知识,看一看明明糊涂在哪?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分享一下。
作业布置:教材第105页第3题教材第106页第8题板书设计:克和千克克 g 500克 500克=1000克千克 kg 1千克=1000克篇二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生活中虽然接触过质量单位,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茫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千克的初步认识课件
千克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已经初步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将为学习重量单位吨打下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了解1千克的实际重量。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1千克重量观念的建立本节课的教学关键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千克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用案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会看物品包装上的重量标识,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
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情感目标:激活学生认识千克的主观需求,使学生爱学、乐学,勇于创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节课的学法1.分组实验法。
2.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
本节课的教法1.启发式。
2.讲解法。
3.分组实验法。
教学的全过程分为四个大的层次 导入新课 总结扩展练习 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认识案秤。
分组实验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
(共四个实验)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
简单小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板书设计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二.新课的学习。
(一)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1克?克10克10个1克是100个1克是()克1000个1克是()克板书设计1千克=1000克 千克的初步认识千克和克都是重量单位10001000克是1000个1克1千克是1个1千克教学过程二.新课的学习。
(一)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二)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
?千克5教学过程二.新课的学习。
(一)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二)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
2.分组实验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
A.掂一掂:称1千克的沙子。
B.比一比:一捆挂面与1千克沙子的轻重关系。
C.数一数:称1千克的苹果。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低年级己经认识了克的纂础上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教学要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估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千克这个重量单位并不陌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容易掌握。
只是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重录单位一般用斤表示。
因此课上如果出现这个问题。
应首先向学生说明。
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分组活动。
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
最终达到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会知识。
掌握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可采用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变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在认识质录单位千克的基础上。
建立起1千克的质录概念。
2.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称物体的各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物体重量的过程。
掌握称物体的方法。
并能估计物体的重量。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提高应用意识。
3.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1.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并激发起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活动过程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4.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脑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布置同学们到商店里看一看有哪些重录单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先生初步看法重量单位〝千克〞,初步树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重点:树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树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预备:教员预备2袋精盐、苹果或枣等、一些沙子〔重量均超越1千克〕、几个塑料袋、重1千克的一大袋洗衣粉。
再预备一台案秤。
先生预备一塑料袋米〔大约1千克〕。
教学进程:一、新课1、教员:我们曾经学习了克这个重量单位,克主要是用来称一些重量比拟轻的物品.称普通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
教员提问:1千克是多少克呢?先生回答后教员板书出:l千克=1000克2、教员进一步拿出1袋精盐,并说:我手里拿的是一袋精盐,它重500克.再拿出一袋精盐,同时说:2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
然后教员摆出案秤,并提问:同窗们见过这种秤吗?它叫什么秤?教员指出这种秤叫案秤,也叫台秤。
教员把游标对准1千克,然后一边往秤盘里放苹果,一边让先生留意看秤杆抬起来没有,称好后,说明这些苹果是1千克。
让先生数一数这些苹果一共有几个。
3、教员让先生翻开教科书第42页,看右下的图,指出这也是一种案秤,并提问:看这个案秤指针所指的数字,你能说出苹果的重量是多少吗?先生回答后,教员可以特地通知先生,这个秤最多只能称8千克的物品。
然后,教员可以让一名先生在教员的协助下称出1千克的沙子。
装在塑料袋里后用皮筋系紧。
再把课前预备好的1千克重的几种物品拿出来,说明它们的重量都是1千克,并让每一组〔或几组〕先生依次传递,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4、让先生做教科书第43页上〝做一做〞的第2题。
5、教员让先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品重1千克。
二、课堂练习1、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每个先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再依据标题要求让先生把数目填在书上.经过填数,稳固重量观念.也可以让先生依次报一下自己的体重,再让先生填。
2、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
先让先生在书上填,然后团体修订。
3、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
考查内容:千克的初步认识
一、了解下面物品的重量填在()里
(1)一个鸡蛋重()(2)一块肥皂重()
(3)一袋白糖重()(4)一袋面粉重()
(5)一袋水泥重()(6)自己的体重()
二、一支圆珠笔重9克,3支这样的圆珠笔重多少克?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200() 5() 500
() 100()
四、在○里填上>、<或=
(1)4千克○400克 (2)6000克○6千克
(3)700克○1千克 (4)3千克○2900克
(5)9克○11克 (6)9千克○5千克
五、计算
(1)1千克=( )克 (2)4000克=( )千克
(3)25千克+10千克= (4)72克–32克=
(5)35千克÷5= (6)6克×8=
六、应用题
(1)小辉体重40千克,爸爸体重62千克,爸爸体重比小辉重多少千克?
(2)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