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好住房发展规划促进住有所居
租购并举制度对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意义研究
租购并举制度对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意义研究【摘要】当前我国住房问题严峻,提出了租购并举制度。
租购并举制度对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住房保障的多样性,促进住房市场平稳发展。
本文将从现阶段住房问题、租购并举制度的提出和实施、以及对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意义等方面展开探讨。
最终结论指出,租购并举制度是对我国住房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租购并举制度,可以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多住房选择,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想。
【关键词】租购并举制度, 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住房问题, 多样性, 市场平稳发展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社会,住房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日益凸显,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民生问题。
为了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我国提出了租购并举制度,旨在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住房保障,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租购并举制度的提出和实施是对现阶段住房问题严峻性的回应和探索,是促进住房市场发展和提高住房供给质量的重要举措。
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元化的住房选择。
本文将围绕租购并举制度对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意义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住房保障的多样性和促进住房市场的平稳发展,实现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安全、稳定的住房条件的愿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现阶段住房问题的严峻性我国人口规模庞大,城市化进程加速,而供给不足,导致住房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向城市集中,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供给却严重短缺,住房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了广大居民的居住条件。
住房资源不足导致住房困难问题突出。
许多低收入家庭、青年职工、新市民等群体面临着严重的住房困难,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住房价格虚高、租金上涨,使这些群体难以承受。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住房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面对住房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住房保障是保障人民基本居住权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1. 多渠道筹集住房资金。
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渠道,包括财政资金、房地产税、土地出让金等,用于住房建设和保障。
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资金补贴力度,让更多人享有安全的住房。
2. 完善住房政策。
政府不断完善住房政策,包括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推行购房和租房补贴政策等,不断提高住房保障的保障水平。
3. 加强土地管理。
政府加强对土地利用和管理,规范土地出让和利用,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住房建设的有效推进。
4. 推进住房供给侧改革。
政府积极推进住房供给侧改革,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对安全、舒适住房的需求。
二、加快实现住有所居住有所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为了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1.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政府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投入,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规模和覆盖范围,确保低收入家庭能够安享幸福生活。
2. 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
政府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行为,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3. 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住房租赁市场,加大住房租赁供给,为广大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租赁选择,满足新型城镇化人口的住房需求。
4. 推动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
政府积极推动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镇功能和服务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破解住房难,让人民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破解住房难,让人民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最近中央领导集体学习,破解“住房难”,指出今后住房改革的方向是提高政府的保障水平,特别扩大是“廉租房”和“公租房”的比例,这一决策找准了目前真正“住房难”真正关键,这样不仅能解决目前部分群众的住房难,还能够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让人民实现“住有所居”,指日可待。
住房改革二十,是最受诟病的改革之一,主要原因是它把沉重的住房负担压到了老百姓身上,成为了所谓的“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新三座大山之首”。
特别是近年来的房价疯长,很多年轻人在结婚、成家时,购房成为许多家庭的头号支出,成为丈母娘们备受责难的理由,让许多年轻人成为压力山大的“房奴”。
“安得广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理想。
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几千年来我们农耕文明的传人把“安居”放在了首要位置,安居后才能乐业。
住房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是非常的重要。
而目前来看,一方面是房地产的暴利让人们诟病,一些人成为房姐、房哥,一些人组成“炒房团”,手握大量房产待价而沽,政府的反复调控无力让人们失望。
另方面是很多有住房刚性需求而无房可住的群众,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住工棚的大有人在。
