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证思辨录》医案辑要
周爱民 古代方剂应用研究
古代方剂应用研究
3.发掘古方新功效:着眼于古方药味配伍, 引申其潜在的功效。以药物效能为基础,选择不 同配伍角度,可获得方剂功效的新认识(“一方
多效”)。
4.创新病机理论:跟踪临床辨证领域的研究 进展,特别是依据新的病机理论,结合成方的方
证病机引申运用方剂。
如:肾主封藏,脾主运摄,脾肾不足,封摄无
江阴繆姓女,自江阴来上海,居小西门寓所,偶受风寒,恶风自汗,
脉浮,两太阳穴痛,投以轻剂桂枝汤。
处方:桂枝二钱,芍药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二片,大枣三枚。 服药后,汗出、头痛瘥,寒热亦止。不料一日后,复又发热,脉转
大,神烦乱,因与白虎汤。
处方:石膏八钱,知母五钱,生甘草五钱,粳米一撮。 服药后,病如故。次日,又服白虎汤,熟知身热更高,烦躁更甚, 大渴引饮,汗出如浆。又增重药量。 处方:石膏二两,知母一两,生甘草五钱,粳米二杯,鲜生地二两,天花 粉一两,大、小蓟各五钱,丹皮五钱。
古代方剂应用研究
黎明痛泻
中医诊断:黎明痛泻(脾肾阳虚,肝脾不和) 西医诊断:胃肠功能紊乱 治法:温补脾肾,柔肝理脾 方药:四神丸合痛泻要方加减 炒白术12g 补骨脂12g 肉豆蔻(煨)9g 炒白芍15g 五味子 6g 吴茱萸 6g 陈 皮 9g 炙甘草 6g 用法:水煎温服,日一剂分三服。
古代方剂应用研究 4.病证演变——序贯选方
古代方剂应用研究
令以大锅煎汁,口渴即饮。共饮三大碗,神智略清,
头不痛,壮热退,并能自起大小便。尽剂后,烦躁亦安,
口渴大减。翌日停服。至第三日,热又发,且加剧,周身
骨节疼痛,思饮冰凉之品,夜中令其子取自来水饮之,尽 一桶。因思此证乍发乍止,发则加剧,热又不退,证大可 疑。但论证情,确系白虎,其势盛,则用药亦宜加重。第 就白虎汤原方,加石膏至八两,余仍其旧。仍以大锅煎汁 令饮。服后,大汗如注,湿透衣襟,诸恙悉除,不复发。 唯大便不行,用麻子仁丸二钱,芒硝汤送下,一剂而瘥。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
一位自学中医的买书录我买了许多有关《伤寒论》的书,迄今为止我觉得最有用的是这几位的书,对我的用方思路起到了关键作用,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郑钦安(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郑钦安医书阐释》:有关阴阳的判断,各种症状的讲解补充(主要是三阴症)是很好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大家一定要详看,多看。
一般来说,市面上对某种症状老是治不好的,换个思路来一用就灵。
二、张锡纯(对本草经有实际验证的临床实战家)《中药亲试记》:觉得张氏最好的部分是在这本书,其他《伤寒论讲义》和《屡试屡效方》仅初看)三、胡希恕(真正的伤寒大师和有专长的宗师)《张仲景用方解析》《百年传承---胡希恕那本》,另其《伤寒论讲稿录音》那本还没买:六经辨证的思路直接影响我对疾病症状的判断和讲解。
四、李可(真正的伤寒大师和临床实战家)《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一个是破格救心汤的使用;二是用量上遵守汉代量度;三是一日内连续进攻的思路都深深影响了我。
这本书我也是一看再看,越是碰到危症我越是信任这本书,因为这是中国目前绝无仅有的专门碰大症的书,非常有价值。
五、黄煌(真正的伤寒大家和有专长的宗师,当前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代表性人物)《中医十大类方》《经方的魅力》《50味药证》《药证与经方》《经方沙龙第一期》《经方一百首》(还没买到):每一本书都有价值,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从黄师的书开始看起,最容易入仲景门且可以直接实践,对初学者的信心有极大的提升作用,而且有此“沙龙论坛”作为普及经方的阵地,所以说黄师是当今最有能力普及经方的人。
黄师对体质学说的研究树立了自己专长的方向,历史上没有哪位医者能象黄师那样把体质讲得那么明白。
六、陈瑞春《伤寒实践论》和《陈瑞春论伤寒》:提供自已伤寒用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七、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和《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对火神派的用方思路作了很好的总结。
八、闫云科《临证实验录》:都是经方治病,值得借鉴。
九、余国俊《名医师承讲记》两本书:对经方使用部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非经方部分只粗略看,因为不容易总结。
病案分析
辨证:
治法:
选方:
辨证:阴虚水停瘀结
治法:滋阴利尿祛瘀
用方:六味地黄丸
用药:生地、熟地、山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山茱萸各12克、
丹皮、泽泻、王不留行各9克,茯苓
18克。
三剂,每服一剂,水煎,日服 2次
二诊:药后小便热涩减,入夜咽舌渐润,隆起膀 胱也软。效不更方,连服30剂后,小便畅,小 腹柔软如常,淋证痊愈。
返回
用药: 川附子60克(久煎)、干姜60克、炙
甘草60克、党参30克、上肉桂10克(研 末冲服)冬虫夏草15克、枸杞30克、菟 丝子30克、茯苓20克。
返回
四诊: 服药10剂,诸证继续好转。其后根据病情加减,
姜、附减至30克,又服10剂。
返回
五诊: 经检查,前列腺炎基本痊愈。同时,多年来
之低血压、头晕失眠等症消除,饮食骤增,精 神大振。后以壮阳益肾,养心安神之剂 ,配成 丸 药,缓缓调养,以巩固疗效。
辨证:
治法:
选方:
辨证:阴虚火旺,瘀血内阻
用药:太子参30克、女贞子25克、旱莲草25克、栀子12 克、胡连4克、首乌30克、牡蛎25克、莲子心6克、浮 小麦30克、菖蒲6克、泡参25克
服药三剂,未见寸效,心烦反增,坐卧不宁,口苦 舌燥,双手烧灼更剧。详审其脉,洪大而重按力弱, 指甲无华,精神欠佳,虽睡意频频,诊为血虚气浮之 热,改甘温除热法。
复诊:发热减退,体温降至38℃以下,但咳嗽加剧, 气喘鼻煽,呻吟,唇干无涕泪,精神疲惫,舌 淡红,脉细数。
返回
辨证:
治法:
用药:
辨证:肺气壅塞,湿痰凝滞
治法:宣肺定喘,化痰止咳
用药:麻黄根6克、杏仁6克、磁石10克、龙骨10 克、半夏6克、檀香1、5克、陈皮5克、紫菀6 克、白前3克、苏子6克、生姜2片、大枣2枚、 甘草3克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目录 (1-10辑共127本书)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一、二,三辑(47本)1 《中医临证备要》秦伯未著;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 《蒲辅周医案》4 《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 6 《岳美中医案集》;7 《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 《钱伯煊妇科医案》;9 《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 《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 《赵锡武医疗经验》;12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 《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14 《中医入门》秦伯未著。
15 《章太炎医论》16 《冉雪峰医案》17 《菊人医话》18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9 《刘奉五妇科经验》20 《关幼波临床经验选》肝病专家。
21 《女科证治》钱伯煊,妇科专家。
22 《从病例谈辨证论治》焦树德著。
23 《读古医书随笔》李今庸著。
24 《金寿山医论选集》25 《刘寿山正骨经验》骨科专家。
26 《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眼科专家。
27 《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针灸专家。
28 《内经类证》秦伯未著。
29 《金子久专辑》30 《陈良夫专辑》。
31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编。
32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秦伯未编。
33 《杨志一医论医案集》34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蒲辅周编著。
35 《赵绍琴临证400法》36 《潘澄濂医论集》37 《叶熙春专辑》38 《范文甫专辑》39 《临诊一得录》凌云鹏著40 《妇科知要》徐荣斋编著。
41 《中医儿科临床浅解》王伯岳编著。
42 《临证会要》张梦侬著。
43 《伤寒擎要》刘渡舟等编著。
44 《金匮要略简释》秦伯未编著。
45 《金匮要略浅述》谭日强编著。
46 《温病纵横》赵绍琴等编著。
47 《针灸临床经验辑要》针灸专家焦国瑞著。
第四集(共6本)方药中专辑48医学三字经浅说49温病条辨讲解50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5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52医学承启集53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第五集本(共19本)54《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邹慎;55《应用验方》黄竹斋;56《金厚如临床经验集》北京市儿童医院;57《著园医话》杨熙龄;58《中医外科证治经验》段馨亭;59《妇科心得》陈稚泉;60《小儿诊法要义》何廉臣;61《现代医案选》肖龙友;62《马培之医案》马培之;63《六因条辨》陆廷珍;64《妇科经验良方》扬扶国;65《泊庐医案》汪逢春;66《治验回忆录》赵守真67《上海名医医案选粹》冯伯贤;68《中国针灸学》张效霞;69《内科纲要验方类编》秦伯未70刘奉五妇科经验71金针秘传72证治经验第六集(共11本)73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74潜厂医话;75东垣学说论文集;76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77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78中医膏方经验选;79温病浅谈;80杂病原旨;81医中百误歌浅说;82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83赵文魁医案选;第七集(共15本缺2本)84清宫代茶饮精华;85清代宫廷医话;86中药的配伍运用;87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88伤寒论类方汇参;89针灸歌赋选解;90常见病验方选编;91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92罗元恺论医集;;93金匮篇解;94新编经验方;95中医实践经验录;96杂病论方证捷咏第八集(共11本)99现代针灸医案选;100小儿推拿学概要;101陆银华治伤经验;102风火痰瘀论;103经外奇穴纂要;104正骨经验汇萃;105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106常见眼病针刺疗法;107儿科针灸疗法;108龚志贤临床经验集;109读书教学与临症第九集(共11本)110细辛与临床(附疑难重奇案七十三例);111干祖望医话;112疑难病证思辨录;113名老中医带教录就;114祝谌予经验集;115女科方萃;116书种室歌诀二种;117清宫药引精华;118疑难病证治;119清宫外治医方精华;120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第十集(共7本)刘渡舟医学7种(十辑目前共127本)121经方临证指南;122肝病证治概要;123新编伤寒论类方;124伤寒论诠解;125伤寒论十四讲;125金匮要略诠解;127伤寒论通俗讲话。
现代著名老中医丛书目录(一至十一辑)
现代著名老中医丛书目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辑收录13种名著:1.《中医临证备要》2.《施今墨临床经验集》3.《蒲辅周医案》4.《蒲辅周医疗经验》5.《岳美中论医集》6.《岳美中医案集》7.《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杂病证治》8.《钱伯煊妇科医案》9.《朱小南妇科经验选》10.《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11.《赵锡武医疗经验》12.《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13.《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第二辑收录14种名著1.《中医入门》2.《章太炎医论》3.《冉雪峰医案》4.《菊人医话》5.《赵炳南临床经验集》6.《刘奉五妇科经验》7.《关幼波临床经验选》 8.《女科证治》9.《从病例谈辨证论治》 10.《读古医书随笔》11.《金寿山医论选集》 12.《刘寿山正骨经验》13.《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 14.《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第三辑收录20种名著《内经类证》《金子久专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良夫专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杨志一医论医案集》《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辩证论治》《赵绍琴临证400法》《潘澄濂医论集》《叶熙春专辑》《范文甫专辑》《临证一得录》《妇科知要》《中医儿科临床浅解》《伤寒挈要》《金匮要略简释》《金匮要略浅述》《温病纵横》《临证会要》《针灸临床经验辑要》第四辑收录6种名著《辩证论治研究七讲》《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温病条辨讲解》《医学三字经浅说》《医学承启集》第五辑收录19种名著《现代医案选》《泊庐医案》《上海名医医案选粹》《治验回忆录》《内科纲要》《六因条辨》《马培之外科医案》《中医外科证治经验》《金厚如儿科临床经验集》《小儿诊法要义》《沈绍九医话》《著园医话》《医学特见记》《验方类编》《应用验方》《中国针灸学》《金针秘传》第六辑收录11种名著《温病浅谈》《杂病原旨》《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东垣学说论文集》《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潜厂医话》《中医膏方经验选》《医中百误歌浅说》《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赵文魁医案选》《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第七辑收录15种名著《伤寒论今释》《伤寒论类方汇参》《金匮要略今释》《杂病论方证捷咏》《金匮篇解》《中医实践经验录》《罗元恺论医集》《中药的配伍运用》《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针灸歌赋选解》《清代宫廷医话》《清宫代茶饮精华》《常见病验方选编》《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新编经验方》第八辑收录11种名著1.《龚志贤临床经验集》龚志贤2.《读书教学与临症》3.《陆银华治伤经验》沈敦道4.《常见眼病针刺疗法》曹仁方5.《经外奇穴纂要》常德新6.《风火痰瘀论》7.《现代针灸医案选》 8.《小儿推拿学概要》9.《正骨经验汇萃》 10.《儿科针灸疗法》11.《伤寒论针灸配穴选注》单玉堂第九辑收录11种名著《祝谌予经验集》《疑难病证思辨录》《女科方萃》《名老中医带教录》《细辛与临床》(附疑难重奇案七十三例)《清宫药引精华》《干祖望医话》《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疑难病证治》《清宫外治医方精华》《书种室歌诀二种》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左右出版,11种(通过当当网考证)。
