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中国历代考试制度功能与特点
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
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
1、唐代考课制度具有完整规范、注重德才兼备、结合奖惩升黜的特点。
2、唐代重视考课制度的原因一方面是隋代未能很好地执行考课制度导致统治体系崩塌为唐朝敲响了警钟,另一面是唐王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其中完善官制显得迫在眉睫。
3、唐代考课制度实施以后产生了改善王朝吏治、提高政府效能、缓和社会矛盾以及促成大唐盛世的积极作用。
中国科举制度利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科举制度利弊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由读书人参加的一种考试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数从权贵子弟中选出,真正有真学实才的人并不能被选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才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核成绩录取人才,这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中国从隋唐开始考试,考了几百年,一直到北宋神宗时代,都没有定下严格的考试标准,也就是说,固然选举文章不出于诗赋之外,但是这种文艺作品,考生和考官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是很难做到公平的。
例如,以下这首唐诗是相当出名的,作者,祖咏。这首诗歌就是他在科举考试时的作品。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结果很自然,他没有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显然不止出现过一次。那么有没有想改变这个情况的政治冲动呢?一直都有。到了北宋神宗时代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应试命题制度作了很大的改动。
王安石也许没想到自己的这一改动对中国历史影响有
多大——
“熙宁中王安石创立经义,以为取士之格,明复仿之,更变其式,不惟陈义,并尚代言,体用排偶,谓之八比,通称制艺,亦名举业。——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下》制艺又叫做“制义”。由此成为了明、清时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即八股文,亦称时文、时艺、八比或四书文。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科举制度是紧密相关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科举制度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科举考试的层级和内容在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明朝是科举制度的巅峰时期,其考试制度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每年的阴历四月,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秋季举行,凡是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参加,考中的为举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而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通过这种制度,国家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担任官职,从而更好地管理国家。同时,科举制度也促进了社会流动,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成为官员的机会。
中国古代科举教育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举教育的特点
1、分科考试:科举教育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考生需要按照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如经义、史书、法律、文学等。这种方式使得考试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也使得选拔官员更加科学和准确。
2、取士权归于中央:科举教育的取士权由中央掌握,地方官员无权决定取士。这种方式保证了选拔官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避免了地方官员的腐败和操纵。
3、允许自由报考:科举教育允许自由报考,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这种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打破了贵族子弟的垄断。
4、主要以成绩定取舍:科举教育的选拔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考试成绩高的考生将有机会被选拔为官员。这种方式使得选拔官员更加公正和客观,避免了权力斗争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功能
一
、来自百度文库
建 国家 的稳 定 和 发 展 。 二 、 济 功 能 : 进 了社 会 生产 力 的 发 展 经 促 首先 , 举 制 度 的 出 现 和发 展 , 映 了 我 国封 建 社 会 深 层 次 的 变化 。 科 反
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紧密联 系,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分层的基础。 社会 流动 在一定意义上是 社会分层 的动态化 ,在社会分层 的基础上才有社会流 动, 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地位 的升迁或降落。 决定社会 分层结构或促进社会流 动的原 因有多种 ,除 了暴力 、政治斗争等因素 外, 考试制度是重要 的因素之一。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统治采用考试来选 拔人才的制度 ,它能够将中下层精英人物通过考试直接输送到社会上 层 实现精英循环 。 在很大程度 上, 促进 了社 会分层 , 促进 了社会 流动 、 变迁 。 科举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 的公正性 、 开放性 。 它打破 了豪门世族对 政治权 力的垄断 ,为处 于社会 中下层 的士子进行 身份 变迁提供 了一条 道路 。 在巩固封建统 治利益 的前提下 , 扩大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 的可 能性。在历代的科举考试 中, 自各地 的贫寒之士 占据 了很大一部分 , 来 其中包括很 多当时社会地位低下 的市井之子 。科举制度 自产生之 日起 就确立了由政府 出面招考 、 考生“ 皆怀牒 自列于州县” 自由报考原则 , 的 考生几乎没有身份 、 阶层 、 职业等限制 , 了倡 、 、 、 除 优 隶 卒等“ 民” , 贱 外 其他人均可参加科举考试 , 并且对于录取名额的限制也是非常宽松的。 科举 的开放性突破 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利的垄断 , 只要有真实水平 , 能 够通 过层 层考试 , 即可金 榜题名 , 下层 民众 有了入仕的机会 , 使, 大 体 现 出一种平等精神 , 也促进 了社会的流动和变迁。 科举制度之前 , 各种选 士基本都是从统 治阶层 , 尤其是 贵族子弟 中 选拔精英。 由于选 择范 围狭小 , 一方 面造成裙带之 风盛行 , 人才素质低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他这番话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孙中山先生肯定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换句话说,若用其他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古代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功能及利弊