前些年我们的中央领导也看到了这些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对房地产进行调控,限价令、限购令、还正在试点的房产税等,每一次政策出台带给人们很大的希望,但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出现了一些地方经济下滑,还有一些人组团离婚来应对限购令的现象。
如何实现“住有所居”,如何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目前全国全面推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中央一级的决策层,解决全局性的问题,为的群众谋求福利,就是最好地践行群众路线。
这次中央集体的学习是请了相关专家具体讲解、分析我国房地产业的真实情况,强调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主要放在“廉租房”和“公租房”上,首先保障无能力购买房屋的人有房可住,比如,刚结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家庭。
住有所居的具体措施
住有所居的具体措施住有所居是人们追求的基本需求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住房问题也愈发凸显。
为了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政府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施保障房建设。
保障房是政府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住房,租金相对较低。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住房补贴政策,如低保、住房公积金等。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土地出让、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了住房建设成本,提高了住房保障的覆盖面。
二、推进租赁市场发展租赁市场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租赁市场,提高租赁市场的供给水平,同时加强对租房市场的监管,保障租房权益。
政府还出台了租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租赁市场的发展。
三、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是住房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防止房地产过度炒作和浪费土地资源。
同时,政府要加强土地利用管理,防止非法占用土地和房屋,维护公共利益。
四、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是住房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要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防止房地产泡沫和投机行为,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五、加强社会力量参与住房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住房保障,如发起慈善募捐、捐赠土地等。
此外,政府还加强与企业、社区等的合作,共同解决住房问题。
住有所居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保障人民的住房需求。
这些措施既包括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和推进租赁市场发展,也包括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加强社会力量参与。
相信随着这些措施的不断完善和落实,人民的住房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将成为现实。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
保障性安居工程经验总结让惠民工程落地致力住有所居近年来,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解决住房问题、促进居民安居乐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经验,并探讨如何使惠民工程真正落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一、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政府是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
其次,政府可以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提高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加快土地供应,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更多的用地。
二、优化项目管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品质监督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了确保工程品质,需要加强项目管理,加大品质监督力度。
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施工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此外,还可以借鉴国际标准,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工程的品质水平。
三、多元化供应,满足不同住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住房需求,采取多元化的供应方式。
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满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共有产权房和公租房,为无房或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长期安居的保障。
此外,还可以发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集体建设住房,为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体性的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
四、健全配套设施,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仅是提供住房,还应该注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配套设施。
政府应当加大对住房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同时,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居民用水、供电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五、强化政策支持,提高居民购房能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住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房子,政府应当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形成了巨大的住房需求。
但是受限于各种因素,如土地供应、资金限制和政策限制等,住房保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了城市居民住房紧缺、高昂的房价和租金,以及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需要加大政府投入。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应当加大住房保障的投入力度,通过增加财政拨款、扩大信贷规模、提高住房补贴标准等方式,确保住房保障资金的到位。
