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1.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mL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2.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3.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Ag+)·c(Cl-)=K sp(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L-1 Cl-,反应终点c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L-1 Br-,反应终点c向b方向移动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2lgc HX c H X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c(H +)>c(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c(X 2-)>c(OH -)=c(H +)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2Na 2O+O 2↑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 32Fe(OH)3+3MgCl 2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训练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高考化学一轮训练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2022·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三期中)已知短周期元素M、N、X、Y、Z分布在三个周期,N、X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物质A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X、Y、Z组成,其中Z的简单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X、Y、Z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物质A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YM的电子式:_______。
(2)N、X、Y、Z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对应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
(3)在YZO2与YX的混合液中,通入足量CO2,是工业制取A的一种方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镓(31Ga)与Z为同主族元素,氮化镓(GaN)和砷化镓(GaAs)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耐高电压等特性,随着5G技术的发展,它们的商用价值进入“快车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G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V A族b. GaN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G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d. 酸性:H3AsO4>H3PO4>HNO3(5)YZM4是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利用YZM4遇水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测定YZM4样品纯度。
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①现设计如图四种装置测定YZM4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从简约性、准确性考虑,最适宜的方案是_______(填编号)。
①取样品ag,若实验测得氢气的体积为V L(标准状态),则YZM4样品纯度为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2.(2022·上海交大附中高三期中)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信息如下表,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C 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
(2)元素B 形成的正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元素E 负离子的电子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4)写出比A 离子的电子少8个的两核负离子和五核正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5)元素D 与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32D N ,将此化合物投入水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四)化学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四)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国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
下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A B.B C.C D.D2.白磷(4P,结构如图所示)与2Cl反应得3PCl,3PCl可继续与2Cl反应:325PCl(g)Cl(g)PCl(g)+=H0∆<。
固态5PCl中含有4PCl+、6PCl-两种离子。
下列关于2H O、4P、3PCl和4PCl+的说法正确的是A.2H O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含有氢键B.3PCl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4P与4PCl+中的P原子杂化方式均为3sp杂化,键角相同D.1mol4P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与孤电子对的比值为3∶23.芳香化合物M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化学式为C6(OH)6,脱氢抗坏血酸H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 和H 的说法错误的是A .M 中6个氧原子一定共面B .M 与H 互为同分异构体C .1molM 和1molH 均可与3molH 2加成D .M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H 可以发生消去反应4.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装置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重结晶法提纯粗苯甲酸B .分离4CCl 和水的混合物C .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D .用24Na SO 固体配制240mL 0.11mol L -⋅24Na SO 溶液5.磷酸钒锂/碳复合材料()3243Li V PO /C ⎡⎤⎣⎦是常用的电极材料,其制备流程如下:已知:()532K NH H O 1.710-⋅=⨯,34H PO 的电离常数1233813a a a K 7.110K 4.210K 6.3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424NH H PO 溶液显酸性B .碳的作用是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C .“洗涤”时用乙醇而不用水的目的是减少产品损耗D .“混合I”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22422425V O 5H C O V C O 5H O +=+6.已知()2+26Co H O ⎡⎤⎣⎦呈粉红色,[]24CoCl -呈蓝色,[]2-4ZnCl 为无色。
河北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测试题1

化学综合训练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农本草经疏》记载:“自然铜……乃入血行血,续筋接骨之神药也”。
中药“自然铜”是天然黄铁矿,主要含FeS 2,易被氧化,通常煅制成FeS 再醋萃入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药“自然铜”存在于地表附近 B.中药“自然铜”经电解精炼可得纯铜 C.“煅制” 将FeS 2中一半的硫元素转化为SO 3D . “醋萃”中FeS 转化为醋酸亚铁2. 2022年2月,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滑馆“冰丝带”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制冰,该制冰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 火炬“飞扬”使用H 2作燃料,火焰呈黄色是因为在喷口格栅处涂有钾盐 C. 吉祥物“冰墩墩”外壳使用有机硅橡胶材料,该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D . 赛事服务用车使用氢燃料电池车代替普通燃油车,有利于实现“碳中和”3.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验证铁的析氢腐蚀 B . 制备氢氧化亚铁C.蒸发氯化镁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镁D.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将2.24LCl 2通入水中,Cl -、 ClO -、HClO 的数目之和为0.2 N A B .12gNaHSO 4 晶体中,离子总数为0.2 N AC.3.2gCu 在足量O 2或硫蒸气中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均为0.1 N AD.100g 46%的CH 3CH 2OH 溶液中O 原子的数目为N A5.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酸性4KMnO 溶液中通入2SO 气体,溶液褪色,证明2SO 具有漂白性B.向23Na CO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3Na SiO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非金属性:Cl C Si >>C.将适量Cu 加入到3FeCl 溶液中,金属Cu 溶解,不能证明Cu 和Fe 的金属性强弱D.用玻璃棒蘸取等浓度的NaCN溶液和NaClO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通过读取pH值可以比较HCN和HClO的酸性强弱6. 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其组成的化合物A的结构如图所示,Q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

