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比较两种理论: 相同点:
认知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个人便处于 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
区别: ①费氏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海德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 影响。


②另外认知失调论比认知平衡理论适用 范围 更广。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传统特性: ①幼时习得的 ②形成惯性反应的 ③极端的态度 ④依赖的事实多少 ⑤与信念、世界观的联系 ⑥三种成分协调还是不协调
2.个体因素: ①能力 ②独立性 ③认知欲望 ④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防御(不易改变) 3.个体的群体观念: 认同感,忠诚心
(二)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对外界影响的判断、选择和组织。 2、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3、态度影响个人行为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行为是态度的外显,通常情况下, 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态度与 行为不一致。

影响说服效果的主要变量: (1)差距:

(2)畏惧

3.说服对象——接受者 说服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研究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既有助于找到增强说服效果的途径,也有助于找出增 强抵制敌对宣传的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方面。
(1)原有信念强度 (2)说服对象的人格因素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 背景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 的情境变量为: (1)预告
二、态度的特点和功能 (一)态度的特点 1、习得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生活 中与人、事发生关系中形成的。 2、对象性: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笼统地讲 态度是不确切的。 3、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成 为人格的一部分,并在人的行为 反应模式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03
社会影响与群体压力
社会影响的类型
01
02
03
直接社会影响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受到他 人的直接行为或言语影响, 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 为。
间接社会影响
个体通过接受他人的暗示、 感染或模仿等间接方式, 逐渐接受某种态度或行为。
群体压力
个体在群体中受到群体规 范和群体成员的期望,从 而产生压力和从众行为。
刻板印象和偏见。
积极接触
鼓励不同群体之间进行积极接 触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尊
重。
自我反思
个体需要自我反思,意识到自 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并努力
克服和改变。
培养多元文化能力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 值观,增强多元文化意识和能
力。
05
社会态度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定义与形成
定义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看法或评价,通常基于偏见或 先入为主的观念。
形成
刻板印象的形成通常源于人们的经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人们在日 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交流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影响与后果
影响判断
刻板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人或事 物的判断和评价,导致不客观
、不准确的认知和行为。
社会偏见
刻板印象是导致社会偏见和歧 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阻碍了 人们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决定行为
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其行为,例如对环保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会选择 使用公共交通。
行为改变态度
通过实践和体验,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改变其原有的态度。例如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 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社会态度

2021/8/5
11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 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 “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 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 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2021/8/5
12
“城市口水战”
北京
北京人看谁都是老百姓
北京更像一座皇家之城,雍容 大度而又气势夺人
政治决定经济
上海是奔放的
北京人喜欢说上海人的时尚太 肤浅,玩人家剩下的,没个性
2021/8/5
13
比如北京人形容愁眉苦脸为“一脸旧社会”,这种把具有 中国特色、带有革命气息或比较严肃的词语用于普通小事, 是只有北京人才有的“创举”。
与政治化倾向相关的还有就是北京人代代相袭的官本位、 重门第、重背景、重名分、讲体面的传统。北京话的“分”
2021/8/5
15
南京vs苏州
一个被称为中国最忧伤的城市,一个被称 为世界加工厂。一个身上只剩下省会的遮 羞布,盼着被直辖;一个默默地用经济砝 码去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2021/8/5
16
济南vs青岛
济南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学府林立、 (文房)四宝兴盛、民性柔顺而含蓄。受 传统文化熏陶深厚的济南人,在书、画、 文物古董、京剧甚至斗蟋蟀等这些中国传 统文化方面的爱好要远远强于青岛。
2021/8/5
30
(3)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 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 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 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 加以预测。
2021/8/5
31
(4)态度强度
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 定作用更大(Petty, 1992)。但是怎样才 能使态度变强呢?戴维森(Davidson, 1982)发现,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的 信息就足以使人们态度的强度增加。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引言:态度是人类行为中重要的心理构成,它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社交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对态度形成的深入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包括态度的定义、形成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性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

认知维度涉及对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维度涉及对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维度涉及对对象的行为倾向。

二、态度形成的过程: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来形成态度。

这包括直接体验、社会比较和社会学习等过程。

例如,当一个人亲身经历某个对象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而当他观察到他人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

2. 受众特征:个体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例如,个体的性格、价值观、自我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此外,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反应和社会经验也会对态度形成产生影响。

3. 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对态度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社会影响包括社会规范、媒体影响和社交影响等,它们通过塑造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来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保持认知的一致性,即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体会寻求与其现有认知一致的信息。

当个体面临与其现有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恢复认知一致性,例如改变态度、寻找更多支持态度的证据或忽略反对态度的证据。

2.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所属社会群体的态度一致时,他们会感到社会认同,从而加强对该态度的坚持。

