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合集下载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某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⑸启发(心﹢打开) 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启”字是一个多义词,粗看一下各个义项之 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认真分析各个义 项的义素构成情况(义素分析的结果附于各个 义项后面),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义素 “打开”。而这个核心义素是通过汉字字形来 具体体现的。《说文解字》:“启,开也。从 户从口。”甲骨文“启”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 从户从口(开门与人说话之形),或从户从日 (门开见日之形),或从户从手(以手开门之 形),或从户从口从手(以手开门与人说话之 形),从不同字形构成的分析不能看出词义引 申的线索。
• 历代注释家的注释中也常常使用形训。 如: • 《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 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古代字书中也采用形训的方法解释字 (词)义。例如: •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 • 《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 相背之形。” • 《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着 横木,所以告人也。从牛从口。” • 《说文解字》:“禮,履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
• •
《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 《广雅疏证》:“嫌疑、狐疑、犹豫、蹢躅 皆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 误读狐疑二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又因《离骚》犹豫、狐疑相对成文(心犹豫 而狐疑兮),而谓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 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曰犹豫。 或又谓犹是兽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 之复下,故曰犹豫。或又以豫字从象,而谓 犹豫俱是多疑之兽。以上诸说,具见于《水 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及《汉书 注》《文选注》《史记索隐》等书。夫双声 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 因宜其说之多凿也。”

训诂的方式

训诂的方式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腊”、叫“伏”?我们就可以对这两 个字,做一番“推原”的工作了。首先,查一下历史,知道 “腊”和“伏”是古代农村里的两种祭祀(腊祭在十二月举 行,伏祭在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也可以运用于这种 比较方法。不仅如此,这一比较方法还可以 运用于不同的书籍。比如《尔雅》:“俞, 然也。”“若,顺也。”其根据便是《尚 书· 尧典》:“帝曰‘俞’”、“钦若昊天” 的“俞”“若”和后来他书“帝曰‘然’”、 “敬顺昊天”的“然”“顺”同义。它们可 以互训,也就是综合比较的结果。古人曾经 称之为“异言相代”,简称“代言”或“代 语”。
训诂的方式
一、互训
一)互训的实质 训诂首先从同义词的调查研究入手,在实际语言 材料里找出同样环境里的词,通过分析综合,然后用 以互相训释。这样,“互训”实质上是实际语言环境 里 的比较训释,即“用同义词相互训释”。更具体地讲, 互训就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词互相解释。比如《说文· 老部》:“老,考 也。”“考,老也。”《尔雅· 释诂》:“宫谓之室, 室谓 之宫。”用互训方式释义,简明切要。

《训诂学》第五章考点手册

《训诂学》第五章考点手册

《训诂学》第五章测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考点19 考释与证明综述、考证的两大类型、考证的结构(★三级考点,选择、填空)(整合知识点045-047)1.考证工作在清代最为发达,但不等于说清代才有考证。

汉代的文献词义训释也是有考证的,只不过是受书写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把考证的过程记载出来。

2.考证工作到了清代发展到巅峰,主要是因为两个学术上的原因:(1)清人反思宋明理学的末流空谈义理的空疏,崇尚汉儒以实事求是阐明古义的精神;(2)受到宋代学术不迷信、敢于怀疑精神的影响。

3.考证的步骤:(1)指出考证对象,提出问题,说明进行考证的原因;(2)考求并列举文献材料;(3)论证(正面论述或驳论),得出结论。

★4.考证因考释目的和论证取向的不同,可以分成证实与反驳两大类。

5.【证实类】:对未有结论的问题证明其结论;对已有的结论加以考察核实,证明其正确。

6.初证如果有直接证据,可视为定论。

但初证往往是先提出疑问,任何学者都会受到一定的时代的或个人见闻的限制,所以初证有的可以当时定论,也有的是有待后人的复证。

7.【复证】指对已经提出的问题补充证据或补充论证思路,进一步加以证实。

8.【反驳类】:对已有的结论提出异议,以证据推翻之;同时提出新的证据而易以新的结论。

9.方法:(1)因声以求义,体现为破假借。

(2)对文以见义,说明其语言结构和意义应当相对应。

(3)以古代文化背景为观照,即用《尔雅》所记来互证。

10.考证都由三部分组成:发疑、取证、释理。

11.发疑是产生词义考证的动因,考证的特点即是因疑而发,有针对性。

(1)证实类考证多因语义不明、证据不足或论证不详而发疑。

①语义不明的。

②证据不足的。

③论证不详的。

(2)反驳类考证的产生,多因原来的解释没有看到较充分或较全面的证据,或虽有证据而对证据不能正确理解,或违背语言规律,或违背训释体例,或违背事理,因而发疑。

①有证据若不能正确理解,那也得不出正确结论。

②违背语言规律的。

③违背训释体例的。

05训诂的方法(1-4)