化学练习(日考)一、选择题1、若N 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 A个氢原子C.14 g氮气中含有7N A个电子D.N A个CO和0.5 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③同位素:1H+、2H+、3H+④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⑤弱电解质:HF、SO2、NH3、H2O ⑥硅酸盐:正长石、水晶、玻璃、水玻璃A.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⑥D.全部正确3、据国外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d等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判断其中116号应位于周期表中的A.第六周期ⅣA族B.第七周期ⅥA族C.第七周期Ⅷ族D.第八周期ⅥA族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B.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5、如下图所示, 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 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BaCl2溶液变浑浊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2SO3B Na2S溶液变浑浊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C KMnO4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D 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6、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7、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 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 x H y+(x+)O2xCO2+H2O 8、已知:(1)醇类物质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可发生类似于乙醇的脱氢氧化。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训练—铝及其化合物(一)【原卷部分】一、单选题(共26题)1.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金属,某小组探究Al 粉与34Fe O 发生反应所得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2H B.反应②为2322Al O 2OH 2AlO H O --++C.反应③的白色沉淀是3Al(OH)D.黑色固体中不含Al 和34Fe O2.以下为探究铝片(未打磨)与23Na CO 溶液的反应。
①加热前,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A.23Na CO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23223CO 2H O H CO 2OH --++B.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为23232AlO HCO H OAl(OH)CO --++↓+↑C.对比Ⅰ、Ⅱ,说明23Na CO 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D.加热和2H 逸出对23CO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 2H3O AlCl aq Al s aq NaAlO −−−→−−−→电解B. ()()()()22MgCl aq Mg OH s MgO s −−−→−−−→石灰乳煅烧C. ()()2Cl Al322O s Fe e Cl F s Fe −−−→−−−→高温点燃D. ()()2223MgCl Mg a OH CO q Mg −−−→−−−→盐酸电解4.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铝熔点较高,是一种优良的耐火材料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5.某学生探究0.25moI/L Al 2(SO 4)3溶液与0.5mol/L Na 2CO 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1实验2A.实验I 中,白色沉淀a 是Al(OH)3B.实验2中,白色沉淀b 含有2-3COC.实验1,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 无关D.检验白色沉淀a 、b 是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 6.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AlCl 3、NH 4Cl 、MgCl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1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2022·山东·泰安一中高三期末)如图装置所示,C、D、E、F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
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1)B极是电源的_______极。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_______(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_______溶液;当乙中溶液的c(OH-)=0.1 mol·L-1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_______,甲中溶液的pH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E电极换为铁,其它装置都不变,则乙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5)通电一段时间后,需向甲中加入49 g Cu(OH)2固体才能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则这段时间内,整个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2.(2022·四川达州·高三期末)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上可采用多种方法减少SO2的排放。
回答下列问题:(1)H2还原法:已知:2H2S(g)+SO2(g)=3S(s)+2H2O(1) △H=akJ·mol-1H2S(g)=H2(g)+S(s) △H=bkJ·mol-1H2O(l)=H2O(g) △H=ckJ·mol-1SO2(g)和H2(g)反应生成S(s)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碘循环法:其循环过程如图所示A为_______(填化学式),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做催化剂的物质是_______。
(3)钠碱循环法:1mol/L的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来吸收尾气SO2。
河北省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检测试题3

综合训练3一单项选择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流感疫苗要冷藏存放,以免蛋白质变性C.消毒液长时间敞开保存会增强消毒效果D.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现代工业骨骼”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2.《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
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溶解B.萃取 C.过滤 D.蒸馏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B.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4.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B. B.用装置II进行中和热的测定C.用装置III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D.用装置IV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5. 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0.1 mol/L NaOH溶液,测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V = 10 mL时,c(HA)>c(A-)B. pH=7时,V(NaOH)<20 mLC. 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D. a点的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的水的电离程度6. 某种含二价铜微粒[Cu II(OH)(NH3)]+的催化剂可用于汽车尾气脱硝,催化机理如图1,反应过程中不同态物质体系所含的能量如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1 图2A. 总反应焓变ΔH <0B. 由状态②到状③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 状态③到状态④的变化过程中有O —H 键的形成D. 