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晚清政府对海权的认识及其态度转变
对近代中国海军状况的研1
对近代中国海军状况的研1对近代中国海军状况的研究内容摘要:中国在经历了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西方各国凭借着他们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这使部分中国统治阶层中的官员开始慢慢清醒过来,他们认识到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重要性。
经过几十年的思想转变与实践,到了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终于有了自己近代化的海军与海防。
然而,海军与海防建设的实践者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心血与成果在不久以后发生的甲午战争中,竟然那么不堪一击。
中国海军的装备、士气在甲午海战后直到清朝覆灭都一蹶不振,急速消沉。
中国又重新回到19世纪前中期有海无防的局面。
在此,我们将通过对历史的总结与反思来对我们当代的海军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关键字:海权意识、海防大讨论、李鸿章、海军学堂、水师初建、四洋水师、甲午海战、近代海军发展、当代海军建设中国近代海军初建的历史背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古代海军曾经辉煌过,北到朝鲜,东抵日本,南指印尼,西达东非,都留下了中国人骄傲的足迹。
但是这些航行不是以开拓疆域、进行侵略为目的的,而是以开辟海洋航线,繁荣海外贸易为目的。
而近代以来,由于蒸汽机、螺旋桨以及火药、火炮技术的出现和改进,只是西方各国的海军装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古代海军惯用的接舷战、冲撞战、火攻战变得毫无用武之地。
而先敌发现占领最佳攻击阵位,迅速瞄准先敌开火则成了海战的最基本模式。
西方各国凭借着他们坚固的船、犀利的炮火、极快的速度打开了亚、费、拉美洲各个国家的大地,有恃无恐的将这些国家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中国近代化海军开始于晚清,清代以前,中国只有水师,没有海军。
魏晋南北朝至宋金时期,大规模的战争夺在长江一带进行,在这客观上促进水军的发展。
隋唐时期,中国有了一支包括艨艟、斗舰、走轲、海鹘等各型战舰的庞大海军,并在公元663 年的白江口海战中大败日本海军,取得了辉煌胜利。
鸦片战争前后官员海权意识初探
第9卷 第4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 No14 2008年8月JOURNAL OF BE I HUA UN I V ERSI TY(Social Sciences)Aug12008鸦片战争前后官员海权意识初探韩晓娟(绵阳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系,四川绵阳621000)摘 要:海权意识是一种观念。
在晚清政府海防建设举步维艰的历程中,官员的海权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战略指导的角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海权意识是中西方海洋观念碰撞的直接结果,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鸦片战争时期中央官员、地方督抚、巡抚等重要封建官吏在各种场合所发表的言论及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具体海防措施,体现了晚清政府主流官员海权意识的萌发。
关键词:晚清;官员;海权;萌生中图分类号:K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08)04-0113-04海权意识是一种观念。
在晚清政府海防建设举步维艰的历程中,官员的海权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战略指导的角色。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海权意识是中西方海洋观念碰撞的直接结果,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可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海权意识从传统向近代意义上递嬗的起点,以鸦片战争为始,西方列强不断由海上入侵中国,其炮舰优势终于震醒了中国睡狮的迷梦,给闭关自守的中国带来了划时代的震撼。
《清史稿》称:“国初海防仅备海盗而已,自道光中海禁大开,形势一变,海防益重。
”[1]《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清政府即刻向沿海各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发布了一道谕令:“今昔情形不同,必须因地制宜,量为变通。
所有战船大小广狭及船上所列枪炮器械应增应减,无庸拘泥旧制,不拘各项名色,总以制造精良,临时实用为贵。
”[2]33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上层社会中的抵抗派官员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抛弃清代以前封闭停滞、落后的军事思想。
另有一些眼光敏锐的士大夫也看到了国内外形势的严峻,转而由危机意识而产生了一种自强的理念。
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清醒地认识到“海防切肤之灾也,乌得不论而乌得不议”[3],率先呼吁加强海防,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清代海权思想及海军职能的分析与反思
囝 育理 管
清代海权思想及海军职能的分析与反思
谷 文武 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理论教育二系八队
摘要 . - 清代柞为中嗣传统水师向近代 海翠 _ 转变 的重要过渡期 其海权思想及海军职能发 生了 重要的变化与发展。 其发展过程反映 了 近 比, 清朝 水师的职能 表现 出很大 的萎缩 性, 与 世界上其他 国家相 比, 清朝 水师的职能则表现 出很大的单一性 。 显然 , 很 这种与时 代发展要 求的滞后性必将导致清朝传统水师的灭亡。 鸦 片战争英 舰 的炮 声为清朝 传 统水 师敲 响了丧 钟。 =、 奋力前行的晚清 近代海军 鸦片战 争的 实质是资本 主 义以 新式 的坚 船利炮和残 暴的毒品贸易向古老的中国进行冲 击, 以图叩开紧闭的 大门, 把中国卷入市场。 然 而清朝统治者似乎没有从中得到多大的教训 , 只 当是蛮 夷 小 国凭 着奇巧 利 器, 侥幸获 胜 罢 了。 86 1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间, 15年 80 清朝 水师更是不堪一 击, 几乎没有发挥任何抵御 英 法联军入侵的 作用 , 于是 一场 浩浩荡荡 的洋务 运动把中国近 代海 军的建设正式 推上了历史的 舞台。 海权意识的觉醒 及海 防思 想的制约限制 与鸦 片战争爆 发前 清朝 陈腐 的海防 思想 相比 ,9 纪6 年代后的海 防思 想有了很大的 1世 0 进步。 统治阶 级开始认识到海洋 不再是 防御的 “ 天堑” 传统 的 “ , 重海 轻陆” 全战略思想逐 安 步转变为 “ 海防、 塞防 并重” 福 州船政 局创始 。 人任职两 广总督 的左 宗棠提 出 “ 东则海 防, 西 则 塞防, 两者并重 ” 北 洋海 军的 创建者一 一 。 洋 务派首领 李鸿 章把 海军 建 设与国家安 全紧 密联系在一起, 认为 “ 我若早一 日备予海军, 敌 即早 E l 消弭衅 端” 这 种 “ 。 海防并重” 的思想无 疑是 “ 重陆轻 海” 想的一 大进 步, 思 但是 其对 海权 的认 识依然 固囿于 海防思想之 中, 受到传 统海 防思 想的制约限制 。 清政府始 终只是把海 军 建 设看成 是 保卫本土海 岸线 及港 口 塞 的 要 辅助 力量。 在洋务派大张旗 鼓地推行海 军近代 化 的同时, 本也开 始迈出海军崛 起的步伐 。 日 中国的闭关长达一百二十 多年 , 日本的锁 国长 达 二百二十 年, 较之 中国多出整整一 个世纪 。 正 是这样的 一个岛国在加 强海 防, 建立海 军, 救 亡 图存 的过 程 中深 刻认识 到海 权所 带来 的 巨大 利益 , 倾全国之力大整军备, 由最初的 “ 防 卫性 战略 ” 一变而 成为 “ 攻击性 战略 ” 图使 企 其 成为东 亚的霸 主。 中国近代海 军这个 一度 而 成为 亚洲最 为强大 的舰 队 由于 海防思 想 的束 缚 及海权意 识的匮乏, 因缺乏内在动力而无 终 法避 免失败的 命运 。 84 19年 的中 日甲 19 年 85 午战争毁灭 了清代近代海 军的菁华 , 务的喧 洋 嚣最终归于沉 寂。 中国不仅受到船坚炮利 的西 方列强的侵 略, 更受到 同样 起点的 日本岛国的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海权观念转变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海权观念转变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海权观念转变摘要:近现代以来我国海权观念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远海利益维护几个阶段。