05训诂的方法(1-4)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一)一、几段故事: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本味》)2.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训诂方法之一:观境为训(一)据境索义(二)可怜1.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唐白居易《卖炭翁》)2.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爲汝求。

(《孔雀东南飞》)3.可憐春淺遊人少,好傍池邊下馬行。

(唐白居易《曲江早春》)4.可憐芳歲青山裏,惟有松枝好寄君。

(唐卢纶《早春》)5.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户。

(唐白居易《长恨歌》)【可憐】1.值得怜悯。

2.可爱。

3.可喜。

4.可羡。

5.可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全期《杂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语言研究
训诂的方法
田 苗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摘 要:训诂的方法在训诂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界对训诂的方法,特别是义训,有一些争议,文章主张区别索义方法和释义方法。 并将训诂的方法(如何索义的方法)做了归纳介绍。
关键词:形训 声训 义训
一、形训 即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 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汉字在世界文字体 系里面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属于一种形意文字,它大体上一个 符号表示一个意义。这就使人们能够根据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 们的意义。 使用形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 应该明确,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字是有限的。将汉字分为“六 书”,其中能够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只有指事、象形、会意方式造 成的字。 b 应该区别开词义与字义。在造字之初,汉字有一定的意义, 即字义。字义有的和词义是一致的。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 字义和词义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如:“莫”字,其字义是“日 且冥也”,至于“莫”用作代词,是文字的假借,是词义了。 c 要注意文字假借。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之字, 其意义与字形无关,只是借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形体,不能 以形索义。 d 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探索意义要信而有据,切勿望文生训。 应该有旁证、文例依据或者事实依据,不能单靠字形结构的分析。 二、声训 即因声求义,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 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用来解释的词和被释的 词是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其理据是“声义同源”。众所周知,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同 时产生的,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分离,共处于语言这个实体中。 语言形成之初,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这一语言的社 会的人共同约定的,有任意性。但是这之后,某一语言中语音和 语义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了,有严格的规定性。就汉语 而言,人们在创新词新义的时候,往往通过联想,在原有词的基 础上,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组关系密切、特点相 似的新概念。词的发展总是以声音为纽带的,不论是词本身的词 义系统还是一组词组成的词族。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不 是一盘散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有可能探 求出词的本义、引伸义、假借义以及命名的由来、所属词族等。 而就同一词族来说,音同、音近、音转的词,意义又往往相通。 有人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都是象形字,在各字下注明“象形” 就够了,《说文》却附会声训。如木字原像整个树木行,上为枝叶, 中为树干,下为树根,但《说文》却说:“木,冒也,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没 有把“木”训为“冒”的。这种误会源于不明白:声训是用音同、 音近之字来揭示某一语词的命名立意之义,而不是解释该词在产 生之后用于交际的所指义。因为“木,冒也”只是解释“木”之 为词的语源义即命名立意之义,并非解释其表达所指之义。 晋代出现的“右文说”,对象是汉字中的形声字,即论述形 声字的声符和意义之关系的学说。右文说的理据和声训一样是“声 义同源”,但需要注意的是:a 右文说着眼的是文字的形体,而 不是文字所代表的词语。所以关于“右文”以及右文说的研究, 既有训诂学的问题,也有文字学的问题;b 声训与右文说虽然原 理一致,但声训旨在探求语源,解释语词的由来,其对象是文字 所代表的语词,右文说旨在揭示具有共同“右文”的形声字意义 上的共性;c 另外,声训不拘泥于文字的形体,而右文则03,巴蜀书社

