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方法
6.训诂的方法与原则
(2)证发本义 《说文》三上:“说,说释也。从言兑。一曰 谈说。” 《说文》乃说解词的本义之书,在这里,《说 文》提出了“说”的两个意义:一为说释,一为谈 说。而不能确定哪个是“说”的本义。 杨树达先生即运用比例推证法予以证发,指出: “谈说”乃“说”之本义。为什么?因为“说”从 “兑”,“盖兑者锐也。《史记· 天官书》曰:‘三 星随,北端兑。’以‘兑’为‘锐’。……盖言之 锐利者谓之说,古人所谓‘利口’,今语所谓言辞 犀利者也”“说”受义于“锐”,犹“谈”受义于 “剡”,《说文· 刀部》:“剡,锐利也。”“说” 与“谈”的源词义同、其本义也当相同。《说文· 言 部》云:“谈,语也”“谈”的本义为“语”,故 知“说”的本义必为“谈说”。
(3)上下文相应 《三国志· 魏书· 方技传》:“若当针,亦 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 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 差。” 此例“病”与上文“病者”相应。 又:“(华)佗曰:‘……胎死,血脉 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 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 此例“死胎”与上文“胎死”相应
不露形迹,则依稀不显,故两词还都引申有依 稀义,《玄怪录》卷一《裴谌》:“既而稍闻剑佩 之声,二青衣出曰:‘阿郎来。’”《太平广记》 卷301《汝阴人》引《广异记》:“有顷,异香满 室,渐闻车马之声。”二例中的“稍闻”、“渐 闻”,即皆谓依稀听见。 (3)词语所处的上下文语境相同,则其意义往 往相同。 所谓上下文语境,就是指在一定的言语片断中 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搭配、照应关系 和意义联系。什么样的上下文语境,限定用什么样 的词;词具有什么意义,决定它可以用于什么样的 上下文语境。因此,词语所处的上下文语境相同, 则其意义往往相同。例如:
《水经注》卷34《江水》:“天帝之 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 之阳,精华为草,实为灵芝。” ———————————— 《唐语林》卷一:“公主既行,每进见, 上常诲曰:‘无轻待夫,无干预时事。” 《太平广记》卷245:“弟先兄举,世 以为笑,今处姊未适,先行可乎?”
第三节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第三节训诂的方法和体例训诂是指对一篇文章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解析和品评,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艺术特点。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在不同的学派和时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是训诂的基础,通过对文本的文字、结构、文体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其表达和传达的内涵。
具体来说,可以对文本的主题、情感、意象、修辞等进行分析,以及对文本的叙事、描写、议论等进行考察。
四、读者反应研究法。
读者反应研究法是通过对读者对文本的反应和理解进行分析,来揭示文本的意义和效果。
可以通过读者的评论、批评、解读等资料,了解到文本对不同读者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推测出文本的诉求和价值。
训诂的体例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大训诂。
大训诂是对整个文本进行详细而全面的解读和品评。
通过对文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艺术特点,以及对读者的启示和影响。
二、小训诂。
小训诂是对文本中的一些具体部分进行分析和解读。
可以选择文本中的一些章节、一些段落、一些句子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独特的意义和艺术效果。
四、训诂与批评相结合。
训诂与批评相结合是指将训诂的方法和理论与批评的观点和评价相结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解读和评价体系。
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结合对其价值和表达方式的评价,以达到对文本全面评价的目的。
以上是训诂的方法和体例的一些基本介绍,当然在实际的训诂研究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更加细致、个性化的分析和解读。
总之,训诂是一项需要深入挖掘和探索的工作,既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思考,又要有扎实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文本的深层意义和艺术魅力。
训诂的方法
• 枚乘《七发》:“ 犹将销铄而挺解也。”李 善注引高诱《吕氏春 秋》注曰:“挺,犹动 也。” • 王念孙《读书杂志· 余编下》指出:“李训挺 为动,则分挺与解为二义矣。今按铄亦销也, 挺亦解也。《吕氏春秋· 仲夏纪》:‘挺 众囚, 益其食。’高注曰:‘挺,缓也。’…… 《后汉书· 臧宫传》„宜小挺援’,《傅燮传》 „贼得宽挺’,李贤注并云:‘挺,解也。’” • 按:王念孙之所以知道挺有缓解之义,是根 据《吕氏春秋》高诱注和《后汉书》李贤注 这两条古注。
• 《论衡· 定贤》:“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 娴丽、称媚为对文,娴丽是同义复词,则称 媚也应是同义复词,称亦媚也。 • 《论衡· 幸遇》:“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以色称媚即是以色取悦于主上之意,称、媚 乃同义复词,称决不作称赞解。 • 《荀子· 礼论》:“吏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 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也。”称、好 对文,是称亦好也,好、媚义近,则称、媚 亦义近。 • 根据以上语言材料,并加以类比推勘,我们 得出了“称有媚义”的结论。
