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

合集下载

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7篇)

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7篇)

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7篇)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篇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全球经济竞争愈发激烈,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中国政府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高质量发展旨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

为更好地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研究目的1.了解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施路径;2.探究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3.分析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应用;4.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三、资料搜集与分析我们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了解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重点和实施路径。

据了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不断提高经济品质和能级,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

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和企业需要携起手来,共同推动。

在实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鼓励企业创新,增强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针对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深入探究。

我们发现,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企业转型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发挥市场优势,完善自身管理机制。

同时,在国际互联网浪潮下,企业也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应用,以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应用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了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

我们发现,这些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应适应时代变革,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调研建议从调研结果出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创新和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2.建立创新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创新体系,吸收外部先进技术知识,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双高”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双高”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第5期2023年10月No.5Oct.2023上海教育评估研究Shangh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基金项目:2021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双高’院校办学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WZYGJzd202102);2022年度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院校办学绩效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以温台地区为例”(22wsk585)。

收稿日期:2023-05-13,修回日期:2023-06-05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双高”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卢跃茹(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贸学院,浙江温州325000)摘要:为了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双高计划”院校纷纷实施绩效评价管理,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必然需求。

基于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参考《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提供的政策性绩效指标框架,构建了包含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以及管理与执行指标在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提出应健全上下贯通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科学设置各级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持续监测和利用院校绩效评价结果以及进一步完善院校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配套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G71,G40-05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80(2023)05-0038-06Research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Double High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LU Yueru(School of Digital Economy &Trade ,Wenzhou Polytechnic ,Wenzhou ,Zhejiang 325000)Abstract :The “double high ”institution is transforming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internal development.Implemen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Based on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nd referring to the performance index framework provided by the Provisional Measures fo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at includes output indexes ,efficiency indexes ,satisfaction indexes ,as well as management and execution indexes.In addition ,suggestions are made such as establishing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connect the upper and lower levels ,scientifically setting the weigh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at all levels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and utilizing 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s for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Double high plan;Performance evaluation2023年10月在历经国家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的建设后,“双高计划”的实施标志着高职院校从单纯规模扩张阶段进入内涵质量发展新阶段。

绿色视域下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绿色视域下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围绕这一整体战略部署,湖南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湖南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要区域,也是国家级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试验区,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是湖南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举措。

然而,绿色视域下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如何?哪些因素会影响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还鲜有针对性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以2010—2018年湖南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为例,构建超效率SBM 模型评价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规模、结构、技术和制度四个维度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检验其对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二、文献综述(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价1.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现有文献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讨论比较丰富。

首先,主流的观点是结合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转变,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生产要素投入少、经济社会效益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的发展,也即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发展模式。

例如,赵敏等(2020)[1]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以使用价值生产为基础,以满足整个社会需要为根本目的“真正”的发展。

张涛(2020)[2]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多个领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绿色视域下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袁宝龙,曹雪云,张坤,张四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是湖南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举措。

文章从绿色视域出发构建超效率SBM 模型,评价湖南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进一步从规模、结构、技术、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影响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回归模型,利用2010—2018年湖南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ys-GMM 估计法进行实证检验。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朱洁西李俊江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如何打破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推动城市走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议题。

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由2023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5万亿元,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展现出数字经济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能。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发挥数字经济在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全社会各领域的绿色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机制和内在要求,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网络化、共享化特性有利于加快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与信息交互的速度,便于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促进技术升级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时空界限,减少资源错配,实现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整合与高效利用,进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那么,数字经济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如何阐明数字经济助推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证实区域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协同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实践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本文旨在探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主要聚焦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数字经济的概念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现代互联网平台为重要信息载体、以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作为效率提高及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关于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关于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探讨

关于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探讨摘要: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在新时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

本文深入分析了广西的发展现状和潜力,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开放合作深化等方面探讨了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旨在为广西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质量发展;策略一、引言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求和主要目标。

广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推进广西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区域协调、民族团结、生态建设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广西发展现状分析(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广西近年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但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北部湾地区发展较快,而一些内陆地区相对滞后。

