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35岁现象
35岁,人到中年,尽量去做个人事业
35岁,人到中年,尽量去做个人事业每个人开局的唯一筹码,就是时间,百年人生,每年都是一圈年轮,你怎么用,时间都轻飘飘从生命里流走。
不管是宇航员飞天遨游太空也好,还是上班族进厂拧螺丝也罢,谁的一天都是24小时,有人一天忙忙碌碌,只够温饱,有人一天清清闲闲,觥筹交错间就促成了高额交易,收入一年顶别人十年。
羡慕吧,是个人都会觉得羡慕,但又有什么办法,他人再富,终究是别人的因果,自己再穷,也终究是自己的轮回。
倒不是说人出身平庸就该认命了,换个角度想,一个人有机会从赤贫走向巨富,这本身就比那些出身就已在罗马的人,多了无数的阅历和生命体验,当然了,痛苦也是共生的。
这是自我安慰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全然看你内心如何定义人生,你是个高能量者,那就算出身贫寒,但你不愤懑、不埋怨,反而对自己厚爱有加,你对自己的器重,犹如身披铠甲,犹如手执利剑,你不会畏惧任何人和事。
人混迹江湖,最终的归宿就应该是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不管外界充满多少变数,真正的强者,只会把时间全部交给自己,给人生交出一份安稳满意的答卷。
普通人的事业,如何开始?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第一桶金怎么来?有人靠坑蒙拐骗、有人靠点滴积攒、有人靠天降横财、有人靠基因彩票,但不论如何,一个人的事业要想得到发展,摆脱依赖工资生存的发展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先投资。
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投资、金钱投资、情感投资、知识投资……这些投资在风险与收益这对孪生兄弟的调和下,最终回报给每个人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很多人不想打工,又迟迟无法跨出启动人生事业的第一步?都不用说,大多数人的理由就是:没钱。
是的,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的人,初始面临的问题就是没钱,但人和人之所以会在时间的推动下变得天差地别,底层原因就是“人生公式”的不同。
普通人的人生公式如下:没钱→启动不了个人事业→打工→失业。
在这个链条下,平庸是必然的,因为箭头指向的是“认命”这个终局。
而强者之所以能白手起家,甚至无数次东山再起,核心一定是他们有一套自己可复制的成事方法,这个方法如下:个人事业的成功=逆天改命的决心 X正确的方法论X恐怖的执行力如何理解“成事公式”所谓逆天改命的决心,不是憋在心里的一股子劲,而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愿景指引”。
职场百科之35岁危机
• 人才市场上存在一种“35岁危机”现象, 即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文规 定只要35岁以下者。这种“35岁危机”不 仅对求职者的影响较大,对那些企业在职 员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许多企业员工 在过了35岁以后,都不免有些担心:公司 裁员,一旦中年失业,生活就危险了。
• 面对残酷与机遇并存的职场,有越来越多的在职 场打拼12年以上的白领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职场 生存危机即将来临:随着就业竞争激烈程度的日 趋白炽化和他们自身健康的退化。35岁的职场人 士已经迈入了职场的更年期,潜意识里这些35岁 的职场“老人”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不 得不面对35岁这个高高的职场门槛。所以有人说 ,35岁已经成了职场年轻和衰老的分水岭。
• 职场要完成新老更迭,就势必会出现一批精干的 年轻者,他们出色的表现在潜意识里给这些35岁 的职场人造成了一定的生存压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拯救你的“中年危机”,你只需要做到这三点
如何拯救你的“中年危机”,你只需要做到这三点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35岁定律:中年危机,也称“灰色中年”,一般高发在35~50岁。
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经历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
20XX年的第一次裁员,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2月15日滴滴月度全员会,CEO程维宣布公司将裁员过冬,预计裁掉2000人,占全员15%。
会后,“滴滴裁员”上了热搜。
不仅是滴滴,20XX年全球已有不少知名企业宣布裁员、缩招:1月9日,美国医药巨头辉瑞宣布关闭两家工厂,涉及1700名员工;1月10日,福特汽车宣布在欧洲裁员数千人;1月10日,捷豹路虎在英国裁员5000人;1月18日,特斯拉宣布裁员7%,约3150人…每次裁员,35岁左右的职场人都心惊胆战,因为年纪一大,他们就成为别人口中“贵、懒、油、怂”的代表,最容易成为裁员的对象。
“35岁中年危机”,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01、逃不掉的“35岁定律”你的工作,在社会上可以被有大量具有同等能力的人替代,以前可能还会有人为你的工作年限买单。
可是现代社会,公司只要发现你并没有太多价值,技能也不突出,就会立马把你淘汰,换成性价比更高的年轻人,这就是35岁定律。
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律的存在,让一些刚过30岁的90后也提前进入了中年危机。
可是总会有人打破定律,在30而立的年纪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一步步成就自己。
02、有能力的人,从来不惧怕中年危机同样是30岁,却存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35岁的中年人不行了,还是35岁的你不行了?”中年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时间过得真快”,这句话里有感慨有无奈,也有隐隐地忧虑与不安。
