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三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课件

2018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课件

2.追及和相遇问题常见的情况 假设物体 A 追物体 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 x0,有两种常见情况: (1)A 追上 B 时,必有 xA-xB=x0,且 vA≥vB. (2)如果两物体恰好不相撞,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必有 xA-xB =x0,vA=vB.如果两物体保证不相撞,此时应有 vA<vB.
• [例1](2017·江西南昌质检)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 -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 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B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3)两种特殊的 xt 图象
静止 ①若 x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______ 状态.(如图甲所
示)
匀速直线 ②若 x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____________运动.(如图乙所示)
•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速度 随______ 时间 • (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______ 变化的规 律. •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加速度 •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_________ 的大小. 加速度 •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_________ 的方向.
• • • •
1.判断正误 (1)x-t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 ) (2)x-t图象和v-t图象都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 ) (3)v-t图象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不代表相 遇.( √ ) • (4)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 等.( √ ) • (5)速度较大的汽车刹车一定能够避免与前方速度较小匀速 运动的汽车相撞.( × ) • (6)两个物体在追及过程中,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逐渐变 小.( × )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 (1)意义:反映了直线运动的物体____________
规律。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 ______的大小。
加速度的方向。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______
(3)两种特殊的 vt 图象
平行 的直线。(如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是与横轴_____
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
双基夯实 一、思维辨析 1.xt 图象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 ) 2.xt 图象和 vt 图象都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 ) 3.vt 图象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速度相等,不 代表相遇。( √ ) 4.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 等。( √ )
5.速度较大的汽车刹车一定能够避免与前方速度较小 匀速运动的汽车相撞。( × ) 6.两个物体在追及过程中,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逐渐 变小。( × )
a.若两者速度相等时,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与 s0 之和,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两者间有最小距离。 b.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 s0 之和时,速度也相 等,则恰能追上,也是两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c.若追者位移等于被追者位移与 s0 之和时,追者速度 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 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距有一个最大值。
解析
由 xt 图象可知,A、B 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
一方向运动,且 B 比 A 晚出发 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 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 xt 图象可知,B 物体 的运动速度大小比 A 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 两直 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 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 和相遇的位置, 故 A、 B 两物体在 A 物体出发后 4 s 时相遇。 相遇位置距原点 20 m,综上所述,B、D 选项正确。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1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1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
比较 项目
位移x 由初、末位置决定
路程l 由实际的运动 轨迹长度决定
决定 因素 运算 规则
大小 关系
矢量的三角形法则或平 标量的代数运 行四边形定则 算 x≤l(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 小段位移的绝对值的和)
考向1 [典例1]
对质点的理解 (多选)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

)
)
) )
质点、参考系、位移
1.质点是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解 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 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如 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选 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研透全国卷】 近几年对直线运动单独命题较多,由于直线运动是运动学 的基础,所以一直是高考热点.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则以图象问 题和运动学规律的应用为主,题型通常为选择题,分值一般为 6 分. 本章将会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运动规律、运动图象与实际生 活相结合的应用,在 2018 年高考复习中应多加关注.
[问题探究]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与物体的大
小、质量及运动速度是否有关?
[提示]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
问题有无影响决定,与物体的大小、质量及运动速度无关.
[解析] 在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时,其轨道半径比自身
半径大得多,可以看做质点,A、B错误,C正确;比较幸神 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D正确.
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 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 半径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高考一轮物理复习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讲运动的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PPT课件

