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一)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二)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三)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四)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五)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
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彩常常酗酒,
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鸟
即打每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一、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与分享
广场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也影响了广场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音乐声音过大,全国各地曾出现过各种抵制广场舞的行为,甚至发生了藏獒驱赶、往广场泼粪、朝天鸣枪等较为极端的事件。
跳舞娱乐是公民的权利,受扰居民是否有权利干涉?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解决广场舞扰民问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遇到问题,要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你认为剧中的陈念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请求帮助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我们是法治国家,遇到不法侵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当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者。
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①遵守法律法规。遇到问题,要通过法治方式,实现自身利益,还要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决捍卫
者。
二、树立法治意识
想一想: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小组讨论: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在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中,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有关法律知识和应用的全面教育。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他们的法律素养,并促进他们在法律领域的职业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的教学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展示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学生反馈。
一、教学设计目标
我们的教学设计的目标是:
1.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了解并遵守法律规定。
2. 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指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法律领域,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
4. 通过案例研究和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我们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法律基本知识:学生将学习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层级体系、法律的构成要素等。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对法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 法律文书写作: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法律文件和合同文件。通过
实践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法律写作能力。
3. 法律研究方法: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法律研究,包括法律文献的
查找、法律案例的分析和法律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法律研究能力。
4. 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将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扮演不同角色,进行
法庭辩论和案件的审判。通过模拟法庭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
头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
三、教学方法
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1. 讲授法律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法律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了解法律的分类和特点;
2.了解和学习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
3.学习和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4.培养学生的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引入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
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法律的分类和特点:介绍法律的分类,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
民商法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法律特点和适用范围;
3.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法律的基
本原则,如平等、公正、公平等,以及法律条文的解读和运用;
4.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法
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
5.审时度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培养
学生的审时度势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法律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二、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5分钟)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三、介绍法律的分类和特点(20分钟)
介绍不同领域的法律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法律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四、讲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20分钟)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条文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解读和运用法律条文。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30分钟)
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区分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戏剧里,忠奸斗争,势成水火,忠臣常常落在下风,眼看要遭奸佞毒害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一柄尚方宝剑赫然出匣,奸臣俯首,大快人心。
提问:“尚方宝剑〞代表着什么?
呈现: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托马斯·潘恩
引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依法办事,自发地学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
二、讲授新课
目标探究一:学会依法办事
出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图片
问题: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提示: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教师归纳: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见课件〕
出示材料:在中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想一想: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
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出示“中国式过马路〞图片
设问:“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出示有关“小宇家庭矛盾〞的一组图片。
问题: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 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案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❶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温故知新
1法律有什么作用?
2法律对我们有哪些特殊关爱?
阅读100“运用你的经验”
想一想:
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为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努力和贡献。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我们与法律同行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第一目: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案例分析1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阅读101“探究与分享1”,回答材料提出的问题。
提示:小宇爸爸的行为属于家庭暴力,违反了《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护法》、《民法通则》等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教师讲述: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活动二:案例分析2
再读101“探究与分享1”
思考:1小宇爸爸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你怎么看这一行为?
2小宇应该怎么办?
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
提示:(1)家庭暴力。尽管小宇的爸爸命运多舛,生活压力大,但排解烦恼不能破坏亲情,要以恰当合法的方式调节情绪。
(2)小宇在情与法的困境中,首先应发挥好“粘合剂”的作用,多关心、体谅爸爸,增进沟通,用爱与信任化解爸爸的烦恼,帮助他树立自信,走出困境;其次,可以选择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即依法办事,需要树立法律意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4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4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
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
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
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呈现教学内容和案例。
3.准备教案,明确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律师等,引导学生
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
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
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的树立和维护学校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活动方法:知识学习、观看事例、参予讨论班会时间:20XX年12月12日班会地点:教室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主持人:班主任和班长班主任:滕士刚
班会主题:法律与我们同行
主要内容:
一、加强法纪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自觉遵守校规班纪。
二、强化安全教育,防止发生踩挤、跳窗、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事故,教育学生远离不良文化,远离诱惑,远离游戏厅歌舞厅网吧,远离邪教,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由此引发的违法犯罪。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知识(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评选优胜小组)。
3.讨论怎样处理以下行为。·包间内,乌烟瘴气,一群中学生饮酒庆祝同学生日。·有人跳窗入室盗窃,一人看见后悄悄走开。·一毒品贩子正诱骗一群中学生吸烟。·有的同学向同学强行借钱,不借就找人打。·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帮他打群架。
4.班主任老师总结:
我们从小要知法懂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才会担当重任,做国家的栋梁。
5.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主持人:愿同学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让法制与我们永相随,让幸福快乐与我们永远相伴!
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2
?
