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
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_概述及解释说明
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对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综述和解释说明。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专用气体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视。
而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特殊气体,在各个领域都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并日益受到关注。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其中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目标,给出了整体文章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从概述、应用领域、优势与挑战以及结论这几方面对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全面阐述。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读者对于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基本认知,并深入探讨其在工业、环境保护和医疗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我们将重点关注这两种气体相较传统气体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以上为“1. 引言”部分内容,主要对本篇文章的概述、结构和目的进行了说明。
2. 跨临界二氧化碳与超临界二氧化碳概述2.1 跨临界二氧化碳定义和特性跨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简称SC-CO2)是指在超过其临界温度(31.1摄氏度)和临界压力(73.8巴)的条件下,处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
它具有介于传统液体溶剂和气体之间的特性。
跨临界二氧化碳在高压条件下具有较低的粘度和高扩散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萃取剂,在许多领域应用广泛。
2.2 超临界二氧化碳定义和特性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简称S-CO2)是指在比其临界点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存在的CO2状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通常指代非常高压力和温度下的CO2,使其达到能够溶解物质,并表现出与液态相似的扩散性能。
与传统流体相比,S-CO2具有密度大、粘度小、热导率好、不易燃烧以及对环境无害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成为一种重要的介质,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第185练_2022年高中语文_语言文字运用_古诗词鉴赏_现代文阅读_文言文阅读_专项练习题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85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那些爱写田国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_____①_____。
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哈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
”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
”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_____②_____,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之外,别无他物,更毫无诗意。
我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了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绿豆、小豆、豌豆、红豆,听它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
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1.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拟人、比喻、对比B.拟人、比喻、反问C.反问、借代、排比D.反间、借代、夸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早晚的时候,露珠、月光酒在上面。
到了冬天,白雪盖在上面。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智能化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基本方向。
④发达国家致力于运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优势保持制造业的领跑地位。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卷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答卷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涂准考证号。
5.考生可以在题本的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申论答题纸!二、给定材料材料1本世纪初,国务院制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十多年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676.7亿元,比上年增加1506.9亿元,增长10.6%,占GDP的比重达到2.11%,其中企业的投入比重占到77.5%,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6.2%。
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到133.9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1.5%,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115.8万件,位居世界第三,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超过4万件。
《国家创新指数报2016-2017》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前20位的发展中国家。
国际上一般认为,创新指数排名前15位的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已非常接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了。
材料2我国的商用大飞机发展主要以军机发展模式为基础,借鉴结合了国外大飞机企业的发展经验。
在型号研制上,先后经历了运7、运10、MD-82、AE-100等机型,为我国商用大飞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
2009年,190座级的C919立项,先后攻克了40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百多项技术难题,2017年5月5日,C919试飞成功。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原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原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其原理是利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质,通过循环往复的过程来实现能量转换,从而产生电能。
这种发电方式具有高效、环保、资源丰富等优点,
因此备受关注。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二氧化碳
处于临界状态,即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二
氧化碳的密度较大,流体性质也较为特殊。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
特殊性质,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
其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主要由压气机、加热器、膨胀
机和冷凝器等部件组成。
在发电过程中,首先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
压气机进行压缩,然后经过加热器升温至超临界状态,接着进入膨
胀机膨胀,通过膨胀机产生动能驱动发电机发电,最后通过冷凝器
将二氧化碳冷却后再次循环利用。