高考一轮物理复习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讲运动的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PPT课件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一、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的比较 对于物理图象,需要从坐标轴及图象上的点、线、面、斜率、 截距等方面来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因为在不同的物理图象中, 这几方面所对应的物理意义不同.下表给出了 x-t 图象和 v -t 图象在这几方面的具体物理意义.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2)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意义 ①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_大__小_.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_方__向__.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_平__行_ 的直线.(如图1-3-2甲所示)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_倾__斜_ 的直线.(如图1-3-2乙所示)
运动学图象“五看”
1.看“线”xv--tt图图象象上上倾倾斜斜直直线线表表示示匀匀速变直速线直运线动运动 2.看“斜率”vx--tt图图象象上上斜斜率率表表示示速加度速度
x-t图象上面积无实际意义
3. 看“面积”v-t图象上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位移
4. 看“纵截距”xv--tt图图象象表表示示初初位速置度
考基自主落实 核心考点透析 高考命题解密 高考快乐体验 活页限时训练
2.常见的几类追及问题 (1)匀 加 速 运 动 的 物 体 追 赶 同 向 匀 速 运 动 的 物 体 , 一 定 能 追 上.追上前两者具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两者速度相等. (2)匀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向初速较小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则恰好能追上;若 追者仍在被追者后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小;若追者 在被追者前方,则出现两次相遇. (3)匀减速运动物体追赶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当两者速度相 等,若两者到达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若追者仍在被追者后 方,则追不上,此时两者距离最小;若追者在被追者前方,则 出现两次相遇.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3讲 运动的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3讲 运动的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2021年最新整理)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讲运动的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讲运动的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3讲运动的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全部内容。

第3讲运动的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1.某同学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绘制了物体运动的xt图象,如图1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x,横坐标表示时间t,由此可知该物体做( ).图1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匀速曲线运动D.变速曲线运动解析本题考查xt图象,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xt图象所能表示出的位移只有两个方向,即正方向与负方向,所以xt图象所能表示的运动也只能是直线运动.xt图象的斜率反映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速度在变化,故B正确,A、C、D均错误.答案B2.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v〉错误!,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若v<错误!,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解析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遇,以后就不可能相撞.设两车相距为d时,两车恰好相撞,这种情况下甲车的速度为v0,根据v错误!=2(a+a2)d,若v〉v0两车一定相撞,若v〈v0两车一定不会相撞.1答案 D3.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A.在t1时刻前,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B.在t1时刻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的大C.在t1时刻前,乙车的速度始终比甲车增加得快D.在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解析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在t1时刻前的各个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故乙车始终在甲车的前面,选项A、B正确,D错误;在两车开始运动后的一段时间内,乙车的速度增加得比甲车的快,后来乙车的速度增加得比甲车的慢,选项C错误.答案AB4.如图3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图3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解析x-t图象和v-t图象都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的,图象并不是运动轨迹,A项错误;x -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在t1时刻v1>v2,B项正确;v-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所以在0~t3时间内3物体的位移小于4物体的位移,3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4物体的平均速度,C项错误;图线2中t2时刻表示物体反向运动,图线4中t4时刻不表示反向,只表示速度减小,D项错误.答案 B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4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4图中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图4解析由at图象可知:0~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所以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 s末速度为1 m/s,1~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也为1 m/s2,方向与前相反,所以物体以1 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2 s末速度为0,以后按此规律反复,所以应选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模拟 新人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讲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模拟 新人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模拟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模拟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模拟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1.(多选)(2016·课标全国Ⅰ)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错误!(BD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

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解析]根据题述,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由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1s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选项A、C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t=1s时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15m/s,0~1s时间内,甲车行驶位移为x1=5m,乙车行驶位移为x2=12.5m,所以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

5m,选项B正确。

从t=1s到t=3s,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x=错误!(10+30)×2m=40m,选项D正确。

2.(2016·江苏卷)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

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导学号 51342079( A )[解析]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能回到原高度,重复原来的过程,以落地点为原点,速度为零时,位移最大,速度最大时位移为零,设高度为h,则速度大小与位移的关系满足v2=2g(h-x),A项正确。

