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作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谈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谈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习作练笔的主体。
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
能不能让全体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的关键。
一、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40分钟还给学生。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旧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审题——立意——选材——起草——修改——成文。
它限制了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
我对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把单一的班级教学改为分组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变“教”为“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提倡互帮互学,把老师整节课的辅导变为:老师用四分之一的时间指导,启发思路,学生用四分之二的时间动笔写作,留下四分之一的时间点评、修改。
让学生练中改,改中练。
再用典型例文集体评议,互相评议,然后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把课堂40分钟还给学生,使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二、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主体作用,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有效地指导就是及时给学生以帮助和点拔。
同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第二,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第三,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在作后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并在品味成功的喜悦的同时爱上写作。
浅谈作文教学之“淡化”
浅谈作文教学之“淡化”作文是读出来的,更是写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评出来的,教师更不能在写作课上划定范围,制定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
因此,我主张整个作文教学过程应“淡化”处理。
一、理论指导要淡化写作心理学认为动笔之前是写作过程中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段,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之前的思考。
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哪来实践中的创新?而创新就要跳出既定的框框和模式,它要有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和思维空间。
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创新意识也就越活跃。
写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理论往往显得很苍白。
叶老的“游泳”妙喻已明白地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
而事实上,在开放性的命题作文面前,多数学生的苦恼不是“怎么写”而是“没啥写”。
因此,教师在学生写前不能让自己的思维限制或主宰学生,不能给学生的写作带上镣铐。
在写作教学中要淡化理论指导,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充当一个点火者,让学生自己燃起思想的火焰。
二、书面批改要淡化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习作的修改和评价,也是对学生的信息反馈。
近年来,在改革实践中推出许多新的批改方式,主要有抽样精批精细改、学生自改互改、师生同改和面批面改等几种。
这些新的批改方式的采用的确减少了教师的负担,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批改就是再次创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因此,教师面对作为本伏案批改的实际意义就很值得怀疑了。
“句有可删,字有可减”,给予圈圈画画,自然有利无害。
然而在这个强调学生思维独立和个性创造的时代,在太多的方面,老师不能做裁判,不能当权威。
在学生“缺席”时的书面批改就很难做到“尊重写作主体意识”了。
这种批改指导同样会束缚学生的写作个性。
另外,从社会心理学和信息学的角度讲,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过程。
作文批改就是信息的交流。
而书面批改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交流,其缺点是会造成信息的盲目传播和被动接收。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4-117-01读书、写字、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作文又是最让老师费心费神的。
往往老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帮助学生批改作文,苦口婆心地说教,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很大的提高。
究其原因,我想,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得来。
光靠老师说教是不行的,应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练习、体会来提高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应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低年级没有专门的作文课,其作文启蒙有其自身的特点。
下面我就自己教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的做法和体会来谈谈我是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启蒙教育的。
一、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
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
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有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
他把学生带到图书室,随手拿一本故事书,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然后老师再让几位同学讲故事,接着让每一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
在此基础上,老师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纸,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
学生写完之后,老师领着大家把各自写的“故事”细心地折叠起来。
这时候,老师说:“好极了,我祝贺你们。
你们不简单,都会写书啦!等会儿放学,把你们自己写的书带回家去,请爸爸妈妈读。
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们的。
”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
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
学生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
再如,低年级孩子写作文写什么呢?怎样写呢?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写你想写的话;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都可以写。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创造性的进行作文指导,运用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阅读;主动式写作;作文升格;教学相长;展示平台让学生喜爱写作,让写作变得轻松,是我们对写作教学的终极追求,但现在的的写作教学多是“被动式”的写作,不仅忽略了学生表达自我的动机与欲望,也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写作的创造性质。
学生的写作更多的是完成作业与任务,而不是在按照自己的设想与设计,来创造一件作品。
最极端的就是抄袭,最拙劣的是抄袭全文,更多的是抄袭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表达方式,别人的思路。
学生的作文总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写作教学无视学生自我创造的冲动,扼杀了他们创新的欲望,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转变写作教学的思维模式。