该脱硝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NH 3+2NO + 2O 2 === 6H 2O + 3N 27.某研究机构使用Li —SO 2Cl 2电池作为电源电解制备Ni (H 2PO 2)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22—2023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训练题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K-39 V-51 Ag-108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对文献的化学解读正确的是()2.科技改变生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过程属于氧化还原过程B.“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C.“雷霆之星”速滑服采用银离子抗菌技术,可有效防护细菌侵入D.北京冬奥会火炬外壳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热水中,至溶液呈深黄色而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白磷属于有毒单质,切取后的剩余固体要及时转移入废液缸C.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NaOH溶液和Al2(SO4)3溶液D.某溶液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CO234.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瓶”、冰水混合物、CuSO4•5H2O都是混合物B.金刚石、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C.磷酸钙是难溶性弱电解质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过程或者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个数有()蒸馏、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皂化、岩浆晶出、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A.3个B.4个C.5个D.6个6.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②石炭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④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⑥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⑦用洁净铂丝蘸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含钠盐 ⑧测定新制氯水的pH 时,先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⑨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⑩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介于1nm 到l00nm 之间A .2个B .3个C .4个D .5个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含钙、钡、铁等金属元素的物质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②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 2+、Cu 2+、Cd 2+、Hg 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③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盛有蓝墨水、FeCl 3溶液的玻璃杯均出现光亮的通路④为了获得更好的消毒效果,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⑤抗坏血酸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发挥的是还原性⑥卤水点豆腐利用的是蛋白质聚沉的原理⑦雾是胶体,大雾可看作是一种分散剂为水的分散系⑧头发中的角蛋白含有二硫键(-S-S-),使用氧化剂可以使头发中的二硫键断裂,产生游离的巯基(-SH )⑨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⑩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溶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A.2个B.3个C.4个D.5个8.工业中制取高铁酸钾(24K FeO ),是先制取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往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 至饱和就可以析出高铁酸钾。
2024届河南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 及参考答案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Fe-56 Zn-6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的宝藏》中涉及的许多文物,下列文物主要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是( )A.青花瓜竹葡萄纹菱口盘B.大克鼎C.大禹治水图玉山D.唐三彩釉陶器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B.硫酸铜粉末吸水后易发生颜色变化,可用于检验水的存在C.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可作食品膨松剂D.铁与氯气反应,不能用铁质容器运输液氯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3222S 2KNO 3C K S N 3CO +++↑+↑。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当有8.96L 气体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A 1.2NB.121L0.1mol L K S −⋅溶液中含2S −数目为A 0.1N C.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3KNO D.产物中2N 、2CO 为非电解质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病人尿液中的尿糖 B.燃放烟花时放出的五彩斑斓的火花 C.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D.纯碱溶液清洗欴房油污5.下列事实涉及的化学反应正确的是( ) A.高炉炼铁(以赤铁矿为原料):232Fe O 3CO2Fe 3CO ++ 高温B.过氧化钠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22232Na O CO Na CO O ++C.工业冶炼Mg :22MgO2Mg O +↑ 电解D.侯氏制碱法:2322342NaCl CO 2NH H O Na CO 2NH Cl +++↓+6.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配制0.10mol /L 的食盐水B.制备少量()2Fe OHC.证明氧化性222Cl Br I >>D.验证NaHCO 3和23Na CO 的热稳定性7.向()12100mL0.01mol L Ba OH −⋅溶液中滴加130.1mol L NaHCO −⋅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
广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化学2022.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e-56 Cu-64 Y-89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下列关于“端砚”的描述错误的是()A.端砚的石材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端砚研磨出的墨汁属于溶液C.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D.雕刻端砚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2.新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质呈碱性、阳光充足等优势造就了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量高著称于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疆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新疆棉可被生物降解C.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新疆棉毛巾和化纤毛巾D.新疆棉的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CdTe发电玻璃用于一体化项目,其发电3.北京冬奥会中许多核心技术将为比赛保驾护航,其中碲化镉()原理为在玻璃表面涂抹一层碲化镉,使其具有光电转换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碲元素属于过渡元素B.12852Te的中子数为128C.112Cd与114Cd互为同素异形体D.碲化镉玻璃发电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O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是()4.碳中和是指2A.研发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技术B.扩大风电、光电规模代替火力发电C.利用可燃冰代替现有化石能源D.推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5.有机物M()是一种重要的香料.下列关于M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属于烯烃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D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6.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AB .BC .CD .D7.