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型教师完整版
经典古典诗歌训练十六题(教师版)
经典古典诗歌训练十六题(教师版)一、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答: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答: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四、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古诗鉴赏新题型练习(教师版)
古诗鉴赏菩萨蛮(唐)温庭筠宝函①钿雀②金鸂鶒③,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④。
鸾镜⑤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注释]①宝函:华美的梳妆盒。
②钿雀:雀饰的金钗。
③鸂(xī)鶒(chi):水鸟名,又称紫鸳鸯。
这里是金钗上的装饰。
④芳草江南岸:化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升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⑤鸾(lun)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妆镜。
1、下面对这首晚唐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宝函钿雀金鸂鶒”触物生情,女子看到金钗上成双成对的“鸂鶒”时内心充满了一丝喜悦,表现了她内心与之相似的愿望。
B、“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虚实结合,由眼前回忆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
C、“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两句实写窗外春景之繁盛、游子无信,反衬内心之思念愁苦之情。
D、“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中“枝”与“知”谐音双关,女子感慨自己的相思之情无人理解,只有妆镜与花枝知道。
参考答案:选AC。
解题说明:本题考查诗词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宝函钿雀金鸂鶒”,写女子晨起梳妆,她看到成双成对的“金鸂鶒”,与自己眼前的孤单寂寞恰好相反并形成对比反衬,内心应充满了悲愁苦闷。
所以A错。
同时结合下文,本词主要表现了女子的相思苦闷,“喜悦”与全词格调不合。
C项亦实亦虚,暗用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青青”的典故,写爱人远出不归,音问断绝。
解答本题,既要熟悉诗歌鉴赏必须掌握的各种手法,又能结合诗词内容作恰当的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情感流程。
(6分)参考答案:女子晨起化妆,饰物上成双的鸳鸯触起她内心的伤感孤独(1分);于是移目向外,试图排遣,沉香阁外吴山青翠碧绿(1分);杨柳又轻细如丝,使她回想起当年春雨潇潇时和情人驿桥边依依惜别的情景,女子沉浸在回忆的悲伤中(2分);眼前芳草茂盛萋萋,而远去之人无音讯到画楼,女子由回忆回到现实,内心有着春归人不归的隐痛和更加强烈的孤独(2分)。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语言鉴赏类专项练习(教师版)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语言鉴赏类专项练习(教师版)一、学习目标:1.把握炼字题型的解题技巧。
2.把握分析句题型的解题技巧二.典型例题炼字型(1)炼动词:诗歌是意象组合而成,而名词性的意象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通常就是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而锤炼动词,往往能起到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效果。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问题: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案】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
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方法】(1)应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把握该词的含义。
(2)联系该词描述的对象,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切入。
(3)赏析该词在营造诗词意境或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2)炼形容词:诗歌少不了绘景摹状,为生动形象的展现社会生活图景画面,让人们对声音、色彩、氛围、情境等有深刻的印象,自然少不了对形容词进行锤炼。
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的目的。
【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6 辽宁卷)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问题: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方法】(1)确定该词,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了何种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较鉴赏教考融合类试题训练(训练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较鉴赏教考融合类试题训练(训练版+教师版)高考语文诗歌比较鉴赏(教考融合类试题)分类训练一、比较鉴赏点(内容理解)登赏心亭①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②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③涕已流。
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
②瓜步:即瓜步山。
与建康隔长江相对。
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问题: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还写了“涕流”的情状。
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异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相同点:都因时局动荡、国家安危而忧伤落泪。
不同点:①所见之景不同:杜甫面对恢宏气象,引发个人孤独无依之感;陆游面对肃杀凄凉之景,由喜转忧,深感前途渺茫。
②个人境遇不同:杜甫暮年独自漂泊西南,处境困顿;陆游奉召东游,虑及迁都之策难以实现。
二、比较鉴赏点(形象意象)满江红·赤壁怀古(宋)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___ 问题: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描绘了周瑜的形象。
请从手法与用意两个角度分析两首词塑造周瑜形象的不同点。
答案:手法:①正面描写:《念奴娇》使用了外貌、神态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周瑜的儒雅;《满江红》则总括性地概写周瑜气度不凡。
②侧面描写:《念奴娇》用小乔来正衬周瑜的英雄风度;《满江红》则用曹操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用意:《念奴娇》借周瑜表达自己华发早生、功业难就的苦闷;《满江红》则借周瑜来表达对时世的感伤。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 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精选古诗鉴赏训练24题(教师版)
精选古诗鉴赏训练24题(教师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两题。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羌笛何须怨杨柳”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
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
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的手法。
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①“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上。
反衬。
②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3.阅读唐代一首诗,然后做题。
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表达技巧习题 教师版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定西番牛峤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