训诂的方法二因声求义

训诂的方法二因声求义
色的繒。硃,指丹砂。駯指红色的马。
• 另外方言音轉也是音義相因的表現,如:《方言》
卷八:“布穀,自關而東梁楚之間謂之結誥,週魏
之間謂之擊穀,自關而西或謂之布穀。”又《禮記
月令》:“鷹化爲鳩。”鄭注:“鳩,搏穀也。”
《爾雅釋鳥》:“鸤鳩,(吉鸟)(匊鸟)。”郭
璞注:今之布穀。江東呼爲獲穀。本草拾遺:“布
左”,就是指形聲的形旁多在左邊。但它充其量只表示意
義的大類,或稱意義所屬的大的概念範疇,而聲旁多在右
邊,是表意義的。右邊的聲旁一身而兼聲義二任。“右文
說”到了清代,段玉裁更提出了“聲義同源”說而推進了
一步。發揮段氏的“聲義同源”說的是高郵王氏父子。其
後是黃承吉,更提出了“字義起於右旁之聲”說,這就是
去求詞義,這樣一來字形往往成爲理解文義的障礙。訓詁中
望文生訓的毛病也就因此而産生。如:
• 《鶡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 這裏的“一壺”
是什麽意思?“壺”乃“瓠”的假借。一壺即一瓠,也就是
一個葫蘆,古人有用葫蘆渡水的習慣,《莊子·逍遙遊》: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崔豹
穀,江東呼爲郭公,北人云撥穀。”《六書故》:
“其聲若布穀,又謂之勃姑,又謂之步姑。”清人
錢繹指出:“布穀轉而爲搏穀,撥穀,轂姑,步姑,
結誥轉而爲擊穀, (吉鸟)(匊鸟),又轉而爲獲
穀,又轉而爲郭公。今東吳人呼撥穀,亦爲撥哥,
又呼爲勃姑。”
• 三、訓詁中常出現的問題
• 由於形義之間的密切聯系,人們在思維上往往習慣於從字形
常用凡某聲字皆有某義即有擴大化之嫌。
而且,右文說還容易使同源詞的研究受到
字形的限制,掩蓋了字形上沒有聯系的同

第五章 训诂的类型下

第五章  训诂的类型下

第五章訓詁的類型下·其他訓詁專書(共4學時)一、本章教學目的:瞭解各種訓詁專書的訓詁內容、特點及其表現形式,掌握訓詁專書的特色及內容,熟練把握訓詁專書的作者、產生年代、性質、價值及影響,提高閱讀古書和古注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重點:保存在注釋書和訓詁專書中的訓詁內容;通釋語義的專著。

難點:通釋語義的專著。

第一節通釋音義的著作一、陸德明《經典釋文》陸德明(約550—630),名元朗,以字行。

蘇州吳(今江蘇吳縣)人。

曆仕陳、隋,入唐,任國子博士。

彙集唐前音切二百三十餘家,兼采諸儒訓詁、版本文字異同,成《經典釋文》三十卷。

內容以注音為主,兼及釋義和校勘,是唐以前音切訓詁資料的總匯。

這些音切和訓詁資料,在音韻學、訓詁學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彌足珍貴。

第一卷是《序錄》,包括“序”(說明著書的緣起)、“條例”(說明編纂體例)、“次第”(說明各經典的排序和理由)、“注解傳述人”(介紹各經典的傳述源流和注家)。

從第二卷到第三十卷依次是《周易》一卷、《古文尚書》二卷、《毛詩》三卷、《周禮》二卷、《儀禮》一卷、《禮記》四卷、《春秋左氏》六卷、《春秋公羊》一卷、《春秋榖梁》一卷、《孝經》一卷、《論語》一卷、《老子》一卷、《莊子》三卷、《爾雅》二卷。

所謂“經典”,就是指這十四種典籍;所謂“釋文”,就是釋音兼釋義,故每種典籍後面原來都有“音義” 二字,如《周易音義》、《古文尚書音義》等。

體例上是從經典正文和注文中摘出要解釋的字,加上注音、釋義。

注音通常用反切,有時也用直音法。

凡一字數音時,第一個是正音。

釋義時常常徵引諸家訓詁,有時也參以己意。

陸氏在《序》中談到自己對待音義資料的態度:“古今並錄,括其樞要;經注畢詳,訓義兼辯。

”他的注音、釋義工作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此外,書中還保留了許多異文材料,所以本書在校勘方面也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二、玄應《一切經音義》玄應《一切經音義》,也稱《眾經音義》、《大唐眾經音義》、《玄應音義》,二十五卷,是初唐僧人玄應編撰的一部解釋佛經音義的著作。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

