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舌尖上的中国与面条之路的叙事技巧
舌尖上的中国吃面的故事
播音主持朗读材料舌尖上的中国——吃面的故事在西北,主食和汤的完美融合,除了牛羊肉泡馍,还不能漏了兰州牛肉面。
兰州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
这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有着一千多家清真拉面馆,每天要消耗一百万碗以上的牛肉面。
柔韧、滚烫的口感是兰州拉面令人赞不绝口的关键。
一百年前,回族人马保子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锅中,清香扑鼻的热锅子面大受欢迎。
牛肉汤的清与浊是检验牛肉面是否正宗的秘籍之一。
一碗绝佳的牛肉拉面应该具有汤汁清爽、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条黄亮五个特点。
马保子又在和面时创造性地加入了蓬灰水,这使得面团更加富于弹性。
全部工序要靠手工操作。
马文斌是兰州牛肉拉面的第四代传人,他在拉面馆里工作了40年。
要想拉出粗细不同的大宽、韭叶、毛细、荞麦棱子,不但要臂力过人,对力道的控制还要刚中带柔。
同样的麦子,磨成同样的面粉,却可以做出不同的面条,表现出不同的精彩。
对于面条的口感,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要求也有着天壤之别。
广州人喜欢的这种细面,与兰州拉面口感完全不同,爽脆弹牙,韧性十足。
华南地区的广东,尽管稻米一年能熟两到三季,也并不妨碍广东人爱吃面。
和这种面用的是鸭蛋,使用传统的方式和好面团之后,最关键在于压面时的力度。
用毛竹碾压面团,用人体弹跳的重力让面团受力均匀。
压薄的面皮便可以用来制作面条和云吞皮。
这样压打出来的面具有独特的韧性,配上用猪骨、大地鱼、虾籽等材料熬制3个小时以上的汤头,一碗鲜美无比的云吞捞面就成了岭南人的最爱。
广东人把这种传统方法制作出来的面条叫做竹升面。
这种古老的压面方式世世代代沿用至今。
同样是做面,广东人用毛竹,中原人则用的是擀面杖。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
早面午席是丁村人做寿请客的习俗。
为了老伴的70大寿,卫大妈早早地就为宴席上要吃的面食做起了准备。
中国人称这碗面叫长寿面。
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呢?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而瘦,谐音长寿,面条于是当仁不让地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受欢迎的生日主食。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电视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中国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多种叙事策略,通过生动的画面、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真实的故事,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
首先,本片采用了纪实性的叙事策略,通过真实展现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制作工艺等,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将中国美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精湛的烹饪技巧、丰盛的宴席还是朴实的家常菜,每一道菜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唤起观众的共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的美食文化。
其次,本片采用了情感化的叙事策略,通过情感化的描写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每一集的开头,都以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画面开篇,这种通过视觉刺激引起观众的食欲,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美食的世界中,引发他们对美食的渴望。
在片中,每一个制作过程都以细致入微的镜头展现,将食材的变化过程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展示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食物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同时,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有着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对待食物充满热情和敬意,这种情感化的描写让观众对美食产生了更深的感情,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评价美食文化。
此外,本片还采用了全景式的叙事策略,通过展示各地独具特色的美食和人文风情,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中。
片中不仅展示了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还呈现了中国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人文风貌,让观众对中国的全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南地区多种天然食材的采摘、东北地区冰雪季节的特色美食、西北地区火锅文化的传承等,这些独特的风土人情使观众对中国的多样性和魅力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综上所述,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纪实性、情感化和全景式的叙事策略,成功地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故事化叙事技巧分析
94影视动漫《舌尖上的中国》故事化叙事技巧分析关 欣(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在解读中国人对美食的见解与热爱方面提出新的观点。
本文从文化背景方面解读片中叙事话语体系,其次分析画面构图,以及由解说词等视听语言因素构成的故事化叙事理念,并从微观上解构主要叙事模式,实现叙事学与纪录片的结合,旨在为大众观影提供科学的评价立足点。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故事化叙事;符号学;结构主义叙事学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3-0094-02一、创作的文化背景(一)时代发展与美食传承的对立统一《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首播的第一季和于2014年播出的第二季,收视均高于同一时段播出的其他节目,具有良好的口碑。
纪录片在视听语言上独到得体,并用高清的画面、以高度的理性阐述了主题的哲理性,故事化的叙事风格符合当代受众的收视需求,借故事还原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展现了各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与饮食特征。
本文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结合符号学原理,多维度分析纪录片文化背景、视听语言和叙事方法三者的深层关系。
我国饮食文明在时代的流变与技术的革新中历久弥新,沉淀出新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积累。
《舌尖上的中国》首集以自然的馈赠开篇,奠定影片基调,发掘带有文化传承基因的中国式美食。
导演陈晓卿评价说:“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更是用味觉审美来关照我们东方人的生活价值观。
”[1]该片打破了以往纪录片思想的局限性,采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旨在向受众传达“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主题内涵。
