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特训演练:(特训)14 国共的十年对峙(人教版)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 15 国共十年对峙
考点 15 国共十年对峙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1、1931年纵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2、江西电视台《红歌会》节目耳熟能详,其中一首:“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
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B.土地革命的开展C.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A.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 B.正确认识了当时国情C.强调城市与农村革命的均衡发展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4、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5、“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象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得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
”这表明()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6、“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
历史(人教版)一轮演练:14 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
真题典例1.[2015·天津高考]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答案 B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的性质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故B 正确。
A、C、D属于土地革命的意义,不属于实质。
2.[2014·四川高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答案 C解析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内容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将资本家、富农当作团结的对象,而事实上,资本家、富农是可以团结起来为民主革命做贡献的。
据此可知,该《宪法大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故选C项。
《宪法大纲》制定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排除A项;B项中“全面贯彻”的表述不正确;D项表述不当且与材料无关。
3.[2013·课标全国卷Ⅰ]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答案 B解析材料强调农民游击战争必须与城市革命高潮联合才能发挥作用,意在强调城市革命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故B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考历史思维导图一轮复习学案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1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自主复习】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五四运动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
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制定出“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
它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
5.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认知深化】五四运动彰显的时代潮流(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典例.(2020江苏卷·9)下图为《劳动音》创刊号的封面《革命火种》。
该刊物封面上是一个火炬照耀下的锤子,铁镐、齿轮、禾苗、稻穗所组成的图案,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同紧握的拳头。
该封面内容()A. 表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B. 寓意着工农大众团结起来C. 明确反映出党的中心任务D. 为国共合作营造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劳动音》创刊于“1920年11月7日”,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锤子、铁镐、齿轮代表工人阶级,禾苗、稻穗象征着农民阶级,火炬、拳头意在鼓励工农大众要团结起来同发动统治者进行斗争,故选择B项;1898年,在上海出版的《泰国民法志》最早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C项;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排除D项。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国共的十年对峙
国共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根据地是战略基地。
(3).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当时根据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2、中国共产党开创正确革命道路的过程:(1)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4)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武装达到10万人。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5)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粉碎敌人三次反革命“围剿”,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3.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异同。
(1)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又滋长了“左”倾错误,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危害;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2)同: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都纠正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使革命转危为安;都撤换了错误的领导人。
4.“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规范练19 国共的十年对峙和毛泽东思想(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规X练19 国共的十年对峙和思想一、选择题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开始了重要的战略转变。
这一转变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 )A.决定发动农民运动B.与新的反革命势力做斗争C.放弃了攻打大城市的目标D.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2.(2018某某某某质检)1929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兴国土地法》中:把“没收一切土地归政府所有,交农民使用”,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31年,苏区中央局发布通告指出,农民“不仅要取得土地使用权,主要还是要取得土地所有权”。
这表明当时( )A.军事的失利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B.土地革命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C.农村生产关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D.土地革命受到“左”倾错误严重误导3.193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苏维埃某某国,还曾使用过苏维埃工农某某国的称号。
1935年改称中华苏维埃人民某某国。
1936年提出建立某某某某国。
这反映了(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B.革命根据地的X围在不断扩大C.某某国观念已深入人心D.日本侵华改变了某某国的观念4.在井冈山时期,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时期( )A.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来B.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特点C.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明确提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同盟军5.为中国某某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
”这表明( )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国的十年对峙优质课件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一声枪响
寻找正确的革命方式
特思背思 作思点考景考用:考::总::结南:昌 领人武统社败命认要国 怎 装 动 共起点民导装治会失识。性①②南革 样 反 独统①②军武反。义?南背①②败到,昌决命 的 抗 立治队装 抗中攻昌的 掌景国 中有起定。斗 国共 打进作国领的打标惨 握共民起是何武争 民开 大义程用民导第响志痛 军从大义什装, 党始 城特爆中?党武一了着教 队国革在么反创 反独 市发训 的民命有反装枪武中对中建 动?立 ,里 重革失的;国,
施存统:上海中 国共产党早期组 织成员之一,社 会主义青年团第 一任书记。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材料三 中共如何抉择?
