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洋地黄类药物的知识

合集下载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洋地黄类药物历史悠久,早在1785年就已描述了其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曾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的治疗。

20世纪80年代以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逐渐成为治疗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的主要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我国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仍较为广泛。

目前临床工作者对使用这类药物存在困惑,且不规范用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药理学特性洋地黄类药物是Na+-K+-ATP酶抑制剂,作用机制包括:(1)正性肌力作用:(2)影响心脏电生理:(3)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电解质紊乱对洋地黄类药物作用的影响:致心律失常的风险。

不同的洋地黄类药物因化学结构上的某些取代基不同,造成他们在使用方法、作用强弱、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代谢中有所差异(表1)。

临床应用建议【要点】:洋地黄类药物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降低慢性HFrEF患者的住院风险,可用于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时可首选静脉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

临床使用推荐见图1。

一、心衰1.适应证:(1)慢性HFrEF患者(LVEF≤45%):应用了利尿剂、ACEI/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仍持续有症状者可使用地高辛(a,B);(2)急性心衰合并房颤(心室率>110次/min)的患者可首选静脉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a,C);(3)NYHA心功能I~级的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若应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时,可考虑应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a,B);(4)NYHA心功能级的心衰患者合并房颤时,可考虑静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a,B);(5)心衰症状严重的HFrEF患者可考虑使用地高辛降低心衰住院风险(a,B)。

2.禁忌证:(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安装起搏器者除外);(2)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者除外);(3)心率<50次/min;(4)预激综合征;(5)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6)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室颤);(7)心肌梗死急性期(<24h),尤其是有进行性心肌缺血者;(8)窦性心率的缩窄性心包炎或二尖瓣狭窄;(9)高钙血症、高钾血症;(10)甲状腺功能亢进。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洋地黄类药物是一类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药物,它们对心脏具有明显的正性肌力作用并能够调节心脏节律,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用药前的注意事项1. 临床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应明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尤其是血钾和血镁水平。

2. 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功能不全等病史,以便医生能够综合评估患者的适用性。

3.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患者,应慎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因为这些群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二、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洋地黄类药物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进行个体化调整,严禁擅自增减用药剂量。

2. 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心脏超声等指标,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3.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

还应远离波动较大的环境温度,避免出现脱水状态。

三、用药后的注意事项1. 患者在用药期间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2. 如患者出现洋地黄类药物中毒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就医进行处理。

3. 在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定期做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并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和用药效果。

洋地黄类药物是一类重要的心脏疾病治疗药物,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格外小心。

患者在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都应密切关注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并遵医嘱用药,以确保洋地黄类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洋地黄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药物,它们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在临床上需要严格掌握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临床应用药物前需要明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简述洋地黄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摘要:一、洋地黄药物的概述二、洋地黄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三、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五、总结正文:洋地黄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利尿等作用。

然而,洋地黄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临床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洋地黄药物的概述洋地黄药物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心血管活性。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Na+/K+-ATP酶,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利尿等。

常见的洋地黄药物有地高辛、洋地黄毒苷等。

二、洋地黄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洋地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

2.禁忌症:对洋地黄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室性心动过速等患者禁用。

三、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1.用药前需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史,并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电解质等。

2.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洋地黄药物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过量使用可导致中毒。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洋地黄药物时,需避免与其他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同时使用,如胺碘酮、维拉帕米等。

4.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和临床症状,如心电图、血压、心率等。

5.注意患者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恶心、呕吐、视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1.不良反应:洋地黄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中毒等。

2.处理措施: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如发生中毒,可采用活性炭、血液透析等方法进行治疗。

五、总结洋地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剂量、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主要包括以下要点:一、洋地黄类药物的定义和分类洋地黄类药物是指从毛地黄、马钱子叶等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药物,主要包括洋地黄毛癣苷和洋地黄毛利苷两类。

洋地黄毛癣苷主要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而洋地黄毛利苷则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二、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洋地黄类药物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症的治疗。

禁忌症包括对洋地黄类药物过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扩大等。

三、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学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肌胺基酸转运酶、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脏兴奋性,从而增加心排血量、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四、洋地黄类药物的用药原则洋地黄类药物应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剂量。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和血药浓度等指标。