再者,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具有循环效率高、排放清洁等
优点。
与传统的燃煤发电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可以实现
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影
响较小。
最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在工程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如系统稳定性、材料耐受性等方面的问题。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工
程实践来解决这些挑战,推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具有很高的发展前景,可
以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完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推动其在能源领域的广
泛应用。
211190831_中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居世界首位
居世界首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这是一种豪情与诗意,也是当今中国正创造的奇迹。
中国人对未知的好奇、对探索的渴望、对困境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推开了一扇扇崭新世界的大门。
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是海洋,如果说人类对太空的了解为10%,相较之下,人类对海洋的了解程度还不到5%。
在人类从未踏足过的深海,现在也有中国人探索的身影。
伴随着“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深海潜水器成功投入使用,飞速发展的深海科技将深海探索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中国万米深潜次数和人数程度高。
目前,全世界可潜入6000米以上深度的载人深潜器仅有8艘,分别属于中国、美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
其中中国有“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3艘载人深潜器。
中国载人深潜梦启航于上世纪70年代。
1971年,深潜救生艇研制工作组即“7103研制工作组”成立。
1986年,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
当时,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但在那个年代,是属于较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2002年,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蛟龙”———————————————中国载人深潜不断刷新纪录———————————————《海底两万里》扉页有句话:“比天空更深的是海洋。
”我们的征途除了星辰,还有大海。
不过长久以来,大部分人对于海洋的了解仅仅浮于表面,而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即被定义为深海。
开发利用深海必然离不开深海装载装备,深潜技术是进行海洋开发必要手段,它由深潜器、工作母船(水面支援船)和陆上基地组成一个完整系统,深潜器是该系统的关键部分。
海水深度每增加100米,压力便会增加10个大气压,故而深潜器建造难度颇大,电气化、自动化◎ 编辑|刘伟鹏|封面故事|Expedition进发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启动。
最终历时10年完成研制和海试工作。
超临界CO2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1 前言超临界流体是区别于气体、液体而存在的第三流体。
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临界点时,物质就进入了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下的物质出现为一种既非气体又非液体的状态,叫超临界流体。
处于超临界状态F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密度、扩散性、电导率、粘度等町以不超过相际边界呖通过压力或温度调节。
基于这屿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超临界流体被证明是一种环境亲和的介质,它可能实现化学和化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而超临界C02(sc-c02)流体无毒、无污染、不易燃烧、价格低廉、化学惰性、可回收利用,且兼有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 超临界流体及其基本性质2.1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超临界流体是指该流体处在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状态。
图1是纯物质的相图。
如图1所示,在相图中除气相、液相和固相外,还示出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超临界区域SCF。
SCF是一种非凝聚性的高密度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液体和气体的差别完全消失,是一种既不同于气体也不同于液的状态。
超临界流体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因物质分子结构不同而异,分子极性愈强,分子愈大,临界温度愈高,临界压力则愈低表1 气体、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的性能比较表1表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大数百倍,其数值与液体相当,而粘度比液体小两个数量级,其数值与气体相当,扩散系数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约为气体的1/100,比液体要大数百倍。
由此得知,超临界流体具有与液体相当的密度,故有与液体相似的可溶解溶质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气体易于扩散的特点,它的低粘度,高扩散性,有利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扩散和向固体基质的渗透。
在物质的超临界状态下,只要压力和温度稍有变化,密度就显著地变化,并相应地表现为溶解度的变化,这一性质使超临界流体的极具应用价值。
2.2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基本性质CO2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较低,分别为31.1 cC和7.38MPa,是应用最广泛的超临界流体。
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
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是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的化学反应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二氧化碳既不呈气态也不呈液态,而是处于临界点以上的状态。
这种特殊的状态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溶剂。
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能源储存、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提供较高的溶剂密度和扩散性,使得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与溶剂之间的质量传递更加高效。
其次,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低粘度和低表面张力,能够有效降低反应过程中的传质阻力,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此外,超临界二氧化碳还具有较低的致毒性和可再生性,对环境友好。
在化学合成领域,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可以用于有机物的溶解、反应和分离纯化。
以溶剂为例,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代替有机溶剂,使得反应体系更加绿色环保。
此外,超临界二氧化碳还可以调节反应条件,改变反应物的溶解度、离子强度和酸碱性,从而实现特定反应的控制。
在材料制备方面,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纳米粒子的合成、聚合物的制备和膜的形成,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控制性能。
而在能源储存方面,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储存和释放气体。
其高溶解度和低粘度的特性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够有效吸附和释放气体,例如氢气和甲烷等。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氢能源的储存和运输,解决氢气的安全性和便携性问题。
