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采育二小袁阔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定义长方形和正方形。
2.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能够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教学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将它们的周长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笔、课件、PPT。
2.学生:学习笔记、橡皮擦、尺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学习:教师利用PPT展示一些常见图形,并询问学生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最后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用PPT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并讲解它们的定义、特点和区别。
长方形•定义:边长不相等的四边形。
•特点:有两组相等的边且相邻的边互相垂直。
正方形•定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特点:有四条相等的边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3.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教师用PPT展示长方形的图片,并讲解它的周长公式:周长= 2 × (长 + 宽)。
例如:一个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 × (5 + 3) = 2 × 8 = 16。
正方形的周长教师用PPT展示正方形的图片,并讲解它的周长公式:周长= 4 × 边长。
例如: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4 × 6 = 24。
4. 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利用PPT呈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个长为5cm,宽为3cm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周长是多少?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并得出答案。
5. 总结: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点和操作方法。
五、课后作业:请完成课堂练习(一)和课堂练习(二)。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教案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也为今后学校其它图形的周长奠定基础,因而正确理解周长的概念非常重要,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化计算方法。
整节课我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我觉得这节课突出了以下两点:1、注重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
本次教学中我借助为贺卡设计漂亮花边这一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先让学生交流中发现需要花边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然后动手测量算出长度,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然后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利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学生很容易自己推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不过,这节课我并没有把公式硬推给学生,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我想这才是教学最需要的。
2、注重学生课堂的主人翁地位。
改变传统的教师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所以,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索的意识。
在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的化公式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工合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并小组讨论计算方法,在全班交流、汇报后,才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化公式。
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
综观整节课,我和学生都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氛围中一起学习,学生乐于学,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但在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给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也不足,没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今后我会多加注意的。
小学数学_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的数学意识,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及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及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什么是周长?2、用手比划出图形的周长。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校园,学校想给一个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请你帮忙算一算需要多长的护栏?1、让学生说出求护栏,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2、说出长方形的特征(拿出手中的长方形用手指一指)3、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呢?4、小组合作求长方形的周长。
(1)先求出图形的周长。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4)小组汇报,并说出为什么?(展示)你能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说一说,归纳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5、尝试练习:长方形的长9米,宽4米,求周长。
(图课件出示)6、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呢?老师手中有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怎样求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周=边长×4 同学们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现在老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学的如何。
三、巩固提升: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课件出示)2、判断。
(课件出示)(1)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就是12厘米()(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3)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 ()3、解决生活问题。
(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2)一块长方形菜园,长是15米,宽10米,一面靠墙,用篱笆围起来,篱笆需要多少米?四、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边长×4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
小学数学_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会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素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明周长是什么意思?2、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它们的周长各是指哪里的长度?3.课件出示图片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美丽的图片,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
看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这么漂亮的花,我们应该怎样把它们保护起来?(围护栏)4.咱们班接到了一个任务,到公园里把花坛围上护栏。
首先接到的任务是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先用手比划一下你要怎样围护栏?在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首尾相接)你围的护栏的长度实际上是花坛的什么?(周长)(出示两个花坛:长、正方形)师: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长方形花坛的长是9米,宽是4米;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7米;每米护栏8元钱。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长方形(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生:给长方形(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算法交流(一)长方形周长的计算1.师:要解决围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什么?生:先算长方形的周长师:非常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吧。
2.学生独立尝试,组内交流做法。
3.全班交流,学生板书方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老师发现了几种不同的计算长方形花坛周长的方法,我们请几位同学分别交流一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演示: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熟悉的朋友美羊羊和喜羊羊,他们分别沿着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草坪走,哪一个走的路比较长呢?明确“比较哪个走的路长”就是比较草坪的周长。
(师生共同用手指一指两个草坪的一周)同学们,你们能想出办法帮助它们计算一下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长方形草坪)要想知道草坪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长和宽,强调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课件出示:长6米,宽4米)学生自己在本上试求出草坪的周长。
2、学生汇报,得出结论:6+4+6+4=20(米)长+宽+长+宽6×2+4×2=20(米)长×2+宽×2(6+4)×2=20(米)(长+宽)×2(板书)3、激励学生,课件演示三种方法。
