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术
古代学术发展历程
古代学术发展历程
x
一、古代中国学术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的学术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开始有大量的经学和儒学研究,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以及著名的学者们都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创立了众多的学派,比如儒家、道家、法家、名家、荀子学派等。
随后,两汉时期的学术发展看到了很大的进步,其中著名的王阳明学派,张衡学派也极大的影响了学术的发展,两汉以后,被称为“三家”的韩、魏、晋学派也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
随后,隋唐时期,李白、杜甫等古代文学家和诗人都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带来的文学影响也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
宋朝时期,宋代学者如苏轼、文天祥等为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代也是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经典诗词、文字给古代学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元朝时期,元朝学术迎来了一波发展,此时开始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他们为中国古代学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张岱的《百家姓》文学、马祖师的《诗经》、李纲的《古文观止》等都对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学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此时诸子百家也渐渐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和现代学术更接近的科学研究,此时的中国
古代学术正式进入到了现代学术的发展阶段,推动了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
二、总结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从先秦到明清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派以及各种文字、书籍等都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得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受益匪浅,并且在许多方面对现代学术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学术
1-2 百家争鸣的盛况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战国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 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对各家各派‚兼而礼之‛。允许其 ‚合者留,不合者去‛,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在‚百家争鸣‛过 程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就是 在一家之中,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诸子都从自己的立场 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
它在摒弃墨子片面崇尚功利的思想和黄老道家反人文主义的性质的同时又吸收了墨道法名诸家思想中的与当前政治需要相符合的因素为己所用这就为自己的?独尊?造成了有利条2董仲舒的目的论哲学思想认为人是目的是中心宇宙的一切都为了人
中国古代学术 思想
1.百家争鸣
1-1 诸子百家
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 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孟子》、《荀 子》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经》、《庄子》。 墨家:墨子。《墨子》。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 兵家:孙武、孙膑等。《孙子兵法》。 纵横家: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农家:许行。 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周考》、《青史 子》。
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青年曾游学稷下,盛年 于稷下传学施教,继三游稷下时被尊为‚祭酒‛、‚最为老 师‛,成为稷下学术教育中心的领袖。在稷下学宫的经历,使 荀子有条件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吸收,而成为融会百家的大学 者。 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跻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 兼陈中衡:所谓‚兼陈中衡‛就是一种辨证地、全面地看 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为了防止这种认识偏差的出现,得出正确的结论,荀子提倡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展现 出来,比较、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再得出结论。
古代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学术思想
古代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学术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们以其卓越的学术思想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他们的思想观点和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也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几位文化名人及其学术思想。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了仁爱、忠诚和孝道等价值观,他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并成为后来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
2. 战国诸子(公元前770年-秦朝)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被合称为“战国诸子”。
这些思想家包括墨子、老子、荀子、韩非子等。
他们的学说包罗万象,触及人类生存和社会组织等方方面面。
墨子提倡爱人主义和公义,他反对战争和贵族特权,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念。
老子则强调了道家的思想,强调自然和谐以及无为而治的原则。
荀子致力于探索人性和人性善恶的问题,他强调礼教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韩非子主张法治,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才能实现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3. 郭店楚简(战国时期)郭店楚简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竹简文献,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些简牍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哲学、音乐、历法、医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学术思想和文化传承的珍贵资料。
4. 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王羲之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影响了后世。
他的书法风格流畅自然,注重意境表达。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仅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范本,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朱熹(1130年-1200年)朱熹是南宋时期最重要的儒家学者之一,被誉为“二程之后”的四大儒家代表之一。
他致力于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解读,并形成了后来的朱子学派。
朱熹注重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觉悟,他提出“格物致知”的原则,强调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启迪智慧。
中国古代学问分类
中国古代学问分类(最新版)目录1.中国古代学问分类概述2.中国古代学问分类的主要类别3.各类学问的具体内容4.中国古代学问分类的意义和影响正文【中国古代学问分类概述】中国古代学问分类是古代中国学术领域的一种传统分类方法。
古代中国的学者们将各种各样的学问按照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问体系。
这种分类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学者的学术思想和智慧,也为后世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学问分类的主要类别】中国古代学问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部:主要研究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