“当年铁汉一般的男人”,如今也开始保健了,这是对健康的不安,对生命的焦虑。
是啊,岁月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屠龙宝刀,无论多铁汉子,也会被削成碎片。
青春已然逝去,衰老正在迎面走来,中年人便在怀念青春与忧惧衰老的胶着中焦虑、彷徨,对事业、子女、家庭、婚姻的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则更加重了这种焦躁不安的心理,更严重的还会生出颓丧、虚无等消极思想。
中年员工的六大危机
中年员工的六大危机中年员工面临的六大危机在职场上,中年员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职业生涯的中期,既没有刚入职场的新鲜劲,也还未到退休的阶段。
然而,中年员工们往往面临着许多困境和危机。
本文将介绍中年员工常见的六大危机,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危机。
第一大危机是技能滞后。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和工具不断涌现。
年轻员工往往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的技能,而中年员工可能因为长时间从事同一种工作,导致技能滞后。
这将导致他们无法满足公司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被淘汰或升职无望。
中年员工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技术和知识,与时俱进,保持竞争力。
第二大危机是晋升停滞。
许多中年员工发现,他们在公司的晋升机会相对较少,被年轻员工所拥有。
这是因为公司更倾向于培养新人,以保持活力和创新。
中年员工应该克服这个危机,寻找其他的晋升途径,如参加企业培训、出国留学等。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吸引公司高层的关注,并增加获得晋升的机会。
第三大危机是职业疲倦。
中年员工往往在职场上工作了很多年,对同样的工作感到厌倦和乏味。
这种职业疲倦感容易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
中年员工应该寻找自己的激情和兴趣点,将其融入到工作当中。
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与工作相关的社团或组织,与同行们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通过这些方式,他们可以重新找到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第四大危机是缺乏学习机会。
与年轻员工相比,中年员工更难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
因为公司倾向于投入更多的资源在培养年轻员工身上。
中年员工应该积极争取学习的机会,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学习班等。
此外,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通过阅读书籍、参加研讨会等方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第五大危机是经济压力。
中年员工处于家庭的养育和养老的阶段,经济压力较大。
他们需要承担房贷、子女教育等各种开支。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员工在找工作和创业方面也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中年员工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经济,并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如兼职、投资等。
职场“35岁”现象
职场“35岁”有两种人,一种是职位高、薪水高,一种是职位低、薪水低。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或者避免第二种情况发生,需要认清问题,做出实际的努力。
上图中,需要把愿景转化成目标,将目标转化成项目,将项目分解成行动。
愿景:财务自由。
目标: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提高收入水平和职位。
项目:
1、做好教务工作;
2、每个月有一篇文章的输出;
3、一年认真看4本专业书。
行动:
1、教务工作内化,形成自己的流程;
2、月初组织文章结构,月底完成并发表在简书;
3、每两个月完成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并博文一篇。
为什么说35岁是中年的一道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道坎的
为什么说35岁是中年的一道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道坎的
35岁被认为是中年的一道坎,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标志着人们已经进入了成年后的第三个十年,正式进入了中年。
这个年龄段是一个转折点,人们通常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家庭和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规划。
同时,这个年龄段也是身体和生理功能开始逐渐衰退的时期,对健康和身体的关注和保健也变得更加重要。
我认为35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年龄,它是成年人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个时期我们要面对很多挑战,包括职业、家庭、健康等方面。