1变“被动式写作”为“主动式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教学目的太功利,写作教学主要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太单调,采用教师单一指导、评改、讲评的形式,多形式,轻思维,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去获取知识,形成作文能力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作文教学的效率,更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日本教育家芦田惠之助说“阅读之方法即是读自己,写作之方法即是写自己,听话之方法即是听自己,讲话之方法即是讲自己”。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思自我。
老一代教育家总是大力提倡写真情实感,其立意不仅在于写作本身,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一种坦诚的表达勇气,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
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学生大胆书写自我,“我手写我心”。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深切认识到生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要从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出发,密切联系社会生活资源,注意通过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天地里学习作文,体味作文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正确引导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正确引导,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
作文教学的常态是教师在黑板上布置一个或几个作文题,让学生任选一个作文上交,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上几句评语,就算完成了一次作文训练。
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写作能力是很难提高的。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热爱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首先,是让学生敢说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即有“情”是写“文”的基础。
如果教师不能把学生引到想表达、情不自禁地表达这种欲望中去,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力!要想让学生敢说,首先得让学生感觉“说”很容易。
一次,我在黑板上板书作文题,听到后面有学生在小声说话,我转身看到下面学生有挤眉弄眼、折叠纸飞机,用笔做游戏,只有少数人在注意我在黑板上写东西。
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我敲了敲黑板,轻轻地说:“同学们,老师刚才在做什么?”有个同学举手回答:“老师在写字。
”我连忙表扬:“哎呀,你真乖!说明你一直在认真地观察老师,听老师讲课,很好!”看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了,我又问:“老师在怎么样写字?”“老师在认真地写字。
”“谁能比她说得更细致一点?”“邓老师捏着一个粉笔头在有些破损的黑板上认认真真的写字。
”我继续问,“那你们在做什么?”有些学生害羞的低下了头,我就请了几个同学来把刚才自己做的事说出来,并且引导他们说具体,如先前说话的同学说:“我在说话。
”――“我在和同学说话。
”――“我在和张XX悄悄说话。
”――“我在悄悄和张XX说着下课了我们要去打球的事。
”我又引导学生用两句话把老师做的事和学生做的事连起来说一说。
然后评价一下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纷纷表达。
最后,我让大家把刚才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告诉他们,你们写的这些文字就是作文,不过还可以细化修改。
学生们觉得很新奇、很自豪,他们突然发现,其实作文不是很难!其次,是让学生会说要让学生会说,阅读、积累是必须的方法。
小学语文论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人教版新课标读书、写字、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作文又是最让老师费心费神的。
往往老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逐字逐句地帮助学生批改作文,苦口婆心地说教,但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没有很大的提高。
究其原因,我想,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得来。
光靠老师说教是不行的,应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练习、体会来提高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应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低年级没有专门的作文课,其作文启蒙有其自身的特点。
下面我就自己教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的做法和体会来谈谈我是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启蒙教育的。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写作也是一样,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能在作文起步阶段写作积极性就受到挫伤,否则将会对他以后的写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个写作自尊心受创的孩子,将会视写作为一种负担和痛苦,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是很难写出好文章来的。
所以,在一开始就要小心翼翼地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保护他创作的积极性。
1. 要同儿童实际水平出发,明确目标,创设儿童作文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兴趣。
根据一、二年级学生语言心理的发展水平,老师的要求应定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完整的话,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写明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这些要求在科学、民主、有效的说话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是能够达到的。
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学生才会有兴趣。
要求过高或过低都难于产生兴趣。
但是,要求是可以上不封顶的。
对于一些语言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不能用这个标准来压抑他的发展。
2. 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
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日记交流活动。
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日记交流活动。
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好日记;有时让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日记,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有时,把学生组织起来到兄弟班级宣读自己的优秀日记,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作 文要 求——适度 宽
松, 让学生觉得作文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家都说 作文难 ,是 因为好文章确 实难得 , 中心 明确 , 布局 合理 , 次清晰 , 层
语 言 生动 ,蕴 含 的 哲 理 或 感 情 能 深 深 地
求” 。不同的年段 , 同一年段的不同学生 ,
同一 学 生 的 不 同 阶 段 , 求 都 应 有 “ ” 要 度 , 老 师 必 须 好 好 把 握 ,不 能 让 学 生 马 虎 过 关 。 让 学 生 既觉 得 不 难 写 , 能 在 某 些 要 又
请函 、给学校或班级 的宣传 图片配解说 词、 给家 长写一封信 、 制作 主题 为“ 我爱 我家” 的手抄报 、 为红领 巾广播站写稿 、 节 假 日给友人送贺卡、写信等实践活动 , 促
而私人空 间里则纵横驰骋 ,想怎样 写就 怎样写 , 充分发挥 , 反而写得精彩极 了。 僵化 的近似 “ 股” 八 的作 文要求 , 压 制 了学 生活泼 的天性 和丰 富的想象 力 ,
阻塞 了学 生 从 丰 富 多彩 的生 活 中 获 取 新
二 、作 文题 材——源 于生 活, 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
学生在写作文时 ,常常会感觉没东 西可写 , 笔尖生涩 , 一方面是 由于教师设 计 的作 文题 目不切 实际 , 远离学生 生活; 另一方 面是 学生的视野狭窄 ,获得 的信
息 量有 限 。作 文训 练 的 立 足 点 是 联 系 学
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 提高写作能力。
2组 织活 动 丰 富 生 活 .