政府还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住房保障工作,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住房保障项目,解决住房保障资金短缺的问题,提高住房保障的资金利用效率。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需要优化土地利用政策。
土地是住房建设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住房保障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加强土地管理,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加大土地供应力度。
政府还应当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土地供应与住房需求的匹配。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需要完善住房保障政策。
住房保障政策是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大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力度,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政府还应当加强住房保障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住房保障政策得到有效执行,保障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住房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
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住房保障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好的住房保障服务,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有安全、舒适的住房,真正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1. 引言1.1 当前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各种政策之间存在重叠、纠缠和矛盾之处,使得住房保障效果不够明显。
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政府在推动住房保障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存在地区间差异较大、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更加精细化和差异化的政策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监督也存在漏洞。
一些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一些住房保障资源分配不均,甚至出现了一些违规行为。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存在着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力、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亟需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加强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监督,促进各类住房保障主体共同参与,加速推动住房保障项目建设,以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2. 正文2.1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要加强政府对住房保障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制定长远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并加大投入力度。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局面。
还要加强对住房保障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在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社会资本的参与,促进多元化的保障主体,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还要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力量参与住房保障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住房保障的目标。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不仅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举措。
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住房保障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享有稳定、安全的住房条件。
【字数: 237】2.2 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机制是保障全民住房权益的重要举措。
住房是民生之要从“住有所居”看中国楼市新发展
住房是民生之要从“住有所居”看中国楼市新发展首先,要理解“住有所居”这一理念的内涵。
这句话的本质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中国,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划滞后、住房供应不足等问题,导致了住房紧张和房价上涨的现象。
因此,实现“住有所居”这一目标,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障人们的基本居住权。
同时,也需要加强全社会的参与,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共同营造的住房保障体系。
在中国楼市新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供给、房地产税收、购房限制等手段,来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土地供给方面,政府可以增加住房用地的供应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住房需求。
在房地产税收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房地产投机行为的监管,减少炒房成本,稳定市场预期。
在购房限制方面,政府可以制定不同的购房政策,以防范市场泡沫和风险。
通过这些调控政策的实施,政府可以有效地平衡市场供需关系,维护市场稳定。
另外,在中国楼市新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到住房保障工作中来。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兴建公租房、保障房,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住房困难;居民可以通过自愿公租房、自建房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的共同努力,可以形成一个多方参与、共同营造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总的来说,住房是民生之要,实现“住有所居”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在中国楼市新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大调控力度,积极引导市场发展;需要企业增加住房供应,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形成共建共治的格局。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住房保障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住有所居”的幸福感。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是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落实“住有所居”的理念,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的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实现设计效果,并实现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和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目标1. 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使所有合法居民都能够居住在符合安全、健康、舒适标准的住房中。