古代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功能及利弊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其中大多数历代王朝,在建国之初,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即国家疆域如此之大,如何选拔人才,进行长治久安的管理。
作者从古代中国文官选拔历史进程开始,经过世袭制、察举制,然后演变到隋唐时代的科举制。说白了,科举制度,就是古代国家政府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的进士,就进入古代官吏行政系统,按照国家需要,和个人能力,安排到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做行政官员,这种古代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实行了2000多年,最终在清朝末年被废止。
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古代著名文化学者、诗人,都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化精英,如白居易、杜牧、李商隐、苏东坡。
其中白居易、苏东坡曾先后主政过美丽的杭州城,共同为杭州西湖、钱塘江建设、以及杭州市城市建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余秋雨老师在新版《文化苦旅》中,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杭州宣言》,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根据统计,从隋唐开始到清末,科举制度一共选拔了10万名进士,文章于是以此命名。这十万进士,无疑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不用讳言,我们当下的全国高考体制,就是借鉴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当然作者没有明确提及。因为我们国家是从封
建半封建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的其实还是中央集权管理制度。
全国高考,实际就是在全国范围,选拔高级科技人才、行政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这是目前唯一相对比较公平的办法,尽管弊病很多。作者用了很长很长的篇幅,对科举制度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
对平民百姓来说,科举考试是普通人功成名就的唯一路径,因此,就像现在的很多家庭对待孩子教育一样,拼命拿高分、兴趣班,刷题把教育的本质,变成了人生未来的残酷战场。而且,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体制和现象,还要存在很多年。只要你在中国,你的儿女,孙子教育,都无法摆脱这种文化和体制的影响。尽管科举考试问题重重,,但显然,没有科举选拔,也很可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影响
科举制度是指封建王朝为了统治的需要而采取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它起源于隋朝,形成于唐朝,完善于宋朝,元明清三代,虽在内容上屡有深化与扩展,但基本仿行宋制。到光绪十三至光绪三十年(1887-1905),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在地主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唾骂声中宣告废除。科举制度作为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它对隋唐以后1300多年的封建社会有过重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剖析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这里先就其沿革过程作以简述。
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
作为一个王朝,隋朝是短命的。但隋文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却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譬如说,他以分科举人的办法,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无疑是石破天惊之事。开皇十八年(598年)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剌吏,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隋书》卷2《高祖纪》下)。显而易见,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已被科举制度取而代之。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唐会要》卷76《制科举》)。考试科目由先帝的二科增至十科。创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奠定。总之,隋以考试遴选官吏,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分界线。
唐朝是中国古代空前统一的封建大帝国,他在完善封建专治制度方面也是空前的,为了满足专治政治的要求,在取士方面唐承隋制,全面推行了科举取士的办法,并在制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应考者的资格手续方面,考查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应试。应试者的身资则可通过三种途径得之:“生徒”——学校出身;“乡贡”——州县专送;“制举”——皇帝自诏(或“待非常之才”,或因帝王一时之兴,或因非常之需要)。制举不是常科,通常所谓“常贡”乃指前二者。报考的步骤凡三: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剖析
2018/10/15
10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科举考试有两种类型:每年定期举行的常科和由皇帝根 据需要举行的制科。常科即常设科目六,包括秀才、明经、 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科也称特科,有一史、三史、 开元礼、道举、童子、武举等。 (1)秀才科:考方略策(计谋策略)5道题,该科注重选 拔学识渊博、出类拔萃的人才,隋先后录取秀才不足10人, 唐代秀才每次录取仅1,2人,按四等授予官位。隋唐科举取 士以秀才科级别最高,录取最难。唐初举行了一段时间后就 停止了。
2018/10/15
11
