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们知道的植物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2. 能识别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
3.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认识常见植物。
2.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是有生命的。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准备1. 常见植物的图片、实物(如绿萝、多肉植物、菊花等)。
2. 学生活动手册。
3.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校园中植物的图片或视频,画面中可以有鲜艳的花朵、翠绿的草地、高大的树木等。
在展示的同时,教师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美丽的校园风光。
看,这是我们熟悉的校园,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当图片或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在这段视频中,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有植物的身影,你们都看到过哪些植物呢?”3. 邀请几位学生举手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了桂花树”“我看到了小草”“我看到了月季花”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知道的植物。
”(二)认识常见植物1. 教师微笑着拿出准备好的植物实物,如一盆绿萝、一盆多肉植物、一束菊花等,轻轻地将它们放在讲台上。
2. 指着绿萝,温柔地说:“同学们,看,这是绿萝。
它的叶子是心形的,颜色碧绿碧绿的,非常漂亮。
”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绿萝的叶子形状和颜色。
3. 接着拿起多肉植物,说道:“这是多肉植物,大家看,它的叶子厚厚的、肉肉的,形状也各种各样。
”引导学生观察多肉植物的叶子特点。
4. 然后拿起菊花,向学生展示:“这是菊花,它有很多颜色,花瓣细细长长的。
”让学生观察菊花的花瓣形状和颜色。
5. 最后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它们的叶子、花朵、茎等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比较这些植物的差异。
(三)观察植物1. 教师说:“现在,我们要分组来更仔细地观察植物啦。
小学科学一年级:《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1
塑料花是植物吗?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要求手写,300字)
2.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
3.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学生对种植后如何照顾植物可能并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土培植物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培植物需要换水,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等,都要做详细的说明。种养活动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打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上要求和种养方法,发给学生家长,希望家长提供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照顾植物。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 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 学
准 备
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
四、种一棵植物
1.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土培和水培),分别介绍这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教师适当演示。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2.校园中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不落叶的?
四、拓展活动
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步骤方法,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准备种什么,打算如何去做。
五、作业设计
1.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植一种植物,通过画画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2.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板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1.我们知道的植物
向日葵
菊花
玉米 植物
芦苇
竹子
教学反思
为了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本课设计了种植活动,这是学生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首次尝试。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认识植物的各个结构,而且能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坚持观察与记录将为学生完善对植物的认识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教师关注与重视。后续的每一课都须提示学生照顾好自己种植的小植物,适时展示、交流学生的种植记录或者实物。
1.1《我们知道的植物》
课题名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材分析
《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是植物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第1课。因此, 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喜欢上科学,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也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本课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熟悉的话题入手引领学生进入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在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描述出植物有根、茎、叶,能生长、会开花等显著特征。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下意识的观察,因此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这就意味着一年级学生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有生命等本质特征,为此教科书设计了植物与塑料花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从对比中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说课
教师备课课题 1.1我们知道的植物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
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2. 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3. 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
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1.1《我们知道的植物》ppt
白桦
那么,向日葵什么原因 会跟着 太阳扭转 呢?向日葵体内会发 生一种独特 的成长 素,这种物质 要紧会合 在成长 茂盛 的部位, 能够 促使植株长高长大年夜 ,但的确是不喜爱 阳光。因而 ,向日 葵茎端的 成长 素就会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从而在背光的一面聚 拢 起来,它们促使背光面长得特不快,而向阳 的一面长得慢些。 茎的两侧成长 速度 差别 ,长的快的一侧会向着长得慢的一侧曲折 , 因而动物 就向着光源处滚动 。跟着 迷信技巧 水平的提高,迷信家 对向日葵向阳 现象的说明 做了新的弥补 。向日葵茎端成长 区的两 侧除存在成长 素浓度的差别外,还存在成长 克制 物质 浓度的差别。 这种克制 物质 叫作叶黄氧化素,与成长 素相反,它会克制 细胞伸 长同时在向阳 的一侧累积,从而形成茎的两侧成长 速度 差别 。因 而,叶黄氧化素的散布不均也促使了动物 的向光扭转 。
1.咱们 清楚 的动物
芹菜
苏铁
喷鼻 樟树
白萝卜
西红柿跟 胡萝卜
大年夜 蒜跟 辣椒
向日葵
入手画一画它们的变更 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向日葵什么原因 围着太阳转呢?
