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训诂方法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某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⑸启发(心﹢打开) 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启”字是一个多义词,粗看一下各个义项之 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认真分析各个义 项的义素构成情况(义素分析的结果附于各个 义项后面),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义素 “打开”。而这个核心义素是通过汉字字形来 具体体现的。《说文解字》:“启,开也。从 户从口。”甲骨文“启”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 从户从口(开门与人说话之形),或从户从日 (门开见日之形),或从户从手(以手开门之 形),或从户从口从手(以手开门与人说话之 形),从不同字形构成的分析不能看出词义引 申的线索。
• 历代注释家的注释中也常常使用形训。 如: • 《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 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古代字书中也采用形训的方法解释字 (词)义。例如: •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 • 《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 相背之形。” • 《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着 横木,所以告人也。从牛从口。” • 《说文解字》:“禮,履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
• •
《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 《广雅疏证》:“嫌疑、狐疑、犹豫、蹢躅 皆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 误读狐疑二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又因《离骚》犹豫、狐疑相对成文(心犹豫 而狐疑兮),而谓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 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曰犹豫。 或又谓犹是兽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 之复下,故曰犹豫。或又以豫字从象,而谓 犹豫俱是多疑之兽。以上诸说,具见于《水 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及《汉书 注》《文选注》《史记索隐》等书。夫双声 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 因宜其说之多凿也。”
训诂的方式和术语课件
(三)义界
• 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
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如:
• 《说文·见部》:“䚕,求視也。”段玉裁注:
“求視者、求索之視也。”(lì)
• “覣,好視也。”段玉裁注:“和好之視
也。”(wēi)
• “䚄,視也。”段玉裁注:“嬉之視
也。”(lù)
• “覝,察視也。”段玉裁注:“密察之視
病也。”
• 段玉裁于疾篆下注:
• “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
也。”
• 析言又称对文或对言,浑言又称散文、散
言,或统言、通言。如:
• 《诗经·大序》“声成文谓之音”,唐 孔颖达
《正义》:此言“声成文谓之音”,则声
与音别。……对文则别,散则可以通。
• 《尔雅·释诂》:“禄,福也。”清 郝懿行
《义疏》:“福禄二字,若散文则禄即是
• 朱熹注:沃若,润泽貌。
•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 朱熹注:蔽芾,盛貌。
• 《文选》卷16司马长卿《长门赋》:望中
庭之蔼蔼兮。
• 李善注:蔼蔼,月光微闇貌。
• 以上均为用在形容词后。
• 《诗经·邶风·柏舟》:泛彼柏舟。
• 朱熹注:泛,流貌。
• 《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朱熹注:迟迟,舒行貌。
名·释首饰》:“頍,傾也,著之傾近前
也。”)
• 《仪礼》郑注:幎读若《诗》曰“葛藟萦
之”之萦。(《士丧礼》 “幎目用缁”注)
• 《周礼》郑注:鞻读如屦。(《春官·序官》
“鞮鞻氏”注)(鞮dī鞻lóu,鞮鞻氏。《文
选·左思〈魏都赋〉》:“鞮鞻所掌之音,
韎昧任禁之曲。” 吕向 注:“鞮鞻,樂官,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2)注 定义:注释之意。 贾公彦《仪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孔 颖达的解释:“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明也。”两种说 法尽管有些不同,但认为“注”就是注解古书使之便于理解的意思是 一致的。 称古书注解为“注”始于东汉的郑玄,郑玄之前的古书注释皆称 “传”,后人将各类古书注释通称为“注”,故广义的“注”可以包 括对古代文献所作注解的一切训诂实践。 (3)笺 定义:表明文意记识其事之意。 注书叫笺,始于郑玄。郑玄《毛诗笺》对《毛诗诂训传》解释不 明或过于简略的地方另外补充说明。因此所谓笺,就是在前人注解的 基础上进一步提示其未详之意而加以表述。
3、以共名释别名——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类。 例:《说文》:“薇,菜也。”“李,果也。”“疴,病也。” 4、设立界说——指用下定义的方法来解释词语。 例:《诗·传》:“规,正圆之器也。” 《尔雅》:“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5、描写譬况——将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另以描写或以类似 的事做比况。 例:《尔雅》: “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描写) 《释名》:“日月亏曰食,稍稍侵蚀,如虫食草木叶也。”(譬况) 6、由反知正——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例:《说文》:“拙,不巧也。”“暂,不久也。”“假,非真也。” 7、增字足意——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 完足词义的训释。 例:《诗》:“静女其姝。”毛传:“静,贞静也。” 《诗》:“此宜无罪,汝反收之。”毛传:“收,拘收也。” 《说文》:“宽,屋宽大也。”
