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训诂方法之义训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法
某启:昨日蒙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⑸启发(心﹢打开) 启叔孙氏之心。(《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启”字是一个多义词,粗看一下各个义项之 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我们认真分析各个义 项的义素构成情况(义素分析的结果附于各个 义项后面),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义素 “打开”。而这个核心义素是通过汉字字形来 具体体现的。《说文解字》:“启,开也。从 户从口。”甲骨文“启”字有几个不同的字形, 从户从口(开门与人说话之形),或从户从日 (门开见日之形),或从户从手(以手开门之 形),或从户从口从手(以手开门与人说话之 形),从不同字形构成的分析不能看出词义引 申的线索。
• 历代注释家的注释中也常常使用形训。 如: • 《周礼·大司徒》:“知仁圣义忠 和。”郑玄注:“忠,言以中心。”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古代字书中也采用形训的方法解释字 (词)义。例如: • 《说文解字》:“刀,兵也。象形。” • 《说文解字》:“八,别也。象分别 相背之形。” • 《说文解字》:“告,牛触人,角着 横木,所以告人也。从牛从口。” • 《说文解字》:“禮,履也。从示从 豊,豊亦声。”
• •
《广雅·释训》:“踌躇,犹豫也。” 《广雅疏证》:“嫌疑、狐疑、犹豫、蹢躅 皆双声字,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后人 误读狐疑二字,以为狐性多疑,故曰狐疑。 又因《离骚》犹豫、狐疑相对成文(心犹豫 而狐疑兮),而谓犹是犬名,犬随人行,每 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曰犹豫。 或又谓犹是兽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 之复下,故曰犹豫。或又以豫字从象,而谓 犹豫俱是多疑之兽。以上诸说,具见于《水 经注》《颜氏家训》《礼记正义》及《汉书 注》《文选注》《史记索隐》等书。夫双声 之字,本因声以见义,不求诸声而求诸字, 因宜其说之多凿也。”
训诂学知识训诂的方式课件
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 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 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之美 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 有霍山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 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 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斥 山之文皮焉;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 盐生焉。──九府。
•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 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 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 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月名。
(三)互训的类型 1、从 时代上 ▲同时互训 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 我也。 ▲异时互训 《说文》:舟,船也。段注:古人言舟, 汉人言船。 异时互训可以反映出古今用词及词义的 发展变化。
(二)互训的根据 互训是以古书中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在词义上 的基本共同点为依据的。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二至五章末了: 周爰咨诹, 周爰咨谋, 周爰咨度, 周爰咨询 “咨诹”、“咨谋”、“咨度”、“咨询” 都当做“访问”讲。这些词语基本意义相同, 行文上避免重复而形式略异,《尔雅》把他 们综合起来作解释,形成互训。
2、从地域上:以通言释方言 《方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 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3、从体例上 ▲直训,是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叫直训 勤,劳也;劳,勤也 直训也包括单训,如踊,跳也。 ▲同训,甲乙两词用丙来训释,叫做同训。 命、令,告也。 作、造,为也。
▲递训,甲用乙来训释,乙用丙来训释, 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叫递训或转训。 《尔雅》:煽,炽也;炽,盛也。 4、从类属上 ▲以共名释别名(指出某一事物所属的种 类),又叫类训。 《说文木部》:李,果也。 《同上》:橙,橘属。 5、用常用词释非常用词 《广雅》:韪,是也。
互训的发展 词义具有灵活性和模糊性,这不利于 明确理解词义,于是很多互训词逐渐结 合成同义复词。复合词的义素互相补充 和制约,意义便比较稳定和明显,这是 词汇发展的趋势。 “勤,劳也;劳,勤也”“勤”、“劳” 两词互训,又结合成为“勤劳”同义词。 “辽,远也;远,辽也”——辽远 “追,逐也;逐,追也”——追逐
义训
• • • • • 一、直训 二、反训 三、义界 四、描述 五、譬况
一、直训
即用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解释另一个词。 特点:以词释词。语词式 前人释词时使用最广。 《尔雅·释言》:“孔,甚也。” 《方言》卷一二:“个,枚也。” (一)从训释方法看,有以下几种:
• 1、同训:用一个词来训释多个同义词。 如 • 《尔雅·释诂》:“适、之、嫁、徂、逝 ,往也。” • 《说文 辵部》:“遭,遇也。” • “遘,遇也” “逢,遇也。” • 但《说文》中的以共名释别名,不属于同 训。 • 《说文· 艸部》:“蘄,艸也。” • “莞,艸也。” “芸,艸也。”
• “徂”本训“往”,以“存”训“徂” ,是假“徂”为“且”。 • 《说文》:“且,荐也。”,引申为“ 承藉、进献”, • 而“存”有“存问、抚恤”义, • 二者有相通之处,故《尔雅》用存训徂 • 郝懿行:“郭盖未明假借之义,误据上 文徂往训,而云以徂为存,义取相反, 斯为失矣。”