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
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1. 这首词的下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5分)2. 请简要分析全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6分)1、下阕描绘了一幅凄冷、苍茫的边塞冬夜景图。
作者仰望夜空,高天辽阔,残星暗淡,飞雪漫漫;听到将尽的更漏、呜咽的角声。
营造出惨淡凄寒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2、①细节描写。
“乡思望中天阔”,生动地刻画出了征人因思乡而于孤独中眺望远天,却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其浓郁的乡愁。
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在月明之夜,金甲冰冷,戍楼苦寒。
高天辽阔,残星暗淡。
画角数声,呜咽沉郁。
漫漫飞雪中乡关更是迷茫,让人心生寒意。
③视听结合。
残星暗淡,飞雪漫漫是视觉,将尽的漏声,画角呜咽是听觉;视听结合渲染出惨淡凄寒的氛围,烘托了征人的愁苦。
④以景结情。
下阕主要抒发乡愁,却把浓郁的愁情收束在苍茫的飞雪中和间或传来的画角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回味。
(还可答“动静结合”。
答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
两种表达技巧,答出一种3分,共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夜坐有感何梦桂①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
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
②“云”“龙”: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排箫,古乐器名。
1.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6分)2.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5分)11.(1)比喻。
“洞龙睡熟”比喻南宋政权早已不存在。
“云归岫”比喻作为遗民的诗人远居岩薮,埋名隐姓。
“枝鹊啼干”隐喻诗人悼念故国故君的眼泪已经枯竭,也体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元朝的决心。
这些比喻都抒发了诗人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之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训练(教师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训练(教师版)目录“诗歌技巧题”配套检测“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诗歌语言题”配套检测“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解析:选D D项,“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错,应是“叙事”。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要求赏析的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从知人论世上说,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从诗的写法上看,用对比的方法,把自己早年的得意和当下的失意作比。
早年着“青衫”行走皇帝身边,连姓名都被君王所记,自己也“壮心”激越。
可如今却流落边城,形容憔悴,连白发都生出了,当年的“壮心”如今“全消尽”,只能在歌酒中寄托他无可奈何的处境和愤激不平的心情。
答题时抓住关键词,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作答。
参考答案:抒情主人公过去的形象特点是:深受君王赏识、器重,壮志满怀;现在的形象特点是:漂泊边城,壮志难酬。
早年姓名被君王所记,足见皇帝对其重视、信任,现在“壮心未许”,说明早年是壮志满怀的;如今作客边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发新生,足见其壮志未酬的感伤。
教师版 诗歌鉴赏练习题--语言类)
诗歌鉴赏练习题--语言类【学习目标】1、明确考点要求,掌握考题类型。
2、研讨命题方式,规范答题思路。
[题组一炼字类]1、(2009·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问: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答: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旨,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了主旨,“悠悠”的作用就很清楚了:一写水面辽阔,二寓相思之深。
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2、(2009·四川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答:解析:考生在分析“入”“摩”二字的表达效果时,应全面把握诗歌意境,从用字的准确和贴切的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三万里黄河奔流入海,五千仞高的华山高耸入云连接青天。
“入”字表现黄河的奔腾气势,“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入”和“摩”写出了山河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河山的怀念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诗歌(形象、结构类)(学生版+教师版)
高三(下)诗歌鉴赏专项训练一(形象、结构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曹松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2)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3)请赏析尾联的妙处。
(3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欧阳修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3分)(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3)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4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
【注】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②招魂,《楚辞》的名篇。
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辛弃疾是南宋最著名的派词人,最能体现他主要词风的作品为。
(2)词的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4分)(3)下片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①(唐)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
②笳鼓:笳声、鼓声,借指军乐。
⑴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
(3分)⑵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⑶全诗紧扣“望”字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教师完整版
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教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诗歌鉴赏------画面(情境)描绘一、常见题型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句”所展现的情景。
2.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句”展现的画面。
(不超过40字)二、答题思路1、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2、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 (忠实于原诗)3、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4、注意字数。
三、描绘图景要注意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要求优美。
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
四是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三、实战训练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现的情景。
