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人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人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32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475e04915f804d2b16c1b4.png)
答案:(1)6 (4)小于
(2)捕食和竞争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考向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
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选 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 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构即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 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项正确。
生物圈 。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组成成分 和________ 营养 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3)结构: 由__________ 物质循环 、__________ 能量流动 、__________ 信息传递 。 (4)功能:进行__________
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 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种联系。
生产者 为第一营养级, ②特点: __________ 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 5 个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____
③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间的关系[连一连]
(2)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 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课件3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_物质循环)
![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课件3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_物质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a5754e73336c1eb91a375d3d.png)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1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4.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是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的总称。 不同的金字塔能形象地说明营养级、生物量、生物数量之间的关 系,是定量研究生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类型 能量金字塔 项目 形状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有时 一般为正金字 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塔形
提示:能量是不循环的,只能单向流动。 (6)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提示:降低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节约更多的粮食。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8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1.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9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相关分析如下表:
-1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11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a. 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1)能量来源 b. 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上一营养级同化 的能量 (2)能量去路: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路可从 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a. 自身呼吸消耗
能量数值, 由低到高绘制成图, 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③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 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 4~5 个营养级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5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题试做
①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 设计 人工生态系统 , 使能量得到 最有效 的利 实践意 义 用 ②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 生态系统中的 能量流动 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 向对人类 最有益 的部分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人教版.doc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案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85bf35fa6c30c2259019ea3.png)
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1.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分析2.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及在生产中的作用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能保持相对稳定2.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分析各生态系统组分及功能;分析能量流动过程,总结能量流动特点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各生物成分比较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表现形式: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
不含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4)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物种。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食物网中各类生物关系:捕食和竞争。
(4)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2.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 ×)3.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https://img.taocdn.com/s3/m/2e89f79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0.png)
易错辨析 1.基于对碳循环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往复循环。( × )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 )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 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 2.基于生物富集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DDT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容易积累在人体的脂肪和器官细胞中。( √ ) (2)水俣病主要是由甲基汞中毒造成,甲基汞是一种脂溶性无机汞化合物, 毒性不高。( × )
考向2生物富集 3.(2021浙江月考)英吉利海峡中存在“绿藻→虾→宽吻海豚”的一条食物链。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海豚体内发现“混合污染物”,包括 高浓度的汞、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藻→虾→宽吻海豚”为捕食食物链 B.海豚体内高浓度的汞等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移动和浓缩的 C.测量单位面积中绿藻、虾和宽吻海豚的生物量可制成生物量金字塔 D.英吉利海峡中生产者的个体大小、繁殖速度和纤维素含量决定其生物 量金字塔的形状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特别提醒信息传递的三要素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 农畜产品 的产量。 (2)对 有害动物 进行控制。
易错辨析
基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 (2)“心猿意马”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 (3)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 √ ) (4)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 √ )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 ) (6)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 产品的产量。( √ )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8eb90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0.png)
6
[深度挖掘] 1.教材选择性必修2P49~50“思考·讨论”(节选):(1)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之 外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吗?为什么? 提示: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和能量是 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质还 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成分。 (2)每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不 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 提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动物 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细菌、真菌等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 物获得物质和能量。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栏目导航
7
2.教材选择性必修2P51“旁栏思考”: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提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其余能量有一部分流入 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 量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栏目导航
20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 则A、B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②再根据其他箭头进一步判断C、D,其他箭头全为指出的D为生产者,其他箭头全 为指入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最后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栏目导航
16
命题点1 围绕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考查生命观念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生物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1-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
![生物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11-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https://img.taocdn.com/s3/m/5dc0d4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e.png)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自养
(1)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物成分
腐生细菌和 真菌
物质循环
2.营养结构
食物
生产者 五
食物链
营养级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知识点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
太阳能 生产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化学能
热能
特别提醒
2.误区辨析 (1)植物≠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 (2)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
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
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3.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判断技巧 (1)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生产者,则A、 B为消费者或分解者。 (2)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 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任务2 完善生态系统各类成分的关系
分解者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任务3 完善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1)根据图1构建食物链: ①信息: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往往越多;营养级较低者,先出现 波峰。 ②食物链:_丁__→_乙__→__丙__→_甲_________。
(2)根据图2构建食物网: ①信息:能量逐级递减;若两种生物能量差距过小(不在10%~20% 内),则很可能位于同一营养级。 ②食物网如图所示:
二、连一连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与食物链和营养级的关系
三、议一议 【教材易漏拾遗】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950fee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6.png)
3. 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能量循环利用吗?
