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马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先勾画有关语句,再用简练的词语概括。
5分钟后小组代表回答。我参与,我快乐。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第29课《马》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课 型
独立思考;对子间互问互答;进行报告。
到言必有据。
研习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
1.作为了突出马的特点,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2.人工驯养的马其“驯良”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命运又会怎样?
3.野马的“豪迈而犷野”表现在哪里?它们又有怎样的命运?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人工驯养的马,勇毅、驯良。
天然野生的马,美质、美德、美貌。
倾听学生的质疑,理出研习思路。
朗读第九自然段。
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备习中的质疑,小组内交流后提出来,供研习交流。
学生可能从各个角度发言,显示出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教师要灵活处理。
时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精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马》课题马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主张本课根据学情分课时。
榜首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应及全体感知、结构整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详细感知的沟通展现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理。
教学目标常识与技术 1.重复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品格化的描绘。
2.了解比照描绘的效果。
进程与办法 1.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揣摩文中的比照描绘,了解比照描绘的效果,并学会运用。
情感、情绪与价值观 1.激起学生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爱情。
2.考虑人与动物的联络,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力。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从小酷爱天然科学,26岁进入法国科学院,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颁发院士称谓。
他用一生精力运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刻写成36巨册的《天然史》。
写1723年,布封在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开端研讨博物学。
1739年,作布景布封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的总管,他运用御花园的条件,一生进行博物学研讨。
1748年,他开端创造《天然史》,在帮手的帮忙下辛勤工作,每天静心著书,数十年如一日,最终总算完结了这一巨作。
文体常识科学小品又叫文艺性阐明文。
它用文学的笔调,描绘某一方面的科学常识,既有科学的准确性,又有文学的生动性。
它的科学性在于引证的材料有必要牢靠,数据有必要准确。
它作为科学文艺的一种,文笔要轻松生动、生动,要长于运用比方、拟人等修辞办法,融科学原理于生动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之中,使文章集常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让读者在文学赏识中取得科学常识。
读准字音相觑(qù) 振作(sǒu)温驯(xùn)疮痍(chuāng yí)观瞻(zhān)鞍辔(pèi)颚骨(è)剽悍(piāo hàn)驾御(yù)项鬣(liè)遒劲( qiú)相辅相成(zhāng)犷野(guǎng)窥伺(kuī sì)纠缠(jī bàn)辨清字形犷(guǎng)粗暴剽(piāo)剽悍旷(kuàng)旷课膘(biāo)肥膘了解词语剽悍:骁勇,健旺。
29马教学设计
29马教学设计设计一个29马的教学活动,包括前期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以及评估方法。
前期准备:1. 确定教学时间和地点:活动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地。
2. 准备道具:准备足够的马匹、鞍具和马匹训练器材,确保安全可靠。
3. 组织教师:选派有经验的马术教师进行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4. 告知学生:提前通知学生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准备事项。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9马的基本驾驭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马术技能和体能素质。
3. 增强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活动流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29马的特点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展示一段马术表演视频,让学生对马术有初步了解。
2. 理论学习(20分钟):- 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系统地介绍29马的基本知识,包括驾驭姿势、持续控制、转弯技巧等。
- 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清晰的理解。
3. 实践训练(6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轮流进行驾驭训练。
- 教师进行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驾驭技巧和动作,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 在驾驭过程中,教师不断纠正学生的动作,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 每个小组进行15分钟的训练,然后进行交流和总结,确保学生对驾驭技巧有深入理解。
4. 小组比赛(30分钟):-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
- 比赛内容可以是按要求进行驾驭、马术障碍赛等,既考验学生的驾驭技巧,又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 教师根据表现打分,评选出优胜小组,并进行颁奖仪式。
5. 总结评价(10分钟):- 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 教师鼓励学生,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评估方法: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在驾驭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术掌握情况。
2. 口头评估: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听取他们对活动的反馈和表达,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学案新人教版
29马【导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指引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
2.指引学生进一步意会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育勇敢发布自己见解的意识与能力。
【导学要点难点】1.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预习导学】1.走进作者:布封,______国 ______ 家、 ______家。
他用一生精力经营___________,并用 40 年时间写成 36 卷巨册的 ____________。
这是一部博物志,包含《地球形成史》《动物史》《全人类史》《鸟类史》《爬虫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多半,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说。
【合作探究】5.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各样马的特点。
在文中划出来并读一读。
并归纳两种马的特点。
(运用摘引要点词语的方法)○1○26.从作者的描述中,你能够看出作者对各样马分别持如何的态度?( 也可用原文语句回答)7.作者将各样马都描述得各具特点,真是五彩纷呈,若是再有挨次选择的时机,让你做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请用句式“我愿意做马,因为。
”说一段话。
8.作为了突出马的特点,主要采纳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何利处?【拓展提高】(一)以上所述,是一匹全部才能都已获取发展的马,是天然质量被人工改良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 .以后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育出来的马。
它的教育以()而开始,以()而告终。
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广泛、()悠长了,以致于我们看到它们时,极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
它们在劳动中常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排除它们的羁绊,()在歇息的带着劳动与难过所赐予的残忍印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的创痍或被马刺刮出()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它们全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而留下的迹象:此刻即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它们()所以而显得自由开朗些了。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显摆绰、壮观瞻而饲养着、奉养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修它们自己,倒是为着知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全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全部之欺侮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马》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 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阅读布封作 品,说说你对动物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型
现代文 略读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பைடு நூலகம்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对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研习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
重点研读赏析“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 身上……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1.天然马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这种 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中的“不凶猛”表现在哪 些方面?
