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读解
专题10诗歌鉴赏(解析版)
专题10 诗歌鉴赏一、鉴赏类型(一)诗歌的形象 1.诗歌的形象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
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3.意象:诗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构建形象的主要因素。
4.意境: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
(二)诗歌的语言 1.语音上:音乐之美。
2.语义上:精炼、形象、情意之美。
3.语法上: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4.语言风格和意义性:清新自然、明白晓畅、深沉委婉、热情奔放、直朴清纯、典雅文丽、轻灵飘逸;表层义、深层义(语境义、特殊义)(三)诗歌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扬先抑、照应、象征、衬托、比兴、联想和想象。
2.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修辞方法及典故。
3.直接抒情: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
4.间接抒情: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
二、鉴赏方法(一)形象分析法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故应注意诗中选取的事物。
(二)语言分析法 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间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 感情语言:独、飘渺、恨、寂寞、冷 象征语言:拣尽寒枝不肯栖意境:孤独、凄凉但又有坚定的信念。
(三)表现手法分析法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
(四)意境分析法 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风格有关。
三、鉴赏角度(一)类别方面 诗词曲;古体诗和近体诗;绝句和律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抒怀诗等。
(二)风格方面 豪放:恢宏阔远、博大新奇 雄奇:雄伟劲健、奇绝峭拔 沉郁:深沉蕴积 直率:奔肆率直 婉约:曲柔细密、情调缠绵 含蓄:藏而不露 清新:清秀奇丽 风趣:幽默诙谐(三)技巧方面 对比比较;映衬比较;虚拟写实;象征暗示、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花用典故、以古说今;静景动写、以动写静;渲染烘托、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白描勾勒、浓墨重彩。
诗歌鉴赏与解读技巧
诗歌鉴赏与解读技巧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和感悟。
作为读者,我们需要一些解读技巧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的内涵。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鉴赏和解读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诗歌的美学和意义。
一、诗歌的形式与结构在鉴赏诗歌时,了解其形式与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诗歌常常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诗句之间的押韵和音律的变化都是诗歌的一部分,能够增强诗歌的美感和音乐性。
其次,诗歌的结构也要引起重视,例如,一首诗歌可能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代表一种思想或情感的转变。
通过理解诗歌的形式和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二、注重诗歌的语言与意象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意象著称。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应特别关注诗歌中使用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意象。
首先,诗歌中的词语常常富有多重含义,我们需要查字典或研究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其次,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我们需要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艺术性和深远意义。
最后,意象是诗歌中常用的形象符号,通过意象的运用,诗人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三、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诗歌的创作离不开作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我们需要了解诗人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历史背景。
通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特点和诗人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此外,对于古典诗歌来说,了解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解读诗歌也非常重要。
四、与他人交流与讨论鉴赏和解读诗歌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诗歌。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解读和理解,也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发现诗歌中的更多可能性。
总之,诗歌鉴赏与解读需要我们关注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语言与意象,并了解诗人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诗歌鉴赏阅读_图文解析
诗歌鉴赏阅读_图文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凉州①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
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
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唐)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这首诗的题目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1)颈联以“醉客”对“醒客”,与屈原《渔父》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后人认为:“此诗拟杜,既得其诗法,又得其精神。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献始兴公①王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粱肉,崎岖见王侯。
鄙哉匹夫节,布褐将白头。
任智诚则短,守仁固其优。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注】①始兴公,即张九龄。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小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
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
“寻”与“不遇”,含蓄之极。
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
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
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
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题李世南画扇李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思考: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① 李弥逊( 1085 - 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3、读注释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四):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课堂巩固】
1、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2012江苏)P148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 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1、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梦江南
【寻觅读懂古诗的支点】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 韦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诗歌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作者:韦庄,五代时“花间词”代表
题材:闺怨词
看作者
• • • • • • • •
特定内容
(2)答: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特别提醒:
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 多悟才是关键。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 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这段时间 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 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 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 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 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 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P143 练中悟1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
些重要信息。 (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全国Ⅰ) 答案 ①点明了“留别”的出发地、目的地。 ②“留别”暗示了诗的类别——送别怀人诗。 ③“临洮”“北庭”两个边塞地名,暗示了诗中将 写边塞风景。
诗歌鉴赏意象解读
诗歌鉴赏意象解读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观点。
在诗歌中,意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本文将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和鉴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一、自然意象自然意象在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它们是诗人借由自然界的景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例如诗人常用的太阳、月亮、山水等自然元素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比如,太阳往往象征着光明、热情和勇气,而月亮则多被视为寂静、温柔的象征。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通过描绘夜晚中明亮的月光和地上像霜一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这一意象的鉴赏不仅限于其形象表达,还需结合上下文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渗透。
二、感官意象感官意象是指通过描述事物的声、色、香、味、触等感官体验来营造情感和氛围。
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能够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或情感。
比如,晓霞的红、秋叶的黄、花朵的香等都是感官意象的常见表现。
在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通过描述明亮的银烛和冷清的秋夜,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而寒冷的秋夜情境中。
这种感官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具有生动感,使读者更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想要传达的情感。
三、人物意象人物意象是指诗歌中出现的具体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人物意象可以是现实中的具体人物,也可以是作者自己的心灵投射。
诗人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向读者传达着他们对人性、生活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里的“浓睡不消残酒”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游走于梦与醒之间的迷茫女子,诗人通过这一形象传达出对爱情的无奈和苦闷。
通过人物意象的刻画,诗人能够更加立体地表达情感,使读者更易于共情。
四、抽象意象抽象意象是指那些难以具象化的概念和情感的意象,它们通过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精确的语言表达,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02四法高效阅读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02 四法高效阅读,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一总体把握,四法快速读懂诗歌内容在诗歌鉴赏中,首先是要读懂诗歌内容,读懂是王道,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因为任何诗歌鉴赏都是分三步进行的,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二快速读懂诗歌内容的方法(一)读懂诗歌题目(二)读懂作者(三)读懂注释(四)读懂诗家语(情语景语典故倒装省略)三方法运用示例第一步:读标题,联作者,知人论世识概貌。
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作用如图:同时,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与时代特征,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第二步:析意象,悟情语,抓住关键通诗意。
第三步:读注释,思典故,突破障碍深理解。
注释往往是解读诗歌的钥匙,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的暗示。
可介绍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和相关诗句,链接他人评价,帮助读懂诗句,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准确理解典故的内容,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意。
当然,掌握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也是鉴赏诗歌的必要条件。
抓住这些要素,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读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
【真题研磨·读懂文题】一、(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
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读懂文本】第一步:读标题,联作者,知人论世识概貌。
从标题可以读出,这是林希逸对友人关于治学论述的答复,表明这是一首应答诗。
林希逸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学识渊博,儒释道兼修,他经常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阐释深刻的道理。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
诗词鉴赏考点及解读O1知识链接(一)总结常见考点:1、理解诗意。
包括诗字、词、句的理解;内容概括;哲理分析;思感情想2、感知形象。
要求考生借助联想、想象以及背景,感知诗的景物、形象、意境3、品味语言。
字、词、句的推敲;名句的感悟4、分析技巧。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典故运用;巧妙构思(二)答题技巧1、原则:①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
2、结构:①景+情②事+情③场面+情④情形+情3、方法:①研读题目。
②了解作者和时代。
③借助注释。
④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
⑤细审题干。
(三)常见题型、答题格式1、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例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描写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的场面;全词抒发了满怀家国之愁,却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2、赏析语言型(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答案:这首词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巩。
你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用得好,请说出理由。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答案:绿:春风吹绿,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T)(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例题: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
重难点20: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艺术手法(解析版)
重难点20: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艺术手法(解析版)一、考情一览二、命题趋势①表达技巧过去在全国卷中是轮考点,而在2022年、2023年全国各卷中成为考查热点。
②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不聚焦于某一技巧,涉及技巧主要是抒情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