(三)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科技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

(二)提升创新能力1.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创新研究。

2. 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3.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 进一步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2.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

3.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3.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深化开放合作1.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

区域旅游标准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区域旅游标准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区域旅游标准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张 琰1 李国琼1 王玥涵1* 郭家玉2(1.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2.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摘 要:标准化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指引和技术规范作用。

本文阐述了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化实践与机制创新,剖析其对区域文化和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为探索标准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旅游,标准化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5.013Innovative Practice of Regional Tourism Standardization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ZHANG Yan1 LI Guo-qiong1 WANG Yue-han1* GUO Jia-yu2(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fice, Shanghai Culture and Tourism Bureau)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ndardization plays a guiding and technical role in the integrate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practice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standard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analyzes its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tourism, providing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standardization to promote region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Keywords: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tourism, standardization标准实践1 引 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要建成全域旅游发展的引领示范区,成为全球旅游资源配置的亚太门户,成为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以世界级城市群为依托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吉林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吉林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论点ARGUMENT 理论研究76基金课题:吉林省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一般项目“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协调研究”(项目编号:20220601046FG)。

吉林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文/张波一、吉林省科技创新成果分析新时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不断发展的动力。

为发挥科技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推动工作。

2022年,吉林省政府印发的《吉林省科技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实施方案》指出,要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样打造一流创新环境,着力实现有利于科技企业带动发展、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科技要素高效汇聚、科技服务精心优质、科技文化繁荣兴旺的目标,全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吉林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显示,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较2022年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

同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吉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至68户、892户、3112户,确认入库国家型中小企业达到4515户,分别比2021年底和2022年底增长232%和150.3%,入库企业连续两年大幅提升。

二、科技创新对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一)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吉林省的工业生产已进入智能化时代。

科技创新可以使吉林省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现代技术的应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吉林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科技创新还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生产活动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另外,科技创新还可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科技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是指各产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收稿日期:20200121作者简介:陈 晨(1992),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辽宁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广胜(1970),男,河南信阳人,博士,辽宁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组织伦理气氛、工作嵌入与农民工离职决策:影响机理与政策响应”(71840010);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产业结构升级对辽宁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与效应研究”(L18AJY007);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A类新技术革命趋势与我省产业升级变革研究”(LNKX2018-2019A05)。

① 源于《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该文件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官方网站2016年12月1日发布的国科发创〔2016〕370号文件。

财贸研究 2020.4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陈 晨 张广胜(辽宁大学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 要:选取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固定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和处理效应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高质量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被确立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够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且能够改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增长趋势;但改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时效性,在1~6年内作用效果稳步增强,6年后效果逐渐减弱;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改善地区高端生产型服务业集聚状况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家创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渐进双重差分模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20)04-0036-16DOI:10.19337/j.cnki.34-1093/f.2020.04.003一、引言及文献评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科技创新的区域集聚规律,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的重要指示,2016年科技部和发改委联合制定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其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全国若干城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更多城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部分城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袁倩倩徐徐摘要: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8-2018年的数据,综合运用群组AHP法、因子分析权数法■,从经济、科技、环保、教育和自然稟賦等五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再运用GIS可视化技术,演示11省(市)评价值时空演化特征。

最后,通过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五大维度在综合评价中的贡献率进行濱入分析,剖析发展短板及面临的各种难点和挑战。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群组AHP;因子分析权数法;贡献率一、引言和文献综述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长江经济带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地带,是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中国经济大动脉。

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高质量发展,将是现在和未来很长时间政府工作的重点。

2017年提出高质量发展后,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挖掘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另有一些学者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求得到更能准确评价高质量发展现状的定量方法。

本文结合我国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突破仅从经济、科技等方面定量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束缚.剖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特征。

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针对高质量发展,学者间有不同的解读,但增长的稳定性、教育的普及性、科技的先进性、发展的均衡性和环境的持续性是其核心内涵。