点拨:提示:可从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与同学一起分享 你的赏读感受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任选其一,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评价时注意结合文章主旨;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同时注意语言的训练。
注意从主题思想和写 作手法两个方面来比较。
时习
1、阅读拓展:《松鼠》
2、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那么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位“舍己从人”的“朋友”的 呢?
3.用一个词语概括南美各地的马的处境特点。
4.野马与家马有什么区别?
5.你欣赏天然的马还是人工的马?为什么?
6.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①段大意。
引导学生把握主 要描写,从对比描写入手分析马形象特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 29 马学案3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9 马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1觑(qù):看,偷看。
2鬣(liè):马颈上的毛。
3剽悍(piāo hàn):勇猛,强健。
4疆场(jiāng chǎng):战场。
5驯良(xùn liáng):温顺善良。
6勇毅(yǒng yì):勇敢坚毅。
7窥伺(kuī sì):暗中观望,等待时机。
8迎合(yíng hé):逢迎,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
9疮痍(chuāng yí):创伤。
10枉然(wǎng rán):徒然,失意的样子。
11阔绰(kuò chuò):豪华奢侈,排场大。
12观瞻(guān zhān):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13妍丽(yán lì):美丽漂亮。
14庇荫(bì yìn):遮挡阳光的树木等。
15遒劲(qiú jìng):雄健有力。
16犷(guǎng)野(yě):粗犷狂野。
17畸(jī)形(xíng):不正常的形状。
18颚(è)骨(gǔ):腮帮骨。
19慷(kāng)慨(kǎi)以(yǐ)赴(fù):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20相(xiāng)得(dé)益(yì)彰(zhāng):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
彰,明显。
21有(yǒu)过(guò)之(zhī)无(wú)不(bù)及(jí):相比起来﹐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注解:博物是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作家。
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
第29课马教案
第29《马》教案【教学设计】一、介绍作者,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是进化思想的先躯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他善于借用文学笔调,用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对自然事物进行说明。
《马》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风格。
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本节我们采用“一两读”的方式,去感受人性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二、读“散文”———选点寻踪。
跳读文,从描写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绘马的四字雅词,如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豪迈剽悍、相得益彰……描绘马的佳句,如表现马高贵美丽的句子;表现马忠诚善良的句子;表现马勇敢无畏的句子;表现马生活自由的句子;表现马团结友好的句子……结论:布封对马的描绘是用形象的语言来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
2品读文,从情感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散文的原因。
问题探究:文中写了哪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马,在作者的笔下,它们各有什么特性?明确:人工驯养的马“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现其无畏的精神;“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现其驯良的性格。
天然野生的马“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其美质,“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现其美德,“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现其美貌。
结论:作者的笔触满怀情感,既有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又流露出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3背读文,从句式的角度说明本文称得上是优美的散文的原因。
要求学生背诵最喜欢的三句话,并仿写其中的一句。
如“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结论:句式优美,长短相间,很有节奏感。
三、读“说明文”———整理练笔。
比读文,了解科学小品文在说明手段上的特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马》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引导自学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重视精彩句段的积累、仿写。
过程与方法: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精妙之处,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
2、赏析精彩句段,培养多角度思维的习惯。
教学难点
4、由“马”和人的关系、“马”的外貌、内心世界如何进一步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丰富情感。表达能力的训练。
3、用激励性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动物,查阅资料,从书中等多种途径了解动物,走进动物,从而了解它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板书设计
四、合作探究学习。
五、随堂检测。
1、布置收集关于“马”的成语、谚语、俗语、诗词等。
2、布置浏览课文,共商学习目标。
3、布置自学。
4、布置质疑解难。
(1)、文章描写了哪两种马?