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 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 命。”
张太雷说:“整军经武,准备应变”
蔡和森说:“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 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
背《景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
犯决言3思失上取、右策①②》败思①②想述消倾:)意教考国南清确材了紊错训:民昌义算 定料共误乱,为革起了…反产:使纠了命义、……映党大给正总中打总…了的组革陈结响,正错方陈独命陈织独大了针误独立处失独秀革武涣;;秀性败秀于这命装。 为和反散种首对抗③错中的革国误决党命的民路定中的党中线…央领反,国…在导动中动大权共统共武革,治产中装命出的央党起期卖第采义。 间了一指取的人枪④了明什民。什毛么政了么泽错权前措东误和施进提倾人?出向民的…?武方…装向理。论。
进攻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放弃攻打长 沙,向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进军井冈山(第一个根据地)
2019高中历史 第4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分层作业(限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导致其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导学号:84162111】A.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C.在万分危急的形势下仓促进行起义D.起义军过早地撤离了南昌城B[南昌起义走的仍是俄国式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选B。
]2.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 )A.根据地建设B.武装斗争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土地革命A[“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斗争的总方针,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又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建设。
]3.有人说:“‘八一’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 ) A.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B.北伐战争胜利C.中共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A[依据题干“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 4.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枚硬币(图中文字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造币厂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一九三四年),对其合理的历史判断应为( )A.该硬币由中央苏区铸造B.是印证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史料C.发行于国民革命时期D.是研究“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史料D[从图片中“川陕省造币厂造”可以判断A项错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1936年,从图片时间“一九三四年”可以判断B项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而国民大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故C项错误;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字样可以判断D项正确。
]5.“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章节测试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人教版)(含答案)
国共的合作与对抗一、选择题1.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解析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
A、B两项所在时期,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
C、D 两项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出现”的时间,故选C答案 C2.“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 )。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国际问题答案 B3.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
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
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
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A. ③④B.C.②③④D解析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①表述错误;武汉空战属于答案 C4.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
”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答案 D5.上海世博会香港馆举办了“一国两制”专题展览。
2019版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集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对应学生用书第309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中学高三摸底考试)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B[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C 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
] 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
”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B[材料中“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并非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响,故D项错误。
]3.(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革命纲领,规定“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进行()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旧民主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材料中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不符合,故A项错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不可能推翻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可知是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正确。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十五)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抓住时空定范围,依据关键信息找对应)1.(xx·烟台质检)下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时间a年b年总人数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约12万余人组成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18.7%、19.1%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76.6%、7.2%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2.(xx·济南调研)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3.(xx·汕头模拟)“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4.(xx·南通调研)“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
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
”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5.(xx·济南模拟)右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
这则史料说明()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同时试图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B.革命根据地建设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C.蒋介石的围剿未对根据地造成影响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6.(xx·锦州质检)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国共十年对峙共19页文档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9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国共十年对峙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26、要使整个人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第5单元第10讲国共的十年对峙课后限时集训
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A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B[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
]2.“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
”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
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B.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C.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D.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B[材料中“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并非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大大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对国家统一没太大影响,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时日本还未大举侵华,因而五四运动不可能造成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的影响,故D项错误。
]3.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
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