高质量发展不仅追求发展过程,还要追求发展结果;不仅把握发展的当前动力,还要把握发展的前景与潜力。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从经济、科技、环保、教育和自然禀赋五个维度共33个指标,构建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一)方法理论基础样本和数据收集: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作为研究样本,从中国统计年鉴和11省(市)2008-2018年的年鉴,收集相关指标原始数据。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对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和衡量。

它包括了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创新的产出以及科技创新的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首先,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这包括了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质量、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等方面。

一个地区如果拥有充足的科技人才和先进的科研机构,以及完善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那么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比较强。

其次,科技创新的投入也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科技创新的投入包括了研发经费的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等方面。

一个地区如果能够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以及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那么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比较强。

再次,科技创新的产出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科技创新的产出包括了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科技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等方面。

一个地区如果能够取得丰硕的科技成果,以及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那么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比较强。

最后,科技创新的环境也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科技创新的环境包括了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

一个地区如果能够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以及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那么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比较强。

综上所述,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创新的产出以及科技创新的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这将为地方政府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进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和评述中国经济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针对这些困境提出的各种基本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现实困境,以及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对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和衡量标准。

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困境的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还将评述针对这些困境提出的各种基本路径,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评估各种基本路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学术界和政策界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元的局面。

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市场规模。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日益完善的产业链,使得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同时,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摘要】本文对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进行了文献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分析了区域创新的概念和特点,区域创新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

在提出了研究结论、研究展望和政策建议,为促进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本文综合了现有研究成果,对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文献研究、方法、指标体系、现状、问题、研究进展、结论、展望、政策建议、概念、特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区域创新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人们通过开展创新活动,运用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创新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促进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评价和指导区域创新活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过去的研究中,关于区域创新的发展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对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研究文献资料,深入探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现状与问题,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部分就此展开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的持续发展。

通过对区域创新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系统概括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有关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有关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

有关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以下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参考文献及其内容:1. 《中国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系统性地研究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报告中强调了高质量发展需要均衡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进步,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做法。

2. 《高质量发展:中国的道与术》这本书主要探讨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践和道路选择。

书中分析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建议,并举了中国的一些成功案例作为参考。

3.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这篇论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路径选择。

论文中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根据中国国情,注重均衡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实践。

4. 《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及其实践意义》这篇研究论文主要探讨了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研究内容和实践意义。

论文中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议,并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总结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5. 《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篇综合性研究报告分析了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中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人民群众的福祉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面临着资源压力、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

6.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这篇研究报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实践。

以上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参考文献及其内容。

这些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实践路径,从而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

安徽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分析

安徽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分析

Value Engineering・1・安徽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分析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Analysis Based on the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朱晨ZHU Chen;武云亮WU Yun-liang(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蚌埠233030)(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Bengbu233030,China)摘要:以安徽省16个市为研究对象,以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改进的TOPSIS法分析比较2012-2018年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通过Moran's I指数法对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空间相关性检验。

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上升的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皖中地区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逐渐减弱的正向集聚。

Abstract:Taking16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quality economic-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with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The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changes of Anhui province's economic-development level from2012to2018by using TOPSIS method of entropy weight improvement.The spatial correlation test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is carried out by moran's I index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is large,the overall economic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rising,and the middle Anhui area with high economic quality still has great potential in gree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each region is gradually weakening and positive agglomeration.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体系;空间相关性检验Key words: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entropy TOPSIS method;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spatial correlation test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21)10-0001-050引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长久以来,我们只关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由于我国经济呈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而经济如何平衡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如今面临的首要问题。

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嘉善县为例

以农业经济开发区助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嘉善县为例

20作者简介:方芳 (1975- ),汉族,浙江嘉善人。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课题项目:浙江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二十批规划课题( 项目编号:ZX22127 )。

2013年嘉善县成为全国首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2019年嘉善县被列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双示范”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与方式创新成为了嘉善的首要任务。

2018年嘉善县开始尝试规划筹建农业经济开发区,2019年嘉善县响应嘉兴市《关于推进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了推进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速度。

