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
胡适修正全盘西化
2.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 (1935):“那一年(1929)《中国基督教年鉴》
(Christian Yearbook)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 目是《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
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 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 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 “选择折衷”的议论,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 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沦。所以我主张全盘的西 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 ”
需要,对旧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英,对西方文 化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建设中国的本位文化。 其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吸收欧美的文化 是必要而且应该,但须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 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也就是 存其所当存,吸收其所当吸收。 周策纵:“十教授最担心的看来是怕中国湮没于 西方文明之中。他们没有看到,中国最急需的是 要迅速地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和工业技术,中国不 会被湮没。贯注于中国固有的基础,只会导致中 国现代化进程的减缓,为顽固派阻碍现代化运动 提供借口(如梁启超、梁漱溟所做的那样)。”
五、“全盘西化”为何被称为思潮? 1.涌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陈 序经、陈受颐、卢观伟、张佛泉、张熙若等; 2.出现了一批专门的文章著作,影响了相当一批 人; 文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意义》、《全 盘西化的辩护》、《趋于“全盘西化”的共同信 仰》等; 著作:《中国文化的出路》、《全盘西化言论 集》、《全盘西化言论集》论续集》、《全盘西 化言论三集》。 3.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 西化”思潮
——以陈序经与胡适为中心
第一节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发 生了“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 派的论战。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 “全盘西化”派提出“我们的唯一办法, 是全盘接受西化”,并形成了一股强大 的社会思潮。
评述新文化运动中的“全盘西化”
评述新文化运动中的“全盘西化”“全盘西化”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思潮,它产生在鸦片战争以后。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清王朝关闭锁国的大门。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逐渐被国人所认识。
于是,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愈来愈成为“时尚”和“潮流”。
这应该是“全盘西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晚清以来,中国被西方列强侵入,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问题,因此主张学习西方思想行为方式,将中国的封建文化全盘抛弃。
在19世纪末叶,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维新变法运动中,有人提出了“一切制度,悉从泰西”的主张,这大约是“全盘西化”论在中国最早的说法。
到了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的思想又深化了一步。
“全盘西化”最早于1929年提出。
“全盘西化”的口号是胡适在1929年提出来的,此时距离1919年的五四运动整整过去了十年。
胡适堪称“全盘西化”论的“祖师”。
到了30年代,中国文坛上进行过一场“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文化”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全盘西化”的观点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可以说将“全盘西化”论宣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那么,胡适等人究竟提出和宣传了一些什么观点和主张呢?第一:肆意贬低中国,诬蔑中国“百事不如人”。
这是他们宣扬“全盘西化”论时一再重复的观点;第二:声称“全盘西化”是中国救亡的必由之路。
第三:以西方社会为榜样全面学习,精华糟粕兼收并蓄;第四:全盘彻底否定中国传统。
如此等等,这就是他们所宣传的“全盘西化”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和主张。
为甚么中国必须“全盘西化”?胡适立论的依据是:第一,“选择性现代化”会受惰性规律的自然作用,从而实质上沦为保守主义的庇护所。
”接受性现代化”则可以克服这种惰性,打破这种庇护。
胡适指称的“接受性现代化”则是指全盘接受或一心一意接受现代西方文明。
第二,西洋的精神文明丝毫不亚于它的物质文明,这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而东方的旧文明恰才是唯物的文明,即很少有甚么精神性的文明和不人道的文明。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全盘西化”论文化思潮述评
“全盘西化”论文化思潮述评[摘要]“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它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化模式的推崇与选择。
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胡适、陈序经,二者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为打击封建复古倒退文化思潮,这在当时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因其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全盘西化”论最终演变为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关键词]“全盘西化”论;传统文化;近代中国“全盘西化”论,又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序经,二人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当时“闭关自守”和封建文化复古倾向,并为抵制封建文化复古倒退思潮提供理论依据,这对加深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全盘西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传承性,并且“全盘西化”论在社会实践中无任何可操作性,这样“全盘西化”论就演变成为了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一、“全盘西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全盘西化”论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密不可分。
1858年6月签定的《中英天津条约》是“中国官方对西洋人态度开始前倨后恭的转折点”。
(1)此时的中国人仍然坚信中国在器物层面上的落后是导致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
