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1
文言文断句[1]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 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 郁郁的连环 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 青郁郁的连环。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
思考:红色词语的词性。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 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
思考:红色词语的词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 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师说》)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断句,并找出停顿的规律。
2、找虚词,定句读
① 句首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
若夫、嗟夫、嗟乎、呜呼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 兮、耳、而已 ③句首关联词:是故、然而、无论、至若、 是以、然则 ④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既而、 俄而
断句练习: 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 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 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
B
6、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 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庄暴见 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 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 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 运用。
为下面文言文语段加上标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 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 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文言文断句技巧(1)
鲁可俊教学资源鲁可俊教学资源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方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一、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文言断句的基础在于对全文的领会。
遇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先对全文的内容大体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放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
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例一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
例二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
文言文:断句(1)
知识 讲解
二、成分断句法 在通读文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找出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做谓语的动词或 形容词,作状语的介词结构等,一般按照“谁怎么样”的句子结构断句。注意句中省略的主语、谓语、 宾语、兼语或介词等。
例如: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 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宋史·曾 公亮传》)
答案:(省主语)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 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省主语)移书诘盗 公亮 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省主语)索之 (省主语)果然
知识 讲解
三、虚词断句法 “之乎者也矣焉哉”,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因此虚词也是帮助我们断句的重要标志。
◆句尾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等后可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斯、今、凡、且、且夫、嗟夫、嗟乎、呜呼、窃、请、敬等 前可断句。 ◆句首时间词: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初、今等前可断句。 ◆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 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前可断句。 ◆疑问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宁、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前可断句。 ◆其它连词或介词:以、于、为、则、而等介词或连词往往用于句中,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 并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例如: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 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 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宋史·曾公亮传》)
文言文断句技巧(1)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及 方 法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演练体悟:(见导学案)
1、(2013· 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 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 大 无 敢 慢 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骄 乎 (《论语· 尧曰》)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 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 具 案 来 上 或 横 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 贪 猥 之 徒 殊 无 畏 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 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 矣。 (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有删节)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 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 起而行之也。(《颜氏家训· 勉学篇》)
3、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 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 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 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于做实事。 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 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 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 于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
例 6: 项 王 至 阴 陵 / 迷 失 道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
项 王 至 阴 陵 /迷 失 道 /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
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 标志,如:“白、对、云、曰、言、谓、 语、道”等。根据这些标志,很容易找 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赵广拒画文言文断句
赵广拒画文言文断句1. 赵广拒画,这事儿可太有看头了。
您想啊,在那种情况下,有人逼着他画画,就像狼逼着小羊跳舞似的。
那赵广呢,就像一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决不从。
这就好比是强盗闯进了艺术家的天堂,想抢夺最珍贵的画作,可赵广说“不”。
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啊?难道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在强权面前挺直腰杆吗?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小混混欺负人,大多数人都害怕得不敢吭声,可赵广不一样。
2. 赵广拒画这事儿,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人家那是有自己的坚守啊。
文言文里说这事儿的时候,感觉每一个字都透着赵广的骨气。
他面对那些威逼他的人,就像是面对狂风的灯塔,纹丝不动。