这主要反映了( ) 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C.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A[从辛亥革命一些刊物呼吁“教育救国”到五四前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对时代挑战的探索,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主要是使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并不意味着民众素质的提高,故B项错误;“教育救国”不能说明国人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近代化的问题,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14 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14讲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9·西城区六校联盟联考)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
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
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 A ) A.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B.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C.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D.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解析] 1928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为打破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故A项正确;“建立了赤白贸易线”、“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与“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无关,排除B项;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
2.(2019·某某期中) “妇女,赶快要觉醒。
汇入工农兵,参加闹革命。
争自由,谋解放,还得靠自身,团体要结紧,万众一条心。
推翻旧礼教,废除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男女平等,建立新家庭。
”这首歌谣( D )A.体现了戊戌变法女权运动的影响B.表现了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成果C.折射了五四运动青年觉醒的进步D.反映了苏区社会革命动员的成就[解析] 根据材料中“妇女,赶快要觉醒。
汇入工农兵,参加闹革命”的信息分析出,发动工农革命属于土地革命时期,故排除A、B、C三项,而选择D项。
3.(2019·某某某某期末)1928年,中共《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1931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要求苏维埃各级政府发布通告,告之民众所分得的土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这一转变( C ) A.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造成了土地政策严重脱离实际C.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意味着党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解析] 从材料“实现土地国有”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农村土地政策由土地国有转变为土地归农民所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一转变使农民经济上分得土地,摆脱封建剥削,生活得到改善和保证,提高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是指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党内“左”倾思想,故D项排除。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季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国民政府遂将热河划归东北,并任命张学良为国民政府委员,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据此可知A.国民政府实现了中央集权 B.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C.东北己归属国民政府管辖 D.三民主义得到认可和实践【答案】C2.“苏维埃”的意思是代表大会,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中国农民弄不清它是怎么回事,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把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
据此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红色苏维埃政权能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边区特定的地理条件B.获得了农民的支持C.农民落后的认知水平D.苏联的成功经验【答案】B3.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中共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B.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答案】D7.《中间地带的革命》写道:“布哈林在中共六大的会议上指出了中国革命‘左’倾盲动本质,纠正了中共中央一味进攻,不考虑力量对比的‘蠢汉’做法,提出了争取群众、扩大苏区、建立红军的任务。
”当时,中共领导的革命应处于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8.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答案】C9.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备战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讲练精品汇编(必修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含解析
备战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讲练精品汇编(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发生,影响深远。
其主要表现在A.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B.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C.使朱毛逐斩成为时代称谓D.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答案】C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
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2.1934年11月,北平政务委员会秘书长何其巩向蒋介石建议:有计划地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
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
宜乘“赣匪”西审之时,力加经背。
蒋介石赞同了这一建议。
材料表明A.西南地区在军事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B.国共矛盾已不再是当时的最主要矛盾C.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已宣告失败 D.国民党内派系斗争削弱“围剿”力量【答案】A【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的事实,“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说明国民政府认识到西南地区军事地位的重要性,故A 项正确;此时国共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红军已经开始长征,说明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获得了成功,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国民党内部是派系斗争,故D项错误。
3.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理解错误的是A.根据国情,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奋斗目标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C.形成了独立自主解决本国革命实际问题的领导核心D.根据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出题干的时间范围,学生应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1927—1937年”,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特训 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固基题组]1.[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由瞿秋白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原则上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所谓“不断革命”,革命形势仍在继续高涨,反对退却,要求继续进攻。
此决议案的通过( )A.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潮局面迅速到来B.配合了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斗争C.致使“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继续发展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答案 C解析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应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以图发展,而决议案却提出“不断革命”“反对退却”“继续进攻”等思想,这是八七会议后“左”倾错误不断滋长的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
2.[2016·福建高三质检]下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
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答案 B解析依据该剧目单,推断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工农武装割据。
A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A项错误;B项反映出南方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正确;C项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 项错误。
3.[2016·湖北联考]《工农兵三字经》写道:“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入共党,组红军,打土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阶级敌,一扫清。
”判断此“三字经”当时最可能流行于(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C.江浙地区 D.东北地区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工农兵”“阶级敌”等信息可知是20世纪三十年代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在华中地区(以江西地区为主)的流行语,故选A项。