随后,甲午之战的惨败以及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才真正刺痛了所有的中国人,当东洋人真正崛起的时候,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文章的自信、对中体西用之“体”的自信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
正如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也。
”(2)惊醒后的紧张和焦虑导致了西化的改革倾向,国人从原来相信中国的道统、文化不可变,仅在器物层面的求新求变转为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也必须改变,并将西学视为“国家、民族求富求强的万灵丹”。
全盘西化论
全盘西化论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中国走欧美资本主义道路,全盘西化的政治思潮。
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主要代表有胡适、陈序经等人。
中文名全盘西化论外文名Total Westernization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樊锥要求改革,提出从繁礼细故到大政鸿法,“唯泰西是效”的观点。
辛亥革命时期,邹容设计了民主共和国的政治方案,要求“悉准美国办理”。
辛亥革命后,胡适表示:“吾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社会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西方人”(《胡适留学日记》)。
这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一些青年学生关于中国前途的一种思考和选择。
30年代初,在中国文化出路的讨论中,胡适、陈序经等人全面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当时在广州、北平等地,以《广州民国日报》、《独立评论》等刊物为阵地,就全盘西化问题展开讨论。
“全盘西化”一词,是陈序经在讨论中首先概括出来的。
他写有《中国文化的出路》、《中国西化观》等多种著作,认为中国“样样都不如人”;西方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中国已经走上了西化道路,不能不朝西化的方向继续迈进;西洋近代文化的主力──个人主义能够救中国。
他的结论是“彻底的全盘西洋化”的办法,是挽救中国民族危亡的唯一出路。
胡适的观点与陈序经有所不同,其全盘西化观有着牢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据。
他的思想基础是崇洋亲美思想和民族自卑论,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胡适论学近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他甚至认为中华民族是“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同前)。
他的理论根据是实用主义和世界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反对“狭义的国家主义”(即民族主义),提倡“世界的国家主义”(即世界主义)。
他认为中国不能革命,也没有资格革命,只能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实行全盘西化。
胡适的全盘西化实际上是要全盘美国化,其实质是要在中国建立共和国,走民主道路。
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_郭建宁
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郭建宁 北京大学哲学系三十年代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探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引发的文化论争,是五四时期文化论争的继续。
它提出的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等概念,对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影响重大。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回顾与审视三十年代的这场文化论争,对于我们建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中国本位”的论争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
《宣言》发表后引发了学术界持续一年多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争论。
许多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对《宣言》的一些见解进行批评和质疑。
主要内容涉及到:1、关于“中国本位”1935年3月20日,胡适在天津《大公报》发表的《试析所谓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中指出,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正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新式的化装出现。
”“根据中国本位,不正是中学为体吗?采取批评态度,吸收其所当吸收,不正是西学为用吗?”说是不守旧,但实际上是复古与守旧,是张之洞“中体西用”的翻版。
2、关于“存其所当存”《宣言》提出,对中国固有文化应“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似无懈可击。
胡适则提出,须知,维新时代的领袖人物也不是完全盲目的抄袭,他们亦指出八股、小脚、鸦片为可诅骂的不良制度,同时指出孔教、三纲五常为可赞美的良好制度,伟大思想。
可见,他们也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存其所当存,去其所当去”的。
这样的各取所需,在胡适看来,只能成为抵制西方文明的借口。
3、关于中国社会的特征十教授提出中国本位建设,其重要原因即在于认为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落后,是由于中国自身文化的丧失造成的。
他们在宣言中写道,“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了它的特征。
由这些没有特征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所发育的人民,也渐渐不能算是中国人。
中国近代社会“全盘西化”思潮的讨论分析
仿佛同时被两个现实社会抛弃的遗民群体,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如何与曾经参与其中的历史真象相处,如何从现实世界中重新寻找生存空间并从中获得价值体认,获得平衡遗民的情绪虚无和责任意识。
无论是庄子还是遗民,都致力于在逆境中保全个体的精神信仰,这一点,在人们遗忘或回避自身的现在,仍然作为人类共同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参考文献:[1]觉浪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下)[M].大成,大然等校.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何孟(1993—),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单位为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责任编辑:李直)中国近代社会“全盘西化”思潮的讨论分析宋建原摘要:“全盘西化”思想是20世纪20—40年代以知识分子为代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种思潮。
从思想环境、演变过程分析该思潮之所以产生,一是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的“党化教育”引起了众多知识分子的不满;二是由于“复古思想”死灰复燃的刺激和崇洋心理的蔓延。
“全盘西化”脱离了中国的实际环境,加上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全盘西化”思潮遂渐渐式微。
