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历史课件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 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在思想文从化“上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 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 舆论阵地。
3、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 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它们共同构造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中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韩非子
生平 思想 文化 教育 成就
仁政 思想
天人 关系 礼的 思想
哲学 思想 政治 学说 思想
思想 学说
墨子
思想 特点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 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
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百家”流派代表之一
(二)儒家学派: 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对孔子这段名言,你有什么感想?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 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 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樊遲問什么是明智。孔子說:“致力于人世間該做的事情, 對鬼神報敬而遠之的態度,這就可以說是明智的了。”樊 遲又問什么是仁。孔子說 :“有仁德的人總是先付出艱苦 的努力然后才有所收獲。這就可以說是仁了。”
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 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啊。
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颜渊》 5、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 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 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稷下学宫
“百家争鸣”一词来自于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国设立的一处专供各地学者 著书论辩、传道授业的场所,还明显地具 有政府的咨询参议机构的性质。战国时, 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齐王给予士人 优厚的物质待遇。这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 的学派汇集稷下,齐王曾授予76人“上大 夫”的官爵。
儒家: 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 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 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百家争鸣”的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 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 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1、含义: “百家”是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其中, 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
“争鸣”是指当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 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 展开争论。他们互相诘难,彼此吸收融合。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 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 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 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 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 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 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2)“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之间相互争辩, 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 放的特点,成为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儒学思想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逐步 丰富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彰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仅影响了中国 历史的发展,对提高民族素质十分有益;还传到了 邻国以至西方,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 动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1、子曰:“仁者爱人。” 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 謂知矣。”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 矣 。”
——《論語•雍也篇》 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论,语天·下为归政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核心
内容
思 政治 想 思想
“仁”“礼 ” “德治”

说 教育 有教无类、因材施 思想 教、全面发展
“仁者爱人”、“克己 复礼”;“为政以德”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 神敬而远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六艺”……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 整理文化典籍
弟子三千 儒家“五经”
百度文库
阅读材料,比较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 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 有教无类; 2.学习要实事求是; 3.学习要温习,要有恒心; 4.要学思结合; 5.要坚持真理; 6.其它——因材施教等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