• 以“今”训“故”,并非“古”、“今” 对立, • 而是“故”做连词,表因果 ; • “今”在句中也可做连词。 • 《孟子梁惠王》:“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 杨树达训“今”为假设连词,王念孙训为 “若”,与“故”有相同之处。 • 故《尔雅》训“故”为“肆、今”。 • 郭璞误解为反训。
• 2、用通语解释方言。 • 如: • 《方言一》:“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 谓之哲。”
评价:
• “直训”有时显得过于简略,难以严密、精确 ,不便于人们理解。 • 《诗经·小雅·斯干》:“载弄之瓦。” • 毛传:“瓦,纺砖也。” • 《辞海》:“原始的纺锤。” • 《辞源》:“古之纺锤以多为陶制,故称瓦。 ” • 《汉语大词典》:“古代泥土烧制的纺锤。”
三种训诂方法
训诂训诂是指解释古代文献中字词的含义和来源,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训诂方法:1.形训: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其含义。
例如,汉字“明”,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表示明亮的意思。
2.声训:又称为音训,是指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
例如,用“卜”来解释“占卜”中的“卜”,因为两者在古代汉语中的发音相近。
3.义训:是指直接解释词的含义,而不是通过形体结构或声音关系来解释。
例如,将“人”解释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直接描述了人的本质特征。
这三种方法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训诂实践中,通常会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来全面理解一个词的含义和来源。
除了上述提到的形训、声训和义训三种基本方法外,训诂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研究方法。
以下是几种较为常用的训诂方法:1.归纳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中的字词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它们在语义、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推导出更普遍的结论。
2.演绎法:根据已知的训诂理论和规律,对具体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3.比较法:通过对不同语言或方言中相同或相似词语的比较,揭示它们之间的语义联系和演变规律,有助于理解词义的来源和变化。
4.文献考证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和分析,确定文献的真实性和价值,以及文献中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为训诂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5.语境分析法:将字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考察,分析它们在句子、段落或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以更准确地解释和理解词义。
6.语义场分析法:将相关词语放在一个语义场中进行考察,分析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区别,有助于理解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和用法。
7.历史演变法:通过对字词的历史演变进行追踪和分析,了解词义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有助于理解词义的演变规律和机制。
这些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的。
在训诂实践中,根据研究的具体需要和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的方式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
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 声训、形训和义训。
(一)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声训就是因声求义, 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
具体地说, 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的方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如《周易·说卦》: “乾, 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坎,陷也.离, 丽也。
兑, 说也。
”《孟子·藤文公上》:“痒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这一类训诂, 在当时的文献正文里, 已经屡见不鲜了。
秦汉间的《尔雅》和汉代的《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 多半都用这种训诂方法。
尤其是《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例如: 《释山》: “山顶曰冢;冢, 肿也, 言肿起也.”(同音相训)《尔雅·释言》: “宣, 缓也。
(音近相训)《说文·上部》:“旁, 薄也。
”(音转相训)声训有时还利用形声字的声符, 具体有三种方式:(1)用声母训声子, 例如: 《尔雅·释言》: “讹, 化也。
"《释名·释形体》: “帽, 冒也。
”(2)用声子释声母, 例如: 《尔雅·释言》: “干, 扞也。
”《说文·古部》: “古, 故也。
”《释名·释形体》:“眉, 媚也, 有妩媚也。
”(3)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 例如: 《尔雅·释言》: “葵, 揆也。
”《释名·释形体》:“恭, 拱也。
”二、形训-—因形求义的方法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
这种训诂方法, 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 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荀子·劝学》: “天见其明。
"注: “明谓日月。
