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阶段民族文化融合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有关民族融合的材料题

中国历史有关民族融合的材料题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历史话题,涉及到多个时代、多个民族和多种文化的交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大地上的各族人民通过相互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成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将结合历史文献和实例,探讨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

一、夏商周时期的民族融合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起始阶段。

在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逐渐壮大并形成了自己的国家,而与之相对应的,边疆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在与华夏族的接触中逐渐融合。

在商代时期,商王朝的领土就曾扩展到了黄河流域的边疆地区,与西周的建立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而在周朝时期,周王朝更是将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纳入了我国统一的版图之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

二、汉唐时期的民族融合汉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汉朝和唐朝时期,中原地区开始了对西域地区的开发和探索,与东亚地区也有着密切的交流。

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汉唐王朝也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与世界各地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与我国接触的外族也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圈,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的一个新阶段。

在元朝时期,我国得到了蒙古族的统治,蒙古族的文化和汉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相互的融合和共生。

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融合更加深入,在宗教、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着全面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繁荣,这也为我国的后期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现代时期的民族融合近现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融合更加广泛和深入,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全面的交流和互动。

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的认识

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的认识

对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史的认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家庭。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过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例如,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以及长辈的教育引导等,都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进入近代,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融合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国内外的种种变革和冲击,使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出现了纷争和冲突。

但同时也有许多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如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等,在中华民族之间广泛传播,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又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推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

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氛围格局也开始逐步形成。

总之,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要求我们在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同时,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繁荣。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演变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演变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演变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其起源与演变与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史前时期、华夏文明的形成、民族融合、国家建立等方面探讨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演变。

一、史前时期的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黄河流域文明。

在这个时期,中国境内的许多古老文化开始形成,如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等。

这些文化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史前时期的中华民族是由不同的部族和部落逐渐融合而成的。

二、华夏文明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孕育在史前时期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华夏文明的形成阶段。

在黄河流域,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伟大文明开始发展。

华夏族自称为中原之地的主人,他们发展了农业、建筑、文字等方面的创新,并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

华夏文明的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孕育提供了土壤和前进的动力。

三、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时光流转,中华民族的范围不断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也逐渐加深。

历史上,中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大一统王朝,如秦、汉、唐、宋等。

这些王朝通过加强统一政权的控制,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

同时,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各民族交流和交融的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四、中华民族的兴衰与国家建立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建立密不可分。

历史上,中国经历过多次的分裂和统一,每一次的分裂和统一都意味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变化。

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分裂,标志着北方与南方两个地域的民族交流受阻,文化上的区别也日益加深。

而隋唐时期的统一,则使中华民族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统一和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给予了中华民族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五个朝代之一等等。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关系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关系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委托项目(2020ZDGH017-MZ014)作者简介:杨杰宏(1972—),男(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文艺学研究。

2023 8No 8,2023 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8月Aug.,202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关系研究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摘要:中国多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交融共生、辩证统一的关系。

中华民族内部的不同民族之间在文体、题材、语言、思想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交融共生的关系。

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文学架设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沟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灵,促进了边疆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步同构的,随着各民族文化间的学习互鉴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牢固树立中国多民族文学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关系重大,对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文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图分类号:I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8-0114-06 文学是富有人文内涵和生命活力的一种文化表现,它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涵化作用。

我国各民族人民通过文学架设起了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沟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灵,促进了边疆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国家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多民族文学交融共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同步同构的,随着各民族文化间的交融互鉴得以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如果能将中华民族历史上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学纳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范畴中,深入挖掘出其在中华民族文学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这对推动中国多民族文学的深层研究,以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民族融合和文明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这种格局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为我们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分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意义,并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形成原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特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统一的特点。

多样性体现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丰富多彩;统一性则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从而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有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减少矛盾和冲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为各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契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加强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增强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和认同感。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实现共同繁荣奠定基础。