实验室用4KMnO 固体配制14500mL 0.1000mol LKMnO -⋅标准溶液所涉及的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 A . B . C . D .8.我国科学家在2Li CO -电池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设计分别以金属Li 及碳纳米管复合23Li CO 做电池的电极,其放电时电池反应为2233CO 4Li 2Li CO C +=+.该电池放电时( )A .Li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Li 在电解质中移向负极C .2CO 在正极上得到电子D .电流由Li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石墨复合23Li CO 电极 9.下图表示部分含氮物质的类别与化合价的关系.其中推断不合理的是( )A .a 可与2O 反应生成cB .b 转化为c 的过程称为人工固氮C .d 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D .可控制e 溶液的浓度选择性制备c 或d10.醋酸()3CH COOH 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 3=的3CH COOH 溶液中,()()3H CH COO c c +-=B .pH 8=的3CH COOH 和3CH COONa 混合溶液中,()()3CH COO Na c c -+<C .130.1mol L CH COONa -⋅溶液中,()()()()3Na OH CH COO H c c c c +--+>>>D .130.1mol L CH COONa -⋅溶液中,()()()3Na CH COO OH c c c +--=+ 11.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 1=的盐酸中所含氯离子数目为A 0.1NB .23.36LO 和4.8g 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均为0.3A NC .将20.1molCl 溶入含过量NaOH 的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A 0.2ND .一定条件下,20.1mol I 与20.1mol H 充分反应后所含分子总数为A 0.2N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完整解释对应实验现象的是( )A .将小块钠颗粒投入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22Na H O OH Na H -++=++↑B .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22322S O 2H S SO H O -++=↓+↑+C .向滴有酚酞的2Ba(OH)溶液中加入4NaHSO 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22442Ba OH SO H BaSO H O +--++++=↓+D .2NaAlO 溶液中通入过量2CO ,产生白色沉淀:2222332AlO CO 3H O 2Al(OH)CO --++=↓+1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合理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14.X 、Y 、Z 、M 和W 等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M 与W 位于同一主族且能形成二元化合物2WM .化合物甲常用于农药、染料、医药及有机合成等,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33||Y X Z YX YX -甲A .简单阴离子半径:W M Z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 W <C .X 、Z 和W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D .化合物甲中除X 外,其他原子最外层均为8e -15.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模拟对含高浓度Cl -的工业废水进行脱氮,该溶液中ClO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所有氮原子均转化为2N 被脱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接电源负极B .开始时ClO -的浓度增长较慢的原因可能是氧化溶液中的4NH +C .电解过程中,a 极附近pH 降低D .理论上溶液中的3NO -先被脱尽16.常温下,弱酸HA 与弱碱MOH 分别用强碱或强酸调节pH 时,HA A MOH -、、和M +的分布分数()δX 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以HA 分子为例,存在()(HA)(HA)/(HA)A δc c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高于纯水B .MOH 的电离常数9.25b (MOH)10K -=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 和NaA 的混合溶液中pH 7>D .pH 7=的HA 与NaOH 的混合溶液及HA 与MOH 的混合溶液中(HA)δ后者大于前者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17.(14分)已知铁氰化钾[]36K Fe(CN)溶液呈黄色,可以与2Fe+反应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362Fe Fe(CN)(铁氰化亚铁)沉淀,因而在实验室中常用于鉴别溶液中是否存在2Fe +.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36Fe(CN)-具有氧化性,可被还原生成[]46Fe(CN)-.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36Fe(CN)-的相关性质.(1)实验一:向饱和2Na S 溶液中滴加几滴10.1mol L -⋅的[]36K Fe(CN)溶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向滴有淀粉的饱和KI 溶液中滴加几滴10.1mol L -⋅的[]36K Fe(CN)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Ⅱ.小组同学提出问题:[]36K Fe(CN).能否将Fe 氧化成2Fe +? 设计并实施实验:(3)指导老师指出实验中需要用煮沸后再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配制的[]36K Fe(CN)溶液,并且往试管中的溶液上加入少量煤油,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4)①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②反思现象:乙同学认为实验三和实验四现象不同的原因是铁屑表面有一层金属氧化膜,阻止了反应进行,加入NaCl 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③深度探究:为证明不同现象是由Cl -而不是Na +造成的,可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5拓展实验:按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组装仪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Fe 电极表面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装置是否能有效防止Fe 发生腐蚀:_____________________.18.(14分)菱镁矿的主要成分为3MgCO ,还含少量223SiO Fe O 、和23Al O .工业上利用菱镁矿冶炼镁的路径有两种,具体工业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煅烧”时,需将菱镁矿破碎,并将热空气从底部吹入,这两种操作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2)工艺Ⅰ中所得“废渣”中含钙成分有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工艺Ⅱ中“浸出”操作中溶解氧化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4)“沉镁”操作中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5)“沉镁”过程中当镁离子沉淀完全时,溶液中()()432NH :NH H O c c +⋅至少为_______________(填计算结果).(已知()5b 32NH H O 1.610K -⋅=⨯;[]11sp 2Mg(OH) 1.010K -=⨯;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511.010mol L --⨯⋅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6)“操作”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7)“熔融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氢气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属于洁净能源,是未来人类重点开发的能源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气可以与煤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乙炔,其总反应式为:2222C(s)H (g)C H (g)ΔH +.已知部分反应如下:Ⅰ.1241C(s)2H (g)CH (g)Δ74.85kJ mol H -+=-⋅; Ⅱ.1424222CH (g)C H (g)2H (g)ΔH 340.93kJ mol -+=+⋅; Ⅲ.1242223C H (g)C H (g)H (g)Δ35.50kJ mol H -+=+⋅;①ΔH =_________;说明反应Ⅱ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②一定条件下,向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粉和21mol H ,发生上述反应Ⅰ、Ⅱ、Ⅲ,5min 后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容器中4CH 为0.1mol ,24C H 为0.1mol ,22C H 为0.3mol ,5min 内2H 的平均反应速率()2H v =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 =Ⅰ__________(写出计算式). (2)氢气可以用于合成甲醇的反应为234CO(g)2H (g)CH OH(g)ΔH +,在恒压条件下测得2H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投料比关系如图所示:①已知21T T >,则4ΔH _____________(填“>”“<”或“=”)0.