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大自然的语言》习题

合集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自然的语言》①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

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

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②这一类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主要是指生物(动物和植物),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

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为所谓二十四节气,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物候知识的起源,在世界上以我国为最早。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关于物候方面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③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

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

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候观测所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的构造比一般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因此,物候观测的数据是综合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等)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0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习题)(解析版)

0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习题)(解析版)

0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2020·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连翘.(qiào)悬殊.(shū)衰.草连天(shuāi)草木荣.枯(róng)B.侵.害(qīn)延.迟(yán)周而.复始(ér)风雪载.途(zhài)C.孕.育(yùn)农谚.(yàn)冰雪融.化(róng)翩.然自来(piān)D.了解.(jiě)纬.度(wěi)销声匿.迹(nì)簌簌.落下(shù)【答案】C【解析】A.翘qiào—qiáo;B.载zhài—zài;D.簌shù—sù;故选C。

2.选出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草木萌发周而复始消声匿迹风雪载途B.天空晴朗大地苏醒冰雪溶化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花香鸟语次第开放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川流不息丢三落四衰草连天【答案】D【解析】A.应为“销声匿迹”;B.应为“冰雪融化”;C.应为“采集种子”;故选D。

3.(2020·浙江杭州市·八年级)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管理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答案】D【解析】D.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

复:又,再。

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此题与“变化一年比一年大”的语境不符。

故选D。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场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

B.对于我们来说,市场经济是个全新的事物。

八上《大自然的语言》习题

八上《大自然的语言》习题

《大自然的语言》一、基础。

1.给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写出加粗字的意义。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4.《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D.抒情比喻拟人6、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活页月刊()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生存;有生命。

C.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改革开放()A.(花)展开。

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八上《大自然的语言》习题

八上《大自然的语言》习题

《大自然的语言》评估测试练习大自然的语言·评估测试1.给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写出加粗字的意义。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4.《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D.抒情比喻拟人(一)语段点将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习题答案

(完整版)大自然的语言习题答案

5大自然的语言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竺可桢(zhú)翩然(piān) 重峦叠嶂(zhàng) ...B.萌发(méng) 农谚(yàn) 销声匿迹(nuò) ...C.簌簌(sù) 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 ...D.经度(jīng) 差别(chā) 草长莺飞(cháng) ...【解析】B项,“销声匿迹”的“匿”读作nì;C项,“风雪载途”的“载”读作zài;D项,“草长莺飞”的“长”读作zhǎ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大家用同一个题目作文,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相差悬姝。

B.贝壳小心翼翼地把石子含到嘴里,慢慢孕育,使它变成美丽的珍珠。

C.熔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D.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有财产,随着时间的堆移,真理会愈加显露。

【解析】A项,“悬姝”应为“悬殊”。

C项,“熔化”应为“融化”,“熔化”指的是固体通过加热而变成液体的过程,一般指金属、石蜡等;“融化(溶化)”指的是冰、雪变成水的过程,通常用“融化”。

D项,“堆移”应为“推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解析】“周而复始”指一次又一次地循环,一般作谓语,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4.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更替、物候现象、气候变化等,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下列表示四季开始的节气的一)B(项是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解析】《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最新精选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五篇

最新精选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五篇
③句缺少句子成分,修改意见:______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选文有删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6大自然的语言(练习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6大自然的语言(练习2)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纬.度()农谚.()连翘.()簌.簌()萌.发()风雪载.途()2.选出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销声匿.迹()。

A.隐藏B.暴露C.隐蔽D不具备(2)风雪载.途()。

A.满载B.充满C.带着D夹杂3.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2)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4.本文作者______,我国著名的________家,地理学家。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气候灾难,世界正在承受①据相关专家分析,岁末年初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的雨雪天气作为极端气候的表现之一是在全球变暖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

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

②去年7月,互联网上流行着一个戏谑的“段子”:“重庆处处都是海景房,遍地都是游泳池。

”那时重庆已被大雨“浇透”,降水量突破了1892年以来日降雨量极值。

同样在7月,泉城济南也遭到了突发暴雨的袭击,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整个“泉城”汪洋一片。

③除此之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在2007年也有一个洪水滔天的“记忆”。

年初,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安哥拉、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地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

在西南印度洋的留尼汪岛上,还产生了3天连续降水 3 929毫米新的全球降水纪录。

夏季的欧洲,在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地区,降水量打破了1789年以来的同期降水纪录。