加强民族团结: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政策,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几十年来,中国民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随着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的开放与多元化发展日益加快,对民族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民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了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民族研究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1.1 全球化的挑战和多元文化的碰撞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民族都面临着来自外界的文化冲击和影响,传统文化、民族认同感受到了挑战。

1.2 民族认同的多元性与个体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个体化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个体在不同的背景和环境下形成了多元化的认同。

这给我们对于民族认同和意识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构建共同体意识的内外条件2.1 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共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径。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必须发扬多元文化的优势,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实现更好的共同体发展。

2.2 理论研究的引领与重视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首先需要加大对理论研究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特点和共同点,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推动民族研究的发展3.1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理论框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的理论框架,以指导中国民族研究的发展。

这套理论框架需要更加重视多元文化和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族的多样性和共同性。

3.2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民族研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民族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个时期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动荡和更迭,也是多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探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交融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承。

一、民族融合与交融的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治分裂和战乱的局面,各个地域的统治者纷纷称帝,并形成了多个割据的政治实体。

这种割据局面导致不同民族间的接触和交流增加,也促进了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

1.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着中原汉族和南北方少数民族的较为频繁的交往。

例如,北方的鲜卑族、匈奴族和南方的吴越族、南蛮族等,不仅在政治上有交互影响,也在文化上互相融合。

2. 背景下的外族统治和内部借鉴在南北朝时期,一些外族人物如北方的鲜卑族、匈奴族、南方的侯景、刘宋的势力,逐渐掌握了中国政权。

这种外族统治的背景下,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不可否认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传承有积极作用。

中国文化因此得以在这些外族统治者手中得以传承与弘扬。

二、文化融合与传承的重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各个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形成了新的文化合成体,为中国历史后续时期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民族融合推动了文化的进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和借鉴,促进了文化产物的多样性和背景的丰富性。

这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呈现出开放、包容与多元的特点。

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承袭了上古时期的经典传统,例如孔子儒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同时,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变革的需要,新的学派和思潮如佛教、道教的发展也成为了时代的特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承与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特点,这一时期的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元明清三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不仅涌现了许多融合了多民族的王朝,还出现了一系列文化整合的现象,使得中国的文化得以发展与传承。

首先,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王朝。

元朝的建立源于蒙古人的入侵,他们在国内统治的同时,也不断将自己的文化和习俗融入到中国的社会中。

元朝时期,汉人与蒙古人之间频繁的交流与融合,使得汉族与蒙古族的婚姻成为常态,悠久的汉文化也受到了蒙古文化的影响。

例如,元代的戏剧艺术中出现了蒙古漢子(汉子)和蒙古駙馬(驸马)这样的角色,他们既承继了汉传统的文化,又包含了蒙古的特色。

与元朝不同,明朝是由汉族创立的王朝,然而,明朝时期依然保持了对少数民族的包容与融合。

明朝开启了一个长期的对外贸易时期,吸引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和移民。

例如,明朝的世界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不仅促进了经济交流,也增强了与外国人的文化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接触了各种不同文化的风俗和思想,这些文化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同时,明朝也加强了对民族特色的保护和传承,如依然延续着的京剧和戏曲艺术。

到了清朝时期,中国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清朝自满洲人创建,以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为特点。

虽然清朝实行了满洲文化的主导,但是在统治过程中,满人逐渐融入了中原汉族的文化中。

清朝首创了乾隆文化,将满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从艺术、文学到建筑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清朝依然保持了对其他民族的包容,与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共同发展了多元文化。

综上所述,元明清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是中国历史上重要且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

这一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婚姻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成为常态,同时各个民族的文化亦有所影响。

新世纪新阶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

新世纪新阶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
因此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过程中要从法律和政策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件帮助他们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同时也帮助他们把文字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要全面贯彻党的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层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面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区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使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展
第1 2卷
第1 期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URNA F JXIU VE I Y O L O I NI RST
V0 _ 2 No 1 l1 .
21 02年 1月 ຫໍສະໝຸດ Jn2 2 a . 01
文章 编号 :62— 7 8 2 1 ) 1 10— 17 65 (0 2 0 —00 2




