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_PPT
肺栓塞完整版ppt课件
抗凝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如消 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
心律失常
肺栓塞患者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 速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再栓塞
肺栓塞患者存在再次栓塞的风险,需密切监 测并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建议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时识别并干 预肺栓塞风险因素。
规范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 降低出血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 当运动。
定期随访与监测
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 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处理方法探讨
肺动脉高压与右心衰竭处理
采取降压、利尿、强心等措施,必要 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合适的抗心律 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出血处理
立即停用抗凝药物,进行止血、输血 等对症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全面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方案
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防止血 栓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溶栓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 、链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止痛药 、止咳药等,缓解患者痛苦。
非药物治疗手段
发病机制
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栓 子来源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其他栓子如脂肪栓、空气 栓、羊水、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细菌栓 、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肺栓塞。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肺栓塞的发病率较高,但 具体数字因地区、年龄、
2024版肺栓塞的PPT课件
肺栓塞的PPT课件•肺栓塞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01肺栓塞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发病机制发病率死亡率危险因素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心悸等。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晕厥甚至猝死。
分型根据栓子大小和数量,肺栓塞可分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和慢性肺栓塞三种类型。
不同类型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02诊断方法与标准诊断方法01020304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及流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诊断流程鉴别诊断与误区需与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进行鉴别。
忽视患者病史和危险因素,仅凭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过度依赖单一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结果,未进行综合评估。
忽视鉴别诊断的重要性,导致误诊或漏诊。
鉴别诊断误区一误区二误区三03治疗原则与措施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肺栓塞的病情凶险,需要尽早确诊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等。
综合治疗采取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如药物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方案溶栓药物抗凝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用于加速血栓的溶解,恢复肺动脉的通畅。
对症治疗药物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等。
机械通气辅助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介入治疗如导管溶栓、球囊扩张等介入治疗手段,可在不开胸的情况下对肺动脉进行局部治疗,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
非药物治疗手段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呼吸衰竭肺栓塞导致肺部血管阻塞,影响氧气交换,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后肺动脉压力升高,长期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衰竭。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
临床表现
PE多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3-7天;10%患者死于PE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 5-10%PE表现有休克或低血压;50%患者没有休克但是伴有右室功能障碍或损伤的实验室证据; 90%死亡病例是未治疗过的,只有10%死亡病例是被治疗的 0.5-5%的被治疗过的PE患者出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 未经抗凝治疗的有症状PE或DVT患者有50%在三个月内复发
(续左) 易患因素 患者相关 环境相关 中等易患因素(OR 2-9) 恶性肿瘤 口服避孕药治疗 卒中瘫痪 产后 浅静脉血栓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
*
临床表现
对1880例PE患者(13.J Am Coll Cardiol,2011,57:700–706)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上述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频度分别为: 呼吸困难(50%)、胸膜性胸痛(39%)、咳嗽(23%)、胸骨后胸痛(15%)、发热(10%)、咯血(8%)、晕厥(6%)、单侧肢体疼痛(6%)、单侧肢体肿胀(24%)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
基本概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鉴别。
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PPT精品文档41页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溶栓治疗有效的主要指标
症状减轻,特别是呼吸困难好转 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血压升高,脉压增宽 动脉血气分析,PaO2上升,PaCO2回升,pH下降,合并
代谢性酸中毒者pH回升 心电图示急性右心室扩张的表现减轻,如电轴左移,
肺动脉内栓子的大小、具体部位、分布、与管 壁的关系 ,以及右心房、右心室内有无血栓 ,心 功能状态、肺组织灌注情况、肺梗死病灶及胸 腔积液等。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
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 敏感性98%,特异性95%~98% 它属于有创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2. 精制肝素 首先给予5,000U静脉注射,随后30,000 U加入生理盐水中于24h滴完;APTT时间延长到 正常的1.5-2.5倍;
3. 至少抗凝5天; 4. 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静脉普通肝素优于
低分子肝素。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抗凝治疗
5~10天后,或者病人可以下床走动后,除肝 素外,可口服丙酮苄羟香豆素钠,5~15mg, 口服制剂和肝素应同时使用5~7天,使口服抗 凝剂发挥作用,凝血酶原时间升至正常值的 1.5~5倍之后,INR稳定并大于2.0后,停用肝 素,口服制剂时间6周至6个月不等
对于大多数急性肺栓塞患者,推荐不要 常规应用机械方法。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慢性肺栓塞治疗
小部分急性肺栓塞和慢性反复肺栓塞者 可发展成慢性肺动脉高压
常用治疗药物有抗凝药华法林、抗血小 板聚集药、血管扩张药和抗心力衰竭药
肺栓塞的诊断和评估PPT医学课件
肺栓塞的病情评估
心肌损伤 标志物?