高三一轮复习秘籍-第一章专题强化一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高三一轮复习秘籍-第一章专题强化一 运动学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像追及相遇问题专题解读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像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像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3.用到的知识有:x-t图像和v-t图像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极值思想等数学方法.过好双基关————回扣基础知识训练基础题目一、运动学图像1.直线运动的x-t图像(1)图像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3)交点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2.直线运动的v-t图像(1)图像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3)交点两图线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速度相同.二、追及与相遇问题追及与相遇的两种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研透命题点————细研考纲和真题分析突破命题点1.x -t 图像与v -t 图像的比较x -t 图像v -t 图像图像举例意义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加速直线运动特别处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相遇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运动情况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丁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位移0~t 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等0~t 2时间内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平均速度0~t 1时间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0~t 2时间内丁的平均速度大于丙的平均速度2.三点说明(1)x -t 图像与v -t 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且均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2)分析图像要充分利用图像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3)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例1】(多选)(2021·广东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 -t 和s -t 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答案B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五条龙舟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出现船头并齐,即两条龙舟在同一时刻位移相等.速度-时间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的交点表示位置相同,可知C错误,D正确.故选B、D项.【变式1】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在0~5s内,a、b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物体c的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a的加速度为0.4m/s2答案B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和c为直线,斜率恒定,b、c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斜率正负不同,即速度方向不同,A、C错误;a的切线的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b的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所以两者反向运动,故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B正确;因为a是一条抛物线,即满足x=x0+kt2,可知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抛物线经过(0,10)点和(5,20)点,故x=10+0.4t2,所以1a=0.4,a=0.8m/s2,D错误.2【例2】(多选)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C.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D.丙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答案BC解析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B正确.根据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丙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C正确,D错误.【变式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像.t=0时刻起,甲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在0~t 2时间内()A .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v 1+v 22C .若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则t 1时刻两物体相遇D .若甲、乙两物体在t 2时刻相遇,则t =0时刻,甲物体在乙物体前答案D 解析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可知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甲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2,乙物体在0-t 2时间内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则平均速度大于v 1+v 22,故B 错误;因v -t 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若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则在0-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t 1时刻两物体不能相遇,故C 错误;因v -t 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若甲、乙两物体在t 2时刻相遇,则在0-t 2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则t =0时刻,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故D 正确.故选D.◆拓展点1非常规图像1.三类图像(1)a-t图像:由v=v0+at可知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Δv,如图甲所示.(2)x t -t图像:由x=v0t+12at2可得xt=v0+12at,图像的斜率为12a,如图乙所示.(3)v2-x图像:由v2-v20=2ax可知v2=v20+2ax,图像斜率为2a.2.解题技巧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像的意义.【例3】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该质点的x t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cbB.t=0时,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cC.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D.t=0到t=b这段时间质点的路程为bc4答案D解析由x =v 0t +12at 2得x t =v 0+12at ,可知x t -t 图象的斜率为12a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12a =-cb ,加速度大小为2c b,初速度为v 0=c ,故A 、B 正确;从t =0到t =b 这段时间,质点的位移为x =v 0t +12at 2=cb +12·(-2c b)·b 2=0,则质点的平均速度为零,故C 正确;因为从t =0到t =b 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零,即质点做往返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整个过程中的路程为从t =0到t =b 2内位移大小的2倍,所以s =2[c ·b 2+12·(-2c b )·(b 2)2]=bc 2,D 错误.