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6)
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6)疑难杂症名老中医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16)320、关节炎、骨质增生特效秘方配方:制乳没各18克,红花30克,家桃仁30克,川木瓜24克,炒杜仲42克,伸筋草40克,全虫36克,僵蚕20克,定风草(天麻)42克,制草乌30克,乌梅30克,川对节(牛膝)30克,清国老(甘草)30克。
50°以上白酒3500毫升浸泡十天以上。
即可服用,每天两次,每次20毫升。
试治十余人(四肢关节痛,各类骨质增生)疗效相当好321、治风湿的方子海蛇:15克泽泻:9克桂枝:9克乌头:9克桑枝:24克(乌头先下药罐中,武火煨30分钟后次下海蛇待软烂时,另五味药依次下齐后改文火煨。
一副药只服一天)海风藤:12克千年建:9克共七味水煎日服三次,忌大荤及生冷,辛辣。
并愿天下所有风湿,类风湿,骨变形的病友早日康复!322、搜风通痹药方用于诸风缓痹:风湿麻痹白花蛇125克,羌活、天麻、秦艽、五加皮各60克,防风30克入白酒2500克,浸泡7天,为白花蛇酒,每服15毫升,日2服。
亦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眼嘴斜,骨节疼痛等证。
323、风瘫缓痹白花蛇125克,天麻22克,薄荷、荆芥各6克为末,用好酒500克,蜜120克,隔水熬制为驱风膏。
每服15毫升,日2服,温酒送。
取汗。
324、腰椎间盘突出方生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黑小豆30克麻黄15克细辛18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加冷水2500MI(七到八碗)文火煎三个半小时,煮取600ML(一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
七日为一个疗程。
可连服一至两个疗程。
325、老中便秘处方:炙冬花、炙紫菀各15g,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桔梗各12g,川贝母、射干各10g,干姜9g,橘红12g,肉桂6g,细辛3g。
水煎服。
每日服一剂。
中基教研室参考书目
中基教研室参考书目书名主编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册数价格医部全录第一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4.70医部全录第二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3.20医部全录第三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3.00医部全录第四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12月第1版1册 6.80医部全录第五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2月第1版1册 6.30医部全录第六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1册7.10医部全录第七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1册7.60医部全录第八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第1版1册 3.10医部全录第九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第1版1册 3.20医部全录第十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2月第1版1册 6.20医部全录第十一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1月第1版1册 4.70医部全录第十二册清。
陈梦雷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年10月第1版1册 2.90实用中医词典范朱文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1册16.70医古文常用字字典王森学苑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1册9.00中医人物词典李经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1册10.00抗衰老方剂词典江克明许士凯钱磊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1册 5.50医述清。
程杏轩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1册 4.90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1册13.50名中医治病绝招卢祥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第1版1册30.00珍本医书集成(第一册医经类)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1册 4.40素问识、灵枢识、素问绍识、难经疏注日本。
丹波元简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1册 4.7家庭卫生顾问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家庭卫生顾问>>编委会北京出版社1980年2月第1版1册10.80黄帝内经临证指要刘炳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1册26.00中医历代医论精选(医论) 王新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1册38.20 中医历代医论精选(医话) 王新华、潘秋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1册50.60中医历代医论精选(医案) 王新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1册49.10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方立方等齐鲁书社1980年11月第1版1册3.40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一) 辛冠洁等齐鲁书社1982年8月第1版1册2.40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二) 方立方等齐鲁书社1982年8月第1版1册2.30中国秘方全书周洪范科学技术献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1册13.00中国通史(第二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49年9月第1版1册 2.50中国通史(第三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1版1册 2.00中国通史(第四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65年11月第1版1册 1.80中国通史(第六册)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9年1月第1版1册 2.00宋明理学史(上卷)侯外庐等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1册 2.90宋明理学史(下卷)侯外庐等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2册 6.60离散数学左孝凌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1册7.00中国鬼信仰张劲松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11月第1版1册 3.90新药特药手册朱景申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1册11.80 古文观止新编(下)钱伯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5.35中国康复学郭子光等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2册 4.90中国康复学郭子光等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1册 6.25吕氏春秋校释(上、下)陈奇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2册28.50实用中医肝病学洪嘉禾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1册 4.70《黄帝内经。
学中医要看的书籍
中医书籍1:《关于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动画》黄帝内经难经医林掇英桂林古本伤寒论药铺林中华本草8卷神农本草经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doc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陆懋修冯兆张沈金鳌李时珍叶天士)神农本草经彩色图谱(全)《伤寒论条辨》明×方有执编著《思考中医》刘力红秦伯未《中医入门》《图表诠释金匮要略新义》余无言编《用药心得十奖》焦树德编《图表注释伤寒论新义》余无言编《本草崇原》张志聪《郑钦安医书阐释: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唐步祺阐释《本经疏证邹澍(清)(上卫57)》《本经序疏要邹澍(清)(上卫57)》《本经续疏邹澍(清)(上卫57)》《濒湖脉学》《扁鹊心书》《长沙方歌括--陈修园》《陈苏生医集纂要》《曹氏金匮伤寒发微合刊1956》《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讲》《陈修园金匮方歌括》《程门雪医案(上海科技2002)》《陈修园金匮要略浅著》《陈修园医学全书》《串雅内外编》《当代医家论经方》《读过金匮卷十九陈伯坛1956》《读过伤寒论陈伯坛1954》《敦煌古医籍考释马继兴1988》《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丛春雨2000》《读过伤寒论》中医书籍2:扶阳安髓止痛汤治疗阳虚阴火牙痛217例复泰草堂医论高尿酸血证和痛风的治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蔡德元1992儿科临床处方手册(吴中匡主编2002年)费伯雄-医醇胜义桂林孤本伤寒杂病论胡希恕单穴治病选萃吕景山等主编199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修正版)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皇汉医学丛书五中国内科医鉴皇汉医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修正版)金匮要略方论集注黄竹斋1957金匮方歌括--陈修园金匮要略今释陆渊雷1955经方实验录金匮要略注--张志聪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兰台轨范--徐灵胎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八)论药集恽树珏景岳全书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内经讲义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群经见智录恽树珏类经附翼--张景岳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临证笔记恽树珏黄帝内经太素理论骈文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七)论医集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三)风劳鼓病论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二六)保赤新书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十一)金匮翼方选按恽树珏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五)伤寒论研究恽树珏灵枢经脉翼历代中医珍本集成(三八)药?