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食品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

合集下载

粮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

粮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

粮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粮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一、引言在粮食企业的经营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

粮食企业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深入探讨粮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解和启示。

二、粮食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1. 安全风险评估对于粮食企业而言,安全风险评估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

从小到大、由浅入深、有序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粮食企业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

在评估中,应当重点关注作业操作环节、仓储环境、设备设施以及人员管理等关键因素。

2. 安全风险分级根据评估结果,粮食企业应将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区域或环节应优先进行管控,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

对于低风险区域或环节也应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

3.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粮食企业在管控风险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危害的扩大。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现场管理,推行安全检查、巡视和整改制度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力地预防和控制粮食企业的安全风险。

三、粮食企业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制度1. 隐患排查体系建立粮食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体系,保证对各个环节的隐患排查得到全面、及时和有效地开展。

在体系建立中,应制定相应的排查细则和标准,确保排查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应加强对隐患排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排查能力和质量。

2. 隐患排查的周期性和定期性粮食企业对隐患排查应进行周期性和定期性的检查,以确保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有效整治。

周期性排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长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定期性排查可以对企业各个环节的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和清理。

平原县食品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模板

平原县食品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模板
3、高处作业应佩戴安全带,应设安全通道、梯子、支架、吊台或吊盘,不应利用煤气管道、氧气管道作起重设备的支架。高处检修管道及电气线路,应使用乘人升降机,不应使用起重卷扬机类设备带人作业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
检修结束未按程序进行试车,安全装置未及时恢复。
火 灾
机械伤害
其他爆炸
四级/蓝色
2、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散发火花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GB50016-2014表3.5.1的规定,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GB50016-2014表3.5.2的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
建筑物耐火等级、构建材料和防火分区
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建筑物和构建耐火等级不合格,扩大了火灾的危害性。
火 灾
二级/橙色
主控室、电气间、电缆隧道、可燃介质的液压站等易发生火灾的建构筑物,应设自动火灾报警装置,应设置消防水系统与消防通道,并设置警示标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车间主控楼(室)等要害部位未按要求设置2个安全出口。
火 灾
其他伤害
二级/橙色
车间主控楼(室)、主电室、配电室、电气室、电缆夹层、地下油库、地下液压站、地下润滑站、地下加压站等要害部位的疏散出口必须按规定设置2个安全出口;主控楼(室)、主电室、配电室等、电气室面积小于60m2时;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的电缆夹层及不超过100m2的地下电气室、油库、地下液压站、地下润滑站(库)、地下加压站且无人值守的,可设一个,其门必须向外开。
6、制冷机房内事故风机及应急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型。
7、贮氨器上方宜安装水喷淋系统。
8、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并采用开式喷头。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随着社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加,食品行业作为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领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并有效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与意义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身体健康。

然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环节繁多、涉及人员众多等原因,各种风险也会相应地增加。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应运而生。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能够将不同风险等级的食品生产企业划分出来,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是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类别和程度,将食品生产企业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便针对不同等级的企业采取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措施。

1. 高风险等级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极高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将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高风险等级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接受监督检查。

2. 中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的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影响较高风险等级的企业较为轻微,但仍然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中风险等级的企业需要进行定期的自查和抽查,确保其操作符合相关建议和规定。

3. 低风险等级低风险等级的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较低的风险,一般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

对于低风险等级的企业,应该鼓励其进一步做好质量安全管理,同时也需要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其质量安全水平的稳定。

三、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的具体措施为了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确保食品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食品监管制度,明确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依据和管理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保障食品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食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食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食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1.目的与范围1.1.通过实施“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使食品经营单位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经营活动风险处于可控状态,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1.2.本细则适用于某某县辖区百货商场、超级市场、食品批发企业、食品零售企业、餐饮服务企业、食品经营企业、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分级管控。

1.3.本细则为某某县食品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提供指导方向。

2.任务目标与总体要求2.1.任务目标风险辨识应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2.总体要求结合企业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通过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然而,鼓励根据本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1.《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3.2.《关于印发福建省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安委办(2016)29号)3.3.《关于印发泉州市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泉安委(2016)24号)3.4.《关于印发泉州市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泉安委(2016)33号)3.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1-1986)3. 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4.7.《风险管理术语》(GB/T23694-2013)5.8.《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09)3.9.《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921-2011)4.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6.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7.13.《商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3.14.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4.术语和定义4.1.风险:潜在损失的度量,是对事故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通常表述为失效概率和后果的组合。