一.设问形式1.分析、判断全诗或某一联运用的结构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2.分析诗词写景/物的艺术/叙事的艺术。
3.某一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对全诗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的作用。
4.诗人怎样通过意象表达情感/诗人如何表达情感、志向、观点。
二.设问解读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旨时所采取的特殊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方面。
鉴赏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的考查重点,更是考查热点。
当题目中涉及“艺术”“如何”“怎样”等词时,多是在考查表达技巧,且常与形象、主旨以及诗歌比较阅读等考点联系起来考查。
三.解题方法(一)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旨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二是表现手法,如象征、渲染、用典等;三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互文、顶真等;四是结构技巧,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以景结情等。
(二)赏析表达技巧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点(点明技巧名称)+释(解释技巧运用)+效(分析技巧在塑造人物、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认真审题,精准判断表达技巧①立足整体。
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②把握关系。
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的限制,所以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
2.精准分析表达效果①紧扣目的。
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巧+表达目的”就等于表达效果。
高中语文经典诗歌赏析及注释
表现手法多样:高中语文经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多样,包括比喻、拟人、象征等,这些手法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的 主题和情感。
高中语文经典诗歌赏析
主题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 深深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眷恋。
添加标题
诗歌意境: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早晨,展现了春天的清新、美丽和生机勃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 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添加标题
注释解析:这首诗的注释主要包括对诗歌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和意象的解释,以及对诗人所表达情感的解 析。通过对注释的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添加标题
高中语文经典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优秀教 材。
学习高中语文经典诗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 豪感。
语言优美:高中语文经典诗歌的语言精练、富有韵律感,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情感真挚:高中语文经典诗歌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和意象,掌握诗歌的节 奏和韵律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 人文素养
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定期收集学生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经典诗歌的拓展阅读
《静夜思》- 李白
艺术性:诗歌应 具有较高的艺术 表现力,能够给 人以美的享受。
代表性:诗歌应 具有代表性,能 够反映某一时代 或某一作家的特 色。
难度适中:诗歌 的难度应适中, 易于高中生理解 与欣赏。
诗歌鉴赏20篇解析
诗歌鉴赏20篇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咏螃蟹呈浙西从事①【唐】皮日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螃蟹咏②薛宝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③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释】①此诗作于唐末动乱时期。
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作者本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军,做过黄巢政权的“翰林学士”。
②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
③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螃蟹呈浙西从事》是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早知螃蟹之盛名,表达爱慕之情。
B.《螃蟹咏》是七言律诗,首联写环境,人们坐在飘散着桂花香气的桐阴下喝酒吃蟹。
C.薛宝钗认为纵使螃蟹再横行,最后还是要落入汤锅被蒸煮,落得被人吃掉的下场。
D.两首诗均以物取喻,寓意深刻而尖锐,极尽讽刺之能事,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2)这两首以“蟹”为主要内容的诗作,都是以小见大。
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C.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D.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北坡杏花》)(3)这两首诗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①,迁流还叹学齐优②。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
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
③生子何须似仲谋:《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曾云“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技巧。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作者却感叹“生子何须似仲谋”。
诗歌鉴赏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诗歌鉴赏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诗歌鉴赏: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感染力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一、诗歌的意境解读诗歌犹如一幅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
诗歌的意境常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1.自然意境自然意境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赋予其以情感色彩,诗人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李白的诗作《静夜思》中,诗人通过描绘明月和庭院中的梧桐树,表达了对逝去的爱情的思念之情,给人以寂寥的感觉。
2.人生意境人生意境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人能够揭示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自己的身世,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思考,给人以深思之感。
3.情感意境情感意境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之一。
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诗人能够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例如,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弟弟的情感交流,以及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引发了读者对亲情的深思。
二、诗歌的艺术特点解读除了意境的表达外,诗歌还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截然不同。
1.节奏和韵律诗歌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表达着美感。
诗人通过对诗句的抑扬顿挫、长短节奏的变化以及韵律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性。
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常常能够感受到这种韵律的美妙,进而加深对诗歌的情感认知。
2.简洁而富有意象相比于散文,诗歌更加注重精炼和简洁。
诗人通过寥寥数语,常常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情感,并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诗歌中的意象也是一种常见手法,通过对形象的有意选择和组合,诗人能够进一步增强诗歌的表达力。