•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 司马贞《索隐》曰:“皮面,谓刀 割其面皮, 欲令人不识。” • 王念孙《读书杂志· 史记第五》“皮面”条指 出:“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 云皮面矣。《广雅》曰:‘皮,离也。’又 曰:‘皮,剥也。’然 则皮面者,谓以刀自 割其面也。” • 按:王念孙之所以知道皮有剥、离之义,是 根据古代《广雅》这部辞书。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三)义训(据文正义)—指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 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 例:《方言》:“崽者,子也。”(直训) 《广雅》:“拳拳、区区、款款,爱也”(一词释数词) 《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互训) 《尔雅》:“速,征也。”“佂,召也。”(递训) 《说文》:“尗,豆也。”(用今语释古语) 《方言》:“曾、訾,何也。”(用通语释方言)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和体例
一、训诂的方法—指探求古代书面语词语意义的方法和解释词义的方法。
(一)形训(以形说义)—指用分析文字形体结构的方法
来解释字义。 (二)声训(因声求义)—指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 词义的方法。 三种方式: 1、利用形声字 例:《尔雅》:“诰,告也。”(用声旁字训释形声字) 《荀子》:“君,群也。”(用形声字训释声旁字) 《释名》:“纪,记也。”(用同声旁的形声字训释)
(7)集解 定义:汇集杂说以为一书的注释形式。 是将前人的训释汇为一体,并加以鉴别,供读者择善而从; 在前人无注而需要诠解的地方,则由编撰者补作注释。这类体式有 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标准的集解体所集诸说角度不同,互相发明, 实为有机的注释文字 ,中间也有集解者的识断。这一点使它区别 于纂集体。二是,它于每解之下所引诸说一般均属于众家对同一原 文所作的不同训释,而不解释该词 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词在上古本来兼有正反两种意义,后世 只通行一种。另外,由对比引起的联想也是造成反训的一个原 因。反训作为语义训释的一种手段,由《尔雅》开创,并由郭 璞注阐明。这种训诂现象虽然范畴有限,但了解它对阅读古籍 是有用的。 例:《尔雅》:“徂,存也。”“乱,治也。”郭璞注:“以 徂为存,犹以乱为治„此皆训诂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 名。” 《广雅》:“贷”训“借”又训“与”。 《释言》:“陶”训“喜”又训“忧”。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颜师古注:“面谓背之,不面 向也。面缚亦反背而缚之。”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的方法部分
自考《训诂学》复习资料训诂的方法一训诂的方法1.以形索义2.因声求义3.据文证义4.析词审义5.辨体明义二、以形索义:外在形式的利用。
什么是“以形索义”?结合材料说明以形索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形索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也就是“依形求义”的训释方法。
如:古书有“梦黄能”。
《金文编》“能”像熊的样子,可知“能”是“熊”的古体字。
运用“以形索义”要注意:(1)文字形体与词义的关系。
从《说文》的说解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字形体与词义的关系。
如:“莫”为会意字,像太阳西下在天边草丛里,表示“暮”的意思。
(2)古文字与训诂。
依靠殷商系文字——甲骨文,可以更好训释词义。
如《说文》“追”、“逐”二字互训,古书里看不出二字区别;甲骨卜辞“追”的对象是人,“逐”的对象是兽,后来才混而不分。
(3)笔意与笔势。
在运用以形索义这一方法时,要涉及笔意与笔势问题。
只有较早的文字才有笔意。
汉字发展的结果,字形日益显示不出一点一画的意思,与字义的联系切断,就成为“笔势”。
如:小篆的“民”的形体无法解释字义,必须上推到古文去考察。
古文“民”从女,作捆绑状,是俘虏的形象。
这说明,运用以形索义须以笔意为据。
(4)防止望文生训,主要是:因不明古义而望文生训,如:古书“堕肝胆”,有人释为“肝胆涂地”,其实“堕”古有“输”义,句指“把心交出来。
”因不明通借而望文生训,如:古书“动容”,有人误解“容”为“容貌”,其实“容”为“动”义,“动容”是同义复词。
三、“厥意”即字形中反映的词义,也就是笔意。
运用以形索义原则须以笔意为据,发展的结果,字形日益显示不出一点一画的意思,甚至有的只是象征性的符号,字形与字义的联系疏远了,就切断了,就成为“笔势”了四因声求义(声训)---内在形式的利用。
声训”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进行解释字义①音义的各种关系:偶然性、约定性、回授性、延展性、类聚性、多元性。
②因声求义的条件:特征类似的事物,语音可能相同或相近;必须以古音为标准③因声求义的轨道:通假借、明方言、寻语源。
训诂的基本方法
7-25-18-训诂的基本方法
1. 字形分析:训诂的第一步是分析字的形状和结构。
汉字由不同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的顺序和位置都可能影响字的含义。
这包括识别基本的笔画、部首(汉字的组成部分),以及整个字的结构。
2. 部首分析:部首是汉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含有关字义的线索。
通过识别部首,训诂学家可以推测出字的大致意思。
部首有时也被称为“偏旁”。
3. 古文字研究:研究古代文献和古文字是训诂的重要一步。
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古代铭文,训诂学家可以了解古代汉字的使用情况,帮助理解字义。
4. 上下文分析:汉字的含义通常依赖于上下文。
训诂学家通常会查看古代文本中汉字的使用情况,以确定其准确含义。
这包括查找同一字在不同上下文中的用法,以及查找相关的古代注释或解释。
5. 比较研究:有时,训诂学家需要比较不同文献、不同版本的文本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字,以确定汉字的含义。
这有助于理解汉字的语义演化和变化。
6. 参考字典和工具:训诂学家通常会借助各种字典、工具书和研究资料来进行研究。
汉字字典、训诂学专著以及在线资源都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