我们已经度过了青年时期的冲动和追求,开始更加理性地思考人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我看来,35岁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好未来的规划和准备。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这个年龄段是事业和家庭平衡的重要时期。
我们需要把握好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此外,35岁也是身体健康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年龄段,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饮食和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度过中年的这一道坎。
总之,35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家庭平衡,注重身心健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民日报谈职场35岁现象
人民日报谈职场35岁现象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评论文章聚焦35岁现象热度升高,诸多留学回国者、创业
者以及国企从业者因年龄所限,经历频频被冷对,找到应聘合适职位变得更为艰难。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35岁以上职场从业青年们遇到的问题着实不少,涉及到了从薪资福利、晋升机会及职业发展等方面。
作为35岁现象受害者,UEML的林先生说:“加入UEML的是一個35歲的大叔,但是年輕的同事對我的來歷似乎不太友好。
看著他們享受公司旅行,參加公司活動,而我感到很孤單。
他們很容易得到新試驗中心和新職位,而我只能呆在角落不能晉升也沒有機會投身新領域。
”
除了受冷对,35岁以上职场从业青年们遇到的另一问题是薪资和福利待遇。
紫罗兰的张女士表示,“我比较年轻的同事會獲得較高的薪酬和更多的福利待遇,然而身為35歲老叔的我卻被这些条件限制著,除了工作的基本薪薪水較低之外,配
套福利也不一定會比別人更好。
”
针对35岁现象,行业专家表示,企业应该在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及培育新
人方面表现出透明common-sense,以便让35岁以上职场从业青年们也可以享受到
应有的待遇。
同时,35岁以上的职场从业青年们也应该拥有更强的学习意识,提
高能力,保持技能的前沿性,并不断在职场上发挥作用。
35岁现象如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需要企业积极行动,更需要职场从业青年们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经验及技能,最终才能与年轻人一起争取同等的待遇以及发挥所长。
打造一个能够尊重国内不同年龄层人才的职场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着力做的一个重要课题。
35岁并不尴尬,尴尬的是到了35岁还一事无成!几点建议助你腾飞!
职场中大部分人到了35岁似乎就到了火焰山一般,想进进不去,想退退不了。
正好被卡在一个地方,动弹不得,那个地方就叫瓶颈,今天给大家一点建议,帮助遇到瓶颈的朋友突破自我飞黄腾达!1,调整心态首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先要保持冷静,端正心态,只有好的心态才有机会想出良好的解决对策!正如老话所说:静能生智(静能升职)你看那些当官的都很安静,说话慢条斯理的对吧。
2,思维转变这里要说的只有一点,以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好好工作努力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但实际呢?凡是有这样想法的都是穷人吧,这就是那些领导层给员工洗脑的一个手段而已。
不管我们听信这句话多久,从现在开始改掉他!那么我们该也么做?就是认清现在所处的环境,现在是信息社会,而未来是人工智能社会,在这种社会下我们不能在保有之前的那种工业社会思想,只要努力就有回报!而是要找到符合时代的符合自己的行业3,分析自我这里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在职场上,要分析自己的瓶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是自己能力不够还是平台不行。
如果是能力不够,那就针对这些不足进行针对性学习和训练!平台不行就更好办了,换个公司就完事了?相信用不了多久,自然能够突破!第二点,要了解新时代产业,比如抖音啦头条啦等等。
想办法在这些新兴行业中插上一脚,那么那些行业适合自己呢?那么就要先分析自己了,你有什么优点特长?比如你情商高,随便和谁都能聊,那你可以兼职做主播啊,如果对电影感兴趣可以利用下班时间搞视屏剪辑啊然后放在抖音上也会很火,总而言之,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适合的平台,只看优点不看缺点!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上面说的两件事情,我的建议是首先应该先稳定自己眼前的这份工作,毕竟他能保障你的生活,如果正职有了突破,自然而然就减轻了压力,可以有更好的精力来处理副业。
副业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然后下功去学习怎样经营,学习他的赚钱套路,相信也能有个美好的结果。
35岁是不是坎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嘛!。
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大龄女青年也有春天职场35周岁是一道坎,无关男女,关乎大龄女青年,那是一道不容易过的坎,关乎未婚大龄女青年,那将会是雪上加霜。
就社会分工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虽然现代女性已经比较独立自主,但往往在面临职业与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大部分需要作出妥协或牺牲的以女性居多,男性可以在职业上一路高歌猛进,而女性往往容易受结婚,生子影响,而在职业上不得不主动或被动中断,并且容易发生职业的断层。