3.抒情和思考诗歌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抒情和思考的能力。
诗歌的鉴赏如何理解和欣赏诗歌
诗歌的鉴赏如何理解和欣赏诗歌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诗歌以其凝练、华美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常常以独特的方式触动人们的心灵。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理解和欣赏诗歌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一、诗歌的语言之美诗歌是通过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这种语言之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韵律与节奏:诗歌通常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有规律的音节和抑扬顿挫的句子结构,营造出一种独特而和谐的音乐效果。
读者可以通过朗读或听读诗歌,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节奏感和韵律之美。
2. 比喻与意象:诗歌常常使用比喻和意象来传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诗人能够将复杂的情感和思绪转化为具体而真实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独特的修辞手法:诗歌中常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借代、拟人、排比等,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诗人能够将深奥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和独特。
二、诗歌的主题与意义每一首诗歌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意义。
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抓住其主题,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以下为理解诗歌主题和意义的方法与步骤:1. 细读全文:首先,需要通读整首诗,抓住大意和基本情节。
注意每个诗句的转折和承接关系,推敲诗歌的基本构图。
2. 关注诗歌的情感:诗歌往往通过情感来表达主题和意义。
思考诗人的情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探寻其情感背后所蕴含的思想。
3. 理解诗歌意象和象征:注意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思考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将诗歌的意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4. 突出诗歌的核心:确定诗歌的核心主题和要点,抓住诗人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重复阅读和思考,逐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
三、如何欣赏诗歌除了理解诗歌的语言之美和主题意义,欣赏诗歌还需要一种敏感而开放的心态。
人教版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解析
人教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训练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岳麓寺①李东阳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②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永看。
蓟北湘南俱到眼,鷓鸪③声里独凭栏。
【注释】①成化八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李东阳返故乡茶陵(长沙附近)省亲,游岳麓山,写下此诗。
岳麓寺,在今湖南长沙岳麓山上,湘江岸边。
②僧:此指僧寺。
③鹧鸪:鸟名。
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登高、望远和回顾来路三个过程,暗含了诗人登上高峰时的激动心情。
B.“危峰”写山峰之高耸,“高瞰”状视野之广远;两个词表现了岳麓山挺拔的气势。
C.颔联描写山中所见岳麓寺及其周围景色,突出其幽深、清寂的特点,为眼前实景。
D.颈联描写远眺所见;平沙浅草、天边,落日孤城、湘江,构成一幅开阔苍凉的画面。
(2)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各题。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辛弃疾独立苍茫醉不归。
日暮天寒,归去来兮。
探梅踏雪几何时。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
一片闲愁,芳草萋萋。
多情山鸟不须啼。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1)词的上片前三句渲染了①________的氛围,交代这是一首②________的诗歌(填写诗歌题材)。
(2)辛弃疾写词尤擅于用典,往往对其稍加改造便别出新意。
请结合本词,通过用典来抒情的角度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总结方法
(五)看意象,品意境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艺术境界。
【例五】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
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
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
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练习
通过联想或想象,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这两句诗句的画面,品味其意境。
诗
歌
鉴
赏 01
2024高考专题复习
❀ 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一)了解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 《楚辞》
汉魏五、七言 古体诗
唐诗(近体诗)
宋词
元曲
明传奇(剧本)
清(集大成) 现代诗(自由体、律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古体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
从军行 杨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 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 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 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 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 形象。
2007年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 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 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 蕴 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考试说明》要求: 评价文章的思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
2007年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8分)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 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 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 蕴 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第9题 诗歌鉴赏存在问题
(1)有五分之四的同学抓不住“时间的漫 长”“空间的辽远”,而答成“路途艰险”等; “恩怨交织的情感”很少有人能答出来,而答 成“思家心切”等。 (2)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抓不住远近高低这 样的角度,而是从动和静、虚和实上去考虑, 更有甚者,有不少同学不懂“角度”,而是答 成修辞手法。 (3)这一点情况好一些,但是“前程渺茫之 意”“对统治者的失望之情”这两点有不少同 学答不到点子上。
【示例】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2008上海卷)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4分)