”汉代以后, 经师的解经, 《说文》等书的释义,都常用这种形训的方法,如《周礼·大司徒》: “一曰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训诂学复习纲要第一讲训诂学·绪论【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和“诂(故)”经常连用,称为“诂训”“训故”“故训”“训诂”等,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双音词。
第二讲训诂小史一、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萌芽表现: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1.形训《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2.声训《礼记乐记》:“是故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3.义训《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渭迷。
”二、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兴盛的原因(l)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二)兴盛的表现(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涌现(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三)两汉训诂的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2)开始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站的又一特色。
三、继发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魏—唐训诂的特点1.内容上:扩大了训诂的范围经部—史部、子部、集部2.体式上:出现了义疏和集解(义疏:是兼释经注的一种训诂形式,它萌芽于汉末,而盛行于六朝。
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集解:一种是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
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一、什么叫义训在训释词语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就叫义训。
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二、义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三种形式。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
如:僖,乐也。
接,交也。
祺,祥也。
蒙,覆也。
《诗经》:“硕鼠硕鼠”郑笺:硕,大也。
《尚书》:“九族既睦”孔传:既,已也。
(二)反义为训简称“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
后世只通行其中一个意义,训诂学者为了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
如:《尚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同心同德。
《尚书》: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孔安国传:乱,治也。
“乱”在《尚书》时代有“治理”和“紊乱”两个相反的意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
(三)递相为训就是几个字辗转训释,意义相同。
《尔雅·释言》:速,徵也。
徵,召也。
邢昺疏: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这种方法的使用应该注意:如果释词和被释词都是多义词,那么递相训释的义项所表示的概念必须有同一性,否则就会犯移花接木的错误。
三、义训的实质——据文证义形训是从字形分析寻找解释词义的依据,声训是从读音线索寻找解说词义的依据,义训是不利用语音和字形线索,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只是就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解释词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
如杜诗:山城仅百尺。
韩文: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
柳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
”由唐人诗文的用例排列归纳得知,“仅”有“几乎”、“将近”的意义。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人思。
李世民《咏烛》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柳永《倾杯》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训诂的方法教学课件
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 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77岁——喜寿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 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 (台,骀)背之年99岁—— 白寿100岁――期 頣 ,人瑞 108岁——茶寿
1、见情愫,堕肝胆,施德厚 堕肝胆:肝胆涂地;输 2、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3、悲秋风之动容,何回极之浮浮?
用声音相近或相同的字来解释字义 音义关系的偶然性及约定俗成 特征相类似的事物,语音相近:小,少,渺,秒 通假字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根据语境 可怜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布衣庙堂 娥眉 朱门 纨绔 心腹 总角 豆蔻 须眉
楚腰 小蛮腰 舅姑 丈人 泰山 河东狮吼 母夜叉 尤物 小家碧玉 粉黛 东床择婿(郗鉴 王羲之)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 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 之年 15岁(男) ------- 志学之年 15—20 岁——舞家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桃李年华
臣子 阴谋 母猴