这是社会角色使然,也是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取向使然,如果在一个职业上一路高歌猛进,但爱情婚姻生活空白的女强人与一个职业发展一般,但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女性当中,大部分人会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当然,幸福是自身去感受的,而非来自他人的看法,但不得不说我们不能脱离这个社会去独立生存,有时候这个社会大部分人所秉承的价值观或多或少都对我们产生冲击,往往也是我们大部分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不得不说,认真读了案例,既有心酸,无奈,也有一丝丝的同情。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本来这对于女性来说是一大好福利,但也恰恰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成本,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性陷入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困境。
大龄未婚女青年是招聘“雷区”,以前的时候“已婚已育”是安全状态,除了青春活力的应届生,应该这类女性是最受企业招聘欢迎的,但现在“已婚已育一孩”往往也变成了“定时炸弹”,让我们无从适从,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所以案例中楼主出现如此举动,也就不难理解了,与其说这是大龄女青年个人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困境的写照,不如说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对于政策所采取应对措施而对大龄女青年造成影响的缩影。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两难的状态,那么,是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方法呢?方法总会被困难多,不妨去细细思考一下:HR有可能接受的情况:1、态度诚恳,坦诚相告,并且这是一家重能力而较少关注个人隐私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继续往前编“善意的谎言”,很难再继续往前走下去,内心上也很难过得去,还不如坦诚相告,并主动表达自身的诚恳,而能力上的优势远远盖过了“善意的谎言”所带来的影响,或许可以打动HR,有继续留下的机会;2、自身能力与岗位匹配度高,并且价值远远大于未来因结婚,生子为公司带来工作上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研究
不同年龄段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研究在今天高压的职场环境中,每个职场人士都会面临着心理压力。
而随着年龄的不同,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进行探究及研究。
20-30岁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在这个年龄段,职场员工常常承担着挑战性的职业角色,如实习生、新员工或中层管理人员。
“年轻是资本”的概念成为许多公司招聘年轻员工的原则,使得这些员工必须适应快速的工作节奏,为了尽快上岗并展示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接手不同的任务和负责不同的项目。
在这种快节奏、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20-30岁的员工面对的是经常性的挫折感和焦虑感,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自我验证并寻求别人的认可,尤其是权威人士。
他们拥有有限的经验和技能,是新入职人员,很难立即承担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这更增加了他们面临高负荷压力的可能性。
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成为每个20-30岁的员工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30-40岁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30-40岁是许多职场员工的黄金时期,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技能和联络,担任了更高级的角色。
但进入这个年龄段也会面对新的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成为了职场员工的一大心理压力。
很多职场人士在这个阶段已经结婚或有了家庭,随之而来的是处理许多问题的压力,如患病的家人、双职工夫妻的分配时间等等。
此外,他们也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或是公司的文化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不同,需要在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观之间寻找平衡点。
40-50岁职场员工的心理压力40-50岁是许多职场人士职业生涯的巅峰。
在这个年龄段,员工通常已经获得了高级职位和较高的薪资,但他们也需要面对更大的工作挑战和更高的期望。
他们的职责和要求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广泛,与年轻员工的竞争也加剧了压力。
在这个年龄段,员工也面临日益增多的健康问题,如很多人的身体开始出现衰老症状,包括锻炼和饮食方面等等。
在人员结构和公司变化的背景下,他们也将不得不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职业角色,从而产生了新的心理压力。
35 岁的我感觉进入职业倦怠期,不敢离职却又厌倦上班,该怎么办?