13
二、破假借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引之于《经义 述闻》说过:“许氏《说文》论六书假 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 也。’盖无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谓造 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经典古字声近而通, 则有不限於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 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 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 之,则以文害辞。”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 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释词的方法,是 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采用什麽样的手段, 能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概括言之,约有如下 数端:一曰据古训,二曰破假借,三曰辨字形, 四曰考异文,五曰通语法,六曰审文例,七曰 因声求义,八曰探求语源。兹分别举例说明之。
6
有时,不依靠辞书和古注,而通过排 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 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解。例如:《诗· 终 邶· 风》“终风且暴”,《毛传》曰:“终日 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 也。”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 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 也。”(《经义述闻》五“终风且暴”)按: 王念孙怎麽得出“终犹既也”的结论呢? 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 出这个结论的:
《论衡· 宣汉》:“非以身生汉世, 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有的本 子注释道:“媚,喜爱,宠幸。称, 称赞。”(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 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版)按: 此注以称字为称赞之义,非是。称也 是媚的意思,媚称乃同义复词(即王念 孙所说的“古人自有复语”)。怎麽知 道称有媚义呢?试看以下语言材料:
《汉书· 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 而不自造事。”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 臣。”王引之谓“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 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 王引之怎麽知道言有问义呢?他的根据是《尔 雅》郭璞注、《广雅》、《聘礼》郑注、 《曲礼》郑注、《曾子问》正义、《左传· 昭 公二十五年》、《周官· 冢人》注引郑司农说、 《大祝》注引郑司农说、《小雅· 出车》郑笺 等等(《读书杂志· 汉书第九》“言问其臣”条)。 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因此王引 之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这也是据古训以释 4 词的例证。

义训及其表现形式

义训及其表现形式

第五章义训第一节义训及其表‎现形式在训释语词‎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说解方‎法叫做义训‎。

“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义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等。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

如:僖,乐也。

(《说文·八篇上》)接,交也。

(《说文·十二篇上》)戎,兵也。

(《说文·十二篇下》)姝,好也。

(《说文·十二篇下》)祺,祥也。

(《尔雅·释言》)明,朗也。

(《尔雅·释言》)蒙,覆也。

(《方言》卷十二)噬,食也。

(《方言》卷十二)裔,末也。

(《方言》卷十三)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诗·邶风·日月》)毛传:“冒,覆也。

”郑笺:“覆犹照临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诗·魏风·硕鼠》)郑笺:“硕,大也。

”九族旣睦,平章百姓。

(《书·尧典》)孔传:“既,已也;百姓,百官。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左传·僖公二年》)杜预注:“懦,弱也。

”二、“反义为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做“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

而后世只通‎行其中的一‎个意义。

训诂学者为‎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

如: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书·泰誓》)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书•皋陶谟》)孔安国传: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

因“乱”在上古兼有‎“治理”和“紊乱”两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所以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就将之改为‎“治而敬”,以“治”训“乱”。

又如:颠,顶也。

(《说文•九篇上》)段注:“颠为最上,倒之则为最‎下,故《大雅》:‘颠沛之揭’,传曰:‘颠,仆也。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②、形训对象必须是造字之初大本形 《说文》:“元,始也。从一兀声。” 《说文》:“為,母猴也。” 《说文》:“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刑。” 恒,本义月上弦。《诗· 小雅· 天保》:“如月之 恒,如日之升。”毛传:“恒,弦也。”郑笺: “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朱熹《诗集 传》:“恒,弦。” 姮娥,嫦娥。

训诂的方法
②指事 《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 国语· 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左 传· 成公二年》:“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 徇齐垒。”《左传· 僖公十三年:“(先轸)免胄 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 元。”Fra bibliotek训诂的方法
④形声 《说文》:“叔,拾也,从又尗声。”《诗· 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说文》:“脩,脯也。从肉攸声。”《周礼· 天 官· 膳夫》:“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注: “脩,脯也。”疏:“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脩, 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左传· 庄公二十 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脩。”《论语· 述而》:“以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训诂的方法

段玉裁:“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 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 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相互求,举一可得五。 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 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训诂的方法
一、形训 1、形训依据 2、形训条例 ①象形 《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诗· 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大雅· 生民》: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国语· 吴语》:“觞酒,豆肉,箪食。”《论语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

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

训诂的方法有哪几种一、以形说义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

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

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

运用以形说义方法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二、如何运用以形说义的训诂方法根据字形来说解字义在传统训诂学中很早就使用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懂得拆字说义了。

