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常规一、一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病人;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病人;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病人;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
【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二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病人;2、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三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病人;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病人。
【护理要求】1、每3小时巡视病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2、根据病人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特级护理常规【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2、重症监护病人;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病人;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病人。
【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病人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病人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完整word版)护理常规
患者入院护理一、入院护理1.病区接患者入院通知后,及时准备床单位及用物,做好入院准备。
2.热情迎接新患者,带患者到准备好的病床。
3.办理入院手续,通知主管医师接诊新患者。
(入院手续包括接收住院证,填写病历并置于对应的病历夹中,准确填写一览表卡片、床头卡及相关登记,并安放有关卡片)。
4.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包括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病区环境、餐饮服务、作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并用“入院须知”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并存入病历,“入院须知”具体内容交病人或家属保存。
5. 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患者安全协议书内容,包括防滑到、防跌伤、防意外、防烫伤、防乱服药、防坠床及请假规定,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名存入病历。
6.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状况的评估,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按要求书写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等。
7.坠床、跌倒、压疮高危患者做好评估并加强宣教指导,在病人床头置相应的提示牌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巡视。
8.检查患者皮肤、口腔、指甲、胡须等,做清洁、修剪处理。
9.根据医嘱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护理,协助完成各种检查及检验。
10.通知营养科为患者准备膳食。
二、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热情接待患者,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
2.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
3.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求。
4.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
5.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一、出院护理1.护士接出院医嘱后预先通知患者或家属,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
2.撤销各种卡片,停止一切医嘱,并在体温单相应时间栏内写明出院,整理病历后交给主管医师。
3.查看出院发票,将出院小结交给患者或家属,根据患者康复程度进行健康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休息、饮食、服药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及复查时间等。
护理常规包括
护理常规包括摘要:一、护理常规的定义与分类1.特殊症状护理常规2.各科一般护理常规3.各种疾病护理常规二、护理常规的作用与意义1.加强质量控制2.达到标准化管理三、护理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要求1.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2.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疾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3.对疾病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4.护理人员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5.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正文:护理常规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特殊症状护理常规、各科一般护理常规以及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这些护理常规的制定旨在加强质量控制,达到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
特殊症状护理常规是针对各种疾病可能出现的共同症状制定的,例如昏迷、高热、呼吸困难、黄疸、头痛等。
这些症状在许多疾病中都可能出现,因此,对这些症状的护理常规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各科一般护理常规是根据各个专科疾病的共同点,从中找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制定的常规。
例如,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外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肿瘤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等。
这些护理常规适用于各个专科领域,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各种疾病护理常规则是根据每一种疾病的特点制定的各项具体护理常规。
例如,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尿、尿少、浮肿、高血压等。
根据这些疾病特点,按照制定常规的原则,制定各种疾病护理常规。
在执行护理常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并在工作中自觉执行。
同时,护理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护理常规,不能任意改变,以免加重病情或发生意外。
为了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常规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充实。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做到有的放矢。
