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4合欢树导学案语文版
《合欢树》导学案(带答案).pdf
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你小时侯的作文不 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动作描写)
----表现了母亲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4、快速浏览 1—6 段,在第一部分的叙事中,作者多次将自己与母亲进行对 比,请找出这些对比。在对比中, “我”与母亲各自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血逝世。
代表作: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 : 《务虚笔记》
散文 :《我与地坛》
《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预习导航:给划线的字注音:
虔诚 (
)侥幸 (
)享受 (
)惊惶 (
)敷(
)
灸(
)瘫痪 (
合欢树.学生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今日名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
叶互生,为偶数。
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
有“马缨花”、“绒花”之称。
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有一种情感,它近在咫尺,因为过于亲近,也许,你一直逃避;有一种爱,它触手可及,因为过于琐碎,也许,你一直抗拒。
当有一天,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猝然离去,点点滴滴,你才忆起,但一切,都已来不及……今天让我们怀着这样一种情感来学习史铁生的一篇散文。
一、点滴积累:学习指导二、感知课文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思考: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写到合欢树?三.品读课文1、赏析课文前半部分1)、读前六段思考:这几段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在文章中划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
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说一说在这几件事情中,哪些描写让你感动?2、赏析课文后半部分请同学读课文7~12段,并圈划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总结合欢树的成长过程及母亲对它的态度。
在合欢树身上,母亲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寻找母亲栽种、呵护合欢树的相关信息)3.文章多次写到那个小孩看树影的事,尤其是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意味?4、“悲伤也成了享受”,怎么理解?四、能力提升:(以下题目二选一,字数不少于50字。
)1、面对人生的不幸,史铁生绝望、沉沦了吗?请以“史铁生你是好样的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2、假如今天的史铁生站在妈妈的遗像面前,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请以“妈妈,我想对你说________”开头,写一段话。
湖北省天门市杭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4《合欢树》导学案语文版
2、《合欢树》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7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2、自学教材(6分钟)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并解答下列问题。
(1)文章整体感知:这篇文章记叙了,体现了,表达了作者。
(2)跳读课文,说说母亲为作者做了哪些事?(自学指导:根据时间顺序,按照何时、何人、何事进行概括。
)【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3分钟)1、在线测学(1分钟)先独立在导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再将题目答案提交到平台上。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母亲本来喜欢花木, “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 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C. 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D. “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喜欢它的美丽的花。
B .“我”对合欢树的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在“我”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
其中最令“我”悲痛的是母亲当初的希望都实现了,她却不在了。
C .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它是母亲栽种的。
D .我一直不喜欢看合欢树,因为母亲去世了,它却活着。
2、质疑思学(2分钟)(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同桌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
(2)语文组长将组内存在的疑问统计整理并拍照上传至活动《合欢树》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
第二段——训练展示【环节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5分钟)1、学情反馈(时间2分钟)根据线上提交的自学检测,结合解析,生生、师生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2、文本探究(时间13分钟)(1)在母亲为“我”做的事情中,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请有感情地朗读并具体分析。
合欢树导学案.doc
《合欢树》导学案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自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主题二.感知课文1.本文题目是《合欢树》,文中是否有关于合欢树的正面描写?哪些段落提到了合欢树?围绕合欢树都写了什么?没有,7—12段提到了合欢树写了合欢树的由来,树影和孩子的事,合欢树现在已经开花2.母亲去世后,作者对母亲种下的合欢树有什么态度上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别在7、8、9、10段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
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⑶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静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单元4合欢树
4*合欢树【导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品味词句意蕴。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够呛.(qiàng)虔.诚(qián)昼.夜(zhòu) 侥.幸(jiǎo)2.记住重点词语的意思。
虔诚:是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侥幸:就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免去灾害,很幸运。
稀奇古怪:汉语词语,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够呛:北方一些地区的方言,常用作形容词,语义较多,不同场合体现不同的意思,但大多数表示否定。
比喻受不了、忙不过来或担当不起,与俗语“吃不消”同意。
昼夜:指白天和黑夜,亦可代指事物两个相反的方向。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作家,北京人。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
学生思考: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交流点拨】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去世多年2.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3.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交流点拨】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4合欢树教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4合欢树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过程:
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
冒着雪推我
方那样,抱了
能”体会母亲为了治疗而
现“我”病情不好时母亲的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是母亲希望的寄托,对
刚刚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
合欢树有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
培养学生多搜索、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屏幕显示保加利亚作家海托
父亲为我
和自己至爱
的亲人,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作业:结合学习本文的感悟,
板书设计
合欢树
史铁生。
八年级语文下册4合欢树学案语文版
合欢树(一) 基础知识1.借助工具书或书下注释,给加点字注音。
虔.诚 侥.幸 享.受 惊惶. 敷. 灸. 瘫痪..兆.头 侍.弄 闲逛.2.结合注释,识记文学常识作者是( ),( )代作家。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 》,代表作有小说《 》散文集《 》。
(二)问题导学阅读课文思考问题1、全文共12个自然段,本课的重点抓住了两方面来写,一是母亲;另一个是合欢树。
很自然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如何划分?每部分段意是什么?2、课文描述母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阅读探究感悟1、复述课文,说说母亲为作者都做了哪些事。
作者在十岁、二十岁和三十岁以后对母亲各有怎样的态度?2、课文的题目“合欢树”有怎样的含义?在合欢树上寄托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一)母爱的颜色方益松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