35岁的我,已经在职场上奋斗了十多年,但最近却感觉到了职业倦怠期的迹象。
每天上班都感到无聊和疲惫,却又不敢离职,因为还需要维持生计。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认识到职业倦怠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在职场上工作多年后,我们可能会感到工作失去了意义和动力,这是因为我们已经适应了工作中的规律和环境,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工作,而是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
我们可以尝试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或者转换职业方向。
如果我们感觉自己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可以考虑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或者我们可以尝试转换职业方向,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这样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到工作的动力和意义。
我们也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
有时候,我们感到疲惫和无聊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和枯燥。
我们可以尝试与同事合作,参加培训课程,或者尝试新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到工作的乐趣和动力。
我们需要认识到职业倦怠期不是一种短暂的现象,而是一种长期的状态。
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地寻找解决方法,才能够摆脱职业倦怠期的困扰。
职业倦怠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
无论是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转换职业方向,改变工作方式,还是保持积极的心态,都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找到工作的动力和意义。
中年员工的六大危机
中年员工的六大危机中年员工的六大危机是指中年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和挑战。
这些危机可能会挫败中年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中年员工常见的六大危机,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职业发展停滞。
中年员工在一个公司呆了很长时间,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达到瓶颈,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晋升机会。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表现出厌倦和倦怠的态度。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增加在职期间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要主动与上级沟通,表达自己的职业愿望和追求。
第二,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感。
中年员工在同一份工作中呆了很长时间,可能会感到工作的内容变得单调乏味,缺乏新鲜感和刺激感。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参加培训、交流和跨部门合作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眼界和工作范围,增加新的挑战和机会。
同时,也可以考虑转行或创业,找寻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激情所在。
第三,压力过大。
中年员工通常承载着许多责任,如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等。
同时,他们可能面临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如工作量的增加、工作时间的延长等。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中年员工身心疲惫,影响健康和工作效率。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寻找适当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度放松等。
同时,也可以与家人和朋友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第四,缺乏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中年员工可能会面临技能过时和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年员工需要持续学习和进修,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他们还可以主动与年轻员工进行交流和学习,借鉴他们的新思维和创新思维。
第五,缺乏工作满足感。
中年员工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工作所获得的成果感到不满足。
在职业生涯的中期,他们可能会思考自己的成就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追求,寻找与自己价值观和兴趣相符的工作和职业。
如何过渡35岁危机
如何过渡35岁危机35岁危机,也被称为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职业、家庭、健康等多方面的压力和焦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顺利过渡35岁危机:1. 接受现实:首先要认识到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要过度焦虑或自责。
接受现实,正视自己的处境,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过分担心未来,也不要沉溺于过去的失败或遗憾。
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相信自己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3. 职业规划:在职业方面,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同时,也要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4. 学习新知识:中年危机往往伴随着技能和知识的过时,因此,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读书、交流等方式获取新知识,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5. 关注健康:健康是中年危机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6. 家庭关系:在家庭中,要关注与配偶、子女、父母等家庭成员的关系,加强沟通和理解,避免因为工作和压力而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
7. 寻求支持:如果感到无法应对中年危机,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职业辅导的支持。
专业人士会帮助你分析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你度过难关。
总之,中年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此停滞不前。
通过调整心态、职业规划、学习新知识、关注健康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努力,你可以顺利过渡中年危机,迎来更加精彩的人生。
为什么说35岁是中年的一道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道坎的(优质问答)