医案全集恽树珏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刘渡舟--伤寒挈要明清名医全书--郑钦安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无缺本)景岳新方砭--陈修园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冯兆张医学全书)家庭健康百科知识丛书家庭医疗卫生百科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孙一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万密斋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昂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缪希雍医学全书)名老中医之路内经知要白话解张登本(三秦2000)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唐容川医学全书)蒲辅周医疗经验破鳖斋医草龚士澄1988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汪石山医学全书)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清宫药引精华伤寒论今释陆渊雷1955伤寒论集注黄竹斋1957伤寒论浅注--陈修园伤寒论类方汇参左季云1957伤寒医诀串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语释李克绍1982伤寒论宗印--张志聪慎疾刍言--徐灵胎神农本草经读--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陈修园时方妙用--陈修园时方歌括--陈修园唐步琪咳嗽辨证论治王正龙--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唐宗海医学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明)熊宗立医宝秘囊--王成德赵绍琴内科学(杂病证治)医贯砭--徐灵胎太素珍本a医法圆通医学三字经--陈修园医学从众录--陈修园王正龙疑难杂症医学真传--高士宗医学要诀--张志聪医林五十年--麻瑞亭1986医学心悟易学精华丛书易学精要邹学熹1992易学精华丛书易学图解邹学熹1993易学精华丛书医易汇通邹学熹1992医学衷中参西录腑脏经络按摩针灸心悟张璐医学全书中国秘方验方精选曾德环等编1992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中国秘方验方精选续集曾德环等编1992中医疾病预测学杨力1991周莓声灸绳中医诊疗要览(增订本)大塚敬节1953恽铁樵遗著选见智录续篇读金匮翼1989左季云证治实验录1999足部反射区按摩法“附子不宜与瓜蒌同用”之我见“火神派”述略20世纪上海地区擅用附子六大家灵枢经《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三《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一附子配半夏临床应用体会从吴佩衡临床经验探析附子的临床应用中医书籍3附子为百药之长上--附子用法述略《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四附子温五脏之阳善用益之滥用误之--朱良春用附子的经验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中--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二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五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肾阳虚感冒100例疗效观察祝味菊伤寒质难湿重于热即重附子巧用附子治顽症浅谈姜、桂、附的临床应用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上--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阳气困郁每仗附子引火归原药物应用考辨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中--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谈祝味菊先生医案中附子制川乌的应用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章次公先生应用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郑钦安及其著作阴阳为纲统分万病下--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一祝味菊善用附子上、下茶饮保健顾问百病自测郑钦安学术思想探析附子增强药效的作用常见病自测火神派述略常见中老年疾病的防治儿科手册减肥新法与技巧附子为百药之长下--附子用法述略家庭医学百科美容化妆400问食物疗法老年食养食疗老年百病防治手纹诊治四季保健食谱饮食疗法1500方实用中药炮制学实用气功外气疗法小儿常见病家庭单验方针灸大成手掌与疾病中老年保健手册太极金书自我调养好治病中医疾病预测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正统道藏目录六祖坛经讲记了凡四训讲记藏外道书目录佛教与中国文化家庭保健药膳制作400法王凤仪嘉言录黄帝内经素问直解类经--张景岳秦伯未《金匮要略杂病浅说》秦伯未《内经类证》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齐氏医案伤寒类方--徐灵胎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治疗格律》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左季云著2000伤寒论集注--张志聪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校注刘渡舟主编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针灸心传质疑录--《张景岳》医学实在易--陈修园“火神派”再述中国医易学邹学熹1989《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著名蜀医卢铸之生平及学术思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上、下--火神派案例赏析之一、三见微知著擅用附子附子配伍方法之探析临证秘验录--朱晓鸣中国炙疗集要浅谈附子之毒江苏省90位名中医成功因素与临床情况的调查报告内经知要周岩本草思辨录难经经释--徐灵胎寒热真假最紧要处上--火神派案例赏析之四中华本草2,9,10古今名医奇病治法三百种伤寒解惑论素问识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太素饮膳正要中医之钥修正版经络针灸心法古代针灸医案翻译按各家针灸医籍选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再考证皇汉医学丛书系列《伤寒论》脉法研究全息胚针灸学临证概要董氏奇穴针灸学骨伤方歌白话解张步桃演讲提博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戴丽三医疗经验选文魁脉学针灸经穴图考-黄竹斋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孙秉严治癌秘方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常用贵重药材、进口药材分册、常用根及根茎药材分册肝病证治概要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编共五册产前产后宜忌手册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之灵枢素问金匮伤寒温病条辨杂病论、方讲义伤寒论、方讲义伤寒方法经方歌括-杂病伤寒医宗金鉴伤寒金匮汇证诠解-廖厚泽三指禅明堂浅义-气功经络学浅说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廖育群慎斋遗书伤寒名方解析伤寒杂病论会通切脉针灸治癌症脾胃论(全本)马王堆医书沈绍九医话林如高正骨经验针灸腧穴图谱(修订版)针灸心扉手相手纹手诊冉雪峰医著全集腑脏图点穴法伤寒汲古图版《真气运行法》伤寒知要伤寒析疑聿修堂医学选中国汤液经方伤寒杂病论传真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清代名医医话精华李冠仙医话精华蔡友敬临床经验集董建华老年病案集东阳名老中医经验录中医诊治精要中医临床验案汇辑第六辑河南省卫生展览会资料汇辑中医中药4诊余随笔医话医论荟要医学碎金录2新编外科秘方大全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上、下册)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中医必读女科三书评按医门补要医门新录医论医案荟萃医论选萃第一集医伦疑案医林锥指医林一介医门真传医林误案医效选录医林五十年医学碎金录医林绳墨医林蒐雅医学文摘近十年来日本中医临床经验选(1971-1981)医林漫步医林漫笔医学文摘医林典故医学问对医海珠玉医学新悟医海丹心医笔谈医验大成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医药丛谈医案助读倚云轩医话医案集虞山墩头丘陈氏方案余氏附子经验集医方经验汇编翼经经验录医案医话选第一辑余无言医案中医书籍4中医书籍4.ISO目录: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何绍奇.pdf古今名医验方秘方.chm胡国栋临床经验集.pdf壶隐医案.pdf湖北名老中医经验选.pdf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pdf湖南中医医案选辑第一集.pdf湖岳村叟医案.pdf湖州十家医案.pdf华廷芳医案选.pdf黄石屏.pdf黄寿人医镜.pdf黄伟林医案.pdf黄文东医案.pdf黄一峯医案医话集.pdf回春录新诠.pdf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pdf今古医苑奇案.pdf金子久专辑.pdf津门医粹.pdf近代江南四家医案医话选.pdf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pdf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金子久专辑.pdf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叶熙春专辑.pdf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二版).pdf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pdf经方临证集要.pdf经验资料汇编中医内科临床.pdf颈肩腰腿痛病案集.pdf景岳学说研究(第一集).pdf菊人医话.pdf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pdf柯与参医疗经验荟萃.pdf孔伯华医案.pdf孔伯华医集.pdf孔氏医案.pdf来春茂医话.pdf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集.pdf老中医经验汇编第一期.pdf老中医经验汇编.pdf老中医经验选(续辑).pdf老中医经验选.pdf老中医经验选编4.pdf老中医经验选编5.pdf老中医经验选编.pdf老中医临床经验选.pdf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第一辑(上).pdf 老中医医案选第一辑.pdf老中医医案选.pdf老中医医案医话选.pdf历代名医老年病案评析.pdf历代名医临证经验精华.pdf历代名医医案选讲.pdf历代无名医家验案.pdf历代针灸名家医案选注.pdf历代著名中医误诊挽治百案析.pdf莲舫秘旨碎玉篇.pdf临床辩证施治备要.pdf临床经验回忆录.pdf临床经验集.pdf临床实践浅谈.pdf临床心得选集第二辑.pdf临床心得选集(第一辑).pdf临床心得医案选(二).pdf临床心得医案选(一).pdf临床验集(第二版).pdf临度庐医藁.pdf临诊一得录.pdf临证笔录秘验集.pdf临证会要.pdf临证见解.pdf临证经验荟萃.pdf临证录.pdf临证论医集.pdf临证秘津.pdf临证偶拾(张羹梅医案).pdf临证实效录.pdf临证心得.pdf临证心得选.pdf临证新悟.pdf临证医案医方(修订本).pdf临证用药经验.pdf临症初探.pdf临症心得选.pdf临症医案医方.pdf刘纯医学全集.pdf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pdf刘惠民医案.pdf刘季文医论医案集.pdf刘启庭医学经验荟萃.pdf刘寿山正骨经验(修订版).pdf刘树农医论选.pdf刘越医案医论集.pdf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pdf陆观虎医案.pdf陆银华治伤经验.pdf路志正医林集腋.pdf论古今理论精华集团内临床成果新编实用中医内科学.pdf 论症指迷新编(附医案选).pdf罗元恺论医集.pdf洛阳专区中医治疗经验汇集(一).pdf马云翔医学学术经验选编.pdf孟河费氏医案.pdf孟河马培之医案论精要.pdf孟河四家医集.pdf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二).pdf绵阳地区老中医经验选编(三).pdf勉斋临证医诀.pdf名老中医经验汇编.pdf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上册).pdf名老中医经验全编(下册).pdf名老中医医话.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二集.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三集.pdf名医奇方秘术第一集.pdf名医特色经验精华.pdf名医医术精萃.pdf名医针灸精华.pdf名医珍言录.pdf名中医治病绝招.pdf名中医治病绝招续编.pdf内科精华评述.pdf内科临证录.pdf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pdf内科名家黄文东学术经验集(1).pdf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pdf内蒙古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粹.pdf南方医话.pdf南平专区中医药学术研究参考资料创刊号.pdf 南平专区中医药学术研究参考资料第贰期.pdf 南郑医案选.pdf宁夏中医药学术经验汇编第一集.pdf欧阳锜.pdf潘春林医案.pdf破鳖斋医草.pdf蒲辅周医案.pdf蒲园医案.pdf祁振华临床经验集.pdf起死回生集第一辑.pdf潜村医案.pdf强和亭医案手迹.pdf乔保钧医案.pdf秦伯末医文集.pdf冉雪峰医案.pdf任继然临床经验录.pdf三十种病治验灵.pdf三湘医萃:医话.pdf三湘医粹:医案.pdf山西名老中医经验汇编.pdf山西省中医药临床实效要录第一辑.pdf陕西名老中医经验选.pdf上海地区名老中医临床特色经验集(I).pdf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pdf尚友堂医案.pdf申江医萃内科名家陈道隆学术经验集.pdf沈阳市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集.pdf肾病综合征.pdf盛国荣医案选.pdf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pdf施今墨临床经验集.pdf时门医述.pdf实习医案选辑.pdf寿石轩医案.pdf四川省中西医合作临床治疗经验第一辑.pdf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pdf孙谨臣儿科集验录.pdf孙鲁川医案.pdf孙润斋医案医话.pdf孙允中临证实践录.pdf台北临床三十年.pdf唐福舟医验汇粹.pdf田宗汉医寄研究.pdf通江庐医藁.pdf桐山济生录.pdf万济舫临证辑要.pdf万友生医案选.pdf王海滨医案选.pdf王静安临床精要.pdf王孟英医案.pdf王渭川临床经验选.pdf王渭川疑难病证治验选.pdf王修善修证笔记.pdf王玉润教授五十年论医集.pdf魏长春临床经验选辑.pdf巫百康临床经验集.pdf吴安庆医案医论选.pdf吴光烈临床经验集.pdf吴菊方医案.pdf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pdf吴少怀医案.pdf吴士彦临证经验集老中医临证经验汇编·第三辑.pdf 吴中医集临证类.pdf五十年临证得失录.pdf现代名医医案选析.pdf现代名中医类案选.pdf现代名中医内科绝技.pdf现代医案选第一集.pdf现代医案选集.pdf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pdf向日老中医临证实录.pdf谢海洲论医集——中华医药家系列.pdf谢映庐医案附一得集.pdf新医林改错《内经·素问》分册.pdf邢锡波医案集.pdf邢锡波医案选.pdf邢子亨医案.pdf杏春医论——中医阴阳、方药的理论与证治.pdf杏林拾翠.pdf许玉山医案.pdf悬壶集.pdf悬壶漫录.pdf雪斋读医小记.pdf言庚孚医疗经验集.pdf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pdf燕山医话.pdf燕医传薪录(1).pdf燕医传薪录.pdf杨志一医论医案集.pdf姚贞白医案.pdf叶熙春专辑.pdf叶心清医案选.pdf医案选编7.pdf医案选编.pdf易学精华从书医易汇通邹学熹1992(1).pdf易学精华从书易学精要邹学熹1992(1).pdf易学精华从书易学图解邹学熹1993(missing