向日葵,又称向阳 花,被人们誉为憧憬 暗中 、充满 希望 之花。 凌晨 ,它微笑 欢迎 朝阳 东升;中午 ,它仰面直视中天之日;傍晚, 它冷静 凝视 朝阳 西下。
教科版科学一上《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案】教科版科学一上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学习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
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聚焦板块: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开始走进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索板块:先是通过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将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记录下来,以便后期整理。
再是活动二“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学生在辨认的过程中认识到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
辨识“蝴蝶是植物吗?”,学生再说判断理由,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研讨板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寻找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意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提升对植物的认识。
拓展板块:通过“种一棵植物”,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
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
所以,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不长,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1.1《我们知道的植物》课时教案
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是植物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第1课。
因此,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喜欢上科学,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也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本课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熟悉的话题入手引领学生进入科学课的学习。
学生在感受植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描述出植物有根、茎、叶,能生长、会开花等显著特征。
为了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本课设计了种植活动,这是学生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首次尝试。
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认识植物的各个结构,而且能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生存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坚持观察与记录将为学生完善对植物的认识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教师关注与重视。
后续的每一课都须提示学生照顾好自己种植的小植物,适时展示、交流学生的种植记录或者实物。
2.学习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图书、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下意识的观察,因此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
这就意味着一年级学生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有生命等本质特征,为此教科书设计了植物种植活动,引领学生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3.学习目标确定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常见植物,知道植物会生长的特征,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能把植物和其他物体区别开来。
探究实践:在种植一棵植物过程中,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态度责任: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增进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植物,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难点:能把植物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渗透生物的概念。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周围的植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他们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的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直观认识,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标本或图片。
2.视频准备: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
3.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植物的了解。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知道的植物》。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植物器官的名称。
然后,通过PPT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描述这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特征。
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及其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并且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对植物的器官和特征了解不深。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和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和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准确地表达出植物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植物的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实物和图片,了解植物的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植物的特征描述。
六. 教学准备1.植物实物和图片: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实物和图片,用于观察和展示。
2.植物特征卡片:制作一些植物特征的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准备一些植物特征描述的表格和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植物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哪些特征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植物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植物的基本器官和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植物特征卡片,让学生自主学习。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描述植物的特征,并填写特征描述表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进行植物特征的描述,其他学生进行判断。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一)、教材概述《我们知道的植物》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课。
本课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与结构本课内容围绕“植物是活的”以及“怎么活下去”的主题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聚焦板块: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索板块: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记录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
活动二: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在图片中辨认植物,认识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并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研讨板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意在提升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并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拓展板块:通过“种一棵植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等。
了解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如美化环境、提供氧气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看、闻、摸)观察植物,并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珍爱生命、爱护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认识常见植物,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植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植物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植物。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植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植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植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植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活动,如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察结果。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学习。
-学生可以参加相关的科学竞赛或活动,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可以撰写相关的学习报告或论文,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植物的生长环境
-阳光: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进行光合作用
-水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维持细胞结构
-土壤: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提供水分和养分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植物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科版 (共36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7/31 2021/7/ 312021 /7/317 /31/202 1 9:35:11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7/3120 21/7/31 2021/7 /31Jul-2131-Jul -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7/3120 21/7/31 2021/7 /31Sat urday, July 31, 2021
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规律演变与进化。
• 低等植物
• (1)藻类植物
• 一群比较原始的低等植物,植物体结构简单,为单细胞 体、群体、丝状体或片状体,大多数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 少数生于潮湿处。细胞内含有与高等植物同样的色素及其 他色素,为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如 蓝藻和绿藻。
• (2)菌类植物 一群原始的低等植物,分布广泛。植 物体为单细胞体、多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细胞一般不含 光合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异养生活(寄生、腐 生或二者兼营)。 细菌类的植物为单细胞植物,细胞内 无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异养,少数自养。依 形态不同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个基本类型。真 菌类的植物体多为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有些种类其 生殖部分可形成子实体。细胞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代表植物:匍枝根霉、青霉、酵母菌、蘑菇、木耳。另 外,关于菌类是否属于植物也有不同的观点。在教科书 中,常常把菌类单独拿出来,作为微生物来讲。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02 1/7/317 /31/20 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7月31 日星期 六2021 /7/312 021/7/3 12021/ 7/31
2019教育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1《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科版 (共19张PPT)精品英语
漂亮的玫瑰
会死亡 绿色 什么是植物?有叶子
活的
会长
会开花
我知道 的植物 有:
塑塑料料花花是是 植植物物吗吗??
蜻蜓是 植物吗?
植物
1.有根、茎、叶 2.会生长、会繁殖、会死亡 3.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
作业
1.自己种一盆植物(营养繁殖、有性繁殖) 2.悉心照料(不干不浇水,浇水则浇透) 3.观察它的变化(茎、叶) 4.用拍照或画画的方式记录它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2.通过植物和塑胶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
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3.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
长过程 4.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 5.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识别植物Fra bibliotek教学重难点
原始森林
长 高 的 仙 人 掌
盛 开 的 三 角 梅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随堂练: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植物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植物知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植物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植物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我们知道的植物”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和识别常见植物等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植物内容
六、知识点梳理
《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章节主要围绕植物的基本特征、常见植物的识别以及植物的生长条件展开。以下是本章节的知识点梳理:
1. 植物的基本特征:
-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组成。
- 根: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器官。
- 茎:植物的支撑和输送组织,负责将水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其他部分。
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中"5.2 地球上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第三项"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点"相对应。
作为《身边的植物》单元的开篇课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索之旅的起点,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和自然界的热爱与兴趣。
课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首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植物种类及其特性,帮助他们开始探索身边的植物世界,并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初步认识。
其次,在探索环节,学生将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植物,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还能描述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
此外,通过观察校园的图片,学生将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植物的基本理解。
在研讨环节,学生将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种类,并引导他们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最后,在拓展环节,设计了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两种基本的种植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植物观察活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籍、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基础和零散的。
从能力角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尚未能够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长。
因此,种植活动是他们进行长期观察的初步尝试,记录时更适合采用绘图的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认识一些植物的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一些植物。
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态度责任: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
【材料准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季可种植的植物,常见植物图片,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