②由图可知,同温同压下()2(CO)H n n 越大,2H 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原因为____________. ③写出一条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2H 平衡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___.④保证该压强不变,向1T 温度下,()2(CO)0.5H n n =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2mol CO 、24mol H 、32mol CH OH ,则化学平衡__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二)选考题:共14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4分)近年来我国在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高温超导体仅出现在共价性很强的氧化物中,例如带有直线形的Cu O Cu --链节的网格层对超导性有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u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2)氧与其同周期且相邻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3)氧的常见氢化物有两种,分别为2H O 和22H O .其中22H O 的VSEPR 模型为__________;22H O 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4)硫酸铜溶于水后形成的水合铜离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所得结论:与2Cu +形成配位键的能力2H O ____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3NH .(5)由Y Ba Cu O 、、、四种元素构成的高温超导材料晶胞结构如图甲,图乙为沿z 轴的投影图;其中2CuO 网格层如图丙.已知:网格层之间相互垂直或平行;z 轴方向上的晶胞参数为pm c .①该高温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3g cm -⋅(用含a 、b 、c 和A N 的表达式表示).21.[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4分)他莫昔芬可用于治疗某些癌症,其中间体F 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1)B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C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2)A 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3)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4)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5)C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的有___________种(不包含立体异构).(6)根据上述信息,设计由3CH Br 与丙酮为原料合成333||BrCH C CH CH --的路线为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2.1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 【解析】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 项正确;墨汁属于胶体,B 项错误;研磨墨汁过程涉及分子的运动,C 项正确;雕刻端砚的过程为物理变化,D 项正确.2.D 【解析】新疆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Δ项正确;新疆棉可被生物降解,B 项正确;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纤维素和化学纤维,C 项正确;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 项错.3.D 【解析】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A 项错误;12852Te 的中子数为76,B 项错误;112Cd 与114Cd 互为同位素,C 项错误;由信息可知发电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 项正确.4.C 【解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利用可燃冰代替现有化石能源不能有效减少2CO 的排放,故选C .5.A 【解析】该化合物含有羟基,不属于烯烃,A 项错误;分子中存在一个碳原子以单键形式连接三个碳原子,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 项正确;羟基和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C 项正确;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氢原子和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 项正确.6.C 【解析】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公共玊生间摆放酒精免洗手液可起到杀菌消毒作用,A 项正确;用糯米酿制米酒是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过程,B 项正确;洁厕灵清洗马桶利用的不是洁厕灵的氧化性,C 项错误;用氯化铁溶液刻蚀电路板是3Fe +将Cu 氧化成2Cu +,D 项正确.7.A 【解析】整个实验方案中无需用漏斗,故选A .8.C 【解析】由电池反应可知,Li 电极为负极,石墨复合23Li CO 电极为正极,Li 电极反应式为Li e Li -+-=,发生氧化反应,A 项错误;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移向正极,B 项错误;碳纳米管复合23Li CO 电极反应式为2233CO 4Li 4e 2Li CO C +-++=+,C 项正确;电流由碳纳米管复合23Li CO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Li 电极,D 项错误.9.B 【解析】3NH 可2O 发生反应322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A 项正确;22N O 2NO +闪电的过程属于自然固氮,B 项错误;2NO 既可被氧化生成3NO -也可被还原生成2NO -,C 项正确;浓硝酸可与Fe Cu 、等金属反应生成2NO ,稀硝酸可与Fe Cu 、等金属反应生成NO ,D 项正确.10.B 【解析】除3CH COOH 电离出的H +外,水也会电离出少量H +,A 项错误;由电荷守恒可知,混合溶液中()()()()3Na H OH CH COO c c c c ++--+=+,此时溶液pH 8=,溶液中()()H OH c c +-<,则()()3CH COO Na c c -+<,B 项正确;3CH COO -少部分水解,130.1mol L CH COONa -⋅溶液中,()()()()3Na CH COO OH H c c c c +--+>>>,C 项错误;由电荷守恒可知,3CH COONa 溶液中,()()()()3Na H CH COO OH c c c c ++--+=+,D 项错误.11.D 【解析】未给体积,离子数目无法确定,A 项错误;没有标出标准状况,B 项错误;20.1molCl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mol .,C 项错误;2I 与2H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 项正确. 12.B 【解析】将小块钠颗粒投入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22Na 2H O +=22OH 2Na H -+++↑,A 项错误;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22322S O 2H S SO H O -++=↓+↑+,B 项正确;向滴有酚酞的2Ba(OH)溶液中加入4NaHSO 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22442Ba 2OH SO 2H BaSO 2H O +--++++=↓+,C 项错误;2NaAlO 溶液中通入过量2CO ,产生白色沉淀:22233AlO CO 2H O Al(OH)HCO --++=↓+,D 项错误.3.C 【解析】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 试纸测pH ,A 项错误;酸性4KMnO 溶液褪色只能证明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不能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乙烯,B 项错误;向浓度均为10.1mol L -⋅的4CuSO 和4ZnSO 混合溶液中滴加2Na S 溶液,先产生黑色沉淀可证明sp (CuS)K 较小,C 项正确;酸性条件下,硝酸根也能氧化2Fe +,D 项错误.14.A 【解析】根据成键数目,以及M 与W 同主族,可知X 、Y 、Z 、M 和W 分别为H 、C 、N 、O 和S .简单阴离子半径为232S N O --->>,A 项错误;23H CO 酸性小于24H SO ,B 项正确;4NH HS 等化合物中含离子键,C 项正确;化合物甲中除H 外,其他原子最外层均为8e -,D 项正确.15.D 【解析】由裝置中反应物和产物判断,b 接电源负极,A 项正确;根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所有氮原子均转化为2N 被脱去,可知开始时ClO -的浓度增长较慢的原因可能是氧化溶液中的4NH +,B 项正确;电解过程中,a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2OH ClO H O -----+=+,可知a 极附近pH 降低,C 项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理论上溶液中的4NH +先被脱尽,D 项错误.16.A 【解析】MA 属于弱酸弱碱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A 项正确;由图分析可知MOH 的电离常数 4.75b (MOH)10K -=,B 项错误;HA 的电离程度大于A -的水解程度,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 和NaA 的混合溶液中pH 7<,C 项错误;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pH 相等时,分布分数(HA)δ相等,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 17.