p38)(1).pdf 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pdf袁正瑶医术验案集锦.pdf袁子谦医疗经验选.pdf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经验.pdf岳美中论医集.pdf岳美中医案集.pdf岳美中医话集(增订本).pdf云南省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pdf杂病证治郭士魁临床经验选集.pdf杂病证治.pdf湛园医话.pdf张伯臾医案.pdf张琪临床经验辑要.pdf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pdf张泽生医案医话集.pdf张志豪论医集.pdf张志雄医案选.pdf张子琳医疗经验选辑.pdf章次公医案.pdf章太炎医论猝病新论.pdf章真如医学十论.pdf章真如中医临床经验集.pdf赵棻医疗经验(选集).pdf赵金铎医学经验集.pdf赵绍琴临床400法.pdf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pdf赵文魁医案选.pdf赵锡武医疗经验.pdf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第一辑).pdf浙江省中医药临床经验汇编第二辑.pdf诊籍续焰——山东中医验案选.pdf治验回忆录2.pdf治验回忆录.pdf治验回忆录.pdf中草药临床实验录.pdf中国当代中医特效疗法临证精萃.pdf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4.pdf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 2.pdf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第三集1.pdf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一).pdf中医百家谈.pdf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pdf中医经验集锦.pdf中医临床200解2.pdf中医临床200解.pdf中医运气学.pdf竹棠医镜.pdf中医书籍5目录:《本草纲目》医案类编.pdf《古方医案选编》上集.pdf《何氏历代医学丛书》之七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上、下).pdf 百家验案辨证心法.pdf宝山县老中医经验选编.pdf北方医话.pdf北京名医鲍友麟论胃肠病.pdf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pdf病案讨论汇编第二辑.pdf病案讨论汇编第一辑.pdf病案讨论集.pdf餐菊轩医辑.pdf长江医话.pdf长宁医萃.pdf陈良夫专辑.pdf陈树森医疗经验集粹.pdf成都市中医药治疗经验选辑.pdf成都中医学院老中医医案选第二集.pdf成人医案.pdf程门雪医案.pdf疮疡经验录.pdf慈济医话第一卷.pdf慈溪光绪医方选议.pdf从中医药典籍符咒龟卜探讨其宗教疗法和疾病观念.pdf 丛桂草堂医草.pdf崔文彬临证所得.pdf当代名医证治汇粹.pdf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pdf丁甘仁医案.pdf丁甘仁医案续编.pdf杜雨茂肾病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pdf儿科妇科针灸科外科周介人参订卷四.pdf二续名医类案(上、下集)1.pdf方 涛医案.pdf福安专区中医药学术经验交流会资料汇编.pdf福建省龙海溪地区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pdf福建省龙溪地区老中医学术经验汇编.pdf福建省中医临床经验汇编.pdf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pdf福州医案医话第一辑.pdf乾祖望耳鼻喉科医案选粹.pdf乾祖望医话.pdf乾祖望中医五官科经验集.pdf簳山草堂医案.pdf高辉远经验研究.pdf耿鉴庭.pdf古代卷6.pdf古代卷8.pdf古代卷11.pdf古方今病.pdf古方医案选编中、下集.pdf古方医案选编上集.pdf古方医案选编中、下集.pdf古今救误.pdf古今名医医案选评.pdf古今医案按.pdf古妙方验案精选.pdf古医案奇观.pdf顾氏评注印机草.pdf顾西畴城南诊治.pdf顾西畴方案.pdf顾兆农医案选.pdf怪病妙治选析.pdf关幼波肝病、杂病论.pdf关幼波临床经验选.pdf广西老中医医案选.pdf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pdf贵州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pdf国内期刊中医药资料索引.pdf海外医话.pdf寒热真假一百案.pdf韩哲仙治肝经验录.pdf汉方临床治验精粹.pdf何任临床经验辑要.pdf何任医案选.pdf何世英医案.exe何书田医著四种.pdf河北中医验案选.pdf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pdf贺季衡医案.pdf横泖病鸿医案选精.pdf洪天吉医学论文集.pdf洄溪医案.pdf菁菁园诊余笔谈.pdf冷庐医话卷二.pdf冷庐医话卷三.pdf冷庐医话卷四.pdf冷庐医话卷五.pdf冷庐医话卷一.pdf冷庐医话冷庐医话补编.pdf冷庐医话考注.pdf冷庐医话(第二卷).pdf冷庐医话(第六卷).pdf冷庐医话(第三卷).pdf冷庐医话(第四卷).pdf冷庐医话(第五卷).pdf冷庐医话.pdf历代笔记医事别录.pdf临证指南医案.pdf柳宝治医案.pdf脉学心悟.pdf孟河四家医集2.pdf名医类案.pdf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騐录二集序.pdf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騐录二集自序.pdf 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九)医医十病有序.pdf 评校柳选四家医案.pdf奇症汇.pdf潜厂医话.pdf清代宫廷医话.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曹仁伯医案精华.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巢崇山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莲舫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陈良夫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何书田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金子久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凌晓五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马培之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笛桥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九峰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吴鞠通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尤在泾医案.pdf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聿青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张仲华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赵海仙医案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pdf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程观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何鸿舫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李修之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齐有堂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王孟英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魏筱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魏玉璜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吴东晹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灵胎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徐玉臺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许恩普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许珊林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姚龙光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余听鸿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喩嘉言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石顽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畹香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张希白医话精华.pdf 清代名医医术荟萃.pdf清宫医案研究.pdf任应秋论医集.pdf沈氏女科辑要.pdf施慧治疗男女不育症专集.pdf实用临床月经病学.pdf四肢躯乾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pdf胎病论浅谈.pdf太和医案选.pdf潼南县老中医经验集.pdf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pdf外科病实用方.pdf外科与皮肤疾病千首妙方.pdf万氏家传广嗣纪要.pdf王九峰医案2.pdf王九峰医案.pdf王孟英医书全集归砚录.pdf王孟英医著精华.pdf王琦男科学.pdf王氏医案译注.pdf王旭高临证医案.pdf王旭高医案.pdf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pdf问斋医案(点校本).pdf问斋医案.pdf吴鞠通医案.pdf吴佩衡医案.pdf五官科病实用方.pdf先哲医话.pdf小儿疾病千首妙方.pdf小儿疑难病辨证治疗.pdf新编妇人大全良方.pdf杏林小品.pdf杏轩医案续录.pdf杏轩医案并按.pdf续名医类案.pdf续名医类案.pdf薛氏医案选下册内科摘要女科撮要保婴撮要.pdf 眼科临床实用中药.pdf眼科临床药物.pdf眼科名家姚和清学术经验集.pdf眼科外用中药与临床.pdf叶氏医案存真疏注.pdf叶天士医案大全.pdf叶天士诊治大全——叶天士医案研究.pdf医理衡正.pdf医学入门(上、下.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二册.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三册.pdf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册.pdf医验随笔第三集(四).pdf。
谢海洲疑难病验案举隅
1 7日就诊 。就诊 前半 月患者 受 凉后 呼 吸 困难 , 喘息 咳 嗽, 活 动及平 卧后加 重 , 至 我 院就 诊 时患 者 乏力 , 呼 吸 困难 , 喘息 、 稍 动则 喘息 , 端坐体 位 , 咳嗽 , 咳痰 , 痰为 清 稀 泡沫 样痰 , 颜 面部及双 下肢 水肿 , 纳少 , 夜寐 差 , 大 便
史3 0余 年 。脑梗 死病史 l 2年 。陈 旧下 壁 心 肌梗 死 5 年 。心 电 图 : 窦 性 心 律 ,Ⅱ、 Ⅲ、 a V F导 联 可 见 Q 波 , I、 a V L 、 V 一V 。导 联 S T段 压低 0 . 0 5 m v 。中 医诊 断 : 心水 , 证属 阳虚 水泛证 。治 宜益气 温 阳利水 。处方 : 心 复康 丸 ( 院 内制 剂 , 主要 由 附子 ( 制) 、 党 参、 沉香 、 茯 苓、 丹 参 等药物 组成 )5 g , 2次/日。 2 0 1 2年 4月 2 3 日复诊 , 患者病情 明显缓解 , 胸 闷、 憋 气 减轻 , 无咳嗽、 咳痰 。下 肢 水肿 较 前 减轻 。遵 此 治法治 疗 2周 , 病情 完全 缓解 , 无胸 闷 、 憋气 , 可 耐受
生活质 量 , 减 少发 作 次 数 。 临 床 应 用 心 复 康 丸 治 疗 阳
虚 水 泛 型 心 水 取 得 较 好 疗 效 。 心 复 康 丸 主 要 由 附 子
而配合 温通 药物 可促 进 大 小血 管 、 微 循 环 障碍 的 恢 复
以及 促 进 血 管 新 生 , 以 上 机 制 可 能 达 到 全 部 冠 脉 血 管 都 尽 可 能 开 通 的 目的 。 对 此 患 者 高 主 任 主 要 注 重 了 治 本 为主 。 标本 兼 治的基调 。
塑 影 响 的研 究 [ J ] . 天津 中 医药 , 2 0 0 5 , 2 2 ( 1 ) : 2 2 - 2用 心复康 丸 5 g每 日一次 。
中医入门基本书目
《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柯绍奇
《梁秀清临床经验选》
《温振英医话验案精选》
《疑难病症思辨录》柯雪帆
《难症萃方》乔玉川
《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论医集》
《岳美中医话集增订本》
《蒲辅舟医疗经验集》《蒲辅舟医案》
《中国现代中医医案精华1-6》
《熊寥生伤寒名案选新注》
《中医典故大辞典》
《中医临证五十年心得录》
《本草备要》《本草从新》
《脉集解》
《脾胃论》《千金方》《景岳全书》
《医林改错》《瘟疫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氏医通》《丹溪心法》《温热经纬》
《重订广温热论》《诸病源侯论》
《傅青主女科》《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神医怪杰张炳厚》
基本书目
医学类
非医
记诵
《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
《药性赋四百味》《四诊心法要诀》
《弟子规》
精读
《伤寒杂病论》《内经》部分篇章《难经》
《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医宗金鉴》
《实验室检查》《西医内科学》《西医诊断学》
《孟子》《论语》
《老子》《周易》
泛读
《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内科新论》
《经方实验录》《名老中医之路》
《五行大义》《五行大义研究》
《内科疑难病诊断:协和医生临床思维例释》
(一二集)
《史记·列传》
《左传》
《成语辞典》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辞典》
《中华活页文选》
《古文观止》
《唐诗三百首》
《人间词话》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疑难病证思辨录》医案辑要哲璇按...