出“ 进入新世 纪新 阶段 , 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 社会 的宏 伟 目 标, 对做好 民族工 作提 出 了新 的课题 和更 高 的要求 。正 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 , 切实 做好 民族工作 , 加快少数 民族和 民族地 区经 济社会 发展 , 促进 各 民族 共 同繁荣发展 , 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 、 加快 推进社会 主义现 代化的必然要求 , 是巩 固和发展全 国各族人 民 的大 团结 、 确保党和 国家长治久安 的必 然要求 , 是开创 中 国特 色 也 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必然 要 求。 这就凸显出了民族 问题 始终 是建设 中国特色社 会 ” 主义所必须处理好的一个 重 大问题 , 民族 工作 是关 系着 党和人 民事业发展的一项 全局 的重 要工作 。正确认识 和 处理民族问题 , 处理好各项 民族工作 中的任务 , 对于 巩固 和发展各族人 民的大团结 、 确保 国家的长治久 安 , 同开 共 创 一个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 的新局 面和实现 中华 民族 的伟大复兴 ,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同时 ,0 1年 5月 , 国政 协副 主席 、 21 全 中央统 战部部 长杜青林在 云南 调研 谈 到新 形势 下 的民族工 作时 , 也指 出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 民族 政策 , “ 扎实 推进各 民族交 往交 流交融 , 巩固发展平等 、 、 助 、 的社会 主义 团结 互 和谐 民族关 系。要加快少 数 民族 和 民族地 区发展 , 大对 口 加 扶持力度 , 逐步缩小民族间 、 区间 、 乡间 的发展 差距 。 地 城 要深入开展 民族 团结 进步创 建活 动 , 丰富完 善创建 活动 内容和载体 , 民族 和睦相处 、 使各 和谐发展 。要 切实加强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一、概述1. 纪录片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概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纪录片在新时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纪录片逐渐从过去的政治宣教模式转向多元化、个性化的创作方向。

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尝试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现社会的真实面貌。

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纪录片也开始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

进入21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更加迅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中国纪录片在创作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纪录片创作者开始更加注重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影像的方式记录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崛起也为纪录片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观众群体,使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展映等活动,展示中国纪录片的风采和实力。

同时,中国纪录片也开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的认可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

可以说,中国纪录片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

通过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积极拓展传播渠道,中国纪录片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创作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一文的第二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意义。

这一章节将着重分析民族文化传承对于国家认同、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多样性的贡献,并揭示纪录片创作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民族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认同感的塑造至关重要。

文化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基石,而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根基,其传承和发扬对于培养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期如何借鉴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新时期如何借鉴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新时期如何借鉴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摘要:想要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就必须要有机结合实践要求,坚持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等原则,采取多种途径创新性转化发展传统文化。

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原则与具体途径。

关键词:新时期;借鉴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是因为有着崇高价值追求和伟大精神支撑,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内容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这些智慧也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更需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以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对民族文明、风俗以及精神的总称,其主要是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作为主干,且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与渗透,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成的文化整体。

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讲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其是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可以划分为行为规范、艺术形式、民俗、建筑等多项内容。

其中行为规范类内容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等。

艺术形式类有琴、棋、书、画、养生、民谣、四大发明等,同时还包含《红楼梦》、《三国演义》四大名著,诗、词、赋、小说、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各民族传统节日等。

传统音乐、古玩器物、地域文化、武术、民间艺术、戏曲等也都属于我国传统文化。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一)古为今用原则传统文化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较大推动作用,这也是我国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原因。

想要切实将传统文化弘扬下去,便要着眼于时代发展思考实际问题,结合现实需求进行传统文化利用,才能使其利用效率得以提升。

要坚持古为今用原则,避免出现食古不化的态度,并要反对虚无主义,正确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推陈出新原则传统文化也要不断自我更新,吸收其他文化优秀内容才能凸显其现代价值。