7. 综合分析:最终,训诂学家会综合所有的信息,包括字形、部首、上下文、古文字、比较研究等,以提出对汉字含义的解释和诠释。
这需要深刻的语言学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训诂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有时会存在争议性。
不同的训诂学家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解释和诠释,因此训诂的结果可能会有多种观点。
此外,训诂不仅适用于古代汉字,也可以用于解释汉字中的异体字和复杂字。
诸子平议训诂方法
诸子平议训诂方法
"诸子平议"是中华传统哲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言行、哲学观点等。
训诂是研究古代汉语及古代文献的重要手段,涉及到对文字、语音、语义的理解和解读。
因此,在"诸子平议"的研究中,训诂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训诂方法:
1. 同音异义比较:通过对不同文献中同一个词或字的同音异义
进行比较,来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方言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地区或方言中同一个词或字的发音、用法、含义等,来理解其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等。
3. 训诂诂名:通过对一些特殊的词汇、术语进行分析,来深入理解古代文献中的词语、概念等。
4. 词源分析:通过对古代词汇的来源、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来深入理解古代哲学思想、文化观念等。
5. 综合比较:通过对多个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来深入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思想、观点、文化等。
需要注意的是,训诂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和
手段,如文化研究、历史研究等来进行深入研究。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
②、形训对象必须是造字之初大本形 《说文》:“元,始也。从一兀声。” 《说文》:“為,母猴也。” 《说文》:“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刑。” 恒,本义月上弦。《诗· 小雅· 天保》:“如月之 恒,如日之升。”毛传:“恒,弦也。”郑笺: “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朱熹《诗集 传》:“恒,弦。” 姮娥,嫦娥。
训诂的方法
②指事 《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 国语· 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左 传· 成公二年》:“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 徇齐垒。”《左传· 僖公十三年:“(先轸)免胄 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 元。”Fra bibliotek训诂的方法
④形声 《说文》:“叔,拾也,从又尗声。”《诗· 七月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说文》:“脩,脯也。从肉攸声。”《周礼· 天 官· 膳夫》:“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注: “脩,脯也。”疏:“谓加姜桂锻治者谓之脩, 不加姜桂以盐干之者谓之脯。”《左传· 庄公二十 四年》:“女贽不过榛、栗、枣、脩。”《论语· 述而》:“以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训诂的方法
段玉裁:“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 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 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相互求,举一可得五。 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 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
训诂的方法
一、形训 1、形训依据 2、形训条例 ①象形 《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诗· 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大雅· 生民》: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国语· 吴语》:“觞酒,豆肉,箪食。”《论语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训诂方法和原则
训诂方法和原则训诂方法和原则————————训诂是指以古典经典文本中的语句为基础,以提炼出精确的含义为目的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技能。
训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它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思想原则和分析技巧,受到了当时众多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训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精神文明的标志。
训诂在提供思想和文化历史见解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智力训练方式。
一、训诂方法1. 注重内涵:训诂注重文字内涵,以内容为出发点,强调文字的丰富性,避免表面化的理解。
2. 加强理解:训诂要求学者仔细理解文字内涵,尤其是隐含意义,加强对文字内容的理解。
3. 加强对比:通过对比文字中的不同表述,有效地提高文字的理解能力。
4. 分析关联:通过分析文字之间的关联,加强对文字之间的理解。
5. 结合实际:训诂要求学者不仅要理解文字内容,还要将文字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