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

分析字形时要有科学的头脑,不能妄加猜测。

要对字形做梳理工作,一定要追溯到它的原始形体上去,准确找出字形所代表的最初意义。

不能凭现代通行的字体作主观的判断。

现代人有一句歇后语:“两个山字重起—请出”。

也是今人据现代汉字的形体作出的误解。

出,不是从二山,而是从,从止,甲骨文作,像一只脚从居穴中走出来,是一个合体象形字。

又如“宿”字。

《说文?七下? 部》:“宿,止也。

从, 声。

古文夙。

”《说文》解释“宿”的最初意义是“止”,是对的。

但是对这个字的字形分析却有问题。

认为是古文夙,是没有根据的。

宿,甲骨文写作,象一个人在(屋)下靠着带有花纹的席子止息的样子,正反映了“住宿”之义。

许慎根据形体发生了变化的小篆来分析字形,难免出错。

又如:民,《说文?十二下?民部》:“民,众萌也。

从古文之象。

”但书中没有说明“古文之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只引了一个古文形体:。

对这个形体,段玉裁认为“盖象萌生繁庑之形。

”王宁先生认为:“中间的象女字,上下左右的斜画象捆绑的绳子,因此整个字形表示的是‘奴隶’的意思。

”王先生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但许慎引用的字体来自孔子壁中书,还不是最早的古文字。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 所谓对文,就是指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个句子中 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这样的字和词往往是同义 或反义的。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它来求 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 • 对文可以分为同义对文和反义对文两类。
• 李商隐《俳谐》:“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 杜牧《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 浑头少恨渠。” • 杜牧《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红烛短时 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 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 张渡《然疑待徴录》认为“志当读作帜……抑志承 云旗句,弭节承八龙句。” • 其说似甚有理,故近人游国恩《离骚纂义》(485 页)、姜亮夫《屈原赋校注》(135页)及北京大 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533页)均取张说。
•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索隐》 曰:“皮面,谓刀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 • 王念孙曰:“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云 皮面矣。《广雅》曰:‘皮,离也。’又曰:‘皮, 剥也。’然则皮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
二、破假借
• 王引之云:“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 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 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 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 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这种现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写别 字。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 字所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用本字的意思去解 释,才能讲得通,这个,便是所谓破假借
• 《汉书李广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 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 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 《史记· 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 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 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 驰。”裴驷《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 也。” • 按:一云“推堕”,一云“抱”,于是推堕与抱便构成了 异文。 • 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 可推知:成语“抱薪救火”,

训诂的方法包括

训诂的方法包括

训诂的方法训诂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解读和研究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古文字、古代文献及经典著作的研究领域。

通过训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

一、训诂的定义与意义训诂,即对文献进行解释和研究。

它是一种学术方法,通过对文字、语言、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理,揭示文献背后的含义、思想和价值。

训诂的目的是还原古代文献原本的面貌,理解作者的用意,并为后人提供参考和启迪。

训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训诂,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训诂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训诂,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古代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训诂也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二、训诂的基本原则训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训诂的基本原则:1. 文字考证原则文字考证是训诂的基础工作,它主要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比较和分析来还原文献中的文字内容。

文字考证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对古文字的正确理解。

2. 语境分析原则语境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作者用词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中表达的含义和用意。

3. 考据与注释原则考据与注释是训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详细考察,并添加合适的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考据也可以帮助纠正文献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疑点。

4. 系统比较原则系统比较是训诂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作者或不同时期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推断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5. 学科交叉原则训诂往往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都可以为训诂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 從文獻用例來看,“雨”在古漢語中,有 很多動詞的用法,不僅表降雨,還可表降 其他東西,如:《詩· 小雅· 大田》:“雨我 公田,遂及我私。” 《詩· 邶風· 北風》: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 《說文· 弓部》:“彊,弓有力也。”《虫部》:“强,蚚 也。從虫,弘聲。”《玉篇· 弓部》:“彊,巨章切,堅也, 《説文》云‘弓有力也’。”下字:“强,同上。” 《干 祿字書· 平聲》:“强、彊,上通下正。” 《廣韻· 陽韻》: “强,建也,暴也,……。” 《陽韻》:“彊,與强通 用,……。” • 按:“彊”與“强”本爲不同的兩個字。 “强”爲蟲名, 假借爲“彊”後,逐漸取得與“彊”同等的地位,並最終 取代“彊”。這種變化從《玉篇》、《廣韻》中二字的位 置可以看出。 “强”假借爲“彊”並取而代之,主要有以 下原因:首先,二字同音可假;其次,“强”亦有弓,這 與“彊”同,雖然“强”是以弘爲聲,但在流俗人眼中, 不會體會到這一點;第三,“强”字形相對較簡單,且本 義不用,這符合漢字求簡求明的發展趨勢。
• 例五、軍 • 《左傳· 僖公三十年》:“晉軍函陵,秦軍 氾南。”《古代漢語》注:“軍,用如動 詞。屯兵。”
• 從字形分析,我們認爲“軍”本即可表示 駐紮義。概古代軍隊宿營時,用車圍作一 圈在中間住宿。
• 例六、雨
• “雨”在古漢語中可用作動詞表降雨,問 題是這種用法是活用,還是其本身擁有的 意義。 • 我們可以看一下“雨”的字形
• 《玉篇· 玨部》:“班,布還切,《說文》云‘分瑞玉也’。 又班次也,班賦也。”《廣韻· 刪韻》:“班,《說文》曰 ‘分瑞玉’。”同小韻:“頒,布也,賜也。”《集韻· 刪 韻》:“頒,《說文》‘大頭也。一曰鬢也’。引《詩》‘有 頒其首’。一曰賜也。” • 按:“班”本義爲分玉,引申爲分、分給、賞賜、分布等 義。至於“頒”,本義爲大首,用於“賞賜”義乃通假, 《周禮· 天官· 宮伯》:“以時頒其衣裘。”鄭玄注:“頒讀 爲班。”不過“頒”借爲“班”表賞賜義與一般的通假有 所不同。最初,“頒”只是臨時借用,可是由於“班”義 項較多,而“頒”的本義又使用甚少,因此,出於文字運 用簡單明了的需要,二字在使用上漸漸分化:“班”主要 用於班次類義,而“頒”則承擔了賞賜、分布等義。就 《新》、《舊》來說,“班”表賜義均有用例,但相對 “頒”來說,數量要少得多,這反映出“頒”在這一義項 上取代“班”的事實,同時也說明正統文言史書用字較古 雅。