在环境保护领域,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可以应用于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作为萃取剂和溶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溶解和分离。
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和转化,实现对废气的净化处理。
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环保的化学反应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能源储存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氧化碳超临界技术将成为未来化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考试论文-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应用应化06-2班陈正雄14号茂名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茂名(525000)E-mail(townbear@)摘要:超临界CO2 具有气体的低粘度、高扩散系数和液体的高密度,且化学惰性,无毒无腐蚀,临界状态容易实现,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境友好溶剂。
本文简单介绍了超临界CO2 在萃取、染色、沉淀、反胶团、化学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指出了目前超临界CO2 的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染色反胶团反应介质中图分类号:TQ644.14; TQ028.32 文献标识码:A1. 前言自1822 年Cagniard首次报道了物质的临界现象以来,超临界流体的研究被广泛关注。
1869 年Andrew测定了二氧化碳的临界参数。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其临界值( T=31.1℃ P=7.38MPa)的二氧化碳流体。
在超临界状态下,二氧化碳具有类似液体的高密度和接近气体的低粘度,并且对人体和动植物无害、不燃、没有腐蚀性、对环境友好、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和处理方便等优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超临界流体[12]。
超临界二氧化碳主要应用于热敏性物质和高沸点组分的萃取分离,超细特殊材料的制备,特殊化学反应的溶媒等方面。
2.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1)超临界流体的萃取能力随其密度增大而提高,因而很容易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加以控制;(2)溶剂回收简单方便,不易产生溶剂残留或污染;(3)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和无腐蚀,临界温度接近常温,所以特别适合食品及医药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和热敏组分的分离[1]。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分离工艺,已在食品、医药、化工、生化等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2]。
2.1 食品食品工业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主要用于从天然中提取各种脂溶有效成分,其提取率优于有机溶剂萃取,且无溶剂残留,为纯天然产品[1]。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发现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发现一、引言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技术,能够高效地将化石燃料等能源转化为电力。
该技术的发现对于解决全球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布雷顿循环的基本原理布雷顿循环是一种常见的热力学循环,通常用于发电厂中。
该循环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加热、膨胀、冷却和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燃料被燃烧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通过涡轮机驱动发电机来产生电力。
三、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的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最初是由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
当时他们正在寻找一种更有效率地转换化石燃料为电力的方法。
他们通过将二氧化碳加压到极高温度和压力下,使其变成了一种称为“超临界流体”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二氧化碳具有类似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特性,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密度和低的粘度。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理想的工作流体,可以用于代替传统的水蒸汽来驱动涡轮机。
四、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工作原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与传统布雷顿循环类似,但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作流体。
该循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热:将燃料燃烧以产生高温高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
2.膨胀:将超临界二氧化碳通过涡轮机进行膨胀,从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
3.冷却:将剩余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并压缩回到初始状态。
4.压缩:再次将压缩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送回加热器,开始下一轮循环。
五、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优点相比传统布雷顿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更高效率: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更高的密度和低的粘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驱动涡轮机,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2.更环保: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工作流体可以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更灵活: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炭和生物质等。
六、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能源转换技术,具有高效率、环保和灵活性等优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 第六单元检测题
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纳米的空心管。
下列关于碳纳米管的说法错误的是(B)A.碳纳米管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碳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碳纳米管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C)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C.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所有碳单质燃烧一定只生成二氧化碳3.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D) A.外出随手关灯B.双面使用纸张C.骑自行车出行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4.(苏州中考)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D)A.制取CO2B.收集CO2C.验证CO2已集满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5.科学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其密度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