此外,护理人员应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依据病情和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护理常规
针灸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协助摆放正确体卧床休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通知医生接诊处置。
2、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制度,签订有关告知书。
3、基础护理落实到位,保持病区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流通。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体温39℃以上者,每4h日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询问记录24h二便一次。
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特殊监测遵医嘱认真执行。
5、每周测量体重及血压一次并记录。
6、24h内完成入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48h内完成全护理病历。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按级别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动态调整并实施相应护理计划及措施,宣教相关疾病养生保健知识。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做好记做好记录。
9、做好各项治疗前的解释告知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
10、针刺护理:(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征求患者意见。
二、疾病护理常规中风病1、疾病名称:中风病由于年老体衰、劳倦内伤、或忧思恼怒、嗜食烟酒厚味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大脑,导致脉痹阻溢于脑,发为中风病。
其病本虚标实,急症期以内风、痰浊、邪热、瘀血等表实症状突出。
2、临床表现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临床根据症候特点分为以下各型:(1)中经络: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歪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为中经络。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常规操作是指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当按照规程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旨在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洗手:1. 洗手前,先将硬物首饰取下,并将长发盘起,保持清洁。
2. 打开水龙头,用流水将手腕部位湿润。
3. 取适量肥皂摩擦双手约十秒钟,确保双手全面受到胶体的覆盖。
4. 按摩双手的掌心、手指、手背、指间相互搓揉,至少搓揉20秒钟。
5. 冲洗双手,确保水将双手的肥皂充分冲洗净。
6. 用纸巾或干手纸将双手擦干,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7. 将纸巾或干手纸丢入垃圾桶。
8. 洗手后离开水槽前,应使用肘部转动水龙头。
二、穿戴无菌手套:1. 在洗手后,取出被消毒酒精湿润的无菌手套。
2. 检查手套是否有破损或褪色,若有,则不能使用。
3. 首先将无菌手套的外包装打开,保持手套内部不受污染。
4. 掌握正确穿戴手套的方法:用非手套手的无名指勾住手套的外围部分,向上拉至手腕部,然后再用另一只无菌手套手的无名指插入已穿戴好的手套内。
5. 轻轻地摇晃手套,使其更加贴合手部表面。
6. 检查手套的穿戴是否正确,如有不合适的地方,应重新穿戴。
三、发放药物:1. 在发放药物前,护士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病区和医嘱是否一致。
2. 查看医嘱并核对药名、剂量、用法、频率等是否正确。
3. 在灭菌柜中取出需要发放的药物,并核对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
4. 在药品饭前或餐后发放前,询问患者是否饭前或餐后需要服药。
5. 将需要发放的药物放入天平上称重,并确保剂量准确。
6. 在药品袋上注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及发放日期,发放后记录在患者病历上。
四、插入留置导尿管:1. 消毒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2. 贴好垫片并准备好导尿包。
3. 将导尿包固定在患者床边。
4. 用无菌药膏涂抹尿道口,注意将药膏均匀地涂抹开。
5. 插入导尿管,确保插入深度适当。
6. 固定导尿管,确保导尿管不会脱落或滑动。
7. 将导尿管与导尿管袋连接,并确保连接部位没有漏气。
8. 记录导尿的时间、量和颜色,并及时清理导尿袋。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1000字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一、概述护理是医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注重医疗技术的运用,又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和安抚。
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护理操作规程,以护理常规为主,列举了在护理实践中所需注意的一些事项,旨在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护理常规2.1 病房内务(1)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卫生,定期擦洗地面、墙角、包括窗户等,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和擦拭器具。
(2)按规定对床位、陪护床位消毒。
实施消毒前要清除床位上的物品,如被子、枕头、床单等,确保彻底消毒。
(3)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帮助患者进行洗漱、梳头、换衣服等。
(4)定期对病人的口腔、皮肤、褥疮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5)保持病房通风良好,保证室内空气流畅,有利于病人康复。
2.2 洗澡护理(1)洗澡前要先询问患者的自我知觉、突然性头晕、腰腿酸痛和胸闷、气短等身体不适情况,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洗澡要求。
(2)在洗澡前要设置一定的隐私措施,确保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洗澡。
(3)洗澡时要注意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38℃,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4)洗澡时要注意洗涤部位,特别是大小便后要彻底清洗。
2.3 营养护理(1)在进行营养护理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药物过敏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对于特殊病人,如患有腹泻或消化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轻食或流质饮食。
对于需要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应该减少盐的使用,避免给患者增加负担。
(3)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营养检查,并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正常。
2.4 常规体位护理(1)体位是指病人身体在某一姿势下所处的情况,包括躺卧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等。
(2)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液淤积。