关键字:海权海禁近岸防御近海防御远海利益维护正文:众所周知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饱受外来侵略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历史。
纵观中国近现代的屈辱历史“海权”在这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顾名思义海权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
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近现代以来我国海权观念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再到远海利益维护几个阶段。
我国对海权认知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反抗列强侵略的艰难历程。
清朝前期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
我国是一个三面环陆一面临海的陆地大国自秦朝以来至清前期这两千多年间对我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因此在这一阶段历朝历代均把防御重点放在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防御上由此我们建立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来御敌于国门之外。
万里长城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我国陆地防御体系的确立。
在海洋方向虽有诸多邻国受限他们的国力与当时的于航海技术这些国家均无法对我国构成实质性地威胁,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历朝历代对海防仅停留在拒敌于海岸的认知上,于是就有了海禁的政策。
在海禁的政策下我国的航海技术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为后来无力抵抗来自海上的入侵埋下祸根。
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对对外贸易的需求量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航海技术的发展。
到了清朝晚期我国的航海技术、对海权的认知已经完全落后于世界的同期水平。
一八四零年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海禁的海防体系彻底瓦解,开始转变为近岸防御。
此后海防的观念逐步受到重视。
一八七四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
晚清政府处置粤西海疆危机及对南海维权的历史意义——以中法战争后冯子材的军政建树为中心
抑 亦 大 局 之忧 也 ” 。 [ 1 ] 1 m由此 可 见 , 晚 清政 府 对 这 场 边疆 危 机 的危 害程 度 有深 刻认 识 , 并 着 手 采取 了相 应 的外 交和军 事 措施 。 中法战争 中 , 因在镇 南关遭 受重 创 , 法军 不敢 再
次 尝试 从陆路 向中国发 动进攻 , 但 在海路 进攻 台湾 、
V o 1 . 4 9 N o . 4 粤西海疆危机及对南海维权 的历史意义
— —
以 中法 战争 后 冯 子 材 的军 政 建 树 为 中心
蒋 金 晖
( 湛 江师范学院 历史 系 , 广东 湛江 5 2 4 0 4 8 )
[ 摘 要 ] 中法战争后, 粤西海疆( 时兼辖海南岛) 的形势因陆路战场的胜利反而变得愈发严峻。晚清政
福建、 浙江 时 , 却 轻 易地 消灭 了福 建水 师 , 并 攻 占 基 隆和澎 湖列 岛 , 夺得 了全 部制海 权 。战后 , 与 法 占越 南 有海疆 相通 的 , 只有广 东 的粤 西 。因此 , 如 果法 国 试 图再次 武力 侵华 , 以海军 袭取 粤西 海疆 的某 地 , 无 疑会 被优 先考 虑且被 双方 本能 地感觉 到 。 因此 , 捍卫 粤西 海疆 的安 全就摆 到 了晚清政 府和 两 广当局 的议
都 有 海路 与法 占越 南相 通 , 而 且廉 州府 的钦 州 还与 越 南陆 路相连 。光 绪年 间 , 随着 法 国逐渐 吞并 全越 ,
并 觊觎 中 国边 疆 , 上述地 区 内忧 外患 , 危机 四伏 。
一
1 0 0 0 多里 , 形 成 镇 南关 、 平而关、 大连城、 小连 城 等
为应 对 粤 西海 疆 的严 重 局 势 , 晚 清政 府 在军 事
清朝海防观念的发展历程
清朝海防观念的发展历程清朝的海防观念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在清朝建立初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特殊性,海防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防观念逐渐被确立,并且成为清朝外交和国防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清朝初期,由于大规模的陆地战争和边境防御的需求,海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清朝政府的主要关注点是保卫国土和稳定国内局势。
因此,海防被认为是次要的任务,海岸线上的城市和港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和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逐渐意识到了海上势力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与西方列强的接触中,清朝开始认识到强大的海上实力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
清朝政府开始注重加强海防建设,并且积极寻求与海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加强海上力量。
清朝海防观念的发展受到了不少因素的影响。
首先,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行为让清朝感到了海防的紧迫性。
清朝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多次受挫,海上贸易和领土被侵犯,这引起了清朝政府的警觉。
其次,海洋资源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到,清朝开始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和海上贸易,这也促进了对海防的关注。
此外,国内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也为海防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开始加强海防力量的建设。
清朝政府在各个沿海城市建立了一系列防御设施,包括炮台、城墙和海防军队。
此外,清朝还积极发展海军力量,引进了西方的船舶和武器技术,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海军指挥官和水手。
然而,尽管清朝在海防观念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清朝的海防力量相对薄弱,无法与西方列强相抗衡。
此外,清朝政府在海防建设上的投入相对不足,无法满足海防的需要。
综上所述,清朝海防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
在面对外部威胁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下,清朝政府逐渐认识到强大的海防力量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加强海防建设。