为什么说35岁是中年的一道坎,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道坎的(优质问答)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35岁通常被视为中年的起点,因为在此之后,许多人会感到他们进入了生命的下一个阶段,即中年期。
这一阶段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以及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
在身体方面,许多人在中年期开始感受到身体上的变化,包括代谢率的下降,更难以控制体重,以及更多的健康问题。
此外,许多人还会经历更多的压力和焦虑,因为他们可能有家庭和孩子,也有更多的职业责任和经济压力。
在个人生活方面,许多人在中年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家庭状况和职业生涯的状态。
一些人可能会考虑婚姻和家庭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面临职业发展的选择和转折点。
同时,许多人也会开始思考自己的长期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因此,35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它标志着人们进入中年期的阶段,这个阶段充满了各种挑战和机遇。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这个阶段是生命中的一道坎,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适应身体和生活上的变化。
首先,我认为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关注身体上的任何不适。
其次,我们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目标和计划。
这可能需要我们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选择、寻找新的机会和发展方向,并认真思考自己的家庭和社交关系。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平衡生活和工作,以避免过度工作和压力。
最后,我认为我们需要寻求支持和建立更紧密的社交关系,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
这些人可以为我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机遇。
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职业倦怠期该做好什么
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职业倦怠期该做好什么日前,国内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万人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近80%的职场人感到精神紧张和压力;2/3的职场人感到压抑和焦燥;超过70%的职场人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这,就是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悄然来袭的“职业倦怠”。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
职业倦怠期具有阶段性、周期性,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拖”――工作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完成,非要等到最后一刻。
职场人士到了35岁左右通常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期,特别是工作上有了一定成就的“白骨精”尤为明显。
据调查,从行业上看,教师、医生、媒体从业者以及办公室白领等从事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比较高;从个性角度讲,具有敢于开拓和迎接挑战、独立性强,并且对自己或他人要求较高等人格特征的人也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波峰和波谷,职业倦怠期和人的生理周期一样,有一定规律可循。
为什么会进入职业倦怠期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主观原因(1)工作压力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
35岁左右的职场人经过多年打拼,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位高权重”,工作压力日渐加大,加上新人不断涌现对“高位”造成一定压力,使得“白骨精”们尤如穿上了“红舞鞋”。
一些心理脆弱的“职场老人”抱着严防死守的心态,许多事情亲力亲为或将所有事情揽在自已手下。
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过长的工作阵线让纷繁复杂的事情接踵而来,打乱了原来果断有序的工作节奏,改变了原来干净利落的工作风格。
工作的不顺利,会不断给人不同程序的挫折和打击,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自信逐渐降低,并且不断为自己的失败和工作不力找借口,产生疲乏和焦虑。
(2)攀比心态。
35~40岁的职场人士,往往会期望得到比其他人高的待遇。
工作时间长了,工作伙伴、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交流、对比也会增加。
见到经历和能力和自己相似的人职高薪厚,往往会觉得没面子、不平衡,失去了平常心,抱怨越来越多,心态逐渐由波动发展到失衡、抑郁,失去工作热情。
而立之年:男性职场困惑多
而立之年:男性职场困惑多职业困惑高发期调查之男人篇30-35岁男人最困惑职业咨询机构通过对经手的1826个案例加以分析后,发现来咨询的男性主要集中在30-35岁的年龄范围中,表明处在这一年龄段的男性是职业困惑的高发群体。
长城专家分析认为,处在职业困惑高发期的男性普遍都有“三高”:高欲望,高压力,高风险,即对事业和生活的追求多,欲望高,同时正面临着事业上的上升或转型期,且面临着来自于婚姻和家庭的高压力。
“三高”的存在使得这一年龄段的男性职场人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
三大原因导致30-35岁男性困惑高发具体来说,处在30-35岁的男性职业人士困惑多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三十不能立(社会压力)三十而立,对于三十岁左右的男性来说,都期望此时的自己已经找到了职业方向,并已经进入一个上升通道,在职位和薪水上也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
然而,很多人到了30岁却感觉自己并没有“立”,而是三十而“栗”。
许多人事业上并不得意,薪金没涨,位置没升,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十分不满,而此时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更使他们心力交瘁。
李XX,32岁,某通信公司技术人员。
30岁以前,他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朋友,没有爱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危机感也日益强烈,怕自己所学的知识老化,怕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他加倍努力地工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不知道休息是什么感觉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充电,他甚至放弃了双休日。
然而,尽管那么努力,他却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能够达到期望的地步,很多大学的同学都已经是部门的小头目了,他还是个技术老兵,薪水虽然涨了一点,可还是没到他的期望。
Peter告诉职业规划师,他感觉自己没能在三十岁彻底的立起来,他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以至于到后来,他在公司里打不起精神,每天只在混日子,这又使他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最后不得不寻求帮助。
二、挣钱养家难(经济压力)在上海,大多数男性选择在30至35岁做父亲。
男人当爹后感觉到的生活压力更大,主要就是经济压力。
35岁以后你还能干什么?上班还是自由职业者请接受我给你的建议!