五、洋地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洋地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此外,洋地黄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因此需要注意药物联用时的监测和调整。

六、洋地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可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分级进行洋地黄类药物的选择。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重要性选择适当的洋地黄类药物。

七、洋地黄类药物的监测和调整在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和血药浓度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八、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争议与展望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应用及用药剂量的选择。

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放在洋地黄类药物的新剂型和新应用领域上,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涵盖了洋地黄类药物的定义、分类、适应症和禁忌症、药理学、用药原则、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监测和调整、应用争议与展望等要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指导意见,提高了洋地黄类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水平。

洋地黄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洋地黄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洋地黄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洋地黄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疾病。

它可以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改善心脏功能。

然而,由于洋地黄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护理事项。

首先,使用洋地黄药物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

必须确保患者没有患有严重心律失常、高度心电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低下、逸搏心律或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禁用洋地黄的情况。

其次,洋地黄药物需要按照医嘱准确用量给予。

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肾功能和洋地黄血药浓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剂量不当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引起洋地黄中毒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药物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剂量。

此外,洋地黄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与钙拮抗剂和心脏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洋地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洋地黄中毒的风险。

因此,在患者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和获益,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在药物联合应用时调整剂量。

此外,洋地黄药物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防止药物受潮、变质。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查进行评估,调整剂量或者停药。

最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用药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照顾。

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洋地黄药物的使用和副作用,并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同时,护士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总而言之,洋地黄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进行严格的护理。

只有重视洋地黄药物的使用及护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风险。

使用洋地黄药物的告知流程

使用洋地黄药物的告知流程

使用洋地黄药物的告知流程1. 简介洋地黄药物是一类常用于心脏疾病治疗的药物,常见的有地高辛、毛地黄等。

在使用洋地黄药物前,医生需要告知患者一些重要的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使用方法•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洋地黄药物,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

•洋地黄药物通常需要空腹服用,患者应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服用。

•使用洋地黄药物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如有其他药物需要使用,应事先告知医生。

3. 注意事项使用洋地黄药物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如果患者有过敏史或对洋地黄类药物过敏,应立即告知医生。

- 长期使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ECG)检查,以监测心脏功能。

- 患者在使用洋地黄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液中洋地黄药物的浓度,以避免药物累积导致中毒。

- 如果患者在使用洋地黄药物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4. 不良反应使用洋地黄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需了解以下内容: -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 过量使用洋地黄药物可能会导致洋地黄中毒,表现为视觉幻觉、嗜睡、心动过缓等,如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 患者长期使用洋地黄药物时,如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告知医生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5. 交代事项患者在使用洋地黄药物前,医生应向患者交代以下内容: - 告知患者洋地黄药物的名称、用途和药效。

- 告知患者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使用时间。

- 告知患者洋地黄药物的注意事项,包括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等。

- 告知患者洋地黄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采取的措施。

- 告知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复查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6. 总结在使用洋地黄药物前,患者需要了解洋地黄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定期检查等内容。

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量相当接近,每个病人对其耐受性和消除速度又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根据病情、剂型、疗效及其他因素,由医生来摸索不同病人的最佳剂量。

(2)洋地黄类药物排泄缓慢,易于蓄积中毒。

因此,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

原则上2周内未用过该类药物的病人,才能按常规用量给予洋地黄,否则应按具体情况调整用量。

(3)如有肾功能减退,尿量减少时,洋地黄排泄少,易引起中毒。

特别是老年人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且肾小球滤过串也降低,容易引起中毒,所以用药剂量仅为常人用量的1/3~1/2。

(4)洋地黄类药物和排钾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合用时,容易发生低钾血症,病人感到腹胀、四肢无力,这时也易引起洋地黄中毒。

如发现低钾血症,应及时补钾纠正。

(5)注意下列药物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与奎尼丁、心律平(普罗帕酮)、异搏定(维拉帕米)、胺碘酮、心痛定(硝苯地平)、恬尔心、华法林等合用时,可使血清地高辛浓度增加30%以上,可引起洋地黄中毒;与灭吐灵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吗丁啉合用,可减弱洋地黄作用;与保泰松合用,可加速洋地黄的代谢和排泄,从而降低洋地黄的疗效。