2、反义相训—是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词在上古本来兼有正反两种意义,后世 只通行一种。另外,由对比引起的联想也是造成反训的一个原 因。反训作为语义训释的一种手段,由《尔雅》开创,并由郭 璞注阐明。这种训诂现象虽然范畴有限,但了解它对阅读古籍 是有用的。 例:《尔雅》:“徂,存也。”“乱,治也。”郭璞注:“以 徂为存,犹以乱为治„此皆训诂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 名。” 《广雅》:“贷”训“借”又训“与”。 《释言》:“陶”训“喜”又训“忧”。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颜师古注:“面谓背之,不面 向也。面缚亦反背而缚之。”
训诂的方法——比较互证
• 第三节 比较互证 • 一、定义: • • 运用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词与词 运用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词与词 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 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 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 义的目的。
及
• (二)状所引申 • 同一事物有多种性状,因为诸多性状同时 在一个事物中出现而发生联系,便能互相 引申。 • A同状的引申(形状、性质、用途、特征相 似而引申), • ○划船之划与犁地之“铧”; ○划船之划与犁地之“ • ○渔人夹鱼的器物“荚”;夹箭的器物 ○渔人夹鱼的器物“ ‘箝’;
• ○锷,《说文》:“刀剑刃也。” 锷,《说文》 刀剑刃也。” • 鄂,颜师古:“鄂,垠也。” 鄂,颜师古:“鄂,垠也。” 崿,《集韵》 崿,《集韵》:“崖也。”《说文》: 崖也。” 说文》 “崖,高边也。” 崖,高边也。” ○《尔雅》:“杜,赤棠。” 尔雅》 杜,赤棠。”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徒读为赭。 古者赭徒相近。……杜与徒声亦相近,故 古者赭徒相近。……杜与徒声亦相近,故 赤谓之徒,亦谓之杜。” 赤谓之徒,亦谓之杜。”
• ○《说文》:“副,判也。” ○《说文》 副,判也。” • 《段注》:“副之,则一物为二,因之凡 段注》 分而合者皆谓之副,训诂中如此者致多。” 分而合者皆谓之副,训诂中如此者致多。” • ○“丐”有“乞求”、“给予”两义。 乞求” 给予” • 《新唐书·杜甫传赞》:“它人不足, 甫乃 新唐书·杜甫传赞》 厌余,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 厌余,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 沾丐后人多矣。 • ○“逐”有“追赶”和“驱逐”二义。 追赶” 驱逐” • 《谏逐客书》,李白“误逐世间乐” 谏逐客书》,李白“误逐世间乐”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田 苗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摘 要:训诂的方法在训诂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界对训诂的方法,特别是义训,有一些争议,文章主张区别索义方法和释义方法。 并将训诂的方法(如何索义的方法)做了归纳介绍。
关键词:形训 声训 义训
一、形训 即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 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汉字在世界文字体 系里面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属于一种形意文字,它大体上一个 符号表示一个意义。这就使人们能够根据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 们的意义。 使用形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 应该明确,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字是有限的。将汉字分为“六 书”,其中能够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只有指事、象形、会意方式造 成的字。 b 应该区别开词义与字义。在造字之初,汉字有一定的意义, 即字义。字义有的和词义是一致的。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 字义和词义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如:“莫”字,其字义是“日 且冥也”,至于“莫”用作代词,是文字的假借,是词义了。 c 要注意文字假借。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之字, 其意义与字形无关,只是借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形体,不能 以形索义。 d 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探索意义要信而有据,切勿望文生训。 应该有旁证、文例依据或者事实依据,不能单靠字形结构的分析。 二、声训 即因声求义,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 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用来解释的词和被释的 词是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其理据是“声义同源”。众所周知,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同 时产生的,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分离,共处于语言这个实体中。 语言形成之初,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这一语言的社 会的人共同约定的,有任意性。但是这之后,某一语言中语音和 语义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了,有严格的规定性。就汉语 而言,人们在创新词新义的时候,往往通过联想,在原有词的基 础上,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组关系密切、特点相 似的新概念。词的发展总是以声音为纽带的,不论是词本身的词 义系统还是一组词组成的词族。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不 是一盘散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有可能探 求出词的本义、引伸义、假借义以及命名的由来、所属词族等。 而就同一词族来说,音同、音近、音转的词,意义又往往相通。 有人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都是象形字,在各字下注明“象形” 就够了,《说文》却附会声训。如木字原像整个树木行,上为枝叶, 中为树干,下为树根,但《说文》却说:“木,冒也,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没 有把“木”训为“冒”的。这种误会源于不明白:声训是用音同、 音近之字来揭示某一语词的命名立意之义,而不是解释该词在产 生之后用于交际的所指义。因为“木,冒也”只是解释“木”之 为词的语源义即命名立意之义,并非解释其表达所指之义。 晋代出现的“右文说”,对象是汉字中的形声字,即论述形 声字的声符和意义之关系的学说。右文说的理据和声训一样是“声 义同源”,但需要注意的是:a 右文说着眼的是文字的形体,而 不是文字所代表的词语。所以关于“右文”以及右文说的研究, 既有训诂学的问题,也有文字学的问题;b 声训与右文说虽然原 理一致,但声训旨在探求语源,解释语词的由来,其对象是文字 所代表的语词,右文说旨在揭示具有共同“右文”的形声字意义 上的共性;c 另外,声训不拘泥于文字的形体,而右文则03,巴蜀书社