譬如元旦举行联欢会 ;植树节养护
校 园的小树 ; 父亲节 、 亲节 帮助父母做 母 家务 ; 教师节 给老师写一封问候信 ; 阳 重 节为老人献上一份爱心 ……这些活动学 生亲 自参与 , 必然感受深刻 , 是很好 的作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在当前语文试卷结构中,作文仍是半壁将山,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为语文老师都很重视学生的作文,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都下了不少功夫,用费劲心思,殚精竭虑来形容语文老师的辛勤并不为过。
让学生写作文前精选题目,课堂上耐心引导(从标题、布局、详略到选材、用词、立意等方面)。
课下除了备课写教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一篇篇阅读、评改、下批语,可谓用心良苦,可是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仍不尽人意:工整程度、对老师评语的态度令人寒心!大部分学生仍是谈作文色变,畏之如虎,写成的作文仍是语言乏味,内容空洞,胡编乱造,矫揉造作,情感苍白!老师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于是不少语文老师苦恼无奈,抱怨失望,但是又找不到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有效办法。
静心思之,笔者认为不如放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这也许能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改评中解脱出来,也能多少提高一些学生的写作水平。
放手,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科学的引导,有序的训练,教给学生自己改评作文的方法,让学生科学的赏析评判一篇文章的优劣。
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去感悟,去总结归纳出写成佳作的法宝。
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角色享受评改作文的乐趣,达到提高水平的最终目的。
试想:一个学生如果能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不足时,下次作文他会犯同样的错误吗?一个学生如果能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优点时,下次作文他是不是会模仿学习别人的长处呢?一个学生如果能发现别人作文中的靓词丽句时,他是不是会特别欣赏反复品读呢?放手时一门艺术。
如何放手?如何让学生学会改评作文是需要每一个语文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不揣浅陋,下面就谈一下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等于是抛砖引玉吧!一、合理分组。
一个班级假设有五十名学生,可以分成十个小组,即五个人一组。
各组间的性别比例,程度构成要基本相同,同组成员的组成要多样化:性格多样,程度不同,从而达到性格互补,优生帮差。
每一个小组均选一名作文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语言表达好,热情开朗的学生当小组长。
初中作文:让学生成为评改作文的主角
初中作文:让学生成为评改作文的主角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进行,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校专门设立的作文课上简单地选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背诵,随后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上。
批改好作文,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写作能力就成为每个语文教师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进行作文批改,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
一、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蓬勃发展,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成绩就是一切,中考就是指挥棒,为了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提高试卷上的分数为目标,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的体验。
“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孩子们原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僵化了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千篇一律地按照教师思路来进行写作,每个题目写下来几乎都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作文的要求是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用想大家都会知道,全班同学身上都发生过同一个故事,怎么可能是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教师即使是精心批改,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毫无帮助。
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写作没有真正的表达欲望,写作能力也就谈不上提高和进步。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思想也要不断更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写作教学的主角,把评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传统教学中作品的批改都是按照教师的思想来进行的,学生的思想引不起共鸣,学生修改的欲望不强烈。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摘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影响。
作文引导的如何,对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教给学生关注生活的方法,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观察、写日记的习惯,是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课堂主人的主渠。
关键词:激发兴趣关注生活大量阅读养成习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作文则是语文学习水平的综合体现。
可是长期以来,作文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大部分学生一说起作文就“谈虎色变”。
有的烦恼没有素材可以写,有的不知道怎样组织文章,有的假话连篇,无病呻吟。
每到作文课,老师想尽办法做好习作指导,可学生总免不了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从而下笔千言?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做好四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教学的过程,包含着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
教师的情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配合默契,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生性活泼,情趣盎然。
我在平时的作文课堂中十分重视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设法寻求契机融洽学生的情感,努力引起学生的写作意向,使学生在习作成就中激起旺盛的求知欲,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可言。
因为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科学家们谈起学习时也总会说:“我们学习的力量是兴趣。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采用的方法灵活多样。
如:有一天,由于前一节是体育课,下课后,同学们仍在操场上玩个不停。
上课铃响了,正当我要准备上课时,门外突然一声“报告”,进来一个汗流满面的男同学,他手里抱着一个篮球,肩上搭着衣服走向座位时还向大家做了一个鬼脸,引起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刚坐下,门外又传来了一声“报告”,这个同学进教室时昂首挺胸,神气十足,迈着正步走向座位,俨然一个仪仗队的队员。
作文教学应淡化