然而,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清朝的海防力量仍然相对薄弱。
这一历程对于后来中国海防观念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晚清甲午海战的反思
对晚清甲午海战的反思海军建设从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建设一支大国海军,需要整个民族、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海军将士几代人的努力,乃至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继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之后,又一次使中国更严重地毁师、失地、丧权的失败战争。
百余年来,关于甲午战争问题的研究,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全面论述。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史料的深度发掘和研究的拓展深入,不断有新的成果呈现,有些结论几乎使传统的看法彻底改观。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或许间隔时间越长,后来人就会愈加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历史真相也会尽可能地得以还原。
如果说匡正史实是历史研究者的工作,那么作为100多年后戍守着同一片海域的海疆卫士,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认真汲取北洋海军的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则是我们这一代海军军人的责任。
重温甲午战史,眼看着耗费巨资打造的北洋海军只经三战即灰飞烟灭,将士虽英勇奋战却无力回天,心情无疑是极为沉重的,如同揭开伤疤带来的锥心刺骨般的疼痛。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逃避疼痛而不去正视失败。
失败是警钟,只有直面失败、研究失败,才能从失败中获取胜道。
甲午战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果将甲午战争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时空范围来考察,我们会发现甲午战败的根源在于:长期处于闭关锁国、没落的封建制度下的中国,难以同快速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相抗衡,正所谓“落后就要挨打,而不断挨打则会更加落后”。
但也要看到,甲午战争作为一场在陆海战场交替进行、主要以海军制胜的的近代化战争,中方在战争准备、防间保密、作战指导、装备保障、治军管理以及整个海军建设方面确实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不少教训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反思之一:战而无备,必陷被动。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经过长期战略准备并精心策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1894年6月,日军大本营御前会议就确定了日本海陆军作战的基本方针:将陆军主力从海上输送至渤海湾择地登陆,在直隶平原与中国军队决战,然后进攻北京。
中国人必须要了解一点的知识----海权
看了《大国崛起》我心中也对这话题产生了一点想法中国的万里长城抵挡过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而茫茫大海却无法挡住西方炮舰商品的入侵。
有人说过,西方属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属于传统的农业文明,两种代表不同生产力的文明相互碰撞,产生了巨大反差,一个胜,一个败,这根本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当然我作为一个上班族只能以普通人的眼光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海权是什么?西方现代文明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商品经济的萌芽,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扩张型经济,需要世界大市场。
向哪扩张?扩张什么?什么方式扩张?这是早期“资本主义战略家”的一系列头疼问题。
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性”,古希腊的张扬文化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再加上传统西方文化(早期欧洲一般为暴力扩张),所以在整个扩张中沿袭了暴力手段。
工业文明需要农业文明的资源和市场,但是通往东方的陆路被奥斯曼帝国切断,中国有句俗话“陆路不通走水路”,这样海洋成为唯一通往东方的道路。
经过海洋途径,西方国家获得巨额利润,相应的海权意识逐步成为各国的关注重点。
从葡萄牙西班牙再到荷兰英国,现在的美国,这些国家的兴起都说明了一点“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我个人认为:现代海权意识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企图通过控制海洋而达到控制世界的一种政治心态。
海权意识产生经过了三个阶段:形成阶段(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过度阶段(18世纪下半期至“二战”结束,完成阶段(二战到现在)。
〈一〉形成阶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这些早期殖民国家在其狂热的“寻金梦”指导下疯狂的进行探险活动。
15-16世纪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中心,在亚非拉建立早期殖民统治,海洋为两国封建君主带来丰厚的回报。
由于“海权”带有封建性,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荷兰英国法国也参与了殖民扩张,这样西欧各国在围绕海洋利益上开始了争夺殖民地和海上霸权。
17世纪早期,荷兰凭其商品经济头脑成为世界上强大的海上贸易国家,拥有世界上庞大的商船队,有“海上车马夫”之称。
海权论东渐及其影响
“海权论”东渐及其影响周益锋2013-05-02 14:23:15 来源:《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摘要:马汉的海权论在世界各国传播的同时,也经由日本传到了中国。
马汉海权论的传入,在中国国内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扩大了海权论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中国民众对海军在国防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二是促使中国人产生了初步的海权思想。
但是由于四个方面的原因,晚清政府并没有将海权论用于指导海军建设,国内高涨的革命形势令国人应接不暇,人们对海权论的热情很快就被政治改革的热情所替代,以至于后来,人们连海权论传入中国这一事实本身也被遗忘。
所以,晚清海权思想并不成熟。
关键词:马汉海权海防思想作者简介:周益锋,西安政治学院心理战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中国是一个具有18000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
中国和周边国家在黄海、东海、钓鱼岛、南沙群岛等地存在着海洋国土的争议,中国急需用制海权思想来建立自己的海军,使海军走向深蓝。
在这个时候,海权论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海权论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在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为什么没有在海权论的指导下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学术界对此研究非常薄弱。