训诂方法_随文谋义_说略
第5期No.5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2006年10月Oct.2006 收稿日期:2006-9-10 作者简介:宋子然(1944-),男,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移民文化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化教学研究工作。
训诂方法“随文谋义”说略宋子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6)摘 要:训诂方法中文训方法可以解释为“随文谋义”,也可以解释为互文见义、异文比较、文内自注等方法。
文章对三种训诂方法加之详细考据和解释,并对文章自释功能、释词方式作出评价和概括,校定随文谋义的具体概念和知识结构,阐明其学术内涵和定义。
关键词:训诂方法;随文谋义;文训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06)05-0006-05On Def ining the Meaning by the Context in Cultural Evolutive StudySON G Zi 2ran(School of L iterature ,S ichuan Norm al U niversity ,Chengdu ,S ichuan ,610066)Abstract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of text study in cultural evolutive research can be ex plained as defining the meaning by the context which includes forms as :prove the meaning between the lines ;compare the meaning in different contexts ;search for the note.This article not only explores these three forms in detail ,but evaluates how a context reveals the meanin g itself ,and then recti 2fies the exact conception and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defining the meaning by the context.K ey w ords :cultural evolutive study ;define the meaning by the context ;text study 在现行的有些训诂学著作中,谈到训诂方法时一般都归纳为三种:一形训,又曰以形索义;二声训,又曰因声求义;三义训,又曰直陈词义。
训诂的方法二因声求义
• 另外方言音轉也是音義相因的表現,如:《方言》
卷八:“布穀,自關而東梁楚之間謂之結誥,週魏
之間謂之擊穀,自關而西或謂之布穀。”又《禮記
月令》:“鷹化爲鳩。”鄭注:“鳩,搏穀也。”
《爾雅釋鳥》:“鸤鳩,(吉鸟)(匊鸟)。”郭
璞注:今之布穀。江東呼爲獲穀。本草拾遺:“布
左”,就是指形聲的形旁多在左邊。但它充其量只表示意
義的大類,或稱意義所屬的大的概念範疇,而聲旁多在右
邊,是表意義的。右邊的聲旁一身而兼聲義二任。“右文
說”到了清代,段玉裁更提出了“聲義同源”說而推進了
一步。發揮段氏的“聲義同源”說的是高郵王氏父子。其
後是黃承吉,更提出了“字義起於右旁之聲”說,這就是
去求詞義,這樣一來字形往往成爲理解文義的障礙。訓詁中
望文生訓的毛病也就因此而産生。如:
• 《鶡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 這裏的“一壺”
是什麽意思?“壺”乃“瓠”的假借。一壺即一瓠,也就是
一個葫蘆,古人有用葫蘆渡水的習慣,《莊子·逍遙遊》: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崔豹
穀,江東呼爲郭公,北人云撥穀。”《六書故》:
“其聲若布穀,又謂之勃姑,又謂之步姑。”清人
錢繹指出:“布穀轉而爲搏穀,撥穀,轂姑,步姑,
結誥轉而爲擊穀, (吉鸟)(匊鸟),又轉而爲獲
穀,又轉而爲郭公。今東吳人呼撥穀,亦爲撥哥,
又呼爲勃姑。”
• 三、訓詁中常出現的問題
• 由於形義之間的密切聯系,人們在思維上往往習慣於從字形
常用凡某聲字皆有某義即有擴大化之嫌。
而且,右文說還容易使同源詞的研究受到
字形的限制,掩蓋了字形上沒有聯系的同
训诂方法教学要点
训诂方法教学要点训诂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古代文字的解读和研究方法。
在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训诂方法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训诂方法教学的要点,并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诂方法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理论层面,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掌握训诂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框架,包括音韵学、字义学、文献学等相关知识。
同时,在实践层面,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如前人碑帖的研究、经典文献的解读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升所学的训诂方法。
二、注重文本分析在训诂方法的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深度分析是关键。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各种手法,如甲骨学、金石学、泉石学等,对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经典的文本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如《礼记》、《诗经》等,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分析对比,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训诂方法。
三、强调实证研究在训诂方法的教学中,实证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需要了解并学会运用训诂方法中的实证手段,如文字演变研究、语言环境分析等。
通过实证研究,能够更加准确地还原原始的古代文字,并推测其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轨迹。