35岁以后你还能干什么?上班还是自由职业者请接受我给你的建议!展开全文物价的飞速上涨,房价的持续升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抱怨中迷茫!其实真的没房子住吗?买不起总租的起,租不起也能回老家找到地方住吧!其实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单纯讨论房子,其实还真不是大问题。
而当下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现状,当你已经不在年轻,你考虑过还能做什么吗?在中国职场上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看看华为的裁员、中兴的悲剧无疑为我们透漏了当下的现状。
职场上最尴尬以及最敏感的年龄是多少?真实的招聘网站的数据表明,也就大概是35岁(可怕么,35岁正是当打之年)在中国35岁意味着,你投递求职简历的范围越来越小,95%以上的企业年龄要求都在35岁以下;35岁意味着,大公司能进,但很快就会有被清理的风险;35岁意味着,打上标签的“中年危机”如影随形……虽然35岁在中国是个目前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是35岁并不意味着你的职场或者后半生终结,主要还是要取决于你在之前的日子里是如何度过的,是否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这里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还请认真读完。
不管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翻阅众多的招聘网站,无一例外,95%以上的企业明确规定了职位年龄在35岁以下,这里我并不是说35岁的就不能投递简历去找工作,但是如果到了35岁还通过这种方式跳槽,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过往。
我在30、34都经历过这样的困局,10年开始逐渐转变成自由职业者,通过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也能拿到兼职的工作,14年更是能够带领自己的团队去做产品、做项目,16年下半年到18年初还在培训机构当讲师。
这里我并没有炫耀自己有多成功,但是根据我的真实经验来分析,如果你真的到35岁或者更高年龄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你将面临从头再来的困境,因为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
因此,如果你真的不想让你35岁以后的人生轨迹变得一塌糊涂,你必须至少在30岁之前就明确目标,并充分利用35岁之前的时间开始追赶。
“35岁现象”的深层根源
“35 岁现象”的深层根源新华社4月14日发自重庆的消息说,目前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上出现一种“35岁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用人的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
消息还以多个实例诠释了35岁以上择业者的怨声载道。
现象,词典的解释即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
辩证地看,作为社会范畴的“35岁现象”的出现,不能一味归咎用人单位,而在为35岁以上择业者“说理”时更不能片面。
从企业来讲,在目前比较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如何合理配置与使用人才,当然有自主决定权,其招聘新员工,要考虑到求职者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
特别在服务业,对招聘员工提出年龄限制是有必要的,比方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年轻女性的优势要明显强于中年女性。
即便人才市场的上级主管要求招聘的单位取消年龄限制,但这条年龄线还是会留在招聘单位的心里,只不过他们可以找到拒绝你的理由:不说因为你的年龄问题,而是说因为你不适合这份工作。
因此,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来选择求职者是必然的。
问题的另一面是,35岁以上者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比如,他们积累了失败或成功的经验,理解力、办事能力、为人处事能力比较成熟;他们比较踏实,更有责任心;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待遇的期望会更合理一些。
在某些行业领域里,应该有一些年纪轻及年纪大的人,以使其在不同岗位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优势互补。
在香港,许多餐厅的侍应生是一些老先生;在德国,一名钳工、车工,可能毕生只会这一个工种,因为不断积累的经验已足够让他们不会丢掉工作。
惠普公司创始人比尔·休利特的信念是:我相信男男女女们全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了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到这一点。
比尔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潜在的人才,只要有合适的环境,他们都将成为现实的人才。
进言之,人的行为取决于其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有层次的。
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5岁改行的5个职业
35岁改行的5个职业
【1】靠经验积累的行业。
比如医生,会计师,工程师等。
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的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丰富,他的价值就越大。
而且,这些行业35岁之前你很难做出成就来,所以对这些行业来说,35岁只是你职业生的真正开始,才是你走向辉煌的起点。
【2】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也是靠经验吃饭的。
只有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并且与市场结合,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你才会脑洞大开,你才会更贴近你的消费者,所以对产品经理来讲,也是一个经验越丰富越值钱的行业,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说他能干好产品经理,通常都会有几分的灵性所在,是不可持续的,所以真正出优质作品的产品经理,都是在35岁左右才开始的。
【3】自媒体从业者。
自媒体从业者也是需要大量的积累,比如说是自媒体的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写的内容越来越多,积累的素材就越来越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容输出,也会越来越值钱。
【4】教师。
教师也是一个靠经验积累的行业,接触的孩子不断的增多,在实践当中,成功的案例不断的增加,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才能会真正的形成,所以教师这个职业,你不相信经验是不行的。
【5】律师。
律师,也是一个靠经验和案例大量累积起来的职业,对很多条文的理解,和政策的解读,也是不断积累的,积累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案例越多,律师的身价也就越高。
倚老卖老是一种心理危机
龙源期刊网 倚老卖老是一种心理危机作者:卞文志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5期年轻人的参与和竞争,在潜意识里给35岁以上的人带来压力,在这种危机感、压力感和优越感的交织下,他们的心理上便会出现情绪异常。
在当今职场上,有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经常会被一种情绪所困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就是心理疲劳。
而导致心理疲劳的一大原因,则是有些人自以为是职场“老人”,在面对新人“倚老卖老”造成的。
因为,职场的自然规律是经常性地要实施新老更替,这样势必会出现一批精干的年轻人参与他们的工作。
年轻人的参与和竞争,在潜意识里给35岁以上的人带来压力,在这种危机感、压力感和优越感的交织下,他们的心理上便会出现情绪异常。
有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异常抑或心理疲劳症状,说到底即是因压力而引发的心理危机。
症状一:职场新人应该礼让三分36岁的白洁是一家企业的行政助理,在企业打拼十几年,既积累了经验又攒下了资格。
去年,她所在的部门新进了两个大学生,由于知识丰富、学历较高,在工作上干得出色,很快便被老总任命为同她一样级别的助理。
让白洁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新助理上任后,凡是行政总监安排的工作,他们从不与老资格的白洁沟通,而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这种现象让白洁心里很不舒服,认为自己是公司元老,他们应该对自己礼让三分,在工作上应该虚心一点,给她应有的尊重。
可两个职场新人却对白洁“倚老卖老”的作派看不惯,并且认为她思想僵化、无开拓意识,在工作上常常束缚他们。
因此,他们认为只工作出彩、总监满意就行了,有些事没有必要找她商讨。
而白洁对此心理上却难以接受,情绪挂在脸上,内心十分纠结,认为职场新人应该循规蹈矩,不该如此狂傲,心里不痛快,白洁便常常给两位新人冷脸子看。
久而久之,白洁与两位新人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工作,导致整个部门工作氛围不合谐。
心理矫正:像白洁一样,在时下的职场上,有些35岁以上的职场“老人”确实怀有“倚老卖老”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场35岁现象:迄今我看过最好的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虽然你我皆是凡人,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依然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迎着太阳开花结果。