(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者,禁用洋地黄。

对心肌缺血、缺氧或有急性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弥漫性心肌炎、急性风湿热、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重度心力衰竭者及对洋地黄较敏感者,易引起中毒,要慎用。

(7)地高辛片剂要注意防潮,否则会影响疗效。

(8)地高辛口服的维持量一般为每日半片毫克),最多每日不超过1片。

如心率每分钟少于60次,应停用。

(9)病人心脏愈大,对洋地黄愈敏感,用量宜小,以防中毒。

毒理 洋地黄类药物

毒理 洋地黄类药物

五.洋地黄中毒
◆其他 ①依地酸二钠:能络合钙离子,降低血钙浓度,减轻强心苷的
毒性。该药对强心苷中毒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
有一定疗效,作用快,但作用短暂。当禁用氯化钾或苯妥英钠 或应用无效时,可用依地酸二钠治疗。用法:1-3g/次,用50
%葡萄糖溶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4-6g用葡萄糖
三.洋地黄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3.地高辛:口服对胃肠吸收率个体差异颇大,为50%90%不等,口服后1-2 h、静脉注射10-15 min起效。约7%
-73%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半衰期为24-48 h。需3-6 d才能
排尽,主要经肾排出,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洋地黄毒苷:口服100%吸收。口服后2 h、注射后30min 起效。在血浆中50%~90%与蛋白结合,半衰期为4-6d。 在肝内迅速代谢,部分经肾、部分经肝肠排出,肝功能不
四.洋地黄类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8.房室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慎用洋地黄。Ⅱ、 Ⅲ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心竭时,最好在起搏器下使 用。 9.电复律:电复律前24h,禁用洋地黄。
五.洋地黄中毒
1.临床表现:①洋地黄中毒早期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等),但这要与洋地黄类制剂用量不足而致的
白结合程度外,还与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缺氧、
肾功能障碍、维生素类缺乏等因素有关。
三.洋地黄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1.西地兰:在血浆中有15%-25%与白蛋白相结合,静 脉注射10min起效,1-2 h达最高疗效,半衰期为33h。在
体内需经3-6d方能完全消失。
2.毒毛旋花子苷K:完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口服仅吸 收3%-10%,静脉注射5min起效,1h达高峰,半衰期不 到24h。在体内约1-4d完全消失。

洋地黄类药物注意事项

洋地黄类药物注意事项

洋地黄类药物注意事项洋地黄类药物(Digitalis)是一类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药物。

然而,由于其强效的药理作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对于有洋地黄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是禁忌的。

此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肌梗死等病史的患者,也应慎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

过量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会引起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等症状。

因此,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应定期检测血药浓度,以确保洋地黄类药物在治疗范围内。

洋地黄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注意。

与钙剂、洋地黄类衍生物或泻药共用时会增加洋地黄类药物吸收和毒性。

而与钠盐或利尿剂共用会增加洋地黄类药物的排泄,减少其疗效。

因此,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所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的相互作用。

此外,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需要注意心电图(ECG)的监测。

洋地黄类药物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来发挥作用的,因此会对心电图产生一定影响。

定期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可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最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功能评估。

心力衰竭是洋地黄类药物的适应症之一,因此对心功能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和临床评估等手段,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使用洋地黄类药物需要慎重,要注意洋地黄过敏史、孕妇哺乳期妇女、肾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心肌梗死等禁忌症。

此外,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心电图的监测,以及定期进行心功能评估。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护士记忆口诀之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及中毒急救

护士记忆口诀之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及中毒急救

护士记忆口诀之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及中毒急救
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记忆口诀】
肥厚梗阻二尖窄,急性心梗伴心衰,二度高度房室阻,预激病窦不应该。