• (2)明经科:该科注重考核儒家经典,方式分帖经,墨义, 时务策与口试等,它侧重于考察记忆力,只要熟读经文和 注释就能通过,因而录取人数较多,每年约一百人左右, 录取分四等,分别授予8品下-9品下官职。 • (3)进士科:唐初仅考时务策5道,后增加考试贴经和杂 文,唐中叶后增考诗赋代杂文,并重视考核诗词歌赋,帖 经不合格者诗赋好也能录取。进士录取分两等,甲等授9品 以上官职,乙等九品以下,因为进士及第往往受到重用, 校书郎,秘书郎,翰林院官员,学士,大学士等,乃至宰 相,因为录取率是百分一、二,录取率低,受重用,所以, 在科举考试科目中,进士科最受重视,这也是唐诗繁荣发 展的一大动力。“50少秀才,30老明经”
2018/10/15
22
3、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的影响。
各个朝代官员考核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官员考核制度,下面简要介绍一些代表性的朝代的考核制度:
1. 秦朝:秦朝实行的是法家思想的严格统治,官员选拔以重视实绩为主。采用了严格的考试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主要分为三级:郡邑举、州郡举和京官举。考试内容包括经史、法律、军事等,选拔出来的人才被任命为各级官员。
2. 隋唐: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设立了明经、明法、明算、明艺等科目,考试内容更加系统化。科举考试包括殿试、会试和礼部试等,通过考试的人才可以晋升官职。此外,唐朝还设立了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成为重要的选拔途径。
3. 宋朝:宋朝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宋朝设置了贡举科、进士科、明经科、进士廪生等科目,考试内容更加注重文学和政治理论。科举考试的合格者可以进入官场,晋升官职。
4. 明朝: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设置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涵盖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科举制度成为明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科举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文学才能而忽视实际才能、容易造成功利主义等。此外,不同朝代的官员考核制度还有许多细微差别,具体的考试科目、形式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以上只是对一些代表性朝代考核制度的简要介绍。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篇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第一,科举制比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发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虽然是仅通过书面成绩来确定,有一些弊端,但由于高考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意义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特色和影响深远的制度之一。自唐朝开始,它逐渐成为整个封建社会中最重要且具有普遍性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经过历代不断改进和发展,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科举制度的初步形成
中国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最初可以追溯到汉代。本朝以来,汉武帝推行九品
中正制,大司马韩信、长安吏士之乱被废除。由于免除考试,官员的评价完全依靠官吏贪污的现象,党派的斗争随着官场的腐败浪潮日渐剧烈,严重摧残了国家的发展。为有效治理政务,使人才得以荐举和选拔,东汉明帝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这时,官员升迁的考试形式就被奠基。
两汉之后,各朝政权都曾尝试过通过各种渠道选拔人才,而不局限于故官和士
族的名望地位。到了隋代,隋文帝统一天下,以贤才为核心评价依据,创立水利知县、河南县丞等专门的考试。随着他们的才学不断精进和提高,其在地方官府担任要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形成
唐代开创了科举制度。此时的科举制度借鉴了隋代之前的考试制度,同时结合
第二次政治改革的特点,如晋升根据人才的出身、分配制度等新制度的使用,使考试退而成为评价人才的正规程序。
唐代在选人时的重点不在出身和家族的地位,而在考试分数。科举制度实行了
年度制。每年在京城首都举行乡试,对前来应考的士人进行文化知识水平甄别,第一层过关的士人可报考省试,经过省议推选后, 可以进行资格认证,认证合格的人
可以报考进士。一次成功通过进士考试可以被任命为生员,可以晋升为百官。这使士人摆脱了世袭豪门和贵族家庭的枷锁,公平自由地接受了选才。
试论我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启示
试论我国古代考试制度演变及启示
摘要:考试制度作为一种客观衡量、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的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回顾并借鉴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主要经验,对我国现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考试制度选拔人才
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沿革
作为一种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方法,中国古代的考试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大致说来,西周时实行选士制度,汉代推行察举与征辟,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至清代采用科举制度。
1.西周选士制度。
在尧舜时代,部落首领都是经过举荐,考查品德与才能,然后予以任用。到西周时期,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我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才选拔制度:即乡里选士,诸侯贡士和学校选士。而育士与选士相结合,是西周选士制度的明显特点。在西周,学校教育已十分发达,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库、册序、党校、阎塾,因这些学校皆为官办,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各级学校里均有明确的选拔升降制度,择优举官。由于礼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所以这一时