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将有助于嘉善县在农业方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施现状(一)突破大面积用地瓶颈,完成农业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1.创新建立“1+X”发展模式2019年嘉善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双示范”建设目标,出台了《关于推进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意见》,创造性的以“创新、转型、转化”为主线,建立了以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魏塘街道、惠民街道、干窑镇和天凝镇为农业经济开发区分区的“1+X”发展模式,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科研院所助力+村级组织参与”的发展思路,目前总体规划面积为5.77万亩的《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

2.明确各个开发区分区“农业+”的功能定位四个分区已根据总体规划和自身特色资源,明确“农业+”的功能定位。

魏塘街道以精致花卉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现代农业与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农业开发区;惠民街道以标准化果蔬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高投入高产出的综合性高科技集约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干窑镇以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集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体;天凝镇以稻米粮油产业示范园为定位,规划建成新型绿色、高产高效的全产业链农耕文化示范基地。

(二)建立纵横有序、组织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1.加强纵向管理,成立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初期,为嘉善县农业经济开发区“1+X”发展模式的稳步有序推进,嘉善在县级层面成立了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在魏塘街道、惠民街道、干窑镇和天凝镇分别成立的农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区由各镇(街道)的主要领导任主任,从镇属农业农村办中挑选1-2名人员任专职副主任 ,具体负责开发区业务展开和管理,形成了完善的组织功能框架。

新发展理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实证分析

新发展理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新发展理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云南省16个州(市)的实证分析摘要:在剖析高质量经济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质量发展的有效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六个方面,构建云南经济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以云南省16个地级州(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应用熵权TOPSIS 模型和聚类分析对云南省10年(2009-2018)各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各州(市)高质量差异对比进行详细剖析。

结果表明:(1)虽然云南省各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各州(市)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差距表现出先扩大后减小的态势,说明各区域间趋于平衡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2)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按照各州(市)经济高质量评分将云南省分为高质量发展较快、高质量发展稳步、高质量发展较慢三类地区。

该研究为探索云南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并为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省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熵权TOPSIS 模型;系统聚类作者简介:李子兴(1993-),男,安徽阜阳人,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刘春学(1975-),男,河南林州人,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3309(s ).2020.06.09文章编号:1672-3309(2020)06-78-10李子兴刘春学(云南财经大学城市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1)经济视角2020年第6期总第285期(双月刊)No.6,2020Total No.285※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物理机理为基础的高精度地学时空多变量协同统计模型研究”(项目编号:42062020)、云南省省院省校资助项目“云南锡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YS202027)支持。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区域创新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产生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在此基础上发生的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则是对某一区域在创新发展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做一个综述。

关于区域创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区域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区域内拥有的产业基础、科研机构和人才力量决定了该区域的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

有的地区在医疗健康领域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有的地区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区域创新评价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二是评价方法的选择。

在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如科技创新指标、产业结构指标、科技人才指标等。

有的研究者还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多元综合评价模型。

而在评价方法选择方面,研究者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得数据,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很多学者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这些实证研究为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提供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和依据,为研究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有的研究者通过对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从而得出了该地区的创新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一些指标的权重确定和数据的获取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强调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全面、可操作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引导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当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接着,本文将结合中国实际,探讨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框架结构和具体指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场景和实践价值,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和决策支持,同时也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高质量发展内涵及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优化和升级。

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既包含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涉及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的全面进步。

从经济层面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从注重数量和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

这要求我们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社会公正、人民福祉的协调发展。

这要求我们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导下,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从社会层面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公平与共享。

这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力资源质量;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通过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需要明确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全新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科技创新质量。

对于高新企业而言,需要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为技术应用创造良好空间。

关键词: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实体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同等重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优化经济创新能力,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在科技创新理念提出后,可以解决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做好发展理念变革,调整已有的经济结构,为经济效益提升创造良好环境。

一、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研究的重要性通过了解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得出,这种评价指标主要应用于经济方面,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内容。

在现实角度来看,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收集大量相关数据,保证研究工作的全面性。

在收集科技创新资料的过程中,对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进行了测评,选取2019到2021年的数据作为实证基础,了解科技创新实际状态,寻找科技创新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1]。