在“厨房的秘密”一集中,节目组选择的美食发源地少而精,仅七个拍摄地,但每处都极具中国美食文化遗产的代表性。
在食品制作工业化的时代,尼西人依旧延续着用黑陶烹饪的习惯,陶罐从狭义上看指蒸煮器具,而在片中则隐喻着中国烹饪的流变特点,反映出中华美食由烤到煮的完整演变过程。
(二)以地域特征为立足点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食物原材料是各地不同烹饪传统产生的主要原因,人们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形成了不同的美食情怀和饮食文化,设计并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菜品。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视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引领观众走进中国饮食的世界。
本片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叙事策略,以引发观众对中国饮食的兴趣和探索。
本文将就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手法展开研究。
首先,本片的叙事策略之一是以“地域”为线索进行故事串联。
通过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切换,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例如,在不同的城市和乡村中,介绍了各地的特色菜肴和独特的食材。
通过地域的划分,观众能够了解到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多样性,增加了观看的乐趣。
其次,本片采用了美食记录的方式来展示食物制作的过程和食材的来源。
镜头下的食物诱人美丽,令人垂涎欲滴。
通过对食材的详细描绘,观众们既能够看到食物的外表,又能够了解到背后的故事和精细的制作过程。
这种记录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食物的真实和丰富,增加了观众的嗅觉和味觉体验。
另外,为了更深入地展示中国饮食的历史和文化,本片采用了讲述者的旁白和专家的讲解。
通过讲述者的解说,观众可以了解到一道菜的起源、制作技巧和文化背景。
而专家的讲解则更深入地介绍了中国饮食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为观众提供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这种叙事策略使观众不仅能够欣赏美食,还可以了解到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此外,本片还很巧妙地运用了人物的叙事来展现故事。
在每一集中,观众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物,他们扮演了真实的人物角色,体现了中国饮食的多元性。
这些人物不仅是厨师、餐馆老板和农民,还有普通人家中的厨艺之人。
通过人物的故事,观众们可以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了解到饮食的习俗和传统,深入体验中国饮食文化的底蕴。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种叙事策略,创造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饮食世界。
通过地域串联、美食记录、讲述者和专家的讲解以及人物的引导,这部纪录片成功地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观众们通过欣赏美食,了解食物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作者:刘悦来源:《卷宗》2018年第11期2012年5月14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开播,在收视上全面飘红,超过CCTV1之前同时间段电视剧收视30%。
它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分别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蕴含在中华美食背后的价值观,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我国首部高端饮食文化纪录片。
本文拟从叙事语言的角度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该片备受受众追捧的原因。
“纪录片从来就不是艺术,从来就不以唯美和观赏为目的,它有着明确的认知价值,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目的性”。
纪录片最直达人心的东西是内容,要分析纪录片的内容制作就需分析其镜头语言的运用,因此,纪录片的叙事语言也需要通过镜头语言来完成。
1 叙事语言的分析1.1 特写镜头:表达细腻真实的情感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这既是该片纪实性的需要,同时也传达出了导演的美学思考和感情倾向。
《舌尖上的中国》中较多的运用特写镜头,首先是对于各种关食和食材的特写,这与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相关,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必然要通过刻意地放大食物来展现其特色,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
另外是对于片中人物的特写,导演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些勤劳的劳动者的敬意,或许正是有了他们的汗水,我们才一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1.2 空镜头:书写艺术的情感空镜头(scenery shot)义称“景物镜头”。
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打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不、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一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泣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荧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便大量运用了空镜头。
《舌尖上的中国》既是一部表现美食类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展示我们祖国辽阔大地卜丰富多彩的白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纪录片,因此在片中创作者往往会用到一些富有地域色彩的景物镜头用以转场或者介绍环境交代空间。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引言:《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视纪录片,通过展现中国各地美食和饮食文化,将观众带入一个味觉和文化的盛宴中。
然而,这样一部琳琅满目的纪录片是如何通过叙事策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其核心理念的呢?本文将通过对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以揭示其独特之处和成功之道。
一、题材选择与片名设计《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美食和饮食文化作为题材,这一选择十分巧妙。
美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绕过的,而中国的饮食文化又各具特色,因此这一主题能够广泛吸引观众的兴趣。
而片名“舌尖上的中国”则生动地传达了这部纪录片关注的核心对象——人们的味觉体验和对美食文化的感受。
二、情感化叙事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通过情感化的叙事手法将观众引入故事中。
在片中,不仅仅是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的描绘,更加注重背后的情感故事。
例如,在第一季中,纪录片展示了舞狮队为一个小山村的农户送来的酬劳,揭示了美食与中国文化中的习俗、节日和团聚之情。