期各类学校考试的范围也紧紧围绕着礼学的内容展开。西周大学的学制为九年,每两年考试一次,考试的内容各不相同。《礼记・学记篇》记载了当时的学习和考试情况:“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从这则史料我们可以看到,西周时期的考试既有文化知识的考查,又有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认定,考核是非常全面的。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您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就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与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与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就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就是众说纷纭,莫衷一就是。孙中山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她这番话正就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就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孙中山先生肯定科举制度就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就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就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瞧,科举制度就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就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她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与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换句话说,若用其她办法选官用人,其弊端会更为严重的。诸弊相权取其轻,科举制的存在与发展,既就是历史的进步,也就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简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学位制度之分析比较
简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学位制度之分析比较摘要:科举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宋明清不断发展,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成为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首要选择。现代学位起制度源于中世纪西方行会之中,渐有了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学位制度随之产生。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代的学位制度有着必然的相同之处,当然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字:古代科举制度现代学位制度
一、简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学位制度
(一)我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始于隋朝,到明清时已形成了完整的一套体系。可归纳为四个等级:
院试:由各地学政主考,及格者称生员,即秀才,每三年考两次。
乡试:每三年考一次,一般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设于省城贡院考试,中央特派委员主考,参加者为秀才,及格者为举人。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举行,又称“奉阁”。由钦差大臣主考,参加者为举人,及格者为贡士。
殿试:由皇帝在皇宫中大殿上亲自主持。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称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考试制度;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介绍着手,说明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不断完善的努力,力图以史为鉴,说明考试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考试这两个字在我国古代并非是连在一起的,据《说文解字》对“考”的解释是:考课。“试”的解释为:用也。据《辞源》对考课的解释为考验官吏的成绩。试是任用之意。考试在我国古代的最初含义是考验官吏的成绩以决定是否任用,后世通称试士为考试。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考试一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并不相同,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官吏的政绩加以考核。因此,考试制度在古代是一种选官、任官的制度。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之后的科举制,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选官制度。后来人们对考试制度赋予了新的含义。考试制度是指根据考核的目的,让考试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事先编制的题目,考核教育对象的学习质量,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考试制度的功能考试制度的发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以其具有的选拔、鉴别、激励、评价和服务功能,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考试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的状况和达到的水平、进步的程度,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可以激励学生和教育者的上进心和进取心,鞭策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同时通过考试挑选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人们普遍遵循能力本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以考试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能的大小,把考试作为社会筛选的主渠道,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二、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历史上关于考试的记载,最早要属尧选舜做自己的接班人,当时部落酋长推荐舜做尧的继承人,尧说:“吾其试哉。”当时的试不同于现在的考试,而只是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试用。秦王朝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也曾规定:“利禄官爵专出于兵。”甚至以斩得敌首级(人头)数多少来决定官级大小,亦是通过实践来评价人才。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太学,同时也创立了最早测试太学生的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考试制度时有如下的表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以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0年)。此提法大致依据的是《周礼》《礼记》中关于有西周选士的说法。