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上好一节数学课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一堂好的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一堂好的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一堂好的数学课新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给教师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不仅反映在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上,而且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认识与把握上。

针对课程改革,教师们都在思考和争论: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等?针对这些疑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对于课堂教学本质的理解,有三种认识。

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

教学过程以教师活动为主的行为过程,是教师有选择地讲解、说明和演示,教师自身也自然地成为知识的代表,成为学生效法与模仿的对象。

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

第二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这一种看法主张教学的本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第三种认识,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和“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

这种认识强调人与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对人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者的角色”,主张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实现共同活动,这种活动必然有共同的话题或学习对象——教材,也只能在相互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使“共同活动”得以持续。

二、基于现代教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活动过程。

它包含四层意义:(1)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所以,它一定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交往实践行为,是一种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

(2)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因此,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才是教学。

(3)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4)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手段,教师都应该利用,而教师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

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数学教案设计

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数学教案设计

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数学教案设计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进步,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学教案设计是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在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教案设计是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好的教案设计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1. 针对性原则:教案设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和能力的教学内容。

2. 情境性原则:教案设计应融入实际生活和社会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启发性原则:教案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4. 渐进性原则:教案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有序推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和兴趣。

二、教案设计的步骤和要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案设计的步骤和要点也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有效的教案设计方法。

1. 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首先,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所教授的数学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

2. 设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的结果,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明确指明学生应该达到的能力、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

3. 制定教学方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4. 编写课堂教案根据教学方案,编写课堂教案。

教案中应包括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详细信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

5. 设计评价方式考虑到新课改的特点,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

设计多元化、客观公正的评价方式,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新课改后,怎样上好堂数学课

新课改后,怎样上好堂数学课

新课改后,怎样上好堂数学课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数学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的数学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基于讲述知识点、操练习题和应试为主导,但是新课改的出现,让数学教学走向了更加实用和生动的方向。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呢?下面举出几条建议,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第一条: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学习,都能找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

我们需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只有把握住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让他们认真学习、自主探究、终生受益。

第二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本身往往过于枯燥,缺乏生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非常关键的。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教具、图形、题材等生动形象的方式,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拓展空间想象能力。

创设情境也能够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条: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需要重复多次练习题,掌握公式和计算方法就可以了。

但是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各种数学书籍、报纸、杂志等,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们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条:互动式教学法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一种“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疲惫感和厌学情绪。

而在新课改中,教师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使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讨论或者合作完成作业,增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全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数学老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确实需要精心设计,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的研究,通过新课程改革的熏陶和自己多年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上好一堂数学课,需要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既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既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要上好一堂数学课,需要认真备好课把问题故事情境化、生活化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

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是“信口开河”,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

备好一节课要备它的起点、重点、难点、交点、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什么呢?因为初中生的认识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

所以我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一节内容时,就充分地把问题情境化,巧妙地用古代俄罗斯民间流传的算术题故事:“路上走着7个老头,每个老头拿着7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7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挂着7个竹篮,每个竹篮里有7个竹笼,每个竹笼里有7只麻雀,总共有多少只麻雀?”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

试想这样的故事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三、要上好一堂数学课,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我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共有四个特点:a.适当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乌兰察布市直属蒙古族小学——张彦松当今社会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也是信息化、国际化飞速发展的世纪。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眼下这一复杂时期,一定要做到顺应时代发展,做好数学思维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下面是我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定义、定理、公理、推论,并会用到各种数字,在学生眼中数学显得枯燥乏味。

于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才能让课堂生动有趣,并成为学生喜爱的场所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堂课要成为优质课,让学生参与性强,气氛活跃,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潜力得到开发,人的主体精神得到弘扬,并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成为有效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产生,在愉悦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学会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共同探究,当学生遇到拦路虎时,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使其思维得到升华。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同时得到老师的鼓励,学生学习的欲望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他们就有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看法的动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数学。

“积极性”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也是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的根本,调动了“数学积极性”,学生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又加上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的学科教学标准。