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我们有不同的方法,那么你认为哪一种最好记忆又好计算呢[让学生体会计算长方形周长方法的多样性,并体会最优策略]4、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两个求长方形周长的练习。
学生口答(二)、学习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1、课件出示喜羊羊沿着正方形行走的草坪,提问: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边相等)2、这一次谁能用我们刚才学习到的方法来快速的计算出喜羊羊一共走了多少米吗?[设计意图:有了长方形周长的学习经验,学生会很快的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推广的能力]3、谁能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练习应用完成课件中求手帕和电源开关的周长5、对比美羊羊和喜羊羊走的草坪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推荐7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推荐7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教案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
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如图:⑴独立完成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头围厘米胸围厘米腰围厘米四、作业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2)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点: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教学用具:钉子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龟兔赛跑”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就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案
(4)逆向思维:在解决一些逆向问题时,如已知周长求边长,学生可能感到困惑。
难点细节:通过具体的逆向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图形周长的情况?”比如,我们要给教室的窗户安装窗帘,就需要知道窗户的周长。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奥秘。
举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触摸和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界,理解周长的含义。
(2)熟练运用周长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掌握(长+宽)×2和边长×4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给出实际情境,如计算教室地面的周长,让学生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
(1)周长概念的理解:学生对封闭图形周长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难点细节:帮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周长的实际意义。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学生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教师谈话:同学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自从兔子失败之后,心理一直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天,在森林动物运动会上再次举行了龟兔赛跑。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猴子正宣布比乌龟沿正方形草坪跑一圈。
”出示两块草坪没等猴子裁判说完,小兔子就连忙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到底小兔子跑的路程是不是比乌龟长呢?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就会有答案了。
【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投入学习活动。
】二、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帮小兔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草坪的周长显示相关数据: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如:6+4+6+4=20米5+5+5+5=20米6x2+4x2=20米5x4=20米(6+4)x2=20米6米4米5米同学们议一议,指出:解决问题时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可以提高速度、提高效率3.得出结论教师谈话:经过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草坪的周长都是20米。
你想告诉小兔子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请大家一齐告诉小兔子:你们跑的路程一样,比赛是公平的!【“帮小兔子解决问题”活动的安排,由再现龟兔赛跑的现场,提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到得出结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思考、在计算、在交流….不仅在解决问题中巩固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还获得了“助人”的快乐体验】四、练一练①点击课件,呈现课本第42页“做一做”第一题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
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请学生独立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②爷爷家有一块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土地,爷爷准备给土地四周围上篱笆,需要多少长的篱笆?③小红有一块手帕,边长为2分米,她觉得手帕不漂亮决定给手帕围上一圈绸带,妈妈给了她长90厘米的绸带,够吗?举一反三,知道周长计算长、宽、边长①一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20分米,你知道它的边长是多少吗?②一块长方形手帕的周长是20分米,长是6分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6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6篇)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1、学科:数学2、学生课前预备:每名学生预备一样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卡片。
教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肯定的熟悉,通过探究理解,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育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力量。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思想。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有两个例题:例1,例2和做一做的题。
例1是求长方形卡片的周长,例2是求正方形卡片的周长,引导学生探究并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胜利体验。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预备:教学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两条彩带。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先量出边的长度,观看边的长度,发觉边长的特点,依据自己的理解动笔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整节课围绕两张卡片需要彩带长短绽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生活到处离不开数学。
教学过程:一 ` 激趣引入1`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新学问吗?谁能说一说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2`引入新课,提醒课题。
师:再过几天,国庆节要到了,教师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长方行的,一张是正方行的,想在节日里把它送给我的两位好朋友,但又觉得卡片不够美丽,于是我就想给这两张卡片的一周都镶上彩带(用手演示指一周)。
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一些?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短一些?(生自由猜)师:看来,同学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其实,我们要比拟“两张卡片需要的彩带的长短”,就是要比拟“两张卡片的一周的长”(用手演示指一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共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共5篇)第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练习题、板书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想:《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本课重点,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长方形周长的各种解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最终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探究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练习设计力求突出层次性、典型性、生活化,避免简单的重复与模仿。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情境引入秋天过后,草地进入养护期,花匠老爷爷为了不让人们进入,要将几块草地用绳子围起来,那每块草地至少需要绳子多少米?(单位:米)出示图:答:需要绳子()米。
1、算一算:师:同学们,我们来帮花匠老爷爷算一算每块草地都需要多少绳子?板书: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和→五边形五条边长度和→ 师:像刚才所求的几条边的长度和也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现在谁能用上“周长”这个词,说说每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三角形的周长是:四边形的周长是:五边形的周长是:2、指一指:①指一指书本、黑板、桌面的周长②指一指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多媒体上出示,学生上台指)③周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多,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3、归纳周长概念① 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周长”?(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通用14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通用14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篇1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79~80页)。