(3)长期卧床患者需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被动活动,缓解病人的肌肉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常见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患者的护理对于其康复和健康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1. 糖尿病患者护理常规:
- 规律监测血糖并了解合理的血糖控制。
- 饮食要合理搭配,低糖低脂饮食,定时进餐。
- 定期进行体力活动以维持体重和血糖水平。
- 定期复查血糖、血压、营养状况等指标。
2. 高血压患者护理常规:
- 定期测量血压,记录并监测血压的变化。
- 饮食低盐、低脂,多食蔬果和全谷物。
- 定期进行体力活动,控制体重。
- 忌烟酒,避免过度劳累。
3. 心脏病患者护理常规:
- 监测心率和血压,记录异常情况。
- 饮食低盐低脂,忌煎炸和辛辣食物。
-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检查心脏功能。
- 定期服用抗心绞痛和降压药物。
4.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常规:
- 定期监测呼吸频率和气体交换情况。
- 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减少病原体感染。
- 帮助患者遵守吸入治疗和使用呼吸辅助设备。
- 定期进行肺功能和胸部X光检查。
以上是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常规,每个患者的情况可能不同,具体的护理方式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护理常规及制度
护理常规及制度护理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护理常规及制度。
本文将从护理常规的意义和目标、护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常规的意义和目标护理常规是指医疗机构中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流程。
它的意义在于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常规的目标主要包括:1. 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护理常规通过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和技术,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常规将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提高了任务完成质量和效果。
3. 保证医疗质量的连续性:护理常规通过规范化操作流程和记录方式,保证了医疗质量的连续性。
无论哪个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都能按照相同的流程和标准提供护理服务。
二、护理制度的内容护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规范护理工作而制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护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的编制、分工和职责等方面的规定,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协作关系。
2. 护理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详细列出各类护理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洗患者、更换病人床单、给药、换药等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规范护理记录的方式、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护理质量评价和监控:建立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三、护理制度的实施原则为了确保护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医疗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1. 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护理制度应基于权威的指南和标准,并具有操作性,能够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地开展护理工作。
2. 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原则:护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作用,保证其参与度,并鼓励全员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方法。
常见病征护理常规
常见病征护理常规1. 数据收集和评估在对常见病征进行护理时,数据收集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指导原则:- 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检查身体的外观和感觉,以及量化症状的严重程度。
- 询问病人有关病史、过敏史和家族史等信息。
- 收集必要的实验室数据和图像学检查结果,以便更好地评估病情。
2. 病情监测病情监测是在病人接受护理期间持续进行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 定期记录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 监测病情的进展,包括病症的变化和可能的并发症。
3.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常见病征护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确保正确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并遵守给药时间表。
- 监测药物反应和可能的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提供病人和家属关于药物的正确用法和副作用信息。
4. 病理治疗常见病征护理中的病理治疗措施可能包括:- 根据病人的诊断结果和指南制定病理治疗计划。
- 监测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教育和支持教育和支持是常见病征护理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 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关于疾病和护理的教育,以增加他们对病情的理解和合作意识。
-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援助,以帮助病人和家属应对疾病的心理压力。
请注意,此文档仅为护理常规的概述,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决策。
以上是关于常见病征护理常规的简要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参考相关的指南和参考资料。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一、引言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常规技术操作步骤和规范。
这些规程包括了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卫生安全的操作、医疗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规程
1. 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在患者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记录测量数值并将体温计消毒
2.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注意测量环境的安静和患者的姿势