词以语素的含量上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 语素是 最 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从语音的形式看,语素 有单音节的,其中以单音节语素占优势。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包括单音节、 双音节和 多音节的)。单纯词绝大部分是单音节。双音节单纯词 多为古代遗留下来的联绵词,分为双声词、叠韵词、非 双声叠韵词和音译外来词。多音节单纯词主要是音译外 来词,如:冰淇淋奥林匹克、阿斯匹林等。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 合成词的构 成方式有八种:并列式、偏正式、支配式、补充式、陈 述式、附加式、重叠式、名量式。
训释词义的方法与原则
训释词义的方法与原则关于“训释词义的方法与原则”学习内容总结学了一学期的训诂学了,深奥的训诂在一学期的学习中,也让我或多或少的了解了一些训诂的知识,在此,我结合课本和部分资料对训诂学中“训释词义的方法与原则”做一点学习小结与体会。
训诂方式属于抽象的术语,它们是近、现代训诂学家总结出来的说明训诂方式的术语,指形训、音训和义训,又称为因形求义、因声求义和因文求意。
一、因形求义(形训)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的方法来解释字义。
这是根据汉字形体构造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训诂方式。
汉字是表意文字,最原始的汉字是按照字义绘形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往往具有直观而直接的关係。
根据早期汉字的这种特点,人们总结出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结构来推求字义的行之有效的训释方法。
形训的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
如《左传》,书中就有“故文,反正为乏”(《宣公十五年》)。
《韩非子·五蠹》也有“自环者谓之厶,背之谓之公”的解释。
在汉代以后把这一训诂方法继承过来并发扬光大,例如许慎。
一部《说文》,基本上依形立训,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
如:“分,别也。
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八部)”;“祭,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
(示部)”。
形训是训诂学中最古老的训释方式,在今天看来存在有很多局限。
比如,用这种方式分析汉字,只能是“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字,而对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则很难有所作为了。
再如,所依据的字形,必须是早期未经讹变的字体,否则,立训的基础错了,所作的训释难免不出偏差。
因此,现今运用形训来释义,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分析字形,应该依据文字的早期写法,以现今而言,首先应该依据甲骨文、金文,再参照《说文》。
二是分析形体要注意区别字义和词义。
字、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字则是词的书写形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词义引申、文字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有可能产生了变化,拉开了距离。
例如:《而部》:“而,颊毛也。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田 苗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
摘 要:训诂的方法在训诂学中是很重要的,学界对训诂的方法,特别是义训,有一些争议,文章主张区别索义方法和释义方法。 并将训诂的方法(如何索义的方法)做了归纳介绍。
关键词:形训 声训 义训
一、形训 即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从 而探索这个字所表示的词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汉字在世界文字体 系里面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它属于一种形意文字,它大体上一个 符号表示一个意义。这就使人们能够根据字的形体结构来了解它 们的意义。 使用形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 应该明确,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字是有限的。将汉字分为“六 书”,其中能够用这种方法研究的只有指事、象形、会意方式造 成的字。 b 应该区别开词义与字义。在造字之初,汉字有一定的意义, 即字义。字义有的和词义是一致的。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 字义和词义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如:“莫”字,其字义是“日 且冥也”,至于“莫”用作代词,是文字的假借,是词义了。 c 要注意文字假借。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之字, 其意义与字形无关,只是借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形体,不能 以形索义。 d 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探索意义要信而有据,切勿望文生训。 应该有旁证、文例依据或者事实依据,不能单靠字形结构的分析。 二、声训 即因声求义,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就是从被释词的语音着眼, 利用语音和语义的关系,推求它的词义。用来解释的词和被释的 词是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关系。 其理据是“声义同源”。众所周知,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同 时产生的,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分离,共处于语言这个实体中。 语言形成之初,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是由使用这一语言的社 会的人共同约定的,有任意性。但是这之后,某一语言中语音和 语义的实际关系就不再是任意性的了,有严格的规定性。就汉语 而言,人们在创新词新义的时候,往往通过联想,在原有词的基 础上,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组关系密切、特点相 似的新概念。