这种情感化的叙事使观众能够与故事中的人物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产生共鸣。
三、影像呈现的艺术化处理《舌尖上的中国》在整体的影像呈现上非常注重艺术性的处理,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增强了观众的观赏和审美体验。
电影般的画面质感、精心构图的食物特写以及高品质的镜头运动等都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视觉盛宴。
电视纪录片往往以紧凑的时间展示丰富的信息,而《舌尖上的中国》则通过更为缓慢的镜头运动和画面切换,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来欣赏和思考,从而提升了观影体验。
四、地域特色的精心安排《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的美食文化展现得极具地域特色,通过舌尖上的味觉,可以品味到各个地方的独有风味。
纪录片将焦点对准了中国各地的特色菜肴和传统烹饪技艺,并通过讲述背后的故事来展现地域的文化层次。
如鲁菜的炖、湘菜的麻辣、粤菜的烧腊等,都成为该纪录片中的亮点。
地域特色的呈现不仅能够满足观众对美食的好奇心,更能够让观众了解和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
浅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
浅议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作者:罗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8期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国产纪录片,甚至可以说是我国纪录片领域内的突破性成就。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笔者认知,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手法;审美特征1选题的背景《舌尖上的中国》把摄影镜头对准中国最底层的平常百姓,用国际化的摄制手法和高品质的影像巧借美食描绘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让观众通过“舌尖“去领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纪录片,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主流媒体热映的电视剧,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向国外优秀的纪录片频道、栏目、团队认真学习,比如 BBC、美国国家地理等。
创作者们用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汲取他们的创作优点,使《舌尖上的中国》糅合了国际化的制作水准、全球的胸襟、中国的视野、民族的风格以及对悠久饮食文化的挖掘,它高标准的制作技术、陌生化的效果、碎片似的剪辑、诗化的解说,树立了中国纪录片当下国际化发展的新标杆。
2研究现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录片频道共同开播以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主流媒体热映的电视剧,业界学者也对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检索中可以搜到有关《舌尖上的中国Ⅰ》的期刊论文1600余篇、学位论文20余篇。
业界学者多以《舌尖上的中国Ⅰ》为例,从叙事策略来探讨其成功之道、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就其某方面的美进行阐述、从纪录片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来论证《舌尖上的中国Ⅰ》取得的新突破、给纪录片发展带来的启示等,但未能深入、系统、完整地研究该片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导演对内容安排的苦心设计下所隐藏的美学内涵等诸方面的内容。
武新宏从国家形象的高度指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以美食为载体,在国家形象宣传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由央视十套制作的纪录片,以食物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人文景观。
这部纪录片在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那么,《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观众并传递出深层次的信息的呢?首先,在叙事结构上,《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
整个纪录片被分为多个集数,每集都聚焦在某个地区或某种食材上。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每一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既有助于观众的理解和记忆,又使得观看过程中的信息量不至于过大。
同时,每集中还会穿插一些细小的故事,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渲染来增加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其次,在叙事节奏上,《舌尖上的中国》运用了慢节奏的方式。
纪录片中的镜头切换较为缓慢,多数情况下会给观众更多的时间去细致感受食物的外观和材质。
与此同时,配乐也是相对柔和和舒缓的,能有效地烘托出每一道美食的独特魅力。
这种慢节奏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美食本身,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
第三,强调食物的视觉呈现是《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
纪录片中的许多镜头都在强调食物的美观性,通过精美的摄影和精细的制作来展示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这种视觉上的呈现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视觉享受,也极大地增加了观众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摄影技巧,如慢动作、偏光镜头等,以突出食物的细节和质感。
另外,纪录片中的叙述方式也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一些平凡的人物和场景,观众可以体会到背后的感动和共鸣。
纪录片中涉及的人物不仅仅是厨师,还有许多普通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了非凡的美食。
他们的故事无不展现出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添了观看的乐趣,也加深了观众对食物和文化的认识。
最后,纪录片还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呼应,来突出中国美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研究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研究《舌尖上的中国Ⅰ》是一部以中国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于2012年在中国国内首播,并迅速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
该纪录片通过对中国各地区的不同风味、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的生动展示,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刻板形式,将食物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成为一部既诱人又有思考价值的视觉盛宴。
本文将从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对该纪录片进行深入研究。
一、艺术表现手法1. 精细画面呈现:《舌尖上的中国Ⅰ》以精细画面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