二、训诂原则1. 注重审美:训诂要求学者不仅要注重文字内涵,还要注重文字的审美性,加强对文字的审美感知。
2. 避免浮夸:要避免文字中的浮夸,不要将文字表达出来的意义变得过于夸张。
3. 注重意义:要注重文字中所表达的意义,不要将文字中的意义变得过于弱化或失真。
4. 保留原意:要尽量保留文字中所表达的原意,不要将文字中所表达的意义变得过于片面或歪曲。
5. 注重实用性:要注重文字中所表达的实用性,在表达中要充分考虑实用性问题。
三、应用1. 文本阅读:训诂方法和原则可以帮助学者更好地阅读古典文本,从而更好地理解古典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
2. 语言学习:通过训诂方法和原则,可以帮助学者加强对语言特点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3. 教学活动:通过运用训诂方法和原则,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古典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
4. 智力培养:通过运用训诂方法和原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培养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训诂的方法
• 李商隐《俳谐》:“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 • 杜牧《寄浙西李判官》:“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 浑头少恨渠。” • 杜牧《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红烛短时 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 《离骚》:“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 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 张渡《然疑待徴录》认为“志当读作帜……抑志承 云旗句,弭节承八龙句。” • 其说似甚有理,故近人游国恩《离骚纂义》(485 页)、姜亮夫《屈原赋校注》(135页)及北京大 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533页)均取张说。
• 《史记· 刺客列传》:“因自皮面决眼。”《索隐》 曰:“皮面,谓刀割其面皮,欲令人不识。” • 王念孙曰:“如小司马说,则当云割面皮,不当云 皮面矣。《广雅》曰:‘皮,离也。’又曰:‘皮, 剥也。’然则皮面者,谓以刀自割其面也。”
二、破假借
• 王引之云:“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 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 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 本来有表示某个意义的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古人不用它,而用 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这种现象,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写别 字。遇到这种本有其字的假借时,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被这个假借 字所迷惑,要想方设法找到它所代表的那个本字,用本字的意思去解 释,才能讲得通,这个,便是所谓破假借
• 《汉书李广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 盛卧。行十余里,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 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 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 《史记· 李将军列传》:“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 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 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 驰。”裴驷《集解》引徐广曰:“一云‘抱儿鞭马南驰’ 也。” • 按:一云“推堕”,一云“抱”,于是推堕与抱便构成了 异文。 • 根据这条异文,可以推断抱有堕义,抱当读为抛。由此又 可推知:成语“抱薪救火”,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方法训诂方法:以形说义即形训、因声求义即声训(前二者为主要方法)、核证文献语言、考察古代社会(后二者为辅助方法)。
以形说义: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世界上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因形知音而知义,形与音关系密切)、表意文字(见形知义,形与义关系密切)。
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直接反映出所记录的意义,形义统一在汉字的构造中,使我们由字形探求字的本义成为可能。
东汉许慎《说文》对9353个汉字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其词义。
运用以形说义方法时主要依据《说文解字》,其次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两者中都有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参照《甲骨文编》、《金文编》等书籍,以求得字的原始义。
因声求义: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要准确解释词义有时就要借助于它的语音。
从汉代开始,训诂学家就注意到了汉语词语的读音。
例如:《说文》中就运用了相当多的声训(以同音字作为训释字)。
扬雄的《方言》很关注异地殊语反映出的读音变化。
东汉末年的刘熙所写的《释名》一书,就是通过声音线索来找出百姓日用器皿的得名缘由。
汉字里形声字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构字方式,汉字表音化的趋势在日益加强。