2.史部:主要研究历史,包括正史、野史、史钞、史评等。
3.子部:主要研究诸子百家的学说,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4.集部: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包括诗、词、赋、论、辩等。
【各类学问的具体内容】1.经部:经部是古代中国学问分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2.史部:史部主要研究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这些历史著作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3.子部:子部主要研究诸子百家的学说。
诸子百家是古代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他们的学说包括伦理、政治、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集部:集部主要研究文学作品。
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包括诗、词、赋、论、辩等。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化风貌。
【中国古代学问分类的意义和影响】中国古代学问分类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古代中国学问分类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学问体系,使得学者们能够更加系统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
2.强化了儒家文化的地位:经部作为古代中国学问分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儒家经典。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古代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科学研究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并剖析其发展和影响。
一、数学中国古代数学是一个杰出的学科,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在数学领域,中国古代学者发明了十进位制,这成为今天世界通用的数字系统,对全球数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中国古代学者还发明了术数、九章算术等数学工具和方法,为后世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令人瞩目。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测天象,建立了天文学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并制定了准确的历法。
其中,汉代张衡的地动仪、唐代郭守敬的浑天仪等仪器让中国的天文观测更加精确。
这些科学成就不仅为中国古代人民带来日常生活的便利,也为后世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三、医学中国古代医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体系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成就。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成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古老而独特的理论和疗法对人类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农学中国古代农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世界农业科学的宝贵财富。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人在农业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提出了许多农业技术理论。
如《草木虫鱼志》、《齐民要术》等农学著作,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等。
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科学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研究和学术成就的宝贵遗产,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继承。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与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与学术传统中国古代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思想与学术传统。
这一传统包括众多的学派、思想家和经典作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儒家思想与学术传统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与道德,试图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其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被视为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作品。
儒家思想集中体现在教育、政治、道德和文化等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
二、道家思想与学术传统道家是中国古代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
道家强调“道”的概念,认为人应该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经典作品《道德经》被广泛传播并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政治、修身、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墨家思想与学术传统墨家是中国古代较为独特的思想流派之一。
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和尚同的原则,反对战争和社会不公。
墨家学派注重实践与应用,强调公平与公正。
墨家思想在古代曾与儒家和法家形成明显的竞争态势。
四、法家思想与学术传统法家是中国古代另一个重要学派。
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法治的原则,追求以法治国和有效管理社会。
法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有《韩非子》等。
法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来的法制建设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佛教与学术传统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文化相融合。
佛教对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和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名的佛教经典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与学术传统丰富多样,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佛教等学派与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学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思想流派和经典著作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种传统不仅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也为今天进行中国古代思想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中国学术的发展
中国学术的发展
中国学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演进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也不断增加。
以下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征:
1.古代学术研究:在古代,中国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庄子等。
他们奠定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基础,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法律等领域。
古代的学术研究主要基于经典的阅读和解释,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2.近代学术研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学术研究逐渐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转型。
西方学术体系的引入,使得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等学科。
同时,中国学者也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发展道路,出现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成果。
3.现代学术研究:在现代,中国学术研究已经进入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阶段。
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
除了传统的文科领域,现代学术研究还涉及理工科、商学、医学等更多领域。