二、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指标选取(一)研究数据来源通过了解评价标准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所有数据来源于文献库,主要包含2019到2021年科技创新数据。

在建立数据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研究成果,提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整理出科技创新的逻辑框架,为基础资源优化和政策落实创造良好空间。

随着科技能力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多个行业发展的技术条件。

在技术创新工作完成后,需要及时转变市场发展路径,达到高质量发展目标,2019到2021科技创新数据如表1所示[2]。

表1 2019到2021科技创新数据指标2019年2020年2021年综合得分60.1 5.96 5.10.530.660.79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环0.900.840.73境(二)数据选取原则为了构建全面的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在数据选取过程中需要遵循代表性原则,重点考虑科技创新的相关指标,保证数据获取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保证数据的清晰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文献研究作者:陈晓娴王谢勇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9年第08期摘要:国内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使区域创新评价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针对区域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特征,以及区域创新能力的运行模式及转化机制、评价研究模型等方面,对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区域创新;基本理论;创新能力评价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9)08-0092-02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元年,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鲜明的特征。

为了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这一基本国情相辅相成,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对国内20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相关探索研究。

二、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系统基本理论1基本概念国外相关学者Riddel,Schwe(2003)认为区域创新是一种潜在的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必然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Zoll,Specht,Siebert(2016)运用一个被称为区域开放创新路线图(ROIR)的数据代表,调查ROIR是否是促进创新驱动因素的有用工具,从而评估在整个过程中开发的选定创新,旨在促进区域发展。

对于创新理论体系基本概念的研究是国内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相关成果快速涌现,如黄鲁成(2000)采用区域经济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与阐述。

丁焕峰(2001)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发展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区域形象及区域营销创新,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是将各主体要素和对象要素有机结合。

贾亚男(2001)利用基础层次网络和信息层次网络是区域创新产生的硬环境,文化层次网络和组织层次网络是软环境这一基础之上,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的结构和特点,并阐述了构建培育区域创新环境的途径。

2功能特征Sri(2015)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壮大支持区域创新集群密不可分,在实现国家创新体系富有成效的同时,大力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有必要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Miroslav (2018)研究发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各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前提,支持外国人才和专家流入和维持的区域活动的总体影响导致该区域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使南摩拉维亚在捷克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王玲杰,王元亮,彭俊杰,李斌(2018)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人才生态、金融生态、开放生态、政策生态“五个优化”来打造优良的创新生态,加快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罗煜(2017)基于区域创新理论体系,构建了包括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政府创新能力、创新主体间联系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岳海鸥,陈静(2018)基于对山东省政策文件的梳理和科技创新内涵的理解,从省市两个层面提出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区域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评价1运行模式及转化机制从国外研究来看,Boylan,Demack(2018)通过鼓励创新开发人员和评估人员考虑专业学习的类型学和其他重要的相关方法学,使得涉及专业学习的创新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论化他们的努力,支持更合适的RCT设计和其他形式的创新评估。

Robert,Edward,Adam (2018)采用美国县级创新和参与的新措施,构建了一个地区创新水平与该地区上市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使用专利指数衡量的一个县的发明创造活动与收入和利润增长正相关,而使用技术领域就业指数衡量的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和凈收入增长相关。

2评价研究方法国内大多数学者对于区域自主创新评价研究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原理详见表。

(1)模糊综合评价法。

张卫国,徐维军(2006)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杨剑,梁樑,张斌(2007)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专家的评判进行模糊化处理,然后对模糊贴近度的多目标分类算法进行系统所处阶段的判定。

王鸣涛(2018)构建了一套量化的实际可用的统计评价指标,通过模糊评价法,对河南省高技术产业在我国30个地区中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

(2)聚类综合评价法。

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很大一部分学者对创新投入与产出、创新内部与外部的角度,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各个区域进行自主创新能力的定量评估与比较,划分了宏观性框架,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与改进措施。