我就想啊,要是换做我,我能做到吗?也许我就像风中的落叶,被吹得晕头转向就屈服了。
可赵广呢,就那么坚定地拒绝,就好像在告诉那些人,“你们别想让我做违背良心的事儿,哪怕把刀架在我脖子上。
”这在当时得多轰动啊,就像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了一颗大石头。
3. 嘿,您听说过赵广拒画的事儿吗?那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文言文里把这事儿说得明明白白的。
赵广啊,就像一个守护宝藏的卫士,他的画就是他要守护的宝藏,谁来都不好使。
那些想让他画画的人,就像一群贪婪的老鼠,想偷走最珍贵的奶酪。
赵广可不是好欺负的,他直接拒绝,这就像是一个英雄面对邪恶的大反派,毫不畏惧。
我就纳闷了,那些人怎么就那么厚脸皮去逼赵广呢?难道他们就没有一点尊重艺术的意识吗?就像我们在社会上,有些人总是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想占为己有,赵广就是对这种行为的最好反击。
4. 赵广拒画,不得了啊。
从文言文里就能感受到那股子刚正不阿的劲儿。
他就像是一块烧不化的钢铁,那些威逼他画画的人就像熊熊大火,可大火怎么烧也烧不动他。
我常常想,要是我处于赵广的境地,估计早被吓破胆了。
可赵广呢,就那么淡然地拒绝,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底线,你们别想跨越。
”这多像在赛场上,运动员坚守比赛规则,不被场外的干扰所影响。
赵广就是在坚守他作为一个画家的尊严,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文言文断句方法[1]
3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 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 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 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 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 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 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 人的有“谁”“孰”“何”;“何” 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 “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 有“此”“是”“斯”“兹”“夫” 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 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6
吾 欲 发 兵 / 使 公 及 桓 楚 将 / 是 时 桓 楚 亡 在 泽 中/ 梁 曰 / 桓 楚 亡 /人莫 知 其 处/ 独 籍 知 之 耳
15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 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 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6
子 有 不 夫 须 不
曰 /十 室 忠 信 如 如 丘 之 以 孔 子 好 学 /今 勉 乎
之 丘 好 之 人
/
/
/
/ / /
/
/
/
/
24
文 言 文 断 句 的 常 见 方 法
最简单、最有效:语感断句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 宾短语断句。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动词断句。 三、借助虚词断句。 四、借助句式断句。 五、借助修辞断句。
文言文节奏划分
文言文节奏划分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如:1、一狼/洞其中。
2、君之病/在肌肤。
3、宋/何罪之有。
二、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如:1、忘/路之远近。
2、恐/前后受其敌。
3、衔/远山,吞/长江。
三、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鸣之/而不能通起意。
五、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如:1、尝/与人佣耕。
2、俄而/百千人大哭。
六、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领起,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2、其/真无马邪?3、至若/春和景明。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七、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如:1、问/(渔人)所从来。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八、并列承接词组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如:1、泉香/而酒洌。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斗折/蛇行。
4、属予作文/以记之。
九、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1、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个雨/山前。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十、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如: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备考2007年文言文断句(1)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 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 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o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 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
可以叫断句读。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 一项基本功。古文断句标点与古 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 理解古文,是断句标点的基础, 反过来断句标点不正确,古文理 解必定会受影响。
二、弄清对话的施 受和引语起止。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 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 “曰”、“谓”“云”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 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 者,明辨句读。
为以下的短文断句
1、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 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兵法 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注] ①不至:可译为“不必”。
再如:“少时,一狼径去,其 一犬坐于前。” 如果断成“少时,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就完全错 了,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 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 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 在前面”
此外,古文中有一些常见的 倒装结构如主谓倒装、宾语 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 后置等等,在理解划分句子 结构时尤其需要注意。
四、依据古文 句式整齐的特点 断句。
排偶,互文、排比、对偶是 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匀称,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 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 供了方便。
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 宾耶 分别说了两类人的待遇, “曲突徙薪”和“焦头烂额” 结构一致,很容易便可划清。 再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 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 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 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断句是文言文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帮助读者把握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断句示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文言文阅读有所帮助。
1.《红楼梦》:石、夏、芸、李、箫、金、芷、等诸姑娘,自东府游后,无别说,只说何其苦夫!之是水月庄矣。
2.《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史记》:高祖乃平天下,创业未半,而五帝分裂,天倦人杰,使高祖兴起,此特为高祖崛起之际人杰地利所为也。
4.《左传》:楚子使相孟尝君使于吴。
吴子曰:“寡人有三宝,谓之不堪与?”对曰:“何宝?请闻之。
”曰:“一宝去女,二宝去臣,三宝去亲。
”
5.《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是尽量按照意义和语法结构进行划分。
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应该注意标点符号的运
用以及句子的词序和结构。
只有掌握了断句的技巧,才能准确理解古文的含义,提高阅读效率。