(14分)Ⅰ.(1)[][]342662Fe(CN)S2Fe(CN)S ---+=+↓(2分)(2)溶液变为蓝色(1分)Ⅱ.(3)排除溶液中的2O 并隔绝空气(2分) (4)①[]36K Fe(CN)可以将Fe 氧化成2Fe+(2分) ②破坏铁屑表面的氧化膜(2分)③24Na SO (1分) (5)222H O O 4e 4OH --++=(2分)取铁电极附近少量溶液到试管,滴加几滴[]36K Fe(CN)溶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2分)【解析】Ⅰ.(1)向饱和2Na S 溶液中滴加几滴10.1mol L -⋅的[]36K Fe(CN)溶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说明有S 单质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42662Fe(CN)S 2Fe(CN)S ---+=+↓.(2)向滴有淀粉的饱和KI 溶液中滴加几滴10.1mol L -⋅的[]36K Fe(CN)溶液,I-被氧化为2I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变为蓝色.Ⅱ.(3)蒸馏水煮沸排出水中溶解的2O ,在试管中的溶液上加入少量煤油,防止空气中的2O 溶解到溶液中.(4)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36K Fe(CN).可以将Fe 氧化成2Fe+;铁屑表面有一层金属氧化膜阻止了反应进行,加入NaCl 的作用为破坏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使反应可以顺利进行;若证明不同现象是由Cl -而不是Na +造成的,可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钠盐,且其阴离子不能参与反应,可选用24Na SO ,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5)拓展实验中,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Fe 电极表面的电极方程式为222H O O 4e 4OH --++=;设计该装置是否能有效防止Fe 发生腐蚀的实验方案探究为取铁电极附近少量溶液到试管,滴加几滴[]36K Fe(CN)溶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18.(14分)(1)破碎和热空气从底部吹入都是为了增大菱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效率(2分) (2)3CaSiO (或24Ca SiO )、()22Ca AlO (2分,写CaO 不扣分)(3)2423MgO 2NH Mg H O 2NH +++=++↑(2分)(4)“沉镁”时温度过高,氨水易挥发(2分) (5)0.016(2分)(6)持续通入HCl 的条件下,加热蒸干(2分,答案合理即可) (7)22Cl2e Cl ---=↑(2分)【解析】(1)破碎是为了增大菱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热空气从底部吹入会使氧化镁粉末“沸腾”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效率.(2)根据硅、铝相关性质可知工艺Ⅰ中所得“废渣”中含钙成分有()322CaSiO Ca AlO 、.(3)工艺Ⅱ中“浸出”操作中溶解氧化镁的离子方程式为2423MgO 2NH Mg H O 2NH +++=++↑.(4)“沉镁”操作中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沉镁”时温度过高,氨水易挥发. (5)“沉镁”过程中当镁离子沉淀完全时浓度小于511.010mol L --⨯⋅,根据[]sp 2Mg(OH)K 111.010-=⨯,可知()OH c -高于311.010mol L --⨯⋅;再根据()5b32NH H O 1.610K -⋅=⨯,溶液中()()32NH :NH H O c c +⋅应低于0.016.(6)22MgCl 6H O ⋅晶体加热时会生成HCl ,部分生成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故“操作”具体是指持续通入HCl 的条件下,加热蒸干.(7)“熔融电解”时阳极的电板反应式为22Cl 2e Cl ---=↑.19.(14分)(1)①1226.73kJ mol -+⋅(2分) 反应Ⅱ的Δ0,Δ0S H >>,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1分) ②110.07mol L min --⋅⋅(2分) ()1210.05mol L 0.15mol L --⋅⋅(2分)(2)①<(2分)一定条件下,增大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另一种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会提高(2分,答案合理即可)③加压(1分,答案合理即可)④不(2分)【解析】(1)①由盖斯定律可知,1123Δ2ΔΔΔ226.73kJ mol HH H H -=++=+⋅;反应Ⅱ为气体分子数目增多的吸热反应,该反应的Δ0,Δ0S H >>故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②当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时可知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前气体只有2H ,反应后气体有2H 、22C H 、4CH 、24C H ,根据氢元素守恒可知4CH 与24C H 消耗2H 的物质的量均为20.1mol 0.2mol ⨯=,22C H 消耗2H 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则5min 内2H 的平均反应速率()120.2mol 0.2mol 0.3molH 0.07mol L 2L 5minv -++==⋅⋅⨯1min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142212CH 0.05mol L ()H 0.15mol L c K c --⋅==⋅Ⅰ. (2)①已知21T T >,由图可知温度越高2H 的平衡转化率越低,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4Δ0H <.②由图可知,同温同压下()2(CO)H n n 越大,2H 的平衡转化率越大,原因为一定条件下,增大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另一种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会提高. ③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2H 平衡转化率的措施为加压. ④保证该压强不变,向1T 温度下,()2(CO)0.5H n n =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2mol CO 、24mol H 、32mol CH OH ,压强、温度、平衡比例均未发生变化,相当于等效平衡,则化学平衡不移动.(二)选考题:共14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4分) (1)226261011s2s 2p 3s 3p 3d 4s (1分) (2)F N O >>(2分)(3)四面体形(1分)3sp (1分)(4)22222H O H O Cu []OH O H O+↓→←↑(2分) 先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2分) 弱于(1分)(5)①237Ba YCu O (2分) ②30A66710N abc -⨯(2分,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基态Cu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1011s2s 2p 3s 3p 3d 4s .(2)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由于N 的2p 轨道处于半满状态,较稳定所以最终大小顺序为F N O >>.(3)2H O 的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22H O 中氧的杂化方式为3sp .(4)硫酸铜溶于水后形成的水合铜离子的结构式为22222H O H O Cu []OH O H O+↓→←↑,向其中加入足量氨水先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所得结论:与2Cu +形成配位键的能力2H O 弱于3NH .(5)①由甲图可知每个晶胞中含1个Y 、2个Ba 、3个Cu 、7个O ,则该高温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237Ba YCu O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所以晶胞质量为667Ag N ,又由图可知晶胞的体积为30310cm abc -⨯,则晶体的密度为330A667g cm 10N abc --⋅⨯.21.[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4分)(1)对溴苯酚或4-溴苯酚(2分)醚键、溴原子(或碳溴键)(2分,每种1分) (2)取代反应(1分)(3)(2分)(4)(2分)(5)4(2分)(6)||23OCH CCH Mg/THFHBr33333333||||OHBrCH Br CH MgBr CH C CH CH C CH CH CH −−−−→−−−−→---−−−→-浓硫酸(3分,合理答案即可)【解析】(1)由信息可知B 为,名称为对溴苯酚或4-溴苯酚;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溴原子(或碳溴键).(2)A B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3)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4)由已知条件可知F 的结构简式为.(5)H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化合物且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的有、、、共4种.(6)由3CH Br 与丙酮为原料合成333||BrCH C CH CH --的路线为||23OCH CCH Mg/THFHBr 33333333||||OHBrCH Br CH MgBr CH C CH CH C CH CH CH −−−−→−−−−→---−−−→-浓硫酸.。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周 周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8周周周清周六排查训练(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形式分册装订!)一、原子结构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2015·江苏化学,2A)( )(2)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2015·江苏化学,2B)( )(3)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2014·江苏化学,2B)( )(4)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92U(2013·江苏化学,2D)( )(5)235 92U和238 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2012·天津理综,3C)( )(6)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17Cl(2012·海南,9D)( )(7)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2010·课标全国卷,7C)( )(8)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2010·山东理综,9C)( )答案:(1)×(2)×(3)√(4)×(5)×(6)√(7)√(8)×2.[2014·重庆理综,8(1)(2)](1)3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