要搞好数学教学,应在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教法进行数学教学。

一、加强教材教法的研究在研究学习新教材时要明确两个目标系统的关系:一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其二是教法与学法同步发展的目标系统,以教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

1、加强教法研究,实施因材施教《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数学学习的方式有许多,有模仿、记忆,还有接受和练习等;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还应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还有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活动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把握教法,当前还要注意反思、小结以前的一些教法,要从现代教育、教学新理论的角度,从课程改革,从教学实际出发审视自己已经掌握或反复运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继承并发扬好的教学方法,纠正或完善一些存在问题或有缺陷的教法。

还要注意探索新教学内容的一些新教法。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中学课堂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找出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并随机应变,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

教师要热爱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当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小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应有意避开,可对其它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激励这些学生改正缺点。

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言词和动作。

课堂上教师应有轻松自如的表现,促使并给予学生在积极敏捷的思维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听取和参与,积极从诸多的反馈信息中发现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技能的缺陷。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和上好一节数学课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和上好一节数学课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和上好一节数学课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室张吉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发展•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惧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主人体系【摘要】北京市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三年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渐地进入教师的认知领域。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也因新课程的实施而随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和上好一节数学课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设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渐地进入教师的认知领域。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一节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化。

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计和上好一节数学课:一、堂课教学目标科学规范,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数学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它实际上能反映出下面三个问题:教师要教什么数学?学生要学什么数学?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1.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并且能够准确应用《新程课标准》规定的行为动词。

2.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三个不同的层次教学目标有远期目标,近期目标,过程目标。

远期目标实现周期很长,通常是一个课程,或一个学习领域,或一个核心观念的教学追求。

如: (1)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等等,这些目标,非一日之功,避免空洞,得不到落实。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引言上好一节数学课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几个关键要素。

准备工作在上课前,教师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1. 熟悉教材:教师应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所教内容的核心概念和重点。

只有掌握了教材,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熟悉教材:教师应仔细阅读教材,了解所教内容的核心概念和重点。

只有掌握了教材,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

2. 准备教学资料:教师应根据教材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如幻灯片、练题、实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准备教学资料:教师应根据教材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如幻灯片、练习题、实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设计教学目标:在上课前,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要达到的研究效果。

这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以及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设计教学目标:在上课前,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要达到的学习效果。

这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1. 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 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使用真实生活案例或应用场景来教授数学知识,以增加学生对该知识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使用真实生活案例或应用场景来教授数学知识,以增加学生对该知识的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3. 合作研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数学本身的发展更为迅速。

如今这棵大树已是枝繁叶茂。

数学是一门科学,其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当代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当前,正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阶段,新课改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适应新课程?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课堂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缥缈。

如教学“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时,我没有照办教科书上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在课的开头设计了“找座位”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且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

学生们首先排着整齐的队伍,每人手拿一张新的座位号。

教师作适当解释:从学生的方向看,从右往左依次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从前往后依次是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让他们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各自寻找新的座位。

课堂气氛顿时沸腾,学生情绪高涨,愉快而迅速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在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一项充满活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二、课堂教学让学生从体验中学会学习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新知识,如果是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

课程标准中设计了大量的使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

如用小棒及圆片来理解“平均分”、“100分以内数的组成;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来理解空间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等。

特级教师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上好一节数学课

特级教师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上好一节数学课

特级教师谈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上好一节数学课和谐自然、交往互动、启迪思维、注重实效袁键人整理于剑阁长岭小学(2005年10月15日)2001年9月,新课标教材首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至今新课程实验已经到了第四个年头了,对课改实验,实验区的领导、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

这场改革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但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

现在,我到全国各地去搞讲座,老师们经常跟我这样讲:“钱老师,不知为什么,我当老师快20年了,按理说经验也不少了,现在怎么不会讲课了?”的却是这样。

“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这是广大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和即将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需要。

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风格美、氛围美、感受美一、新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要想在新课改教学中取得很大突破,就更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具体来说,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更新原有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新课程理念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自然科学,数学内容的学习应该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的学,灵活的用,而不是作为僵死的、绝对的、封闭的一组组难以记住的定理去学习。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可以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共同的参与者,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教学过程。