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电脑,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的纸片,火柴棍。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引入课题:(出示)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是求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三、展开与讨论:先请你们试一试。
(电脑出示例1)[例1]你能求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怎样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学生列出算式:4+5+6=15(cm)5+5+4=14(cm)6+6+6=18(cm)5×2+4=14(cm)6×3=18(cm)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四、探索与归纳: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电脑出示,学生拿出学具)请你量一量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长5cm,宽3cm)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讨论后由各组汇报得出):(1)5+3+5+3=16(cm)(2)5+5+3+3=16(cm)(3)5×2+3×2=16(cm)(4)(5+3)×2=16(cm)(由电脑演示每种算式的推理过程)提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根据生答板书):(5+3)×2=16(cm)提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小组讨论:你能根据第四种算法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2、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引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说课稿1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得失八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说教材本单元是在前面“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中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是: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二、说学情《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前一课经历了许多测量实践活动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了解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优秀10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优秀10篇三年级教学设计《长方形周长》篇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理解周长概念,有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长方形纸一张,磁性小棒20根,10根作为长方形的长,10根作为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纸一张。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重社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鼓励算法多样化,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出示课本例3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熟悉这个生活情景吗(篮球场)?今天我们先要研究一道和篮球场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篮球场为情境图,便于他们联系篮球场的形状,探索、交流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展开新课。
1、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自读题并理解题意。
师: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要求周长是多少厘米、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
师:你们找得真仔细,谁来指一指这个篮球场的周长在哪儿,并告诉同学们哪条边是28米,哪条边是15米?(指名学生上台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师: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画一个长方形来代表篮球场(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篇1教学思考:本课在教学时,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
针对现今学生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强的特点,并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同一板块的知识体系出发,合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一课时教学。
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重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只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以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原则,扩展周长概念。
变周长概念“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为“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处理,既反映了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又为学生今后学平面曲线图形的周长打下了基础。
第三、以实践性为原则。
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富有一定启发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之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第四、以信息反馈师生互动为原则。
运用反馈教学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基于以上教学思考,我设计本节教学过程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7篇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7篇篇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
2、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概括和抽象出长(正)方形周长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进行了一场竞走比赛,他们为这事争论不休,请看大屏幕:猫和老鼠各沿着长方形和正方形跑一圈,他们谁跑的路线长?喜羊羊和灰太狼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
你觉得猫和老鼠走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揭题:你们真聪明!老师非常欣赏你们对数学的敏感。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二、探索新知:(一)摆小棒,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1、摆一摆,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一生上台摆)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指哪部分?生:四条边的长度之的和。
师:我把这个长方形放大放在黑板上,求黑板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要量出哪些长度?生:一条长和一条宽。
师:为什么不量出4条边的长度?生: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地板书所摆小棒的长度。
追问:现在可以求出它的周长了吗?2、请你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用小棒来与同桌说明你的算法。
反馈:1生4、反馈交流算法。
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说教师板书。
要求用小棒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有这三种:(板书)(1)6+4+6+4=20(厘米)周长=长+宽+长+宽(2)6×2+4×2=20(厘米)周长=长×2+宽×2(3)(6+4)×2=20(厘)周长=(长+宽)×2(谁来说说他的算法,你理解了吗?)5、交流讨论,优化算法小组交流讨论:(1)这三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2)有什么不同点?(3)你喜欢哪种算法?6、引导学生概括归纳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X2篇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总结周长计算公式;(3)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周长计算的问题;(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与重要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优秀4篇)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四边形,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巩固应用周长的含义,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生活的数感。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会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难点: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根据读讲精练教学法的理念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3、充分运用课件、学具的辅助作用,巩固知识4、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个性的张扬四、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五个环节:设疑激趣,引入新课;自读引导,探究新知;系统整理,明确算法;分层精练,巩固达标;抒发感受,心灵对话。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首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问题。