《疑难病证思辨录》医案辑要哲璇按上海柯君雪帆著《疑难病证思辨录》本章回体医案小说余喜其方证详明析理晰微故特辑出其论医处分类别裁汇为医案专篇盖柯君之作由案成文余之所辑由文成案复其原旧也非余好为古辞实为省时故俾重点显明故是以余又于案后有或问曰等问答语以应照原著之思辨二字也一伤寒发热大叶性肺炎一诊老水手年近花甲忽于航途触冒风寒遂高热恶寒面白气急无汗头重口渴微喜热饮咳亮稍吐白痰便结溲赤舌淡红哲璇按原书前文言舌色暗红后则云舌不红是隔日有变乎抑诊者之察异耶余无所从故以正常舌质记之而边有齿印苔厚腻满布而润脉弦细数白细胞35000mm3中性粒细胞96%胸透左肺大片阴影边缘不整西医诊为大叶性肺炎此素体湿盛新感寒湿内外合邪袭于太阳之经宜遵仲景法予麻黄加术汤出入净麻黄3克桂枝45克制苍术9克枳实9克陈皮4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瓜蒌仁9克生姜9克或问高热口渴欲饮便结溲赤脉数此热证也而以辛温解表者何曰老人肠液不足便期长虽秘结而腹无胀痛故非热结阳明也高热则易见口渴溲赤脉数无以分寒热也热者必面红目赤今反面白微喜热饮恶寒独重邪在表而湿象显是《金匮》所论之太阳寒湿也若治以清热解毒则谬之甚也二诊夜中大汗热退身凉然舌苔未化《金匮》云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原方苍术增至12克桂枝减为3克三诊高热复起继发呕吐是经传少阳而成太少合病症见恶寒发热肌热无汗咳嗽胁痛烦躁大便仍秘脉弦滑带数苔转微黄上方加柴胡3克黄芩12克以成柴胡麻黄汤四诊药后微汗而热解大便自下咳痛减微虽略有恶心然苔已化薄脉不甚数今太阳已罢转属少阳主以加味小柴胡汤柴胡9克太子参9克姜半夏9克黄芩45克茯苓9克蔻仁3克六曲9克生姜9克或又问止加柴芩何以通便曰《伤寒论》阳明篇230条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此得自小柴胡转运枢机之力也继以二陈汤加味调理一周收功二正水心力衰竭一诊六十老太症见多般肺蕴痰热宣肃不利故频咳而音低不爽吐痰色白质稠脾失健运故恶心呕吐肾阳虚损阳不化气水饮凌心射肺气不归元故既喘又肿面白唇暗颧红神萎四肢厥逆脉弦数而硬散乱不整尺部无根舌质淡而紫暗苔薄白且润此肺脾肾三脏俱损又戴阳证现非温阳利水益气固脱无以治加味参附龙牡救逆汤别直参6克熟附块9克炒白术9克川桂枝24克炒白芍45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姜半夏12克泽泻9克猪苓9克茯苓9克生姜3克前两日一日二剂昼夜分服后四日一日一剂或问病者目窠上肿颈脉动手足身肿凹而不起非风水乎盍断以正水曰风水重于风属表也正水重于水属里也又问真武汤功专温阳利水何不独用之曰症以阳衰为本为急况虚阳欲脱之候已现急当救里固脱此标本缓急之判也必合龙牡且重用之方妥又问老妪素有风心心衰屡犯今西医又诊有肺瘀血可攻以活血化瘀乎曰阳气充则血行且戴阳为虚证弗为补固而反消伐之虚虚实实可乎又问血检其白细胞29700mm3中性粒细胞93%两肺底闻湿罗音此肺已感染也何不同施清热解毒之药曰中下二焦阳虚阴盛寒凉入口反致格拒而呕吐至阴证化阳热象已显方可用之今则宜肌注西药抗生素二诊颧红大减诸症稍安前方去龙牡加甘草当归麻仁三少阴厥证呼吸衰竭一诊陈左年67因发热咳嗽过服镇静药遂致神昏睡深四肢厥逆皮肤湿冷面色萎黄口唇殷红而干目红黑睛不和痰多黄稠溲赤量少舌边红有齿印苔黄腻根厚少津脉弦数重按不足阳气不通四肢厥冷此少阴见证也中阴溜府阴证回阳则痰热交阻邪干阳明故舌红苔黄腻口干少津目赤溲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伤寒论》阳明三急下证云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三急下证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且吴有性又以舌白苔渐变黄苔目赤小便赤红四逆脉厥体厥之属于阳气郁内不能四布于外者为可下之证则此独不得下乎即处生川军10克后下元明粉10克冲枳实10克丹皮10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12克紫雪丹3克分2次冲服或问证属痰热麻杏石甘汤可否曰病在胃肠而不在肺则宜攻逐在胃之热结而不宜清宣在肺之痰热此其一也病由实热积聚而起邪盛甫正虚急当祛邪故先拟攻下也此其二二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虽神清能言绀赤已退然语声低微咳嗽无力稍有水肿痰稠色黄量多脉弦带滑苔垢腻以平胃散加减苍术10克白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丹皮10克丹参10克赤芍12克竺黄10克制川军10克炒枳实10克礞石滚痰丸10克包煎再以清化痰热养肺和胃之剂调理一月出院四腹痛案一一诊老妪60许劳作时突感腹痛右腿屈而不伸刻下身有寒热口苦恶心不思饮食面红体重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满布脉细滑带数右下腹压痛腹皮急且可触及一鹅蛋块物此肠痈证即急性阑尾炎立法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方用红藤30克蒲公英30克赤芍18克米仁18克败酱草18克冬瓜仁18克厚朴9克陈皮6克六曲9克另外敷鲜山海螺又名四叶参切1厘米薄片粘于肿处肌肤一日两换二诊热未退肿未消加柴胡9克生川军9克三诊上方去川军四诊热退热退肿缩再去柴胡败酱草加黄芪苍术案二六七岁幼女吐蛔腹痛时作时休右下腹压痛腹皮软舌脉无异处此蛔虫病遣方地丁草15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土大黄15克乌梅丸30克或问老妪与幼女皆少腹痛何以前者为肠痈后者为蛔虫痛曰肠痈有四主症一洒淅恶寒微发热二脉数三苔腻四身有痛处腹皮急西医又验以白细胞增多幼女诸症咸无故不得为肠痈且《伤寒论》有言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是蛔虫为病的矣案三一诊梁左年40许腹隐痛月余时有加剧痛在脐周伴脐旁悸动肠鸣无恶心呕吐腹泻纳可舌正苔薄脉弦西医检查仅小肠功能紊乱浅表性胃炎嗜酸细胞显著增高因诊断不明久治无效思《素问》云百病生于气也气机不通则痛而肝主疏泄气滞中焦则腹痛悸动脉弦疏肝理气平冲降逆可也立方白芍30克甘草10克肉桂3克紫贝齿12克苏梗10克藿梗12克二诊悸动失微胀痛肠鸣耳鸣上方加吴萸2克淮小麦30克红枣10枚三诊腹痛已消诸症悉除惟嗜酸细胞计数仍高守方继进得痊五痹证案一一诊陈右年25风寒湿三气相搏伤人阳气俾形寒发热50余日消瘦面白肢节酸痛僵硬喜暖昼日自汗夜则盗汗颈淋巴结肿如蚕豆肌表红疹散布压之退色脉细数舌淡苔薄白腻西医淋巴结活检诊为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症方用桂枝12克白芍12克熟附块12克炙甘草10克苍术12克白术12克生米仁30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生黄芪12克海桐皮15克生姜3片或问此风寒湿痹日久化热热窜血分故发红疹又瘰疬已起痰火郁结所致也盍药独以温散曰痰核红疹虽为热象然多汗舌淡面白则阳衰之甚也阳气复则有力驱邪发热自退故舍痰火血热于弗顾单刀直入也经言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此之谓也二诊热降痛减痰核见小红疹未消脉细数舌红苔薄腻宜间者并行众法合参拟方生黄芪18克青防风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象贝母10克夏枯草12克连翘12克生米仁30克生地15克生甘草5克玄参10克案二张右年20双膝关节肿痛四十日行难局部漫肿边界不清微压痛皮色略红畏风寒喜热罨面淡白舌正红苔净脉细数西医诊为风湿关节炎此风寒湿三气入客筋肉微有化热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制草乌6克川草乌6克桂枝9克赤芍15克白术9克生甘草9克当归9克防风12克牛膝12克黄柏9克米仁30克生姜3片六湿温一诊华左年24脾胃素虚湿热内伏中焦外感引动伏气遂发热不恶寒午后尤甚颈淋巴结肿如蚕豆面红身微汗咽红痛头肿头痛腹胀纳呆尿少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湿热交阻理当清化三仁汤合甘露消毒丹消息清水豆卷30克川朴10克黄芩15克白蔻仁3克生米仁15克杏仁10克白通草45克淡竹叶10克碧玉散包18克甘露消毒丹包30克二诊诸症依然惟舌苔略化湿热缠绵岂可速愈守方再服三诊汗出热降鼻塞咽痛微恶风原方加桑叶10克连翘12克以鸡苏散易碧玉散四诊便溏转干微口渴唇红而干苔左半已化右半略腻咽痛时自汗盗汗湿热将尽略见气虚虽炉烟熄灭灰中有火不可遽投温补前方酌减燥药复入甘寒北沙参12克淮小麦30克干芦根18克杏仁10克米仁15克白蔻仁3克黄芩10克益元散包12克姜半夏10克白通草3克射干45克连翘10克豆卷10克甘露消毒丹包15克七痿证病毒性脊髓炎一诊陈左久居湿地三年前因高热致痿今长夏时至湿与热合邪客下肢遂瘫痪加重肌萎肤薄《素问》所谓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者是也察其面红容丰烦热尿少色黄舌胖苔腻微黄脉细滑数尺肤湿润有汗西医诊为病毒性脊髓炎经言治痿者独取阳明治湿热即治阳明也处方制苍术12克川牛膝12克炒黄柏10克益元散包12克木瓜6克吴茱萸3克细辛3克防风10克萆薢12克蚕砂包12克针灸取穴髀关伏兔足三里解溪内庭均泻法隔日一次二诊小便转佳脉濡细带数病久入深虚实夹杂故实则湿热为患虚则肉萎无力溲便失主《素问·痿论篇》曰肝气热则肝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而治痿何必独取阳明兼取督脉可也方用制苍术12克川牛膝12克炒黄柏10克益元散包12克木瓜6克防风10克萆薢12克蚕砂包12克猪脊髓30厘米入煎马钱子09克以麻油炒黄研粉分三次吞服针刺穴位加华佗夹脊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液隔日更替且嘱改善居处三诊肌力增溲转常腻苔化薄脉濡细动则汗出此湿热未尽肝肾不足间存气虚上方加生黄芪15克五味子3克寄生15克狗脊15克白术10克苍术减为10克又因服马钱子后略口渴多饮刷牙时牙关拘急故嘱渐减至每日03克入秋后加服虎潜丸水针易为三日一次八咳血结核性胸膜炎一诊男40许时有咳嗽吐痰血症见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自汗盗汗午后颧红此子盗母气肾水不能胜肺火兼旺心火又脾胃气虚故胃痛饥则易发食少便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宜滋阴降火从肺肾入治生地12克麦冬12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10克枸杞子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地骨皮12克桑白皮12克丹皮10克二诊晨有稠痰然量少血得安烘热减而时畏寒时手心热而指欠温仍失眠头晕眼花耳鸣舌尖红点苔薄白脉弦细不数肾阴既虚阳亦不足故水不济火心火独亢处方肉桂15克黄连3克南沙参10克北沙参10克桔梗6克生甘草6克枣仁30克茯苓12克连翘12克银花15克黄芩12克冬瓜仁12克白芍12克三诊眠好烘热减肢已温手汗少不咳痰少仍头晕眼花舌尖红苔薄白守方继服四诊肢又欠温汗复多眠不安舌弥红验小便17-羟皮质类固醇高当去肉桂也更方生地12克麦冬10克菖蒲10克茯苓12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川连3克煅牡蛎15克九感冒一诊赵右年半百频频感冒头晕耳鸣自觉发热鼻塞乏力面白形丰微短气语音重浊心口不舒大便无形舌正红胖大