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_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3 抽象与具体
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包括感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
对感觉具体的否定。
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人们认识的起 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
点。
成各个部分,区分开
思维的具体: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 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
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偶然的现象的方面,
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
可靠性
较差 强
创造性
强 一般
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 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 归纳和演绎互为补充。 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 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发散思维
陶行知
收敛思维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1 系统方法 2 控制论
3 信息论
-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 证思维方法
4 突变论 * 混沌理论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普普 通通 地化 质学 学
生物学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个体 - 类(种群)
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过程相一致。





力 学
量热学 - 热力学(热一、热二、热三)
动力学
运动学

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2015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3)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是指逻辑的结构与演化同对象的客观发展史相一致
原 始 生 物
二、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一)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1)归纳是指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思维方法。主要应用于科学 发展的经验阶段。归纳有不完全归纳和完全归纳两种形式。
个别
一般
(2) 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 法。主要应用于科学发展的理论阶段。
羚羊是食草动物
长角动物都是食草动物
麋鹿是食草动物
(一)辩证思维方法
2、分析与综合
(1)分析,是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然后逐个加 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2)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再把他们进行整体研究的思维 方法。
分析


张三
综合

李四
……
分析和综合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 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方面、要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在思维中形 成对客体的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实质是 从整体性出发,找出各部分和方面的内在联系。 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 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离不开综 合,综合是分析的唯一目的。
(一)辩证思维方法
感性具体
思维具体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思 维 再 现
地质构造
形成原因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发展趋势
(一)辩证思维方法
3、抽象和具体
(3)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是停留在事物外部现象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课堂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课堂PPT)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 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 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 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
.
3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 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 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 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 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 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 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
.
1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
2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 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 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 律。
.
23
明朝《雪涛小说》中有则“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故
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忽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只鸡蛋,高兴地跑回家,对他老婆
说:“我有家当了!”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
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
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本质和现象 内容和形式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实质 核心
联系 发展
总特征
7
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 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 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己蕴涵着矛盾 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黑格尔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 作是人的头脑中固有的、主观自生的,把个人心 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 质世界和客观规律。
“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 “心外无物”(王
2、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本原:唯物主义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何谓本原? 意识本原:唯心主义 能:可知论
能否统一?
否:不可知论
3、哲学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互相对立的两大 基本派别。在哲学史上这两大派别的争论和斗争,同 时还伴随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是什么?
世 界
怎么样?
思 维 和 存 的 关 系 问 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回答世界 是怎样存 在的问题
辩证法
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
形而上学
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 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 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 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 证法。
具体科学 部分世界


整个世界
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 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 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科学实践和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上,唯物辩证法对人们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理和方法,为正确地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首先,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感觉、意识等精神现象都是由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不是来自于超自然力量或观念的主观臆断。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实事求是,根据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思考和实践,避免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矛盾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得到解决,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一般性、共性,更要看到事物的特殊性、个性。

在实践中,要通过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再次,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从客观世界中获取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注重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世界的规律,而是能够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自由。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改变自己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在人类思维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坚持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和改变现实。

只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目的性、计划性——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根据实践的需要, 带有一定的主观目的和要求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预定 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 的目的性、计划性。 创造性——用思维的方法产生超前的观念,然后在实践中 变理想为现实(对象性)。 自控性——意识、心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病理的调节和控 制 例如:心情愉快,延年益寿。身处逆境,容易生病。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
原始的部落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 界 观
世界观
哲学
世界观
理论化
哲学
系统化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 世界的总体看法和 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所遵循 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和理论体系。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 方法论。
世界观
方法论
哲学既是世界 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朴素的、自发的、零散的、 不系统 (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人人都有
荀 子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 的可能性。
"人们只能认识由于思维形式的作 用而形成的现象,却无法超越现象 认识事物的本质。"
“有两件事情我愈是思 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 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 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 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 证:上帝在我头顶,亦 在我心中。”
区别
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 (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事物和现象: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第一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第一章课件

公孙龙
性统摄着个性。
“白马 非马” 吗?
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 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对具体情 况作具体分析。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 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 言、能思维、会制造和 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的高等动物。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
古人曰“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事不竭。”
1/2
1/4
1/8 ……
广义相对论

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因 斯

时空随着物质运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 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 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 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 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 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 盾的两 种基本 属性
对立属性 统一属性
斗争性 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
矛盾 的特 殊性 有三 种情 形:
莱布尼茨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 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 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 质、地位和作用
世界上决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树叶。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版-

课堂练习 1
说出有关事物发展的 若干成语, 并说明该成语中所说的 发展属于哪一种类型?
关于发展的成语
突飞猛进 扶摇直上 一日千里 集腋成裘 水滴石穿 一本万利: 蒸蒸日上:雨后春笋: 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与日俱增:如日方升: 高歌猛进:乘风破浪: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今非昔比: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星火燎原 鹏程万里: 水涨船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循序渐进:后来居上 后生可畏 凤凰涅盘 优胜劣汰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新陈代谢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沧桑之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虎踞龙盘今剩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 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运动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 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的关系。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 主观臆想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
疯狂的螺帽:你知道直钢棒是怎样神奇地穿过这两个看似互成直角的螺帽孔的吗?
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别着急慢慢看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爱因斯坦神奇测试近视图
.看到什么了?树还有呢?有没看到婴儿啊?
(三)原因和结果
1、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和结果是从引起和被引起这一侧
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以及 昼夜交替的关系,前者是原因,后者是结果。
地球公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