提示:不能。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 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 ) 3.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利用的能量。( × )4.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
常功能。( √ ) 5.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
( ×) 4. 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 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的。( × ) 5. 一般来说,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这个生态系统抵抗外 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越强。( √ ) 6.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 )
考向三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不同生物间数量变动制约关系
5.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 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结果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D ) A. 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 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 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 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1. 在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试表述原因。
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
![2020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8ac1d502d276a201292e08.png)
生态系统 2.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
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
生产者 :自养型生物
消费者 :包括多数动物
分解者 :主要是 细菌和真菌
生营态养系结统构的
食物链
是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组成
和能量流动
的渠道
(3)消费者——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生物成分 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单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 的必要成分,但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是沟通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桥梁。 植物同化的 CO2 等物质,大约 90%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归还无机环境,然后被生产 者重新利用。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4.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1.以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为例填写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2)图示食物网中包括 8 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草,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 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图中狐属于次 级消费者、第三 营养级;猫头鹰同时占有第三、四、五、六 营养级。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
键成分
蜣螂等
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图示
(3)表现形式:起点总是 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 (4)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 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 5 个营养级。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浙科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浙科](https://img.taocdn.com/s3/m/198da20208a1284ac950431a.png)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 2 3 4 56
解析答案
6.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 [单位为103 kJ/(m2·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有光照的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是同时进 行的( × ) (5)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 用等( √ ) (6)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大力植树造林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温室效 应( √ )
答案
2.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 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a.生物的呼吸作用
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答案
③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生产者和 分解者 。 ④目前由于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碳循环平衡被打破,形成 温室效应 。 3.碳循环的特点 (1)反复利用, 往复循环 。 (2)具有 全球性 。 4.大气圈中的CO2变化特点 有着明显的 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
答案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往复循环( × )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 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
答案
知识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特别提醒】能量利用效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 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 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 能量就越多,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效率越高;同时,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 越强,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4.食物网 (1)图示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热度:★★★★)
(2)分析 ①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 猫头鹰可能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 也这就是说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②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 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③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 取决于生物数量。
生态系统的结构
a.该食物网中含有___1_2____条食物链。 b.食物网中所含营养级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 _草__→__食__草__昆__虫__→__蜘__蛛__→__青__蛙__(_或__吃__虫__的__鸟__)_→__蛇__→__猫__头__鹰___。 c.图中猫头鹰所占营养级为 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营养级。 d.图中猫头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 捕食和竞争 。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的渠道。
真题印证
(2017江苏卷,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 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 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 如图所示为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 于___次__生__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 间的种间关系有_捕__食__和__竞_。争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 蛙通过叫声这种_物__理___信息求 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 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等__距__取__样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 度。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热度:★★★★)
5.食物网中种群数量变化连锁反应的分析方法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多或减少时,其他生物数量的变 化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变动的影响。 在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直接以其为食物的第二 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进而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 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少。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 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以中间环节某一营养级生物减少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 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 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__相__邻__两__个__营__养__级__________之间 ___同__化__量_____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__单__向__流__动________、逐级递减(两相邻营 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___1_0_%_~__2_0_%______。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人__工__生__态__系__统________,使能量 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能__量__流__动___关系,使能 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__人__类__最__有__益__的部分。
第十单元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_生__物__群__落___与它的无__机__环__境__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如图所示: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生__物__圈____。 (3)结构:由生态系统的_组__成__成__分__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 网)构成。 (4)功能:进行__物__质__循__环__、__能__量__流__动__和__信__息__传__递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热度:★★★★)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被中 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取食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发生连锁 性变化。 原因: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10%~20%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 ②连锁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
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②生物群落。 (2)生物群落
类群比较 营养方式
生产者 __自__养____
消费者 异养
主要生物
_绿_色__植__物__
动物
地位 作用
生态系统的_基__石____
生态系统最活跃 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热度:★★★★)
1.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 (1)图解
(2)析图 ①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②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环境中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 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 主要成分。 ③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 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 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④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如果一个生态 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下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 量值[单位为103 kJ/(m2·y)]。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 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 __一__个__来__源__是__光__能__,__另__一___ __个__来__源__是__输__入__的__有__机__物___ __中__的__化__学__能_____________。
1.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 【点拨】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而食物网中的生
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2.某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 ) 【点拨】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即所有生物、
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a.
B.第二营养级
b.
C.第三营养级
c.
D.第四营养级
d.
E.第五营养级
e.
Ⅰ.初级消费者 Ⅱ.次级消费者 Ⅲ.三级消费者 Ⅳ.四级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
(2)食物网 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 杂____营__养__结__构_______。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 多种 植食性动物 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_多__种_植物,也可能被__多__种____ 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__营__养__级__。 ④食物网分析
误 区 三
生产者固定能量的方式有光合作用和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只能 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学能,所以生产
者固定的能量是光能或化学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热度:★★★★)
3.食物链的分析(如草→兔→狐→虎)
(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草),终点是不被其 他动物所食的动物(虎),即最高营养级,不出现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及分解者,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2)数量变动: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狐)大量增加时,一般会 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兔)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 营养级(虎)数量增加。 (3)动态变化: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 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 可能来自种内。 (4)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 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5)营养级分析: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种群。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
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4.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
用。( × ) 【点拨】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
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不是循环利用。
①制造__有_机__物___,储 ①加快生态系统
存能量
_物__质_循__环__
②为消费者提供 ②有利于植物传
___食__物___和栖息场所 粉和种子传播
分解者 ___异_养____ 营腐生生活的细 菌和真菌 生态系统的关键
成分
将有机物分解为 无机物,供生产
者重新利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 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食__物____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起点是____生__产__者______,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一般不会超过___5___个营养级。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连线)。
营养级
举例
消费者
A.第一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热度:★★★★)
2.明辨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误区
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