摄影师能够从独特的角度捕捉到食物的色彩、质感和形态,以及烹饪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通过对食物细节的把握,观众能够感受到食物的诱人之处。
2. 多角度叙事:该纪录片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方式,将食物与人物、地域、历史等要素相结合。
通过讲述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观众不仅了解到了食物的制作过程,也能够体验到食物背后的文化与情感。
3. 音乐的融入:音乐在《舌尖上的中国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激发观众的味觉感受,也可以加强叙事的情感共鸣。
音乐的选择恰到好处,既能够突出食物的美味,又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二、审美特征1. 简约而精致的画面:纪录片中的画面似乎经过反复雕琢和精心构图,每一个画面都被处理得极具审美感。
无论是田野间的小山村,还是熙熙攘攘的大都市,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清晰而美丽。
2. 饮食文化的关怀:《舌尖上的中国Ⅰ》通过展示中国各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强调食物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纪录片将食物置于一个更高的层面,探讨食物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传达了对饮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3. 情感表达的提炼:纪录片中通过对食物制作过程的叙述,将制作者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观众。
每一种食材、每一道美味背后都蕴含着无限的情感,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欣赏美食,更是感受到了食物背后的人与情感。
4. 文化记忆的重新唤起:《舌尖上的中国Ⅰ》通过回顾不同地区的传统烹饪技艺,让观众重新认识中国的烹饪文化。
探析《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事风格
探析《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事风格作者:平其义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20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社会上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作为美食类纪录片应该重点突出美食特色,而不需要用太多的篇幅去介绍人文故事,甚至很多观众对其纪录片的真实性也产生了怀疑。
但是从总体上《舌尖上的中国2》无论在艺术追求还是创作手法上都要胜于《舌尖上的中国1》,特别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以人为本,呼唤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舌尖上的中国2》以人物为主线,以全国各地的美食为载体,生动地讲述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的日常生活来衬托出美食的色香味浓。
首先,影片把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上的边缘人群,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广大普通人物成为影片描述的主体和故事的直接参与者。
其次,片中运用纵横交错的时空关系依次展现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从东北到江南,从边疆到沿海,通过对这些特色美食的描写和叙述,传达出我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理念,表现了以人为本的创作叙事理念。
再者,《舌尖上的中国2》涉及的范围广泛,影片不仅讲述事物的色泽鲜美和制作流程等一些表层信息。
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为我国的传统美食文化而辛勤付出的“美食家们”,片中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百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美食大国。
从“吐鲁番的羊肉抓饭”到“黄土高原的挂面”再到“台湾的红烧牛肉面”,通过对各地质朴的民俗习惯的描写来展现民间的“美食家”背后蕴藏着他们的执着和激情,也正是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美食。
这其中包含着创作者对自然、劳动者以及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活在偏远地区人们的尊重并给予他们强烈的人文关怀。
二、多视角叙事,让普通人物成为叙述主体《舌尖上的中国2》在故事叙事聚焦上采用“多重式内聚焦”方式,即让片中不同的主人公从各自的角度来讲述舌尖上的中国。
这种叙事方式一方面可以达到立体叙事的效果,即让观众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我国的美食现状;另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片中人物的感受以及对影片的叙事方式的理解上。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极具观赏性和受欢迎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记录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文化,展示了中国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文化多样性。
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入探索了中国的烹饪技巧、食材特点以及背后的人文历史等方面,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美食画卷。
首先,纪录片的叙事方式非常生动且富有情感。
片中的每一集都以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为背景,通过讲述当地的独特食材、烹饪方法和为人津津乐道的美食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一个个真实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摄影师将美食的制作过程细致入微地展示出来,观众仿佛能够嗅到食物的香气、感受到制作中的热情。
同时,纪录片深入挖掘了食物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内涵,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访谈,展现了美食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真实而温情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在欣赏美食的同时,更能够在情感上与片中的人物和场景产生共鸣。
其次,纪录片通过细节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突显了中国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样性的国家,不同地区的食物和烹饪方式各具特色。
片中的每一集将焦点放在一个特定的地区,通过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美食,提供了观众多元和全面的美食体验。
从北方大盘鸡到东方小龙虾,从西南的火锅到云南的过桥米线,纪录片将视线聚焦于不同地域特色的美食,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中国的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纪录片还通过环境的描绘和声音的处理,增强了观众的观赏体验。
摄影师以优美的画面展现出美食的容貌和色彩,同时还捕捉到了食材的纹理和烹饪过程中的瞬间变化。
背景音乐则在为画面增添情感的同时,凸显了美食的诱人之处。