思想内容类解题指津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要知人论世、明察 诗情,把握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其 次要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 析,进行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 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努力忠实于原诗,做到 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思想情感类”题目答题步骤:①通观 全诗,抓体现思想情感 的关键词句;②分析 归纳诗歌的思想情感;③结合诗句分析诗人 怎样表现思想情感的;④如果题目需要,还 要思考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语言赏析类解题指津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 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 境的艺术效果。 语言赏析类试题解题步骤:①解释该词 语在诗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词语放 入诗句中描绘形象;③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 词语的表达效果,点出该词语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形象意境类
1、形象 【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通过 诗中的形象塑造,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 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另外,还可以作比 较鉴赏,如两首诗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诗歌的景物描写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这首 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 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 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 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 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 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 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 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 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 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 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语言赏析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赏析生动传神的词语或“诗眼”:这一联中最 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赏析作品中的关键词语:某词是本诗的关键, 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3)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优劣:这里本可以用某字, 为什么用成另外一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 合全诗加以赏析。 (4)整体鉴赏诗词语言特色: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 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其中,前三种考查类型尤为常见。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 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2008年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 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广东卷)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针对具体的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如:这 两句诗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赏析首联 在写法上的特点。 (2)针对整首诗分析表现手法,如:这首诗 运用了何种艺术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 己的情感的?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 诗作简要赏析。 (3)比较鉴赏,如:两首诗中运用的表现手 法有什么不同?
诗歌鉴赏 之 读题与解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的考查形式 2、研讨诗歌鉴赏的解题规律
泊公安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①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 停泊公安。 (1)首联中“辽” 和“回”互相照应,请简要说 明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2)颔联与颈联的景物层次分明,互为一体,请 简要分析写景角度的特点及作用。(4分) (3)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 灭,鬓先秋,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 两者共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泊公安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注]①陆游经公安入蜀已辗转八年,今回京“廷对” 停泊公安。 (1)首联中“辽” 和“回”互相照应,请简要说 明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2)颔联与颈联的景物层次分明,互为一体,请 简要分析写景角度的特点及作用。(4分) (3)有人说,尾联与《诉衷情》中的词句“胡未 灭,鬓先秋,泪空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明 两者共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 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 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 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 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 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表达技巧类解题指津
首先要明确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 们从哪种角度作答,是修辞、表达方式、表 现手法,还是兼而有之。 其次要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 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再结合相关诗句说 说这个手法的内容,以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运 用(答案要点二);最后解释作者采取这种 手法的原因,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如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答案 要点三)。
思想内容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分析诗句所包含的情感:某诗句表达了 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某诗句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感情变化? (2)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这首诗表现作者 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通过诗歌 中的形象寄托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比较不同诗中作者的感情:两诗中均有 某相同内容,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2008年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 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 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 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 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 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形象意境类解题指津
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 事象、物象、景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 析形象组成的画面,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及包蕴的思想感情等。 “形象类”解题步骤:①找到诗人描 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②分析形象的基本 含义;③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 写这一形象;④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