【知识要点】
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有:
1.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2.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特别是老年人;
3.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象肥厚型心肌病等;
4.单纯性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而无右心衰竭的患者;
5.另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在24 小时内,除非合并心房颤动或(和)心腔扩大等情况,也应避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洋地黄中毒急救:
【记忆口诀】
地高血药1-2,千万千万要记清。


颤室律变规则,地黄中毒最可能。


即停药早治疗,阵发室速苯妥英。


性过速用利多,用钾必是低钾症。


律缓慢阿托品,地高抗体最好用。

地高辛血药浓度 1.0-2.0 重要慢性房颤患者:在用洋地黄期间心室率突然变得规则时,应警惕中毒的可能。

【知识要点】
1. 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包括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和心脏反应。

各类心律失常为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以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最常见,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

(1)立即停药;
(2)快速性心律失常时立即补钾,血钾正常可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3)有传导阻滞和缓慢性心律失常者,用阿托品。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洋地黄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心脏疾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但是,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

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使用洋地黄类药物需要注意的事项1. 遵医嘱使用: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使用,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者停药。

因为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药物中毒或者过敏反应。

2. 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在安全范围之内。

一旦出现血药浓度异常,需要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避免出现药物中毒。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洋地黄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者增加毒副作用。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一定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用药方案。

4. 避免饮酒:洋地黄类药物与酒精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期间,患者需要避免饮酒,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5. 注意肾功能:洋地黄类药物的排泄主要依靠肾脏,因此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需要注意肾功能的变化,避免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蓄积,增加毒副作用。

二、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1. 对洋地黄类药物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的患者不得使用。

2. 二尖瓣狭窄症、室壁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晕厥和低血容量的患者不得使用。

3. 伴有严重的高血钾症、窦房结功能障碍、或者病窦综合征的患者不得使用。

4. 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得使用。

5.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甲亢、低蛋白血症、低镁血症、电解质紊乱、未经充分调查以及治疗低血容量或低血压的患者不能使用。

三、洋地黄类药物的毒副作用1. 毒性作用: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一旦用药不当或者过量使用,容易导致药物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视觉异常等症状。

严重者可致命。

2. 心血管作用:洋地黄类药物在大量使用时,可引起心血管毒副作用,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

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

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

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
一、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二、洋地黄用药中毒的鉴别诊断三、洋地黄的不良反应
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1、洋地黄用药注意事项
1.1、洋地黄中毒、心源性休克、室性纤颤及心动过速、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狭窄或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及对洋地黄类药物过敏者应禁用。

1.2、不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低下、黏液性水肿、心律不整电复后、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哺乳期妇女、早产儿及老年人应慎用。

1.3、心肌缺氧、电解质失调及肾功能障碍者,以及老人、小儿其用量应减少25%~50%。

1.4、洋地黄中毒易发生于低钾、缺氧、心肌缺血、用药剂量过大等情况,故应用时应注意。

1.5、用药与进食无多大关系。

可与食物同服,或药片压碎后与饮料或水同服。

1.6、本品的早期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色视(但儿童很少出现上述症状),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为P-R延长;Q-T期间缩短。

1.7、心衰、心律不齐、呕吐、恶心等需以洋地黄治疗的症状也是本品的中毒症状,需认真辨别。

1.8、本品的半衰期长(5~8天),安全性小,若已出现毒性反应,停药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

除严格监护、及早处理外,尽量不再使用本品。

1.9、中毒治疗:停药、利尿;心电监护,保持血钾正常水平(有传导阻滞者不可补钾。

否则可恶化)。

2、洋地黄的用法与用量。

关于洋地黄类药物的知识

关于洋地黄类药物的知识

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理及毒性作用洋地黄类药物有多种,主要包括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 等,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肌兴奋性的作用,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最常用的强心药物,同时也可用于治疗某些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其中地高辛具有作用可靠、吸收和排泄快、即可口服又可静脉注射并能够监测血药浓度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

洋地黄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有效治疗量、中毒量和致死量三者相当接近,再加上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故容易发生中毒。

一、作用机制:1.正性肌力作用:三方面因素决定着心肌收缩过程,它们是收缩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物质代谢与能量供应;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Ca2+。