【变式3】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 =0时物体的速度为1m/s ,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1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t =1s 时物体的速度为3m/sC .t =1s 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 .t =3s 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0~1s 内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加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2×1m/s=1m/s,由于初速度为v0=1m/s,则1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2所以t=1s时物体的速度为2m/s,故B错误;0~1s内物体沿正向加速运动,1s末后加速度反向,物体由于v>0继续沿原方向运动,故C错误;0~3s内速度的变化量Δv′=1×2×1m/s-1×2m/s=-1m/s,则3s末物体的速度2为0,0~3s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D正确.【变式4】(多选)一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A点开始向相距8m的B点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的二次方v2与位移x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B.质点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C.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2m/sD.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8s答案BCm/s2=4m/s2,则a 解析根据v2=v20+2ax可知图象斜率为2a,则2a=369=2m/s2,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A错误;代入点(8,36)可得,v0=2m/s,选项C正确;质点末速度v=6m/s,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t=v-v0a=6-22s=2s,选项D错误.◆拓展点2图像间的相互转化【例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在0~1s内,a1=1m/s2,物体从静止开始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像是一条直线,1s末速度v1=a1t=1m/s,在1s~2s内,a2=-1m/s2,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2s末时v2=v1+a2t=0,2s~3s内重复0~1s内运动,3s~4s内重复1s~2s内运动,故C正确.1.分析思路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到v A=v B时,若x A+x0<x B,则能追上;若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x A+x0>x B,则不能追上.3.三种方法(1)临界法: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2)函数法: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3)图像法①若用位移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②若用速度图像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例5】A车在直线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车时,两车距离仅有76m,A车司机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两车均视为质点).(1)通过计算判断A能否撞上B车?若能,求A车从刹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假设B车一直静止);(2)为了避免碰撞,A车在刹车的同时,如果向B车发出信号,B车收到信号经Δt=2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匀加速向前行驶,问:B车加速度a2至少为多大才能避免事故.答案(1)能撞上,时间为(10-26)s(2)至少为1.2m/s2解析(1)设A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0、位移为x,由速度时间公式v0=a1t0,解得t0=10s由速度位移关系有0-v20=-2a1x,代入数据解得x=100m>76m,所以A车能撞上B车设撞上B车的时间为t1,有x0=v0t1-1a1t21,其中x0=76m,解得t1=(10-226)s,t′1=(10+26)s,(10+26)s大于10s,故舍去,故时间为(10-26) s.(2)假设A 车恰能追上B 车,设B 车运动时间为t ,则A 车运动时间为t +Δt ,此时两车速度相等,即v 0-a 1(t +Δt )=a 2t ,解得t =v 0-a 1Δta 2+a 1由位移关系x A =x 0+x B可知v 0(t +Δt )-12a 1(t +Δt )2=x 0+12a 2t 2整理得a 2=2v 0(t +Δt )-a 1(t +Δt )2-2x 0t 2解得a 2=1.2m/s 2因此欲使A 、B 两车不相撞,B 车的最小加速度为a 2=1.2m/s 2.【变式5】(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 =3s 时并排行驶,则()A .在t =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s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BD 解析由题中v -t 图象得a 甲=10m/s 2,a 乙=5m/s 2,两车在t =3s 时并排行驶,此时x 甲=12a 甲t 2=12×10×32m =45m ,x 乙=v 0t +12a 乙t 2=10×3m +12×5×32m =52.5m ,所以t =0时甲车在前,距乙车的距离为L =x 乙-x 甲=7.5m ,B 项正确;t =1s 时,x ′甲=12a 甲t ′2=5m ,x ′乙=v 0t ′+12a 乙t ′2=12.5m ,此时x ′乙-x ′甲=L ,所以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为t =1s ,故A 、C 项错误;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沿公路方向相距L ′=x 乙-x ′乙=40m ,故D 项正确.【变式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m ,物体A 以v A =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m/s ,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A .7sB .8sC .9sD .10s 答案B 解析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 A =v A t =4t ;物体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 B =v B t +12at 2=10t -t 2;设物体B 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 1,有t 1=0-v Ba =5s .在t 1=5s 的时间内,物体B 的位移为x B 1=25m ,物体A 的位移为x A 1=20m ,由于x A 1<x B 1+s ,故物体A 未追上物体B ;5s 后,物体B 静止不动,故物体A 追上物体B 的总时间为:t 总=x B 1+s v A =25+74s =8s ,故选B.。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第一章  第3节  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匀减速运动的物体
甲、乙两车相距 x0=40.5 m,同时沿平直公路做直线 运动, 甲车在前, 以初速度 v1=16.0 m/s, 加速度 a1=2.0 m/s2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初速度 v2=4.0 m/s,加速 度 a2=1.0 m/s2 与甲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经历的时间.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
(单选)(2014· 高考福建卷) 如图, 滑块以初速度 v0 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从顶 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 h、s、v、a 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t 表示时间,则下列图象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 B )
4 6 6 2
3
2' 5 1
3
7 -3
1、静止 2、方向为正的匀速直线运动 2'、同上,但起点不同 斜率相同,则速度必相同(大 小、方向) 3、方向为负的匀速直线运动 4、方向为正的加速直线运动 5、方向为正的减速直线运动 6、折返直线运动 7、简谐振动 问题:对2、4、6位移、路程进 行比较?
3 4 5
[审题突破] (1)两车相遇前距离最大的条件是 v 甲______v 乙; (2)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匀速运动的物体
(2016· 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月考)A、B 两列火车,在 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 vA=10 m/s,B 车 在后,其速度 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 车在距 A 车 x0=85 m 时才发现前方有 A 车,这时 B 车立即刹车,但 B 车要经过 180 m 才能停止,问:B 车刹车时 A 车仍按原速率 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 B 车刹车后何时相 撞?若不会相撞,则两车最近距离是多少?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节运动图像追及与相遇问题课件