作文教学应淡化“清规戒律”刘小佳小学生怕作文,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一大现象。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就应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冲破旧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让学生自由想象。
一、淡化命题,自由表达小学生习作是起始作文,只要有话写就可以。
如写人的作文,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
可写爸爸,也可写妈妈;可写老师,也可写同学;可写大人,也可写小孩;可写好人,也可写坏人……只要学生能用具体的事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就可以了。
他即使写了个坏人,只要他能把这个坏人坏在什么地方写出来,就可以。
同样,如记事的作文,也可以让学生在“记事”这个范围内自拟题目。
无论写什么事,只要他能写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参加和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就可以。
他可以自由发挥、自由表达。
即使他写了一件坏事,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只要他把事情写清楚了,也就达到作文的目的了。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作文,才会觉得作文没什么可怕。
二、淡化文体,想象创新传统作文教学十分重视文体。
过分强调某种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作文的手脚。
其实议论、说明、记叙有时是并用的,即使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中也夹有说明和议论。
所谓夹叙夹议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应淡化文体,激发学生在习作时想象创新,对自己的思想该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不应强求一致。
修订版“大纲”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读书笔记、日记。
这就把小学生作文的文体要求放宽了。
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提倡写想象作文和记实作文。
三、淡化章法,体现个性传统的作文教学十分重视文章的篇章结构。
小学生习作时,如过分讲究这些,就会导致作文雷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有个人的特色,小学生的习作要强调自我,提倡写放胆文,在自由表达思想的前提下再讲章法技巧。
如写《我的爸爸》这类题目,习作时不一定硬要学生写出爸爸的好品质,只要求写出爸爸的特点就行了。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学生作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它离不开特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
也正因为如此,刚刚接触作文的中年级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而感到写作很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
这个现状迫使作为教师的我们陷入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我想,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概括地说,就是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呢? 我根据自己作文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一、把握正确的写作教学思路现代教学讲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要研究“学生怎样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得思考写出一篇作文的真正过程。
一篇文章从孕育到完成总得经历构思、谋篇、起草、修改等一系列的过程,过程中的任一环节,都必须学生亲身经历,才能真正发挥了学生这一写作主体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命题作文模式中,往往只抓了“起草”这一环节,经过命题,“逼迫”学生从自己少得可怜的亲身体验中去挖掘文章的中心。
我总觉得,这时的学生是可怜、值得同情的。
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往往重视的是写作知识、写作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为了写出一篇无可挑剔的好文章,学生必须在作文簿上经历一场“思想斗争”,必须在作文簿上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
仅仅抓住“起草”这一环节,对起草前那一段看不见、摸不着而又关键的写作主体的内心感受和人格的培养力度不够,从而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写完草稿之后,由老师修改、老师讲评,在学生的写作经历中缺少“修改”这一环节。
事实上,修改的过程恰恰是学生自主地深入思考去凝练作文的过程,此时,会为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去修改自己文章的篇章结构,去斟酌自己的遣词造句,因而能够在此时自主地总结经验,内化写作技能。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作者:楼巧春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8年第03期作文课一直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疼。
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表达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传统作文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况,从而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
针对这种情况,我依据新课标精神,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主体性作文教学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其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有命题的自主权统一命题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它有利于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学生发扬主动性的一面。
统一命题的考试,弊病很多。
为了应付考试,师生不得不一起猜题、押题,平日的作文训练也就必然呆板,走进了程式化的死胡同,它就像一个套子,套住学生的手脚硬往僵化的路上拖。
学生不能自由地说他想说的话,不能随意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不能由衷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许多老师在日复一日地看着这些千人一词的学生作文,也在不断思考,终于发现了这样的命题作文的弊病,于是萌生了需要重新认识作文的含义的念头。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那么一篇文章就产生了。
”在实践中,老师们在作文命题上开始创造了多种形式:只出一个题材范围,提示写作的方向;出半个题目,任学生自由填后半题;或毫无限定,让学生自拟题目等等。
目的都是一样的:给学生更多的写作自由,使作文能逐渐达到叶老所说的那种境界。
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命题作文不是唯一的训练方式,甚至不是个好方式,为了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必须把命题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是作文命题方式的新理念。
二、让学生自己学会作文过渡阅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文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若只着眼于“教会”学生作文,老师必定详细指导,甚至包办代替,或替学生选好一篇范文,然后带领学生亦步亦趋地手把手地向范文靠拢。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修改。
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途远大。
”可见,写作能力主要是在写成一篇篇文章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写成一篇文章,修改是最后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学会修改,学会润色,是提高作文质量和能力的保障。