洋地黄与细胞膜上Na+-K+-ATP酶相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体内条件下,治疗量强心甙抑制Na+-K+-ATP酶活性约20%,使钠泵失灵,结果是细胞内Na+量增多,K+量减少。

胞内Na+量增多后,再通过Na+-Ca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

对Ca2+而言,结果是细胞内Ca2+量增加,肌浆网摄取Ca2+也增加,储存增多。

另也证实,细胞内Ca2+少量增加时,还能增强Ca2+离子流,使每一动作电位2相内流的Ca2+增多,此Ca2+又能促使肌浆网释放出Ca2+,即“以钙释钙”的过程。

这样,在强心甙作用下,心肌兴奋时,有较多的Ca2+释放;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高,激动心肌收缩蛋白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在多种条件下,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与Na+-K+-ATP酶的抑制之间显示了平行关系:如细胞内Na+增加,能使两种作用的发生速率都加快;细胞外K+增加则降低两作用的发生速率;减少细胞外K+使两种作用都能延长;另见强心甙对不同种类动物的这两种作用在强度上也有差异,然二种作用的差异也是相符的。

这些平行关系为上述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负性频率作用:即减慢窦性频率,对CHF而窦律较快者尤为明显。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洋地黄类药物属于高风险药物,使用前应谨慎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确保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洋地黄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详细描述:洋地黄类药物,如毛地黄、毛花地黄等,是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药物。

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狭窄的治疗范围,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要对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进行评估,确保患者适合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并确定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2、老年患者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需由医生谨慎调整剂量,因为老年人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可能有所下降。

3、洋地黄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来决定,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4、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在治疗范围内。

洋地黄类药物的血药浓度是影响疗效和副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中,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确保在有效治疗范围内。

5、患者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心律失常的情况。

洋地黄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中,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是必要的。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以及患者心律失常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洋地黄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多,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7、对于存在洋地黄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不可再次使用该类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过敏反应严重,对于存在洋地黄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不可再次使用该类药物。

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以避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8、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周期一般较长,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坚持用药。

9、洋地黄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患者需定期随访,根据病情进行调整。

10、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洋地黄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中毒症状等。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患者应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简述洋地黄用药的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用药的注意事项

简述洋地黄用药的注意事项洋地黄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病药物,它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然而,洋地黄作为一种强效药物,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洋地黄是一种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在使用洋地黄之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电图检查,以确保自己没有洋地黄的禁忌症。

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洋地黄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来使用洋地黄,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其次,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期间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来调整洋地黄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清洋地黄浓度监测,以确保洋地黄在体内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洋地黄具有很窄的治疗窗口,过高或过低的血清洋地黄浓度都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

因此,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期间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洋地黄。

另外,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期间需要特别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洋地黄与许多药物都有相互作用,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等。

因此,在使用洋地黄期间,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调整其他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式。

最后,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洋地黄具有利尿作用,因此患者需要限制摄入钠盐和水分,避免出现水肿和心力衰竭加重。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洋地黄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洋地黄是一种强效药物,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毒性反应、相互作用以及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洋地黄,并定期复诊和监测身体状况,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洋地黄类的作用原理

洋地黄类的作用原理

洋地黄类的作用原理洋地黄(Digitalis)是一类含有多种心脏活性物质的花草,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洋地黄的主要成分是强心苷,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地酮和地高辛。

洋地黄通过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系统,发挥其强心效应,促进心脏收缩力的增加以及心排血量的提高。

下面将详细讨论洋地黄类的作用原理。

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起始于其主要成分地酮和地高辛与新陈代谢导向的离子泵——钠钾ATP酶(Na+/K+ ATPase)的相互作用。

这种酶是维持细胞内外浓度梯度的关键,通过将胞内的钠离子向细胞外排泄,同时将胞外的钾离子向细胞内转运。

洋地黄类药物与钠钾ATP酶结合后,抑制该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内积累过多的钠离子并增加胞内钙离子含量。

这种改变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的机制被称为内源性洋地黄损害(endogenous digitalis injury)。

洋地黄类药物的内源性洋地黄损害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首先,洋地黄类药物的结合导致钠钾ATP酶嵌入细胞膜并被内吞,从而降低细胞内外浓度梯度。