分析“全盘西化”思潮,我们看到它也有其反封建、反专制,推动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和探寻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积极意义。
关键字:中国;国民政府;党化教育;“全盘西方”思潮;评价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1-0093-0320世纪20—40年代,我国经历了军阀混战、国民政府统治,饱受战乱及外强侵略之苦,因此很多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放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身上,想让中国照着西方国家模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改革。
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摒弃传统思想,全盘倒向西方”的激进思想浪潮,虽然该思潮脱离了中国国情,但其本身有着一定的讨论和研究价值。
一、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思想环境分析(一)国民政府实行“党化教育”1928年12月29日,统治我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通电全国: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领导,改旗易帜。
浅论“全盘西化”思潮
无 非就是西洋 文化 。 ” l J 哪他 主张 主动 、 尽快、 彻 底 全 面
地 吸收现代西方文 明成就 , 以西 方资本 主义文化 和西 方 现代化模式作 为中华 民族 文化 发展 和实 现现 代化 的 唯
一
五年 , 王新命 、 何 炳松 、 武 育干 、 孙寒 冰 、 黄 文山 、 陶希 圣 、 章益 、 陈高佣 、 樊 仲云 、 萨孟武 等十位教授在 《 文 化建设 》
了一场 关于“ 全 盘西化” 的论 战。作 为一种极 端化 的激进 主义 思潮 , “ 全盘 西化” 思潮在 文化 的 多样 性、 文化 的可 析性、 传 统与现代 的关 系等问题上 有着根 本 的偏误 , 但在 某种 程度 上它 为中 国文化的进 步和 创新起 到 了一定作 用。在社会 大变革、 文化 大发展 的今 天, 加 深对这 一文 化现 象 的认 识和 思考对促 进 文化健康 发展
有着现 实的意义。
关键词 : “ 全 盘西 化” ; 文 化的多样性 ; 文化的可析性 ; 传统 与现代
文章编号 : 9 7 8—7—8 0 7 3 6—7 7 1— 0 ( 2 0 1 4 ) 0 3—1 5 7— 0 2
纵观中 国近现代发展 史 , 建设一 种什 么样 的文化 以
以陈序经 为代 表的岭南 学人更 是 以《 独立评 论》 为 阵地 进行 了激烈 的回应 , 从而形成 了二 十世 纪三 十年代具 有
杂志上联合发 表了《 中国本位的文化建 设宣言》 一文 , 主 张从 事 中国本位 的文化建设 。十教授 在宣 言发表 后 , 又
标准 。 “ 全盘西化” 的这种 观点 忽视 了 文化的 多样 性和 民
5.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
2.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 (1935):“那一年(1929)《中国基督教年鉴》
五、“全盘西化”为何被称为思潮? 1.涌现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陈 序经、陈受颐、卢观伟、张佛泉、张熙若等; 2.出现了一批专门的文章著作,影响了相当一批 人; 文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意义》、《全 盘西化的辩护》、《趋于“全盘西化”的共同信 仰》等; 著作:《中国文化的出路》、《全盘西化言论 集》、《全盘西化言论集》论续集》、《全盘西 化言论三集》。 3.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全盘西化”的涵义: 全盘西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一股 社会思潮。自晚清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 强侵略,很多有西方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 认为是传统中国文化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因此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 统文化。主要代表人物为陈序经、胡适等。
二、“全盘西化”的最早提出者 1.樊锥。《开诚篇三》(1898):(中国)
第二节 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观
一、陈序经简介: 陈序经(1903-1967),字怀民,海南文昌人。 1925-1928年留学美国,获伊利诺斯大学博 士学位; 1928-1929年,任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任助理 教授; 1929-1931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基尔大 学; 1938年,陈序经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 1946年,陈序经任南开大学教务长;
3.“西洋的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 它是现世的趋势”。
《中国文化的出路》:“西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 趋势。质言之,西洋文化在今日,就是世界文化。 我们不要在这个世界生活则已,要是要了,则除 了去适应这种趋势外,只有束手待毙。” 美国印第安人与黑人的境遇。
20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思潮评析
全面吸收西方文化 。 陈序经认为文化是一个不 “ 盘西化 ” 词是胡 适 在 12 提 出来 的。 适 出东方 , 全 一 99年 胡 它 如果 一 用英文写了篇《 中国今 E的文化冲突》 发表在《 t , 中国基 可分割 的整 体 , 的各个 方 面都有 紧 密 的联 系 ,
那 所 督教 年鉴 》 。 文 中 , 上 在 胡适 明确 反对 变相 的折 衷论 , 主 方面发 生变 更 , 么其他 方 面必然 会受 到影 响 。 “ 以
张 “ h lsl w s ri t n 和 “ h l ea dm dri — 我们要 格 外努 力去 采纳 西洋 的文 化 ,诚 心诚 意 的全盘 w o a et nz i ” w oe a e o enz e e e ao h a
因为 他 自己本 身上 是 一 种 系统 , 而他 的趋 势 , t n 。社 会学 教 授潘 光旦 认 为前一 个 可译成 “ i” o 全盘 西 接受 他 ,
・
谚 2 1 喜・0 ・ 14
C N SN A GA G
当时 社会 思潮 的 主流 。
囊旗
西化派 的一个 重要主张是 “ 现代化等 于西化 ” 。 12 99年胡适 在《 中国今 日的文 化冲突》 文 中, 一 就把 “ 全盘西化” 全力现代化” 一心一意的现代化” “ 与“ 相提 并论 , 以表达同一意思。 陈序经在为 自己全盘西化主张
作辩 护 时 , 再 三 强 调 :在 本 质 上 , 根 本 上 , 谓趋 也 “ 在 所
二 、 盘 西 化 思 潮 评 析 全
1 盘 西 化 思 潮 的 理 论 不 可行 。 . 全
任何文化都有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 ,都是一定 于世界化 的文化与所谓代表现代的文化 ,无非就是西 故 西化 ’ 这个名词 , 不但包括了前两者 , 而 时代 的产物 。 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 l, 生 新文化的建设离 洋的文化 , ‘ 较易理解 。”全盘西化派关于“ 阁 现代化等 不 开对 旧有 文化 的继 承 和 吸收 。全 盘西 化 者错误 地 认 且较为具体 , 的认识也是片面和错误的。 西化是与传统决然 为西方 国家 的发展道路是普世的 ,忽略了文化的民族 于西化” 而现代化并不一定要反传统 , 那些不违反现代 性和时代性 。 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生活 , 这是全盘西化 对立 的, 派主张西化的理论前提 。陈序经就曾指出 :一般 自命 化的传统资源还可能有利于现代化。现代化虽然起始 “ 是伴 随着西 方 文 明的演 化 而产 生 的 , 者在 内 两 为 提 倡 保存 ‘ 固有 ’ 的文 化 的人 们 , 每每 忘 记 了他 们 今 于西方 , 科学化 、 民主化 、 城市化 , 这些 日所 提 倡 的 ‘ 固有 ’ 化 , 了为外 人 所 利 用 以压 我 民 容上有许多重合 。譬如 , 文 除 众, 或为好奇心理而 当做古董欣赏的文化以外 , 对于国 都 是现代 化 的 重要 内容 ,也 是 近代 西方 文 明 的重要 特 但是 , 现代化并不就是西化 , 或者说不等于西化 。 因 家 人 民 , 有过 丝毫 的 帮助 。 ‘ 没 固有 ’ 的文 化 , 方 面不 征 。 一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民族精神复兴的一段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出现了复兴思潮,这种思潮在当时的政治倾向上表现为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主流。
