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与法同行,做守法好少年教案范文(通用14篇)

2023年与法同行,做守法好少年教案范文(通用14篇)

2023年与法同行,做守法好少年教案范文(通用14篇)与法同行,做守法好少年教案1一、主题班会的目的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班会的活动方式班干部主持,师生共同参与,以讲解、朗诵、讨论等形式展开。

三、班会的理论分析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认识能力、鉴别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传递和接受信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将校内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自觉地提高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认识能力。

2、引起学生的现实关注;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日趋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已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专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不到位;二是受家庭负面的影响;三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蚀。

成长环境,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固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学生天天受到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影响,同时也天天受着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上各种人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解决。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首先走在前列。

3、促进法制教育课的教学。

使学生的法制教育学习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澄清学生心理及思想感情中的模糊观念。

四、班会活动流程案例介绍——教师讲解周边的一些案例——实话实说(讨论)———齐诵——宣布班会结束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学生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

如果青少年学生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7篇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7篇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7篇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主题:遵纪守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了解法制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日后法制的发展方向,联系当前青少年犯罪现象和学校及班级的实际,认识法在身边。

通过对校园一些违法、违纪现象分析,使学生认识在学校怎样做个遵纪守法好学生,在社会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使每个同学将来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报刊网络资料的查找能力和对法制建设的热情。

活动形式:资料查找,小组讨论,法律知识口头测试。

活动过程:班主任:同学们,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在对外交往中,法律也是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

作为21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振兴中华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之处。

青少年时代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只有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讨论:1.怎样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同学发言)2.我们的校园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同学发言)案例分析:学生之间的争斗导致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请同学分析讨论:生活及身边的违法行为(结合我校偷窃事件,打架事件)多媒体播放: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青少年犯罪十大征兆) 总结:(1)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成长时期,阅历相对简单,社会经验不够丰富,鉴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比较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伤害,尤其需要强化自我保护。

学习掌握自护知识,有助于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青少年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

学会自护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功。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一、学会依法办事探究与分享广场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也影响了广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

由于音乐声音过大,全国各地曾出现过各种抵制广场舞的行为,甚至发生了藏獒驱赶、往广场泼粪、朝天鸣枪等较为极端的事件。

跳舞娱乐是公民的权利,受扰居民是否有权利干涉?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遇到问题,要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你认为剧中的陈念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请求帮助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我们是法治国家,遇到不法侵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当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

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①遵守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要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

二、树立法治意识想一想: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小组讨论:如何树立法律信仰?如何树立法律信仰?①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

②提高道德水平。

③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课堂小结。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

(一)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二)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三)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五)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彩常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鸟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一天,小宇放学回到家,爸爸又喝得酩酊大醉,对小宇的妈码破口大骂,小宇很害怕……。

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交流点拨: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区分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难点:树立法律信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古代戏剧里,忠奸斗争,势成水火,忠臣常常落在下风,眼看要遭奸佞毒害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一柄尚方宝剑赫然出匣,奸臣俯首,大快人心。

提问:“尚方宝剑〞代表着什么?呈现: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

——托马斯·潘恩引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依法办事,自发地学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

二、讲授新课目标探究一:学会依法办事出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图片问题: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提示: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教师归纳: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见课件〕出示材料:在中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

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想一想: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出示“中国式过马路〞图片设问:“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归纳: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出示有关“小宇家庭矛盾〞的一组图片。

问题: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探讨分析:学生续写结果可能是多样的,但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宇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了自己和妈妈的合法权益,一类是小宇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遇到的问题,如离家出走等。

引导总结: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诉求和愿望。

出示广场舞图片。

问题:舞民跳舞有错吗?引导总结:在实现自身权利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法律的分类和特点;2.了解和学习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3.学习和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4.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入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2.法律的分类和特点:介绍法律的分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法律特点和适用范围;3.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公正、公平等,以及法律条文的解读和运用;4.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5.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法律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二、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5分钟)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三、介绍法律的分类和特点(20分钟)介绍不同领域的法律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法律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四、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20分钟)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解读和运用法律条文。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六、角色扮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总结(10分钟)对今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

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发言和思考问题;2.记忆度评价:通过布置相关的习题或作业,检查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应用度评价: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反思度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呈现教学内容和案例。

3.准备教案,明确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案例分析时,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讨论案例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法律对他们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维护法律尊严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较为淡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会维护法律尊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