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呈现方式,观众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美食的美妙和丰富。
最后,纪录片通过分享普通人的真实故事,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片中的人物不是大厨明星,而是那些默默耕耘在厨房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热爱和执着,将一道道美食呈现到观众面前。
纪录片通过详细的介绍他们的生活和烹饪经验,让观众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方法的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表现方法的分析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下文简称《舌尖》)作为第一部多集美食类纪录片,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收视率较高。
片中主要展现中国地域性饮食文化,呈现给受众一幅中华饮食的厚重民俗图画。
作品的表现方法值得饮食文化类节目借鉴。
我们就作品的表现方法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舌尖;故事化;纪实性;细节描写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02-0197-01《舌尖》这部美食类的纪录片首播后,深受观众的喜爱,引发了民间“舌尖”热的现象。
故事根据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拍摄,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片子却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吸引力,其原因就在于:一、故事化的叙事结构《舌尖》一片故事化手法的运用,避免了传统纪录片的枯燥感,增加了受众对纪录片的喜爱,提高了受众收看的兴趣。
题目是故事内容的集中概括,选择富有价值的故事素材是故事化手法成功的关键。
《舌尖》虽然是美食类的纪录片,表现的是中华地域饮食文化。
但是,片中几乎每集都离不开人物故事的叙述性画面。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展现的是人和自然食物的故事,我们所有食用来自于大自然,在香格里拉,卓玛母女俩要步行走进原始森林寻找松茸。
发现过程和采摘细节呈献给观众,卓玛和妈妈的辛苦地付出获得了可喜的回报让观众为她们高兴。
还有圣武和茂荣兄弟俩,天气寒冷的季节里辛苦采藕,出现了腰腿疼,正是这些纯朴的劳动者成就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这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故事,怎能不令观众心灵受到深深的感动!《舌尖》的第二集用镜头记录白波一家是如何过年的。
白波把双方的父母接到北京一起过年,通过画面我们看到幸福感弥漫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他满脸笑容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妈妈做的焖面好吃”。
姚贵文和王翠华夫妇靠做豆腐供养子女上学,每日早起磨豆腐。
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每天早上忙碌,以用料新鲜,制作考究,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舌尖》里几乎每集都运用了这些朴实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记录了人物与食物之间的民俗故事,透过食物主题表现了人物的情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引言:《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2012年推出的中国纪录片,由著名导演陈晓卿执导。
这部纪录片以食物为主线,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精美的视觉呈现,以及细腻的音效和制作,展现中国各地的丰富美食文化和生活场景。
本文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方式和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
一、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线叙事的结构,将中国各地的美食和餐桌文化作为线索,串联起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整个片子由多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围绕着某种食材或菜系展开。
这种叙事方式既保持了整体的连贯性,又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感受。
二、空间叙事的运用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空间叙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影片通过对不同地方的空间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影片中通过对四川、云南等地方的山川河流的描绘,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些地方独特的风景和气候条件对当地美食的影响;通过对北京传统餐馆、农村小餐馆和家庭厨房的描绘,展现了不同阶层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状态。
三、人物叙事的运用在影片中,人物的叙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世代相传的厨师、农民、渔民等人物的访谈和描写,展现了他们对于食材和食物的专注和执着。
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给观众带来共鸣,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同时,人物的叙事也使得观众对当地的食材和美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四、时间叙事的运用时间叙事是《舌尖上的中国》中一个重要的手法。
影片通过对制作过程的时间流逝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食物从原材料到最终上桌的完整过程。
观众可以看到厨师的精心制作,感受食物的烹调过程和变化,从而更加珍惜和体会食物背后的故事和劳动。
五、声音和音效的运用《舌尖上的中国》的声音和音效非常出色,为影片增添了一分神秘和情感。
影片中细腻的音效让观众仿佛能够闻到食材的香气、感受到食物的口感。
同时,音效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具动感和戏剧性,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本文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分析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了该片在叙事内容、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四个方面。
首先,文章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内容的研究,较深层次又多角度地挖掘了该片所表达、的主题。
其次,在对该片叙事风格的解读中,文章经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叙事风格简单明快,内容富有民族特色,塑造人物形象饱满。
文章又通过分析片中的特写镜头、空镜头、蒙太奇、构图等镜头语言,完成了对该片叙事语言的分析。
最后,文章结尾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以及故事化的表述手法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多种技巧的悬念设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文章研究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2012年红遍大江南北,是在社会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中,纪录片创作者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的突破。