提高认识,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
养成习惯,保证修改作文的实施。
掌握方法,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标签: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增加;删减;改换;调动俄罗斯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修改。
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途远大。
”可见,写作能力主要是在写成一篇篇文章的实践中逐步提高的。
写成一篇文章,修改是最后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学会修改,学会润色,是提高作文质量和能力的保障。
然而,在实际的作文过程中,许多学生往往忽视“修改”这一重要环节。
作文写完便万事大吉,有的甚至连看也不看一遍,匆匆忙忙往书包里一塞,第二天交上去算数。
他们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情,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至于老师改了些什么,他们并不去多想。
待老师斟词酌句,煞费苦心地批评过后,只是打开本子看一眼自己所得成绩是“优”,“良”,还是“达标”,全然没有注意老师精心修改之处,更没想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改。
要使学生真正重视作文修改,就必须帮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认识,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提高认识——激发修改作文的兴趣。
学生不重视修改作文,存在严重的“认识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修改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说,我们在给学生讲道理时,还没有把修改的重要性讲深讲透。
过去,我们在给学生讲修改的重要性时,往往停留在“文章越改越好”上,这固然是正确的,但还远远不够,光讲这个道理,学生有时不以为然,我们必须使学生认识到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1、修改是整个作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阶段。
2、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
一篇文章从写出到发生作用,分四个阶段:摄取、构思、表达、传播。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首先,作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核心。
在学生的人生中,思考能力是一项
必不可少的能力,思维的清晰和发散性决定了他们能否做出明智的判断和作出创新性的贡献。
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加强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作文老
师可以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接触优秀文学作
品和其他具有启发性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生活问题,同时让他们掌握一些基
本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作文教学应注重实践和实用性。
学生们通过作文培养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是为了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实践和实用性的方面。
在学生的写作过
程中,应该注重实用性的思想和技巧,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
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能力。
总之,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不仅仅是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而是要
把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实用性全面地提高起来。
这需要作文老师注重学生的思想与
心理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作品的主人。
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信、创造性和思考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把未来决定在自己的手中。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作文是指作者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一种文字材料。
而学生作文则是指学生通过写作
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意味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是作文的
创作者,更是作文的主宰、主持者和决策者。
学生应该能够自主选择写作的主题和内容,
能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估和反思,能够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要从选择主题入手。
选择主题是作文的基础,学生应该根据自己
的兴趣、知识和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
当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入手时,会更容易
找到写作的灵感,同时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要注重思考和观察。
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和观察事物,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选择的
主题,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然后,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要注重表达和修辞。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语言的运
用和修辞的手法。
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
想和情感,使作文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要注重评估和反思。
学生在写作结束后,应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
评估和反思。
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估自己的作文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表达
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考。
学生也应该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和不完善之处,
以便在下一次的写作中得到改进和提升。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作者:胡兴国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0年第04期当前中学生畏惧作文,究其原因:一是多数学生认为没有东西可写,词汇贫乏。
二是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
三是学生囿于生活经历、经验有限,不会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导致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
要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前提。
在学生眼里,作文最大的困难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怎样写。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