汉语音韵的发展变化是声、韵、调协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变化必然会牵动其他两个方面的变化,特别是韵的变化,往往会造成声母、声调的演变。
训诂:用今天的话来解释传统经典(古书)中的古字词。
训诂学是古代传统小学,是经学的基础,是从形、音、义三个方面研究古文古字。
训诂的工具是字典字书,如《尔雅》《小雅》《广雅》《方言》《说文解字》等。
训诂的目的是解决今人直接阅读古代书面文字的障碍。
训诂的方式
二)义界的原则 义界既然是下定义式的,自然应该以能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为基本原则。具体来讲, 就是必须确切而又简要地说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然而,在 具体的训诂实践中,完全体现这一原则的并 不是很多。有时只是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 延较小的词语解释外延较大的词语。比如:
《礼记·乐记》:“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 也。”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根据逻辑规则,定义一般是,被定义概念等于种 差加邻近的属。古人运用“义界”的方式释词,有时 或多或少地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但总的来说,义界 的理论与实践并不能与科学的定义等量齐观。正因为 如此,我们并不把“义界”表述为“定义”。义界的 训诂方式,也比较常见,再举几例: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有时只是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而已,比 如: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尔雅·释畜》:“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有时只是把两种类似的事物加以比较,比如: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郑玄注 引郑司农曰:“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若今博士、大史、大宰、 大祝、大乐,属大常。”(以今制拟古制)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夏至第三个庚日起叫“三伏”。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叫“腊”、叫“伏”?我们就可以对这两 个字,做一番“推原”的工作了。首先,查一下历史,知道
“腊”和“伏”是古代农村里的两种祭祀(腊祭在十二月举
行,伏祭在夏至第三个庚日以后举行);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三十八分。
其次,就从研究词义的角度,进一步去探索这 两种祭祀得名的原因。“腊祭”是用腊肉作祭品的 意思,“腊”的命名,就是由腊肉得来的,比较容 易解释。“伏祭”是用“杀狗”作仪式,“伏”是 由“杀狗”而得名的。“杀狗”为什么叫“伏”呢? 这就要进一步去推求。《周礼》上称“伏祭”叫 “ 辜”。“ ”就是“副”的异体字,“伏” 和“副”的古音相同,所以“伏”就是“副”的同 音假借。《说文解字》说:“副,判也。”“副” 就是用刀剖开的意思,也就是“杀”。现在湖北方 言仍把宰杀牲口叫作“副”,说副猪、副鸡等等。 这样一层一层推求,最后从声音线索探求到词义, 就能弄清楚“伏”和“杀狗”的关系。
三种训诂方法
三种训诂方法一、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训诂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字词、语句和篇章进行深入研究,揭示文字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介绍三种训诂方法,分别为字词训诂、语句训诂和篇章训诂,以期为古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二、第一种训诂方法:字词训诂1.字义解析字词训诂的第一步是字义解析。
通过对字形、字音、字源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字的原始含义及其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例如,“仁”字,从字形上看,由“人”和“二”组成,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字源上看,仁字古文从“身”,说明古人强调身体力行地去爱人。
2.词义辨析在了解字的基本含义后,需要对词语在文献中的具体含义进行辨析。
如“仁爱”、“仁政”等词语,虽然都以“仁”为核心,但其在文献中所表达的含义却有所不同。
3.词语来源与演变通过对词语的来源与演变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古代文学中的使用背景。
如“绿色”一词,古代文献中多指青色,是因为古代染色技术限制,绿色染料较为稀少,故而地位较高。
三、第二种训诂方法:语句训诂1.句子结构分析进行语句训诂,首先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如《论语·为政》中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这句话中,“足食”、“足兵”和“民信”是三个并列的结构,表示满足百姓的粮食需求、加强国防和赢得民心这三个方面。
2.语句意义解读在了解句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句子意义进行解读。
如《论语·里仁》中的“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贤人时要努力向他们学习,看到不贤的人要反思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3.语境关联分析语境关联分析是语句训诂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句子所在篇章的背景、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等方面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内涵。
如《论语·阳货》中的“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这句话,联系上下文可知,孔子在这里是在批评子贡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道德修养。