2.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实现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性。
三、原则1. 政策导向原则:遵循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发展方向,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可行性。
2. 人民利益至上原则: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 公平公正原则:坚持公平分配,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权益。
4. 法治原则:依法进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遵循国家建设、用地、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的正当合法。
5. 整体规划原则:实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要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相关工程有机结合,确保工程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促进。
四、重点任务1. 制定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方案,明确建设目标、范围、区域布局和政策措施。
2. 加强土地和房屋管理,确保土地和房屋资源合理利用,严禁乱占乱用。
3. 完善建设资金体系,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确保资金的合理安排和有效利用。
4. 完善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建设过程,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5. 建立健全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确保住房分配的公平和透明。
6. 加强宣传和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良好环境。
五、具体措施1. 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
通过制定土地供应计划,优先保障保障性住房用地,并加大供应力度,同时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四是 将农 村 危 房 改造 与 农村 移 民
搬 迁 、农村 灾 后 重 建结 合 起 来 ,整 合 资源 ,加 大推进 力 度。 五 是 发挥 住 房 公积 金 对 于 改善 群
理 :规 范保 障对 象 的 “ 级 审 核 、两 三 次 公 示 ” 工 作程 序 ;加强 保 障 对 象档
村居 民、农 村 危房 改 造 、移 民搬 迁 等
“ 十一 五 ”期 间 ,累计 建设 廉 租
住 房 1 万 套 , 发 放 租 赁 补 贴 3 .万 5 02
20 年 以来 ,提 请省 政 府制 定 了 07 《 陕西省城镇低 收人家庭廉租住房保 障 实 施 意 见 》 (陕 政 发 [2 O ] 1 07 6
工 72 万 户 ,完 成 投 资 2 .2 元 , .4 84 亿
完 成 目 标 任 务 的 1 08 5 .%。 工 矿 棚 户 区 改 造 开 工 4 8 户 , 完成 投 资 14 42 .亿
“ 一 五 ”期 间 ,省 住房 和 城 乡 十 建 设厅 深 入 贯彻 国 家和 省 委 、省 政 府
成 目标任 务 的1 3 0 %。
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 ,按照
“ 府保 障 基本 需 求 ,市 场提 高住 房 政 水平 ” 的思 路 ,不 断 加强 保 障 性住 房
建 设 。 由廉 租住 房 、经 济 适用 住 房 、
地供 应 、把 保 障性 住 房各 项 费 用降 到 最低 水 平和 把保 障性住 房建 设 完成 情 况 纳 入 省委 、省政 府对 市县政 府 的 考 核 等 一 系列 具体 办 法 ,全 省保 障性 住
案管 理 和基 础 信 息 库 建设 ;做 到过 程 公 开 透 明、结 果 公 平公 正 。保 障性 住 房 小 区 通过 市 场 竞 争机 制 面 向社 会 公
保障性住房政策与实现住有所居
保障性住房政策与实现住有所居保障性住房政策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住房问题也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住房难题,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力求实现人民群众的“住有所居”梦想。
一、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意义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保障。
住房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台,为那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其次,保障性住房政策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提供平等的住房机会,减少了贫富差距,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最后,保障性住房政策可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解决住房问题,能够促进城市内外的均衡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主要内容保障性住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
政府通过购买或租赁现有存量房源,或者新建住房,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房。
其次是购房补贴政策。
政府对符合购房条件的家庭进行购房补贴,以减轻其购房压力。
再次是住房专项贷款。
通过设立低利率的贷款机制,帮助经济条件一般但具备购房能力的家庭购买自己的住房。
此外,还有住房租金补贴、优化优先选房政策等内容,旨在全方位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三、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效果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在政策的推动下,一大批经济适用房得以建设,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其次,购房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了中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了购房梦想。
此外,住房租金补贴政策也有效地减轻了一部分家庭的租金负担。
总体而言,保障性住房政策在缓解住房问题、推动城市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保障性住房政策的面临的挑战尽管保障性住房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如何确保项目的可持续融资成为一个难题。
其次是土地供应问题。
城市土地是有限的资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安排保障性住房项目,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温州市加快推进“住有所居”工程
