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的的方式
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一)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具体地说,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的方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离,丽也。兑,说也。”
《孟子·藤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一类训诂,在当时的文献正文里,已经屡见不鲜了。
秦汉间的《尔雅》和汉代的《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多半都用这种训诂方法。尤其是《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例如:《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同音相训)
《尔雅·释言》:“宣,缓也。(音近相训)
《说文·上部》:“旁,薄也。”(音转相训)
声训有时还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具体有三种方式:
(1)用声母训声子,例如:《尔雅·释言》:“讹,化也。”《释名·释形体》:“帽,冒也。”
(2)用声子释声母,例如:《尔雅·释言》:“干,扞也。”《说文·古部》:“古,故也。”《释名·释形体》:“眉,媚也,有妩媚也。”
(3)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例如:《尔雅·释言》:“葵,揆也。”
《释名·释形体》:“恭,拱也。”
二、形训——因形求义的方法
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荀子·劝学》:“天见其明。”注:“明谓日月。”
汉代以后,经师的解经,《说文》等书的释义,都常用这种形训的方法,如《周礼·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郑众《周礼注》:“忠,言以中心。”
《周易·讼卦》释文:“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它对字形的解说多半是为了释义。例如:命:使也。从口令。
吠:犬鸣。从口犬。
戒:警也。从共戈,持戈以戒不虞。
之所以可以采取形训的方法解释词义,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体与词的本义有直接关系。
三、义训——直陈语义的方法
义训并不借助于字形和字音,而是直接陈述语义。从解释词和被解释词的关系来看,这种训诂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同义相训
有的是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同义词。例如:
《尔雅·释言》:“增,益也。”
《说文·一部》:“元,始也。”
《广雅·释言》:“贱,卑也。
有的是两个同义词互相训释,这在训诂学上叫做“互训”。例如:《尔雅·释言》:“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说文·草部》:“芜,薉也。”“薉,芜也。”
《说文·走部》:“走,趋也。”“趋,走也。”
有的是用一个词去解释几个或许多同义词。例如:
《尔雅·释诂》:“迄、臻、极、到、赴、来……,至也。”
《广雅·释诂》:“龄、齿、稔,年也。”
有的是几个同义词展转递训。例如:
《说文·口部》:“咙,喉也。”“喉,咽也。”“咽,嗌也。”
《说文·心部》:“恚,恨也。”“恨,怨也。”“怨,恚也。”
2、反义相训——反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解释。
反义相训,训诂学上习惯称为反训。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提法,怎么能用意义与之相反的词解释这个词呢?其实,这并不值得奇怪,一个词包含正反两个义项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绝大多数语言学家都承认这一事实。
这种训诂方法,在古代训诂中也不乏其例。《尔雅》中就有几条:徂,存也。(《释诂》)
乱,治也。(《释诂》)
故,今也。(《释诂》)
3、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延小的词语解释外延大的词语。
《素问·金匮真言论》:“经谓经脉,所以流通营卫血气者也。”
《礼记·乐记》注:“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也。
4、以共名释别名,即指出某一事物的类属。
例如:
《说文·草部》:“荑,草也。”“葵,菜也。”
《说文·木部》:“李,果也。”“橙,橘属。”
5、设立界说,即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
上述各种义训,多半是以单词解释单词,而单词往往多义,因此,其解释的意义有时不够明确。为了弥补这个缺点,训诂学家就采取下定义的方法,用几个词或许多词组合起来,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定义。例如: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
《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巷门谓之闳。”
《说文·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
“驹,马之小者也。”(《诗经·周南·汉广》朱熹注)
6、描写形象,即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
例如: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牛部》:“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