最近似于现代考试的,在中国历史上有确凿证据的笔试是西汉初年汉文帝举行的贤良方正对策,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吸取了秦朝覆亡的教训(文化教育上实施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下令各级官员推荐与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对贤良进行策试,即应试者把答案写在策(竹简)上,向主持考试的皇帝(或大臣)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有关当前的政治事务。当年汉文帝“亲策”晃错,是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笔试”。为了抑制朋党,魏e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01年)春下令察举贤能:“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即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后来曹王称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用察举、评议等方式选拔人才。隋文帝杨坚创立了一种新的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科举制度也叫开科取士,是由国家设立各种考试科目,定期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根据考试者的成绩来选拔人才,给中选者分别授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行于隋大业二年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公开招考、选择人才的制度,开创了我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当时的方法是先由州郡对应试者进行策问,再由朝廷策试。录取的标准是重策试结果而不重德望。大业三年(607年),又诏令“十科取人”以分科形式选拔人才,故名为“科举”制度。到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又增设武举,以选拔武臣及军事人才。应考者主要有“生徒”和“乡贡”。宋代的科举制度仍沿袭唐制,同时在防止考官与考生的作弊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确立了殿试、弥封、誉录、锁院及回避等规制,使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备。殿试制度是皇帝为了防止考官作弊录取不公而采取的复试制度。唐代武则天曾在洛城策问贡人,首开殿试之先河,但并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有
落第考生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太祖亲在讲武殿命题复试进士,将原来己被礼部录取而经殿试不合格者予以黝落。开宝八年(975年),明确规定凡是经过礼部录取的考生都要在皇帝御殿进行复试,所谓“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意谓官员子弟有中选者,还要在中书省参加复试,以防止权贵利用科场行私,以后殿试渐成制度,这种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突出了皇帝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的权威,同时也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考生被称为“天门之子”自然无尚荣光,殿试制度确立后,宋代科举制度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州试(地方官组织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考试)—殿试(皇帝主持考试)。其二,弥封、誉录制度,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各种舞弊手段也出现了,弥封、誊录制度也是为了防止考官循私而采取的措施。关于弥封制的起止时间学术界的观点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朝的武则天。据载“天授元年,糊名考试”。所谓的弥封,即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等记录密封起来,使考官“莫知举子为何方之子,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用情于其间。鉴于考生与考官之间存在通关节和卖关节,“考官之于士子,先期约定符号,于试时标明卷中,谓之关节,亦称关目。大小试皆有,京师尤甚,每届科场,送关节者纷纷皆是。”为了防止考生与考官之间的暗度陈仓,在宋代还建立了誊录制度,即将考生试卷另行誊录后交考官评阅,故“认识字画之弊始绝”。为防止誊录官作弊,后又设“对读官”负责校对誊录卷子和原卷。弥封、誊录制的实行,使科举考试更加严密,为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其三,锁院制。这是一种防止泄露考题,杜绝请托的措施:知贡举等考官,受命之日,即锁居贡院,不得与外界有任何来往,待试后放出。对防止考官以权谋私具有积极意义。其四,建立回避制度(又称别头试)。考官的亲属有参加考试的,要另外设考场,由其它考官来主持考试。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在宋代更趋完备。科举制度在宋代完备的第二点表现就是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改革。王安石作为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改革科举考试制度,纠正专尚文辞章句、声病对偶等空疏无用之学的弊端,主张科举考试中罢诗赋、贴经、默义,来选拔一批通经术、明时务、崇新法的人才,同时在宋代太学中实行三舍法,亦称“三舍推恩”。“三舍法”的推行,提高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地位,同时把学业和品德、平时成绩与某一阶段的总成绩结合起来考查,同时把学习优劣与任用联系起来,对培养有用之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由盛而衰,在科举方法上,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由于晚清政府的内忧外患,西方实用之学对中国文人及一些官吏的影响,废除科举制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清王朝在1905年废除了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的抡才大典—科举制。考试制度从其萌芽、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是萌芽时期的察举,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均在历史上相应的时期,对人才的鉴别、选拔、对社会服务方面都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同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史表明:每种考试制度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一种新的考试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和完善也是在吸收原有考试制度的合理方面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亦即考试制度有其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对于以往考试制度中值得借鉴的东西我们必须首先予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