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说法错误的是(C) A.与干冰的化学性质相同B.分子间的间隔比CO2气体小C.分子不再运动D.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6.(上海金山区期末)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C)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CO2不能燃烧,CO有可燃性C.用途: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用于冶炼金属D.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7.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D)A.将燃烧的木条伸进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B.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C.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瘪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8.(攀枝花中考)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 .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9.有a 、b 、c 、d 四支容积相同且密封的试管,分别充满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四种气体,将它们分别倒立于装有水的水槽中,同时拔开胶塞,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B)A .充满H 2的试管B .充满CO 2的试管C .充满O 2的试管D .充满CO 的试管10.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 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C)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 .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 .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 .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11.如图为CO 还原CuO “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热浓硫酸H 2O +CO ↑。
江苏高三模拟分类化学与sets(一)
2008江苏高三模拟分类:化学与SETS(一)1.(08江苏南通二摸)北京奥运火炬的外壳主要采用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制造,燃烧系统内装环保型燃料——丙烷。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丙烷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B .丙烷燃烧时的耗氧量比等体积的其他烷烃少C .燃料燃烧时主要是将热能转化为光能D .铝合金制作的火炬质量轻、不易腐蚀2.(08江苏镇江模拟)以氮化硅(Si 3N 4)和氧化铝(Al 2O 3)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或热压工艺制备赛伦(Sialan)。
赛伦的化学通式为Si 6-x Al x O x N 8-x ,以耐高温、高强度、超硬度、耐磨损、抗腐蚀等性能为主要特征,因此,在冶金、机械、光学、医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它属于 ( A )A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金属材料C .有机高分子材料D .无机高分子材料3(08江苏镇江模拟)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 .pH 小于7.0的降雨通常称为酸雨B .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C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 .水厂常同时加入硫酸亚铁和氯气处理水,能消毒杀菌但不能除去水中悬浮杂质4、(08江苏盐城二摸)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碱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 .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 .右图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图,图申A 极为正极D .光伏发电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5.(08江苏扬州二模)“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标志我国已具有深太空探测能力。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He 42的形式存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原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原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二氧化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物理特性,使其同时具备气体和液体的性质,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效提取。
本文将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萃取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是实现其萃取原理的基础。
在临界点以上,二氧化碳既具有气体的扩散性和液体的溶解性,又具有液体的密度和气体的粘度,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提取目标物质。
此外,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可以通过调节设备参数来实现对萃取过程的精准控制,从而满足不同物质的提取需求。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萃取原理主要包括溶解、扩散和分离三个步骤。
首先,将二氧化碳压缩至临界点以上的状态,使其具备足够的溶解能力。
然后,将其与目标物质接触,利用其高扩散性将目标物质从原料中提取出来。
最后,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将萃取物质从二氧化碳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食品、药品和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领域,可以利用其高效提取的特性,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天然色素、香精等物质,用于食品添加剂。
在药品领域,可以利用其对生物活性物质的温和提取条件,保证药品的活性成分不受破坏。
在化工领域,可以利用其对高分子材料的选择性溶解能力,实现对高分子材料的分离和提取。
总的来说,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充分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可以实现对不同物质的高效提取,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读者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原理有所了解,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温度和压力较高的超临界CO2来诱导物质向其中
变态的一种方法。
它首先被发明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最近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因为它
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无需使用有毒的溶剂。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最大优点是
在流体和液体的不同程度的分离,而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有助于提高化合物的溶解度以
及调节其结构和性质。
根据温度和压力的变化,CO2的状态可以简单的分为四类:气体、超临界液体、饱和
液体和次超临界液体。
在正常温压条件下,CO2是一种无色、无臭、有机且极易燃的气体。
它表面张力很小,可以利用气体能量与液体能量之间的差异将某些物资分离出来。
当温度
升高到31.1℃或气压加压至7.3MPa时,CO2会发生相变,进入超临界液相;而当温度升
高至74.6℃时气压增加到22.5MPa时,CO2会重新回到液概,即饱和液概。