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主线,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本人在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做以下四方面的探讨:一、沟通课堂内外,丰富积累《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当前,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因而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善于用情感体验,思考生活的品质,做到“让生活进入作文,让作文体现生活”,从而让写作主体的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得到自由显现。
《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因此,作为教师,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必将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
班级可组织一些读书会或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刊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學生在广泛阅读中汲取了知识的营养,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
这样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创设主体情境,激发写作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写作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淡化”作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淡化”作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作文是个让许多学生头疼的字眼,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唉声叹气,连老师对作文教学也常常不尽如人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快的状态下,富有灵性的语言就会快捷地产生。
为了放松学生的身心,提高习作的效果,克服对作文的畏惧感,在教学中不妨“淡化”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在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必须抓住这一时期,培养他们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良好的说话习惯,逐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学会当众说话、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例如:我常常利用早读前五分钟进行“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说话练习,让学生随便讲讲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在广播中听到的以及校内外发生的趣事等,并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训练听的能力。
如此循环往复,加强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说话、听话习惯和表达能力。
学生有了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淡化作文入门教学凡是孩子都有好玩心,可利用这一特点,巧妙地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进行习作练习。
例如:为了让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我在班里组织了“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每四人一组,合作写出班内一个学生的特点,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猜猜他是谁。
教师适时点拨:为什么猜对了?猜错了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领悟到写人物应抓住特点,不能千人一面。
再如,在黑板上写几个毫无联系的词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上这些词语编一个故事,比比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积极参与,只有游戏的快乐,无形中激发了习作的兴趣,提高了习作的能力。
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淡化写作技巧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急于表现自己的一面,就看教师如何利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
例如:同样是进行一次写自己喜欢的小玩具的练笔,如果教师像往常一样,先指导,再作文,那么所能激发的只能是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对一些怕写作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毫无诱惑力可言。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在经历漫长历史发展后,基本具备较完备的内容和形式。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臻完善和严密。
但伴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语文教学在方向把握和方法手段方面越来越显示出迷离性和陈旧感,从而形成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现实缺陷。
单纯从作文教学上看,便是语文教学中“望文轻叹”的区域,教学效果确实如吕淑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
如何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写出高质量作文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乐写乐改乐评任何一篇文章的产生,都离不开作者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和通过这种认识所产生的情感,然后向语言文字转化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这种转化能力。
中学生作文的创新必须符合中学生身心各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惟有在此基础上的作文创新教学,才有生命力和实效,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作文教学学会创新。
曾几何时,急功近利的填鸭式教学占满了教师整个课堂,丝毫不考虑被“鸭”化了的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个性心理差异,一律进行刚性的“楔入”。
而今,这种教育观念已被如火如荼的新的教学理念所替代,教师一桶水,学生一杯水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是“自来水”,是“挖泉人”。
作文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作者、读者、评价者,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乐写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说起作文时侃侃而谈,流露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真正下笔时却茫无头绪,不知所措。
其根本原因就是被作文的条条框框所限,有的甚至还顾虑重重,害怕这样的作文写出去会遭老师斥责。
其实,作文教学是育人的好机会,教师的引导不仅仅是指导他们完成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把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人格意志等方面的教育渗透其中。
我们固然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力求把社会生活中积极美好的方面和动人的事件、欢快的感情写出来,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如果学生对一个主题没有兴趣,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和创作就会变得浅尝辄止,甚至可能是“厌倦的”、“敷衍的”。
因此,了解学生兴趣爱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总之,要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并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完成一篇好的作文。