肌钙蛋白 升高?
临床表现: 休克?
持续性低血 压?
右室功能不全指标: Pro-BNP或BNP升高?
右室有无扩大? 右室运动幅度减弱? MRI或CT见右室扩张?
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决定肺栓塞 的危险分层及不同处理。
5
肺栓塞危险分层
注:PESI------肺栓塞严重指数
14
生化检查
强调用ELISA法检查; 特异性高,但不敏感; D-D二聚 如阴性,可排除低危可 体 能的肺栓塞,但正常不 能排除高危的PE。
PE时必须急检 的三个项目
肌钙蛋白
评价肺栓塞时是否 存在心肌坏死,如 其升高,则表示病 情重,须积极处理
pro-BNP 或BNP
主要用于评价肺栓 塞时有无右心功能 不全,可确立该患 者是否为肺栓塞高 危组
有条 件做
阴性 结果
• 寻找其它病因 •不溶/碎栓治疗
阳性 • 如确诊为高危PE 结果 •溶栓或外科手术
• 如不能做肺动脉CTA,在 右室负荷增大的患者中,可 行经食道心脏超声,往往可 发现肺动脉内血栓。 • 床旁双下肢静脉超声对诊 断亦很有帮助。
19
怀疑非高危PE的诊断
怀疑非高危PE:
评估PE可能 Wells or
6
预后评估其它指标
肺栓塞严重指数
危险分层
• 其它指标:如D-D二聚体 水平、血清肌酐值等均 能反应预后。
7
PE易患因素
强易患因素 • 髋或腿部骨折,髋、膝关节置换 预测率>10% •普外科大手术
• 重度创伤、脊髓损伤
• 膝关节镜手术,化疗,慢性心肺功能不
中等易患因素 预测率2-9%
全,雌激素替代治疗,恶性肿瘤 • 口服避孕药,肢体瘫痪,病理产科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基本概念 流行病学 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策略 治疗方案
11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 患者自身因素:多为永久性因素(原发 性)
• 环境因素:多为暂时性因素 6周到3个 月内的暂时性或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外 科手术、创伤、制动、妊娠、口服避孕 药或激素替代治疗等)可诱发VTE
3
基本概念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 是指肺栓塞发生后引起 肺组织出血或坏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e胞等血液成份在深静脉管腔内形成凝血 块(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lism,VTE): PTE 和DVT 是同一疾病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 统称为VTE.
• 我国肺栓塞防治项目对1997年~2008年全国60多家三甲 医院的PE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研究,在16,792,182例住 院患者中共有18,206例确诊为PE,发生率为0.1%。
9
流行病学情况
• 临床误诊与漏诊情况 – 漏诊率67% 假阳性率63% 正确诊断率9% – 阜外医院资料,院外肺栓塞的误诊率为79% – 国内另一组82例肺栓塞误诊63例(76.8%) – 国外报道本病生前诊断率不到50% – 国内两组尸检报告,在90例及64例中生前作出诊断 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 – 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 后又主要为过诊。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来 源于静脉系统或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枝引起肺循环障 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动脉血栓形成(pulmonary thrombosis)指肺动脉病变基 础上(如肺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原位血栓形成,多见于肺 小动脉,并非外周静脉血栓脱落所致,临床不易与肺栓塞相 鉴别。
肺栓塞的完整版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推广与实施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肺栓塞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将逐渐成为主流,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技术在肺栓塞诊疗中的应用将逐渐增多,为患者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右心功能中作用
超声心动图作用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评估右心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在肺栓塞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右心室扩大、室间隔左移等征象,提示右心负
荷加重。
注意事项
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和设备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需由经验丰富的专业 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同时,对于疑似肺栓塞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