在问题的召唤下,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新知的动机,我创设了同学们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情景,小兔子和小乌龟因为路线不同发生争执,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小兔子的路线是长方形的,乌龟的路线是正方形的,那么他们的路线长短到底相不相同呢,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知道它们的路程长短实际上就是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直接引出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正方形,并了解和掌握了长、正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长度,了解一些测量单位,对周长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时的教学又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其它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奠定了基础。
教材的设计是从联系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新知。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从中总结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而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推理,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1、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基础上,引导、组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总结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推理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每小组木棒4支(长、宽各一对)四、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各个图形的周长。
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周长”概念为探索“周长的计算”的活动予做准备。
2、让学生分小组摆出一个长方形。
3、教师提出探索活动的目的、要求,并板书课题。
师:你能求出所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吗?这是我们师生今天要研究的课题。
(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二)分级探究,发现规律。
1、教师提出要求:先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再通过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长,请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
意图: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思维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探索活动。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意见:(1)长+宽+长+宽(2)长×2+宽×2(3)(长+宽)×2意图:通过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_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学习运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培养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活动,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喜欢学习数学。
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积极去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教具准备教具:课件,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学具: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方格纸一张,表格2张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例5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原来这种题型一般在习题中出现。
教材运用此题抛砖引玉,引起一线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
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于指尖上。
但是要综合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来解决问题,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儿童的智慧往往产生于指尖上。
探究活动,要精心设计引导。
在探究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探究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指导;探究之后,及时总结规律。
五、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做好铺垫1.拼组练习让学生拿出练习本,根据要求画一画。
(1)用2个边长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周长呢?(2)3个呢?4个呢?【设计意图】让学生画一画简单的拼组图形,为探究活动中的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埋下伏笔,也可以了解在画图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2.揭示课题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普茶寨小学3(2)班执教者:陈发旺2017年11月29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 使学生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及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从特殊图形中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你认识这两个图形吗? 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边各有什么样的特征?生: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二、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课题1.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哥哥、弟弟跑步计划A.这两个小朋友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弟弟。
他们一样的脸庞,一样的头型,一样的衣服,他们平时很友爱。
可今天他们却吵起来了。
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
原来爸爸为了控制他们的体重,给他们分别制定了减肥计划,要哥哥每天绕着长27米,宽23米的长方形运动场跑一圈,要弟弟每天绕着边长是25米的正方形草坪跑一圈。
B.“这不公平”,哥哥首先嚷起来了,“我跑的路长。
”弟弟也不甘示弱:“对我才不公平呢,我跑的路比你长。
”那怎么证明公平与否呢?2.导入课题师:要说明是否公平,我们就需要把他们跑步路径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算出来比一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
三、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一) 出示自学提示(一)1.根据图中长方形的长和宽,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看看你有几种方法?结合图形,在同桌中说一说你的方法。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方法的算式不同,却都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呢?3.在同桌中讨论:比一比哪种方法最简便?【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并结合图形在同桌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比一比哪种方法最简便。
小学数学_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龟兔赛跑”的故事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帮助乌龟和兔子计算所跑的总路程,实际上就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帮助它们解决问题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的过程。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研究问题,学习知识,更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使抽象的数学学习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具体情境,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是无处不在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5页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程比乌龟长!”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公不公平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兔子跑的路程长、乌龟跑的路程长、一样长)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兔子和乌龟要跑的路线什么形状?(长方形、正方形)
师:它们要是沿着草坪跑一圈,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起比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件动画演示图形周长)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应用。
教材编排特点:
1.在教材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计算、推理、交流的探究过程,渗透模型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观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长、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长、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
(算式对比,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再交流)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概括2个公式,再比较哪个更简便。
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概括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其实书上给出的公式就是这个,咱们自己就能概括出了书上的公式,你们很了不起,老师都替你们高兴!