[集训冲关] 1.(2017· 威海模拟)如图为a、b两物体同时开始 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图像为位置—时间图像,则两物体在 M时刻相遇 B.若图像为速度—时间图像,则两物体在M时刻相距最远 C.若图像为加速度—时间图像,则两物体在M时刻速度相同 D.若图像为作用在两物体上的合力—位移图像,则两物体 在M位移内动能增量相同
(6)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 最近。 (√ )
(7)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 )
突破点(一) 三类运动图像的比较
1.位移—时间(x t)图像 (1)位移—时间图像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并非物体运动的轨迹。 (2)位移—时间图像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这是 因为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 表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负方向。 (3)位移—时间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物体该时刻的速 度,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v1+v2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在v
t图
像中,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根据图像 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时间相同,所以汽 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C错误;由于乙车 v1+v2 做变减速运动,平均速度不等于 2 ,故B错误;因为 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 小都是逐渐减小,故D错误。 [答案] A
突破点(二) 图像问题的解题思路
用图像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 的方法,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它运用数和形的 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运 用图像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汇总

(通用版)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汇总

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高考指南]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只限于v­t图象.注:各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Ⅰ、Ⅱ的含义如下: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1节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知识点1 参考系、质点1.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物体.(2)参考系的四性:①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②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③统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同一参考系.④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结果一般不同.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知识点2 位移和路程1.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2)定义式:v =ΔxΔt .(3)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位置或某时刻的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运动快慢.(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知识点4 加速度1.定义式a =Δv Δt ,单位是m/s 2.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3.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4.判断物体加速或减速的方法(1)当a 与v 同向或夹角为锐角时,物体加速.(2)当a 与v 垂直时,物体速度大小不变.(3)当a 与v 反向或夹角为钝角时,物体减速.1.正误判断(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2)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4)子弹击中目标的速度是瞬时速度.(√)(5)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6)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2.[对质点的理解]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导学号:92492000】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研究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D[长江大桥虽长,但火车长度与之相比不能忽略,选项A错误;既然是“旋转球”,就是要研究球的旋转,故不能把它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突出的是看清“挥动国旗的动作”,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突出它的“位置”,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船的大小与大海相比,其大小可以忽略),故选项D正确.]3.[对质点、参考系和位移的理解]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1­1­1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1­1­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D[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错误;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与终点重合,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正确.] 4.[对速度、加速度的理解]图1­1­2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2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A[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能较大,A正确,B、D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错误.]1(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题组通关]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B[研究起跑动作、硬币的上下面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运动员和硬币都不能看做质点;研究汽车翻倒是转动问题,不能看做质点,研究飞船运行轨道时,可把飞船看做质点.故B正确.]2.(多选)如图1­1­3所示,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下列关于飞机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2492001】图1­1­3A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B .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C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 .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ABC [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观察的结果,A 、B 选项正确;因6架表演机保持队形飞行,速度相同,故无论以编队中的哪一架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都是静止的,故C 正确,D 错误.](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 →0时的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只有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时,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多维探究]●考向1 平均速度的理解和计算1.