词的发展总是以声音为纽带的,不论是词本身的词 义系统还是一组词组成的词族。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不 是一盘散沙而是有它的系统性。抓住声音这一线索,就有可能探 求出词的本义、引伸义、假借义以及命名的由来、所属词族等。 而就同一词族来说,音同、音近、音转的词,意义又往往相通。 有人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都是象形字,在各字下注明“象形” 就够了,《说文》却附会声训。如木字原像整个树木行,上为枝叶, 中为树干,下为树根,但《说文》却说:“木,冒也,冒地而生, 东方之行。”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没 有把“木”训为“冒”的。这种误会源于不明白:声训是用音同、 音近之字来揭示某一语词的命名立意之义,而不是解释该词在产 生之后用于交际的所指义。因为“木,冒也”只是解释“木”之 为词的语源义即命名立意之义,并非解释其表达所指之义。 晋代出现的“右文说”,对象是汉字中的形声字,即论述形 声字的声符和意义之关系的学说。右文说的理据和声训一样是“声 义同源”,但需要注意的是:a 右文说着眼的是文字的形体,而 不是文字所代表的词语。所以关于“右文”以及右文说的研究, 既有训诂学的问题,也有文字学的问题;b 声训与右文说虽然原 理一致,但声训旨在探求语源,解释语词的由来,其对象是文字 所代表的语词,右文说旨在揭示具有共同“右文”的形声字意义 上的共性;c 另外,声训不拘泥于文字的形体,而右文则03,巴蜀书社
简体版古代汉语名词解释训诂学及音韵学
简体版古代汉语名词解释训诂学及音韵学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肖庆峰整理一、文字部分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
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着《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
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
训诂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训诂学中的“义训”?A. 词义B. 词源C. 词义演变D. 词义辨析2. “训诂”一词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 《说文解字》B. 《尔雅》C. 《尚书》D. 《周易》3. “训”和“诂”在训诂学中分别指什么?A. 训:解释,诂:注释B. 训:注释,诂:解释C. 训:词义,诂:词源D. 训:词源,诂:词义4. 训诂学中的“音训”是指:A. 通过音韵变化来解释词义B. 通过词义来推断音韵C. 通过音韵来推断词源D. 通过词源来推断音韵5. 下列哪个不是训诂学的研究方法?A. 形训B. 音训C. 义训D. 语法分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训诂学中的“________”是指通过字形的演变来解释词义。
7. “________”是训诂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侧重于词义的解释。
8. 在训诂学中,“________”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文献中的用词来解释词义。
9. “________”是训诂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侧重于词源的探究。
10. “________”是训诂学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侧重于通过音韵变化来解释词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12. 举例说明训诂学中的“义训”是如何进行的。
13. 阐述训诂学中的“音训”方法及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训诂学与现代汉语研究的关系。
15. 以《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例,分析训诂学在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应用。
训诂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A4. A5. D二、填空题6. 形训7. 义训8. 比较训9. 词源训10. 音训三、简答题11. 训诂学在古代文献研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学者准确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揭示文献的深层含义,为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语言文字的支持。
12. 义训是通过分析词义的内涵和外延,结合上下文,对古代文献中的词汇进行解释。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2)
(2)注 定义:注释之意。 贾公彦《仪礼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也。”孔 颖达的解释:“注者,著也。言为之解说,使其义著明也。”两种说 法尽管有些不同,但认为“注”就是注解古书使之便于理解的意思是 一致的。 称古书注解为“注”始于东汉的郑玄,郑玄之前的古书注释皆称 “传”,后人将各类古书注释通称为“注”,故广义的“注”可以包 括对古代文献所作注解的一切训诂实践。 (3)笺 定义:表明文意记识其事之意,即指引申、发挥或补充、订正前人说 法的一种注释。 注书叫笺,始于郑玄。郑玄《毛诗笺》对《毛诗诂训传》解释不 明或过于简略的地方另外补充说明。因此笺这种体例实际上时后事疏 和正义的源头。
(4)疏 定义:也叫“正义”,疏通文意的意思。这是一种既解释文献原文, 又解释前人注文的注释。 这种训诂形式兴起的原因,是因为前代人传注,文字简古,文意 难懂,于是注家不得不既注经文,又释传注。义疏有“疏不破注”的 惯例,即给前人的注释找理由。 (5)章句 定义:离章析句之意。 其内容包括:明确句读,划分章节,在分析解说全文的基础上分 章概括大意,阐述思想内容。有的还在每章结尾处概括归纳本章的内 容,称为“章指”(即本章题旨的意思)。 (6)补注 定义:在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就其诠释对象说,它与义疏相同,但它敢于改正前人的注释,而 不必遵循“疏不破注”。
2、利用音同音近字 例:《毛传》:“盗,逃也。”(同音相训) 《说文》:“祈,求也。”(同声相训) 《说文》:“天,颠也。”(同韵相训) 3、利用同形字 例:《诗》:“风,风也。”
(被注字是一种文体名称,注释字意思是“鼓动”)
《周易》:“剥,剥也。”
(被注字是卦名,注释字意思是“解剥”)
《孟子》:“彻,彻也。”
二、训诂的体例—指训诂学家在实践中采用的体式条例
古代汉语六------训诂
通论:训诂