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以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共产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是当时中华民族复兴的一大政治倾向。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极端的贫困和落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怒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共产主义思潮迅速兴起,并在中国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共产主义倡导废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主张消灭剥削,实现平等和公正。
这种思潮的政治倾向是要求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社会制度,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主要表现为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主流。
这两种思潮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制度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了两大政治力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上的两大主流政治思潮。
虽然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国家主义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国家,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而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主张实现平等和公正。
这两种思潮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上,国家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潮的政治倾向虽然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倾向主要在于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交织。
在这一时期,人们对外国侵略者的抵制和反对几乎是全民行动,而对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则有着不同的意见,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主义思潮中,人们认为唯有政治和经济的独立才能保障民族安全和尊严。
这一思潮的核心是保卫国家和国民利益,而对于如何保卫利益的问题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经过多年的列强割据,受到了严重的民族压迫,中国人不再愿意看到国家经济和文化的资源流失,于是开始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运动。
把中国复兴提上议事日程,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目标。
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中,人们认为中国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传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更为集中和规范的政权来领导和改造国家。
这一时期的中国,由于外来侵略的打击和国家内部问题的累积,尤其是经济的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民主自由起步缓慢而且如履薄冰。
社会主义思潮主要表现为改良和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改变富人和贫民之间的矛盾,通过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在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倾向中,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交织,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倾向的目标有所不同。
在实践中,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往往发生冲突,不少民族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思潮的提倡者过于激进,影响了中国的稳定和发展,而社会主义者则认为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缺乏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理解,缺乏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政治倾向多元化的时期。
虽然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都面临着如何实现中国复兴的问题。
在今天,我们也需要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汲取力量,以更为开放理性的态度思考和处理民族和社会问题。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国家的危机、民族的悲剧和人民的痛苦。
在这一时期,中国发生了许多社会政治运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
在这一思潮中,中国人民对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政治倾向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之一是国家主义。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着来自日本的侵略和压迫,国家的危机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也促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国家主义情感。
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只有通过国家的强大,才能够保卫国土、维护民族利益,这导致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潮中对国家主义的热情追求。
许多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纷纷提出国家振兴之策,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国家主义成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的主流思潮之一,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倾向。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之三是社会主义。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持社会主义立场的思潮和运动。