3. 注射操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注意无菌操作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4. 导管护理:负责导管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
5. 伤口护理:对患者的外伤、手术切口等进行洗刷、消毒和包扎
6. 体位翻身:负责卧床患者的体位调整和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7. 饮食喂养:根据患者病情和处方医嘱,正确进行饮食喂养,注意饮食的清洁和消毒
8. 出入液、粪:负责患者排泄物的采集和测量,排泄物的清洁和处理
三、安全管理
1. 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防控感染的操作规程
2. 医疗废物处理:将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消毒和处理
3. 火灾防范:负责病房内的火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四、总结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操作规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难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坐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等。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
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1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要进食。
重危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它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于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附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率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护理常规包括哪些内容
护理常规包括哪些内容护理是指对病人或者病患者进行照料和关怀的过程,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常规是指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基本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护理常规包括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是指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照料和帮助,包括协助病人进行洗漱、更换衣物、翻身等。
在进行生活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个人习惯和需求,尊重病人的意愿,确保病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指对病人的饮食进行管理和照料,包括饮食调配、饮食监督等。
护士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确保病人的营养摄入和饮食安全。
接着是卫生护理。
卫生护理是指对病人的卫生环境进行管理和清洁,包括病房的清洁、病人的个人卫生等。
护士需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病房的清洁整洁;同时,还需要协助病人进行个人卫生,保持病人的身体清洁和健康。
此外,心理护理也是护理常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护理是指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怀和疏导,包括对病人的情绪进行疏导、给予心理支持等。
护士需要倾听病人的心声,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除此之外,护理常规还包括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记录、对病人的康复指导等内容。
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的病情资料;同时,还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康复信念,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总的来说,护理常规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和记录、康复指导等多个方面。
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全面、细致地对病人进行照料和关怀,确保病人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照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舒适:确保病房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卫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病人的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采用药膳、病后饮食、调理饮食等不同的饮食方案,促进病人的康复。
3.病人的休息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病人的休息时间和作息规律,保证病人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4.病人的活动护理:根据病情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5.病人的情绪护理:关注病人的情绪变化,给予病人足够的安慰和支持,积极引导病人的情绪,增强病人的信心,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6.观察与记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病人的症状变化。
记录病人的诊治情况,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7.病人的口腔护理:定期给予病人口腔清洁护理,如刷牙、漱口等,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8.定期给予病人体位转换:根据病人的情况,定期帮助病人转换体位,防止病人发生褥疮和其他并发症。
9.病人的皮肤护理:定期给予病人身体清洁护理,防止皮肤感染和损伤。
10.给予病人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咐,正确给予病人药物,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防止用药错误。
总之,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是为了提供全面的护理,维护病人的健康和康复。
通过合理的饮食、休息、活动、情绪的护理,以及环境的舒适和药物的管理,促进病人的康复和恢复。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病人的安全。
护理常规的名词解释
护理常规的名词解释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旨在保护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护理常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系列基本操作和程序。
本文将对护理常规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洗护规范洗护规范是指在提供患者卫生护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它包括患者洗浴、口腔护理、牙齿清洁以及头发护理等方面。
洗护规范旨在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换床单换床单是指定期更换患者使用的床单和枕套。
这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常规,旨在保持床铺的清洁和卫生。