近 日 , 兴 市秀 洲 区 “ 字 城 嘉 数
20 0 8年 年底 前 将经 房改 办 、财政
局 审 核后 的房 改 补 额 的 5 %一次 0 性 打 入 该 职 工住 房 公 积 金 个人 账 户 内 , 余 5 %在 2 0 其 0 0 9年 至 2 1 01
G。
。
lij lj珊 ii i;
套 经 济适 用 住 房 的 申 请 受
还原 , 有逼真 的 立体效 果和 丰富 具
的数据 信息 。 目前 该系统 主 要用于
城市规 划 和建设 管 理 , 过模 型平 通 台辅助 , 能部 门能 更加 有效地 对 职
各 类 城市 规 划 与 建 设项 目进 行 控 制和 决策 。
市三维 地理 信息 系统 ” 正式 投 入使 用 ,该 系统 应用 虚拟 现实 技术 , 将
秀 洲 新 区一 期 1 7万 平 方公 里 已 . 6 建成 区域 内所 有 的河 流 、道路 、 建 筑物 、 公共 绿 地 、 政 设 施 等 现 状 市
于 1 平 方米 ,全 年新 增廉租 住房 5
理 、资格 审 定
和 认 购工 作 , 并 开展 经 济 适 用 房租 赁 试 点 工 作 ;三 是 启 动 限价 商 品 房 建 设 ,建 设 农
民 工 公 寓 5万
( 秀洲 区规 划局 与建设 局
云波 )
朱
卜 市兑现 房改 补 贴 虞 支持 职 工 购房
为 促 进 房 地 产 市 场 持续 稳 定
万 平 方米 ,上 半 年市 区启 动 10 00
或货 币补贴 的在 职人 员 , 房改补 其
55
“ 有所居 ” 程 , 实改 善群 众居 住 工 切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15CHINA REAL ESTATE本期专题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成都首位城市带动作用,不断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实施租赁补贴提标扩面,加强公租房后期运营管理,用成都的引领示范助推全省住房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快实现住有所居青晖 戴海龙摘要:成都市不断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实施租赁补贴提标扩面,加强公租房后期运营管理,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实现共建共融共享共治,积极打造以人为本有温度的和谐小区,不断提升保障对象归属感、获得感。
关键词:住房保障;住有所居;房住不炒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3-0015-17收稿日期:2020-01-15作者简介:青晖、戴海龙,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CHINA REAL ESTATE 本期专题1 突出首位城市引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1.1 坚持房住不炒,构建长效机制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住建领域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断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扎实开展“两清单、两配置、两机制”试点,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动态调整保障标准,切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用成都的示范引领带动全省逐步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1.2 坚持规划引领,提升保障效能先后3次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专项需求调查,摸清保障对象、保障房源和保障需求底数,制定出台了《成都市住房保障五年规划(2017-2021年)》《成都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年)》等规划性文件,明确了住房保障的发展理念、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建立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
■寻 目l 黼
问题 ,不 能适 应 当前 经 济社会 发展 阶段解 决 居 民住 房 困难 的需要 。因此 ,建立 符合 我 国 国情 的基本 住房 保 障制度 ,加 快解决 困难 家
I 庭 的住 家
动 作用 的
} 发展 。 续
义 是 :一
庭 的住 房 问题 ,使 困难家 庭享 有与 经济社 会
在 ,成 为经济 发展 的障碍 、社会 政治稳 定 的 隐患 ,阻碍 了 国家 现代 化进 程 。为保证 经济
社会 健康 发展 和政 治安 定 ,世界 各 国普 遍建
立 了公共 住房 政策 ,通 过政 府直 接投 资建设 公共 住房 或者 扶持 建设 社会 住房 、向保 障对 象 发放租 赁住 房补 贴 、对居 民家庭 购房 或基 本住 房建 设提 供税 收抵 扣优 惠 和长期 、低息
平方米 提 高 ̄ 3 多平方 米 ,基 本解决 了改 革 住着 大约30 多万个家庭 。 ] 10 00
初期全 国城镇 普遍 存在 的 “ 房难 ”问题 。 住 总 的看 ,当前住房 有效供 给不 足 ,住房
在改革 过程 中 ,我 国逐 步建立 了廉租住 房 、 保 障工作 刚 刚起 步 ,住 房保 障覆 盖面较 小 、 经济适 用住 房 、公 共租 赁住房 和住房公 积金 相关 制度 还不 完善 ,政 府与 市场之 间 的边 界 等制度 。特 别是 近几 年 ,中央 和地方政 府加 还 不清 晰 ,部 分地 区还 存在着 认识 不到位 、 大 保 障性 安居 工程 投资 ,落实各 级政府 的住 责任 不落 实 、财 政投人 不足 、机构不 健全 等
强化各 级政府 职责 ,加大 保 障性 安居 工程建 积金制度提 高 了住 房支付 能力 。
50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让百姓住有所居
50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让百姓住有所居■论坛主持蓝枫公共住房政策的设计准则■刘洪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一、公共住房公共住房,又称补贴住房,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建造、资助、拥有或管理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低租金住房,以及有公共部门补贴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廉价住房。
公共住房补贴,是由政府提供的激励方式,它通过降低机会成本或增加潜在收益,促使目标市场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去做某些在没有获得补贴时不愿意做的事情。
国际上有社会住房、工人住房、非盈利住房、可支付住房、低收入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屋/居屋、国宅等各种称呼。
有的经济适用房可以租、可以卖,还可以租一部分、卖一部分等很多形式。
公共住房政策是政府以提供公平的住房机会为目标,设计和实施的与建设和使用“公共住房”相关的住房政策。
它的目标是公平住房机会、改善住房质量、实现住有所居。
它通过对住房生产或住房消费的补贴,为居民家庭提供公平的住房机会。
它的细节目标第一是解决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确保其居住在体面的住房中;第二是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第三是鼓励住房自有;第四是实现资源在住房领域内部的公平配置。
如何实现从低到高的目标,怎样选择适合地方居民的目标?主要受几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当地居民居住条件的整体情况;每个城市当前的住房状况差异很大,东部、中部、西部、南部、北部,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间的差异都非常大,它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实力也是相关联的。
另外,还要考虑到对当地住房市场的影响。
公共住房和住房市场是相关联的,谈到对当地住房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也是和我们选择公共住房政策目标相关联的。