鉴别诊断
肺栓塞需要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急 重症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 难、胸痛等症状。
02
肺栓塞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表现
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
栓塞部位血流减少,导致相应区域肺 纹理减少或消失。
肺组织继发改变
栓塞后肺实变、肺不张、胸腔积液等 。
肺动脉高压征
03
出血并发症处理
立即停止溶栓和抗凝治疗 ,给予止血药物和输血等 支持治疗。
过敏反应处理
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给予 抗过敏药物和对症治疗。
其他并发症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 疗措施,如抗感染、纠正 电解质紊乱等。
05
慢性期管理和康复指导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1
通过专家共识的解读,推广急性肺栓塞的最新诊断标准和方法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能力。
规范治疗流程
02
制定急性肺栓塞的治疗规范,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
性,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03
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降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和致
残率,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肺栓塞概述
急性肺栓塞的定义
休克的处理
采取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 性药物等措施,维持血压稳定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 除休克诱因。
出血的处理
立即停止抗凝、溶栓等可能导 致出血的治疗措施,并采取止 血、输血等措施控制出血。同 时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肾 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06 患者管理与康复指导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01
02
肺栓塞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 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危险因素 包括栓塞面积、心脏基础疾病等。
休克
出血
肺栓塞可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血压下 降,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危险因素包括大 面积肺栓塞、血容量不足等。
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出血并发症 。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肝肾功能不全、凝血 功能障碍等。
静脉血栓形成
手术、创伤、制动、肿瘤、妊娠 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急性肺栓塞的 发病风险。
预防措施与建议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
活方式。
早期识别与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手 术患者等,应加强监测和早期 识别,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对于存在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 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如使用抗凝药物、穿戴弹力袜 等。
肺栓塞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肺栓塞的临床预测规则:日内瓦评分(Geneva score)
因素 易患因素
症状 体征 PE可能性评估
年龄>65岁 既往DVT或PE病史 1个月内有过外科手术或骨折病史
恶性肿瘤
单侧下肢疼痛 咯血
心率
75-94次/分
≥95次/分
下肢单侧水肿或有触痛
低 中等 高
分值
+1 +3 +2 +2
+3 +2
+3 +5 +4 总分 0-3 4-10 ≥11
32
五、PE 的 临 床 征 象
33
PE常见症状和体征
症状
发生率
体征
发生率
呼吸困难
80%
呼吸增快( >20次/分) 70%
胸痛(胸膜性) 52%
心率增快(>100次/分) 26%
(胸骨后) 12%
DVT的体征
15%
咳嗽
20%
发热( >38.5℃)
7%
咯血
11%
紫绀
11%
晕厥
19%
34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与体征
右室充盈压增加,心脏指数下降; >50%—70%者可以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阻塞 >85% : 出现“断流”征,猝死