(2017·皖南模拟)一个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3 m/s B [题中v =6t 2 m/s 是计算瞬时速度的公式,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应根据其定义v =Δx Δt求解.t =0时,x 1=5 m ,t =2 s 时,x 2=21 m ,Δx 1=x 2-x 1=16 m ,v 1=Δx 1t 2-t 1=8 m/s ;t =3 s 时,x 3=59 m ,所以Δx 2=x 3-x 2=38 m ,所以v 2=Δx 2t 3-t 2=38 m/s ,故选B.]计算平均速度时应注意的问题1.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v =Δx Δ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3.v =12(v +v 0)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考向2 极限法求瞬时速度2.(多选)一身高为H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位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 ,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运动员的高度为h ,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宽度是ΔL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导学号:92492002】A .百米成绩B .冲线速度C .百米内的平均速度D .冲线时160s 内的位移 BD [由于无法知道运动员跑100 m 经历的时间,故无法确定其平均速度和成绩,A 、C均错误;由题意可求出冲线时160 s 内运动员跑过的距离Δx =H h ΔL ,进一步求得160s 内的平均速度v =Δx 160,由于时间极短,可把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看成是冲线时的瞬时速度,B 、D 正确.]3.(2015·浙江高考)如图1­1­4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导学号:92492003】图1­1­4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A [Δx Δt表示的是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 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Δt 越小,Δx Δt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 正确.]极限法的应用1.方法理解:如果把一个复杂的物理全过程分解成几个小过程,且这些小过程的变化是单一的,选用极限法能使求解过程简单、直观.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2.方法应用: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1)公式v =Δx Δt中当Δt →0时v 是瞬时速度. (2)公式a =Δv Δt中当Δt →0时a 是瞬时加速度.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F 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母题]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导学号:92492004】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B [由a =Δv Δt可知,当知道Δv 的变化量,但不知道Δt 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故A 错误;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斗机,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B 正确;炮筒中的炮弹,在火药刚刚燃烧的时刻,炮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很大,所以C 错误;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故D 错误.][母题迁移]●迁移1 加速度与速度同向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B [因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故质点一直加速,直到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A 错误,B 正确;因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且不为零,故质点的位移逐渐增大,无最大值,C 、D 均错误.]●迁移2 加速度与速度反向2.如图1­1­5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 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 2,Δv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图1­1­5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C[由于v2<v1,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A错误.该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反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同向,C正确,B、D错误.]●迁移3 加速度与速度垂直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92492005】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C.物体的速度变大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尽管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变化,即速度变化,必有加速度且不等于零,不是平衡状态,故A、B、C错误,D正确.]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三点提醒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速度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节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节 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

(江苏专用)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教师用书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用)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教师用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用)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教师用书的全部内容。

第3节运动图象、追及和相遇问题知识点1 直线运动的x。

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两种特殊的x。

t图象(1)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x。

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3.x。

t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的意义知识点2 直线运动的v。

t图象1.图象的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两种特殊的v。

t图象(1)若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v。

t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意义知识点3 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速度.(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2.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1.正误判断(1)无论是x。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