3.准备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校规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可能理解不深。

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表达,可以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自身权益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4.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场景,如交通法规、合同签订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欺凌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4.巩固(10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讲解,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法律的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从而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实例。

2.制作PPT,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情景模拟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法律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合法,阐述理由。

小组成员共同归纳出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法律的作用、公民与法律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遵纪守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内容;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道德与法治教材;2. 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等。

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解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发放一份案例,要求他们根据案例中的具体情况,讨论出案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师在一旁引导和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分组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对结果进行补充,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

5. 全班总结(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案件中出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违法行为和应对方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家庭、学校或社会中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守法与违法的小议论文,并在下节课上交。

总结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设计,我发现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合作探究。

他们在分享环节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逐渐形成了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部分学生在总结环节中提出了与案例相关的其他问题,说明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进一步思考。

然而,在课堂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表现较为被动,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其次,部分学生在写作环节时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的写作指导和练习。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一:谈古论今——孝公之问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难题”或“孝公之问”。

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治意识。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二:漫画解读
问题:这两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的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现象。

活动三:法治与道德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树立法律信仰)
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人们道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可能还不够了解。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法律问题,但未必能明确认识到这些问题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每个人的保护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意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境模拟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法律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安排,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警察、法庭、律师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提问:“案例中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法律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一般都具有精彩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作者勤劳的编辑帮大家整编的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仅供参考。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主题:与法同行,健康成长时间:20xx.12.10地点:教室班级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目的就是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使学生养成自学遵守法律法规,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活动准备:PPT及普法宣传教育片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欣赏《小明和你一起来学法》教育片。

三、主持人:当代青少年有着明显的优点与缺点:优点: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勇往直前,对新事物接受快,崇拜英雄人物,富有创新精神,可塑性较强。

缺点: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

四、学生观看一组犯罪数据,让同学们谈谈哪些行为属于不良的行为?1、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2、给出一些日常的不良行为,并让学生进行分类。

五、两个青少年犯罪的案例。

1、学生看两个青少年犯罪的案例;2、主持人引导同学谈谈感想。

六、主持人:如果我们因触犯了法律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们会伤害了谁?1、对方2、家长3、亲人4、学校、老师和朋友5、社会秩序6、较主要伤害了自己。

七、主持人: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做好自我预防,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八、青少年犯罪之前都会有一些征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九、主持人: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不懂法、不知法造成了犯罪,因此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就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呢?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预防和矫治犯罪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并且能够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但是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力。

2.如何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律实践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法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知识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法律的问题,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2.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停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购物时要保留发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法律规定的作用。

2.提出问题(10分钟)提问:“你们觉得法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法律是社会规范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3.探究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0分钟)通过课件和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政权制定和保障的一切社会规范的统称,是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所公布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等。

4.学习法律常识(3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的分类: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2)违法行为:盗窃、抢劫、诈骗等。

(3)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4)法律的适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要遵守法律。

5.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累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法律的定义、作用和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同时,向学生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我与法律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他们在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律,并思考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法律知识,如法律的源泉、法律的分类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法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法律的基本功能。

3.法律的分类:学习普通法和大陆法两种主要的法律体系,了解它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

4.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等。

5.学习常见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办法,如合同纠纷、盗窃等。

6.法治观念的培养:通过讨论和展示教育影片,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观念,强调法律对每个公民的约束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法律的基本概念:a.引用相关案例,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兴趣。

b.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法律的源泉和分类:a.介绍法律的源泉,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b.分析普通法和大陆法两种法律体系的差异和适用范围。

3.学习法律的重要性:a.分析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等。

b.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每个人的影响和约束作用。

4.学习常见法律知识:a.根据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办法。

b.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解决法律纠纷。

5.培养法治观念:a.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育影片,展示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b.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对法治观念的理解和体会。

6.总结和展望:a.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律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

b.展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律、担当社会责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师讲解法律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2.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视听教具,如教育影片等,呈现法律知识的具体内容和案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公民与法律的关系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对法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将法律与道德混淆。

此外,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

2.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警察、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法律有什么关系?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法律的定义、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法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与法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法律解决这些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法律的作用以及公民与法律的关系,提醒学生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播放“普法进校园”视频。

学生思考:树立法律信仰,青少年需要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师生总结: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是什么(见课件)
三、课堂小结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信赖、遵守和扞卫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