因此说传统文化弘扬时一定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避免出现不思进取的现象。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本研究的课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该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学科教学中,以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

本研究将以学校层面整体进行研究,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寻找适用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学科教学的理论并通过实践对其进行验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外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

国内学者主要从文化融合、教学策略、教育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

例如,XXX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自信感的关系;XXX等学者则从教学策略入手,提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在国外,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以日本最为深入。

日本学者通过实践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日语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灵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学科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为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初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文化自信。

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我们将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结合多学科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探索有效途径,丰富和完善学校学科课程内容。

在国内,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也涌现了一大批的学术成果。

学者们从传统伦理取向与德育、传统思维方式与数学、传统养生理论与体育等方面探讨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路径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路径

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路径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路径引言:新时代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一、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 新时代的特点和挑战: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2.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定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文明。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1. 多元性与包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和思想,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2. 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我们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

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我们要积极应对挑战,推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3. 历史传承与自我认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还包括历史传承与自我认知。

我们要深入研究和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并根据这种历史传承,对自己的特点和方向有更清晰的认知。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1. 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之一是通过教育与人才培养来推动发展。

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还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 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也需要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

我们要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让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当我们在探讨人类学和社会科学时,民族志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领域。

民族志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方法,它通过深入了解特定文化或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价值观等,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行为的丰富视角。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民族志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它们分别是传统民族志、现代民族志和后现代民族志。

民族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西方探险家开始对非西方社会进行描述和研究。

这些描述最初是以游记的形式呈现,但很快就被系统性地整理成更具分析性的民族志。

在20世纪中叶,由于冷战和殖民地解放运动的背景,民族志开始更加文化相对主义和本土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也见证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志作品的问世。

传统民族志时期的特点是在理论和方法上相对单一,主要对特定文化或社会群体的描述和分类。

这一时期的民族志作品通常以客观、中立的方式进行叙述,追求对被研究文化的真实呈现。

然而,传统民族志也受到了批评,因为它过于强调文化的静态性和普遍性,忽略了文化动态性和差异性。

随着20世纪60年代社会科学的兴起,现代民族志应运而生。

现代民族志更加文化动态性和社会过程,强调对被研究文化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再仅仅是对文化的简单描述,而是试图揭示隐藏在表面下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逻辑。

现代民族志在研究方法上更加灵活,纳入了参与观察、访谈、社区调查等多种手段。

而后现代民族志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出现的。

后现代民族志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后现代民族志研究者主张对被研究文化的多元理解和诠释,认为民族志并不仅仅是关于对象的研究,更是关于我们如何理解和诠释对象的研究。

后现代民族志在分析方法上更加深入和复杂,它不仅文化本身,还文化在历史、政治、经济等多重语境下的动态变化。

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完全断裂的,而是相互、相互影响的。

传统民族志是现代民族志和后现代民族志的基础,它为后来的民族志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框架。

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

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

-044-2023年第26期(总第366期)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更迭中凝聚的智慧结晶,为无数中华儿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当前,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繁荣都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

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学优势,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做好思想政治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解析(一)革命时期凝聚的红色文化所谓红色文化,是指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带领的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实现革命理想道路上所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这些都体现着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精神。

革命战争时期作为我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其中以无数革命先辈心血凝结而成的精神财富值得被一代又一代人铭记。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史,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坚定地支持社会主义,为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奠定基础[1]。

并且,红色文化中还蕴含着革命先辈勇于挑战强权和不畏艰难的优良品质,也能对学生的人格进行积极引导,有助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自古以来传承的节日文化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展缤纷多彩,中华传统节日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结晶,并且纵观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不与歌颂人民群众的辛勤劳作或者赞扬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有关。

例如,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其习俗有五:一是登高,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此时正值秋季,自然景色宜人,正是游历山间的好时节;二是在门前插上茱萸,驱除蚊虫;三是赏菊,在欣赏菊花的同时,采摘菊花酿制菊花酒;四是制作白米糕,又叫重阳糕,因为“糕”与“高”谐音,有步步高升的寓意;五是饮酒。