反之,当个体的态度与社会群体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压力,导致态度的改变。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社会态度


在外在情境压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种态度与具 体行为之间一致性的高低,或对具体行为影响作用 的大小,决定于这一态度的向中度如何,也就是看 这一态度本身是否居于个人价值系统的中心位置, 是否对于个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态度的向中度越高,则有关的行为对个人的意义越 重要,对个人远效的心理影响也越大 ,从而这种态 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也越大,情境的相对作用也就 愈小。 另一方面,态度的向中度越高,当行为与其不相一 致时会出现强心理冲突,从而这种态度抗拒不一致 行为的力量也大。

1.经济的价值 认为生活的主要目的 是财产的得失。 2.理论的价值 力求在知识系统内发 现新东西。 3.审美的价值 把美作为人生的根 本意义。 4.权利的价值 认为人生的目的在 于为了支配他人。 5.社会的价值 认为最有意义的工 作是增进社会福利。 6.宗教的价值 把精力放在追求神 秘的东西上。
见死不救背后暴利捞尸生态


行为决定态度(美女与野兽)
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 女人被强盗强抢上山并拜堂成亲 (行动),一起生活6年后(行为), 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但她不愿离 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这么 久,她爱上了他(态度)。
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系汽车安 全 带(态度),效果不好,后来 制定 法律,不系安全带视为违法,并让 交警加大了监察力度,人们虽然发 发牢骚,但还是系上 了安全带(被 迫行动)。过了一 段时间,交警不 再监察,但人们 却觉得这项规章制 度很好,能确 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 (态度),都自觉寄上安全带。
第四章 态度





一、态度的含义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三、态度的功能 四、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理论 五、态度改变的方法 案例讨论 谢谢支持!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及其改变课件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及其改变课件

环境压力 社会舆论、风气和时尚 个体的角色身份参与 团体及特定情境场合的要求
PPT学习交流
27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四、合理行动理论
对行为X的 后果的信念
对行为X的 规范性信念
对行为X的
PPT学习交流
30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偏见的构成要素
情感成分:偏见 认知成分:负面的刻板印象 行为成分:歧视
PPT学习交流
3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显扬亲名 •思慕亲情 •娱亲以道 •使亲无忧 •随侍在侧
•奉养双亲 •爱护自己 •为亲留后 •葬之以礼 •祀亲以礼
PPT学习交流
16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孝道的来源
•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 严父。……父子之道,天性也。”(孔子《孝经·圣 治章》)
四、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我是反对暴力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 种形式存在:
的吧?
外显态度:有意识,报告 法
内隐态度:无意识,实验 测量
PPT学习交流
8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

第四章社会态度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所谓态度,一直是两种传统社会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甚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曾经形成过研究态度的高潮。

其主要原因就是态度进一步影响和完善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识,无论是我们对于他人的行为或社会环境的解释,还是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各种反应,或多或少都与我们所持的态度有关。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界定(一)态度概念的提出最早把态度这个定义引人心理学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赛(H·Spencer)。

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态度是一种先有之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导引至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或先有倾向。

这种看法,后来在兰格的实验中得到证实。

兰格在他关于反应时间的实验中发现,对某种事物的反应,事先有精神准备和没有精神准备是不一样的。

当被试者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即将做出的反应时,其反应时间就会比其他集中注意力于即将来临的刺激的被试都的反应时间要短。

态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引人注目的概念,是从1919年托马斯(W·I·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开始的。

他们在研究波兰移民问题时,为了说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从而假定了“态度”这个概念。

自此以后态度这个概念便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二)态度的定义由于人的社会态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根据自己理解对态度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为了加深对态度概念的理解,有必要介绍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定义。

1、萨斯顿(Thurstone)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这是最简单的说法,他强调态度是主观的心理状态。

某人对某种对象在情感上的亲疏、远近就是态度。

2、奥尔波特(Allport)提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

”这种定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他强调的是从兰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映的准备状态。

3、杜博(Doob)认为态度是“含蓄的、驱动力产生的,在个人交往中被认为在社交方面是很重要的一种反应。

社会心理学__第五章_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__第五章_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
4
三、态度强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实验
2013-11-29
Davidson发现,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 以使人的态度的强度增加。 在一项研究中,Kallgren先问了被试对一些问题的态 度,然后让他们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结果发现对环境 问题有丰富知识的被试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较高。 结果表明:增加态度强度的另一个途径是让个人参 与到态度对象中来,让人们参与某些事情是增强其态 度的有效手段,反过来也可用人们的参与程度来预测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阶段三:内化(internalize)
个体就完全地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 变自己的态度
17
五、 态度改变的方法
2013-11-29