(2)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N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2014·山东理综)( )(2)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2014·山东理综)( )(3)碱性:Ba(OH)2<Ca(OH)2<KOH(2013·重庆理综,3B)( )(4)第2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2013·天津理综,3B)( )(5)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2013·天津理综,3D)( )(6)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2013·浙江理综,7C)( )(7)第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2012·山东理综,9B)( )(8)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2011·天津理综,2C)( )(9)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011·天津理综,2B)( )(10)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2011·安徽理综,11B)( )答案:(1)×(2)×(3)×(4)×(5)×(6)√(7)√(8)×(9)√(10)×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修三阶段测试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修三阶段测试(1)CH4和CO2所含的三种元素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碳原子的最高能级的符号是_______,其电子云外形是_______。
(2)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分子的平面构型为_____。
CO2与SO2相反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SO2,理由是________。
(3)为开采海底的〝可燃冰〞,有迷信家提出用CO2置换CH4的想象。
上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586nm,依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角度剖析,该想象的依据是_______。
(4)〝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是氢键和_________,上图中最小的环中衔接的原子总数是_______。
(5)水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构成11种不同结构的晶体,密度从比水轻的0.92g/cm3到约为水的1.5 倍。
冰是人们迄今的由一种复杂分子堆积出结构花招最多的化合物。
其中冰- Ⅶ的晶体结构为一个如下图的立方晶胞,每个水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以氢键结合。
设O-H…O距离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那么该冰- Ⅶ晶体的密度为____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2、A、B、C、D、E、F、G为前周围期中的罕见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半径最小;B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C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m np m+2;D、E、F、G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元素D的焰色反响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才干观察到紫色,且D、G的原子序数相差10,E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它的一种氬化物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且最终变为红褐色,且E.、F的电子数相差1。
请回答以下效果:(1)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与BC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填化学式〕。
(3)在B5A5、BC2中,B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別为、。
(4)单质C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填分子式〕,而它的复杂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的复杂氢化物都高的缘由是。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阶段性过关测试试卷(三)-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武威六中第一轮高考复习阶段性过关测试卷(三)化 学常用原子量:Cu:64 N:24 S:32 Mn:55 Ba:137 Na:23 一、选择题(共42分)1.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 4+、Cu 2+、Cl -、NO 3- B .K +、Na +、SO 42-、S 2-C .K +、Na +、AlO 2-、SO 42-D .Ba 2+、Fe 2+、NO 3-、Br-2.如图把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 ,在试管B 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选项 气体A 中试剂B 中试剂 A SO 2、CO 2 酸性KMnO 4溶液[ 品红溶液 B Cl 2、HCl 浓硫酸 KI 淀粉溶液C NH 3、CO 2浓硫酸BaCl 2试液DCO 2、HCl 饱和NaHCO 3溶液 AgNO 3溶液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l 2通入水中:Cl 2+H 2O===2H ++Cl -+ClO -B .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 溶液:H 2O 2+2H ++2I -===I 2+2H 2O C .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 4溶液:2Cu 2++2H 2O===2Cu +O 2↑+4H +D .Na 2S 2O 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 2O 32-+4H +=== SO 42-+3S↓+2H 2O4.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 2和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
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B.5∶7C.7∶5D.4∶35.赤铜矿的成份是Cu 2O ,辉铜矿的成份是Cu 2S ,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 2O+Cu 2S=====△6Cu+SO 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 2OB .Cu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每生成1 mol Cu ,还原剂转移给氧化剂的电子为2 molD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66.下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 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化学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和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降解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C.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3.为配制c(NH4+) : c(Cl―) =1 : 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A. 盐酸B. 硫酸C. 氨水D. NaOH溶液4.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在榨取后不久往往会变为棕黄色,生产上常在其中加入维生素C以防止其变色,这是利用了维生素C的()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 D.碱性5.在某些火箭发射中常用肼(N2H4)为燃料。