后来,重阳节和敬老爱老的活动密切相关,被定为“老人节”。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类型化研究———以地方实践典型案例为样本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类型化研究———以地方实践典型案例为样本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资源、信息快速流动,社会结构加速变迁的“液态社会”,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离开聚居地流向都市[1],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考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共性策略,有助于实现民族互嵌的政策目标。

不同民族成员在当地社会所嵌入的结构位置不同,因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行为及结果。

各民族成员主体在所处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及所形成的关系模式影响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的不同行动逻辑。

基于此,本文尝试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区结构典型个案,进行理想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民族社区的运行机制,进而为构建各民族深入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提供参考。

了解这些“微型社会”中各族群众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利益、情感、关系联结点,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学术支撑。

围绕这一目标,本文结合当前不同模式下社区建设类型,理清涉及经济、文化、地理空间等多层级交流交往交融模式存在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逻辑。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内涵来看,学者们认为民族交往是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凝聚过程,是民族“内生”发展的一种方式。

民族交流亦是一种民族交往,应从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上进一步深化。

民族交融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吸收各民族的优点,实现共存共荣共赢的过程[2]。

笔者认为,民族交往主要是一定历史背景下不同民族个人、组织、群体之间的相互往来,虽然交往层次较低浅,但也为民族的生产生存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族交流是一种层次较高、程度较深的民族交往,是在物质交往前提下,逐步上升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全面交流。

民族交融是在交往交流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互学共进逐渐形成相互包容的民族共同体的过程。

可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关系,交往是方式和前提,交流是内容和延伸,交融是本质和目的。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来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因果关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标。

中国民族探究之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民族探究之民族文化融合

中国民族探究之民族文化融合引言: (3)发展脉络: (3)远古: (3)先秦: (4)秦汉: (4)魏晋南北朝: (5)隋唐: (6)宋辽夏金元: (6)明清: (6)民族融合的特性: (7)参考文献: (8)引言: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伸。

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绝非自我禁锢。

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民族文化相激相荡,中国文化因此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形成和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民族必然会消亡。

民族的消亡并不意味着民族从地球上消失,而是指民族之间的差别的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融合。

民族消亡之时,正式民族融合之时。

民族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自然趋势。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中华民族之一大特征。

”我想沿着时间的顺序,从远古至清代,简略分析一下在这历史岁月中的名族文化融合的过程。

由于史料真的非常多,我也不能面面俱到,我自己选择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发展脉络:远古:从远古洪荒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神州大地上。

当中华先民开辟草莽、创造物质文明之际,文化的创造也同时开始了。

大量的文献和考古材料证明:中华民族文化的溯源,不是单源而是多源的,不仅黄河流域,还有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西南高原、北方草原······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华文化的曙光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

迄今为止,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400多处,它们遍布中国25个省。

从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马坝人、大荔人、柳江人、河套人至山顶洞人,在一百多万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进行了艰苦的劳动。

在这一时期,对于文化,主要是以形成为主,加之缺乏相应的交通工具,山长水远,各种民族之间的交流非常少。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多元文化融合的漫长进程中,元代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是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现象。

这一时期,大批西域人从西域东迁至中原汉地,寓居大江南北,与汉人杂居,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不同宗教的文化交织碰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敦煌北区出土了大量创作于元大都的多语种文献,这些汉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婆罗谜文和藏文等敦煌文书及艺术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形成的重要见证。

在元代,大量西域文人汇集元大都(今北京),进行佛经的翻译和刊印工作,这些文学和宗教作品经由丝绸之路流传到敦煌,并在河西一带广为传播,丝路沿线多元文化充分融合。

在历史上,魏晋之后由西域东传到中原的佛教,蒙元时期又由元大都的西域人翻译、刊印并回传到西域地区,他们把汉文佛经翻译成回鹘文、蒙古文、藏文等多种文字,传播到敦煌、吐鲁番等地,这种佛教文化回流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形式。