同时,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也逐渐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
4.国际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中国学者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
总的来说,中国学术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和多个阶段,不断拓
展和深化研究领域。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学术研究将会更加多元化、开放和国际化。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学术与文化思想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学术与文化思想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学术与文化思想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学术与文化思想,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主要流派的思想观点。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一个流派,它强调个人修养、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仁爱”、“礼治”、和“君子”的概念。
儒家强调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与治理。
儒家学者通过提倡孝顺、尊重长辈和敬畏祖先等礼仪,倡导“仁爱”来建立良好的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流派,它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和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个体应该放弃私欲,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心灵的静默和超脱尘世的境地。
道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鼓励个体舍弃功利和物质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墨家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学派,也是儒家和道家之外一个独立的思想流派。
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
墨家追求和平与公正,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关爱,消除战争和争斗。
墨子认为,只有通过兼爱与非攻,人们才能实现和平、公正和社会稳定。
墨家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帮助中国古代社会维持了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流派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其他一些学术思想,例如法家、兵家和纵横家。
法家注重法律、制度和秩序,主张严刑峻法来维持社会秩序。
兵家则关注战争和军事战略,提出了一些关于战争策略和军阵布置的理论。
纵横家则强调权谋和策略,主张利用计谋和智谋来达到个体或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学术与文化思想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观点和理念。
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主要流派各具特点,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人民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学术成果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的学术成果汇总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宝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智慧的辉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汇总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的学术成果,带您一窥这些宝贵遗产。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涵盖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式。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明剧,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妙的表达方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是其学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哲学流派在中国古代形成并发展。
儒家思想注重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强调仁爱、孝道等价值观念。
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倡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消除战争和暴力。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也不容小觑。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了独特的数学、天文学、医学等学科。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发展了十进制计数法、算盘等工具,为后来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天文学方面,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天文预测技术非常先进,不仅有准确的日晷、水平仪等观测工具,还有详细的星历和天象记录。
医学方面,中国古代的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被整理成《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至今仍对中医药学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古代的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式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构图方式,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雕塑方面,中国古代的石雕、木雕等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音乐方面,古代的乐曲和乐器体系也有独特的特点,例如古琴、笛子等乐器至今仍被广泛传承和演奏。
最后,中国古代的历史记录和纪实文献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
中国文化专题之古代学术思想
b.“信” :与朋友相处的原则 “朋友信之”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信:言行一致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信则人任焉。” c .忠:与朋友相处的又一原则 ❖ 忠:直言。 ❖ 对朋友有意见“忠告而善导之” , ❖ 反对“匿怨而友其人” ❖ 直言的同时还要掌握分寸: ❖ “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
古代学术思想
一、孔孟之道 三、墨家学说 五、汉代经学 七、宋明理学
二、老庄思想 四、法家学说 六、魏晋玄学 八、清代朴学
一、孔孟之道(儒学)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 声 。”
《史记.儒林列传》曰:“秦之季世坑术士” 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后为孔门弟子的专称 先秦儒家三大师:孔子、孟子、荀子
“巧言,令色,鲜矣仁。” “人不知,而不愠” “见贤思齐” “过则勿惮改” “不贰过”
❖ ②“爱人”
❖ “爱有差等”
❖ ——依据“礼”所规定的等级秩序来处理具体的爱 的关系
❖ A.“孝”、“悌”----对父母、兄长的爱
❖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 “入则孝,出则悌。”
❖ a.孝以“敬”为本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问知,子曰: ‘知人。’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如何知人: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观过法: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三种交而有益者:正直者,信实者,见闻广博者 三种交而有害者:谄媚奉承者,当面恭维背后毁谤者,夸夸其
“十五有志于学” 20余岁曾为委吏、乘田,五十岁后任中都宰、司空,
为司寇三年 ,摄相事三月 与三桓矛盾,被迫辞官去鲁,周游列国十三年 一生授徒讲学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论语》 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国文化概论:古代学术文化
一、先秦子学
墨家的核心思想
☆“兼爱”——不分差等、不分亲疏远近的互 爱互利。 ☆“非攻”——谴责列国的兼并战争。 ☆“尚贤”——上到天子、下到乡里各级职务 应选拔贤人担任。 ☆“尚同”——自下而上服从领导。 ☆“节用”——反对儒家提出的厚葬和礼乐建设。
一、先秦子学