23
❖ 肺动脉高压 ❖ 急性肺栓塞时肺动脉收缩压可增高至
100mmHg,但若出现明显三尖瓣反流,肺动 脉压升高程度可较轻,仅达70~80mmHg
24
❖ 除血栓堵塞肺动脉外,肺血管痉挛起着 继发性的增加血管阻力的作用
❖ 骨折后的脂肪栓和分娩时的羊水栓塞更罕 见,其血管阻塞的主要部位是肺微循环(小 动脉和毛细血管,而非肺动脉),促发成人呼 吸窘迫综合征(ARD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上述机制,可出现明显的呼吸生理和血液
动力学改变。
对心脏的影响
• 右心后负荷增加 • 右心衰竭,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休克 • 室间隔左移,左心功能受抑制 • 冠脉供血动力学状态改变 • 心肌供氧及氧代谢状态改变
• 瓣膜功能状态异常
• 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 卵圆孔开放问题
对肺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 肺通气/灌注严重失衡:栓塞区为死腔样通气, 非栓塞区血流增加、增快,弥散量下降。 • 通气受限:反射与体液因素促使气道收缩、肺 通气量减少。 • 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发生肺萎陷,肺顺应性下 降,又促使肺泡上皮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或 弥漫性肺水肿通气和弥散功能进一步下降。
– 启动阶段:强调组织因子途径负责凝血过程启动 – 放大阶段:少量凝血酶反馈激活血小板与 FⅪ,
FⅧ 和 FⅤ
接触因子途径
凝血机理
组织因子途径
组织损害 组织因子 Ⅹa Ⅶa TFPI Ⅶ
激肽酶 激肽酶原 HK HK Ⅻ Ⅻa C1-抑制物 Ⅶa 抗凝血酶 Ⅺ Ⅺ a ++ Ca Ⅸ Ⅸa ++ Ca Ⅶa PL Ⅱa Ⅷ Ⅷa APC 蛋白C Ⅱa ++ Ca TM 蛋白S Ⅹa Ⅱa
量降低,抗Ⅹa因子活性增强,而抗凝血酶
活性降低。
肝素(3)
• 清除:半衰期60-120min,与所用剂量呈正比。
– 20%肾脏排出 – 肝素酶降解
– 细胞清除机制
• 血管内皮吸附 • 单核巨噬细胞摄入
– 液体中和机制:
• 血小板第4因子(PF4) • 富组氨酸糖蛋白(HRG)
• 肝素的抗血栓形成能力取决于肝素的分
肺栓塞的吸收时间
吸 收 2周
30~80% 56%
时
间 3~4周
55~100% 74%(3月内)
作者
Murphy Dalen
1周内
0~78%
对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机械阻塞对肺动脉压的影响
– 阻塞20-30% : PAP开始升高 – 阻塞30-40% : MPAP >30mmHg MRVP开始升高 – 阻塞40-50% : MPAP >40mmHg LREDP升高 – 阻塞50-70% : 持续的严重肺动脉高压 – 阻塞 >85% : 出现“断流”征,猝死
肺栓塞的临床分型
• 大面积PTE:临床表现休克或低血压
– 标准:ABPS<90mmHg或下降幅度 ≥40mmHg,持续15min以上。除外其它引起 血压下降的因素。
• 非大面积PTE
– 次大面积PTE: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或超声 心动图表现有右心室运动功能减弱
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创伤:15%创伤并发肺栓塞。
– 肿瘤:尸检肿瘤发生肺栓塞在15%以上。
– 手术、制动、妊娠与分娩、肥胖。 – 某些疾病:胶元病(白塞病、 SLE)、白液病(真 性红细胞增多症)、代谢病(糖尿病)
应加强预防和及时识别DVT和PTE的意识
住院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危险性分组
组别 DVT(%) 致命PTE(%)
• 再通
• 复加血栓形成
• 肺梗死
肺组织的三重/四重氧供
• 出血性肺不张
肺栓塞的转归
• 肺梗塞区出血、水肿、坏死,1~2周肉 芽增生,坏死吸收继而纤维化
• 肺栓塞的吸收即机械因素与纤溶的结果 • 在一份1~7年随诊(10例尸检,33例肺 扫描),完全吸收占65%,部分吸收 (少量残余)23%,持续未吸收12%。 肺栓塞未经治疗者33%出现再发,而 18%为致死性再发。
– 上腔静脉径路 2.79%
– 右心室
– 多径路
3.15%
8%左右
病理与病理生理
• 栓塞部位:多发多于单发,双侧多于单侧; 下肺多于上肺,右侧多于左侧
——缘何多发?
• 肺动脉血栓栓塞后继发血栓形成
栓 塞 部 位 示 意 图
PTE的病理转归
• 血栓溶解
• 机化
8-180天
关于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体征 呼吸 / 肺部体征
• • • • 呼吸频率增加 紫绀 细湿罗音, 哮鸣音 胸膜炎 / 胸水的体征
胸水的性质介乎漏出液与渗出液之间 血性胸水时提示肺梗塞
• 肺野血管杂音
• 肺实变 / 肺不张征
心血管体征
• • • • • • • 心动过速 右心扩大征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分裂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三尖瓣返流性杂音 右心室奔马律 颈静脉怒张和肝颈返流征 / 肝大 / 下肢 水肿
• 直接抗凝机制 • 间接抗凝机制:与血浆中肝素依赖性抗凝蛋白 (AT-Ⅲ、肝素辅因子Ⅱ)结合
• 肝素抗凝作用机制
– 增强血浆中抗凝蛋白活性 – 增强血管内皮抗凝功能 – 促进纤溶
肝素(2)
• 肝素的分子量与抗凝活性
– 是大小不等的多组分复合物
– 分子量<7000,称低分子肝素
– 分子量不同,生物作用不完全相同:随分子
蛋白C(PC)
• 作用
– 灭活凝血辅因子 – 阻碍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 PC与血栓形成