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
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
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
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
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
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
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
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
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妈妈好吗?想不想爸爸?”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
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第4课《合欢树》(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
第4课《合欢树》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阅读是一颗心灵与另一颗心灵的握手。
今天,用
我们一颗纯真之心,与作者的悲苦之心握手,与母亲
的慈爱之心握手。
一头握着对亲情的感悟,一头握着
对母爱的歌颂。
希望通过我们阅读,能够读出史铁生
静若止水的语言下深藏着的深厚情感,能从波澜不兴
中一窥潜流汹涌。
但愿我们都有一颗善于感悟真诚的
心灵!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于生命的理解。
后150字写自己对于生命的解读。
强化练习,
巩固课堂所学内
容。
板书 合欢树
母亲----母深爱而子不解
我----子欲养而亲不待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八年级】2020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学案语文版
【关键字】八年级合欢树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轻飘飘的回忆中。
二、品味母亲的爱问题:能回忆怀念母亲的物品想必有很多,史铁生这篇文章为什么选择合欢树来悼念母亲?明确: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是她呵护关心我的写照。
追问:为什么从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能看出是她照顾“我”的写照?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和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有什么具体的相似之处?交流要点:对合欢树希望的表现:“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会,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对“我”的希望表现:●对治好“我”的希望:“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对“我”从事写作的希望:“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母亲的话中体现出的小心翼翼又满怀希望,一方面尽力维护残疾儿子的尊严,一方面激励和鼓舞儿子写作的信心。
天门市杭州市八年级语文下册4《合欢树》导学案语文版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
3、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习重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
2、《合欢树》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 【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7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2、自学教材(6分钟)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并解答下列问题。
(1)文章整体感知:这篇文章记叙了 ,体现了 ,表达了作者 。
(2)跳读课文,说说母亲为作者做了哪些事? (自学指导:根据时间顺序,按照何时、何人、何事进行概括.)【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3分钟) 1、在线测学(1分钟)先独立在导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再将题目答案提交到平台上。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母亲本来喜欢花木, “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 。
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点学习难点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
学习资源 导学案、自学检测、当堂测评、《合欢树》自学微课、平台讨论及活动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C. 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D。
“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喜欢它的美丽的花。
B 。
“我”对合欢树的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在“我”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中更多地包含的是悲痛和愧疚.其中最令“我"悲痛的是母亲当初的希望都实现了,她却不在了。
C 。
我一直喜欢看合欢树,因为它是母亲栽种的.D .我一直不喜欢看合欢树,因为母亲去世了,它却活着。
2、质疑思学(2分钟)(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同桌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
(2)语文组长将组内存在的疑问统计整理并拍照上传至活动《合欢树》自学反馈,并在课后进行组内交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4《合欢树》导学案语文版
2、《合欢树》、理解“合欢树”在第一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25-30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
2、自学教材(4——5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够呛.()瘫痪..()()惊惶.()针灸.()虔.诚( ) 侥.幸()敷.()昼.夜()()奇古怪3、把握基础(4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合欢树》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
(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 家。
北京人。
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
长篇小说《》等。
(2)写作背景:在作者生病期间,母亲悉心照顾他,可他当时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完全理解母亲的痛苦和苦心。
后来他终于成功,但母亲看不到了。
《合欢树》是他写的一篇思念母亲的散文。
文中的“合欢树”是作者的母亲种的一棵树。
对母亲而言,它意味着对儿子的希望;对儿子来说,则意味着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4、理解内容(15~20分钟)复述课文,说说母亲为作者做了哪些事?【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15分钟)1、在线测学(6~8分钟)先独立在导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然后将题目答案提交到平台上。
必做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扫兴(xìng)承认(chéng) 后悔(huǐ) 兆头(zhào)B、够呛(qiàng) 惊惶(huáng) 侥幸(jiǎo) 安慰(wèi)C、偶尔(ǒu) 瞎逛(guàng) 侍弄(sì) 念叨(dao)D、烫伤(tàng) 瘫痪(huàn) 虔诚(qián) 昼夜(zhòu)(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姓名:班级:日期: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生字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无私的母爱,把握母亲的形象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3、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二、关于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三、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分析课文。
1、加点字注音够呛()敷()熏()针灸()虔诚()烫伤()瘫痪()惊惶()侥幸()安慰()瞎逛()侍弄()2、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3、通过行文思路可以看出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母亲合欢树主题——母爱4、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在这些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
乐观、坚强、执著聪明美丽善良热爱生活5、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感激、内疚6、本文课题为《合欢树》,文章主旨是母爱,那么合欢树与母爱有无联系?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有联系,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编写人:豆妮妮审核:班级:姓名:【学习目标及要求】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1、简介作者及作品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_________(小说)、______(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2)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3、根据注音写汉字。
(1)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ɡuànɡ____,不想急着回家。