①本文,笔者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以求教于各位同人。
一中国古代没有海权思想,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人也有海权思想,明清两代水师、海军,都是海权意识发展的产物,并在维护国家海权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卢建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1期);还有人认为魏源时期就具有海权思想(王家俭《清史研究论述》,台北出版社1994年版;戚其章,《魏源的海防论和朴素海权思想》,载《求索》1996年第2期);已故的史学大师缪凤林在其《三代海权考论》一文中也认为,明清已有海权思想。
笔者以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判断中国古代人是否具有海权思想,必须搞清楚什么是“海权”。
马汉认为:“海权其义甚广,它不仅包括通过海上军事力量对海洋全部或一部的控制,而且也包括对和平的商业和海上航运业的控制。
论海权
论海权lj159212时间:2012-11-25 18:49:00海权乃海洋权益,是主权延伸至海洋而不断运动的产物。
在当今世界,殖民时代已经衰退,而代之以“和而不同”的新时代。
就海权来说,是海洋权利与海洋霸权之争,是海洋主权与侵犯主权之争,是发展“和而不同”的世界与顽固坚守“同而不和”的世界之争。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关于殖民式的海权论将渐趋消亡,代之以尊重主权、尊重国际海洋法的真正的海权观将逐渐兴起,从而必将成为世界海权论的主流观点。
钓鱼岛之争唤醒了所有华人的海权意识。
中国是世界海权意识发端最早的国家。
史实证实,遍及两大洋的南岛居民,源于大约三万年前中国大陆的百越民族;远古中国人就乘浮浮于海,源于福建莆田的妈祖信仰传播到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并成为一具跨国界的国际性的海神信仰;600多年前中国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宏大的舰队七下西洋,比哥伦布和达·伽马后来发现新大陆、开辟新航线要早将近一个世纪。
但是,由于明、清封建王朝的极度衰朽和小农经济的自我封闭,明、清实行海禁达600余年,使中国的传统国人海洋意识彻底瓦解。
衰朽的满清时代,中日甲午海战败于日本,使中国人受制于日人和列强;如今两个甲子年过去了,中国人早已站起来了。
日本还以强盗行径把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国有化”,欲想捏住中国突破西太洋第一岛链的咽喉,激起了中国180多地的理性的强烈抗议,环球舆情与台湾旺旺中时民调中心同步调查显示,两岸多数民众支持联合保钓,钓鱼岛之争已经并将继续唤醒世界上所有华人的海洋和海权意识,并开始真正领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警世箴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危险宜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取南洋,华夏危矣。
”(郑和为说服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的一段话)海权非霸权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被视为西方海洋战略的鼻祖,他的“海权论”盛行世界百余年而长久不衰,受到西方特别是美国要员的追捧,而我国一些学者未从扬弃的方法论去看待马汉的海权观,对争洋霸海不加批判反而追捧,一定程度的扭曲了海洋观,这显然与当今主权国家时代取代过去已衰朽的殖民地时代相悖的。
清末民初,朝野内外怎样讨论海权
清末民初,朝野内外怎样讨论海权通过新式媒体的传播,”海权”成了清末民初中国朝野上下的流行词汇,在官方的奏章、文书以及民间的报纸、书刊上频频出现。
词汇流行的另一面,则是对舶来品的词意滥用。
各界人士在论述中多将”海军”“制海权”“领海”“海洋经营权”等概念与”海权”混淆,导致了中国人的碎片化认识。
初期宣传者的阐释也过于零碎或过于笼统,并未清楚表达出”海权”的真正意义。
碎片化的认识导致在爱国热情下给出不切中国传统和实际的药方,士民动辄要求政府以举国之力建造舰船,”与各国竞雄于海洋”,冀望以速成的方式将中国建设成为海上强国海权论传入中国主要有两条路径晚清以降,西方势力最先从沿海叩开中国国门。
由此,国人对海洋和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在逐渐提升。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的官僚士大夫,成为呼吁重视海上威胁的先驱者,提出注重海防、建设海军、与敌战于外洋的思想。
他们感知到西方的船坚炮利之后,转变了明代御倭以来的海防观念,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设近代海军以保海疆的口号。
在学习西方器物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等洋务官员将建设近代海军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同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实施近海防御以守土保国的战略设想。
光绪初年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标志着中国人的观念中,海防不再从属于陆防,而上升到同等地位。
这种外敌逼侵之下的反应,主要着眼于加强海防,进而保护陆地国土,是一种自卫性海权思想。
这是封疆大吏根据现实危机又囿于中国传统海权观而产生的思想。
甲午战败之后,震惊于海军覆没的中国人对海洋认识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崛起于海岛的日本由蔑视转为钦佩。
风靡西方世界的马汉”海权论”知识也开始传入中国,引起广泛的反响和讨论。
当时,”海权论”传入的主要路。
晚清海防思想研究
2、形成阶段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晚清海防思想逐渐形成。这一阶段,清朝开始积极 借鉴西方的海防经验和技术,大力发展海军,提高舰船质量,加强海岸防御工 事。同时,清朝还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发展 工业等方式,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
3、发展阶段
进入19世纪中后期,晚清海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阶段,清朝开始 深入反思传统的海权观念,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为了应对日益严重 的海上危机,清朝不仅加强了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还提出了“育才兴学,发 展海军”的方针,大力培养海军人才,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同时,清朝还试 图通过外交手段,晚清海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未能全面认识西方列强侵 略的本质,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也缺乏更加深入的思考。此外, 晚清海防思想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财政拮据、政治腐败 以及技术与装备落后等问题。
未来对于晚清海防思想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历史价值与意义,从更多 的角度审视和反思这一时期海防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核心思想
晚清海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船坚炮利。这一思想源于西方军事观念,主张建造先进的战舰和武器,提 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晚清时期,清朝开始大力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发展现代海 军,实现“船坚炮利”的目标。