不管以你现在的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涵义,请先记下来。
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因为,时间能解释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能解决一切。
在最近的一年的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我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
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们的客户中,遇到的往往是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
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
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
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
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
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
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
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在我们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80后,也是职业规划问题的高发区。
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
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你还有时间去弥补;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
从大学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反思自己的成长。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
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
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
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从30岁到35岁,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与责任的问题。
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
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
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你感觉自己在加速变老。
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但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
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
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如果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说得更不客气一点:我还敢轻易再动吗?我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
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
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
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
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
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
有一次跳槽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区域营销经理的职位。
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
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
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
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
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
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
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
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
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之前,会有一个评估环节,系统评估客户的综合基础,看看是否还适合做职业规划。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年龄问题,重点是30岁左右的年龄。
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
这是硬伤。
但凡遇到有这样硬伤的客户,我们只能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无能为力。
”所以,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
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
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关于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
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
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你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你是在走直线。
捷径是什么?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我们去年曾经咨询过一个客户,7年换了6家公司。
按照通常的理解,大家往往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
其实不是。
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不错的那种水平。
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频繁跳槽的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呢?有些人会觉得他很幸运,运气比别人好而已。
其实不是。
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的方向。
只要方向不错,那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
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
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由此也导致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
一份工作,往往坚持不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往往就选择跳槽。
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的用人单位,都变得非常务实,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当然,特权阶层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如果你无法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只赚不赔的买卖是没有人愿意干的。
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而能力的积累,则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
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们,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
那些因为走了弯路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损失补回来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让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大家可能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
Ma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说道,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