(设计意图:体会第三种方法的简洁,体现数学建模过程)
(二)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根据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两个长所以长(70)乘2,有两个宽所以宽(50)也乘2)
评语:*写算式:你很会观察,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并且利用它解决问题
*解读:你的思考也很认真,都能读懂同学的算式了
(3)(70+50)×2=240(厘米)强调算式读法
(根据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征,先计算一组长和宽的和,再乘2)
(各条边的长度相加)
(2)60×2+30×2=180(厘米)(2)80×2+60×2=280(厘米)
(根据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两个长所以长乘2,有两个宽所以宽也乘2)
(3)(60+30)×2=180(厘米)(3)(80+60)×2=280(厘米)
(根据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特征,先计算一组长和宽的和,再乘2)
尽量列出综合算式。
提要求:请你认真听同学的发言,看看他的算法和你的相同吗?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列式?
预设方法:展示算式,说想法
(1)70+70+50+50=240(厘米)70+50+70+50=240(厘米)
(长方形对边相对)(各条边的长度相加)
(2)70×2+50×2=240(厘米)
规范:你所说的意思就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你很会联系前面学习的内容。请你完整说一遍。
学生分组计算后交流,说说计算方法和列式的道理,重点理解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乘2。通过比较发现乘法的算式更加简便,说完列式道理之后,根据算式中各数说数的含义,为抽象出公式做铺垫,得出长方形周长=(长+宽)×2
引导学生概括公式:黑板上的这些算式都是计算不同长方形周长的算式,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总结出一个通用的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呢?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学段: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空间与图形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出版日期:2014年7月
学习活动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袁阔
大兴区采育镇第二中心小学
实施者
袁阔
大兴区采育镇第二中心小学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袁阔
大兴区采育镇第二中心小学
你们愿意帮忙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明确长方形的周长是长方形画的边线的长。)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初步感知方法听到大家愿意帮忙,喜羊测量了这个长方形画框的长和宽。
如图(指图明确长方形长70厘米,宽50厘米),请
你试着帮他计算一下做画框需要多少厘米木条?
评语:你观察得很仔细,而且还结合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列出了综合算式,你很会学习。
小结:刚才大家用了3种方法计算了长方形的周长,都利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大家很会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说完列式道理之后,根据算式中各数说数的含义,为抽象出公式做铺垫。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独立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散学生思维,同时利用动画直观演示,为理解算理和最终能够抽出长方形周长公式做好铺垫。)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京版三年级的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通过指导学生的操作活动,如:量一量、画一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建立周长的概念,在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作为探索其周长的简便算法的依据,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周长”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式: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教学法。
技术准备:教学课件、学具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而且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也已经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乐于动手、动脑,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等特点,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比较好动,学习时,无意注意为主,容易激发起兴趣,但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控制消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同时“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课采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索——交流——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环节的交替运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生活中的数感。使学生在“趣中学、学而乐;乐中悟,悟而用。”
2.抽象概括公式
在大家的帮助下,喜羊羊把画框做好。这时沸羊羊和懒羊羊也把自己的画带来了,他们也想做个画框。他们的画框各需要多少厘米木条?
出示图片以及长方形的长和宽
加法可能不出现
提示:请大家听清老师要求,分组完成,并且只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要求列出综合算式。
(1)60+60+30+30=180(厘米)(1)80+80+60+60=280(厘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喜羊羊来啦,他还带来了一幅自己的画。
出示图片,喜羊羊想给自己的画做一个画框。
做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呢?
求木条的长度实际是求长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周长
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就能算出木条的长度了?
预设:知道长方形各条边的长度——长方形较长的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