=24m 1 1 2 2 a甲t甲 a乙 t乙 2 2 3
+6)s (2)24m
答案:(1)(4
迁移2:追者匀速,被追者匀减速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 x0=40m,速度均为v0=10m/s。某时刻,甲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 小为5m/s2,从此时刻起,求:
考点2 追及和相遇问题 【核心要素精讲】 1.追及和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 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 通过画过程示意图得到。 2.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考命题探究】 【典例2】(2017·朔州模拟)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 边以v=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立即前去追赶,经t0=2s, 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m/s2做匀加速运动,若警车最大速度可达 vm=16m/s,求: 世纪金榜导学号42722013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 之差 _____ 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之和 (2)相向运动的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_____ 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易错辨析】 (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 ) (2)x-t图象和v-t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 ) (3)x-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 程。 ( ) (4)两条v-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 )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A 组·基础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6·江西临川一中期中)a 、b 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 -t 图象如图,则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解析:在AB 两图中,因为b 的速度始终大于a 的速度,距离逐渐增大,两车不可能相遇,故A 、B 错误;C 图中,从0时刻开始,两车的位移逐渐增大,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然后距离逐渐减小,b 一定能够追上a ,故C 正确;D 图中,a 、b 速度相等时,b 的位移大于a 的位移,速度相等后,b 的速度大于a 的速度,所以a 不可能追上b ,故D 错误.答案:C2.(2017·陕西商洛模拟)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 轴相切于10 s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 .乙车的初位置在x 0=60 m 处C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 2D .5 s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解析: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甲=Δx Δt =205 m/s =4 m/s ,故A 错;由图可知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作是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x =12at 2,由图可知,当其反向运动5 s 时,位移为20 m ,则有20 m =12a ·(5 s)2,得加速度大小a =1.6 m/s 2,因其共运动了10 s ,可得x 0=12×1.6×102m =80 m ,C 对,B 错;t =5 s 时,两车相遇,但甲车速度v 甲=4 m/s 小于乙车速度v 乙=1.6×5 m/s=8 m/s ,D 错.答案:C3.(2016·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 内(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 .4 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解析:甲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甲先朝着正方向运动然后朝着负方向运动,乙的位移一直增大,所以乙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故A 错误;当甲开始反向运动时,两者的间距最大,最大为3 m ,故2 s 末两者的间距最大,B 、D 错误.0~4 s 内,甲的位移与乙的位移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等,C 正确.答案:C4.(2017·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t =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 与速度的平方v 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B .t =0时汽车的速度为10 m/sC .刹车过程经过3 s 的位移为7.5 mD .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解析:根据0-v 2=2ax 得,x v 2=-12a ,可知12a =10100=110,解得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5 m/s 2,由图线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10 m/s ,则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 =v 0a =105 s =2 s ,故A 、D 错误,B 正确.刹车过程中3 s 内的位移等于2 s 内的位移,则x =v 022a=10 m ,故C错误,故选B.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5.(2017·湛江模拟)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 1~t 2时间段为曲线,其他时间段为直线,则有关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t1时间段各个时刻的加速度一定大于t1<t<t2时间段各个时刻的加速度B.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t2时刻物体的位移开始减小D.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变化解析:v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比较斜率可知,0<t<t1时间段各个时刻的加速度一定大于t1<t<t2时间段各个时刻的加速度,A 正确;vt图象中与横轴的交点时刻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t3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D正确;t3时刻物体反向运动,物体的位移开始减小,C错误.答案:AD6.(2016·西藏拉萨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计时开始时A、B两质点在同一位置,由图可知( )A.A、B两质点运动方向相反B.2 s末A、B两质点相遇C.2 s末A、B两质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B两质点速度相同时,相距6 m解析:由图线可知,A、B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错误.由图可知:2 s末A、B的速度相同,即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位移不同,由于从同一位置出发,两者没有相遇,故B错误,C正确.由图2 s末A、B的速度相同,此时AB相距的距离为6 m,故D正确.答案:CD7.