4.[2015·南通调研]“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高效作业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
高效作业(十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9·贵阳高三模拟)五四运动时,学生游行演讲时手持和张贴在大街小巷及商店门前的标语中,充斥着“万勿暴动”“切勿暴动”“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等内容,担心表达不清而产生激烈行动。
这体现出( )A.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B.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C.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不彻底性D.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学生运动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又注意斗争的方式,因此体现了爱国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学生肩负起维护治安的重任;C项错误,据五四运动相关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D 项错误,据五四运动阶段性胜利的标志相关所学知识点可知,材料并未体现出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答案 B点睛本题依据材料中的五四运动标语“万勿暴动”“切勿暴动”“爱国同胞切勿暴动”“警告同胞请勿暴动”“文明抵制,不可野蛮”“举止文明,幸勿暴动”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激情与理性统一的斗争特点。
结合教材五四运动相关所学内容可排除其他选项。
2.(2019·齐齐哈尔高三期中测试)中共一大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则指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阶级有了清醒的认识B.中国共产党萌发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C.中国共产党逐渐正确认识了当时的中国国情D.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方向由幼稚走向成熟解析中共一大党的奋斗目标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掌权者是北洋军阀而不是资产阶级,所以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是不对的,而中共二大上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则是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共产党萌发建立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中共二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方向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在1927年之后,故排除A、B、D三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固基题组]
1.[2019·安徽示范高中联考]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由瞿秋白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原则上通过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所谓“不断革命”,革命形势仍在继续高涨,反对退却,要求继续进攻。
此决议案的通过( )
A.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潮局面迅速到来
B.配合了党的“工农武装割据”斗争
C.致使“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继续发展
D.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答案 C
解析 192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应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以图发展,而决议案却提出“不断革命”“反对退却”“继续进攻”等思想,这是八七会议后“左”倾错误不断滋长的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
2.[2019·福建高三质检]下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
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
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答案 B
解析依据该剧目单,推断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中共工农武装割据。
A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A项错误;B项反映出南方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正确;C项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3.[2019·湖北联考]《工农兵三字经》写道:“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入共党,组红军,打土豪,除劣绅,废军阀,莫容情,阶级敌,一扫清。
”判断此“三字经”当时最可能流行于( )
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浙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中“工农兵”“阶级敌”等信息可知是20世纪三十年代国共十年对峙期间在华中地区(以江西地区为主)的流行语,故选A项。
4.[2019·南通调研]“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
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
”这一决定的提出( )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答案 D
解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故A项错误;“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说明红军已经在长征的途中,故B 项错误;第五次“围剿”是在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故D项正确。
[提能题组]
5.[2019·广西钦州月考]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成全国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
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所以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
”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
A.中共坚持走城市工人暴动的革命道路
B.这实际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雏形
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共党内的共识
D.中共已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由“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可见此文已经认识到农村的农民暴动是中国客观形式造成的必然结果。
所以这实际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雏形。
故B项为正确答案。
6.[2019·福建闽清高三模拟]“共产党人这时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他们从民众中取得力量,并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
”材料中的“这时”应指(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B
解析根据“在中国东南部进行活动”“通过没收和分配大地产的有条不紊的政策,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从贫苦农民那里得到支持”及所学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7.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中国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
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
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
A.国民党已放弃武力剿共方针
B.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
C.国共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
D.中国共产党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答案 C
解析注意题中时间是1935年,国民党这一时期并未放弃剿共方针,故A表述错误;国共两党结束内战是共产党在《八一宣言》中呼吁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呼吁结束内战,故D项错误,排除后选C项。
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
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 C
解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井冈山时期指1927年10月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到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长征时期是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长征结束后,红军到达了陕北地区,出现了延安精神。
故答案为C项。
二、非选择题(20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
”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争。
1930年4月2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
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
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六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
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10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
(10分)
答案 (1)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政策被放弃。
(2)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
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全民族抗战转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概括、分析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历史地位”结合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史实来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所述的“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