有齿印苔薄白右脉濡软无力左脉濡细尺肤微热此气虚感冒用补中益气汤耳鸣加防风心下痞加芍药皆东垣定法也生黄芪12克炒党参10克焦白术6克生甘草3克熟甘草3克炙升麻6克炒柴胡4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白芍10克青防风10克辛夷花10克二诊感冒已愈然经早量多有白带痔疮复发齿痛龈肿舌淡有齿印苔薄白脉右濡左细弦东垣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正虚中亏则火热就上也加白芷以散阳明胃热又燥湿收带生黄芪15克炒党参10克焦白术6克生甘草3克熟甘草3克炙升麻8克炒柴胡45克陈皮6克白芷8克黄连3克黄柏10克地榆炭12克煅牡蛎18克炒米仁18克三诊月经复常白带未净腹泻日三四行完谷不化脘痞腹胀纳尚可舌淡胖苔薄白腻脉弦细知常达变异病可同治炙黄芪15克炒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炙甘草45克炒柴胡45克炙升麻6克白芍10克陈皮6克炒防风10克炒米仁18克白芷8克黄柏10克十反胃案一一诊邬右年50因持续黄疸做剖腹探查诊为胰头癌胆管胃造瘘术后黄疸虽退然上腹部胀痛痞满纳差朝食暮吐或二三日一吐大量食物及黄绿苦水大便干结不通小便少而奇臭舌紫暗苔白腻满布脉沉细而滑此胃本虚弱肝气犯胃气失和降以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出入生晒参煎汤代茶45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30克丁香3克干姜3克姜半夏9克化橘红6克茯苓9克郁李仁9克炒桃仁9克火麻仁12克肉苁蓉12克皂角子9克浓煎200ml分4-6次服半贝丸45克沉香粉12克分4-6次吞服二诊便溏肠鸣恶心去郁李仁三诊突大量呕血便血面白唇紫暗额汗淋漓气息奄奄脉微细欲绝生晒参30克煎浓频服陈阿胶18克烊化分三次冲服云南白药去保险子05克吞服一日4次案二一诊周左52岁有胃痛史近进食即痛上腹胀闷卧则加甚常吐清水朝食暮吐便秘口苦纳差舌淡胖而润苔白腻中黄脉细数无力钡餐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完全性幽门梗阻此脾胃虚寒火衰于下胃气不降食饮郁久而酿湿化热处方炒党参12克生半夏9克生姜3片熟附块9克左金丸分吞45克制川军9克旋覆花包9克代赭石30克二诊呕止齿痛龈肿口涎极多此附子过热而又水饮停留故原方去附子加桂枝9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三诊已不吐然大便一周不下此气机不畅兼有阴血亏虚疏方制川军9克制川朴45克炒枳壳12克莱菔子12克生半夏9克干姜45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30克左金丸吞45克焦山栀9克炒桃仁9克麻仁6克炒谷芽12克炒麦芽12克十一虚劳案一半百某女形容憔悴目光无神诉其失眠多恶梦梦交心悸头晕欲裹神疲乏力卧床自觉如处流水中大便干结肛裂出血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光而干脉弦细重按无力静则一息四至动则一息六至《金匮》云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处方桂枝12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地18克百合12克丹参12克玄参12克麦冬10克桔梗45克石斛10克朱茯苓12克麻子仁研12克或问此阴虚证也前医迭进百合地黄汤增液汤天王补心丹何以不效今加辛温之桂枝反得瘳乎曰人之一身阴阳气血而已一有怫郁万病滋生阴阳气血贵养贵和故药之过柔过刚皆为逆也唯和调为其正法尤在泾云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此桂枝之所以用也其二人之正气阴阳互根今虚劳以阳虚为本阴虚乃久病伤阴所致为标药加桂枝是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阴血得以濡养心神也案二一诊刘右年30其人形丰面赤有虚劳史气阴两虚型今便干月经量多常发紫癜舌深红有红点苔薄腻秽黄脉细滑查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低此血热成瘀也宜凉血活血大生地18克丹皮8克白芍24克绿升麻10克水牛角18克川军炭6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地榆12克小蓟草15克大青叶12克黄芩12克仙鹤草18克生黄芪18克生甘草6克二诊血象转高守方服大生地24克生黄芪30克升麻10克仙鹤草30克制川军10克白芍24克水牛角18克小蓟草15克黄芩12克绿升麻10克生甘草6克地榆12克案三一诊青年某女罹风心病心衰幼年尝反复发热咽痛关节痛12年来屡有心悸气急刻见形瘦面白颧红声低气怯神疲心悸唇舌青紫脉三五不调重按无力此心肺气虚宗气受损也纳呆脘痞腹泻浮肿此脾阳不振脾失健运也动辄气急不能平卧尿少下肢微肿久病不复此肾不纳气肾阳衰惫也而虚可转实故肾阳虚衰则生水脾失健运则聚痰宗气虚损不贯心脉则血凝肺气失肃痰阻肺络肺卫不足则感外邪是又发高热咳嗽痰白而稠不易咯出舌暗红苔根黄腻脉细数则此不为泻肺化痰利水清热解毒活血而兼顾益气温阳健脾奈何处方焦白术15克熟附块9克葶苈子9克赤芍9克白芍9克茯苓12克炒党参9克橘红45克姜半夏9克生麦芽9克熟麦芽9克白蔻仁3克炒米仁12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桑白皮12克鱼腥草30克琥珀末分吞15克沉香粉分吞1克二诊发热已退仍纳差咳剧痰稠时黄时白舌红苔腻未化脉如旧原方去党参米仁蔻仁沉香加南沙参12克黄芩12克款冬花9克苏子9克生姜3片三诊病大好转喘平咳止痰少胃纳渐开舌红稍减苔薄黄而干仍面白声低气怯予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麦冬肉9克肥玉竹9克桑白皮12克银花9克连翘12克黄芩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熟附块9克琥珀粉分二次吞15克四诊劳则气短汗多纳可心下痞消苔根薄腻微黄脉如前上方去银花连翘加党参12克五味子3克五诊苔薄净汗不多仍动辄气短时心悸方用炒党参12克熟附块6克麦冬肉9克五味子3克肥玉竹9克焦白术9克茯苓9克丹参12克炙甘草45克案四一诊王右34岁有早搏史慢性咽炎史今既重身矣而时作心悸怔忡头晕胸闷引背耳鸣面白色淡舌淡体瘦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弦细滑重按不足时停搏《难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以炙甘草汤加味生地20克麦冬15克桂枝20克阿胶烊冲12克党参18克炙甘草10克麻仁18克全瓜蒌20克红枣10枚生姜3片甘松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枳壳10克广郁金10克佛手10克琥珀粉吞服15克二诊无心悸无停搏仍神疲乏力少气音低前方去全瓜蒌加生地至30克党参至24克麦冬至18克十二骨瘤嗜酸细胞肉芽肿一诊六十村妇颅左生瘤按之质硬推之不移局部微痛常头晕头痛头鸣龋齿牙脱舌质嫩红苔薄白脉弦沉牢X光片诊顶骨骨髓腔有溶骨性缺损内证或不及其外外证则必根于其内龋齿非湿热乎骨损非肾虚乎消补兼施骨碎补18克杜仲12克川断肉12克桑寄生15克生牡蛎30克玄参12克连翘12克天花粉18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夏枯草12克白芍15克二诊肿消损合仍头晕头鸣心悸恶心项强制方骨碎补30克天花粉30克生牡蛎30克生石决30克粉葛根18克黄芩15克防己10克玄参12克连翘12克夏枯草12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炒白芍15克桑寄生15克川断肉12克杜仲12克十三眩晕案一一诊余右岁55形容消瘦有脾虚久泻史跌跤后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腹泻不得仰卧肢欠温舌正红薄净脉沉细此中阳不足水饮停蓄外伤引动伏饮上犯清空《金匮》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又云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疏泽泻24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姜半夏10克生牡蛎18克炮姜炭3克地榆炭12克二诊头晕转轻仍不能仰卧后项不受压四肢温大便溏脉已不沉而弦细原方加丹皮10克赤芍12克牡蛎增足30克三诊眩晕消泻得控然神疲乏力头胀头痛予八珍汤去地黄甘草加黄芪泽泻半夏生姜以善其后案二一诊徐右年50体丰头晕耳鸣胸闷指麻血压170110mmHg舌紫黯苔黄腻满布脉沉弦有力此肝火上炎以龙胆泻肝汤出入龙胆草3克黄芩9克车前子包12克石决明18克生牡蛎先煎30克白芍9克丹皮9克白蒺藜9克苦丁茶9克双钩藤后下12克丹参10克桑寄生24克指迷茯苓丸包15克二诊诸症悉减苔化薄白腻舌紫暗血压144100mmHg原方去指迷茯苓丸车前白芍加桃仁10克赤芍10克草决明12克重用黄芩至12克三诊头目已清脘中略烦苔腻化薄脉沉弦血压14084mmHg上方去丹参加首乌草决明案三一诊陶左岁55高血压病史西医检有左心室肥大眼底动脉硬化血压200120mmHg刻下头晕痛胀眼红胀痛手足麻而抖面浮脚肿胸痞心悸大便干结夜尿多舌红胖大有齿印苔薄腻微黄脉沉细弦劲此本虚标实肾虚肝旺当急熄肝风兼滋阴养血利水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决明子16克石决明30克汉防己12克龙胆草3克黄芩18克白芍18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牡蛎先下30克泽泻12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全瓜蒌20克羚羊角粉吞服03克二诊血压降至190100mmHg头晕头痛头胀略减舌红转常苔白大便日行原方去羚羊角三诊血压150100mmHg头晕好转余症如前舌正苔薄腻脉弦缓前方去瓜蒌加生黄芪随访半载时有反复反复时则加羚羊角案四一诊周右年47头晕乏力面萎神疲咳嗽鼻塞多梦口燥不欲饮饮则嗳气吐清水大便秘结舌正红苔薄而干脉弦细此血虚兼外感燥邪处方桑叶10克生地12克当归10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麻子仁12克柏子仁10克紫菀18克款冬花10克蒸百部12克瓜蒌仁12克鲜石斛15克二诊头晕减神转佳便行畅仍夜眠多梦咳嗽口干原方加枣仁粉3克案五黄左45岁面浮色暗形容憔悴因甲亢手术后常头晕乏力形寒怯冷腰酸腹胀纳少口苦大便干结西医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察舌淡胖色暗苔薄黄而滑脉细软此肾阳虚衰以金匮肾气丸加减生地15克熟地15克淮山药15克白术10克黄芪24克丹皮6克葛根10克五味子8克枸杞子10克熟附块8克肉桂45克案六郑右年近50形体丰腴面色淡白头晕头痛胸闷时胸痛痰多不咳夜眠欠安口苦纳少舌胖苔白腻满布脉濡缓此湿热弥漫胸阳失展以三仁汤消息。
《思辨录辑要》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思辨录辑要》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思辨录辑要》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思想札记。
《疑难病证思辨录》医案辑要