换洗干净的床单可以预防细菌滋生,并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3. 定时翻身定时翻身是指将长期卧床的患者翻转到不同的体位,以减少因长时间固定体位导致的压疮的发生。
通过定时翻身,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4. 压力溃疡预防压力溃疡是长期卧床、坐位或轮椅活动不足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压力溃疡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翻身、使用特殊的减压垫和垫板、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轻压力并提高皮肤的血液循环,减少溃疡的发生。
5. 导尿导尿是指利用导尿管将尿液引导到集尿袋中。
它适用于患有尿潴留、尿失禁或需要临时排尿的患者。
导尿程序需要护士进行操作,并且要保证导尿管的清洁和注意观察尿液的量和颜色,以发现潜在的问题。
6. 输液输液是指将药物、营养液或液体直接注入患者的静脉或其他脉管内。
输液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正确的药物剂量和速度。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7. 压力伤害管理压力伤害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压迫或摩擦导致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压力伤害管理包括评估和监测患者的皮肤状况,预防和缓解压力,适当的切口护理以及使用特殊的敷料和保护器材。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患者的皮肤和预防进一步的损害。
8. 插胃管插胃管是指将一根长而细的管子插入患者的食管,以便喂食、给药或排空胃内容物。
这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需要严格的操作技巧和注意卫生。
护理常规
内三科(呼吸、消化内科)疾病护理常规⒈住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⒉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⒊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⒋肺炎护理常规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⒎呼吸衰竭护理常规⒏胃炎护理常规⒐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⒑有机磷中毒护理常规⒒一氧化碳中毒护理常规⒓症状护理常规⑴高热护理常规⑵惊厥护理常规⑶休克护理常规⑷昏迷护理常规⑸疼痛护理常规⑹咯血护理常规⑺呼吸困难护理常规⑻黄疸护理常规⑼颅内压升高护理常规住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一病人入院护理常规⒈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根据病情准备床单位及物品,对急诊及危重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接收急诊及危重病人时,病房护士应与急诊科护送护士做好交接工作。
⒉病房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护送到指定床位,并及时通知医生查看病人。
建立病历、一览卡、床头卡等。
⒊护士首先做好自我介绍,为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并做好相关记录。
⒋根据病人病情、年龄及接受能力等,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介绍。
病人病情较重时介绍内容要简要,待病情平稳后再详细介绍。
内容包括:⑴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人员。
⑵住院规则、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
⑶病区、病室环境、生活设施及有关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⑷介绍同室病人。
⒌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
⒍按病情及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用药后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⒎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健康问题以及身心需要,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
⒏入院后每日按规定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按规定测量并记录体重、身高等。
⒐入院后遵医嘱及时留取各种检验标本,协助病人做好各项检查。
⒑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
内科护理常规范文
内科护理常规范文内科护理是指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体征观察、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内科护理的常规。
一、生活护理1.保持室内环境整洁、通风,保持室温适宜。
2.给予合理的饮食,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膳食调整,如低盐、低脂、低蛋白等。
3.帮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如洗脸、洗澡、刷牙等,并预防皮肤褥疮的发生。
4.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导致压迫性损伤。
5.帮助患者进行排尿和排便,监测排尿和排便情况,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等问题。
6.维护患者个人隐私权,保护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体征观察1.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记录并观察体征变化。
2.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神经系统表现。
3.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包括颜色、温度、湿度等变化。
4.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关注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有无呼吸困难等。
三、药物治疗1.按照医嘱准确给予患者药物,包括口服药物、皮下注射、静脉输液等。
2.监测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3.对患者进行药物的教育,包括用药时间、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四、并发症预防1.预防病理性骨折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适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
2.预防压力性损伤,定期翻身,减少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
3.防止感染的发生,如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佩戴口罩等。
4.预防呼吸系统问题的发生,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道清洁等。
上述是内科护理的常规内容,每个环节都需要护士进行精细、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只有专业的内科护理才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程是对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护理操作的基本要求和规定,以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有效和规范。
