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小结背诵方法
背诵的的方法很多,如:层次 法、字头法、抄背法等。 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可 以总结出自己更多更好的背诵方法。
西风烈,长空 雁叫霜晨月。
分析
时间:残月天边明的拂晓 时刻
“雁”的含义: 1、比喻信函。“鸿雁传书” 2、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远客惊秋雁,高楼复异乡”
环境:西风凛冽,天宇辽 阔,雁声嘹唳,寒霜铺地, 残月如钩
“月”的含义:故乡、团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
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等事物构成色彩浓 烈的画面,造成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 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 队伍。含蓄地刻画了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严 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1、《忆秦娥》的词牌规定,上下阕的第三句必须 用叠句 2、与下两句构成完整的画面。 3、以有声衬无声。 从听觉来写行军,进一步强调行军的环境,强 化了寂静、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对词意起 承转推进的作用。
艺 术 特 色
1、风格上,这首词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 雄劲豪放融为一体 2、手法上,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 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 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 3、以景传情,情景并茂。 4、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 —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 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当堂背诵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方法一:理解词意,分层次背诵。 1.朗读思考:词写了什么内容?
2.按下列句式说话:课中第 句,写 。
①词中第1—2句。写行军的自然环境。 ②词中第3—5句,写红军出征是的情形。 ③词中第6—7句,写娄山关的地形。 ④词中第8—10句,写傍晚时分红军跃上娄山关看到的图景。
分析
“碎”:表现出在崎岖的山间石径上结了一层寒霜,马儿 不能放步奔跑,再加上马匹不多,马蹄声细碎杂沓的感觉。 “咽”本指声音哽咽而低沉,这里形容在烈烈的西风中传 来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犹如呜咽,显得十分悲
整个上阕没有一字说到人,听不到一点 人语声,但以景写人,写了人的活动,写了 人所听见的各种声响,既显得句句有人在, 又创造了一种肃穆的行军气氛,这是一种以 动写静,以有声衬托无声的手法。不仅写了 战地行军的肃穆,而且写出了红军慷慨赴敌 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沉着的革命风度,同时也 为下阕预蓄了气势。
“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比喻)显示出磅礴的气势,悲壮奇丽的意境
•表达了亦喜亦悲,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
•富有象征意味:表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但还 有许多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 •与上阕的“霜晨月”照应,说明一天的战斗历程 已经完成,使词的战斗气氛更浓烈,主题更突出。
下阕写过娄山关时的所见所感,写攻 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行动,词人巧妙地略 去了中间的战斗过程,而接着写胜利后越 过娄山关的情景。
结 构 理 解
上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听觉角度着重写霜晨行军的情景,写 红军进逼娄山关的军事行动。它描写了行军 途中的艰苦环境,渲染出苍凉沉郁气氛。
下阙
从视觉角度写过娄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写攻克娄山关之后的军事行动。略去了中间 的战斗过程,写出了胜利越关的情景,表现 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抒发诗人胜利的豪 情。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 声咽。
小结
本词通过写红军长征中娄山关战役行军途中 紧张激烈的场景和战争胜利后的所见所感,表达 了战前沉郁的心情以及战后亦喜亦忧之情。通过 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会了读词要弄清标题, 了解背景;熟读成诵,读出节奏;透过意象,体 悟意境;推敲词语,品味精妙;通观全词,把握 情感。经过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定会灵活运用各种背诵方法,提高背诵效率。同 时,我希望同学们多去读毛泽东的诗词,去感受 这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手笔的风格。下面,让 我们在齐声背诵中结束对这首词的学习吧!
小结
• 本词通过写红军长征中娄山关战役行军途 中紧张激烈的场景和战争胜利后的所见所 感,表达了战前沉郁的心情以及战后亦喜 亦忧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学 会了读词要弄清标题,了解背景;熟读成 诵,读出节奏;透过意象,体悟意境;推 敲词语,品味精妙;通观全词,把握情感。 经过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定会灵活运用各种背诵方法,提高背诵效 率。同时,我希望同学们多去读毛泽东的 诗词,去感受这种大胸怀、大境界、大手 笔的风格。下面,让我们在齐声背诵中结 束对这首词的学习吧!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 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 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 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不仅是全国人民的伟大
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
诗人。他在各时期的诗词或 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世间风
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形势和中国人
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过程。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 词是伟大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 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 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 世。
上阕:写霜晨行军的情景, 渲染苍凉沉郁的气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 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 如海,残阳如血。
下阕:写过娄山关时的所 见所感。
本词主旨
这首词通过对娄山关进军行动的描 写,歌颂了红军排除万难、不怕牺 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又预 示了革命前途是无限光明、无限广 阔的,但前进的道路艰难曲折,还 需经历无数的流血牺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下阕
“真如铁”:代用杜甫的《潼关吏》“大城铁不如,小城 万丈余”——比喻娄山关的险固。
“漫道”:表现红军对自然险阻的藐视,对顽抗之敌的鄙 视。 “从头”:隐喻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
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和 跨越一切艰险的雄放胸襟。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 下阕
③ 我喜欢“咽”这个词,作用是写出了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 显示出面临严酷残情,成败在此一举的庄严肃穆气氛。
④我喜欢“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句作用是实写红军跃上 娄山关看到的画面 又寓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2. 按照西风烈、碎、咽、长空燕叫霜晨月、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背诵全 词。
3.按照自然环境、红军出征时情形、娄山关的地形、红军跃上娄山 关看到的图景层次,背诵全词。
方法二:品味重要词句,提示背诵
1.你喜欢词中的哪些词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 按下列句式说话,我喜欢 这个词(句),作用是 。
① 我喜欢“西风烈,长空燕叫霜晨月”一句,作用是点出行军的季节、时间。
②我喜欢“碎”这个词,作用是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行军之 “速”。
学习目标
• 一、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 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 点 • 二、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深入地感受词中的 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三、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 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 四、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写作背景
•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战略性大转移——长征。 初期,王明等左倾机会主义者在军事上遇敌硬打 硬拼,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因此,红军 在突破敌人第四道防线时以损失过半。 • 1935年1月,红军遵义会议后,纠正了组织和军 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军的领导地位, 红军二渡赤水,在点灯山一带与敌军激战,终于 占领高地,控制娄山关关口。这是红军遵义会议 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 “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南方有好多省,冬天无 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 堪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