三种训诂方法
三种训诂方法
一、引言
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中,训诂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一种通过对文字、词语、句子和篇章的深入剖析,以揭示作品内涵和作者原意的学问。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种训诂方法,分别为字词训诂、句子训诂和篇章训诂。
二、第一种训诂方法:字词训诂
1.字词含义解析
字词训诂主要是通过对单个字词的含义进行解析,以理解其在作品中的具体含义。
这需要训诂学者具备丰富的字词知识和文献资料。
2.实例分析
例如,《诗经》中的“窈窕淑女”,通过字词训诂可以得知,“窈”表示深邃,“窕”表示清幽,形容女子心灵美。
三、第二种训诂方法:句子训诂
1.句子结构分析
句子训诂则是针对句子结构的解析,通过对句子成分、语序等方面的分析,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2.实例分析
如《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通过句子训诂,可以了解到这句话的重点在于“温故而知新”,强调了学习的方法。
四、第三种训诂方法:篇章训诂
1.篇章结构解析
篇章训诂是对整个作品结构的分析,通过把握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揭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2.实例分析
如《红楼梦》通过篇章训诂,可以发现其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五、总结与展望
训诂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对字词、句子和篇章的训诂,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原意。
然而,训诂学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
第12讲训诂方法
第12讲训诂方法•形训所谓训诂方法,就是指训释词语的传统释义方法。
训诂的方法很多,有注音法、析句法、校勘法、释义法等,前代训诂学家通常把解释词义的方法分为形训、声训和义训。
其实形训、声训的的目的仍然在于解释词义,应属于广义义训的下位概念。
下面重点介绍形训。
一、形训原理1、何谓形训?形训就是通过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来说明词义的训诂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据形索义。
语言里面的词只有语音和语义,无所谓形体。
形的概念,产生于文字。
早期的汉字是根据汉语的词义来构形的,汉字的形体在通常情况下与其所反映的词义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汉字具有表意性,这就使得通过分析字形来探求词义成为可能。
《说文解字》全面采用了形训的方法,分析字形,推求本义。
如:刀、取(见教材P125)2、形训的理论依据——六书“六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但“六书”的具体含义不得而知。
到西汉才有了解释,著名的有三家:P126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后来采用班固的顺序,许慎的名称。
戴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
”此为著名的“四体二用”之说。
二、形训的类型1、以形说义(见教材P126-129)(1)象形字的形训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的形态、状貌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由此造出的字就是象形字。
如:P127〜8 口自目吕犬万牛竹臣羊合体象形:瓜页(2)指事字的形训(见教材P129-131)抽象的义理是无法用象形的办法来造字的,因此,“事无形,故须有所指以见意。
”这就出现了指事字。
如:十廿卅上下甘亦朱寸刃元本末(3)会意字的形训(见教材P131-134)会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及所表达的意义合起来表达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训诂的方法
训诂的的方式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
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一)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
具体地说,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的方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如《周易·说卦》:“乾,健也.坤,顺也。
震,动也。
坎,陷也.离,丽也。
兑,说也。
”《孟子·藤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一类训诂,在当时的文献正文里,已经屡见不鲜了。
秦汉间的《尔雅》和汉代的《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多半都用这种训诂方法。
尤其是《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例如:《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同音相训)《尔雅·释言》:“宣,缓也。
(音近相训)《说文·上部》:“旁,薄也。
”(音转相训)声训有时还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具体有三种方式:(1)用声母训声子,例如:《尔雅·释言》:“讹,化也。
"《释名·释形体》:“帽,冒也。
”(2)用声子释声母,例如:《尔雅·释言》:“干,扞也。
”《说文·古部》:“古,故也。
”《释名·释形体》:“眉,媚也,有妩媚也。
”(3)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例如:《尔雅·释言》:“葵,揆也。
”《释名·释形体》:“恭,拱也。
”二、形训-—因形求义的方法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