(2)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dɑo__,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合作探究】1、阅读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联系写作手法)2、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3、"合欢树"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自主评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虔.诚qiān 熏.xūn 晃.动huàng B.胯.上kuà灸.jiǔ偏.方piān C.够戗.chuāng 逛.guàng 含羞.草xiū D.茂.盛miè瞪.dèng 偶.尔ǒu 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她)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自主—导学”课堂导学设计设计者:周宝庆使用者上课时间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合欢树》设计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2、引导学生研读和品味作品,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师教学点拨预设学生主体活动个性修改一、创景导入:1、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陵悲吟:“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人啊,恬然于父母铸就的港湾,便会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能够承欢于爹妈的膝下,谁又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史铁生的《合欢树》里蕴含着的,就是这样一份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
2、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奖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1、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母爱的文章及诗词并欣赏课件的展示。
2、聆听教师的解说3、齐读并记录作者的相关信息。
二、自主探究点名让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第八段。
问题设计1: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课文都写了那些事?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教师提示: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表达的主题: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问题设计2: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教师提示:1、文章第二段中“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
《合欢树》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
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教学方法】
品读、交流、探讨、迁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年龄“我” 母亲
2、感受1——3段中母亲的形象
①、推荐一名学生朗读直接描写母亲的段落(1—3段)。
②、对于“我作文比赛拿第一”这件事文章中出现了两次,母亲的表现有何不同?
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说?
第一次:
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第二次:
3、寻找一些让人动情的细节一读二品三析:
4、通过这些事情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明确:
5、为什么我后来到院子里想去看而又不去看那棵合欢树?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没有?
6、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何独选“合欢树”?。
《合欢树》导学案范文
《合欢树》导学案范文第一篇:《合欢树》导学案范文《合欢树》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分析细节和对比的内容。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 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安排:2课时学习方法指导:第一课时:熟悉作者了解文体(借助课本《现代散文的小与大》)诵读领悟,批文入情第二课时:把握关键句,合作讨论学习过程及指导: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一、自主感悟:1、走近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2、预习:阅读《秋天的怀念》,了解合欢树的常识。
二、感知课文:1、阅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A)、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先筛信息,再归纳)(B)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为动作:心理描写:母亲的形象:3、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态度?你能理解他的表现吗?(B)三、达标测试1、朗读下列句子,说说把重音放在哪几个词上,才能充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4合欢树预习案语文版
《合欢树》预习案1、预习目标(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2、预习要点(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3、达标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B.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C.所以死是一件不必心想事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D.这件事搞得我声名狼藉....。
(2)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当代,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
“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C 解析:“心想事成”不能与前后语意连贯,应改为“急于求成”。
(2)作家我与地坛(3)AC。
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教案语文版81112(书利华教育网)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合欢树教案语文版81112(书利华教育网)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重点)2.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
他,就是史铁生。
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史铁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县插队,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随笔集)、《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熏(xūn)虔诚(qián)晃动(huàng)灸(jiǔ) 胯上(kuà) 偏方(piān)逛(guàng) 够呛(qiàng) 偶尔(ǒu)瞪(dèng) 茂盛(mào) 含羞草(xiū)3.解释词义。
念叨:说;谈论。
惊惶:惊慌。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稀奇古怪:稀少新奇的,让人觉得诧异的。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请以此来理清课文思路。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访医寻药、到处借书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去世多年由此,我们可知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欢树
探究案
1、要点回顾
《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用平实、淡泊、洗练的笔调,按时间的顺序向我们叙述了母亲的付出,讴歌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那种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2、问题展示
(1)作者简介。
(2)分析文章内容结构。
(3)第一部分写了哪些事件?。
(4)第二部分写了哪些事件?。
(5)每个时间段里,“我”的命运如何变化?母亲的人生又发生什么变化?。
(6)母亲照料合欢树的过程和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有什么具体的相似之处?。
(7)这棵合欢树身上有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母亲对“我”的爱,而“我”又是怎么对待这棵合欢树的?。
(8)怎样理解“我”这样的变化?。
(9)当别人提到“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时,为什么“我心里一阵抖”?。
(10)怎样理解“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的含义。
(11)文中三次提到孩子和树影儿,最后又以孩子和树影儿结尾,有什么深意?这种写法有何效果?。
(12)全文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着母亲,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
(13)分析《合欢树》艺术特色。
3、方法总结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4、拓展交流
根据提供的句子,再仿写两个句子。
(不能再用乐器来写)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志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
母亲是。
参考答案
拓展交流:
黑暗中的一颗明珠,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会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
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