2、海权意识。晚清海防思想认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海洋 统治和维护海洋权益的主张。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从传统的陆权观念向现代的海 权观念转变。
2、军队。军队在海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晚清时期,清朝开始大力发展海 军,提高舰船质量和作战能力。军队对于海防思想的实践和传播起到了关键作 用。因此,军队也是晚清海防思想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3、百姓。百姓对于海防思想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晚清时期, 清朝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加强百姓对于海防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 的爱国热情。因此,百姓也是晚清海防思想的研究对象之一。
海权与制海权读后感
海权与制海权读后感我们现在的国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这时我们的综合国力还比较弱小。
就目前来说,制海权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和强盛的基础条件。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谁拥有了制海权,谁就拥有了战略主动权;谁控制了制海权,谁就能够获得持续的、无限的安全保障。
但怎样才算拥有了制海权呢?从理论上讲只要占领了相应海域即为具备了制海权,因此战争与和平之间只有制海权问题而没有制空权和制陆权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商船运输量增长迅速,仅仅依靠武装部队保护本土及沿岸水域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需求。
尤其在远离军事力量保护的公海领域中实施“海洋霸权”将使自己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
因此各国对海洋资源争夺日趋激烈,海上纠纷层出不穷。
在21世纪的今天,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
下面让我们看看霍夫曼教授在《海权与制海权》这篇文章里是如何阐述海权概念的吧!该书首先介绍了两种意义的“海权”:第一种是广义的,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使用的“海军支配的权利”或“海上霸权”,也就是各种被人们称为“控制”或者“实行统治”等带有霸权色彩的那些作法。
第二种则是狭义的,它是指只在特殊条件下方可采取的措施。
霍夫曼教授认为通常所说的海权指后者,他把广义的“海权”分成三类:战略性海权、战术性海权和局部海权。
第一类主要体现在维持远洋活动的舰艇和飞机上,其他诸如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等部队也属于这一范畴。
这类海军支配的权利在整个冲突的最初阶段是完全由交战国家的政府机构直接操纵的。
另外,像防空力量和水雷设施也属于这一类。
在第二类海权中,交战双方都必须根据情况发展的需要建立起足够数量的空军和导弹防御系统,否则就难以获得胜利。
但对敌国进行威慑并摧毁他们的战略性核武器却是决定性的——即便有再好的防御手段,也抵挡不住数十枚巡航导弹打击。
第三类是在某一区域内,通过对武装部队进行管辖和组织协调达到巩固权益、维持秩序的目的。
这类海权虽然显示出优越性,但却同样不可避免地容易招致灾祸。
浅析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的演变
浅析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的演变晚清是指清朝末年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重要的时期。
在晚清时期,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社会的剧变,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发生了相应的演变。
在晚清初期,清朝统治者对外心态主要表现为强大的自信和自满。
清朝自满的态度源于他们对于自身的统治地位和中国的文化传统的自信。
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的统治者,是文明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蛮夷。
他们对外交往持有排斥和傲慢的态度。
他们把西方列强视为蛮夷,对待西方的外交使者往往态度恶劣,甚至拒绝与他们进行正式的外交接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晚清统治者的对外心态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他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的薄弱和危机,开始感到恐慌和不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连续战败,领土被侵占,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这些事件使得清朝统治者意识到西方列强的实力和威胁。
他们开始反思清朝的封闭政策,并试图改革以应对外部压力。
在这一时期,晚清统治者的对外心态表现为渐渐的开放和求变。
他们积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学习他们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军事理念,希望能发展自己的实力以抵抗外敌。
这种求变的努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晚清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还面临着国内的社会动荡和群体斗争。
这些问题使得晚清统治者的对外心态逐渐走向了消极和绝望。
清朝统治者感到无力应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对外心态也变得悲观和消极。
他们逐渐放弃了求变的努力,转而采取保守、抵抗甚至闭关的态度。
这种对外心态的转变使得晚清统治者错失了机会,放弃了改革的可能性,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晚清统治者对外心态经历了从自信和自满到恐慌和不安,再到渐渐开放和求变,最终走向消极和绝望的演变过程。
这一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剧变,也揭示了晚清统治者对于自身身份、中国地位和外部威胁的认识和变化。
最终,晚清统治者的对外心态转变的失败,成为了清朝灭亡的一个核心原因。
海权与制海权心得体会
海权与制海权心得体会海权与制海权是一个国家海洋事务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对于海洋国家来说,掌握海权和制海权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长期的海洋实践中,我深有体会,下面就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首先,要全面认识海权与制海权的重要性。
海权是指在海洋上拥有的权利和优势,既包括经济权益,也包括国防安全。
海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海洋国家而言,海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而制海权则是在海权基础上,建立起对海洋的控制和影响力,通过海军、海岸警卫队等手段在一定海域内具有决定性的优势。
其次,要加强海洋意识,提高海军海洋化能力。
海权与制海权的实现离不开对海洋的认识和了解,必须加强海洋意识,推动海军向海洋化转变。
这包括海军装备、训练和作战理念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使海军在海洋作战中具有持续优势,确保海权和制海权有效实现。
再次,要注重国际合作,提升海洋治理能力。
在实现海权和制海权的过程中,国际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海洋是全球公共资源,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秩序,推动海洋治理体系建设。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