希望以上示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断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透过古文的断句之道,我们可以更好地品味古人的智慧和文化。
加油!。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精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文言文,古代中国的文学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断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恰当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也能够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下面是一些经典优秀的断句示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断句示例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这是《易经》中的开篇,通过断句的方式将天地日月四时自然界的规律展示给读者。
每个句子都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也节奏感强,给人以美感。
2.断句示例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话,通过断句的方式凸显了其中的反问和辞章之美。
每一个问句或者陈述都独立成句,使得篇章更具有古典文言的特色。
3.断句示例三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此句出自《庄子》,只有五个字,却展示了庄子思想的深邃和独特。
通过断句,使得每个字都得到彰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思考的空间。
4.断句示例四夫以官人之言是可以入耳也,非宜以道术相误也。
这是《荀子》中的一句话,通过断句将文句的重点和逻辑关系展示给读者。
每个句子的意思都比较明确,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论述和观点。
5.断句示例五吾道一以贯之,有悔无他。
这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通过断句将思想的精义展示给读者。
每个句子都独立成章,表达了孔子道德思想中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以上是一些经典优秀的文言文断句示例。
通过合理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意思。
在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时,断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希望以上示例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
文言文之断句(经典优秀版)断句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规则之一,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在文言文中,断句的准则主要包括停句、顿挫、停息、停滞和分句等。
第一章停句停句是在文言文句子中,在意义完整的地方停下来,使句子更易读懂。
停句的标点符号一般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例1:________其治李林甫者,可别也。
例2:________人不可镕于器,器不可附于人。
第二章顿挫顿挫是文言文中重要的断句规则之一,它是指在一个长句中适当地断开,以增加语气的变化和表达的准确性。
顿挫的标点符号一般包括逗号、分号和破折号。
例1:________人之初,性本善。
例2:________天生万物,以养人为本。
第三章停息停息是文言文中断句的一种方式,它用于表示句子的停顿、呼应或起承转合关系。
停息的标点符号一般包括顿号、句号和问号,也可以省略标点符号而靠意义的变化进行断句。
例1:________春秋之时,战国之际。
例2:________身世这等,真是可怜。
第四章停滞停滞是文言文中的断句方式之一,它用于表示句子中的一种停顿,延缓语气的表达。
停滞的标点符号一般是顿号。
例1:________言者,无罪也。
例2:________平常心,看世间百态。
第五章分句分句是文言文中断句的一种方式,它是在句子中适当地划分出多个分句,以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
分句的标点符号一般是逗号、顿号和句号。
例1:________君子贤者,其言也信。
其行也动。
其忠也君。
其义也勇。
例2:________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不思而问之,不亦愚乎。
第六章总结断句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规则之一,包括停句、顿挫、停息、停滞和分句等几种方式。
合理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结构。
1.本文档涉及附件:________(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附件的详细描述和附加)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名词进行详细解释)。
文言文的断句
3 句首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优先停顿)。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而”“然 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这 些词语的后面往往要停顿。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可/以一战。
6 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
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 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①颓然乎/其间者。
9
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自称 、 别称、谦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
文言文和现代文不同,现代文用作状语的成分,文言 文中往往后置用作补语。如果介宾短语作补语,谓语 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刻/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 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
例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1)主谓之间要停顿。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③吾/与谁归?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⑤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也要停顿。
①衔/远山,吞/长江。 ②恐/前后受其敌。 ③恐/托付不效。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④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4 句首状语(时状、地状)后要停顿。
文言文断句1
以上三例具体答案为: 2、……臣,……臣。…… 远,……也。 3、厩焚。子退朝,曰:“伤 人乎?”不问马。 4、……直,……之,……赏。
(三)懂常识
例:给下列文句中加上标点符号: 10、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11、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 后也故不成拜 12、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患之至也 13、且夫天者气邪体也
语句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语法就是 组词造句的规则。不通语法,自然也容易弄错句 断。文言文的语法有其独特的体系,与现代汉语 差别较大,断句时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 还要留心文言文的句式规则,这些句式一般都有 明显标志,掌握它们可帮助我们断句。这种断句 的方法称之为“语法定夺法”
C、语气词也、矣、乎、哉、与(欤)耳(尔),邪 (耶),焉等常用在句末,其后往往能断句。如例3 “伤人乎”中的“乎”为疑问语气词,后应点断,而 不能误读成“伤人乎不”。 D、感叹词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常放在句 首,一般可在它们前后点断。 E、复句中的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 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 至若、若、故、是故等大至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 些关联词前可点断。如例4应在“故以相赏”前断句, 而不能误断成“见之故,以相赏”。
再如例7,这句话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是说彗星在西 方出现,一共16天,不是说夏太后死在16日那天。因为古人 一般是以干支纪日的,比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钟山 记》),在《史记》中,数字与“日”连用总是说多少天,而 不是说某月某日,因此这句话就不能在“十六日”前点断。 例8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省记”是把它清楚地记 在脑子里的意思,过去中了进士的人,他的名字就上通到朝廷 上,叫做“通籍”,“通籍后,俸去书来”是说通籍后俸禄可 以买书,知道这点文化常识,就不会在“通籍”与“后”之间 误点了。同样例9中的“学士”“直院”“权直”是宋代翰林 的官制。宋代翰林学士掌管起草制诰诏令,别的官到该院未被 任命做学士时,叫做“直院”,该院一时缺官员而暂由别的官 掌管文书,叫做“权直”,若不懂这点,很容易赞成误断。
第2讲文言文断句(一)
×C. 从本文
D. 无论是
君王还是平民,诚信都是一个人立德处世之本。
4.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之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今天喝酒很高兴,天又下雨了,您将要去哪里呀? (“雨”,“焉”,“之”各1分,语句通顺1分。)
注意:此句有 倒装句式,要 调整语序!