(2分)⑵“家书抵万金”传送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2分)【答案】⑴示例一: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
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
游月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 【答案】①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②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③表达了作者羁旅在外,漂泊、孤寂、思乡的情感。
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
答题模式是: 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观点态度型
答题模式是: 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原由。
诗歌鉴赏其他题型教师版
诗歌鉴赏其他题型一、诗句作用题首句或首联的作用:1、总括全诗,领起下文2、点名时令、地点交代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铺垫。
4、奠定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营造某种意境,借景抒情,烘托任务情绪形象(写景诗句)7、如首句设问,则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中间句或转承句结构作用:1、过渡承上启下2、打伏笔做铺垫3、转换话题(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品味出作者的情感或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作用: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名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无穷。
随堂巩固1: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1)点题,点明写诗的时间地点和天气情况,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3分)(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分)随堂巩固2: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苏教版高二诗歌题型训练(含答案)
高二诗歌鉴赏题型归纳训练教师版诗歌鉴赏基本解题步骤一、确定题型,明确分点二、读懂诗歌,全面把握三、根据题型,分点作答一、分析“诗眼”型或炼字型1、设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设问变式:诗中某句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那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词)。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某个宇(词)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l词)中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3、步骤:含义+景象手法+氛围、意境+思想感情(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氛围、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以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谢肇浙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提问:请分析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题型:炼字题——含义+景象手法+思想感情答:①“暗”是昏暗、暗淡之意。
②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低回迷茫的气氛。
③为全诗定下惜别伤感的基调。
二、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步骤:画面(景)+特点(境)+艺术效果+思想感情或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术语链接①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②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教师版 诗歌 好题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青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
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典诗歌创作有“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两种意境表现。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与说明此曲属于哪种意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4分)⑵这首元曲的八句中就有七句是在描写景物。
请指出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并作具体赏析说明。
(4分)⑴此曲应理解为“有我之境”。
因为这首曲子看似客观描写,实则处处有我。
如“看沙鸥”中的“看”肯定是“我”在看,再如“秋光淡”的“淡”、“卷香风”的“香”和“爱杀江南”的“爱”,都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这样写可使每个读者都感觉是自己在“看”美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共鸣。
(第 1 问若只有判断而无分析说明,只给1分;能判断正确并作简要分析说明,给2分。
第2问指出好处,2分。
)⑵(说明:这题考查的重点是景物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即关键是看作者在怎样描写景物。
这就要求学生能有独特的审美眼光与鉴赏角度。
如果仅仅只笼统地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这都不属于景物描写上的突出特点,不能给分。
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的突出特点比较多,但只要求答出下面任意一个突出特点,并作具体赏析说明即可给分)示例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动静结合。
这首元曲前三句侧重于静景描写,后四句侧重于动景描写,但同时又在静景中有动景,在动景中又有静景。
如江中流水生烟,岸上山岚耸翠,就有动有静。
画檐、荷花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驶来,酒旗在迎风招展,又于宁静中显出种种动感与勃勃生机。
(能指出景物描写特点并略作分析说明的,给4分;只指出景物描写特点而未作简略分析说明的,只给2分,示例 2: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妙用数词。
专题01:现代诗歌题型讲解(教师版)
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三)现代诗歌现代诗歌题型讲解一、基础知识积累1.现代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与小说、戏剧、散文并列的文学样式。
诗歌饱含情感和想像,是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炼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诗家语”),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刘勰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作家诗人创作时,是先有了情思抒发的冲动,再发而为文辞形成作品,读者必先通过文辞才能了解作品传达的情思。
这样,由文辞入手,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即使是隐微的内容,也会使它显露出来。
因此,在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就必须把握其语言特点,从解读诗歌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其语言与散文的距离缩短,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2.诗歌的主要分类(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①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②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①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③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教师版)高中诗词曲鉴赏之八种常见题型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余卓课题诗词曲鉴赏:八种常见题型授课时间:20101.鉴赏占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目标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内容上堂课回顾课内学习新课辅导诗词曲鉴赏:八种常见题型。