元代佛经的翻译地点主要在元大都。

“京师佛寺自来甲天下”,大都地区的佛教寺院在200所以上,是元代佛经翻译与刊印的主要场所,如万安寺、普庆寺、弘法寺、大护国仁王寺等都榜上有名。

在这里,来自西域的高僧大德同时也是翻译家,他们把《华严经》《父母恩重经》等汉文佛经翻译成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和藏文等多种文字,刊印成册。

还有生活于元大都的西域文人如迦鲁纳答思、巙巙、安藏、必兰纳识里、智泉、阿邻帖木儿等,也精通汉文、藏文、回鹘文、蒙古文等多种语言,并直接领导、参与了佛经翻译的工作,形成了元大都的西域文人圈。

敦煌出土文献显示,迦鲁纳答思在白塔寺、本雅失里在普庆寺、智泉在护国寺翻译佛经,元大都超越西北地区成为西域各族群文化的中心。

元代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学、美术、宗教等内容的作品大多来自元大都,京师与敦煌、吐鲁番地区联系紧密,可谓千里呼应。

举其要者,安藏、必兰纳识里和智泉创作于元大都的诗歌被装订在一起收入《回鹘文佛教诗歌集》并流传于敦煌。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思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是什么,以及如何推动其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

一、科技创新与智能化趋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

智能化的趋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对传统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中华民族应积极适应和引领智能化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

二、文化多元与跨界融合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文化多元与跨界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华民族应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跨界融合不仅体现在文化领域,还可以延伸到艺术、科技、商业等各个方面,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趋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还包括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过度的工业化和资源消耗已经造成了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因此,中华民族应当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的稳定增长,更需要注重社会公平、生态保护和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绿色环保的方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趋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还包括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和公义的需求越来越高。

中华民族应重视社会公益事业,解决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关怀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人文关怀的趋势也包括对于人的尊重和人权保障,促进个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趋势包括科技创新与智能化趋势、文化多元与跨界融合趋势、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趋势,以及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文化 的转型 , 会的稳 定与协调发展 , 进民族 团结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都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 义。本文从理论和 实 社 促 践 上分析 了民族 文化 融合 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 剖析 了各 民族文化 融合的一般 规律 。最后从 加强社 会环境 的建 设和 内部驱 动 力的觉醒, 给予少数 民族 群体 以无条件 的经济上和 文化 上 的支持 以及 扩宽文化 融合的广度 与深度 三个 方面探讨 了促 进 民族
文化 融合 的机 制 。
[ 关键词 】
多民族 国家; 民族文化 ; 文化 融合
[ 中图分 类号 ]G 3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5 【0 2 O —05 —0 0 8- 0 3 2 1 )7 17 4 - -
是建设 中国特 色的社会 主义文 化 的重大 课题 。就 文化层 面 而言 , 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民族 文化的价值 系统 、 思维方式 、 伦理观念 、 国民品性以至审美情 趣 , 于不 同地 域、 同民族 对 不 文化 的交往 和各 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将 产生难 以估量的影响 。 我们对待文化全球化的态度不应是逃 避 , 应是正确解 渎和 而

促 进 民族 文 化 融 合 的 必 要 性 与 重 要 性
型。此外 , 面对大众文化 日渐 强势 , 加之现代传播手段进 步 ,
无孔不入 的影 响着人们 的认 知和行 为 。少 数 民族 的文化 也 要经历一个“ 扬弃 ” 的过程 , 现代社 会生产 方式相适 应。 与 …
( 全球化和经 济发展 的客观要求 一) 进入 2 世 纪以来 , l 人类相互交往 的空问进 一步扩大 , 不
变全球化和本土化 间的尖锐对立为平等对话 , 共荣互补。
( ) 二开发战略的实施 和我 国加入世 贸
组织 , 中国各 地区的经济 正在 加快 融人世 界之 中, 少数 民族
数 民族 之间在政治、 经济 、 文化 上的广泛交流 与融合 , 以及在