B、采用同训的方式来训释词语的含义 《尔雅· 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 胎、俶、落、权舆,始也。” 《尚书· 康诰》:“惟三月,哉生魄。”
《诗经· 大雅· 生民》:“后稷肇祀。” 《尚书· 胤征》:“俶扰天纪。” 《诗经· 周颂· 访落》:“访予落止。”
《大戴礼记》:“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尔雅· 释训》:“穆穆、肃肃,静也。”
通论:训诂
三、通释语义的专著 通释语义的专著不同于注疏的随文释义, 它所释的不局限于一书,更不局限于某一句 中的含义,而是某一词语常用的、基本的或 全部的意义。这类专著的数量和种类是非常 多的。按其内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单解语 义、音义兼注、形音义结合三大类。 四、杂考笔记中的训诂
通论:训诂
《说文解字》
通论:训诂
3、因声求义的轨道 A、破通假 明通假即排除文字通假造成的形、义分离现 象,旨在解决同音替代的问题。例如: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 何 王引之:学者以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 字读之,则以文害词。
通论:训诂
注意:破通假的基础是要有坚实的例证,阐述 要合乎情理,不能凭主管臆断。 例如: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诗经•秦风•终南) 王引之研究了整部《诗经》的体例(凡说山 有某物都是指草木),全诗结构(终南何有? 有条有梅),《诗经》的异文以及其他文献 中借“纪”作“杞”,借“堂”为“棠”的 实例,而后断定此处二字为“杞”、 “棠” 的通假字。
通论:形训
夫文,止戈为武。(左传)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者 谓之公。(韩非子) 两汉以降,训诂之学兴盛。《说文》可 以说是一部运用形训解释词义的专著。例如:
珏
二玉相合为一珏。
通论:形训
义训及其表现形式
第五章义训第一节义训及其表现形式在训释语词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说解方法叫做义训。
“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义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等。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
如:僖,乐也。
(《说文·八篇上》)接,交也。
(《说文·十二篇上》)戎,兵也。
(《说文·十二篇下》)姝,好也。
(《说文·十二篇下》)祺,祥也。
(《尔雅·释言》)明,朗也。
(《尔雅·释言》)蒙,覆也。
(《方言》卷十二)噬,食也。
(《方言》卷十二)裔,末也。
(《方言》卷十三)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诗·邶风·日月》)毛传:“冒,覆也。
”郑笺:“覆犹照临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诗·魏风·硕鼠》)郑笺:“硕,大也。
”九族旣睦,平章百姓。
(《书·尧典》)孔传:“既,已也;百姓,百官。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
(《左传·僖公二年》)杜预注:“懦,弱也。
”二、“反义为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做“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
而后世只通行其中的一个意义。
训诂学者为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
如: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书·泰誓》)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书•皋陶谟》)孔安国传: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
因“乱”在上古兼有“治理”和“紊乱”两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所以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就将之改为“治而敬”,以“治”训“乱”。
又如:颠,顶也。
(《说文•九篇上》)段注:“颠为最上,倒之则为最下,故《大雅》:‘颠沛之揭’,传曰:‘颠,仆也。
义训
词义引申
(三)礼俗的引申 由于汉民族古代礼制和习俗上的原因,由 于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使某些词的 意义之间发生了联系。 古汉语中,兽足义与分辨义相通。 ‚審‛‚悉‛‚釋‛都从‚釆‛(番)。 古代人们常要靠兽的脚印来辨别食兽还是 凶兽,以便决定迎而获之,还是避而远之。
词义引申
词义引申
(一)理性引申:指相关的两个义项意义 关系合乎逻辑,合乎理性。理性引申民族 特点不强,很多带有类化倾向。 时空引申 因果引申 同向的 动静引申 理性引申 施受引申 反向的 反正引申 实虚引申
词义引申
(1)时空引申:表示时间、频率、速度的 意义,通常与表示空间、密度的意义相关。 间:缝隙(空间距离狭小)→时间短。
右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力,‚佑‛为上帮助下,‚福 佑‛‚保佑‛,左手是助力,‚佐‛为下辅助 上,‚辅助‛‚辅佐‛。
词义引申
C.事物与专门施于它的动作相关。
天:头顶→削去额顶
《易》:‚其人天且劓( yì)。‛
耳:耳朵→割耳朵的刑罚:刵 鱼→捕鱼的劳动:渔
词义引申
(4)施受引申:发出动作与接受动作往往 用同词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与动作的接受 者也往往互相联系。 ‚乞‛有‚讨、求‛义,还有‚施‛义。
随着所及的对象由具体到抽象,‚及‛的 实义也逐渐变弱,最后变成介词‚及‛和 连词‚及‛。
词义引申
古代汉语中许多虚词是实词虚化而来,这 种虚化是通过实词的引申而达到的。所以, 研究某些虚词的作用,不得不从它虚化之 前的实义入手。 固:《说文· 囗部》:‚四塞也。‛
训诂方法义训课件
–《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 者偽也。”楊注:“偽,為也,矯也。”
3.从时地关系来看
–第一、以今语释古语。
《诗·王风·葛藟lěi 》:“终远兄弟, 谓他人昆。”毛传:“昆,兄也。”
《周礼·夏官·司甲》郑注:“甲,今 之鎧也。”
《说文·尗部》:“尗,豆也。” 又《舟部》:“舟,船也。” 又《土部》:“堂,殿也。”
第四、描述,即用语句對事物的性状加以描写叙 述。
–《尔雅·释兽》:“䝟貐yà yǔ ,类䝙chū ,虎爪,
食人,迅走。”
–《释兽》:“猱:蝯(同猿),善援;玃jué父,善
顾。”又:“威夷,长脊而泥。”
第五、比较,即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相关 的词。