墨家学派站在私有生产者的立场上,讲“兼 爱”和“尚贤”是为了打破宗法政治和宗法伦理 关系;倡导“公利”是为了捍卫私有财产。墨家 与儒、道诸家的不同在于,儒家告诉人们如何去 积极面对生活,服从社会秩序。当这种秩序出现 紊乱而导致社会不公时,道家告诉人们要超越和 回避。墨家则主张“赖力自强”,仗义而为,讨 回公道,体现出独具的气魄。西汉以后,墨家走 向湮没,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孔子(前551年—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鲁国 陬邑人(今山东曲阜)。
一、先秦子学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爱人 ☆“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 —仁政 ☆“未知生,焉知死” —天道观 ☆“中立而不倚” —方法论
一、先秦子学
认为仁爱之心的道德力量源于“天地之大道”,宇宙的普 遍性、恒在性蕴含在人当下的生命运动中,主张人要“修己”, 即从事内在的道德修养;要“安人”,即从事外在的道德实践。 “修己”的途径一是学习,二是克己。“内圣”与“外王”统 一的理想人格,对秦汉以后的知识分子,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 人格追求具有重要影响。
商鞅
李斯
一、先秦子学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 韩非子。(前475-前221)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 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 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 善著书。
一、先秦子学
发展经济——尽地力之教。 尚法明刑——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
中国古代的科学领域与学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学领域与学术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学术成就。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中做出了众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
这些学术成就在当时不仅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科学领域,中国人民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业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其中,中国人民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2千多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家就探索了多边形、平面几何和数列等数学概念。
他们发展了十进制计数和算术运算,并提出了各种数学定理和公式,如中国的勾股定理。
这些数学成就为后来的数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人民在天文学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研究星象和天体运动规律。
他们建立了精确的天文观测系统,并提出了诸多有关日食、月食和星官等天文现象的理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天文历法,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农历。
农历是中国人民根据天文观测结果编制的一种历法,不仅精确地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还对人民生活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医学领域,中国人民也取得了重大的贡献。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代医学家就开始研究人体结构和疾病治疗方法。
他们提出了中医理论,并发展了多种草药治疗方法。
中国的古代医学家还研究了针灸疗法,这是一种将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这些医学成就对中国的医药事业和传统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另一个中国古代的学术成就是在农业领域。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人民对农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农民就开始研究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和农业生产技术。
他们发展了灌溉系统,改良了农田肥力,还研究了农作物的育种和培育方法。
这些农业成就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对世界农业产生了影响。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在科学领域有着丰富的学术成就。
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学术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对整个世界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之古代学术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之古代学术思想古代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了诸多学问领域,如哲学、历史、文学等。
古代学术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学术思想中,儒家思想是最为重要而广泛影响力最大的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们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倡以道德为基础,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德、才、言、行等多方面的素质。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秩序,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平共处。
道家思想是古代学术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强调“道”是宇宙的根本,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注重个人的内心修养和个体的自我实现,主张放弃欲望,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还与医学、医药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出了养生、治病的一些方法和理论。
墨家思想是古代中国学术思想的一支特殊存在。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强调爱与利益的关系,主张以爱为中心,忠于公义。
墨家思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公正,主张实行非攻、非害的原则,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思想虽然在学术上并不如儒家和道家思想有影响力,却对后来的中国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学术思想,如阴阳家、法家和名家等。
阴阳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人相应的关系,研究宇宙的演变和人类的生活。
法家思想则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主张依法治国,强调国家的权威和秩序。
名家思想则重视才能和声望,认为名誉与实力相辅相成。
古代学术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人们提供了思考人生意义、追求人类幸福的方法和途径。
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不仅是一种理论的研究,更是一种生活的实践。
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的来说,古代学术思想是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中国学术的发展
中国学术的发展中国学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学术被视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术的核心是儒学,而儒学的发展轨迹也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础。
在古代,中国学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音乐、军事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庞大而完整的学术体系。
而这些学术内容的传承和发展主要是通过经典的阅读和注释来实现的。
古代学者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理解,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建立了许多经典的著作和学派。
其中最重要的学派就是儒学,被誉为“华夏文明的灵魂”。
儒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道德、家庭、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学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学说。
它的核心观点是“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的稳定。
儒学注重道德和伦理的修养,倡导君子之道,提倡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
儒学影响了几乎所有的方面,包括政治、教育、家庭、社会等等。