叠 : : L 襄警 : : : : ‘: t =, : . :

新 时 期 新 阶段 民 旋 文 化 融 合 研 究
陈景 聚
( 西安财经学院 , 陕西 西安 70 0 ) 110
[ 摘
要]
在新 时期新阶 实现各民族文化高度融合 与创新 , 建设 有 中国特 色的社 会主 义文化 的重大课题 。它对 于少数 是
主动参与 。面对文化全球化 的强劲走 势 , 我们 的任务是对 民 族文化进行准确定位 , 在与世界文化的融会 过程 中不断强 化
民族文化 的特点 和个 性认 同 , 丰富 民族文 化 的蕴涵 , 提升 民 族文化 的品位 , 民族 文化在 不断 创新 中得到 丰富 和发展 。 使
我们应 当以开放 、 健康 的心态 参与 文化 全球化 的历史 进程 ,
随着全球化程度 的不断加深 , 多元 文化的 冲突与融合 己 成为影响 国家和 地 区安全 的重 要 因素 和全 球关 注 的焦 点。 我 国是一个 多 民族 国家 , 族人 口众 多 (占全 国总 人 口的 汉 9 . 1 ) 各少数 民族人 口占 8 4 % 。据 2 0 15 % , .9 00年第 五次全
形成 了“ 多元一体” 民族文化格局 , 的 这不仅有 利于民族 的 团
结 和国家 的统一 、 会的稳 定 , 社 更有利 于我 国进行 现代 化建
设。

数 民族地 区的文化融合 问题 。其二 , 信息技 术 的广泛 引用对
少数 民族文化 的猛烈 冲击需 要 我们理 性完 成文化 的现代 转
少数 民族 聚居 区实 行 民族 区域 自治 制度 提供 了客观 条 件。 长期 以来 , 汉族文化 与少数 民族 文化通 过不断 融合 , 已基本
传统文化 的传承 面 临着 更大 的挑 战。 由于少 数 民族 的文 化
生态相 当脆 弱 , 一旦 遭 到破 坏 或消 失 , 再也 不 可能 复制 。 就 因此 , 为了社会的协调 与 民族 文化 的发 展 , 必须 高度关注 少
国人 口普 查 数 据 ,5个 少 数 民 族 中 ,0 5 10万 人 口 以上 的 有 1 8
个 民族 , 中壮族人 口最多 ;0万至 10万人 口的有 1 民 其 1 0 7个
族; 不足 1 万至 1 0万人 口的有 2 0个 民族 , 中珞 巴族 人 口 其 最少。汉族 分布在全 国各地 , 主要聚居在黄河 、 江、 长 珠江三 大流域的中下游和东北平 原。5 5个少数 民族虽然人 口少 , 但 分布的地区却很广 , 占全 国总面积 的 6 . % , 约 4 3 主要分 布在 东北 、 华北 、 西北 、 南 的边 疆地 区。云南 省居 住着 2 西 O多个 民族 , 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一个省份 。中国各 民族 的分布 是 呈又杂 居又聚居 、 互相交错居住 的状 况。这 就为汉族 与各少
2 l 第 7期 O 2年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 a fIio igAd nsrt nColg o r l , nn miit i lee n o a ao
N . 2 2 o 7, 01
(第 1 4卷第 7期 )
( o.4 N . ) V /1 . o7
王 拿 ≮尊
同文化形态 的交融使各 民族文化 的差异 日益显现 , 人类 文化
将在全球化语境 中进行 一次 空前 的文化整 合。正 确地 审视 文化全球化 , 自觉地构建 现代 文化形 态 , 实现 文化 高度 融合
其三 , 各民族 的文化形成 过程 中, 由于地 域的封 闭性 和交 际
范 围的限制 , 在其 发展中会 积淀起独特 的文化传 统。这种相 对 的独立性会使其 文化 具有保 守性 和排 他性 。这对文 化传 统 的保护是积极 的 , 对文化 传统 的发 展却 是有 害的 , 但 会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