第五讲 训诂方法之声训

第五讲    训诂方法之声训

第五讲训诂方法之声训一、什么是声训。

声训又叫“音训”,就是“因声求义”,即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来解释字(词)义的方法。

二、音与义的关系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音义之间无联系”。

在语言发生的起点,音与义之间是约定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汉语中大量的同音词,意义上并没有联系,如:秉、丙。

另一种是“音近义通”。

在一种语言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之后,在词义引申和新词孳生的过程中,一些(不是全部)意义有联系的词往往会在语音上也有联系。

沈兼士《声训论》:“凡义之寓于音,其始也约定俗成,率由自然。

继而声义相依,辗转孳乳,先天后天,交错参互,殊未可一概而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要不断地丰富,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产生新词。

新词产生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旧词引申到距离本义较远之后,在一定条件下脱离原词而独立。

如:元的本义为首。

首是人体的最高处,引申为高而上平之地,这个意义脱离原词独立,分化出平原的“原”。

这就是词语的分化,也就是派生词。

同一语根的派生词就是同根词。

同根的一组词里,常常是读音相同或音近、意义相通,这就是“音近义通”现象。

“音近义通”的说法是以同根词为前提的。

下面是一组同根词。

长,本义为生长。

长,由生长引申出变长。

生长的结果是变长。

因为读音有变,所以属于另一个独立的词。

张,《说文》:“施弓弦也。

”施弓弦要把弓弦拉长,引申出“张挂”。

帐,《说文》:“帐,张也。

”张挂起来的帷幕。

胀,《急救篇》颜师古注:胀谓腹鼓胀也。

掌,《说文》:“手中也。

”朱骏声:“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从语音上看,这些词上古韵同声近,读音相近。

以上诸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联系,可以根据声音的线索推求意义,即进行声训。

三、声训的对象——同源字(此)和假借字(词)1、什么是同源字由同一个词分化出来的若干新词由于有共同的母体,彼此之间具有形异、义通、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字形不同、意义相通、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族。

同一族的词,同出一源,是同源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二、破假借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引之于《经义 述闻》说过:“许氏《说文》论六书假 借曰:‘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 也。’盖无本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谓造 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经典古字声近而通, 则有不限於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 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 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 之,则以文害辞。”
《论衡· 宣汉》:“非以身生汉世, 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有的本 子注释道:“媚,喜爱,宠幸。称, 称赞。”(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 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版)按: 此注以称字为称赞之义,非是。称也 是媚的意思,媚称乃同义复词(即王念 孙所说的“古人自有复语”)。怎麽知 道称有媚义呢?试看以下语言材料:

21
《说文》目部:“盼,白黑分也。”“盻 (xì ),恨视也。”“眄,目偏合也;一曰邪视 也。”段玉裁在盼字下注云 :“盼、眄、盻 三字形近多互訛,不可不正。”邵瑛《说文群 经正字》云 :“《说文》盼下引《诗》曰 ‘美目盼兮’,今《诗· 硕人》、《论语· 八佾》 作盻,诸本皆同,此大谬也。”吾邱衍《闲居 录》云 :“宋儒不识顾眄字,皆读为‘美目 盼兮’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使民盻盻 然’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转 引自俞樾《茶香室丛钞· 四钞》卷一四)按:盼、 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 22 混淆。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训诂的 方法,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释词的方法,是 指一个陌生的词摆在面前,采用什麽样的手段, 能使它由未知变为已知。概括言之,约有如下 数端:一曰据古训,二曰破假借,三曰辨字形, 四曰考异文,五曰通语法,六曰审文例,七曰 因声求义,八曰探求语源。兹分别举例说明之。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 决眼。”《索隐》曰:“皮面,谓刀 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王念孙曰: “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 云皮面矣。《广雅》曰:‘皮,离 也。’又曰:‘皮,剥也。’然则皮 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读 书杂志· 史记第五》“皮面”条)按:王 念孙之所以知道皮有剥、离之义,是 据古书《广雅》。
20
三、辨字形
汉字是表意文字,音义寓於形中,形而差之 毫釐,其音义亦将谬以千里,因此字形的审辨,对 於训诂来说远不是无关紧要的。优秀的训诂学家, 往往能於字形的细微差别之中,得到训诂上的重大 发现。比如《韩非子· 说林下》:“弱子扞弓,慈 母入室闭户。”王引之就发现扞乃扞御之义,放在 这里讲不通,扞当为扜yū之误,扜有引义,扜弓谓 引弓也。弱子引弓,则矢必妄发,故慈母入室闭户 矣。按:王说实为一大发明,而其根据,则在於扞、 扜二字在形体上的细微差别。
7
《诗经· 邶风· 燕燕》:“终温且惠。” 《诗经· 邶风· 北门》:“终窶且贫。” 《诗经· 小雅· 伐木》:“终和且平。” 《诗经· 小雅· 甫田》:“终善且有。” 《诗经· 小雅· 正月》:“既其永怀,又窘阴雨。” 前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 是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当是一个表示 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 再跟“既其永怀,又窘阴雨”相比照,且犹又 也,则终亦犹既也。就这样,王氏通过排比语 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 字典、辞书所不载的。 8
24
四、考异文
《汉书· 郊祀志》:“然则怪迂阿谀 苟合之徒自此兴。”师古曰:“迂,谓 回远也。”王念孙曰:“按迂读为訏, 《说文》:‘訏,诡訛也。’字又作謣 (音yú义:浮夸 )。《说文》:‘謣, 妄言也。’……怪迂犹诡怪 也。”(《读书杂志· 汉书第五》“怪迂” 条)按:颜师古不知道迂是訏之借字, 训为回远,然回远义与怪义连不起来, 王念孙破除假借的迷瘴,读迂为訏,訏 有诡怪义,这样便讲通了。
15
《鶡(hé)冠子· 学问》:“中流失船,一壶 千金。”什麽是“一壶千金”呢?是不是说, 一壶老酒值得千金的价钱呢?不是。壶字在此 乃是瓠的假借,古者以瓠济渡,《庄子· 逍遥 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 浮乎江湖”是也。“中流失船,一壶(瓠)千 金”,是说人在江河中心掉进湍急的水流里, 这时为了救命,一只大瓠便值得千金的价钱。 崔豹《古今注· 音乐》云:“有一白首狂夫, 披髮提壶,乱流而渡。”这个壶也是瓠的假 借,提壶谓提着渡水的用具,非谓提着一壶 16 老酒。
《诗· 卫风· 硕人》“美目盼兮”,《毛传》: “白黑分。”这个盼不能换成眄或盻。《列子· 黄帝》 “始得夫子一眄而已”,殷敬顺《释文》:“眄, 斜眎shì 也。”这个眄字也不能换成盼或盻。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古诗· 凛凛岁云暮》:“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xī。”《乐府诗· 艳歌行》:“夫婿从门来,斜柯西 北眄。”束皙《饼赋》:“行人垂涎於下风,童仆 空嚼而斜眄。”《史记· 邹阳传》:“人无不按剑相 眄者。”这些眄都是邪视义,不能换成盼或盻。 《战国策· 韩策》:“韩挟齐、魏以盻楚。”《三国 志· 魏书· 许褚传》:“褚瞋目盻之。”这些盻字是 恨视义,也不能换成盼或眄。 23
《庄子· 至乐》:“支离叔 与滑介叔观於冥伯之丘,昆 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 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 之。”柳怎麽会生於肘上呢? 孙诒让指出:柳当为瘤之借 字。左肘上生瘤子,便不奇 怪了。(参看《札迻》卷五)