更重要的是,教育者应该从学生的内心出发,通过思想和教育,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真正学会写作,用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找到写作的乐趣。
这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淡化”作文,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发表时间:2013-07-26T09:01:07.2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51期供稿作者:王伟[导读] 作文是个让许多学生头疼的字眼,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唉声叹气,连老师对作文教学也常常不尽如人意。
王伟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三堤小学266716
作文是个让许多学生头疼的字眼,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唉声叹气,连老师对作文教学也常常不尽如人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身心完全放松、精神高度自由和愉快的状态下,富有灵性的语言就会快捷地产生。
为了放松学生的身心,提高习作的效果,克服对作文的畏惧感,在教学中不妨“淡化”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在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必须抓住这一时期,培养他们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和良好的说话习惯,逐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学会当众说话、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例如:我常常利用早读前五分钟进行“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说话练习,让学生随便讲讲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在广播中听到的以及校内外发生的趣事等,并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训练听的能力。
如此循环往复,加强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说话、听话习惯和表达能力。
学生有了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淡化作文入门教学
凡是孩子都有好玩心,可利用这一特点,巧妙地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进行习作练习。
例如:为了让学生抓住特点写人物,我在班里组织了“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每四人一组,合作写出班内一个学生的特点,然后读给全班同学听,猜猜他是谁。
教师适时点拨:为什么猜对了?猜错了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领悟到写人物应抓住特点,不能千人一面。
再如,在黑板上写几个毫无联系的词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上这些词语编一个故事,比比谁编的故事最吸引人。
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积极参与,只有游戏的快乐,无形中激发了习作的兴趣,提高了习作的能力。
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淡化写作技巧
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急于表现自己的一面,就看教师如何利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
例如:同样是进行一次写自己喜欢的小玩具的练笔,如果教师像往常一样,先指导,再作文,那么所能激发的只能是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对一些怕写作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毫无诱惑力可言。
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参与,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你有哪些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
“那么,谁的玩具最漂亮、最好玩呢?”“我的……我的……。
”孩子们各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玩具最漂亮。
我看时机一到,就说:“争下去是没有结果的,这样吧,大家回去给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写个解说词,然后我们从这个解说词中评出最受欢迎的十个小玩具,还要把选出的小玩具请到学校里来,让大家见识见识。
”孩子们一听可来劲了,都决定好好去写,为自己的玩具争此殊荣。
他们从来没这么认真过,不但细致观察、仔细起草,还多方面请教认真修改。
四、“淡化”作文时间,深化情感体验
要改变传统作文课的教学习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捕捉作文时机。
《课标》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催化剂”作用。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是古人论文的名言,披文以入情,文章则自然真实而生动。
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让习作成为情感倾诉和交流的温馨的天地呢?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全面了解学生生活,留意熟悉儿童语言,成为学生的知音,知道他们有哪些内心话、有哪些真情实意。
其次,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利用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共鸣,唤起学生真情,并创造条件,营造情感倾吐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或模拟的“情场”之中,通过自身体验,产生想倾吐心里话的写作冲动,从而大胆地表露真情。
第三,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要过多地限制,让作文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让他们在想写的时候去写、在能写的情况下去写。
五、“淡化”课堂作文,在实践中作文
作文的内容源于生活实践,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用心体会,就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作文。
例如写《一次游戏》,我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要求在拔河比赛过程中观察同学们的动作、神态,体会心理活动。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作文,其中一个同学写得十分逼真:哨子响了,双方队员一起用力拉。
只见对方的陈小峰前腿蹬后腿弓,屁股向后翘着,两手死死地攥紧绳子。
他紧闭着嘴,鼓着腮帮,眼睛瞪得像圆球,他一定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把对方拉趴下……
六、“淡化”作文等级,增添写作动力
老师的肯定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评价学生作文,有了等级的悬殊,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因得不到好的等级而自认为写不好作文,从而逐渐失去写作兴趣,甚至讨厌作文。
因此在作文批改时,只要符合写作要求一律评优,并努力寻找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一个用得好的词,一个好的句子,甚至是一个好的标点,都要给予肯定。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作……作文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之技能,非语文教师强加于学生之作业。
”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紧紧抓住“实用”这一基点,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习作实践中逐步意识到自己的作文是有用的、有社会价值的,不再把作文当作任务来应付,使作文不再是一道难跨的坎,而是一次游戏般的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有信心作文、有兴趣作文,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