食品加工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食品加工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食品加工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 安全风险分级标准根据食品加工厂的生产环境、设备和操作流程等因素,我们将安全风险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高风险:可能导致严重事故、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风险。

- 中风险:可能导致一定事故、损失或轻微人员伤害的风险。

- 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事故或局部损失的风险。

- 微风险:不会导致任何事故或损失的风险。

2. 安全风险管控清单高风险- 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确保员工接受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逃生计划,并定期进行演练。

-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和操作程序等。

- 定期检查并更新消防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

中风险- 建立完善的卫生检查和监控体系,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建立严格的原料和成品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 确保库存的合理储存和管理,避免食品受潮、变质或交叉污染。

-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低风险- 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 确保操作员遵循正确的操控方法,避免操作错误导致事故。

- 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 建立合理的员工工作制度,避免因疲劳或其他原因导致操作失误。

-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微风险- 定期检查和控制有害生物,如害虫、啮齿动物等。

- 定期清理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建立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方便溯源和追溯。

-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原料质量和安全性。

- 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结论通过制定和执行以上食品加工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可以帮助加工厂管理层有效地识别和控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加工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和补充,确保清单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食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

食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

食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1. 背景介绍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食品企业作为食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从源头到终端全程保障食品的安全。

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1 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划分不同的管控要求。

食品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风险等级划分准则,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划分风险等级。

2.2 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结果,食品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的组织架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设备设施管理:保证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标准,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原料供应管理:确保原料供应商符合相关生产管理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并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控制:制定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并确保生产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检测监控措施:建立检测监控系统,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环节进行抽检和监测,确保食品符合相应标准。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食品安全。

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3.1 隐患排查食品企业应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流程环节:对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如原料储存管理、设备设施维护等。

•环境卫生:对生产场所进行卫生检查,预防和控制细菌、虫害等因素的污染。

•储存运输环节:对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控制等因素进行排查,确保食品质量。

•食品包装及标签:对食品包装和标签进行检查,确保产品信息准确、合法。

3.2 隐患治理隐患治理是指针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整改措施: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并明确责任人和落实方案。

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

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

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规范第一条为规范开展食品销售风险等级评定工作,不断提升食品销售安全监管工作效能和风险管控能力,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开展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市监食经〔2019〕64号)精神,结合本市近年来食品销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对本市范围内从事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的销售者、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从事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经营者等食品销售责任主体实施风险等级评定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市局负责指导全市食品销售安全风险分级工作。

区县局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食品销售责任主体风险等级评定工作。

基层市场监管所负责具体实施本辖区食品销售责任主体风险等级评定工作。

第四条食品销售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工作应当遵循风险分级、量化评价、动态管理、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应当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相结合、与推进“互联网+监管”相结合,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六条食品销售安全风险等级每年年初评定,一年一次。

第七条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销售者按照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两类因素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确定风险等级。

不需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销售者按照动态风险因素实施风险分级管理,确定风险等级。

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从事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经营者等食品销售责任主体直接评定风险等级。

静态风险因素包括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经营类别等内容。

动态风险因素包括经营资质、经营条件、食品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经营过程控制、自查情况、监督检查等内容。

综合考虑两类因素,合理确定食品销售风险等级。

第八条食品销售责任主体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A级风险、B 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

第九条食品销售者风险等级评定采用IOO分制计分确定。

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销售者风险等级得分为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40分加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60分之和的实得分。

食品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食品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山东XX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目次1 编制目的 (4)2 适用范围 (4)3 编制依据 (4)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5)4.1 总体要求 (5)4.2 目标 (5)4.3 原则 (5)5 职责分工 (6)5.1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 (6)5.2 人员分工 (6)6 术语和定义 (7)6.1 风险 (7)6.2 可接受风险 (7)6.3 重大风险 (7)6.4 危险源 (7)6.5 风险点 (7)6.6 危险源辨识 (7)6.7 风险评价 (7)6.8 风险分级 (8)6.9 风险分级管控 (8)6.10 风险控制措施 (9)6.11 风险信息 (9)7 风险点识别方法 (9)7.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9)7.2 风险点识别方法 (9)8 风险评价方法 (12)8.1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12)8.2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14)8.3 作业风险分析法(TRA) (17)9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20)9.1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 (20)9.2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21)10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21)11 持续改进 (22)11.1 风险管控体系评审时间 (22)11.2 风险管控体系更新 (22)12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23)13 附件 (23)1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流程图 (23)山东XX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一、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加强规范公司安全风险识别与管控,明确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通过构建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基本原则,明确各层级的监管职责,健全和完善分级监管机制,有效控制安全风险,严控和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厂区以及各级、各类人员开展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分级及管控。