最后,要注重法治建设,维护海洋秩序。
海洋是法治的空间,各国应遵守国际法,尊重海洋权利和义务,维护海洋秩序。
只有在法治基础上实现海权和制海权,才能实现海洋的和平与稳定,保障各国的共同利益。
总的来说,海权与制海权是一个国家维护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实现海权和制海权需要全面认识其重要性,加强海洋意识,注重国际合作,强化法治建设。
只有在不断努力下,才能实现海权与制海权的目标,维护海洋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在国际环境中短时间内全面调整其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因此,本文将尝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来探讨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政治层面,晚清时期是中国进入西方势力影响较大的历史时期之一。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转变可以从它逐渐的放宽外交政策来看出。
晚清政府以各种方式拒绝西方不断入侵,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求和平”的策略。
此外,晚清时期也放弃了封建政府对外活动的禁令,允许外国官员进行外交活动,宣扬中国政府的观点。
经济层面,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重点,而是注重提高贸易往来,继而提高国内经济繁荣度,以便满足中国的需求。
晚清政府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不断开放贸易,推行各种特许政策和税收政策,积极进行外交宣言,发布自由贸易章程,扩大境外贸易,吸引外资,开拓内陆通道。
文化层面,晚清政府还在文化领域改变了对外政策。
伴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种著名的对外政策,即“西学东渐”,也就是推行开放政策,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其中的有益的文化成分,加以消化,将之融入中国文化中。
在此期间,晚清政府派出文物考察团到世界各地考察,尝试吸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并加以消化,以此来提高中国文化的质量。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应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政府认为必须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调整,以此来求和平和提高中国的经济繁荣度。
因此,晚清政府放宽了外交政策,推行西学东渐的政策,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和融入中国文化中,开放贸易,拓宽国际合作,以此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海不扬波: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海军问题(1884-1894)
内容提要19世纪后期是近现代海权思想和理论形成的时期,在19世纪最后几个十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海军技术变革奠定了近现代海军装备和战略的基础。
晚清中国在19世纪后半程致力于发展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但在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后,在19世纪最后两个十年里的最新最关键的海军技术变革期里,国家却停止了对海军事业的投入,致使晚清中国的近代海军事业最终功败垂成,而国家的对外战略,也因为在一个强权政治和炮舰外交的时代里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坚强海军威力的支持,而陷入了长期的被动和困境。
本文运用历史学和战略学的方法,通过溯源的解读19世纪后期近代海军技术和近代海权思想的发展,把晚清中国近代海军事业同国家的外交和对外战略放在一个共同的历史分析框架中,思考了晚清中国在大变局时代,海军不强,海权无希望,而国家命运也衰颓不振作的原因,认为19世纪的中国,由于海军失去了发展崛起的历史契机,致使国家也失去了自救自强的一次机遇。
关键词:晚清中国近代海军对外战略引言世界是转化过程的集合体,121世纪的国际关系学话语所涵盖的主要大国的命运就决定于这些国家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的历史过程中的转化形态。
在由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所标志开启的近现代国际体系中,国际舞台上最活跃的国家在19世纪获得了既相对稳定又特殊丰富的转化内容。
一方面,主要的大国,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和从衰落中的封建帝国时代艰难走出来的中国,都遭遇了在各自的国运兴衰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不同政府制度、不同社会体制、不同思想文化传统和不同社会生态的国家与民族在这一共同见证的历史阶段完成了各自不同的历史造型,从而使得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历史站位在彼时彼地最终清晰的确立起来,此后权力的转移在对象上相对的稳定下来,其中某些基本性状甚至还一直延续并影响到现在。
另一方面,这些主要国家在这一阶段中对所处世界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至具体问题领域的政策、策略和计划,在内容上都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
历史趣谈自古海权意识淡薄 大清政府向西方列强敞开大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自古海权意识淡薄大清政府向西方列强敞开大门导语: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部分来自海上。
从印度和缅甸方面入侵的英国、从越南入侵的法国、从朝鲜半岛入侵的日本,无一翻开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大部分来自海上。
从印度和缅甸方面入侵的英国、从越南入侵的法国、从朝鲜半岛入侵的日本,无一不是先海后陆;即使是清朝所面临的最大陆路威胁的俄国,除了对西北和漠北的侵吞外,其对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一带的觊觎、侵略,最大的动力也与海权意识有关:寻找太平洋出海口(黑龙江)、占领天然不冻良港(海参崴),以便于开展与日本等太平洋国家的贸易。
可以说,列强梯次来华,基于其近代海权意识的觉醒。
在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向海外大肆掠夺和扩张。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各国经历了两个半世纪的海上争霸战。
其中,16世纪80年代的西班牙海军,拥有军舰134艘、大炮3000门,自称为“无敌舰队”,系第一代海上霸主;17世纪中期,荷兰庞大的商船队,共有船只1.6万艘,总吨位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之总和;而经过工业革命的英国,更把海军当作向外扩张的主要工具,到19世纪初,英国已拥有战列舰240艘、巡洋舰317艘,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海上霸主。
西方殖民者在历经数百年不断的彼此厮杀和疯狂掠夺后,产生了两个明显的结果:一是西方的海权观念不断强化,即“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统治世界”;二是他们的战船和火炮技术不断改进,海上的军事实力日渐增强。
如果说,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中古时期,汪洋大海还是人类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到了16世纪,东西海路大开之后,原来的海洋天堑就逐步变为入侵者的通道。
进入19世纪,非洲、亚洲、美洲,生活常识分享。