如周立,吴玉鸣(2006)对我国31个省进行了定量评估和比较,结果显示各省创新能力差距明显,必须分集团而非整齐划一的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张军涛,陈蕾(2011)先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将其科学合理的分为“领先型区域、优势性区域、潜力型区域和后进行区域”。

再如熊曦,魏晓(2016)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得出要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的产业结构等结论。

施晓丽,徐鹏程(2017)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区域进行综合评价和层次聚类,将其分为“领先、挑战、追赶和落后”四个层级,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不易定量、边界不清的关系量化,其结果克服了单一等方面的不足,使信息更加丰富化,更适合东方人的思维模式,适宜用来评价经济社会系统张卫国,徐维军(2006)杨剑,梁樑,张斌(2007)王鸣涛(2018)聚类综合评价法常常与主成分分析法或因子分析法相结合,在降维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對得到的潜在因子进行聚类,计算出综合因子得分进行排序,确保研究结果更加立体全面周立,吴玉鸣(2006)张军涛,陈蕾(2011)灰色综合评价法参考序列及比较序列形成的各条曲线变化态势越相似,则关联度越大,对于数据样本量没有特殊要求,评价结果误差较小姜文仙(2016)胡永林,聂晨光(2018)DEA分析评价法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的评价刘顺忠,官建成(2002)余泳泽,刘大勇(2013)TOPSIS评价法把综合评价问题列成矩阵,通过矩阵归一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再比较与理想解的贴合程度,最终确定排名,常与AHP、熵权法组合使用董秋霞,高长春(2012)霍明,周玉玺,柴婧,张复宏(2018)RBF神经网络评价法利用径向基函数将在低维线性不可分的样本转化为高维空间内线性可分,能以任意精度逼近给定的非线性映射冯岑明,方德英(2007)齐晶晶(2015)其他评价法集对分析法、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法等(3)灰色综合评价法。

姜文仙(2016)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广东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呈稳步上升趋势,但科技成果的产出率欠佳、知识交流不充分、劳动者素质提升较慢、产品国际竞争力不高、环境效益有待提高等具体问题不容忽视。

胡永林,聂晨光(2018)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创立评价指标,对湖北省5年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4)DEA分析评价法。

刘顺忠,官建成(2002)运用DEA的方法分析我国各地区创新系统的特点,对各地区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将其分类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余泳泽,刘大勇(2013)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创新、科研创新和产品创新3个阶段,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创新效率,采用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和设置多重空间权重矩阵的方法,分析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

(5)RBF神经网络评价法。

冯岑明,方德英(2007)研究了RBF神经网络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齐晶晶(2015)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四、结论与展望1评价对象选取方面在进行实证研究时,大多数学者选取一个省作为研究对象,对省内各个地级市进行创新能能力评价,没有对全国范围内的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提出的政策性建议是否适用于每个区域,对每个区域是否要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政策,提出的相应政策能否在该区域有效实施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2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总体而言,对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发展评价目前还缺乏一套完整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各个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相应的也无法直观看出各个示范区的创新能力产出对各省市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

基于以上综述,今后研究重点应该是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20个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区域创新建设的现状和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3评价分析方法方面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对于区域创新的评价分析方法,有很多学者运用相关方法对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排名。

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兼容性,尽管可以把很多定性化的指标定量化,在构建评价模型时也要充分考虑实际可操作性。

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从横向纵向多个角度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创新路径选择。

4评价时间选取方面在评价分析时,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以截面为研究对象,只能反映出区域当年的创新能力,而实际关心的问题往往是这一区域在近几年的发展变化状况。

这就要求在建立评价模型的时候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对区域创新能力选取动态评价方法,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1]王玲杰,王元亮,彭俊杰,李斌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8,(05):58~68[2]罗煜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兼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J].技术经济,2017,36(01):90~95[3]董秋霞,高长春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创意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软科学,2012,26(04):12~16[4]王裕稼,李伟,王爽大连市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22):52~54[5]王谢勇,王彬,孙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体制创新路径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7,(10):90~97[注]基金项目:大连市金普新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RXYJ-RXSK-2016-0006)作者简介:1陈晓娴,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