文章认为,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内容制作,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是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等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都能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典范。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分析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导火索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十四日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上播出,引爆了观众的热情、网民的热议、收视率的狂潮和媒体的话题。
至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晚二十三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在优酷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一万七千余次,土豆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了四万余次,在腾讯视频上的总播放量更是高达十四万四千余次,并引发了各大媒体的相继报导,《人民日报》《东方早报》《重庆商报》等著名媒体都参与了此次“盛会”。
《舌尖上的中国》从此开始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传奇,或者说,继《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优秀纪录片之后,中国纪录片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国纪录片源起于1958年,由于人力的缺乏、资源的不足、政治上的限制等原因,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并不完善,只能称作新闻纪录电影。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结构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结构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尝试用美食领域探讨中国文化”为构思的纪录片。
由节目主持人、餐厅主理人郭晶晶联合国内知名厨师李珀瑾联袂主持,在五色漾电视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以“美食文化”为重点,通过对中国大片面取材,展现了中国多样的饮食文化。
通过叙事,探讨了中国特色的美食文化的形成以及其特点。
《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结构分析,首先从结构上进行分析。
整部纪录片由11集组成,每集以“食物与生活”、“古今东西文化”、“异域风味”、“饮食小故事”等主题为契机,讲述了中国人端午节和家宴、饮食文化传统与技艺发展,以及乡村饮食文化等诸多有趣的故事,融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食材、烹饪技术、饮食习俗等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并将文化文本、历史文本、实践文本形式糅合。
继而,从叙事角度进行分析,整部纪录片由郭晶晶和李珀瑾联合主持,营造了一种亲切、贴心的主播模式,让观众身临其境,增强观众与节目参与度。
两位演员以辅导者、饮食研究者的身份,带领观众走进中国各地,用美食入侵中国文化,循环叙事的方式,深入探讨中国文化的滋养、演变和生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活灵活现。
此外,纪录片中融入了背景音乐、照片、画面及图片,辅助理解叙述,提供更加具体直观的内容。
最后,从内容上进一步分析,整部纪录片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食材、烹饪技术、饮食习俗、用餐礼仪等诸多内容细节展现,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地域、宗教和民族多元性,令观众走进中国文化的神秘领域,让观众能够实践性学习中国文化,更能运用于生活。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以叙事的方式深入探讨中国文化,让观众走进中国文化的神秘领域,从结构上、叙事角度以及内容上均能看到其精细考究之处,是一部非常有观赏性、有纪录性、有实践性的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功之处。
首先,该纪录片采用了生动的画面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通过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精心制作的画面,观众能够亲身体验到中国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美食文化。
比如,在描绘四川火锅的场景中,摄影师巧妙地运用了渐变色调和慢动作等手法,使观众仿佛能够尝到香辣的火锅味道。
此外,纪录片还通过对食物的细致描述,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独特的烹饪技艺。
这些生动的画面和细节描写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化效果,使观众更易于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其次,纪录片采用了故事叙述的方式,将食物与人物情感相结合。
通过讲述不同地区的食物背后的故事,纪录片成功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描绘广东潮汕牛肉的片段中,纪录片通过一个养牛人的故事,展现了其辛勤劳作和感人的坚持。
这种故事叙述方式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让观众对食物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兴趣。
同时,纪录片还通过讲述人物的家庭生活和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了食物与人情之间的关联,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再次,该纪录片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和声音效果,增强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通过运用节奏感强烈的音乐和丰富多样的声音效果,纪录片为观众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在描绘北京烤鸭的场景中,观众不仅能够听到鸭肉烤制过程中的噼啪声,还能够感受到酥脆的鸭皮和鲜嫩的鸭肉。
这种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不仅让观众更加融入到纪录片的故事情节中,也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和魅力。
最后,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还体现在选材和结构上。
该纪录片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的美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展示,涵盖了北方、南方、西部、东部等多个地方的美食文化,使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同时,纪录片将各个地方的美食故事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叙事结构。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研究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中国美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出品。