食品生产经营将按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全文)

食品生产经营将按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全文)

食品生产经营将按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全文)为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理,科学有效实施监管,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保障食品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什么是风险分级管理《办法》所称“风险分级管理”,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结合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生产经营规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监督管理记录情况,按照风险评价指标,划分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结合当地监管资源和监管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施的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

适用范围《办法》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所有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等食品生产经营者及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实施风险分级管理。

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生产经营实施风险分级管理也适用本《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办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应当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特点,从生产经营食品类别、经营规模、消费对象等静态风险因素,以及生产经营条件保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运行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办法》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只需要每年进行一次风险等级评定,下一年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根据上一年度风险等级以及《办法》规定的条件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明确下一年度的风险等级。

新开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既可以按照《办法》规定的量化评价程序,通过量化分级评定,也可以按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静态风险分值确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 级风险和D级风险四个等级。

风险等级的确定采用评分方法进行,以百分制计算,其中静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为40分,动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分值为60分。

分值越高,风险等级越高。

风险分值之和为0~30(含)分的,为A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30~45(含)分的,为B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45~60(含)分的,为C级风险;风险分值之和为60分以上的,为D级风险。

食品公司安 全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报 告

食品公司安 全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报 告

*******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编制目的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3)4.基本要求 (4)4.1成立组织机构 (4)4.2实施全员培训 (5)4.3编写体系文件 (5)5.工作程序和内容 (5)5.1风险点确定 (5)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5.1.2风险点排查 (6)5.2危险源辨识 (6)5.2.1危险源辨识方法 (6)5.2.2危险源辨识范围 (6)5.2.3危险源辨识内容 (7)6.风险评价 (12)6.1风险评价方法 (12)6.2风险评价准则 (14)6.3风险评价与分级 (14)6.4确定重大风险 (15)6.5风险点级别的确定 (15)7.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15)8.风险分级管控 (16)8.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16)8.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6)8.3风险告知 (17)9.文件管理 (18)10.分级管控的效果 (18)11.持续改进 (19)11.1评审 (19)11.2更新 (19)11.3沟通 (20)12.企业概述 (22)12.1公司简介 (22)12.2自然条件 (22)12.2.1地理位置 (22)12.2.2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2)12.2.3气候条件 (22)12.3工艺流程 (22)13.附件 (25)附件1:作业活动清单 (25)附件2:设备设施清单 (25)附件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26)附件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51)附件5: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77)附件6: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9)附件7:风险点统计表 (123)附件8:危险源统计表 (126)附件9:重大风险点统计表 (129)1.编制目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在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业场所存在的岗位作业风险、安全管理、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作业岗位风险等级、安全管理风险等级、环境管理等级等因素,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制定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解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的目的食品安全事关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更好地防控食品生产经营风险,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该办法旨在将不同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加强对高风险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力度。

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的依据办法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种类:不同种类的食品具有不同的安全风险,需要根据食品的种类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划分。

2. 生产经营规模: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者通常会面临更多的管理难题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监管。

3. 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对于有违法违规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应对其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

三、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的具体措施根据办法规定,对于风险等级较低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可采取宽松的监管措施,例如适度减少检验频次、降低处罚力度等;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其的监管,例如增加抽查频次、提高处罚力度等。

同时,办法还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评估和监管评估要求,要求各地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和监管评估体系,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尽管该办法在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是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效能。

2.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对于有违法违规行为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厉打击,加大处罚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3. 强化风险应急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减少风险对公众的影响。

粮食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粮食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粮食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一、风险矩阵分析法(LS)介绍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是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1.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可能性(L)与事件发生的频率、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有关。

现有控制措施到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表1所列等级数字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2.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
对照表2,从法律法规符合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停工情况和对企业形象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

3.确定风险(R)
确定了L和S值后,根据R=L×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依据表4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

(注:风险度 R值的界限值,以及L和S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以修订,至少不能低于国家或地方法规要求。


表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及控制措施
表4 风险矩阵表
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
表1 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生产部门
单位:储运部门
单位:品控部门
表2 作业活动清单单位:生产部门
单位:储运部门
单位:品控部门
表3 重大风险点统计表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表5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食品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食品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食品风险分级管理制度一、前言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基础,食品安全事关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食品风险评估1. 食品风险评估的概念食品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食品风险评估,可以帮助食品监管部门更加科学地制定监管政策和措施,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食品风险评估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食品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数据应来源可靠。