列强对南海疆域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海权维护
列强对南海疆域的侵略与晚清政府的海权维护摘要:清朝末年,东西方列强频频非法勘测中国南海诸岛,侵扰中国海疆国土。
在维护海权的斗争中,晚清政府多次进行主权宣示,收回东沙岛主权,并提出“水界”区、海洋渔业区等观念,为维护海洋国土主权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关键词:晚清政府;南海诸岛;西方列强清朝末年,东西方列强频频非法勘测中国南海诸岛,侵扰中国海疆国土。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史实资料的整理和挖掘上,而从国际法角度研究该问题的力度则明显不够。
①这就不可能深入地研究晚清时期的南海问题。
实际上,在维护海疆权益斗争中,晚清政府多次进行主权宣示,收回东沙岛主权,并提出“水界”区、海洋渔业区等概念,为维护海洋国土主权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贡献。
一、晚清政府运用国际法维护海权之举西方列强的舰船来到中国沿海口岸之后,清朝朝野始感觉到来自海上的外国军舰势力之可怕,乃有运用国际公法保护本国海疆之意。
如同治朝,恭亲王在奏折中称为各国遵守的《万国公法》,“凡属有约之国,皆宜于目,遇有事件一课参酌援引”,“臣等查外国律例一书(万国公法),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间亦有可操之处”。
②“外国持论,往往以海洋距岸十数里外,凡系枪炮所不及,即为各国公共之地,其开往占住,即可听各国自便。
”③因此他建议:“呈送三百部(万国公法)到臣衙门,将来通商口岸,各给一部,其中颇有制伏领事官之法,未始不无裨益。
”④晚清兵部尚书兼总理衙门大臣董恂在为刊刻的《万国公法》作序时说:“今九州外之国林立矣,不有法以维之,其何以国。
”“大约俱论会盟战法诸事,其于启衅之间,彼此控制箍束,尤各有法。
”⑤国际法使各国交往有规可循。
由于处于弱国地位,晚清政府有识之士认为更有必要运用国际法以捍卫海洋权益。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时非法勘测清朝海疆国土及其藩属之国。
晚清政府自觉运用国际法维护本国海洋权益,亦收到一定效果。
1875年,日本兵船到清朝藩属朝鲜沿海水域非法测量,遭守军炮击,日驻北京公使森有礼向清廷提出抗议,李鸿章回复说:“你兵固是去高丽海水。
海权论的读后感
海权论的读后感《海权论的读后感》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海权论的读后感海权是一个濒海国所必须面对的一种权力,但是往往人们只认为海权就是管理领海的权力,但是这就缩小了海权的范围了。
所谓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
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这周我读了马汉的《海权论》,书中以英国在拿破仑称霸大陆时代因为取得制海权而最终战胜那时的法国来阐明海权的重要性。
海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一国的海岸线是其边界的一部份,凡是一个国家其疆界易于与外界接触者,其人民便较容易向外发展,与外面世界相交往。
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可能使人民安土重迁,不愿投身海洋,如法国;反之,则逼使人民不得不讨海维生,如荷兰、葡萄牙。
岛国、半岛国家受限于地形上的因素,若欲发愤图强,则必须重视海权的发展。
反观我国,沿海一带大都以平原丘陵为主,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闽浙丘陵、珠江三角洲等等土地肥沃地区,人们丰衣足,在土地上辛勤耕耘就能得到很好地收成又何必冒着大风大浪的去开发海洋呢?这就是我国一直以来缺乏海权意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土的大小必须与人口、资源及其他权力因素相配合。
一个国家人口的总数与海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具极大重要性。
否则广大的领土可能反而成为弱点。
如面积太大,而人口与资源不成比例的国家,防守密度低,国家的危险性增高,假使又被河川或港口所割裂,则更是一大弱点。
以美国内战时的南方为例,以人口和资源的比例而言,其面积是太大了,尤其是有了太长的海岸线和太多的内陆水道,兵力易被分割而导致失败。
我国又何尝不是呢?在战争期间,英国远征军以区区几万人就打败了在沿海设防的几十万绿营和八旗兵,可谓教训深刻,需要防守的面积太大,而兵力不能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6期2015年11月西安航空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V ol. 33 N o. 6N ov. 2015浅析晚清政府对海权的认识及其态度转变刘观林(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10006)摘要:晚清政府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朝野上下很少有人关注海权问题,直到西方列强从海洋上撞开中国的大门,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晚清政府的统治者们才开始认识到制海权的重要性,着手海防建设,同时产生了 一些朴素的海权思想。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深,晚清政府对海权的认识也逐步深入。
晚清政府高层对海权的认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晚清高层对海权的思想认识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海防思想上,直至曱午战争的失败和20年 代相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晚清政府高层才开始彻底转变对海权的看法。
由于海权与海防的密切关系,晚清政府对海权不断深入认识的同时,也带来了海防建设近代化,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海权;海防思想;晚清政府;李鸿章中图分类号:E8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33(2015)06-0008-04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海上受尽西方殖民列 强的欺凌,几无还手之力。
这引发了晚清政府的高 度重视,国家对海洋的控制权开始进人统治者的思 维。
但这种“进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维转变,清 政府在挨打中成长,其成长曲线是不规律,甚至脱 节的,其间不乏中断与终止,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但艰难不意味着止步。
19世纪末,晚清政府徘徊在 传统海防思想与现代海权思想之间,其中涌现出的 一些朴素海权观念,虽是惊鸿一瞥,却也值得我们 挖掘和思考。
一、朴素海权思想的萌发清朝政府第一次在海上遭到重大阻击,还要追 溯到鸦片战争。
当日不落帝国载有高爆发火炮的 钢铁巨舰开火痛击清政府破旧不堪的海上大门时,清朝举国上下一时震惊,纷纷研究应对之计。
作为 革新派的代表人物,林则徐被推上了鸦片战争的第 一线。
这位指挥官认为,英国舰队虽然坚硬无比,但稳定有余灵活不足,在深水区作战可谓无敌,但 若将英军舰引人内河,搁浅则必然发生,清政府可趁机一举歼灭之,于是林则徐献计由沿海退守内 河,放弃海洋控制权而加强海口、内河防御,期待 “请君人瓮”,以守为攻。
这一计策被清政府最高领 导人认可,作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最为主要的御 敌策略。
但这一策略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当时中 国海防线极长,人海口众多。
想要守住各个海口,同时又加强内河沿岸防御,可知其难。
历史随后的 演绎也证明了这一决策的错误——由于海岸线过 长,清军不得不在各海口调派兵力,阻击日不落帝 国的军舰,从福建到广东,再从江苏到浙江,清军将 士在疲于奔命的同时,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海口的控 制权,单纯的战略防御让原本的“以守为攻”演变成 了“坐以待毙”,该战略的被动性表露无遗。
前线的 指挥官林则徐不久就意识到了这一方略的缺陷,开 始认识到坚船利炮的重要性。
他上书道光帝,请求 清廷学习外国技术,仿造一定数量的战舰以补充海 军战斗力。