随着国家的危机和社会的动荡,一些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开始怀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解决国家和民族的问题。
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兴起,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政治倾向。
这些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许多改革和变革的思想和主张,呼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全体人民的幸福安康。
社会主义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政治倾向,也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主要包括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
这些政治倾向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影响了当时中国社会,也会对今天的我们产生一定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命运,发扬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精神,积极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我们也应该注重社会主义的价值和理念,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的福祉安康。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民族复兴思潮的重要时期,这是因为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压力,需要寻求复兴道路。
在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地探讨中国民族复兴的道路,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政治倾向,例如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共产主义等等。
本文将针对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进行论述。
一、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是一种崇尚国家利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潮。
它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
国家主义者认为,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保障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而这种强大的国家必须建立在有序的民主和法治基础上。
在国家主义者看来,这样的国家应该是一个领袖亲自领导的国家,具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和高效的行政机构。
国家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大力推行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军事强化等手段,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种强调本民族利益和本民族特殊性的思潮,它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种主要思想倾向。
民族主义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和传统的民族,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民族主义者看来,只有让中华民族重新拾起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并将这些传统和文化融合到现代社会中去,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三、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崇尚无产阶级利益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潮,它也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重要思想倾向。
共产主义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建立在无产阶级的利益之上,否则中华民族的复兴只能是虚假的。
在共产主义者看来,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国内外的压迫阶级和剥削阶级,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四、结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的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是多样的。
尽管这些思潮的立场和观点存在分歧,但是它们都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望和追求。
这些不同的思想倾向为中国的民族复兴思想提供了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可能性。
对于中国的民族复兴,需要综合利用这些思想倾向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形成的原因
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形成的原因发生于20 世纪30 年代的“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论争,共同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转型,并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思想界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直接导引出以“现代化”这个新概念来重建中国文化的趋向。
陈序经力倡“彻底全盘西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然而在概念化的简单否定下,陈不仅遭到同时代人的误解,指称他是“殖民地买办资产阶级学者”、“文化界的洋奴买办”。
而且今日仍有议论未休者,将他斥为崇洋媚外而大加挞伐。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学术氛围的宽松,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陈序经及其学术主张,这无疑对重新估价“全盘西化”的文化价值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 陈序经早年经历、知识背景以及他对西方文化由反感到最终认同的心路历程:陈序经,为“后五四”知识分子,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一个南洋华侨家庭,接受西方教育,但由于其不愿意接受殖民教育和不愿意信仰西方基督教而最终选择了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并遵照父亲的遗愿,不作官不经商,留在国内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于教育事业。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却遭受迫害,含冤去世,终年64 岁。
1979 年,他终被平反昭雪,称其为“热爱祖国的优秀教育家”和“贡献卓著的学者”,对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陈序经的经历中看,我们必须要注意,他接受的基本是西方新式教育,华侨家庭的出身,以及他处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使他对西方文化有比较完整、系统和直接的认知。
这不仅使他形成了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知识结构,而且对他的文化价值取向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解读和诠释陈序经表层文本的表述与其深层的心理意识内在联系的钥匙。