(一) 说服宣传法 1. 说服宣传法 霍夫兰德(Hovland)等人1959年:“态度改 变——说服”模型 宣传说服法改变态度是一个“谁在什么样的情境 下通过什么方式向谁传达了什么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的各个因素都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
态度问题研究的实验总结
一、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实验
理查德·拉彼埃尔(Richard Lapiere)曾于1934年 做过一项著名的研究:他邀请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周 游美国,期间于251个地方住宿或就餐,但在一家旅 馆遭到拒绝。旅途中,这对夫妇还单独光顾了几家旅 馆和饭店,但从未被拒绝过。当时,美国人特别歧视 东方人,因此,拉彼埃尔事先认为那对中国夫妇在住 宿或就餐时遭拒绝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结果却与预期 明显不一致。六个月后,拉彼埃尔给他们停留过的每 一个地方都寄去了一份问卷,基本问题是:“你愿意 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做客人吗?”,在收到的回信中, 90%以上却又都明确回答不会。 结果表明: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行为越准确。

心理学社会态度名词解释

心理学社会态度名词解释

心理学社会态度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心理学社会态度不?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玩意儿啊!
比如说吧,你对某个明星特别喜欢,觉得他啥都好,这就是一种社会
态度。

或者你对某个地方有特别的看法,觉得那里很有趣或者很无聊,这也是社会态度呀!
社会态度就像是我们心里的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对各种人和事的
评价和感受。

它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受到好多因素影响呢!比如
你的成长环境、经历过的事情、周围人的影响等等。

就好比你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那你可能对艺术方
面的东西就会有更积极的态度。

再比如你有一次在某个城市遇到了非
常热情友好的人,那你对这个城市的态度可能就会变得特别好。

社会态度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哦!它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改变。

也许
你以前特别讨厌吃胡萝卜,但后来发现胡萝卜做的某个菜特别好吃,
你对胡萝卜的态度不就变了嘛!
而且啊,社会态度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呢!如果你对某个活动特别
感兴趣,那你肯定更愿意积极参与呀。

但要是你对某个事情没啥好感,那可能就会躲得远远的。

咱再想想,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对学习的态度就很端正,觉得学习
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那他们就会努力学习。

而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学
习没啥用,那他们可能就不太上心。

社会态度这么重要,那我们可得好好关注和调整自己的态度呀!别让那些不好的态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总之呢,心理学社会态度就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倾向,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我们要学会认识和管理自己的社会态度,让自己拥有更积极、更健康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呀!你说是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物单2 购物单2
1听发酵粉 2块面包,一串胡萝卜 1磅新鲜咖啡 1.5磅碎牛肉 2听桃子 5磅土豆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3,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实 验 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黑 过程: 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 赞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 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 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 来. 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 结果: 结论: 结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态度的改变是在旧态度上发生新变化 的过程.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态度改变的形式
1,一致性改变 方向不变,只是强度变化的态度改变形 式.如从稍微反对变为强烈反对. 2,不一致性改变 方向发生变化的态度改变形式,以新态 度取代旧态度.如从厌恶变为喜欢. 在相同情境下,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比不 一致性改变容易.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1,利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
信息源: 信息源:信息接受者对发布信息的信息源越信任,态度改变 的可能性越大. 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不仅受信息源的影响,也受宣传时所 采用的媒介的影响. 单面说明与双面说明: 单面说明与双面说明:单面说明是在劝导时,只提出对自己 观点有利的论据;双面说明既提对自己有利的论据,也提对 自己不利的论据,然后强调前者,缩小后者. 激发恐惧: 激发恐惧:信息传播者,有时想利用恐惧使接受者改变态度. 提示结论: 提示结论:提示结论有两种方式,一是提出资料,让听众自 己下结论;二是直接指出结论. 传播者的动机: 传播者的动机:接受者对劝导者的动机的理解,是一重要因 素. 反复提示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认知要素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 认知要素 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 的和有关环境的. 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A)不相关:一 关系: 关系 个认知要素与另一个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或者说彼此毫 不相干.B)不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的逻辑不相符. C)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在逻辑上彼此相符,一个要 素是另一个要素的结果. 费斯廷格主要考察了后两种关系,尤其是失调关 系.他提出:两个认知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协调的程 度是由这两个要素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不协调的 程度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大,因为不协调一经产生,就 会受到相反方向的阻力.
顺从: 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 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 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认同: 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 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内化: 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 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 而形成的态度.
三,态度的种类
1,情感性态度
由一次的情感反应的经验成的稳定的态度
2,理智性态度
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判断产生的稳定的态度
3,动作定向性态度
对一个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产生的自然反应
4,均衡的态度
前三者力量相当的情况下产生的态度
5,自我防御的态度
由于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态度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四,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判断. 过程: 过程:拉姆伯特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让一些英裔大 学生与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凭声音来判断 说话者的个性特征.告知录音是10个人朗读同 一篇文章,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但实 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当时英裔加 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 结果:(1)对同一个朗读者,当他以英语朗读时,比 结果 用法语朗读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 (2)法裔比英裔更高估计英语朗读者的特征. 结论:一个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 结论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 否定的情感.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成份
1,认知因素 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 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 意义,结果等. 2,情感因素 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 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 3,意向因素 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P—O—X"模型 P O X 模型
P
– – –
P + X O +
– –
P + + X O +
P +