此时,它的状
态可以再次进入超临界液概,即次超临界液概。
它的温度范围介于31.1℃和74.6℃之间,压力范围是7.3MPa-22.5 MPa之间。
因为熔点的变化和溶度的变化,CO2的状态可以实现选择性溶解物质,用于萃取不同
的物质或原料。
这种方法可以取代传统的萃取方法,如蒸馏、萃取和液厌烦,从而降低能
源消耗和系统污染。
该技术还可以以更低的溶剂摄取有效成份,从而实现更低的毒性、更
高的萃取效率和更小的残渣。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选择性和可控性,已被广泛应用在药物制剂、农产品和植物提取物,以及食品加工等各个领域,预计未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精品解析: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清远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空矿泉水瓶属于A. 可回收物B. 其他垃圾C. 厨余垃圾D. 有害垃圾【答案】A【解析】【详解】按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空矿泉水瓶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
因为矿泉水瓶是由塑料材料制成,废塑料有回收价值,故选:A 。
2. 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氮肥是含有作物营养元素氮的化肥。
【详解】A.硫酸钾中不含氮元素,不是氮肥,不符合题意;B.碳酸钾中不含氮元素,不是氮肥,不符合题意;C.氯化铵中含氮元素,是氮肥,符合题意;D.磷酸二氢钙中不含氮元素,不是氮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 。
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化工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回答下面小题。
3.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
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A. 钠(Na)B. 钙(Ca)C. 镁(Zn)D. 锰(Mn)4. 化工科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
下列物质中,俗称纯碱的是A. Na 2CO 3B. NaClC. NaOHD. NaHCO 35. 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 58B. 82.1C. 140.1D. 198.124K SO 23K CO 4NH Cl 242Ca(H PO )【答案】3. C 4. A 5. C【解析】【3题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Na,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一致,错误;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钙的元素符号表示为Ca,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一致,错误;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g,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不一致,正确;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锰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n,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一致,错误。
延长石油:页岩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获得成功
合 单位,承担着项目室内研究成 果向现场应用转化的任务。为了 验证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组于今 年 6 月在延长石油的延2011井进 行了我国首次页岩气超临界二氧 化碳压裂现场试验,并取得圆满 成功。
(延长石油网)
海油工程: 获评科研创新平台
前 不 久 ,海油□:程海洋油 气生产装备技术工程:中心被天津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市级科研 创新平台。未 来 ,海油工程将成 为天津市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科学 发展示范区和蓝色经济区的有;I? 支撑。
绉 曰 ,项 目 首 席 科 学 家 李 晓红院士汇报了主要研究成寒 与 现 场 试 验 进 展 情 况 ,延长石 油集团汇报了现场试验情况P 经 过 讨 论 ,与 会 的 11位 中 麗 科
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致认 为 ,该 项 目 在 延 长 石 油 实 施 的 陆相页岩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 裂 现 场 试 验 取 得 圆 满 成 功 ,表 明我国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高效 开发页岩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 展 ,在 这 一 领 域 走 到 了 国 际 前 沿 ,有 望 开 辟 一 条 绿 色 、环 保 、高效的陆相页岩气开发新 途 径 ,为 我 国 其 他 致 密 油 气 资 源 的 高 效 幵 发 提 供 借 鉴 ,并推 动 相 关 学 科 的 发 展 ,是我国能 源科技研究领域又一项代表性 成果。
(科普时报裴红英)
2017年第6 期 -25
据 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 展 计 划 (973计 划 ) “超临界二氧 化碳强化页岩气高效开发基础” 项目于2013年 10月由国家科技部 正 式 立 项 ,武 汉 大 学 、重庆大 学 、延长石油集团等9家单位共同 承 担 。项目研究人员通过超临界 二 氧 化 碳 破 岩 、压 裂 增 渗 、置换 页岩气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_ 关 键 技 术 攻 关 ,形 成 超 临界二氧 化碳强化實證气高效开发理论体 系和技术方法。具体技术是将液 态二氧化碳注入页岩气井下。当 温度和压力处于31.l t 、7.38兆帕 以 上 时 ,二氧化碳就处于超临界 态 ,此时它既有气体的低黏度、 超强的流義性和渗透性,又有液 体的高密度。页岩对= 氧化碳的 吸附能力是吸附页岩气的4一 2〇 倍 ,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将井下的 页岩气挤出。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集团校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集团校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1.三年多来,国家卫健委始终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人们面对“新冠肺炎”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B.喝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C.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D.吃药越多,身体的抵抗力越强2.下来做法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测量体温B.杀菌消毒C.勤洗双手D.佩戴口罩3.测量体温有时可用水银体温计,水银的化学符号为A.Hg B.Ag C.H 2 O·Hg D.H 2 O·Ag4.“84消毒液”可作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化合价为A.-1 B.+1 C.+2 D.+35.下表是常见的几种品牌洗手液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品牌1 B.品牌2 C.品牌3 D.品牌46.阿兹夫定片是一种国产新冠口服药物,主要成分是阿兹夫定(化学式为C9H11FN6O4)。
下列关于阿兹夫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五个元素组成B.阿兹夫定中含有31个原子C.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8:11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水C.金刚石D.氯化钠3.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Zn+H 2 SO 4 =ZnSO 4 +H 2↑B.HCO 3 CO 2↑+H 2 O2C.Ca(OH) 2 +SO 2 =CaSO 3↓+H 2 O D.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4.长征五号系列新一级运载火箭发动机“液发77”是我国推力最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并且非常环保,因为其燃料的燃烧产物只有水。