(2)静止的表现形式
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
❖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没有发生质变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是无条件
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 件的,因而相对的。
联系: 在相对静止中有 绝对运动的一面,即静 中有动;处于绝对运动 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 的一面,即动中有静.
两种错误倾向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回答的是世界 是什么的问题,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 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由此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 本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 的本原,坚持物质第 一性;精神是物质的 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 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精 神第一性; 物质是精神 的产物或表 现。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 1、什么是发展?
• 前进的变化或进化,特别是指人类 所处的现实世界中从低级到高级、从 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 动。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 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 样性。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 用事物。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时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时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 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1)时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 定绝对运动
道之大出于天, 天不变,道亦不 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 (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4)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1)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1)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3)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5)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6)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绪论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通过经典作家的阐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1)从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在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产生,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他的创立是时代的需要。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_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_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
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 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 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 本方法
主观唯心主义
慧能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黑格尔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
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 论。
凡以知,物之理也, 可以知,人之性也。
休谟
康德
荀 子
哲学基本问题小结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思维和存在 何者第一性
唯物主义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 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含义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 你的盾,如何?
我的盾没有利器能穿过它!
我的矛无坚不摧!
!?
理解矛盾的含义,首先要把逻辑 矛盾和辩证矛盾严格区别开来。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相互联系之中(事物之间的联系)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整个世界的联系)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1)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2)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3)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4)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 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福建警察学院思政部刘妙玉【教情分析】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本章内容多,理论性强,学好本章内容对后面几章的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其重要内容,加深理解,只能借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因此在充分发挥有限时间的课堂讲授作用外,还要发挥课堂外延伸作用,用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引伸方式,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员情况分析:对于我们学院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专业理论课程在很多方面与本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本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和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理论和方法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将原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事半功倍。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很多都从事公安一线工作,工作中需要的是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学会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方法对他们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应用: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贯彻十八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将党中央的最新要求和精神实质贯彻于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展开课堂内和课外结合,通过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十八大报告,联系教学内容加以把握;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客观评价公安工作的成效基础上利用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引入一些具体的典型案例,通过例举、比较、讨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加强实践教育的作用,再以此指导分析案件,由此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案例、视频、分析讨论以加强本部分的教学,同时还要做到和兼顾到本章节和其他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章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2)--第一章第9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2)--第一章第9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材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1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与发展。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既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基本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方法的展开。

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分享版)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鲁底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四方上下曰宇(空间) 往古今来曰宙(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特点: 一维性。(一个数量、一个方向)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三维空间是唯一真实的空间。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是标志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的哲学范畴。 两种情况: 一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
生位置的变化。 二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
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意识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 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
劳动奠定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理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是反对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求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必然与 偶然、可能与现实 四种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 历史相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 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现实性和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 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 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 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 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 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 来,鸡生蛋,蛋孵鸡,两年之内,就可以有鸡三百只。把 鸡卖了,可买回五头母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 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 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 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 兴,越说越得意,于是就盘算发财以后的事情了:置地、 盖房,还要娶个小老婆……老婆一听说他要娶小老婆,勃 然大怒,一拳把那个鸡蛋打得粉碎。这个人的一份家当就 这样全部毁掉了。
形象点讲:
客观辩 证法
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 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表现形式不同


主观辩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
证法
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 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概念辩证法)
矛盾分
析法
确定作用
的唯 理物 论辩 体证 系法
基本 规律
基本 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 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 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 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 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 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 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马克思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代 表人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是谁, 又带有偶然性。
输入﹝原因﹞
调控﹝结果﹞
系统
输出 ﹝结果﹞
反馈 ﹝原因﹞
反馈调控
•原因和结果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曾经统治了地球1亿6千万年、 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恐龙,仿佛在一夜间突 然的消失了,而恐龙灭亡的原因成为世界之谜,令许多生 物学家困惑不解。然而虽然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尚无法证 实,但原因的存在是肯定的,这也正是人们怀着不可遏制 的欲望去探寻它的动因所在。 (白垩纪视频)
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 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 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 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明朝《雪涛小说》中有则“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故 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忽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只鸡蛋,高兴地跑回家,对他老婆 说:“我有家当了!”
本质和现象 内容和形式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实质 核心
联系 发展
总特征
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 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 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己蕴涵着矛盾 分析法。
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 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 抓起一只乌龟,飞到空 中又把它扔下来,而乌 龟正好落在一个人的头 上。这种偶然性中也蕴 含有必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遗传 必然性
变异 偶然性
遗传 必然性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 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 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 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 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 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 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 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 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 映。”
— 恩格斯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 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 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 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 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 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变异 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
可靠基础之上。
不能 把希望寄托 在侥幸的偶 然事件上。
守株待兔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 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 移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 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 的趋势。(视频)
分子热运动
车祸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 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 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 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 律。
风吹草动
熟能生巧
原因和结果
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 打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
负电碰撞的结果。闪电和打雷不是引起和被 引起的关系。
打雷
闪电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
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 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 调控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