解释重点词语,每题1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太丘舍去 ③太丘舍去 ④去后乃至 ⑤相委而去 ⑥下车引之 ⑦元方入门不顾
4.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非常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家门不回头。 (“惭”,“引”,“顾”各1分,语句通顺1分。)
《 魏 文 侯 轶 事 》
28
真题再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A.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B.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C.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D.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②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③一:当初。会:约定。
④罢:取消
——《战国策·魏策》
省略了主语!
(文侯)
(文侯)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 文侯命令驾车将要去往郊外。
找人物及动作 定句读
真题再现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A.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B.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C.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D. 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文言文断句(1).
6.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不超过 6 处(3 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选自《论语》,有删改答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参考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学科网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
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
重难点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一)-备考2023(解析版)
重难点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掌握七大断点——断得准断点(一) 名词和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就可能会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也可能会断句。
断点(二) 动词和形容词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
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断点(三) 对话词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对话词来判断人物间的对话,从而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断点(四) 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断点(五) 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固定结构,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
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
因此,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断点(六)对称的句式。
断点(七)常用修辞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表现在语句运用上,具有前后相连、句式整齐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 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 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 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 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 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 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 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 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 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 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 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 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 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当时皇帝(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近死了丈夫,光武帝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群臣,暗中揣摩公 主的想法。公主说:“宋公的庄重容貌、道德器量,朝臣们没有谁比得上。”光武帝说:“我将 (慢慢)想办法。”后来宋弘被光武帝召见,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在屏风后面,于是对宋弘说:“谚 语讲:‘升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老婆。’这应是人之常情吧?”宋弘答道:“我听说贫贱时 的朋友不能遗忘,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光武帝回头对公主说:“事情不能成功了。”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5分)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 之明也。(5分)
(1)国家安危,全在将军。现在某国不肯臣服,希望将军率 领军队去讨伐它。 (2)士兵并不是愿意死亡和乐意受伤啊,只是因为将军 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冷暖饥饱,并且明确地了解他们的辛 劳艰苦啊。
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B.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C.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D.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
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来龙去脉一一具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 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杀他而让水丘岑活下来。 (“具”“受”“由”“活”的翻译,各1分) (董宣)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 主谢罪,董宣不听从。(“被”“持”“谢”的翻译,各1分)
(1)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3分) (2)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4分) (3)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3 分)
青州知府因为弹劾董宣滥杀无辜,把董宣和水丘岑一并拿下,移交廷尉 处理,判了死刑(或“判罪”)。(“滥”“考”“坐”的翻译,各 1分)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 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 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 也/义/人之正路也。 孟子说:“自己戕害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什么话说;自 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能同他有所作为。说话诋毁礼义,这 叫自己戕害自己;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这叫自己抛弃自己。 仁是人们最安全的住所,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全 的住所不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走,真可悲啊!”
⑴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 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 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 都可断句;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 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 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 焉然后用之。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 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 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国君选拔贤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地 位低的人超过地位高的人,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 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 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 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责其义 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 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 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
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 /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 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 委曲而莫通也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 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 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 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 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 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 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 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 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 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画对 两处得1分,共5分) 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 谓苍苍莽莽之天 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 背之则亡 (画对两处得1分,共5分) 齐桓公问管仲说:“当君王的应尊重什么?”管仲说:“应尊 重天。”桓公抬头望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指那个 幽蓝辽阔的天空。做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赞成他国 家就安定,协助他国家就强盛,反对他国家就有危险,背叛他 国家就会灭亡。”
主将接受命令后,国君就令太史占卜,斋戒三天,前往太庙, 钻炙龟甲,选择吉日,向将帅颁授斧钺。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 也?(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 赦,不问。(5分) (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 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 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