四、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训诂方法的教学应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学习到具体的训诂方法。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训诂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开展团队合作训诂方法的教学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解决训诂方法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通过团队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训诂方法教学的要点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文本分析、强调实证研究、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以及开展团队合作等。
通过这些要点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诂方法,提高古代文字解读和研究的能力。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②、形训对象必须是造字之初大本形 《说文》:“元,始也。从一兀声。” 《说文》:“為,母猴也。” 《说文》:“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刑。” 恒,本义月上弦。《诗· 小雅· 天保》:“如月之 恒,如日之升。”毛传:“恒,弦也。”郑笺: “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朱熹《诗集 传》:“恒,弦。” 姮娥,嫦娥。
训诂的方法
②指事 《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 国语· 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左 传· 成公二年》:“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 徇齐垒。”《左传· 僖公十三年:“(先轸)免胄 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 元。”Fra bibliotek训诂的方法
④形声 《说文》:“叔,拾也,从又尗声。”《诗· 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说文》:“脩,脯也。从肉攸声。”《周礼· 天 官· 膳夫》:“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注: “脩,脯也。”疏:“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脩, 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左传· 庄公二十 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脩。”《论语· 述而》:“以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训诂的方法
段玉裁:“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 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 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相互求,举一可得五。 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 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训诂的方法
一、形训 1、形训依据 2、形训条例 ①象形 《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诗· 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大雅· 生民》: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国语· 吴语》:“觞酒,豆肉,箪食。”《论语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元古文训释—训诂概说及训诂基本方法(古代汉语课件)
1
2
训
训
诂
诂
学
3
4
训
训
诂
诂
基
学
本
作
方
用
法
一、形训
形训,又称“因形说义”“据形索义”,是以形 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 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 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 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
武:止戈为武。 信:人言为信。
学的总称。 2. 与文字学、音韵学并列的中国传统的语文
学——小学的一个分支,以研究语义为主 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 类,即训诂学。
(二)训诂学
• 训诂学是以字义、词义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 解释语言,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
• 训诂学从词句入手,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 学问 。偏重于研究古代的词义, 尤其着重于研究 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 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是一门综 合性的应用型学科。
2.互训 • 更,改也。改,更也。《说文》 • 老,考也。考,老也。《说文》 •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言》
三、义训
3.递训 速,征也。征,召也。《尔雅》 煽,炽。炽,盛也。 4.同训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尔雅·释诂》 卬[áng]、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
朴学变成了阐发理学的工具,疑古创新是这 一时期训诂学的特点。
宋代: 王圣美:右文说 朱熹《四书集注》
明代: 方以智《通雅》
(五)清代:训诂实践的复兴与理论的探讨期
➢ 清代是训诂工作集大成时期 1.自觉阐发了部分原理、条例和方法。 2.由文字训诂走向语源、语义、词汇和辞例研究。 3.运用历史发展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
训诂的方法PPT课件
a
66
a
67
• 例二、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張 鼎行至稟牆邊,見一個待報的囚人稱冤叫 屈。”
• 何爲“待報”?