其次,内源性洋地黄损害也可通过抑制细胞内钠离子泵,导致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内流和钙离子释放增加。

最后,洋地黄类药物结合于钠钾ATP酶,还可以通过间接机制增加胞外钙离子浓度。

这些改变导致了细胞内外钠离子和钙离子平衡的紊乱,使得细胞处于收缩状态,从而增加了心肌的肌力。

此外,洋地黄类药物还能够抑制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刺激反应。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刺激β1受体,增加心肌的舒张期间期长、舒张末期压和动脉收缩压。

洋地黄类药物可以阻断β1受体的刺激,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还可通过提高迷走神经的反射活性来发挥作用。

迷走神经是副交感神经(第10对脑神经)的一部分,它通过心脏传导系统,影响心率和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可导致迷走神经的反射活性增加,从而减慢心率和增加心肌收缩力。

除了以上作用原理外,洋地黄类药物还可以改变心肌细胞内钠和钙离子的处理方式。

洋地黄知识点记忆口诀

洋地黄知识点记忆口诀

洋地黄知识点记忆口诀洋地黄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学名为Digitalis purpurea。

它在中药上有很多用途,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洋地黄的知识点。

洋地黄是一种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植物。

它主要含有一类叫做心苷的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地高辛和毛地黄甙。

这些成分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洋地黄有着广泛的药理作用。

它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此外,洋地黄还具有抗心律失常、镇静、利尿等作用。

这些作用使得洋地黄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疾病的重要药物。

洋地黄的用法和用量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一般来说,洋地黄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剂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

使用洋地黄时需要注意,剂量过大会导致洋地黄中毒,而剂量过小则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洋地黄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另一个知识点。

洋地黄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洋地黄的疗效或增加药物毒性。

例如,利尿剂可以增加洋地黄的浓度,而钙通道阻滞剂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则可能增加洋地黄的毒性。

因此,在使用洋地黄时,我们应该告诉医生我们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评估洋地黄的使用风险。

洋地黄还有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需要我们注意。

长期使用洋地黄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另外,洋地黄中毒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问题,其表现为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我们需要了解洋地黄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洋地黄在患有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中禁用。

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洋地黄。

在使用洋地黄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血清电解质和肾功能等指标,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洋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显著的心脏药理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洋地黄的成分、药理作用、用法和用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点,以确保洋地黄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洋地黄知识点总结

洋地黄知识点总结

洋地黄知识点总结洋地黄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含有的生物碱。

这些生物碱因其治疗心脏疾病的作用而被广泛使用。

然而,洋地黄的毒性也较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非常小心。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洋地黄的科学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价值、毒性和栽培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科学分类洋地黄属于忍冬科(Scrophulariaceae)Digitalis属。

它是由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在18世纪创立的生物分类系统中进行分类的。

根据这一系统,植物的分类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洋地黄的分类信息如下:界:植物界 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真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目:唇形目 Lamiales科:忍冬科 Scrophulariaceae属:Digitalis种:Digitalis purpurea根据以上分类等级,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洋地黄的科学分类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种植物。

二、形态特征洋地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态特征包括植株、叶子和花朵三个方面。

1. 植株:洋地黄的植株一般高度在1-2米之间,形状为笔直的直立茎,有时候也会呈分枝状。

茎的表面覆盖着白色的柔毛。

2. 叶子:洋地黄的叶子呈长椭圆形,呈对生或者互生排列在茎上。

叶子的基部呈圆形,而顶部则具有锯齿状的边缘。

叶片的颜色为浅绿色到灰绿色,表面光滑,通常具有皱纹。

3. 花朵:洋地黄的花朵集中生长在植株的顶端,呈现出圆锥状的花序。

花朵的颜色有紫色、粉色和白色等不同品种。

花朵的形状类似喇叭,花冠呈漏斗状,非常美丽。

以上是洋地黄的主要形态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鉴别和识别洋地黄植物。

三、生长环境洋地黄主要生长于欧洲和西亚地区,通常生长在有充足阳光的地方。

它喜欢生长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可以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