二、精心备课,注意引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教师不管不问。

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更加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如果没有好的引导方法,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那么课改最后只能是流于形式。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自学能力是实现自觉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自学可以让学生对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利于学生阅读与自学,因此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可“粗糙”一点,遇到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点到为止,或有意留些空白,给学生留下可想象的余地、可发挥的空间,学生在利用自己的所思、所虑、所获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加强学生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勤动手习惯合作学习能改变传统的教学信息交流方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生动、更有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新”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好我校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新”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好我校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

“三新”背景下,如何做好我校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三新’背景下,如何做好我校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原因,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汇报,不再展开叙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什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 》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的课程目标为:“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

”“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简言之,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落实“四基”、提高“四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基”是基础,“四能”是抓手,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才是最终目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是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进行的,那么高中数学教学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会有哪些变化呢?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高中数学教学会有那些可能的变化?为了生成、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认为高中数学教学会有以下可能的变化:1.数学教师教学的基础会变-----实现重心由教向学的偏移。

用核心素养观念来引领高中数学教学,教师的教学基础要实现重心由教向学的偏移,要将教学的基础建立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之上。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在研究学生的原有经验(相关基础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依靠原有经验基础以及相关数学核心素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内化,并在学习、内化的过程中形成、发展新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原有的数学核心素养。

也即在数学的主动应用过程中,形成、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正是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

2.学生数学学习的可能变化同样,核心素养原本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原本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服务的,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要发生变化。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呢?一、要有创新意识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主题。

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同样重要,教育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就要有创新精神,而且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

二、要处理好课前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生成”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教学中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使教学环节流畅自然、科学、合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

如:一道数学题可能有几种解法,学生可能在那些方面会出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不打无准备之仗。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得当(一)多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有能力解决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如在教学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地11册《倒数》的知识时,就可以先安排学生自学,然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下。

对于一些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才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就要少讲解,让学生多动手。

(二)要多给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时间巴西教育家佛莱雷认为:“没有了讨论,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交流、多讨论。

特别是在概念教学、应用题教学中,更要如此。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在经济学上,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教学中最大的投入是时间,时间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新课程理念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反思和经验的总结与积累。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一、精读课标、精心备课是前提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数学学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要求和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形成划分得科学合理。

教师只有通过精读课程标准,并以它为指导,才能为上课做好准备工作。

过去教师一人主宰课堂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了,动态生成的课堂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备课,备课时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年龄、已有知识、认知状况,还要关注知识的发展脉络、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不仅要为课堂实施预先搭好科学合理的框架,使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起点、思维类型、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等实际状态,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引导策略,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二、不断反思是上好课的捷径只有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不断实践,教师才能真正学到把握动态生成课堂的本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要经过许多波折和失败。

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自我反思,有助于我们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本领。

养成不断积累与反思的习惯,一定能够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起来。

三、设计学生动手、动脑活动是上好课的重要途径数学课中,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较多,每做一道习题都得先由大脑思考,然后用手去书写、计算。

这是每一节课中学生都能做到的,但是多数教师却只是将动手、动脑这一环节应用于学生做练习之中。

其实,我们的课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同学亲自动手去实践、操作,亲自动脑、去思考。

如:在讲解公式推导时,老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演示、探究、推理,然后得出结论,并自己去动脑想这样的推理过程是否合理、科学、可行,它可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一方面,在讲解应用题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脑,根据一道问题去创编多道不同类型的习题;在布置作业时,老师可让学生分层次设计不同类型的习题;这样学生要想设计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必须去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从而实现创新,所以说数学老师应该将动手、动脑活动的设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为成功上好课奠定基础。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数学课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数学课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数学课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尊重学生需求,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作为有效教学的手段和着力点,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方式作为优化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标签:新课程;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一、关爱学生是上好数学课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