a
68
• 按:“報”指根据犯罪者罪行的轻重大小, 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韩非子·五蠹》: “司寇行刑,君爲之不舉樂;聞死刑之報, 君爲流涕。” 梁启雄浅解:“《漢書·胡建 傳》:‘斷獄爲報。’”《史记·酷吏列 传》:“湯掘窟得盜鼠及餘肉。劾鼠掠治, 傳爰書,訊鞫論報。”
用簡單明了的需要,二字在使用上漸漸分化:“班”主要
用於班次類義,而“頒”則承擔了賞賜、分布等義。就
《新》、《舊》來說,“班”表賜義均有用例,但相對
“頒”來說,數量要少得多,這反映出“頒”在這一義項
上取代“班”的事實,同時也說明正統文言史書用字較古
雅。
a
23
• 《說文·人部》:“倡,樂也。”段注曰:“倡即俳也,經傳 皆用爲唱字。”《口部》:“唱,導也。”《廣韻·漾韻》: “唱,發歌,又導也,又作誯、倡。”同小韻:“倡,導。” 《也也集’,韻,或从从·漾言女韻,。》亦”:作“倡唱、、昌誯。、”倡、《昌集,韻尺·陽亮韻切》,:《“説倡文、》娼‘,導樂
• 按:“倡”本與“俳”、“優”相類,讀作昌,然而在經典 中此義少用,它常借作“唱”,表“倡導”、“歌唱”等義。 不過到中古以至唐宋,這一情況有了變化,“唱”的使用漸 漸增多。《玉篇》、《廣韻》、《集韻》的注釋可能反映不 了這個情況,但唐宋人的注釋可爲我們提供證據,《史記·樂 書》“一倡而三歎”,張守節《正義》:“倡音唱,唱,謂 一人始唱歌。”《漢書·陳勝傳》“今誠以吾衆爲天下倡”, 《張耳傳》“今陳王奮臂爲天下倡始”,《鼂錯傳》“爲天 下先倡”,顔師古注:“倡,讀曰唱。” 《楚辭·九歌·禮魂》 “姱女倡兮容與”,洪興祖補a 注:“倡讀作唱。” 《九章2·5抽 思》“倡曰”,洪興祖補注:“倡與唱同。”
训诂的方法
• 李商隐《俳谐》:“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 杜牧《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 浑头少恨渠。” • 杜牧《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红烛短时 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 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 张渡《然疑待徴录》认为“志当读作帜……抑志承 云旗句,弭节承八龙句。” • 其说似甚有理,故近人游国恩《离骚纂义》(485 页)、姜亮夫《屈原赋校注》(135页)及北京大 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533页)均取张说。
•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索隐》 曰:“皮面,谓刀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 • 王念孙曰:“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云 皮面矣。《广雅》曰:‘皮,离也。’又曰:‘皮, 剥也。’然则皮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
二、破假借
• 王引之云:“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 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 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 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 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这种现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写别 字。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 字所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用本字的意思去解 释,才能讲得通,这个,便是所谓破假借
• 《汉书李广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 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 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 《史记· 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 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 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 驰。”裴驷《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 也。” • 按:一云“推堕”,一云“抱”,于是推堕与抱便构成了 异文。 • 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 可推知:成语“抱薪救火”,
训诂的方法包括
训诂的方法训诂是对古代文献进行解读和研究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古文字、古代文献及经典著作的研究领域。
通过训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古代文化、历史和思想。
一、训诂的定义与意义训诂,即对文献进行解释和研究。
它是一种学术方法,通过对文字、语言、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推理,揭示文献背后的含义、思想和价值。
训诂的目的是还原古代文献原本的面貌,理解作者的用意,并为后人提供参考和启迪。
训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训诂,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训诂对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训诂,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古代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训诂也可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
二、训诂的基本原则训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训诂的基本原则:1. 文字考证原则文字考证是训诂的基础工作,它主要通过对古文字的解读、比较和分析来还原文献中的文字内容。