《疑难病证思辨录》医案辑要一、发热案一一诊:老水手年近花甲,忽于航途触冒风寒,遂高热恶寒,面白气急,无汗头重,口渴微喜热饮,咳亮,稍吐白痰,便结溲赤。
舌淡红(哲璇按:原书前文言“舌色暗红”,后则云“舌不红”,是隔日有变乎,抑诊者之察异耶?余无所从,故以正常舌质记之。
)而边有齿印,苔厚腻满布而润,脉弦细数。
白细胞35000/mm3,中性粒细胞96%。
胸透左肺大片阴影,边缘不整。
西医诊为大叶性肺炎。
此素体湿盛,新感寒湿,内外合邪,袭于太阳之经。
宜遵仲景法,予麻黄加术汤出入:净麻黄3克桂枝4.5克制苍术9克枳实9克陈皮4.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瓜蒌仁9克生姜9克或问:“高热,口渴欲饮,便结溲赤,脉数,此热证也,而以辛温解表者何?”曰:“老人肠液不足,便期长,虽秘结而腹无胀痛,故非热结阳明也。
高热则易见口渴、溲赤、脉数,无以分寒热也。
热者必面红目赤,今反面白,微喜热饮,恶寒独重,邪在表而湿象显,是《金匮》所论之太阳寒湿也。
若治以清热解毒,则谬之甚也。
”二诊:夜中大汗,热退身凉。
然舌苔未化。
《金匮》云:“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原方苍术增至12克,桂枝减为3克。
三诊:高热复起,继发呕吐,是经传少阳,而成太少合病。
症见恶寒发热,肌热无汗,咳嗽胁痛,烦躁,大便仍秘。
脉弦滑带数,苔转微黄。
上方加柴胡3克、黄芩12克,以成柴胡麻黄汤。
四诊:药后微汗而热解,大便自下,咳痛减微,虽略有恶心,然苔已化薄,脉不甚数。
今太阳已罢,转属少阳,主以加味小柴胡汤:柴胡9克太子参9克姜半夏9克黄芩4.5克茯苓9克蔻仁3克六曲9克生姜9克或又问:“止加柴芩,何以通便?”曰:“《伤寒论》阳明篇230条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此得自小柴胡转运枢机之力也。
”继以二陈汤加味调理一周收功。
案二一诊:中年男子,有慢性胃炎史,纳差,易腹泻。
今发热恶风寒,形丰面赤,肌表窌窌多汗,头痛头胀,项强,痰稠量少,咳吐不爽,咽痛,舌正红苔薄黄腻满布,脉弦滑数。
疑难病证辨治验案二那么
疑难病证辨治验案二那么王雪华桑希生王俊志曲苗【摘要】以验案二那么,即麦门冬汤合消瘰丸加减方辨治结节病、海藻玉壶汤合消瘰丸加减方治愈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探讨了此类疑难病证的病因病机、辨治思路及解毒散瘀消肿、化痰软坚散结法的医治体会。
【关键词】结节病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辨证论治验案Abstract: With two recipes, . nodule disease treated with revised Maimengdong Decoction and Xiaoluo Pill, sub-acute thyroid inflammation of granuloma treated with Haizao Yuhu Decoction and Xiaoluo Pill, it makes clinical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causa morbi, mechanism, differentiation thought and the experiences of removing toxin, stasis, swelling, sputum, and softening mass in treating such refractory diseases.Key words: nodule; sub-acute thyroid inflammation of granuloma; TCM treatmen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recipe cases1 结节病案患者,女,31岁,1992年暑期初诊。
主诉:干咳一月余,以频繁“清嗓”为临床特点。
业经日本东京某医院诊断为结节病,因本人拒绝激素疗法而回国寻求中医药医治。
来诊前曾到过黑龙江省某闻名西医院,专家会诊结论一致。
中医临床所见:干咳无痰,咽喉不利,胸闷气短,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纳谷不香,月经量少,舌质微红,舌苔薄,脉弦细。
古有扁鹊治未病,今有沈舒文善治疑难杂症——《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
古有扁鹊治未病,今有沈舒文善治疑难杂症——《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疑难杂症是一个疾病的类别概念,是指证候疑惑难辨、疗效难以突破的疾病。
毫不夸张地说,谁能在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上独占鳌头,谁就站在了中医临床的制高点。
古有扁鹊治未病,今有沈舒文善治疑难杂症。
想知道沈舒文先生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和经验?基础信息《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定价:39作者:杨志宏,宇文亚主编开本:16开字数:301千字页数:319装帧:平装出版时间:2014年10月ISBN:9787513220538内容推荐杨志宏、宇文亚主编的《沈舒文疑难病症治验思辨录》分为沈舒文临证思辨五论、32种疑难杂症辫治思路与经验、32种难治疾病辨治思路与经验三部分。
第一部分临证思辨五论,初步梳理其核心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中医疑难杂症与第三部分现代医学的难治疾病则选辑其治验实录医案,并将诊余围绕各病临床疗效的学术性、经验性问题的探讨记录以治验【答疑解惑】的问答形式作一整理,以期展现英治疗疑难病症的学术思想之一斑。
图书目录第一部分沈舒文临证思辨五论一、论慢性病倡虚实关联证,擅辨标本理虚实二、论胃病创立滞损交夹论,补虚行滞润为降三、论癌症毒瘀交阻正气损,解毒破结养气阴四、论实证内邪壅郁气为本,宣郁破壅先导气五、论难症滞泄相兼调病势,纵擒摄宣有法度第二部分 32种疑难杂症辨治思路与经验一、多食易饥二、喜唾涎沫三、嗜睡四、呃逆五、腹痛六、肠鸣七、奔豚气八、小腹坠胀九、久咳十、失音十一、四肢麻木……第三部分 32种难治疾病辨治思路与经验一、肺癌二、食道癌三、胃癌四、肝癌五、大肠癌(附:胰腺癌)六、贲门失迟缓症七、慢性萎缩性胃炎八、胃癌前病变九、胆汁反流性胃炎十、克罗恩病十一、排便障碍十二、溃疡性结肠炎十三、乙型病毒性肝炎十四、肝硬化……样书展示版权声明。
疑难病证辨治验案两则
疑难病证辨治验案两则案例一:虚不受补的郎中患者情况该患者为一名郎中,年近五旬。
自述身体虚弱,常感倦怠乏力,手足发凉。
曾尝试多种补品和中药调理,但效果甚微。
体检结果显示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正常。
诊断分析初步诊断为气虚血瘀,可负责的证候有气虚体弱、肢寒、疲乏无力等。
但病人自述有长期在医院工作的经历,多年长时间的医学下乡工作,可能感受到了重负和心理上的疲劳。
再综合分析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可以考虑贫血、肝硬化、慢性肾炎等疾病的可能性。
治疗方案经过进一步询问和检查,发现病人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
因此,采用中药调理的方式进行治疗。
由于病人年龄较大,气虚较重,因此选择使用人参、黄芪等补气中药。
另外,考虑到病人身体废弃物固定清理不畅等原因,配合使用当归、桂枝等活血化瘀中药,使中药剂量更趋于合理。
疗效评估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病人的体力恢复明显,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没有之前的乏力感。
复诊检查时,发现体重增加了1.5公斤,尤其是精神状态显著改善,病人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案例二:年事已高的滑膜瘤患者患者情况该患者为一位80岁的老年人。
近期出现下肢关节疼痛、僵硬、不适,并有渐进性的加重趋势。
身体检查发现下肢双侧存在球状肿块,触诊稍有压痛。
诊断为双侧滑膜瘤。
诊断分析滑膜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肿瘤,在骨关节处形成。
由于病人的年龄较大加上存在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一般的治疗方法并不适合。
治疗方案针对该患者的特殊情况,采用中药配合局部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药方剂选用羌活、秦艽、川芎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的中草药。
配合局部针刺法服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僵硬感。
疗效评估治疗进行4周后,患者的疼痛和僵硬感明显减轻,对活动的控制也有所缓解。
通过检查发现肿块体积有所减小,但尚未完全消失。
病人是肿瘤病人的特点使得其治疗周期较长,需要定期复查,以检测治疗效果和肿瘤是否进展。
总结针对不同的疑难病证,当现代医学手段不够有效的情况下,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一定优势。
疑难病症验方选录四则
疑难病症验方选录四则
虞永水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一、周身痛:邻居有一老人遍身作痛不可忍,有的说中风,有的说风湿,有的说是脚气,但百药无效。
后施以一方,服后五日而
【总页数】1页(P38-38)
【作者】虞永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脑部疑难病症治验四则 [J], 陈国华
2.综合汽车维修企业疑难病症解析(十九)——汽车维修企业“脑梗”病症的治疗(1) [J], 黄国相
3.综合汽车维修企业疑难病症解析(二十)——汽车维修企业“脑梗”病症的治疗(2) [J], 黄国相
4.疑难病症论治策略例说四则 [J], 周铭心
5.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四则 [J], 齐瑞;江锁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难病证思辨录》医案辑要一、发热案一一诊:老水手年近花甲,忽于航途触冒风寒,遂高热恶寒,面白气急,无汗头重,口渴微喜热饮,咳亮,稍吐白痰,便结溲赤。
舌淡红(哲璇按:原书前文言“舌色暗红”,后则云“舌不红”,是隔日有变乎,抑诊者之察异耶?余无所从,故以正常舌质记之。
)而边有齿印,苔厚腻满布而润,脉弦细数。
白细胞35000/mm3,中性粒细胞96%。
胸透左肺大片阴影,边缘不整。
西医诊为大叶性肺炎。
此素体湿盛,新感寒湿,内外合邪,袭于太阳之经。
宜遵仲景法,予麻黄加术汤出入:净麻黄3克桂枝4.5克制苍术9克枳实9克陈皮4.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瓜蒌仁9克生姜9克或问:“高热,口渴欲饮,便结溲赤,脉数,此热证也,而以辛温解表者何?”曰:“老人肠液不足,便期长,虽秘结而腹无胀痛,故非热结阳明也。