(2)、人工驯养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3)、天然野生的马有怎样的特点?
5、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2、浏览课文,商讨并展示学习目标。
3、自学:(1)作家、作品(2)字音、词义。(3)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生相互质疑解难。
(1)、文章描写了哪两种马?
(2)、人工驯养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3)、天然野生的马有怎样的特点?
五、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2)、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人工驯养的马:特点(勇毅、驯良);遭遇(天性被摧残,沦为玩物和奴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马》学案
一、快乐预习明确任务:1.帮助学生把握科学小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明确家马和野马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大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识与能力。
自主预习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剽悍()窥伺()羁绊()疮痍()阔绰()庇荫()遒劲()妒忌()相得益彰()面面相觑()观瞻()2、布封,_______国_________家、______家。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___________,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后,你肯定对马有了新的认识,请简要写下来。
二、合作探究阳光展示:1、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文章写了哪几种马?在文中作标记。
2、默读课文,分别找出各种马的特点。
在文中划出来。
3、从作者的描绘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各种马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可用原文语句回答)导学点拨作者将各种马都描绘得各具特色,真是五彩纷呈,假如再有依次选择的机会,让你做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请用句式“我愿意做马,因为。
”说一段话。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精彩,但事实上,你们并不能去做马,所以,只能说你们愿意做像马1一样的人,其实这就是将马当作人来讲述,而我们的作家布封之所以将马写得栩栩如生,这正是把人的思想浸入到马身上的缘故。
在布封的笔下,马已被赋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
所以,与其说作者赞美野马,不如说作者赞美有着野马一般美质美德美貌的人。
自古文人相惜,作家梁晓声就曾写过《假如我为马》这样一篇文章,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我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三、拓展提高历史上的汗血宝马金点强①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
(七年级语文教案)29马(七年级人教版)
29马(七年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29马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3.揣摩、体会文中对比描写的作用,能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1.综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好投影片。
2.准备布封和《自然史》的有关资料。
设计思路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它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语感。
因此,在导入、疏通课文后,即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朗读训练。
这一环节的教学,也为整体感知打好了基础。
接着的整体感知,主要是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鼓励他们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结构。
赏读分析精彩语段和质疑探究是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放在反复诵读和整体感知之后,是最恰当的,也是本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应尽量发挥自主、合作、思维、探究的精神,达成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学过程一、词语积累1.导人。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是富有情感和人性的生灵,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马》,用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人格化的描写,给这些“朋友”画像,描绘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十分感人。
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篇优美的散文化的科学小品,去感受人格化描写的艺术魅力。
2.词语积累。
(1)请一学生给“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加点字注音。
(2)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写出文中其他精彩或难懂的词语,注音、注释。
(3)齐读并布置课外抄写,摘入词语积累本子。
●二、多样诵读1.放声自读。
全篇放声读,可同桌探讨读法。
疏通并寻找感觉。
2.分段朗读。
(1)根据自读体会,请学生说说各段朗读的要求。
(2)全班分段朗读。
(3)形式:说一段,读一段;再说一段,再读一段。
3.分组赛读。
(1)将全班分为甲乙两大组,全文分为两部分(1—2自然段为一部分,3—5自然为一部分。
),每组认读一部分内容(可抽签。
29马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1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四、学习课时1 课时五、学习过程一、导入1、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马的图片。
问:同学们,马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动物,在你们的印象中,马市怎么的一种动物呢?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呢?2、请两位同学为大家介绍。
3、教师综合意见4、揭题(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作家写的《马》,看看这篇文章有给我们那些有关于马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文215页第29课。
二、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学习字词。
5、请一个同学开介绍一下作者,其他同学补充。
(课件出示,教师总结) 布封( 1707-1788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生于勃艮第省的蒙 巴尔城。
贵族家庭出身,从小爱好自然科学。
1933年他 26岁时进 入法国科学院。
1739 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
1753 年 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
他 1748 年开始写作《自然史》,数十年 如一日,最后用 40年时间写成 36 卷巨册的《自然史》。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它包括《地球形成 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 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在整个《自然史》中, 上帝是不存在的,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是《自然史》 的一大贡献。
布封的《自然史》中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艺术性的, 是他对动物的描绘,在他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 鸽子夫妇相亲相爱, 。
布封还往往把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某种 人格,马像英勇忠烈的战士,狗是忠心耿耿的义仆,……语言优美, 又不乏艺术的形象的描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马》学案
马【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明白得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3.琢磨体会对照描述及作用,学会适当运用对照描述的方式。
4.明白得并赏析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述,培育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5.培育学生关切、爱惜动物。