(2)透明性原则:食品风险评估过程需公开、透明,以便各方监督。

(3)可比性原则:食品风险评估的方法和结果应当符合国际标准,具有可比性。

(4)独立性原则:食品风险评估应当由独立的专家组织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食品风险评估的内容(1)危险辨识: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危险进行识别和描述。

(2)危险性评估:对危险性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3)暴露评估:对人群暴露于潜在危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例如摄入量、频率等。

(4)风险评估:综合危险性评估和暴露评估,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程度。

(5)风险管理决策: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措施。

三、食品风险分级管理1. 食品风险分级管理的概念食品风险分级管理是指根据食品风险评估的结果,将食品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2. 食品风险分级管理的分类(1)食品风险等级划分:将食品安全风险分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等级,根据食品的安全性和危害程度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

(2)食品风险等级评估:对不同等级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管理,设定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措施。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是指针对不同食品的安全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策略,以确保食品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背景和意义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科学合理地评估和控制食品的安全风险。

通过分级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原则1.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需要基于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2.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全面把握食品的安全风险。

3.差异性原则: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安全风险,区分级别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风险监测和预警指标。

4.可操作性原则:管理措施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方便食品从业者落实,同时要求相关部门提供支持与指导。

三、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流程1.风险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食品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评估食品的安全风险等级。

2.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包括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3.风险传播:将管理措施和信息传达给相关企业和消费者,使其能够了解食品的安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

4.风险监测和评估: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对食品的安全风险进行跟踪和掌控,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措施。

四、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应用实例1.生鲜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生鲜食品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比如加强检测、建立追溯体系等。

2.加工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的加工食品的原料和工艺,评估其安全风险等级,强化供应链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确保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工作计划

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四个最严”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通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工作目标1. 全面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实现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全覆盖。

2.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工作内容1. 制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风险分级的原则、方法、程序和要求。

2.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进行风险监测,重点关注高风险食品、高风险环节和高风险区域,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

3. 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其风险等级。

4. 制定差异化监管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工作步骤1. 组织培训。

对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 制定方案。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步骤和保障措施。

3. 开展风险监测。

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进行风险监测,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4. 实施风险分级。

根据风险监测结果,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分级。

5. 制定监管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

6. 开展监督检查。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7. 总结评估。

定期对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食品加工厂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食品加工厂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食品加工厂风险管控分级标准1. 背景食品加工厂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环节,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生产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分级标准。

2. 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食品加工厂提供一个风险管控的参考指南,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以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分级标准根据食品加工厂内部的风险程度和潜在影响,将风险管控分为以下几个级别:3.1 一级风险一级风险指那些可能导致重大安全隐患和严重影响食品质量的潜在风险。

对于一级风险,食品加工厂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建立应急预案,发生一级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培训员工,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和风险防范的意识。

3.2 二级风险二级风险指那些可能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的潜在风险。

对于二级风险,食品加工厂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建立追溯体系,能够及时追踪和召回有质量问题的产品。

3.3 三级风险三级风险指那些可能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产生较小影响的潜在风险。

对于三级风险,食品加工厂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简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建立合理的检测和抽样方法,对产品进行抽查和检验;- 建立产品监控记录,能够追溯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

4. 总结食品加工厂风险管控分级标准是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的重要依据。

通过按照不同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需要综合考虑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设施、员工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

以下为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的一些建议和资料:1. 风险分级标准:根据食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级标准,将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人员素质等因素纳入考虑,将风险级别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 风险评估:对食品加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源、风险等级和风险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 风险管控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设备设施的维护、操作规程的制定、员工培训等方面,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4.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食品加工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落实责任制,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5. 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食品加工企业的安全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化学品泄漏、设备故障等各类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确保企业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6. 安全监测与检查:建立安全监测与检查制度,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和复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7. 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加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安全报告制度等,形成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机制。