–《诗·小雅·無羊》:“何蓑何笠。”毛传:“蓑,所 以备雨;笠,所以御暑。”
第七、申述。
–《诗·卫风·氓》:“于嗟鳩兮,无食桑葚。”毛 传:“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
第八、参证。
–《周礼·春官·典瑞》:“珍圭以徵守。”杜子春 注:“若今时徵郡守以竹使符也。”
–又:“春獵為蒐sōu ,同搜,夏獵為苗,秋 獵為獮xiǎn ,冬獵為狩。”
2)以小名釋大名,以狹義釋廣義。
–《書·舜典》:“予擊石拊石。”偽孔傳: “石,磐也。”
–《左傳·成公三年》:“齊侯朝于晉,將 授玉。”孔疏:“玉,謂所執之圭也。”
–《論語·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 以勝殘去殺矣。”皇疏:“為者治也。”
《詩·鄘风·相鼠》:“相鼠有皮。”毛传: “相,视也。”
又:“胡不遄chuán死。”毛传:“遄,速 也。”
–第二、界说,即用下定义的方式作释。用 一句或幾句話來闡明詞義的界限,對詞所 表示的概念的內涵作出闡述或定義。
浅析“义训”与“训诂方法”
浅析“义训”与“训诂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训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复兴和发展,对训诂实践的梳理工作进入了理论层面,大量关于训诂学理论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出版发表,其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训诂学的性质和训诂方法。
对于训诂方法的界定,诸家学说历来众说纷纭,而对于“义训”的归属,也一直存有分歧,这使得训诂方法和训诂形式关系混乱,研究者各持己说,使学习者无所适从,阻碍了训诂学的普及和研究。
因此,深入研究训诂方法和义训,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一、“训诂方法”诸说概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训诂方法”分类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1.传统的三分法按照传统的分类,训诂方法一般分为“形训”“声训”“义训”三种。
如周大璞《训诂学要略》、张永言《训诂学简论》、白兆麟《简明训诂学》、吴孟复《训诂通论》、黄大荣《训诂学基础》、赵振铎《训诂学纲要》、杨端志《训诂学》等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需要指出的是:吴孟复在传统三分法的基础上,又论述了“义界”和“代言”的方法。
周大璞在《训诂学初稿》中又添加了“观境为训”的训诂方法。
杨端志《训诂学》分别介绍了传统训诂的形训、声训、义训,并且指出“基本上是针对实词的”。
但他同时认为,“由于虚词本身的特点,虽然音训、义训也适应于虚词,但在古代训诂中解释虚词的方法与解释实词又是不尽相同。
”所以杨设专节加以介绍,归纳出指明虚词词性、以声音为训、同义词相训和描写语法意义四类解释虚词的方法。
这对训诂方法的细化和系统化具有启示作用。
以上这些观点是训诂方法传统的“形训”“声训”“义训”的三分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定的扩展。
2.新三分法这里所说的“新三分法”采用的是白兆麟的观点:“取消‘义训’的新三分法。
”[1]陆宗达、王宁把训诂方法归结为: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和比较互证三种。
陈绂承其学说归纳为: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据文证义三种。
白兆麟上世纪90年代观点有新的变化,用“引申推义”取代了“直陈语义”。
训诂学重点归纳
训诂的条例:声训:亦称音训,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有同音的,如《说文》:“衣,依也。
”有双声的,如《说文》豈部:“愷,康也。
”有叠韵的,如《说文》人部:“侨,高也。
”形训: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解释字义,谓之形训。
义训:以通行词训释古词语或方言词的意义,谓之义训。
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与,始也。
”始是通行词,前面被解释的十一个词,或为古语词,或为方言词。
解释训诂概念:因声求义(读若):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
因形求义(词形):是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分析来考求字(词)义。
因文求义(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直接解释词义。
因形求义因声求义之外的训诂方法都可归于此。
三苍:一、指秦李斯《苍颉》七章、赵高《爰历》六章、胡毋敬《博学》七章。
是秦统一文字之后,介绍小篆楷范的字书。
汉代合此三书为一,断六十字为一章,统称为《苍颉篇》。
凡五十五章,计3300字,小篆的常用字已大略具备。
二、以《苍颉篇》为上卷(包括《爰历》、《博学》),以西汉扬雄《训纂》为中卷,以东汉贾鲂《训纂》为下卷,也合称为《三苍》。
又作《三仓》,为四言韵文,便于学童诵读记忆。
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
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
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注: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
本义是用水灌注。
水道堵塞,用水灌注才能疏通。
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
疏: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
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
第一节义训的定义与局限
10
努力
《三國志》注引《魏末傳》:宣王徐更寬 言,纔令氣息相屬,說:“年老沈疾,死在 旦夕。君當屈并州,并州近胡,好善為之, 恐不復相見,如何!”勝曰:“當還忝本州, 非并州也。”宣王乃復陽為昏謬,曰:“君方 到并州,努力自愛!”錯亂其辭,狀如荒 語。 比較:《三國志·彭羕傳》:“天明地察,神 祇有靈,復何言哉!貴使足下明僕本心耳。 行矣努力,自愛自愛!”
5
行
柳永《木蘭花》:“若言無意向咱行,為甚 夢中頻夢見。”
6
行
你在我行,口強,硬抵著頭皮撞。(王實甫 《西廂記》) 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周邦彥《風流 子》)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周邦彥 《少年遊》) 我也則是嫂嫂行閒聒七。(《殺狗勸夫》)
7
比
敦煌變文《漢將王陵變》: “斫營比是王陵過,無辜老母有何愆?”