在种植洋地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和适当的通风,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洋地黄(洋地黄叶,毛地黄)

洋地黄(洋地黄叶,毛地黄)

洋地黄(洋地黄叶,毛地黄)【药理与适用症】: 洋地黄为慢效强心甙类药物,其所含洋地黄贰作用最强,吉妥辛作用次之。

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脏输出量增加、瘀血症状消失,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舒张期延长、静脉压下降、减慢心房与心室间的传导。

其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排泄缓慢易蓄积中毒。

用时应注意。

主要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禁用钙剂、肾上腺素、麻黄碱等药物。

并注意补充钾盐。

2.有显著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心绞痛发生频繁者禁用。

3.有活动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特发性主动脉瓣下肥厚性狭窄及低血钾者慎用。

4.对年老、年幼、患有心肌缺氧、电解质失调及肾功能障碍者,其用量应减少25―50%。

5.需快速饱和时,宜选用作用较快的洋地黄类药物。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0.05―0.2g;饱和量(全效量、洋地黄化量):O.7―1.2g,于2―3日内分次服;维持量:每次0,05―0.1 g,每日1次;极量:每次0.4g,每日1g0小儿饱和量:2岁以下40mg/kg,2岁以上30mg/kg,分3日用完,首量加倍;维持量:为饱和量的1/10,每日2次。

【来源I为玄参科植物紫花洋地黄的干叶粉。

主要成分为洋地黄毒贰(D igitoxinC41H64O13)经基洋地黄毒贰(吉妥辛,Gitoxin;C41H64O13)等。

1g效价应相当于10个洋地黄单位。

【性状】: 洋地黄为暗灰绿色粉末;有特殊奥,味苦。

【副作用与毒性】: 有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皮肤苍白、黄视、厌食、疲倦等,此时应减量或停药。

出现严重症状如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等,应即停药。

【贮藏】: 干燥处密闭保存。

【包装】: 片剂:每片O.1g;酊剂:每毫升相当1个洋地黄单位。

剂量:每次O.5―2ml,1日量酌情决定,极量:每次4ml,1日1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地黄类药物包括: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

这三种就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前两种由甚。

洋地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就是正性肌力与负性频率,所以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与房颤。

急性心衰时可以选用西地兰静脉注射,慢性心衰时可以选用地高辛口服维持量。

快速房颤时可以静脉注射西地兰复律。

注意事项就是:注射洋地黄类药物前应了解患者就是否在七天内用过洋地黄类药物,如用过则要减量静脉注射,如无就按常规量应用。

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所以用药期间还应密切注意患者有无新发的心律失常或视物不清,消化道症状等,有条件可抽血化验洋地黄的血药浓度。

随时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如有应及时减量或停药。

副作用就是:可以减慢心率与引起洋地黄中毒,所以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按时去瞧心内科医生,把基本情况告知医生,及时调整用药量,确保用药安全。

禁忌症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24小时内不用洋地黄类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时慎用。

洋地黄类药物作用机理及毒性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有多种,主要包括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 等,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肌兴奋性的作用,就是目前治疗心力衰竭最常用的强心药物,同时也可用于治疗某些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其中地高辛具有作用可靠、吸收与排泄快、即可口服又可静脉注射并能够监测血药浓度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

洋地黄类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有效治疗量、中毒量与致死量三者相当接近,再加上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个体差异较大,故容易发生中毒。

一、作用机制:
1、正性肌力作用:
三方面因素决定着心肌收缩过程,它们就是收缩蛋白及其调节蛋白;物质代谢与能量供应;兴奋-收缩偶联的关键物质Ca2+。

洋地黄与细胞膜上Na+-K+-ATP酶相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体内条件下,治疗量强心甙抑制Na+-K+-ATP酶活性约20%,使钠泵失灵,结果就是细胞内Na+量增多,K+量减少。