7月,非洲迎来雨季,东非和西非多国遭遇暴雨袭击并引发洪灾,大批难民失去家园、流离失所。

而南亚一些地区更是被3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所浸泡,沦为汪洋泽国。

④一边是大雨倾盆,一边却是烈日炎炎。

去年,美国共追平打破了263项温度纪录。

持续高温干燥的天气不仅使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年水位创下历史新低,更助长了去年发生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有史以来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山林大火,22人不幸罹难,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八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题答案八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语言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答复以下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此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

1.草木荣枯、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拟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低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防止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开展。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答复以下问题。

此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

造句略。

2.杏花开了,就好似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似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5《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共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5《大自然的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是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点拨: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理解并概括什么是“物候”。

回答本题时,注意一定要使用全面、准确又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物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发育、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点拨:本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体会本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

回答本题,一定在熟读课文、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思考回答。

第1小题是要求学生明白1-3段的说明思路,因此要着重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以及内容上的逻辑联系。

第2小题是要求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因此要了解说明顺序主要的分类: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此外,还要了解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以及辨别技巧。

参考答案:1.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2.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点拨:本题设置是引导同学们掌握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练习包括两种练习:学生学习课文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而进行的习题练习和工人士兵等人为了获得熟练技巧而经常进行某种动作的实践技巧练习。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篇11.找出下列选项中有错的读音。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 B.斤斤计较 C.满院狼藉 D.昂首阔步( )( )(2)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 C.原形毕露 D.令人喷饭( )( )(3)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 C.难能可贵 D.记忆犹新( )( )(4)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 C.入木三分 D.花团锦族(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 )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3)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 )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A.决定B.制定C.确定D.肯定(4)影子戏,在这里产生了( )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音销声匿〔〕迹连翘〔丨翩〔丨然农谚〔丨差〔丨异孕〔丨育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 .冬季南北温度xu岔sh uC 〕。

2.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 m zh 0〔〕。

3.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 u ye m e i〔〕、西府h ai t dig〔〕、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三、为如下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活页月刊〔〕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 .生存;有生命。

C .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改革开放〔〕A. 〔花〕展开。

B .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B. 植物体的一局部。

四、如下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为哪一项〔〕A某某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某某要到立夏。

B.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拟,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在早春三四月间,某某桃花要比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某某刺槐开花只比早10天。

D.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五、如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 纬度、经度、高低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降临的因素。

六、阅读,然后回答如下问题〔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16大自然的语言根底导练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冬季南北温度xu a n sh uC 〕。

⑵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 a n zh uC 〕。

(3)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 u y e m e i〔〕、西府h a t eng C 〕、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空。

(1)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___ 〔A.发育B •培育C.酝酿D •孕育〕果实的季节。

⑵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 〔A.灵验B .灵敏C .灵活D .灵便〕得多。

“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 “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 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 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 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说明拟人比喻 B .表示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 D .抒情比喻拟人5. 如下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为哪一项〔〕A. 某某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某某要到立夏。

B.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拟,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 在早春三四月间,某某桃花要比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某某刺槐开花只比早10天。

D.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能力提升6•阅读下文,回答如下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②〔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备课资料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音销声匿()迹连翘()翩()然农谚()差()异孕()育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冬季南北温度xuán shū()。

2.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ǎn zhù()。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ú yè méi()、西府hǎi táng()、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三、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活页月刊()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生存;有生命。

C.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改革开放()A.(花)展开。

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B.植物体的一部分。

四、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六、阅读,然后回答问题(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基础过关: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冰雪róng()化yùn()育海táng()特shū()méng()发刺huái()物hòu()yán()热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衰草连天()鬓毛衰()连翘()翘尾巴()差异()差遣()差劲()参差()观测()道观()播种()耕种()落叶()丢三落四()落枕()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风雪载途 ( )A.记载B.充满C.装载D.运载②草木荣枯 ( )A.光荣B.繁荣C.兴盛D.(草木)茂盛③各种花次第开放 ( )A.一个接一个地B.一次次地C.慢慢地D.次序4、结合句子,解释下列词语。

a)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翩然——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簌簌——5、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风雪__ 途草长___ 飞___ 草连天周__ 复始花香鸟___6、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年。

( )( )(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 )(4)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能力提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1 (新版)新人教版 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练习1 (新版)新人教版 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并读准它们。

①差.异()②差.遣()③差.劲()④参差.()⑤连翘.()⑥翘.起()⑦观.测()⑧玄妙观.()2.根据下面各句话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消失了声音,藏起了形迹()②不情愿又没有办法()③难做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④衰败的野草无边无际与天空相连()3.填空。

这篇课文把无比丰富的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从具体、生动的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的、和。

二、阅读(考试)(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_____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___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