该片共分三季,分别于2012年、2014年和2018年播出。
该纪录片通过讲述中国各地不同的传统美食文化,展现了中国的地域、历史和文化多样性,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本文将从叙事角度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研究。
一、多线叙事
《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将不同地区、不同食材、不同餐饮场景相互穿插,构成了一个贯穿整个纪录片的主线故事和各种支线故事。
这样的叙事方式让观众可以全面、多角度地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并且让观众产生了各种联想和想象。
二、故事情节曲折多变
在叙事情节的构建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经典的三幕式结构和多种情节变化来渲染故事。
比如,纪录片采访了一位传承了五十年鲶鱼文化的大厨,他为餐厅内客人烹制食材时,观众将看到鲶鱼的制作过程、原材料选择、厨师的料理技巧、服务员传递菜品的细节等,这一系列的情节变化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全面地认识了这道特色菜肴。
三、注重细节,突出视觉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叙事注重细节,关注细节的呈现,让观众通过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淬炼琢磨出每一道菜肴的独特之处。
该片采用了多种视觉手法,如微距摄影,时间冻结,超慢速摄影等技术手段,让菜品在镜头中展现出细腻、纤巧、盈满、诱人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味觉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在视觉上得到了享受。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美食文化纪录片。
叙事方式多样,叙述环节连贯,情节曲折,讲述的故事充满细节和趣味性,视觉效果令人称奇,引人入胜。
该片尤其突出了中国美食魅力,展现了一个真实、丰富、多元、美好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故事化中的叙事方法-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
《舌尖上的中国》故事化中的叙事方法-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区别于故事片单纯通过编剧构思进行故事的虚构,纪录片叙事主要是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情节特点,为加强其戏剧性表现力,将生活中的冲突矛盾放大化,呈现给观众。
但在原则上,要确保记录内容的真实可靠,以此为前提选取具备代表性的题材,通过悬念的设置、节奏的变化,来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提升纪录片的艺术表现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在中央一套播出的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一部总共七集,其收相比于同一时段所播出的其他节目,收视率要高出许多。
而且,在纪录片频道,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重播,其收视率不降反增,高达 5.77。
紧随其后,在高清频道也播放了该纪录片。
在央视上,一个较短期限内,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三轮播放,引起了观众的较大反响,收视率不断创新高。
在该录制中,拍摄所使用的是高清设备,呈献给观众的是清晰细腻的画面。
其中,对于每一集的主线所采用的剪辑方式皆为碎片式,将不同区域的内容进行巧妙嫁接,围绕食与人两大不同主题,展现出天南地北之间食材的变换。
以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为观众展现出中国人的生活面貌。
1、选题要兼具戏剧性与代表性挑选具备较高社会价值并受观众喜爱的选题是节目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纪录片的选题上,一定要独特鲜明,在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让观众充满新鲜感。
在《舌尖上的中国》一系列记录片中,以美食为切入点确定选题。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但在这种大选题下,如何确定最具戏剧性与代表性的美食及美食代表人物为一项难度较大的任务。
但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成功挑选了极具地域代表性且故事性较强的美食与其背后的故事。
如,帮亲人制作豆瓣的陈婆婆、手工制盐的诺邓村民等,透过镜头下的这些人和物,突出家的温暖与生活的不易。
同时,在片中还展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新疆的古尔邦节、的望果节等,也为观众带来新鲜感较强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舌尖上的中国与面条之路的叙事技巧一、《舌尖上的中国》叙事技巧:1、叙事特点:⑴正在时态,片中的叙事始终是以正在进行的时态展开的,通过“今天”、“正”、等这样的一些字眼来体现,这种时态的使用能够带给观众一中深深的卷入感,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这一效果使得许多观众一边观看一边流口水。
⑵交叉叙事,是指在叙述中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交叉讲述,以不断营造悬念,形成呼应,进而产生一中跳动的诗意。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有机的将人物故事与美食制作知识、美食营养知识、美食文化等穿插起来。
让人物故事的讲述时断时续,形成悬念呼应。
⑶转换叙述者,在片子里叙述客体被转换了。
片子在讲述每一种美食时,虽然也有制作过程展示,但是它在叙述时却把叙述的客体转化为正在制作美食或寻找食材的人物,通过对人物劳作过程、生活细节和故事情节的叙述,把美食制作背后的知识有机地杂糅在一起。
⒉叙事方法:采用画面加解说式的方法。
⑴运用戏剧化叙事,设置悬念,增强叙事手段,激发观众兴趣。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就大量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如第一集中的“渔把头”石宝柱已经70 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捕到鱼呢?在这个地方影片运用剪辑手段设置了一个悬念,画面中渔网被慢慢拉上来,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另外一个故事场景,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观众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才能知道“渔把头”这次能否捕到鱼。
⑵叙事以特写景别为主。
在叙事性影片中,景别的使用多是全景、中景、近景等骨干镜头,而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影片中却打破了这种常规的叙事性镜头使用,改用特写镜头叙事。
这部系列纪录片的主角为美食,所以在讲故事的基础上,特别强化美食加工过程和美食的味道美、形态美,以此彰显画面视觉美。
特写镜头就是为了突出细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在片中关于美食的炮制过程几乎全是使用特写镜头描述的。
⑶跳跃式叙事方法,形散而神不散。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⑷《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系列纪录片的创作形式较为松散,但在内容上显得非常紧凑,特别是为了避免在形式上过于松散,每一集的结尾都会将影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故事用一段进行总结,以此来升华主题。
⒊叙事手段:镜头语言运用和同期声。