儒学的发展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学术发展逐渐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自19世纪以来,中国学术开始受到西方学术的影响,不断吸收外来的学术成果并进行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学术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立性。
例如,中国近现代学者通过对西方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学习,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中国学术拥有了更为广阔和开放的视野。
近年来,中国学术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取得了许多国际上的重要成果。
在科学研究方面,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科技创新国家之一。
中国学术界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术传统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术传统源远流长,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学校教育和私塾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古代教育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和部落间的传统教育方式。
到了周代,教育制度逐渐形成,设立了官学、私学等各级学校。
其中,官学主要培养官僚贵族的子弟,教授经史子集等内容;私学则是普通民众接受教育的场所,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制度不断改革。
唐代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黄金时期,官学迅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
宋代则更加注重科举制度,将教育与选拔官员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明清时期,教育机会扩大,庶民子弟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二、学校教育和私塾教育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私塾教育各具特点。
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官学和私立学校,培养的对象以士人子弟为主。
学校注重经典教育,推崇儒家经典思想,并设置科目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
学校教育注重规范、纪律,学生们按时进入学校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经史子集、礼仪规范等。
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是私塾教育。
私塾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或有一定学问的人家中自己教育子弟或一些学生。
私塾注重个性化,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传授知识和社会经验。
私塾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私塾教育不受地域限制,随处可见。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私塾教育,都对中国古代的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学术传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推崇仁爱、礼义、孝道等价值观念,并强调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维护。
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成为中国古代学术的重要基石。
除了儒家思想,道家、墨家、百家等学派也在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中占有一席之地。
道家主张返璞归真,强调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墨家注重实用主义,提倡以实际效果来评价学术成果;百家学派则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思想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各个领域。
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学术
儒家 孔子
儒家思想是奉孔子为宗师的学说,所以又可称为 孔子学说,是对中国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 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 核心价值观。同时,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 信仰。
孔子编写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023/3/17
法家 韩非子 商鞅
• 法家对法律最为重视,以主张“依法 治国”的“法治”而闻名,并提出了一 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法家不是纯粹 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 ,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 效用。 [1] 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 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 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 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 和义利观。
•反应着统治者 阶级当权派的 政治利益。是 一种迷信的、 烦琐的、穿凿 附会的很少有 学术价值的学 问。 2023/3/17
古文经学
反映着不当权派的 政治要求,特点是 保持朴学的传统, 按字义讲解经文, 训诂简明,不凭空 臆说,排斥迷信, 由少数儒生私家自 相传授,政治上主 张复古
第三节 魏晋玄学
• 他比较正确地运用了中观学的思辨理论,旁取儒学,玄学思想,形成一个完 整的哲学体系。他把中,印两地的思想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佛 教哲学的中国化。
• 他生时玄学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他通过把般若学从依附玄学的局面中摆脱出 来,使佛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 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后中国化佛教宗派的产生。他所 提出的不少命题,成为以后佛教哲学所经常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僧肇开 拓了20佛23/3教/17 中国化的途径和方向。
2023/3/17
元康时期
• 代表人物 :郭象
• 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 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 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 自然合一说”,以为其哲学的最后归宿。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术传统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
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为整个中华文明体系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核。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文化传统和学术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术传统。
一、教育制度与传统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德教育和文化教育。
在古代,孩子从小就会接受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培养,如孝道、忠诚、礼仪等。
这种德育的重视为后来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古代,由于文人士大夫的主导地位,文化教育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儒家学派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尤为深远。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等教导,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终生学习的精神。
此外,儒家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使得古代中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德行与人格塑造。
二、文化传统与学术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对教育和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诗、书、礼、乐、易等,这些文化元素成为了古代学术的基石。