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次第:3.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4.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5.本段主要表达方式是,这样写好在哪里?6.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7、根据语境,续写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冰雪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归雁中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8.从整体把握的角度看,选文第1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应该是从开头到第句。

从结构上看,这两层是关系。

9.本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测试卷(附答案)第十六课大自然的语言[基本做法]1.给下列各组多音字注音。

和平()落叶()坏()和面()落枕()出差()失去三样东西,错开四样东西2.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1)物候学——数据反映了温度、温度和其他气候条件的综合,以及气候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

a.观察b.观测c.观看(2)杏花盛开,仿佛大自然在说我们应该快点。

a.耕种b.播种c.耕地(3)物候数据对安排作物、确定造林日期和收集树木种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a.区别b.区分c.区划(4)如果我们能注意物候,选择合适的播种期,这种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a.延迟b.推迟c.推长3.开春后,地球逐渐从沉睡中醒来。

冰雪融化,植被发芽,各种花卉纷纷绽放。

这篇文章使用的表达和修辞方法是()a.抒情比喻拟人b、证明拟人隐喻c.叙述拟人比喻d、描述双重人格化4.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5.下列单词的正确顺序是()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② 物候学记录自然现象,如植物的生长和衰退,以及动物的繁殖和交流,如桃花和燕子,以便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以及这种城市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它为物候。

④ 在现代,利用物候学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即物候学。

⑤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综合演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候鸟越晚北上,桃花就开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季节差异,南北物候现象的天数不同。

中国有着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但夏季温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不同于晚春。

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

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

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大自然的语言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并读准它们。

①差异②差遣③差劲④参差⑤连翘⑥翘起⑦观测⑧玄妙观⑨衰草⑩鬓毛衰2.根据下面各句话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消失了声音,藏起了形迹()②不情愿又没有办法()③难做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宝贵()④衰败的野草无边无际与天空相连()3.给下面的词各配一个同义词、一个反义词。

4.造句。

①苏醒:②次第:③销声匿迹:④花香鸟语:5.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②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至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9天。

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6.填空。

这篇课文把无比丰富的比作大自然的语言。

从具体、生动的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的、和。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7.本段描写自然现象的顺序是。

8.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所表示的意义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①各种花次第开放()学生不要乱花钱()花言巧语迷惑人()爷爷的眼早花了()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这条路,小王最熟了()俗话说:熟能生巧()他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③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是毒草就必须进行批判()要学会明辨是非()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候()9.本段描写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是为了说明什么?10.课文中说,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的语言>>·评估测试1.给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写出加粗字的意义。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4.《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D.抒情比喻拟人(一)语段点将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

(1)差别(2)差异 A() B()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A.虽然但是 B.由于因此C.可是因而 D.但是所以3.指出句中加粗词的作用。

(1)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A.纬度B.物候现象 C.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 D.我国大陆气候显著5.语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即使从科学眼光来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万姿千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薄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

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

即便是针形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

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

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文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

这一发现比外国早一千七百多年。

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

1.用“‖”把这段文字分为两个层次,并写出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字注音。

①薄片________②记载________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打比方引用作比较 B.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C.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D.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4.说说括号内的词语对该句的作用。

①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冬季南北温度xuán shū()。

2.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ǎn zhù()。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ú yâ mãi()、西府hǎi táng()、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三、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活页月刊()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生存;有生命。

C.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改革开放()A.(花)展开。

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这本书是他的劳动果实。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B.植物体的一部分。

四、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六、阅读,然后回答问题(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2)()(3)()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翩然: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二)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这其中很有一番道理呢!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不得超过20个字):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10个字):________答案:1.①qiáo qiào ②shuāi ③guān guàn ④mò mãi ⑤luò là lào ⑥c hā chāi chà 2.①藏②环绕一圈③满④茂盛⑤这样 3.①D ②B 4.C 5.C(一)1.A (2) B (1) 2.D 3.(1)强调说明相差数少(2)表示春天短促4.C 5.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二)1.……六个方向。

‖雪花是六角……(1)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2)雪花的六角形特征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 2.①báo②zǎi 3.C 4.①限定统计范围②精确,表明不排除个别二、悬殊显著榆叶梅海棠三、1.BCA 2.AB 3.BA四、C 五、D六、(一)1.(1)B (2)A (3)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

因为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各种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提醒农民适时安排农事,起到了语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说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1.(1)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与太阳光的关系。

(2)天空呈现蓝色与太阳光的关系。

(3)日落后大自然变成黑色与太阳光的关系。

2.蓝色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和折射。

3.大自然色彩的奥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