– PC减少
• 先天性 • 获得性
– APC抵抗现象 :V Leiden
纤溶系统与血栓
• 纤溶: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纤溶酶水解
的过程
• 纤溶系统:包括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以及
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过程中有关的作用 物、底物、激活物和抑制物。
影响氧合与二氧化碳排除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从无明显症状到突然猝死,取 决于栓子大小、数目、部位、多个栓子 的递次栓塞间隔时间及基础心肺贮备功 能,加上机械、体液和神经反射的作用, 使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表现各异。
症状 ——非特异性,务需提高警惕
• 呼吸困难 (84%~90%)
– 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性质、程度、 持续时间、诱因及是否是突然发生等。
肺栓塞流行病学特点
“三多一少” – 多发性 – 多不规范治疗 – 多学科性 – 少诊断
凝血机制
• 经典瀑布学说:一个凝血因子以另一个凝血因子
为底物的连锁反应。
– 内源性凝血途径:从 FⅫ到 FⅩa形成过程 – 外源性凝血途径:组织因子接触血液启动凝血 – 共同通路: FⅩa到纤维蛋白形成
• 修正的瀑布学说
水肿可出现在一侧,或为双下肢非对称性水肿, 两下肢周径相差1.0 cm 即有诊断意义。约50%下肢静 脉血栓形成患者物理检查正常。
临床表现
• 肺栓塞及梗塞症候群 • 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功能不全症候群 • 低心排症候群
• 深静脉血栓症候群
肺栓塞分型
• 轻型:常表现为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 • 肺梗死型:表现为肺炎、哮喘、胸膜炎 等。 • 急性肺心病型。 • 急性心源型休克型。 • 猝死型。 • 慢性肺动脉高压型。
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 原发性:遗传变异引起
– V因子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 乏……
• 继发性
– 年龄与性别: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女性深静脉血栓
病比同龄男性高。 – 血栓性静脉炎与静脉曲张:30%DVT发生症状性 PE,包括无症状性则达50~60%,PE的82%存在 DVT – 心肺疾病,特别是房颤、心衰。
• 辅因子抑制物
AT-Ⅲ
• 产生部位:肝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 作用:灭活因子Ⅹa与凝血酶、Ⅸa、Ⅺa、 Ⅻa、激肽释放酶、纤溶酶 • 作用部位: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 作用机制:与被结合到血管内皮表面的 激活的凝血因子结合而使之灭活
肝素(1)
• 结构与生理效应
– 肥大细胞合成,分子量2500-33000之间 – 抗凝作用
者分别为7.8%(7例)及12.5%(8例)。
– 据国外资料,误诊中60年代主要为漏诊,80年代以 后又主要为过诊。
流行病学情况
• 临床治疗情况分析
– 不治疗PTE死亡率25%-30%; – 经治疗死亡率可降至2%-8%。
516例肺栓塞的治疗转归
生存率 抗凝治疗组 92% 非抗凝治疗组 42% 复发率 16% 55%
深静脉血栓的相应体征
下肢静脉
75%~90%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系统(包 括股髂静脉),50%左右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可并发肺栓塞,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 肺栓塞的标志(marker)。 腘静脉堵塞可引起小腿肿胀,髂外或髂总静脉堵 塞可引起整个下肢肿胀。急性期疼痛剧烈,炎症反应 明显;慢性期下肢肌肉僵硬,浅静脉代偿性扩张,皮 肤色素沉着,甚至溃烂。
– 以胸憋闷为主诉的呼吸困难需与劳力性心绞 痛相鉴别。
• 胸痛(40%-70%)
– 胸膜炎性胸痛
– 心绞痛样胸痛
• 晕厥(11%-20%)
– 可为首发症状。 – 急、慢性肺栓塞均可发生,为大块肺栓塞或重症肺 动脉高压引起的一过性脑缺血造成。
• 咯(11%-30%)
• 休克----肘静脉压监测的重要性 • 烦躁不安、惊恐 • 其他,深静脉血栓表现等
15 15-20 15-20 15-20 40-70 40-70 40-70 1 1 1 5 5 1- 2 1- 5
Chest 1989,95:38s
普通内科 普外和妇科手术 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 全膝置换 髋关节置换 髋部骨折
病理与病理生理
• PTE的血栓来源
– 下腔静脉径路 86%
源于腘静脉至髂静脉DVT最常见(50-90%)
凝血因子、组织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及可溶 性纤维蛋白单体的吞噬作用。
• 体液抗凝机制
– – –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C/蛋白S抗凝系统 表面结合抑制物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 抗凝血酶Ⅲ(AT-Ⅲ) • C1抑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