文字考证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对古文字的正确理解。
2. 语境分析原则语境分析是指对文献中的语言环境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通过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作者用词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中表达的含义和用意。
3. 考据与注释原则考据与注释是训诂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详细考察,并添加合适的注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考据也可以帮助纠正文献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疑点。
4. 系统比较原则系统比较是训诂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不同版本、不同作者或不同时期的文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中的异同之处,从而推断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5. 学科交叉原则训诂往往需要借助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历史学、语言学、哲学等都可以为训诂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导读:本文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本文拟就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中的某些问题,结合上述八种训诂方法来谈谈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形索义以形索义,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的本义的训诂方法。
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应遵循两条原则。
一是字形要能反映本义,本义要与字形切合,即要能证明造这个字时,是根据这一意义来构形的。
为达此目的,我们所依据的字形应是较古的文字。
二是探求本义必须参证于文献语言,即本义不仅要与字形结合,还必须是在文献语言中有过用例。
参证文献语言来探求词的本义,可以避免望形生训。
下面我们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来讨论中学文言文中的一条注释。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军霸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注:“军,驻军,动词。
”余行达主编《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非判断句中,名词如做谓语,活用成了动词。
如:‘沛公军霸上’,‘军’做谓语,意为驻军。
”中学语文和余行达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把“军”解释为“驻军”,但前者以为“驻军”是“军”的固定义项,而后者认为“驻军”是“军”的临时意义,即名词“军”活用为动词时所临时具有的意义。
孰是孰非?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军”字的形体结构分析来予以说明。
《说文》:“军,围也。
四千人为军。
从车,从包省。
车,兵车也。
”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字从车,从@①,会意。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训诂方法:以形说义即形训、因声求义即声训(前二者为主要方法)、核证文献语言、考察古代社会(后二者为辅助方法)。
以形说义: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
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
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
运用以形说义方法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因声求义: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要准确解释词义有时就要借助于它的语音。
从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注意到了汉语词语的读音。
例如:《说文》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声训(以同音字作为训释字)。
扬雄的《方言》很关注异地殊语反映出的读音变化。
东汉末年的刘熙所写的《释名》一书,就是通过声音线索来找出百姓日用器皿的得名缘由。
汉字里形声字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构字方式,汉字表音化的趋势在日益加强。
汉语音韵的发展变化是声、韵、调协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牵动其他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韵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声母、声调的演变。
训诂:用今天的话来解释传统经典(古书)中的古字词。
训诂学是古代传统小学,是经学的基础,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研究古文古字。
训诂的工具是字典字书,如《尔雅》《小雅》《广雅》《方言》《说文解字》等。
训诂的目的是解决今人直接阅读古代书面文字的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讲训诂方法·声训
一、何谓声训
声训又称因声求义,它是通过声音线索来解说词义的训诂方法。
由于它是通过语言的内容形式——声音来揭示声音和词义的关系。
较之形训有了更广泛的适应性,因而显得更为重要。
声训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周秦时代就已开始萌芽,如《周易·说卦》:“乾,健也。
坤,顺也。
”“乾”、“健”上古同为群母元部;“坤”、“顺”上古同为文部,“坤”,溪母;“顺”,船母,二音相近。