3
終……且……
《終風》:“終風且暴,顧我則笑。” 《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北門》:“終窶且貧,莫知我艱。” 《伐木》:“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甫田》:“禾易長畝,終善且有。” 《正月》:“終其永懷,又窘陰雨。”
4
終猶既也,言既風且暴也。《燕燕》曰:“終溫且 惠,淑慎其身。”《北門》曰:“終窶且貧,莫知我 艱。”《小雅·伐木》曰:“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商頌·那》曰:“既和且平。”)《甫田》曰: “禾易長畝,終善且有。”《正月》曰:“終其永懷, 又窘陰雨。”終字皆當訓為既。《王風·葛藟》篇“終 遠兄弟”,言既遠兄弟也;《鄭風·揚之水》篇“終鮮 兄弟”,言既鮮兄弟也;《鄘風·定之方中》篇“終然 允臧”,言既而允臧也。《列女傳·楚昭越姬》曰: “昔吾先君莊王淫樂三年,不聽政事,終而能改, 卒霸天下。”言既而能改也。既、終,語之轉,既 已之轉爲終,猶既盡之轉爲終耳。解者皆失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训诂方法之义训
一、什么叫义训
在训释词语时,仅从现有意义的角度来选择训释词或作出义界,而不考虑词义来源与形义关系,这种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就叫义训。
义训是训诂学上运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训诂方法。
二、义训的表现形式
主要有同义为训、反义为训、递相为训三种形式。
(一)同义为训就是用同义词说解词义。
如:
僖,乐也。
接,交也。
祺,祥也。
蒙,覆也。
《诗经》:“硕鼠硕鼠”郑笺:硕,大也。
《尚书》:“九族既睦”孔传:既,已也。
(二)反义为训简称“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
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兼有正反相因的两个意义,这在训诂学上叫“施受同辞”或“美恶同名”。
后世只通行其中一个意义,训诂学者为了说明古书中本来的词义,往往就要用反义词来说明词义。
如:
《尚书》: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安国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同心同德。
《尚书》: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
孔安国传:乱,治也。
“乱”在《尚书》时代有“治理”和“紊乱”两个相反的意义,到汉代只通行“紊乱”一义。
(三)递相为训就是几个字辗转训释,意义相同。
《尔雅·释言》:速,徵也。
徵,召也。
邢昺疏:转相解也,皆谓呼召。
这种方法的使用应该注意:如果释词和被释词都是多义词,那么递相训释的义项所表示的概念必须有同一性,否则就会犯移花接木的错误。
三、义训的实质——据文证义
形训是从字形分析寻找解释词义的依据,声训是从读音线索寻找解说词义的依据,义训是不利用语音和字形线索,不考虑词义来源和形义关系,只是就文献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来解释词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唐人文字,仅多训庶几之几。
如杜诗:山城仅百尺。
韩文: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又,家累仅三十口。
柳文:自古贤人才士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
”由唐人诗文的用例排列归纳得知,“仅”有“几乎”、“将近”的意义。
镇下千行泪,非是为人思。
李世民《咏烛》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柳永《倾杯》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顾琼《玉楼春》
在舍浑如远乡客,诗僧酒伴镇相随。
来鹄《病起》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镇,常。
这是从一句中上下词语的意义证明“仅”的词义。
“据文证义”的“文”一是指这种上下文词语的意义。
此外,还指整个文章的文意。
如: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其中“不”的注解。
“不”是多义词,一是否定副词,一是语气词。
如果解释为否定副词,那么说话的老人对孔子有斥责之意。
可是,纵观全文,老人多孔子及子路的态度是毫无斥责之意的,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因此,根据全文文意,此处的“不”不应是否定副词,而应是语气词,解释为“勤劳四体,分植五谷。
”丈人说他自己只顾忙着种庄稼,不知道谁是子路老师。
四、形训、声训、义训三者的关系
在具体的训诂实践中,三者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表现在两方面:三者的交错使用和三者的相互联系。
(一)形训、声训、义训三者交错使用。
同一部训诂著作,既可以使用形训、也可以使用声训、又可以使用义训。
如《说文》是“以形说义”的训诂专注,但有的使用声训:
祠,春祭曰祠。
品物少而多文辞也。
段注:辞与祠叠韵。
造,就也。
段注:造、就叠韵。
妻,妇与夫齐者也。
段注:妻、齐以叠韵为训。
同时,由于很多字目前无法从形体和声音线索可探索它的意义,因而,任何“形训”“声训”的专著,都不能排除义训。
犕,《易》曰:犕牛乘马。
另外,就是同一个字,也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解释。
如:进,登也。
《说文》
进,引也,引而前也。
《释名》
(二)三者互相联系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形音义三者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形训、声训和义训不仅可以交错运用,而且还应当把三者联系起来,用形音义统一的观点考察字义。
初,《说文》:“初,始也。
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
《尔雅》:“初,始也。
”
文献用例:初,郑武公娶于申。
《郑伯克段于焉》
初,宣子田于首山。
《晋灵公不君》
可知,初,有“始”义,又有“故”义。
解释为“起初、当初”。
就训诂方法来说,形训、声训、义训是互相联系的,但又不是并列的,形训是基础,声训是枢纽、义训是依据。
课堂练习:
举例说明下列术语:右文说反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