高热则易见口渴、溲赤、脉数,无以分寒热也。
热者必面红目赤,今反面白,微喜热饮,恶寒独重,邪在表而湿象显,是《金匮》所论之太阳寒湿也。
若治以清热解毒,则谬之甚也。
”二诊:夜中大汗,热退身凉。
然舌苔未化。
《金匮》云:“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原方苍术增至12克,桂枝减为3克。
三诊:高热复起,继发呕吐,是经传少阳,而成太少合病。
症见恶寒发热,肌热无汗,咳嗽胁痛,烦躁,大便仍秘。
脉弦滑带数,苔转微黄。
上方加柴胡3克、黄芩12克,以成柴胡麻黄汤。
四诊:药后微汗而热解,大便自下,咳痛减微,虽略有恶心,然苔已化薄,脉不甚数。
今太阳已罢,转属少阳,主以加味小柴胡汤:柴胡9克太子参9克姜半夏9克黄芩4.5克茯苓9克蔻仁3克六曲9克生姜9克或又问:“止加柴芩,何以通便?”曰:“《伤寒论》阳明篇230条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此得自小柴胡转运枢机之力也。
”继以二陈汤加味调理一周收功。
案二一诊:中年男子,有慢性胃炎史,纳差,易腹泻。
今发热恶风寒,形丰面赤,肌表窌窌多汗,头痛头胀,项强,痰稠量少,咳吐不爽,咽痛,舌正红苔薄黄腻满布,脉弦滑数。
此劳倦内伤,虚人外感之证。
制方:生黄芪18克防风12克制苍术10克藿梗10克豆卷30克柴胡10克粉葛根15克川连3克黄芩18克知母10克杏仁10克连翘10克象贝母10克炒牛蒡10克益元散(包)18克二诊:热退,汗少,咳不减,痰稠厚不爽,苔黄腻,脉细滑。
当清化痰湿:藿梗10克川朴10克陈皮6克豆卷18克南沙参12克桑白皮12克黄芩18克太子参12克杏仁10克蒸百部12克前胡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6克块滑石12克鱼腥草18克川贝粉(吞服)4.5克案三一诊:杨左,年约40。
面容瘦削,色略憔悴,两颊微红,呼吸稍快。
发热,头痛,头胀,颈项牵强,微恶风,肘部尺肤有汗,烦热,咳嗽,痰少色白咯吐不爽,咽痛,餐后胃脘不适,易腹泻,舌色如常苔薄黄腻,脉弦滑带数。
此外受风寒,入里化热,与湿相合。
处方:生黄芪18克青防风12克生苍术10克黄芩18克黄连3克藿梗10克连翘10克象贝母10克牛蒡子10克杏仁10克块滑石12克炙甘草4.5克二诊:寒热已退,咽不痛,食欲增。
仍轻咳,咯白痰少许,舌苔腻薄,脉弦滑不数。
改以清化痰热法调理。
案四一诊:杨右,14岁。
面色微红,略见消瘦。
前番恶寒发热,今则不恶寒,烦热,咽痛,耳后淋巴结肿,时有汗时无汗,夜间则汗出热退,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舌色偏红苔根腻微黄,脉滑带数。
此少阳、阳明并病也。
予:柴胡30克黄芩30克赤芍24克炙甘草10克枳壳12克制川军10克连翘12克飞滑石(包)18克青黛(包)6克白薇15克二诊:热退,盗汗,便软已通,舌色转常,苔薄白腻,脉弦细。
处以养气阴,清虚热:银柴胡12克白薇12克地骨皮20克玄参12克象贝母10克赤芍15克炙甘草8克焦山栀8克小蓟草18克太子参18克案五一诊:荣右,年41。
反复发热8年。
消瘦面白,两颧微红,略有浮肿,口唇淡白,两目无神,语音无力,叹息连声,行走费力。
低热为主,多汗,盗汗,恶风,全身乏力,肌肉痛,深吸气则胸痛,心慌,短气,胸闷,胃脘胀隐痛,知饥不欲食,夜眠不安,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色淡红苔白腻,脉细数带涩,重按无力。
此病风湿,甘草附子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出入:熟附快20克焦白术20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桂枝15克仙灵脾15克炙甘草10克赤芍15克白芍25克生黄芪30克肉苁蓉18克巴戟肉15克知母24克青防风15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米仁30克制川朴12克广木香10克二诊:偶傍晚或夜间发热,汗出少,肌肉痛减,食量稍佳。
阴阳并调:大生地18克熟附块15克炒白芍15克白术10克巴戟肉12克仙灵脾12克炙鳖甲15克青蒿12克地骨皮15克米仁30克党参15克川朴12克枳壳12克广木香10克炙甘草10克制香附15克三诊:发热退尽,肌肉不痛,体重增。
气血双补:大生地24克熟附块12克炒白芍15克生黄芪24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鸡血藤18克怀牛膝12克川朴12克枳壳12克党参18克米仁30克巴戟肉12克仙灵脾12克白术10克菟丝子12克炙鳖甲12克炙甘草10克案六张右,高热,面色通红,多汗,偶有恶风,身疲乏力,时烦热神昏,时神清,嗜睡,多饮,小便少,大便干结。
适值经期。
舌色偏红苔薄白少津,脉滑数。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肥知母60克生石膏160克炙甘草30克党参30克粳米少许煮汤去米,取汤煎药。
案七一诊:夏右,年约40。
面白形丰,低热,短气,神疲乏力,时感烦热,恶风,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胸闷,腹胀,不思饮食,舌色略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
麻黄细辛附子汤合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净麻黄10克熟附块12克北细辛10克炙甘草8克苏叶10克制川朴10克二诊:发热恶寒、头痛骨楚已消。
仍觉疲乏,胸闷,腹胀,纳差,口干而少饮,尿少,舌如常苔薄白腻,脉濡细。
外感虽除,暑湿内蕴,五苓散合桂枝甘草汤加味:桂枝15克炙甘草8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白术10克滑石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案八昌老先生,高热退后,低热不除,微恶寒,咳痰,纳差,舌色如常苔薄白腻,脉缓。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桂枝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9克制川朴6克杏仁9克生姜12克红枣12枚案九黎老先生,胆囊炎病史。
前番高热、腹痛、黄疸,经治虽退,犹存低热,口苦,纳差,头昏眼花,腹力濡软,大便干结,舌正苔薄腻微黄,脉弦细。
和解少阳为法,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柴胡20克黄芩15克太子参18克炙甘草8克姜半夏8克生姜3片大枣4枚玄明粉15克(烊冲,大便通后减为10克)二、正水(心力衰竭)案一一诊:六十老太,症见多般。
肺蕴痰热,宣肃不利,故频咳而音低不爽,吐痰色白质稠。
脾失健运,故恶心呕吐。
肾阳虚损,阳不化气,水饮凌心射肺,气不归元,故既喘又肿,面白唇暗,颧红神萎,四肢厥逆。
脉弦数而硬,散乱不整,尺部无根。
舌质淡而紫暗,苔薄白且润。
此肺、脾、肾三脏俱损,又戴阳证现,非温阳利水、益气固脱无以治。
加味参附龙牡救逆汤:别直参6克熟附块9克炒白术9克川桂枝2.4克炒白芍4.5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姜半夏12克泽泻9克猪苓9克茯苓9克生姜3克前两日一日二剂,昼夜分服。
后四日一日一剂。
或问:“病者目窠上肿,颈脉动,手足身肿,凹而不起,非风水乎?盍断以正水?”曰:“风水重于风,属表也;正水重于水,属里也。
”又问:“真武汤功专温阳利水,何不独用之?”曰:“症以阳衰为本为急,况虚阳欲脱之候已现,急当救里固脱,此标本缓急之判也。
必合龙、牡且重用之方妥。
”又问:“老妪素有风心,心衰屡犯,今西医又诊有肺瘀血,可攻以活血化瘀乎?”曰:“阳气充则血行,且戴阳为虚证,弗为补固而反消伐之,虚虚实实,可乎?”又问:“血检其白细胞29700/mm3,中性粒细胞93%,两肺底闻湿罗音,此肺已感染也。
何不同施清热解毒之药?”曰:“中下二焦阳虚阴盛,寒凉入口,反致格拒而呕吐。
至阴证化阳,热象已显方可用之。
今则宜肌注西药抗生素。
”二诊:颧红大减,诸症稍安。
前方去龙、牡,加甘草、当归、麻仁。
案二一诊:何左,年68。
面目浮肿,色灰黄,口唇青紫,呼吸急促,胸胀抬肩,痰声漉漉,精神萎靡。
一周前发热,咳嗽,痰多而粘稠。
刻见四肢肌肤不温,微汗出,恶食,腹部膨隆,按之腹力强,心下痞硬,脐下不仁,下肢水肿,便秘,尿少,舌色淡有齿痕,苔厚腻微黄,脉弦紧带数,来盛去衰,偶有停搏。
西医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继发感染,心力衰竭。
处方:汉防己12克川椒目10克葶苈子18克制大黄10克生黄芪30克白术10克桂枝15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2克熟附块12克炒白芍12克干姜8克石柱红参(另煎浓汁冲入)10克二诊:双手已温,烦躁不安,小便增,大便溏薄。
病有转机,守方继进。
三诊:腹部膨隆略减,腹力减弱,心痞不显,仍脐下不仁。
食纳转佳,尿量增,大便溏软两行。
舌苔化薄,脉仍弦紧,来盛去衰。
原方易石柱红参为生晒参10克。
案三一诊:唐左,72岁。
形丰,面红,目赤,面部微肿,呼吸急促,微头晕头痛,咳嗽,气急难以平卧,咯痰不爽,痰粘稠时呈块状,心悸,胸闷,腹胀,腿脚重着,下肢浮肿,按之如泥,腹部略膨,腹力强,心下痞硬,纳差,舌胖大色紫黯,苔白腻满布,脉弦滑。
方用:汉防己15克川椒目12克葶苈子18克制川军10克生黄芪30克全瓜蒌20克前胡15克白前15克茶树根30克五加皮12克桑白皮12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炒白芍18克炙甘草8克二诊:诸症减。
上方去五加皮。
案四甄右,年67。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力衰竭病史五载。
出院后头晕眼花,行路不稳,动则气急、心悸,晨起面肿,午后脚肿。
刻见面略淡白,两颧微红,下肢稍肿,腹力软,心下痞硬轻,偏于右,胸胁微苦满,舌色紫黯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时快时慢,时大时小。
膏方予进:生黄芪300克大生地300克党参200克枸杞子120克白术120克肉桂30克熟附块180克生龙骨300克生牡蛎300克泽泻150克猪苓150克茯苓150克川芎15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白芍180克干姜45克五加皮100克炒枣仁300克广郁金120克山萸肉100克茶树根300克益母草200克桃仁120克丹参200克当归100克生龙齿300克全瓜蒌300克枳壳80克佛手80克陈皮80克上药浓煎三汁和匀,共陈阿胶300克、冰糖200克、蜂蜜200克收炼成膏。
另生晒白参150克、朝鲜红参80克煎浓汁,收膏时冲入。
服法:取一匙,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
案五一诊:鲍右,50岁。
面色黧黑,形容憔悴,口唇紫绀,行动迟缓,动则气急,头晕,心悸,脘痞腹胀,恶心,纳食极差,晨起面肿,午后脚肿,夜难平卧,寝眠不安,尿少。
腹诊心下痞坚,腹部微隆,脐下不仁。
舌黯红苔薄腻微黄,脉沉细律不整,忽小忽大,乍疏乍数。
西医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维颤动,心律不齐,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