(2017·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月考)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开始时,乙的位置坐标为零,甲从离坐标原点20 m处开始运动,当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运动了10 s,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20 m,A错误;在0~10 s这段时间内,乙静止,甲的位移逐渐增大,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B正确;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当乙开始运动时即10 s时两者相距最远,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从图象可知25 s时,两者位置坐标相同,即相遇,C、D正确.答案:BCD8.(2017·山西祁县中学月考)如图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已知质点从零时刻出发,在2T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在T 时开始反向运动B .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C .0~T 与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D .T 秒末与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1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所以质点在T 时速度仍为正,即仍朝着正方向运动,A 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位移,因为在2T 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所以在坐标轴上方的位移大小等于在坐标轴下方的位移大小,故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一定不相同,B 正确;设T 时刻速度为v 1,2T 时刻速度为v 2,0~T 与T ~2T 时间内的位移相反,故由题意有:0+v 12·T =-v 1+v 22·T ,解得:v 2=-2v 1,即T 秒末与2T 秒末速度大小之比为1∶2,0~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1=v 1-0T =v 1T ,T ~2T 时间内的加速度为:a 2=v 2-v 1T =-3v 1T ,故:a 1a 2=13,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BC[B 组·能力题]一、选择题9.(2017·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期中)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 t-t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2C .质点在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75 m/sD .质点在1 s 末的速度为1.5 m/s解析:x t -t 描述的是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x =v 0t +12at 2,得x t=v 0+12at ,故在x t -t 图象中知,图象的斜率k =12a ,a =1 m/s 2,截距b =v 0=0.5 m/s ,故选项A 、B 错误;质点在第1 s 内的平均速度v 1=x 1t=1 m/s ,故选项C 错误;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v =v 0+at =1.5 m/s ,故D 选项正确.答案:D10.(2016·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 =6 m ,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当t =4 s 时两车相遇B .当t =4 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 .两车有两次相遇D .两车有三次相遇解析: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则0~4 s ,甲的位移为x 甲=12×(16+8)×4 m=48 m ,乙的位移为x 乙=12×(12+8)×4 m=40 m ,因为x 甲>x 乙+x ,当t =4 s 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2 m .所以当t =4 s 时两车不相遇,第一次相遇发生在4 s 之前,故A 错误,因为当t =12 s 时乙车速度减为0,而甲车以4 m/s 的速度继续运动下去,所以两车间的距离会一直增加,B 错误;0~6 s ,甲的位移为60 m ,乙的位移为54 m ,两车第二次相遇,6 s 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到前面,8 s 后,由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发生第三次相遇,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D 二、非选择题11.(2017·株洲市二中月考)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并引发一处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山坡上距坡底240 m 处的泥石流以8 m/s 的初速度,0.4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 ,汽车启动后以恒定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过程简化下图所示,求:(1)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和速度大小?(2)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脱离危险?(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泥石流到达坡地的时间为t 1,速率为v 1,则x 1=v 1t 1+12a 1t 12v 1=v 0+a 1t 1代入数据得:t 1=20 s ,v 1=16 m/s(2)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泥石流在水平地面的位移刚好与汽车的位移相等就安全了,故:v 2=a 2t =v 1x 2=v 222a 2=v 122a 2x 1′=v 1(t +1-t 1)=x 2代入数据得:a 2=819 m/s 2≈0.421 m/s 2答案:(1)20 s 16 m/s (2)0.421 m/s 212.(2017·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货车A 正在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 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1)若此时B 车立即以2 m/s 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 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 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 车发现B 车开始到撞上B 车的时间.(2)若A 车司机发现B 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 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 车刹车的同时,B 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 车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假设两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AB 两车到达同一个位置,设经过的时间为t 则:v A =v B 对B 车v B =at 联立可得:t =10 sA 车的位移x A =v A t =200 mB 车的位移x B =12at 2=100 m又x B +x 0=175 m <x A 所以会撞上.设经过时间t 相撞,有:v A t =x 0+12at 2代入数据解得:t 1=5 s ,t 2=15 s(舍去) (2)设B 车的加速度为a B ,B 车运动经过时间t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v A =v 0-a A t ,v B =a B t ,且v A =v B 在时间t 内A 车的位移x A =v 0t -12a A t 2B 车的位移x B =12a B t 2又x B +x 0=x A联立可得a B =23 m/s 2=0.67 m/s 2答案:(1)相碰撞 5 s (2)0.67 m/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