在物质分类上,水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5.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原理,特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原理,特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原理是一种较新的生物活性成份分离技术,它涉及使用二氧化碳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物理萃取。
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介质,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类似于常温常压下的液体气体,广泛应用于萃取、分离和提纯活性成分,其最大特点是它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生物样品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避免有机溶剂引起的安全风险和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加快萃取速度,提高对生物活性成份的收集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首先将生物样品放入萃取器中,然后将纯度高达99.9%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介质放入萃取器中,然后通过控制压力、温度和时间来使二氧化碳进入超临界状态。
进入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形成一种低温下的蒸汽流,可以有效地从生物样品中提取出生物活性成份。
同时,由于超临界流体的绝热性能,可以防止样品中活性成份的失活,有效保存其生物活性。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灵敏性和质量可控性,可以有效地将特定生物活性成分从生物样品中提取出来,是一种模块化的和可重复的工艺程序,具有可操纵性和可调节性,可为实验室设计灵活的萃取方案。
因此,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已成为一种全球萃取系统的关键部分,可用于提取和精细加工各种生物样品中的有效成分。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的研究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的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它们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副作用较小的优点。
青蒿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药物,它是一种抗疟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
然而,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和低提取效率。
因此,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提取方法,它具有高效、环保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的研究。
一、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原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提取方法,它利用超临界CO2对物质进行萃取。
超临界CO2是一种物理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它具有高扩散性、低粘度和易于控制的性质。
当CO2温度和压力达到临界点时,CO2就变成了超临界CO2,这时它可以渗透到物质内部,将目标物质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可以避免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取效率也比传统的提取方法更高。
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的方法1. 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材料:青蒿草粉末、纯净水、超临界CO2。
实验设备:超临界CO2萃取仪、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
2. 实验步骤(1)将青蒿草粉末与纯净水混合均匀,制成饼状。
(2)将饼状物放入超临界CO2萃取仪中。
(3)将CO2加热至临界点以上,使其变成超临界CO2。
(4)将超临界CO2通过青蒿草饼,萃取青蒿素。
(5)将萃取液收集起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青蒿素的含量。
3.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取青蒿素,提取率高达2.5%。
同时,我们发现提取出的青蒿素纯度也很高,超过了98%。
这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提取方法,可以用于提取青蒿素等天然药物。
三、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优点1. 高效: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
2. 环保: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可以避免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co2跨临界 -回复
co2跨临界-回复什么是CO2跨临界?CO2跨临界,又称为超临界CO2,是指二氧化碳在高压、高温条件下的物态变化行为。
在常压和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但当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CO2的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或固态,出现相变现象。
这种特殊的物态变化行为被称为CO2的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CO2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首先,超临界CO2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气体的可压缩性。
其次,超临界CO2在溶解性上表现出与液态溶剂相似的特点,可溶解许多其他物质,如有机化合物、金属盐和聚合物等。
此外,超临界CO2还具有低表面张力、高扩散能力和较高溶解速率等特性。
由于这些特殊性质,超临界CO2在许多产品的制备和处理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CO2跨临界技术的应用1. CO2跨临界提取技术CO2跨临界提取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CO2溶剂将目标化合物从固态或液态基质中提取出来的过程。
由于超临界CO2的低表面张力和可调节的溶解度,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率、高选择性的提取过程,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可能的残留物。
2. CO2跨临界反应技术CO2跨临界反应技术是指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
由于超临界CO2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和溶解速率,以及较低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它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改善反应体系的相容性以及调节反应产物的选择性。
3. CO2跨临界干燥技术CO2跨临界干燥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CO2作为溶剂将水分蒸发出来的过程。
由于超临界CO2的低表面张力和高扩散性能,它可以在干燥过程中保持固态样品的结构完整性,避免了传统热干燥方法带来的样品损伤和重结晶问题。
4. CO2跨临界聚合技术CO2跨临界聚合技术是指利用超临界CO2作为反应介质,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进行的聚合反应过程。
由于超临界CO2的高溶解度和可调节的相变行为,这种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环保的聚合过程,并得到具有调控结构和性能的聚合物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
作者:廖洋王敏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31期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阎军和孙卫东课题组合作,首次在西太平洋一處热液系统观测到自然状态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喷发。
据悉,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此次观测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气和有机组分,为研究生命起源及初始有机质的形成提供了新启示。
该成果近日作为封面文章刊发于《科学通报》(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