對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

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关心爱护。

二、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
了情境 的价值 。 二、 还 学 习 的 主 动 权 于 学 生
知 识结 构的 逻辑 顺序 向前发 展 。 如在 教学 五年级 “ 分 数 的意 义 ” 一课 时 , 首 先通 过 回 顾分 数 是 怎样 产 生 的 , 让
学 生 回 想 起 三 年 级 学 习的 分 数 是 建 立 在 平 均 分 的 基 础 上的 , 明确分 数各 部分 名称 所表 示的含 义 。 其次 要 求学 生 边 看 书 边 思 考 :今 天 所学 的 分 数 和 以 前 所 学 的 分 数 有 什 么 不 同 ? 让 学 生 在 探 究 分 数 意 义 的 过 程 中 ,理 解 “ 单位 1 ” 。 最 后通过 对 比 , 使学 生对 “ 单位 1 ” 有 更进 一步

l n G 秘 A l 蔗 誉 : | e : A l 柚 T l O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如 何 上 好 一 节 数 学 课
表态 , 而 是放 慢教学 节奏 , 耐 心地 等待学 生 自己 陈述 判
断 依据 。学 生你争 我辩 , 课堂 气氛 异常 活跃 , 生 生 之 间 的“ 相 互 补充 ” 不 仅 使学 生 进一 步 理解 了比例 的意 义 , 还 把本 节课推 向 了高 潮 。 三、 教 师 精 准 的 点 拨 “ 有效 的教学 活动 是学生 学与 教师 教 的统一 , 学 生
性” 的练 习 。 操 作 活 动 很 大 程 度 上 可与 合作 交流 的过程 中真 正理 解和 掌握 基本 的数学 知识与 技能 、 数学 思想和 方 法 , 获得 广 泛的数 学 活动 经 验 。这 样 的 学 习过 程 , 学 生 的情 感体验 是积 极 的 , 同时 学 生 的 问 题 意 识 、数 学 思 维 能 力 等 也 会 得 到 有 效 的 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上好一节数学课和谐自然、交往互动、启迪思维、注重实效2001年9月,新课标教材首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验,至今新课程实验已经到了第四个年头了,对课改实验,实验区的领导、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

这场改革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但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变化,只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

现在,我到全国各地去搞讲座,老师们经常跟我这样讲:“钱老师,不知为什么,我当老师快20年了,按理说经验也不少了,现在怎么不会讲课了?”的却是这样。

“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这是广大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和即将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需要。

每当我自己讲公开课或者听别人讲公开课时,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风格美、氛围美、感受美一、新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具体来讲就是:(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

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

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

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允许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

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有的方法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

二是关于教学的观念。

为了使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当提倡以下一些关于教学的观念。

(l)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学具获得关于客体的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

如果教师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更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

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教师要在交流和研讨中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3)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

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是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

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

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

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是这样引入的:吴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单刀直入开始了知识的学习。

“有4个桃子,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

“有2个桃子,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啪”吴老师不仅不慢地说:“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突然有几个同学用右手尖点了一下右手心,“半个”,还有的同学两手心相对并不合上,表示“半个”。

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说:“半个”。

吴老师继续说:“对,半个。

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图、写汉字。

吴老师认真地看着同学们的板书,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

在这里,吴老师借助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新颖的设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了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又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是这样进行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X高。

然后给每组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

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

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

然后让学生比较报告单上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确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最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

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

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投影作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直线和射线是小学数学中两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

过去只能靠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式解说,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

为此,教学时我设计了两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

教师慢慢抽拉,亮线越来越长。

教师一边抽拉,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

”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

讲直线时,教师将双向抽拉片向两个方向抽拉,帮助学生想象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情景。

因为整个演示的过程学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学效果很好?又如,讲“角的度量”时,过去我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画角,由于教具不透明,教师讲解既费时又费力。

如果利用投影仪,把量角器和画在胶片上的角通过投影演示,投影仅的透明作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了怎样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质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又进人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例如,在全国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上,江苏的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就两次成功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与助教学。

第一次:用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并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就是三个圆的周长。

观察: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也就越短;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

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

第二次:屏幕上出现大小不同的圆,各滚动一周,得到三个圆的周长,再用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它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