下面是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的内容:一、岗位责任:1. 护士应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护理操作。
2. 护士应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的指导和安排,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护理设备和器械。
3. 护士应具备责任感,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和效果。
二、护理流程:1. 护士在护理之前要认真查阅病人的病历和医嘱,了解病情和治疗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并向患者说明护理内容和目的。
2. 护士应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操作,包括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等。
3. 护士要注意护理方法和操作要点,保持护理操作的规范和正确性。
4.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三、生活护理:1. 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方面,护士要保证在医嘱的指导下进行。
2.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个人卫生,包括定期擦洗、漱口、洗头、换洗衣物等。
3.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饮食,定时喂食,注意饮食卫生。
4. 护士应帮助患者按时休息,提供良好的环境,如调整床位、保持安静等。
四、基础护理:1. 护士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2.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好体位转换,预防压疮和血栓的发生。
3. 护士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和治疗,包括静脉输液、注射等,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导尿、拔尿管等操作,保持尿液畅通和尿量正常。
五、常规护理:1.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洗浴护理,包括擦洗、冲洗、吸水、贴足等操作。
2.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清洁牙面等操作。
3. 护士要定期翻身和按摩患者的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
4. 护士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关心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整形显微外科护理
一、整形外科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人院后了解病人受伤情况、畸形程度、心理动态,做好入院评估。
3.常规化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x线检查等。
4.术前联系照相,作手术前后对照。
5.特殊准备
(1)眼睑外翻者遵医嘱常规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次滴眼,睡前用金霉素眼膏涂眼,严重外翻时双眼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
(2)肢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应加强生活护理,用温水泡洗患肢,鼓励病人进行有目的的功能锻炼。
(3)会阴肛门手术,术前3天进少渣饮食,口服肠道抑菌药物每日4次。
(4)对瘢痕增生凹凸不平,积垢较多者每日用肥皂水浸泡,去除污垢并剪去内陷的毛发。
术晨用70﹪酒精消毒术区,无菌敷料包扎,标识手术部位。
(5)行皮瓣或皮管转移病人,术前按术后的固定姿势训练。
(6)肛周及会阴部手术病人术前晚、术晨行清洁灌肠,使肠腔彻底清洁,防止污染切口。
(二)术后护理
1.了解病人术中特殊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尤其对口周手术及困难插管病人要注意有无喉头水肿。
2.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指(趾)端色泽、血液循环情况。
3.皮瓣皮管术后要注意局部血液循环。
4.加强基础护理。
5.拆线后为防止皮片挛缩应进行3~6个月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功能锻炼方法为:
(1)面颈部,拆线后白天作抬头及颈后仰牵拉活动,睡眠时头部去枕,垫在肩部,头后仰使颈部最大限度伸展。
(3)四肢,白天加强肢体最大限度功能锻炼,可行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晚间行抗挛缩包扎。
1)肘关节,作伸屈活动。
2)腕关节,白天伸屈活动,睡眠时包扎在功能位。
3)手掌,白天作伸展活动,睡眠时用手型夹板分指平坦固定包扎。
4)手背,以训练肌力及关节,白天作握拳伸展活动,睡眠时功能位包扎。
5)下肢,主要锻炼股四头肌肌力,多做伸展活动。
踝关节作蹲
立动作。
二、瘢痕松解植皮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术区备皮,瘢痕间隙用肥皂水清洗,修剪指甲,沐浴。
全麻者通知禁饮食。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取皮区给予砂袋压迫24h,患肢抬高制动,观察末梢血运。
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
保持引流通畅。
3.摄取营养丰富的饮食,多食蔬菜及水果等。
4.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准医嘱使用抗生素。
5.多与病人交流获得病人的信任感,鼓励病人树立自信心。
6.术区给予弹力绷带固定,严格制动,防止皮瓣或皮片移位。
7.瘢痕在四肢的病人,拆线后指导病人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8.指导植皮病人术后6个月至1年内佩带弹性硼带或弹力套、遵医嘱使用预防瘢痕形成的药物如瘢痕敌、喜疗妥;避免紫外线暴晒过久,以免色素加深。
三、先天性手畸形手术护理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手术时机的选择。
(1)学龄前4~6岁是大多数手术的最佳时期;(2)畸形影响肢(指)体发育,继而生长过程中畸形加重者,应考虑尽早手术,手术时间应在1~2岁进行;(3)对于骨关节的矫正,凡有可能影响骨髓生长者,早期尽可能使用支架矫正畸形或防止畸形发展,待患儿成年后再做终极手术。
2、心理护理:关怀和沟通。
针对该病患者年龄普遍偏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恐惧感强,且家长对手术期望值高和对患儿的溺爱等心理特点,应抽出更多的时间与患儿相处,说话时态度和蔼,使其克服恐惧和抵触情绪。
(二)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
观察伤口出血情况,适当用力加压包扎,避免术后血肿。
还要经常观察暴露在外面指甲的血循环。
2、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小孩拉扯,48小时内注意引流颜色、量。
3、准确评估疼痛。
年龄较小的患者不能准确描述疼痛的程度,护士应从患儿的表情、体位活动、呼吸情况、烦躁、失眠和哭闹程度等来判断。
给予止痛处理,防止躁动致手部血循环障碍,以解除患儿的恐惧心理,使其产生安全感。
4、康复护理
(1)鼓励其用患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抓、握、捏、拍等游戏和表演练习。
(2)对家属的指导。
有意识地让患儿参加一些群体活动,使其克服自卑心理,找回自信心,不需掩饰畸形部位,并对其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
【健康指导】
定期门诊复查。
对有吻合血管的术后病人,强调寒冷季节注意保暖,远离吸烟人群;对神经移植或感觉障碍的病人,防止烫伤或意外伤;对肌腱移植或转位者每2周复查功能锻炼情况并做功能评定;对行骨与关节矫形者妥善固定,定期在门诊做X线复查,防止骨与关节畸形愈合或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