这种训诂方法,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荀子·劝学》:“天见其明。
"注:“明谓日月。
”汉代以后,经师的解经,《说文》等书的释义,都常用这种形训的方法,如《周礼·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郑众《周礼注》:“忠,言以中心。
”《周易·讼卦》释文:“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诂的的方式
训诂的方法指的是探求词义的方法。
前人习惯把它分成三类:声训、形训和义训。
(一)声训——因声求义的方法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
具体地说,就是用音同、音近或音转的字来解释词义。
这是前代训诂学家常用的一种训诂方法。
因声求义的方法,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萌芽。
如《周易·说卦》:“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坎,陷也。
离,丽也。
兑,说也。
”
《孟子·藤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这一类训诂,在当时的文献正文里,已经屡见不鲜了。
秦汉间的《尔雅》和汉代的《说文》、《方言》、《释名》等训诂专著,多半都用这种训诂方法。
尤其是《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例如:《释山》:“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
”(同音相训)
《尔雅·释言》:“宣,缓也。
(音近相训)
《说文·上部》:“旁,薄也。
”(音转相训)
声训有时还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具体有三种方式:
(1)用声母训声子,例如:《尔雅·释言》:“讹,化也。
”《释名·释形体》:“帽,冒也。
”
(2)用声子释声母,例如:《尔雅·释言》:“干,扞也。
”《说文·古部》:“古,故也。
”《释名·释形体》:“眉,媚也,有妩媚也。
”
(3)用声母相同的字相训,例如:《尔雅·释言》:“葵,揆也。
”
《释名·释形体》:“恭,拱也。
”
二、形训——因形求义的方法
形训就是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
这种训诂方法,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如《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
《荀子·劝学》:“天见其明。
”注:“明谓日月。
”
汉代以后,经师的解经,《说文》等书的释义,都常用这种形训的方法,如《周礼·大司徒》:“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
郑众《周礼注》:“忠,言以中心。
”
《周易·讼卦》释文:“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它对字形的解说多半是为了释义。
例如:命:使也。
从口令。
吠:犬鸣。
从口犬。
戒:警也。
从共戈,持戈以戒不虞。
之所以可以采取形训的方法解释词义,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体与词的本义有直接关系。
三、义训——直陈语义的方法
义训并不借助于字形和字音,而是直接陈述语义。
从解释词和被解释词的关系来看,这种训诂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同义相训
有的是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同义词。
例如:
《尔雅·释言》:“增,益也。
”
《说文·一部》:“元,始也。
”
《广雅·释言》:“贱,卑也。
有的是两个同义词互相训释,这在训诂学上叫做“互训”。
例如:《尔雅·释言》:“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说文·草部》:“芜,薉也。
”“薉,芜也。
”
《说文·走部》:“走,趋也。
”“趋,走也。
”
有的是用一个词去解释几个或许多同义词。
例如:
《尔雅·释诂》:“迄、臻、极、到、赴、来……,至也。
”
《广雅·释诂》:“龄、齿、稔,年也。
”
有的是几个同义词展转递训。
例如:
《说文·口部》:“咙,喉也。
”“喉,咽也。
”“咽,嗌也。
”
《说文·心部》:“恚,恨也。
”“恨,怨也。
”“怨,恚也。
”
2、反义相训——反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解释。
反义相训,训诂学上习惯称为反训。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提法,怎么能用意义与之相反的词解释这个词呢?其实,这并不值得奇怪,一个词包含正反两个义项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绝大多数语言学家都承认这一事实。
这种训诂方法,在古代训诂中也不乏其例。
《尔雅》中就有几条:徂,存也。
(《释诂》)
乱,治也。
(《释诂》)
故,今也。
(《释诂》)
3、以狭义释广义,即以外延小的词语解释外延大的词语。
《素问·金匮真言论》:“经谓经脉,所以流通营卫血气者也。
”
《礼记·乐记》注:“道谓仁义也,欲谓邪淫也。
4、以共名释别名,即指出某一事物的类属。
例如:
《说文·草部》:“荑,草也。
”“葵,菜也。
”
《说文·木部》:“李,果也。
”“橙,橘属。
”
5、设立界说,即给词所标志的事物下定义。
上述各种义训,多半是以单词解释单词,而单词往往多义,因此,其解释的意义有时不够明确。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训诂学家就采取下定义的方法,用几个词或许多词组合起来,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定义。
例如:
《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
父之姊妹为姑。
”
《尔雅·释宫》:“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阁,巷门谓之闳。
”
《说文·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
”
“驹,马之小者也。
”(《诗经·周南·汉广》朱熹注)
6、描写形象,即对词所标志的事物的形状、性能加以描写。
例如: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
《说文·牛部》:“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