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3
一、班会时间:20XX年11月27日
二、班会地点:教室
三、参加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我们与法律同行-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法律是保障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手段;
2.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3.知道自己应当遵守法律,了解面对违法状况时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法律
•通过提供一系列明确规定,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活动。
•是人民群众通过立法机关制定和修改的,是对社会公正、正义等要求的反映。•法律的制定、实施和遵守是全体公民应尽的义务。
2. 法律的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依法治国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罪刑相当原则
•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
•参与过程原则
3. 法律的作用
•维护正义
•约束行为
•保护权益
•解决纠纷
•改革进步
4.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依法行事是全体公民应尽的义务。
•依法行事符合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规律。
•依法行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依法行事是公民的基本素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法律”这个主题的兴趣,并分享个人的经验和感受。例如,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 讲授环节
1.授课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作用和原则。
2.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依法行事的重要性,全面了解并掌握的重要性。
3.对于法律作用的介绍,应用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怎样依法行事,并如何避免法律风险。
4.授课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的不同种类,如:刑法、民法、商法等。让学生受益更多,从而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立法。
3. 复习与巩固环节
1.制定在日常生活中依法行事的守则和活动,如在交通中行人不走马路等等。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一:谈古论今——孝公之问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难题”或“孝公之问”。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治意识。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二:漫画解读
问题:这两幅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的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现象。
活动三:法治与道德
(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树立法律信仰)
思考: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节《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2、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三、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情境分析法、观点辨析法
四、教学用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公益剧:树立法治意识》
设问:你能从这个公益短剧中学到什么?
生:略
师: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是解决问题的最有利的武器,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维权。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我们与法律同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法治中国建设成绩的自豪感和未来建设的参与意识。同时体会法治建设成就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一、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材料分析
材料一:2016年12月8日晚,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欺凌说NO!》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作者自称是北京某
小学四年级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她在文中表示,孩子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设问:你是否听说过校园欺凌?包括哪些具体行为?
生:略
师:(展示校园欺凌内容)可见校园欺凌的范围比我们想的要广泛,因此发生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材料二:中国青少年中心针对全国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
32.5%的人偶尔被欺负,
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的人欺负。
浙江大学有关调查显示,
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曾遭受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识树立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
2.道德修养: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3.法治观念: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增强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认识树立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预防未成年人违法
教师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
1、多媒体呈现案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
当前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未成年人。其中“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
思考: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你有何启示?
提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增强法律意识,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教师总结:什么是法治?
提示: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多媒体呈现案例:
材料一:2020年10月17日,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中国近期出现了制造并销售假新冠疫苗、非法经营和走私疫苗等行为,政府表示正在打击这些涉及新冠疫苗的犯罪活动。
思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你有何启示?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
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并且能够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
能还不够清晰。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但是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
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力。
2.如何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律实践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
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法律的概念。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4.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抗疫情》
谈一谈:从中得出什么感悟?
教师总结:全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怎样依法办事、怎样肃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一:名言举例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卢梭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思考: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知识点:1.法治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
法律与我们同行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2.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存在违法的情况,并学会规避和纠正。
3.通过班会活动,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形成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法律
介绍法律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重点强调其制定、宣布和执行规范性行为的特点。
2.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权益方面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了解依法行事的重要性。
3. 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规避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4. 班级互动环节
借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友谊,形成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法:通过PPT等教学工具,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引导学生进
一步理解法律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剖析涉及法律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答疑。
3.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讨论与交流,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思维。
四、教学流程
时间内容
08:00-08:10 班级集合,主持人开场
08:10-08:30 什么是法律
08:30-08:50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08:50-09:10 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09:10-09:30 班级互动环节
09:30-09:40 主持人总结
09:40-09:50 班级合影,班会结束
五、教学评价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法律知识,如法律的源泉、法律的分类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法律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法律的基本功能。
3.法律的分类:学习普通法和大陆法两种主要的法律体系,了解它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
4.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等。
5.学习常见法律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办法,如合同纠纷、盗窃等。
6.法治观念的培养:通过讨论和展示教育影片,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观念,强调法律对每个公民的约束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法律的基本概念:
a.引用相关案例,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兴趣。
b.带领学生讨论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法律的源泉和分类:
a.介绍法律的源泉,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
b.分析普通法和大陆法两种法律体系的差异和适用范围。
3.学习法律的重要性:
a.分析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等。
b.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每个人的影响和约束作用。
4.学习常见法律知识:
a.根据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和解决办法。
b.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解决法律纠纷。
5.培养法治观念:
a.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育影片,展示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播放“普法进校园”视频。
学生思考:树立法律信仰,青少年需要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师生总结: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是什么(见课件)
三、课堂小结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信赖、遵守和扞卫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