【学习重点】反复朗诵,积存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的地方。
【学习难点】琢磨体会,对照描述,了解作用,学会适当运用对照描述的方式。
【知识链接】关于作者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从小受教会教育,酷爱自然科学。
26岁收法国科学院。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主任。
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同意为院士。
他用40年的时刻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全人类史》《鸟类史》《爬虫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份,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
【自习】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剽悍()窥伺()羁绊()疮痍()阔绰()庇荫()遒劲()观瞻()鬣毛()驯良()妍媚()颚骨()犷野()畸形()给予()驾驭()阔绰()吃醋()相得益彰()面面相觑()二、说明以下词语的含义。
剽悍:窥伺:羁绊:疮痍:阔绰:观瞻:荫庇:遒劲:吃醋: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3、请写出有关马的成语。
(5个)【自疑】二、文章的主题是什么?3、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点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
如此写有什么益处?试用一样的方式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自测】天然要比人工更漂亮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组成漂亮的天然。
你们试看那些繁衍在南美各地无拘无束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谨,又没有控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幸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觅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流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必然的居处,除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荫庇,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咱们紧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因此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29马教案教案1
29马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布封,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征。
3.推测领会对照描绘及作用,学会适合运用对照描绘的方法。
4.理解并赏析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领会作者对马的人品化的描绘,培育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5.培育学生关怀、爱惜动物。
教课要点:频频朗读,累积语句,整体感知,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教课难点:推测领会,对照描绘,认识作用,学会适合运用对照描绘的方法。
教课假想这是一篇自渎课文,在教法上要点是惹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故本课先让学生经过看图片后阅读全文,再经过争辩的方式,发布自己的见解,而后才怀疑,让学生议论,进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
导入:布封说马:人类最尊贵的征服是征服了马。
1.发问: @、那中动物能够参加人类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马。
@、中国旅行局将哪一件艺术作品定为中国旅行标记?甘肃出土的东汉时代的雕塑作品“马踏飞燕”。
@、国际标准的铁路轨距是 1。
435 米,你知道这个数字从何而来?是古罗马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也就是说马屁股的宽度是国际标准铁路轨距的“先人”。
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却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情:有一种动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亲密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睹者,这类动物就是——马。
假如说黄河文化是我们华夏族特有的文化,而马的文化倒是世界性的文化的。
让我们一同与马共舞。
2.含有马的成语,如:龙腾虎跃、鞍前马后、心神不定、绝壁勒马、人仰马翻、伯乐相马3、简介作者布封( 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从小喜好自然科学。
1933 年他26 岁时进入法国科学院。
1739 年起担当皇家花园(植物园)总管。
1753 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
他 1748 年开始写作 36 卷巨册的《自然史》。
《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它包含《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多数,对自然界作了唯心主义的解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马》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
七年级班组姓名等次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解决生字词,准备基础大比拼(给加点的字注音)
觑.鬣.剽悍
..疆.场驯.良勇毅.窥伺
..迎合.
疮痍
..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
..
遒.劲犷.野畸.形颚.骨慷慨
..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
2、朗读全文,激情展示。
二、老师导学
1、导学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2、作家作品简介,希望你能记一记: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三、分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5)
2、小组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1)美质:(2)美德:
(3)美貌:
四、交流合作,问题探究
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
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
五、体验与反思
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课外作业
1、反复朗读,体味欧化语言。
2、学习本文写法,课外仔细观察动物的活动,写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散文。
八、学习反思
《马》答案
三、1. 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2. (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3.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
四、4.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 (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言之成理即可)
6. 人对马是“养育”“训练”“驱使”“奴役......驯养”,马成为人的奴隶。
不仅如此,人还用“鞍辔”“羁绊”约束它,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使“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
更悲惨的是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摆阔绰”,“壮观瞻”,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侮辱马性”,使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7. 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
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料,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觅食;“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
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
同时也寄托了作者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