0.1 mol N2H4(气态)在O2(气态)中燃烧生成N2(气态)和H2O(气态),放出53.4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N2H4(g) + 2O2(g)N2(g) + 2H2O(g);△H=+534 kJ·L-1B.N2H4(g) + 2O2(g)N2(g) + 2H2O(g);△H=-53.4 kJ·L-1C.N2H4(g) + 2O2(g)N2(g) + 2H2O(g);△H=+53.4 kJ·L-1D.N2H4(g) + 2O2(g)N2(g) + 2H2O(g);△H=-534 kJ·L-16.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一组溶液是A.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C.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7.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不同周期的四种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A、CB、D2B,可形成共价化合物A2B、若A、D同族,则上述物质中有关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D>C>B>A B.B>C>D>A C.D>B>C>A D.C>D>A>B8.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SiCl4形成的是分子晶体 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C.电解NaCl水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D.不能用电解熔化AlCl3制取单质铝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向含下列微粒的溶液中,①HS -、②Fe 2+、③、④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或少量浓盐酸或几滴酸性KMnO 4溶液。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都使溶液中对应的离子或分子浓度减少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10.反应22B A2AB ;△H=Q ,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改变的条件下,产物AB 的质量分数AB %生成情况如下图:a 为500℃时的情况;b 为300℃时的情况;c 为反应在300℃时从时间3t 开始向容器中加压的情况。
则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 .2A 、2B 及AB 均为气体,Q >0B .AB 为气体,2A 、2B 中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C .AB 为气体,2A 、2B 中有一种为气体,Q <0D .AB 为固体,2A 、2B 中有一种为非气体,Q >011.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mol 金刚石晶体中含碳碳键数为2 N AB .常温常压下,22.4L 的D 2、H 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22.4LSO 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 N AD .1 mol Na 2O 2与足量CO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2N A12.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A 、Mg 2+、、Ca 2+、HCO 3-、Cl -B 、Na +、AlO 2-、Cl -、SO 42-C 、K +、Fe 2+、SO 42-、Br -D 、Fe 2+、Ca 2+、Cl -、NO 3-13.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氯气通入水中 Cl 2 + H 2O = 2H + + Cl — + ClO —B 、向Fe(OH)3中加入氢溴酸:Fe(OH)3+3H + = Fe 3++3H 2OC 、向Fe(NO 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 2++4H ++NO 3- = 3Fe 3++NO↑+2H 2O D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Ba 2++2HCO 3-+2OH -= BaCO 3↓+CO 32-+2H 2O14.已知C-C 可以绕键轴旋转,对结构简式如下图的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烃是苯的同系物B 、该烃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处于同一平面上C 、该烃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D 、该烃的一氯代物最多有四种 15.最新研制的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
下列有关此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极电极反应:O 2+2H 2O+4e —= 4OH —(B )负极电极反应:CH 3OH+8OH —-6e —=CO 32-+6H 2O(C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pH 升高(D )当外电路通过0.6 mol 电子时,理论上消耗甲醇 3.2 g16.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17.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 气体(标准状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A.504mLB. 336mLC. 224mLD. 168mL18.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的网状结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中Si、O原子个数比为1:2B、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8C、晶体中一个硅原子共用的最小环的数目为4D、晶体中Si、O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9.(1)指出下列实验用品或仪器(已经洗涤干净)使用时的第一步操作: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性质) ;②容量瓶。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B.给试管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C.碱液流到桌子上,先用稀醋酸溶液中和,后用水洗D.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E.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2H4等)时,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20.A盐是一种矾,它是一种透明的浅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可电离出三种离子。
用A矾进行如下实验:(1)准确称量3.920g晶体溶于适量的稀硫酸中,配成100mL浅绿色溶液X。
(2)取少量X于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
(3)取少量X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取出20.00mLX于锥形瓶中,用0.020mol/LKMnO4溶液滴定(不需用指示剂),当到达终点时,用去KMnO4溶液20.00mL 。
(5)再取20.00mLX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恰好被20mL0.10mol/LH2SO4完全吸收(生成正盐)。
(6)另取20.00mLX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1.00g。
(提示:酸性KMnO4被还原成Mn2+,Mn2+在稀溶液中几乎呈无色)试回答有关问题:(1)A中所含的阳离子是;所含的阴离子为。
(2)把A溶于稀硫酸而不直接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3)第(4)操作中,对滴定管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步:a.用特制洗涤液选涤;b.用自来水冲洗后,用蒸馏水洗涤;c.再用润洗两次;d. 装入标准溶液后,;e.调节标准液的液面在“0”或“0”刻度以下,固定在滴定架上。
(4)此实验的名称是;(5)此方案设计中有一步失误(此步操作在实验中无意义),它是第,(填编号)此步实验应如何设计?答:。
(6)如果通过实验测得,3.920g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全部形成钡盐的质量为4.66g ,则A 的化学式为。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1.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下列物质间的转化:(1)固体A是一种可由石灰石来制取的重要工业原料,由石灰石制取A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上曾利用C来制取B,在制取过程中还需加入一种物质(填该物质的化学式)。
(3)上述变化中生成的C和过量的丙恰好能完全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 CO(g)+H2(g)。
试分析和回答下列问题:(1)可认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序号)。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H—O键(2)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系加压(缩小容积、其它条件不变。
下同),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面将 (填写不变、变小、变大)。
(3)若上述化学平衡状态从正、逆两反应同时建立[即起始时同时投放C(s)、H2O(g)、CO(g)、H2(g)],达到平衡后,试讨论:①容积内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取值范围是。
②若给平衡体系加压,请参照起始投放的气体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定为1),分别给出的变化(请填写条件和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