刘熙《释名》,对名物的解释几乎全部采用了声训的方法,是一部声训代表作。
如
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
(《尔雅·释天》)
川,穿也,穿地而流也。
(《尔雅·释水》)
冢,肿也,言肿起也。
)《尔雅·释山》)
裙,群也,联接群幅也《释衣服》
许慎《说文解字》也不乏声训,如
葬,藏也;君,尊也。
诰,告也;政,正也;室,实也;帐,张也;天,颠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臣,牵也,事君者也。
声训到唐代以后,逐渐趋于消失,而且其旨趣也不为人们所理解。
加上名辨之学衰微,因而声训渐为“因声求义”和“右文说”所取代。
声训作为一种训诂条例、方式,便不再那样重要,训诂学家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这种方法。
到了今天,声训的真谛及价值,更不为人们所理解,甚至为某些人简单否定。
到了清代,段玉裁、王念孙等学者对声训的性质认识颇深,他们在以声求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念孙曾指出:“窃以训诂之旨,本乎声音。
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挈其领,举网必挈其纲,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此语不寤,则有字别为音,音别为义,或望文虚造而违其义,或墨守成训而尟会通,易简之理既失,而大道多岐矣。
”(《广雅疏证·序》)孙雍长按:这里所说的“声同字异”、“声近义同”,不仅指出了用通假字的问题,它还暗含了两个重要的训诂原理,一是声义同源,一是语音与字音的流转。
二、声训原理
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训诂要“以字音为枢纽“,这是因为语言的词(字)是音义的统一体,文字是词的外在形式,而语音则是词的内在形式,是词的内容。
因此,通过词的内部形式去探求语义要比通过词的外部形式——形体去探求词的
意义要好得多。
明白了词的音义关系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词的音义关系非常复杂。
首先,词的音义关系开始是任意的,即用什么声音表达词的意义开始没有必然的联系,选取何种声音去表达某一词义开始是任意的,偶然的。
马克思说:“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本性来说,完全是外在的。
即使我们知道一个人叫雅各,我们对他还是一点也不了解。
”荀子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不宜。
”陆宗达也指出:“词在其产生初期,是由音和义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任意结合的。
”因此,我们对某一事物的命名,是偶合的,约定俗成的,如“杯”,一开始叫它别的,也未尝不可。
第二,依存性,即音义是不可分割的,语音离开语义,就不成其为语音。
反之,语义失去了语音,就无所依托,因此,对语音和语义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另一方面,某词读某音,一旦约定俗成后其音义关系就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如“杯”就不能再叫“壶”。
第三,非单一性。
即某一语音所表示的意义不只一个。
如悲、北、陂、卑、碑等虽语音相同,但其意义则是不同的。
同样,某一个语义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达,这就产生了同义词。
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
第四是相对的严整性,即语言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心理上的联想作用,
三、声训的类型
(一)从字形关系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1、同字为训。
(见教材P149)
2、以初文训孳乳字(见教材P149)
3、以孳乳字训初文(见教材P150)
4、同声符的形声字为训(见教材P150)
5、被训释字与训释字在形体上没有任何联系(见教材P150-1)
(二)从语音关系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同音为训(见教材P151)
2、双声为训(见教材P151)
3、叠韵为训(见教材P151)
4、声近韵近为训(见教材P151)
(三)古代声训材料中反映出来的“义类”现象,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揭示据客观物体的外形状貌而命名(见教材P151)
2、揭示据客观事物时空次第而命名(见教材P152)
3、揭示据事物的制作方法而命名(见教材P152)
4、揭示据事物动作行为特征而命名(见教材P152)
5、揭示据事物的手段而命名(见教材P152)
6、揭示据事物的性质品德而命名(见教材P152)
7、揭示据事物的功能而命名(见教材P152)
8、据其声音而命名(见教材P152)
四、声训的作用
(一)破假借,寻求本字(见教材P145-6)
王氏父子说:“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
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读,则诘掬为病矣。
”(《经义述闻·叙》)又说:“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
”
(二)探求同源词(见教材P153-4)
(三)探求转语(见教材P1154-5)
音转是一种语音变化现象。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们,在使用同一词语表达某一相同意义时,其语言可能呈现出具有一定规律的变异。
这种意义不变而语音有所变异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音转”。
如“模样”、徘徊、犹豫、盘桓
1、古今音变而形成的转语(见教材P155)
2、因方言而形成的转语(见教材P155)
五、声训的局限性
(一)主观臆测(见教材P156)
(二)滥用声训(见教材P156)
(三)不明古音致误(见教材P157)
六、声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运用声训应通晓古音(见教材P146)
2、形声字的声符是声训的重要线索(见教材P146-7)
3、古文说(见教材P147)
宋人王子韶(圣美)提出的一种观点。
即同一声符的形声字有的意义相通,而其声符居右,故称“右文说”。
如
“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