建造100艘大型军舰,1000门火炮及数 千名水兵的招募计划被提出,一切都为了让清廷拥 有一支能与英国抗衡的海上部队。
事实上,此时林收稿日期=2015-06-22作者简介:刘观林(1991一),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第6期刘观林:浅析晚清政府对海权的认识及其态度转变9则徐的观念还没有进步到认识海权的内核,但他已 经明确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海上雄师对清廷维护海 上权益的重要性。
只可惜,林则徐的计划因其被撤 职而被迫中断,清朝政府在海权上的进一步探索也 就暂时止步。
魏源追随着林则徐的步伐,并对其思想进行了 发展。
魏源同样强调防御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在 《海国图志•筹海篇》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述。
他认 为自外敌侵略以来,最重要的两派是主战派和主降 派,而防守却少有人提及。
关于防守的重点,他认 为海口比外洋重要,内河又比海口重要,所以布防 的先后应当为内河、海口、海洋。
与此同时,他又提 出要“以攻为守”,强大的舰队是必需的,内河的防 守纵使固若金汤,仍然需要一支海军舰队在外洋构 筑一道防线以防止英军轻而易举深人清廷腹地。
而魏源最大的贡献还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从海 防看到了清廷工业和航运业的落后,指出这种落后 阻碍了清朝对外贸易交往,是当时政府海权战略的 重大缺失。
对比魏源与马汉的海权思想的异同,我 们发现魏源的思想已经算得上海权理论在中国的 萌芽,因为魏源不仅认识到了海权背后的“权”,还 看到了“权”之后的“益”。
当然,他的思想还有明显 的逻辑缺陷,比如他认为内河比外洋重要,却又把 内河的防御和外洋舰队的组建看得同等重要;他主 张构建外洋屏障,又提出要放弃外海的诸多岛屿。
显然,魏源陆地防守的思维根深蒂固,还没有 系统地归纳出一套成熟完善的海权理论。
也正因 为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他的思想实施起来,遇到重重阻碍。
反对者认为,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仍不能巩固内河与外洋防守,这样垒起的海防线,根本不可能抵御英国的大炮。
缺乏广泛支持的论 断,终究不能被朝廷贯彻下去,所以即使魏源和林 则徐已经认识到海军和海防的重要性,他们那不系 统的海权理论和落后的封建王朝相比,依旧显得超 前,到最后也只能无疾而终,清朝政府在此处驻足 不前。
林则徐最先提出的有巨大缺陷的海防方针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实施,其间缺乏大刀阔斧的 改革,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硝烟,结朿于 19世纪中后期。
二、注重海防建设19世纪60-70年代,西方列强争相欺凌中国,面对内忧外患,晚清政府海防建设相当滞后。
因而 这一时期是晚清海防思想的重倡时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鞭策下,爱国之士无一不 满怀义愤,都参与到救国方针的讨论上来。
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路 被各阶层人士推崇、认可。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晚清政府的海防事业“被迫”由此走向复兴之路。
但“长技”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制造优质的 船舶,面对落后羸弱的民族工业,如何建设一支海 军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丁日 昌作为晚清海军的第一任设计师,登上了历史的 。
丁日昌出生于穷苦农家,数次科举名落孙山,后从军。
由于军功卓著,吏治有方,受到曾国藩高 度赏识,曾在粵北监督军械制造,期间略有创举,才 能方得以展现。
丁日昌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第 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丁日昌目睹陆路侵略者“得步 进步,志在蚕食”,海上而来的侵略者“动辄制我要 害,志在鲸吞”的民族危机,指出自古以来中国“未 有水陆交逼,处处环伺如今日之甚者。
”面对这种民 族危亡的“千古变局”,他向清廷呼吁,以安民察使 “为自强之本”,以富国强兵“为自强之用”。
他认为 必须顺应潮流,适时应变,“彼既恃其所长以取我之 利,我亦可取其所长以为利于我。
”[1]更为可贵的是,丁日昌对于海患的认识还上升 到了经济的高度。
他清楚地认识到是西方列强的 人侵造成清政府在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中国海洋 之利已为洋人所占,丝茶之利岌岌乎又有鲸吞之 势,近年淮盐获利颇厚,难保不生觊觎之心”2]。
作 为曾任西淮盐运使的他,对由于海防力量薄弱导致 经济上遭受掠夺的现实有着较他人更痛切的感受。
他在关注海患的同时还紧密注视着国际局势,能用全球化的眼界看待西方列强与邻国日本侵略 清廷给整个民族带来的威胁。
1863年,在上海主管 局的 日向提出 ,为 国的炮火、钢铁舰队才是挟制清廷的最重要因素,外 国军队人侵中国,他们的机械精良,国人不但见识 到了它的威力,还用血肉之躯尝试了它的厉害。
并 渲染道,外国的武器威力巨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在顷刻之间,就能摧毁人们居住的房屋。
击毙人 畜,更是轻而易举。
由此可见,丁日昌对西洋火器 和战舰是多么地推崇,清廷对先进武器的需求,是10西安航空学院学报第33卷多么地紧急。
对时局变动,尤其是对中华民族面临的深刻民 族危机的认识,是丁日昌形成近代海防思想的最根 本动因。
丁日昌对当时的海防力量薄弱、装备落 后、水师的腐败认识犹深。
他在1867年上奏清廷 的“预筹修约事宜”的奏折中尤其强调了增强海防 力量的必要性。
他认为,中国海军不能抵御外敌人 侵,不仅仅是木船不如铁甲船,沿海的炮台也已经 过时,根本起不到防御作用,沿海的兵制散乱,几乎 没有战斗力可言,缺乏统帅。
因此洋人才能在海上 肆意游弋,集中优势力量,消灭中国海军。
若中国 设防,则不得不到处抽调兵丁,海防线一触即溃,海 战因此难胜。
他又说,要缓解清朝海防之危,必须 将原有的木质舰队改造成铁甲战船舰队,“欲整顿 轮船水师,非择将军,精器械不可”3]。
1867 年,日在 ,《师章程》六条,提出了他对海防战略的具体主张。
他认为海洋水师的任务,不能只局限于内海巡缉捕 盗,而应担负起保卫祖国海疆的重任。
为了适应反 侵略战争的需要,中国海防建设应侧重以下几个方 面:第一,外海水师必须配备大型轮船作为战舰。
第二,参照西方战法,将炮台修筑在沿海区域;第 三,挑选优秀陆军士兵,与海军加强配合作战;第 四,严格筛选沿海地方官员,保证其海防素质;第 五,三洋分防,联为一气;第六,设制造局3。
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海军创办伊始,丁日 昌就提出这一战略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它虽没有 改变清廷“以守为战”的海防策略,但使晚清高层重 新审视海权,开始注重海防建设,直接影响了后来 的洋务运动和北洋水师的建立,甚至影响了李鸿章 等其他晚清高层对海权的认识。
三、致力于海上威慑19世纪7090年代,晚清政府洋务运动步人高 潮,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北洋海军也一度占据亚洲 海军之首。
但这一中兴时期以李鸿章为首的晚清 政府高层却缺乏现代海权思想,并没有出现向海洋 进军的壮举,而是一心只想海上威慑,对海权的认 识仍然停留在消极的海防思想上。
作为这一时期的晚清政府高层的重要代表李 鸿章,对海权的认识也是几经演变。
日本在1874 年对我国台湾的侵犯,将一场关于海防的头脑风暴推向高潮。
在这次商讨中,主管船政的大臣沈葆桢 与闽浙总督文煜达成了一致意见,根据他们对日军 战备的分析,他们认为采购铁甲战舰是当务之急。
在官员中不乏有对此持反对意见者,中立派也不在 少数。
李鸿章提议清政府应当自主造船。
英国买 办为李鸿章展示了机动灵活的“蚊炮船”,李鸿章认 为其船只灵活,造价低廉,火炮口径大,是性价比最 高的选择,进可攻、退可防。
所以,李鸿章是反对派 的中坚力量。
李鸿章这样的选择不足为奇,追源溯 本,这一切都还要归结到李鸿章保守的海防思想。
他以陆战起家,所以陆战思维深深影响了他的海防 方略,面对战船的缺失,他不是想着如何增强海军,而是想如何用现有的微弱力量捍卫庞大的大清王 朝的海防线,所以他整顿海防时,还是拿“海口”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