O
X
O
X
四种不平衡 结构
P
+ + + –
P +

P + X O
– – –
P

O
X
O
X
O
+
X
四种平衡结构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2)认知失调理论 1957年,费斯廷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一 书,指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 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 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 种协调的内驱力." 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 A)认知要素之间可能会产生失调; B)认知失调的存在会引起减小这种失调或阻止 失调的压力; C)减轻失调的压力的强度是现有的不协调程度 的函数.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2,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欲望满足 知识(信息) 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其它因素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二,态度理论
1,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把态度看作是在刺激—反应 模式中,即社会刺激引起反应的作用下习得 的.认为其它形式的学习原理,也适用于态 度的形成和变化,态度就是在刺激的作用下 逐渐形成的不断改变的.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失 调
失调的后果: 失调的后果: 作为心理上不舒适感的失调的存在可导致个体去减少 失调,达到协调; 当存在失调时,个体除了失调以外,还主动避开促进 失调增大的情况和信息. 减少失调的方式: 减少失调的方式: 改变认知结构中关于行为的认知要素. 改变关于环境的认知要素.这同样也是观念的改造, 即认知结构的重建. 给认知结构中补充有助于减少失调的新的认知要素.
海德认为:"平衡状态的概念表示一种情境,在这种 情境中,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 此,不论对认知组织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 单元: 单元:人们总是将事物的许多属性知觉为一个整体 情感: 情感:知觉一个事物单元的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 一种认知情境中存在着单元和情感关系:单元关系 单元关系 表示在特定情境中被知觉成份的统一程度,有正负两种 状态.情感关系 情感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关系基础上的情感类关系, 情感关系 也有正负两种状态. 认知结构的平衡不仅取决于情感或单元关系的正负, 也取决于单元与情感关系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一致性 上占优势时为平衡状态.各种关系彼此矛盾时,是不平 衡状态.认知情境中的单元和情感关系都有力趋平衡的 倾向,否则会引起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2,改变个人与群体关系 个人越重视自己的团体成员身份,则越 不易改变其与团体一致的观点; 个人在团体中地位越高,越维护团体的 观点; 个体越相信所属团体的合法性,则越能 接受团体规范.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3. 规范改变 团体公约,团体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 们的态度.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2,认知协调论 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基本假设)是: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平衡而协调的系统,如 果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引起心理上 的不适感,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改组,产生 改变这种状态的趋势,以便恢复协调.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1)结构平衡理论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模仿对态度的影响
班都拉(1977)非常强调替代性强化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此外,个人也可以自我强化,模仿性的观察学习也是人们态度 获得的一个途径.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的形象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 米德拉斯基(1973)等人的实验: 米德拉斯基(1973)等人的实验: 过程: 过程:让六年级学生玩游戏,赢一次得一张代币卷,多了可换 更好的礼品.被试可把赢的代币卷放入标有"我的钱" 的 罐中,或放入标有"给穷孩子的钱"的罐中.控制组面 临 上述情况,实验组除上述情况外,还加上榜样的示范. 结果: 结果:控制组捐献者极少,而实验组大都捐献,若实验者对他 们的行动给以强化,则捐献者增多. 结论: 结论:口头说教不一定起作用,最好的方法是在展示范型以引 起仿效并给予强化.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社会不一致引起的失调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A)改变自己的意见; B)设法改变他人的意见; C)将自己与那个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分 开,即认为彼此之间没有可比性.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与态度有关的问题
被迫依从: 被迫依从: 指一个人迫于群体压力,去做与自己的观点相对立 的事或者去说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话. 酬赏短缺: 酬赏短缺: 报酬不足或报酬缺失会导致特殊爱好的发展. 预言的社会心理学: 预言的社会心理学: 预言的产生依赖于下列条件:A)信仰必须与行动有 关,信仰者必须从事一些与其信仰有关的活动;B)行动 越重要,别人对这种活动的干扰就越困难,从而也说明 个体对这种信仰的承诺越大.C)该信仰必须是充分明确 且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联的;D)必须有一些无可怀疑的 反驳其信仰的证据存在,且为其信仰者意识到;E)信仰 者必须是一个群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