⑴在镜头语言运用方面,《舌尖上的中国》运用更多的特写镜头、多角度多景别拍摄和较快的镜头切换,叙事节奏要显得相对轻快。
例如《主食的故事》一集中,讲到陕北人制作黄馍馍的糜子,仅把糜子从麻袋里倒出来这一个动作,就用了正面背面两个角度的中景来表现;驴拉磨碾糜子的场景用了老黄用刀把糜子刮到磨子下的近景、正在磨糜子的磨子特写、老黄在磨子边干活的中景、磨子的近景、驴拉磨子的动态近景、俯拍驴拉磨的全景、侧拍驴和人在磨子边劳作的全景一共7个镜头;仅老黄揉面的面粉画面又用了正面翻搅黄面粉的近景、被翻搅的面粉特写、背面翻搅黄面粉的近景这3个镜头来表现⋯⋯这样的例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比比皆是,50分钟一集的片子,每集都有800多个镜头,而通常90分钟的影院电影镜头数也平均在1200个左右。
如此丰富多样的镜头变化,交替使用的各种不同景别,赋予该片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把劳动人民制作美食的精细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满足。
⑵《舌尖上的中国》中现场同期声采访更多,很少采用相对一本正经的静态采访,较好地强化了纪录片的现场感和生活气息。
例如《自然的馈赠》中,挖藕人一边劳作一边接受采访,画面中是茂荣刚挖到一支藕正站立起来边休息边清理藕上的淤泥,配合着同期声他说:我家里盖房子的钱、孩子的读书钱,全是我挖藕挣的,身体好,像这个活还可以多搞几年······⒋文本结构:《舌尖上的中国》采用缀合式团块结构,是指整体上无连贯统一的中心贯穿情节,而是通过几个相互间并无因果联系的叙事片断连缀而成的文本结构。
它着眼于故事文本结构在横向组合度上的非连续性和片段性,即纪录片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间本来没有紧密的有机联系,需要某种缀合才能使他们整合为一个整体。
而《舌尖上的中国》用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这7个切面,讲述了食物与人的故事。
这些故事散落在每一集主题中,用碎片化的剪辑方式,通过一种内在的逻辑重构在一起。
像对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东西南北之间的流变,完成了一次对饮食文化的全景式解读。
5、叙事内容:《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食物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和谐,提倡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⒍叙事空间结构:《舌尖上的中国》所探讨的问题并非仅“吃”这么简单,它以饮食作为媒介,通过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
⑴以草根家庭为段落基础的微观空间建构,使《舌尖上的中国》具有了充实的细节之美。
⑵在民间、在基层的主体空间建构,它以食物为焦点,以人物为内核,以风物为外延,构建了一卷中国当代民间的生活志,彰显着基层的意蕴。
从景观、风物的视角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带我们返回乡土、重归民间,展现了食物的“成长过程”。
同时也将不同地域的饮食与仪式化的场景联系起来,贯通了饮食与风俗的脉络。
⑶汇聚南北东西的多民族空间建构,每个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舌尖,都在品味食物的同时品味着生活。
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介绍具有民族风味特点的食物、食品,是本片必须从完整的民族含义上来建构。
多民族的具体空间布局。
片子还以食材为线索,通过食材跨越区域的流转,将中国历史上区域交流的背景陈述出来。
在《转化的灵感》一集中,有紧密相连的两段奶制品的故事。
⑷融合两岸四地的统一版图建构,《舌尖上的中国》在择取食材、工艺所在地的考量上,贯注着融合两岸四地的设计。
关注香港,作品择取了阿添一家经营的腊味店,从选料、加工、经营等角度,讲述了香港腊味的一个侧面。
对“妈妈菜”厨师李羡有创制新菜及人际交往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香港生活的又一个侧面。
关注台湾,作品介绍了云林县制作乌鱼子的过程,描绘了乌鱼子的鲜美滋味。
关注澳门,作品选取了环岛路上阿伦家的餐厅,在对招牌菜陈皮鸭的讲述中,兼及阿伦对父母忙碌的回忆。
二、《面条之路》叙事技巧:⒈叙事特点: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面条之路》采用的是引入主持人的方式,通过华裔美食家谭荣辉以主持人方式带领受众走进面条的历史,从面条起源与发展的角度讲述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
引入主持人角色的好处在于:除了必要的讲解之外,主持人的现场角色可以把观众理解或接受有困难的地方,以“表演”的方法呈现给观众。
他代表观众参与现场,观众通过主持人的活动体验到事物的发展进程,从而使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事物的理解也自然容易生动而深刻一些。
《面条之路》中主持人带领观众进入博物馆探秘,进入餐馆看后厨抻面,登上长城看长城以外的世界,来到西西里岛品尝起源之地的意面,来到新疆寻访做拉条子的人家,等等,这让每一个场景、地点都与观众拉近了距离。
⒉叙事方法:《面条之路》中运用角色扮演的情景再现方式,增强了纪录片叙事化的表现方式。
第二集中讲到张骞出使西域时,浩浩荡荡人马队伍行走在浩瀚的沙漠中,创造了一种真实感和趣味性;还有对马可波罗游历世界以及到达中国时,也是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情景再现,并且情景再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⒊叙事手段:镜头语言运用和同期声。
⑴在《面条之路》中运用大量的特写镜头,特别是在表现各个国家的面包、面条等面食的烹饪时,通常将此放大,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镜头里晶莹剔透的面条搭配各种颜色的配菜,还有浅浅的背景音乐,无疑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叹:原来纪录片也可以这么好看。
但是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面条之路》的镜头节奏要慢许多,有时略显相对“经院式”的沉闷。
⑵《面条之路》中,在以探寻面条起源、发展为主题的考古发现过程里,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相对静态的采访则占据了访谈的主要部分,因而同期声较《舌尖上的中国》稍少。
⒋文本结构:《面条之路》采用的是因果式线性结构。
《面条之路》的“路”采用线性结构,有一条乃至多条贯穿全片的线索,这条线索可以是内在的、逻辑的,采用了倒叙加因果式的线性结构。
每一集起始都设置一个明确的结果式介绍,接着以设问、追问的方式追根溯源,随着问题的一一解开,构建起完整的逻辑链条。
纪录片《面条之路》所选择的内容本身其实并没有关于人的很多的故事而言,但是它通过面条这种古已有之的美食来讲述其起源、发展及传播的故事,特别使用不断提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勾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得叙述内容变得富有故事性。
例如,《古老食物的诞生》一集中的解说词:古墓距今2500年,出土的文物中,有保留完好的干尸。
然而奇观并没有停止,考古学家发现了令人惊讶的东西,那是2500年前就出锅的食物。
当时人们都吃什么呢?意大利人中世纪就开始吃意面了,那么意大利人制作面条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面条之路》共有6集,每集都运用连环发问的方式,不仅提出观众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也在提问中推进了故事的发展和自然而然地强化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和对受众的吸引力。
5、叙事内容:《面条之路》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饮食文化全球传播的绝好例证。
来自于七千年前开始在中亚地区种植的小麦,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漫长的跋涉、变化来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面前,《面条之路》追溯的是面条的跨民族传播和全球化足迹,面条的变迁则象征了人类文化不断传播、融合、发展的某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