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人们能够了解和继承古代智慧,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中国古代的学术发展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尊师重教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师徒制度是古代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学习、研究,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和交流来获得知识和智慧的传承。
此外,中国古代还出现了其他学术流派,如道家、墨家、法家等,它们各有独特的学术观点和发展方向,为古代中国学术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三、中国古代教育与学术传统的现代价值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术传统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其一,强调德性培养和人格塑造,这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挑战和价值观冲突的时代,中国传统的德育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引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古代学术分类
古代学术分类古代学术是指在古代时期产生的各种学问和知识体系。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古代学术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从哲学、科学、文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对古代学术进行分类介绍。
一、哲学学术1.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古代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墨家学说、法家学说等。
这些学说对于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印度哲学:印度哲学是古代印度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吠陀哲学、耆那教、佛教等。
这些学说对于印度社会的宗教、伦理、哲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希腊哲学:希腊哲学是西方古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等。
这些学说对于西方社会的哲学、科学、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科学学术1. 数学:古代数学是古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几何学、代数学、算术学等。
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学、古印度的十进制数法等都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
2. 天文学:古代天文学是古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天体观测、星座研究、天体运行规律等。
古希腊的托勒密天文学、古中国的天文观测等都是古代天文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 医学:古代医学是古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医学、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医学等。
古代医学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法、药物应用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三、文学学术1.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的古体诗、古希腊的史诗等。
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形式表达了古代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2. 古代散文:古代散文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的古文散文、古罗马的散文等。
古代散文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深度受到了广泛的赞赏。
3.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的京剧、古希腊的悲剧等。
古代戏剧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戏剧结构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历史学术1. 史学:古代史学是古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国的史书编纂、古希腊的历史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百家争鸣
1-1 诸子百家
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 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孟子》、《荀 子》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经》、《庄子》。 墨家:墨子。《墨子》。 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 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 兵家:孙武、孙膑等。《孙子兵法》。 纵横家: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农家:许行。 小说家:《伊尹说》、《鬻子说》、《周考》、《青史 子》。
1-5-2道家修身处事三大要点 老子认为天之道也即是人之法,应把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上升 到了人类行为价值的高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融为一体。 (1)宽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善利万物而不争‛,做到 以宽厚仁慈的心态待人接物,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可谓是安 心立命之本。 (2)清心寡欲是修身养性之要。老子说‚罪莫大于贪欲,祸 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抱朴 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经常保持澹泊清静的心 态,这是老子告诫我们的修身养性之要。 (3)谦虚柔和是立身处事之则。不与事物的自然之道相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真理走过一步,即是谬误。谦虚柔和可谓是老子教导我们的立 身处事之则。
和谐作为哲学范畴,其内涵可界定为:各方面的相互协调、 适应、融洽,是一种适度的比例关系。和谐是我们称之为妥善、 美好事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范围可分多个层次。有以人类活 动为中心座标的和谐:这一层次的和谐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的和谐。有 以国家为中心座标的和谐:这一层次的和谐有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和谐,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和谐,国内 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和谐。 老子对和谐这一基本法则的深刻认识,对我们有极大的启 迪作用,重视、追求和保持事物的均衡、和谐,在维持事物的 稳定,保持事物的正常发展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老 子对道三法则的论述,用今天的科学来评判,也不能不叹服其 远见卓识。
1-5-1 道的三大法则 • (1)道的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 •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 以为天下母‛。 现代科学家认为:天体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原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 夸克组成,而夸克是看不见的。物质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 间上是无穷尽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重新产生,它不能被创 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 •现代科学家也说:植物动物每一个细胞,在其生存的每一瞬间, 即和自己同一,又和自己相异,这是由于分子无休止变化的缘 故。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流动和不断变 化,是在产生和消灭。这种‚有‛和‚无‛同集一身的现象, 正是万物发展变化的‚众妙之门‛。
1-4-3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自我约束。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 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 (2)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 相谅解、互相关心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感化 他人、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善 良天性,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 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 位臵。