18
《荀子· 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 束。” 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 柔则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按:杨 释柱字实属牵强附会。王引之曰:“柱与 束相对成文,则柱非屋柱之柱也。柱当读 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 《十三年谷梁传》„祝髮文身’,何、范注 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 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礼》作强自取折, 是其明证矣。”(《读书杂志》十《荀子第 一》“强自取柱”条)按:王引之考出柱乃祝 之借,祝有断折义,《荀子》这句话便讲 19
枚乘《七发》:“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李善注引高诱《吕氏春秋》注曰:“挺, 犹动也。”王念孙指出:“李训挺为动, 则分挺与解为二义矣。今按铄亦销也,挺 亦解也。《吕氏春秋· 仲夏纪》:‘挺众囚, 益其食。’高注曰:‘挺,缓也。’…… 《後汉书· 臧宫传》„宜小挺缓’,《傅燮传》 „贼得宽挺’,李贤注并云 :‘挺,解 也。’”(《读书杂志· 馀编下》)按:王念孙 之所以知道挺有缓解之义,是根据《吕氏 春秋》高诱注和《後汉书》李贤注这两条 古注。 5
《汉书· 贾谊传》:“臣闻圣主言问其臣, 而不自造事。”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 臣。”王引之谓“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 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 王引之怎麽知道言有问义呢?他的根据是《尔 雅》郭璞注、《广雅》、《聘礼》郑注、 《曲礼》郑注、《曾子问》正义、《左传· 昭 公二十五年》、《周官· 冢人》注引郑司农说、 《大祝》注引郑司农说、《小雅· 出车》郑笺 等等(《读书杂志· 汉书第九》“言问其臣”条)。 以上辞书和古注都指出言有问义,因此王引 之的说法是颠扑不破的,这也是据古训以释 4 词的例证。

14
这是说:有两种假借,一种是造字时的 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另一种则是用字 时的假借,即本有其字的假借,意思是说: 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於种种 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另一个声音相同或 相近的字来代替。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 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字所 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 用本字的意思去解释,才能讲得通,这个, 便是所谓破假借(破是破除的意思),也就是 王引之所说的“改辞书和古注,而通过排 比、归纳语言材料的办法,也可以得到 某些疑难词语的确解。例如:《诗· 终 邶· 风》“终风且暴”,《毛传》曰:“终日 风为终风。”韩诗曰:“终风,西风 也。”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 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 也。”(《经义述闻》五“终风且暴”)按: 王念孙怎麽得出“终犹既也”的结论呢? 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 出这个结论的:
古书中形近互讹的例子不胜枚举, 训诂家不可不辨。如论諭互讹、巠至 互讹、苦若互讹、循脩互讹、分介互 讹、待持互讹(以上参看《读书杂 志》)、斵鄧互讹、策美互讹、戒贰 互讹、傅儒互讹、羔美互讹、遇過互 讹、宍(肉)害互讹、離雑互讹(以 上参看《札迻》)等等。训诂中遇到 字形讹乱的情况,只要找到正字,问 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
《史记· 张仪列传》:“因而数让之。”司马 贞《史记索隐》曰:“谓数设词而让之。让亦责 也。数音朔。”王念孙则认为“小司马读数为频 数之数,非也。秦初不见仪,至是始一见,即责 以数语而谢去之,未尝数数责之也。数读如‘数 之以王命’之数,高注《秦策》曰:‘数,让 也。’《广雅》曰:‘数、让,责也。’数让连 文,犹诛让连文,古人自有复语耳。”(《读书杂 志· 史记第四》“数让之”条)按:王念孙根据《广 雅》和《战国策· 秦策》高诱注,指出数有责的意 思,数让是同义复词,司马贞解数为频数之数, 非是。这便是据古训以释词的一个例证。 3
9
《论衡· 逢遇》:“偶以形佳 骨娴,皮媚色称。”这里佳与 娴、媚与称各为对文,均是形 容词,娴亦佳也,称亦媚也。 同篇又云:“或以丑面恶色称 媚於上。”这称媚即是媚称, 因为称、媚二字同义,故词序 可以颠倒,意思不变。
10
《论衡· 定贤》:“或骨体娴丽,面色称 媚。”娴丽、称媚为对文,娴丽是同义复词, 则称媚也应是同义复词,称亦媚也。《论 衡· 幸遇》:“无德薄才,以色称媚。”以色 称媚即是以色取悦於主上之意,称、媚乃同 义复词,称决不作称赞解。《荀子· 礼论》: “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 式也,儒者是也。”称、好对文,是称亦好 也,好、媚义近,则称、媚亦义近。根据以 上语言材料,并加以类比推勘,得出了“称 有媚义”的结论,应该说这个结论是可靠的。
1
一、据古训 所谓据古训,是指当碰到一个有疑 难的词时,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辞书以 及古书的注释,以找出对於这个词的确 切解释。但在无字典、辞书或古注可依 据时,又该怎麽办呢?这时,便必须通 过搜集、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办法, 以求得确解。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 王引之父子,便是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大 量的古书中的疑难词语。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