胞内Na+量增多后,再通过Na+-Ca2+双向交换机制,或使Na+内流减少,Ca2+外流减少,或使Na+外流增加,Ca2+内流增加。

对Ca2+而言,结果就是细胞内Ca2+量增加,肌浆网摄取Ca2+也增加,储存增多。

另也证实,细胞内Ca2+少量增加时,还能增强Ca2+离子流,使每一动作电位2相内流的Ca2+增多,此Ca2+又能促使肌浆网释放出Ca2+,即“以钙释钙”的过程。

这样,在强心甙作用下,心肌兴奋时,有较多的Ca2+释放;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高,激动心肌收缩蛋白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

在多种条件下,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与Na+-K+-ATP酶的抑制之间显示了平行关系:如细胞内Na+增加,能使两种作用的发生速率都加快;细胞外K+增加则降低两作用的发生速率;减少细胞外K+使两种作用都能延长;另见强心甙对不同种类动物的这两种作用在强度上也有差异,然二种作用的差异也就是相符的。

这些平行关系为上述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负性频率作用:
即减慢窦性频率,对CHF而窦律较快者尤为明显。

这一作用由强心甙增强迷走神经传出冲动所引起,也有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降低的因素参与。

这主要就是增敏窦弓压力感受器的结果。

因CHF时感受器细胞Na+-K+ -ATP酶活性增高,使胞内多K+,呈超极化,细胞敏感性降低,窦弓反射失灵,乃使交感神经及RAAS功能
提高。

强心甙直接抑制感受器Na+-K+ -ATP酶,敏化感受器,恢复窦弓反射。

得以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并降低交感神经活性。

3.心脏电生理作用:
通过对心肌电活动的直接作用与对迷走神经的间接作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提高普肯野纤维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延长其有效不应期,导致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增加,可减慢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的心室率;由于本药缩短心房有效不
应期,当用于房性心动过速与房扑时,可能导致心房率的加速与心房扑动转为心
房纤颤;缩短普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

二、洋地黄中毒:
1、临床表现:
毒性作用的表现较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发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应注意与强心甙用量不足心衰未受控制所致的胃肠道症状相鉴别。

后者由胃肠道淤血所引起。

神经系统反应有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等。

还有黄视症、绿视症等。

最严重的就是心毒性反应,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多见早见的就是室性早搏,约占心反应的33%;次为房室阻滞约为18%;房室结性心动过速17%;房室结代节律12%;房性过速兼房室阻滞10%;室性过速8%;窦性停搏2%。

这些心律失常由三方面毒性作用所引起:由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增高及迟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的异位节律的出现;房室结传导性的抑制;窦房结自律性的降低。

2、洋地黄中毒机制:
NKA抑制活性大于30%可能出现毒性反应,大于60-80%时可产生明显毒性反应。

钙超载与细胞内K+低。

中毒量强心甙严重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Na+、Ca2+大量增加,也使细胞内K+量明显减少,最大舒张电位减小,导致心细胞自律性增高,容易引起心律失常。

中毒的强心苷可以作用中枢延髓极后区,明显增高外周交感神经张力,同时
重度抑制Na-K-ATP酶,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3、诊断:
地高辛浓度在3、0ng/ml,洋地黄毒甙在45ng/ml以上可确诊为中毒。

预防上应注意诱发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缺氧等。

还应警惕中毒先兆的出现,如一定次数的室性早搏、窦性心律过缓低于60次/分及色视障碍等。

4、洋地黄中毒的治疗:
高钾血症时,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增高,复极化4期钾外流增加而钠内流相对缓慢,快反应自律细胞的自动去极化缓慢,因而引起心肌自律性降低。

对过速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钾盐静脉滴注,轻者可口服。

细胞外K+可阻止强心甙与Na+-K+-ATP酶的结合,能阻止毒性发展。

苯妥英钠能控制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而不抑制房室传导,它能与强心甙竞争性争夺Na+-K+-ATP酶而有解毒效应。

利多卡因也有效。

对中毒时的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宜用阿托品解救。

地高辛抗体的Fab片断对强心甙有强大选择性亲与力,能使强心甙自Na+-K+-ATP 酶的结合中解离出来,解救致死性中毒有明确效果。

它与地高辛的结合物可经肾排泄。

每毫克地高辛需用80mgFab拮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