以上是一些建议和资料,作为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的参考。

具体的方案需要根据食品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和窒息
三级/黄色
1、建立有限空间作业责任制、审批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2、相关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护人员等均应进行专项培训。
3、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程。
4、必须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程序,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
5、作业时,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将相关检测结果记录存档,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应停止作业,人员撤离。
3、不得将热气直接注入低温液体中。
4、使用热氨融霜的制冷系统宜采用自动化控制进行融霜,避免手动操作。
5、避免多个大型蒸发器共用一套除霜方案。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AQ7004)《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9237)
(二)污水处理
1
污水处理池清理
硫化氢、甲烷(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积聚,造成爆炸、中毒。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001)第6.6条
(四)空压机
1
空压机及管道
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失灵而导致压力剧增引起爆炸,或管道内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引起爆炸。
容器爆炸
四级/蓝色
1、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校验,空压机压力联锁装置完好可靠。
2、活塞式空压机与储罐间的止回阀、冷却器、油水分离器、排空管应完好、有效。连接空压机及其储气罐间的管道应定期清扫,清除管道中残留的积碳。
3、电器柜应有可靠的PE保护线,且屏护可靠;高压控制系统不得带负荷拉闸。
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库,应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备案等。
3、贮氨器、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和中间冷却器均设超高液位报警装置。并应设有维持其正常液位的供液装置。
4、系统应设冷凝压力超压报警装置。
5、制冷机房贮氨器等重要部位上部均应安装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制冷机房内的防爆事故排风机。
1
锅炉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
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导致锅炉内超压或缺水而引起爆炸。
锅炉爆炸
二级/橙色
1、安全阀、压力测量装置、水位测量与示控装置、温度测量装置,以及其他保护装置的设置、技术参数、运行和检验应符合相关规定;锅炉及附件应定期检验。
2、6蒸吨/小时以上蒸汽锅炉应设超压保护室,燃煤锅炉应装设点火程序控制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其他类型的锅炉应按照TSGG0001-2012第6.6条的规定装设安全保护装置。
4、热气融霜用的热气管,应从制冷压缩机排气管除油装置以后引出,并应在其起端装设截止阀和压力表,热气融霜压力不得超过0.8MPa(表压)。如果需要采用热氨融霜工艺,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止产生超压、液击的控制装置。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5
冷库
冷库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成液氨泄漏。
中毒和窒息
三级/黄色
6、作业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进行池内气体检测。
7、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8、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9、监护和救援人员应能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13年59号令)
(三)锅炉
《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
6
融霜作业环节
违反操作规程,融霜作业间隔时间短,液氨回抽不彻底。
中毒和窒息
三级/黄色
1、热氨融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超压,待系统内液氨回抽完全(压力降至零)后,方可向蒸发器管道供热氨。
2、水冲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待蒸发器管道压力降至零方可用水喷淋后,严禁关闭回气阀。
10、制定落实液氨泄漏现场处置方案,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应急演练。
11、每半年对避雷设施进行一次检测。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中国气象局令第24号)
《冷库安全规程》(GB28009)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2
液氨管线
液氨管线超压破裂造成液氨泄漏。
中毒和窒息
二级/橙色
液氨管线禁止穿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平原县中德食品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风险辨识
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风险分级/风险标识
主要防范措施
依 据
责任部门/责任人
(一)制冷
1
制冷机房
液氨储罐、压缩机、阀体、调节站等液氨泄漏。
容器爆炸
中毒和窒息
构成重大危险源
一级/红色
1、必须根据制冷压力管道设计图纸中的制冷工艺设计说明,确定储氨单元的存氨量。
1、制冷剂泵设置液泵断液自动停泵装置。泵的排液管上装设压力表、止逆阀。泵的排液总管上加设旁通泄压阀,防止蒸发器超压。
2、库内风机线路按额定负荷一机一线,设置断路器、缺相保护和热保护等电器保护装置,并接地。
3、穿过冷间保温层的电气线路应相对集中敷设,且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和防止产生冷桥的措施。
4、冷间内动力、照明、控制线路应根据不同的冷间温度要求,选用适用的耐低温的铜芯电力线缆,并宜明敷。
《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作业指导书》
3
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
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
中毒和窒息
一级/红色;
人员较多的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不得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应用其他介质进行二次换热或采用单独的环保型冷媒空调系统
《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
4
快速冻结装置
快速冻结装置液氨泄漏。
6、制冷机房内事故风机及应急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型。
7、贮氨器上方宜安装水喷淋系统。
8、氨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靠近贮氨器处门外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消火栓,并采用开式喷头。
9、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至少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套,其他防护器具应满足岗位人员一人一具。非重大危险源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套隔离式防护服、防毒面具及岗位人员一人一具橡胶手套、胶靴和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定期进行液氨泄漏应急演练。
中毒和窒息
二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橙色
1、快速冻结装置应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内,且作业间内作业人员数量不得超过9人。
2、快速冻结装置上方的回气集管在车间吊顶上方应单独隔离或移至车间外。
3、在快速冻结装置的出口处的上方应安装氨气浓度传感器,在加工间内应布置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氨气浓度达到100ppm或150ppm时,应发出报警信号,并应自动开启事故排风机,自动停止成套冻结装置的运行,漏氨信号应同时传送至机房控制室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