要实现住房政策目标,就要通过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供给导向型的住房补贴政策。
指政府通过降低生产者的建造和经营成本,或者提高其经营、销售收入,激励生产者建造面向补贴对象群体的低租金或低价位住房;也可以直接由特定政府部门,或者建立政府背景的非盈利性机构作为供应者,负责公共住房的建设和维护,政府直接提供土地、基础设施和资金或贷款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优惠利率贷款,给予(可转让的)税收优惠或减免额度、承诺租金(价格)补贴等方式,引导和激励私营机构参与公共住房建设。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 )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 )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因城施策,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要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
坚持租购并举,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保障合理的租房需求,满足新市民住房消费需要。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既然以“租赁”“买卖”两个概念各占一半说明当前租房的热点问题还没有彻底根除,仍然存在着二手房价格偏低、信息不对称、监管空白等情况。
针对此种现象,一些开发商抓住“短期限”将“现售”与“期租”结合起来,造成了当下“买房难,卖房难”的局面。
所谓“期租”即由房东向承租者按月或季度支付固定金额租金,通常不随房屋销售周期变动而变动。
期租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相对可控性,但风险同样也很大。
只不过如果投资失败,房东也无须将房屋返回给出租人,因此能够避免双方损失。
从目前情形看,部分一线城市虽已试点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但短期内未必能有效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
关于落实户有所居加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落实户有所居加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各相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落实户有所居,加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坚持规划引领管控,落实村民户有所居(一)依法编制村庄规划。
各相关区要依据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指导乡镇编制村庄规划,为宅基地及房屋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应当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原则,统筹考虑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分区)控制目标,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
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占用农用地,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村庄规划应当对村民住宅建设布局,建筑风貌,房屋间距、层数和高度以及基底面积和高度等作出规范。
(二)严格执行村庄规划。
村民建设住宅应当符合村庄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建设用地,要按程序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建设。
宅基地涉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他各类建设控制地带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报相关部门审批。
宅基地上建房应当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遵守村规民约,方便村民生活,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地区特色和乡村风貌。
(三)分区分类落实村民户有所居。
各相关区可结合本区实际,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并重点通过前三种途径落实村民户有所居。
1.对已经在城镇稳定就业并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村民,可通过纳入本区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户有所居。
没有宅基地但已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村民,村集体不得再为其提供宅基地;已有宅基地再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村民,应按有关要求处置地上房屋并退出原有宅基地,不退出的不得为其提供保障性住房。
2.对具备条件且村民有积极性的乡镇、村,相关区可统一规划,鼓励乡镇、村通过集中建设村民公寓、村民住宅小区等方式,引导村民集中居住,实现户有所居。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吉林省实施安居工程走笔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吉林省实施安居工程走笔作者:姜永年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10期70 年沧桑巨变,从棚户房到高楼大厦,从泥土房到现代农庄,吉林人民住房的变化翻天覆地,乡镇和城市的每一处改变,都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缩影。
棚户区改造惠民生从2006 年初开始,吉林省计划3 年改造1500 万平方米的棚户区。
“如果没有棚户区改造,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房子。
”长春棉织厂61 岁的退休职工王树恩逢人就夸“棚改”好,使他一家由20 多平方米低矮破旧的平房迁入花园小区,有了自己的产权房。
“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新楼,今年冬天能过个暖和年。
”长春市二道区万通花园回迁户于桂英拿着刚领到的新房钥匙,激动得双手颤抖,半天没有打开房门。
吉林省启动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以来,有上百万像于桂英一样的棚户区居民住进新居。
于桂英和女儿在棚户区里住了近20 年,过去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夏天漏雨,冬天灌风,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于桂英只能靠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根本无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老百姓盼新房盼了多少年,最后还是得靠政府啊!”在长春市长通路棚户区改造现场,回族老人马树文说道。
长春市长通路地块人口和房屋密度大,有5000 多户住宅和50多家单位。
市政府把长通路地块列入棚户区改造重点工程,由长春市土地收购储备资金出资对该地块实施改造。
马树文说,长通路地块回族居民较多,政府为了照顾回族居民生活习惯,将新建一个回族小区。
吉林市延川棚户区17 岁的陈小某自幼父母双亡。
延川棚户区改造回迁时,陈小某住进了一套45 平方米的新房,有关部门免去她的一切费用。
丁海全家住长春市天富家园小区,按照政策,他只花了5 千元钱就住进一套54 平方米的楼房。
丁海全说:“住进崭新的楼房,感觉真是不一样呀!心里又激动又兴奋,挨个屋走一圈,新地板、新门窗、新厨房,处处都是新的,上厕所再也不用跑100 多米的路了。