一、考纲要求(一)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二)鉴赏占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三)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备考策略:诗词曲虽难读懂,但它反映的是作者的生活实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定性,因而备考时应要有以下准备:1.要明确古代诗词曲的表达方式即描写、叙事和抒情,而且一般是先描写、叙事,然后再抒情,或者将抒发的情感蕴涵在描写和叙事中。
2.要紧紧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3.要牢记诗词曲中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借物/借典抒情)、表现手法(动静关系、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设问等)4.要准确把握诗词曲的题材送别、爱情、哲理、山水田园、边塞军旅、羁旅、怀古、咏物、闺怨、题画等5.要熟悉诗词曲常用的术语切中要点,做到言简意赅。
三.方法归纳:1.读诗,把握诗歌思想感情(读标题,读作者,读诗文,读注释)2.审题,明确考查的题型(意境型、炼字型、形象类、鉴赏类、评价类)3.作答,尽量运用术语,按照不同题型的答题步骤去作答。
温馨提示:古诗鉴赏题的问答模式及应对策略:八种题型●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1.人物形象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题步骤: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2.物象(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动物或其它事物,一般是指咏物诗中的“物”)提问方式:诗人笔下的某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②抓物与志的契合点【2012黄埔区一模】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诗歌鉴赏的题型归类及解题技巧一
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知识点:诗歌鉴赏的题型归类及解题技巧一
诗歌形象类
1.常见的提问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意境类)或“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形象类)
2.解题技巧:
意象类的解题主要是①找出诗中的意象;②运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中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可使用孤寂、冷清、雄浑、壮阔等词;④具体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
答:这首诗描写了滨海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写出了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海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远去,渲染了一种雄伟的气势。
诗中写暴风雨来临,按常理应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将帘子挂起,撇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表达诗人开阔胸襟和内心豪情。
形象类的解题主要是①找出描绘形象的诗句;②结合诗歌分析形
象;③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问:请简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从而表达了诗人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懑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知识及题型
(一)基础知识
1.格律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格律诗,也叫近体诗,特点是一到底韵,讲究平仄对应,分为绝句和律师
古体诗也讲求韵律,但更为自由,字数没有严格的要求,句式可长可短,中途可以换韵。
2.格律诗中每一联的名称。
(律诗)
格律诗,以逗号作为划分句子的标志。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3.按题材分,诗歌主要有哪几类?按体裁分为哪几类?
按题材分,古诗词主要有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闺怨诗、羁旅诗、咏物诗、讽喻诗等;
按体裁分,古诗词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五言绝句。
4.诗歌的结构一般分哪四部分?
起、承、转、合(起:起兴,常借写景引发情感;承:承接上文推进诗意;转:由写景转入抒情、议论;合:卒章显志,点明情感主旨。
)
5.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每个老师讲法不同,按照自己的说法给答案。
6.诗歌的常见情感有哪些?
(详见优化《三维》p218——221的表格中)
(二)答题方向
7.诗句赏析从哪些角度入手?
①手法:比喻、拟人、想象、动静结合等;
②解释诗句:
③作用:
写景句作用(采用了哪些意象,创设—意境)
情感上作用: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形象的刻画作用:人(精神品质),景物(特征);
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诗,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抒情或议论,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④音韵上: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律诗)
8.写景句的赏析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怎样写景的/写景用了什么方法?
①艺术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点面结合,拟人,比喻,对比等;
②写景角度及艺术效果:声(听觉)、色(视觉)、味(味觉)、香(嗅觉)、态(视觉)等;
远近高低等;有画面感,色彩对比鲜明,强烈的视觉冲突;有层次感。
③景物特点:明丽欢快,清新自然,宁静淡雅,雄浑壮丽,幽深静谧,萧瑟凄凉等;
④意境:幽深淡远,宁静恬淡,朦胧宁谧,祥和自然等;
⑤音韵: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9.炼字题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①解释字义,
②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化静为动、名词用作动词等;
③放入原诗句中描述景象;
④表现了诗人的----情感:
10.诗歌结构特点题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分析?
①统领全诗:题目,首句,某关键字;如杜甫《旅夜书怀》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行文构思: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先叙事后议论抒情;
③特点: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奠定感情基调),欲扬先抑,前后呼应,卒章显志,时空转
换;
④作用:承上启下,画龙点睛(诗眼);
11.景象题(图景题)抓住哪几个点概括?(诗的前两联描摹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诗的前两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描述+特点概括+画面内容概括(时间地点)如一幅春风习习、柳枝吐芽、杏花绽放的生机勃勃的早春图。
12.人物形象题怎么概括?
用几个词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结合原文诗句分析
13.物象题怎样概括?
物象的表面形象特点+精神意蕴
14.表现手法(艺术技巧)题怎样概括?
表现手法+诗句描述+作者情感
15.诗歌的语言风格题怎么概括
用几个词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明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6.诗歌的写作特点题怎么概括?
结构角度+语言角度(手法|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
17.结合全诗,分析全诗的情感。
以联为单位,结合具体诗句内容,逐联分析字里行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