1-4 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庸的思想来自于儒家学派,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 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的理想境界。 1-4-1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 (1)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要 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 (2)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 那人性也应该如此,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 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才能天 人合一。 (4)鬼神与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 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 (5)外内合一。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 一。
(2)道的应用法则:为无为,弱者道之用。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营造了宜于万物生长 的环境,万物各自顺着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天性自然生长,‚道‛ 从不去干涉它束缚它,不替万物做主宰,可谓是‚为无为‛。 ‚道‛无形无声,任万物自生自成,自作自息,而万物却各得 其所。不为而能成全万物,可谓‚无为而无不为‛。 • (3)道的和谐法则: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 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因其无休止变化的缘故, 它们之间的和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过渡的,因而是相对的。 不和谐是绝对的。‚冲气为和‛,就是客观规律作用于事物内 部矛盾的两方面,通过其变化使之在新的层次上达到新的和谐。 所以,无论是整个自然界或是细微的具体事物,都是运用着这 条自然规律在这种动荡的调节中维系着自身的平衡。
1-3 “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前357年)时期, 因其近齐国都临淄的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学术上 ‚百家争鸣‛的主要场所。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 教育、学术形式,‚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 学宫的出现,与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盛行和学术上的‚百家争 鸣‛是分不开的。在学术上体现以下特点:
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青年曾游学稷下,盛年 于稷下传学施教,继三游稷下时被尊为‚祭酒‛、‚最为老 师‛,成为稷下学术教育中心的领袖。在稷下学宫的经历,使 荀子有条件对各家学说进行批判吸收,而成为融会百家的大学 者。 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跻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 兼陈中衡:所谓‚兼陈中衡‛就是一种辨证地、全面地看 问题的方法。他认为:‚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为了防止这种认识偏差的出现,得出正确的结论,荀子提倡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就是说要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展现 出来,比较、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再得出结论。
1-5-3道家治国安民三大原则 (1)应天顺民,无为而治: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 居来强奸民意;使百姓安居乐业,任意自便,休养生息。 • (2)见素抱朴,淳朴民风: 老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把人为的东 西强加于人的天性,扭曲损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归 真,民抱质朴,方能达到长治久安。‚不尚贤,使民不争;不 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官清法正,国泰民安: 当政者以权谋私,贪污腐化。 上行下效,民众则以巧伪谋利。上下都在谋私利,不管公益, 国家就要穷苦纷乱了。当政者抱其质朴以示下,‚复归于朴‛。 百姓安其乐业。社会将弊绝风清,国泰民安。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则,我们若能理解,则将智周万物, 微妙玄通;为人处事的三要点,我们若能厉行,则将身安事遂, 事半功倍;安邦治国的三原则,我们若能实践,社会则将政通 人和,国泰民安。
1-4-1 墨子的学术思想 墨、儒家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不但注重言传,还注重身教, 身体力行。墨子不像老子孔子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深知 民间疾苦,才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深恶痛绝。也为此得到广 大平民的支持,具备广泛的民众基础,成为一时之显学。 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 节葬,天志,明鬼,非命‛,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 尚贤和尚同: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尚同就是在一个国家中 政令体制赏罚刑治从中央到乡里上下一致,做到令出必行。不 分贵族奴隶,不分贫富贵贱,用人只有一个标准:贤或者不贤。 墨子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前就那么进步的思想呢?墨子思想 本来就是建立在平民思想基础上的,其来源主要就是参照尧舜 时代。世界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后,民主得以重新确定发展, 用人制度也回到了唯贤是举。历史饶了一个圈,我们回头再看 看墨子,就不得不佩服其眼光的前瞻性和思想的深邃性。相对 于儒家的宗法血亲,墨子的进步岂止以道里计?
1-4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的生活年代正好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墨子早年‚学儒 家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看到儒家学说的种种弊端,于 是独立门户,开创了墨家学派。在其晚年和身后,墨家渐渐成 了最有影响的学说,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并大有凌驾其上之 势。以至于孟子哀叹:墨翟之言盈天下。荀子更是说:礼乐灭 息,圣人隐伏,墨术行。韩非也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墨家学说成于道、儒之后,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而盛行一 时呢?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当时儒道两家学说没有提出的社会学 说和政治方案,如王天下,正诸侯,尚贤能,等贵贱等思想。 尤其它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和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得到了很多 小国的支持,反映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呼声。
1-5 《道德经》与老子的思想
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 始人。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奉老子为教祖, ‚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为主要经典。 《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和这原物质化 生的万物演化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这种法则当然也是人应当 遵循的人事法则)。《道德经》就是论述宇宙间的这种大理法 和人应该怎样遵循这大理法的哲学论著。 《老子》被译成20多种文字,版本500多种,仅次于《圣 经》。 李政道:‚从哲学观点看‘测不准定律’和老子的‘道’ 颇有符合之处‛。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他在思考物理学问题时,老子思 想总是‚不知不觉地进入其中‛。 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开始,之前的状态, 就是老子所说的‚无‛。
1-2 百家争鸣的盛况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战国诸侯对‚士‛往往采取宽容 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对各家各派‚兼而礼之‛。允许其 ‚合者留,不合者去‛,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在‚百家争鸣‛过 程中,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儒、道之争,等等,就是 在一家之中,内部也有不同派别的争论。诸子都从自己的立场 出发,提出救世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