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促进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建规[1998]84号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促进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正文:----------------------------------------------------------------------------------------------------------------------------------------------------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促进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建规[1998]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首规委办),直辖市规划局: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大普通居民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
各地城市规划部门要充分认识这一决策对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重大意义,发挥城市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和“龙头”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规划工作,促进城市住宅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为此通知如下:一、各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针对当前住宅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根据城市政府的要求和城市总体规划,尽快制定住宅(主要是经济适用住宅)和基础设施的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特别是今年的任务和目标,并积极实施。
为了适应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要及早落实一批普通居民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紧做好选址工作,提出规划设计要求,做好初步设计审查和规划实施管理。
要提高规划管理办事效率。
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组织居住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研究制订近期内拟建居住区的规划控制指标,提出规划设计要求,为居住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为确保居住区规划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开放规划设计市场,组织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招标投标,坚持多方案比选,认真拟定评审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竞标评选。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要积极参加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投标,组织精干的技术力量承担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
为加强居住区规划与工程设计的衔接,提高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水平,鼓励有甲级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实行总承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既是城市发展永恒的主题,又是持久的难题。
针对“十三五”时期上海住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近日正式发布的《上海市住房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做出了积极回应。
《规划》顺应国际大都市住房发展规律,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聚焦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深化“三个为主”,优化“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健全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长效机制。
与之前的住房发展规划相比,《规划》有五方面显著特点。
间增加60%左右,预计新增供应各类
住房12750万平方米,约170万套。
为此,住房用地供应也有明显增加,
预计供应5500公顷,将比“十二五”
期间增加近20%。
《规划》不仅首次使
用套数作为新增供应目标的计量单位,
而且明确住房用地供应规模。
其二,聚焦缓解住房困难问题。
为解决本市户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
庭的居住问题,让广大居民共享改革
发展成果,《规划》提出,进一步优化“四
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实物和
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保持保
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旧住房改造力度,
预计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4500万
平方米,约55万套,纳入保障性安居
其三,着力建设购租并举住房体
系。
为了缓解青年群体和各类人才的
居住困难,《规划》提出完善购租并举
的住房体系。
《规划》不仅首次提出
住房租赁市场体系的发展目标,即到
2020年基本形成多主体参与、差异化
供应、规范化管理的住房租赁市场体
系,而且明确了租赁住房的新增供应
规模,预计新增供应租赁住房4250万
平方米,约70万套(含改建、转化、
收储),还将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住房租
赁企业扩大规模,新增代理经租房源
30万套(间)左右。
其四,实行“留、改、拆并举,
以保留保护为主”的旧区改造方针。
转变旧区改造工作观念,从“拆、改、
留并举,以拆为主”转变为“留、改、
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
在保护城
市风貌的前提下,用城市有机更新的
理念,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
环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改造
房屋最危旧、居住条件最困难、安全
隐患最严重、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区域。
中心城区完成以二级旧里为主的房屋
改造240万平方米,实施约5000万平
方米的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积极推
进“城中村”改造和农村低收入户危
旧房改造。
实现既改善旧区居民群众
的住房条件,又保护和传承历史风貌
和历史文脉的目标。
其五,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为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规划》
一方面要求推进房地产市场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加大住房供应总量,优化
住房供应结构,另一方面强调严格规
范住房市场秩序,强化对房地产企业、
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加大
对“群租”、“非改居”等现象的治理
力度。
住房发展承载着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居住品质的百姓期盼。
《规划》凝
聚着各方智慧,而实现规划蓝图,则
需要每一位市民俯身耕耘!
July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