另外,陈序经是一个纯粹的学者教育家,他的学术旨趣在于“求善”、“求真”,在于对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关注,但其一生最关心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富强。
在他学者、教育家的人格中,始终渗透的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科学精神追求和希冀为中国的富强寻找一条出路的赤子情愫。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被看作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高潮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列强的压迫和国家的分裂。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本文将从国家统一、反帝反封建以及民族主义三个方面来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之一是国家统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国土被分裂为多个势力范围,国家的统一面临严重威胁。
思潮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国家统一,认为只有通过国家统一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些知识分子包括胡适、赵世炎等,他们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宣传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统一事业中。
中共也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国家统一的政治纲领,力图通过合作实现国家的统一。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之二是反帝反封建。
在这个时期,列强对中国进行了长期的侵略和压迫,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思潮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并主张反帝国主义斗争。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反帝斗争。
中共也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呼吁全体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之三是民族主义。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民族意识的觉醒非常强烈,民族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这种民族主义不仅要求中华民族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工业,还要求中华民族保卫国家利益,维护民族尊严。
思潮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民族主义,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宣传民族自尊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民族发展的事业中。
中共也提出了民族主义的政治纲领,呼吁全体人民在民族利益面前团结一致。
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主要体现在国家统一、反帝反封建以及民族主义三个方面。
这些倾向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和社会上的响应,为中国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寻求自身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并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
试论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在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之中,各种思潮纷至沓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股思潮就是中华民族复兴思潮,这股思潮主张振兴中华民族,强调民族自尊和自信,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意识觉醒的又一次高峰。
这股思潮的政治倾向在当时十分复杂,其中既有左翼激进主义者,也有右翼保守主义者,还有从各种角度展开思考的中间派。
首先,许多左翼激进主义者对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怀有高度的热情和信仰。
他们认为,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使中华民族真正地复兴起来。
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反感,认为这些文化所蕴含的封建思想和制度是阻碍中国复兴的主要障碍。
因此,这些激进主义者提出了大量的政治主张,包括建立工人农民政权、推翻统治阶级、制定新的文化和教育政策等等。
其次,右翼保守主义者也在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热潮中崛起。
这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
他们批评西方文化的入侵对于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呼吁恢复传统文化,并强调了中国的独立和自主权利。
这些保守主义者通常持有较为反动的政治观点,甚至追求实行专制。
除了左右翼的极端政治派别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中间派对中华民族复兴思潮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这些中间派认为,中国应该钟爱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但是也应该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去接受外来文化,拓展中国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加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培养人才,改革和升级教育体系等等,这些是中途派所主张的改革和发展措施。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政治倾向是复杂多样的。
虽然左右翼极端政治派别分别持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但是它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国需要革新和变革。
而中间派则主张既要重视传统文化,同时要倡导开放合作,实施改革和升级。
这些思想都对于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股思潮也成为了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
——古论今用
吴永亮
摘要——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发生了“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提出“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全盘接受西化”。
什么是全盘西化:
晚清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屡遭棒杀。
一些有西方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认为是传统中国文化造成了这种局面,因此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其字面意思就是完全般照西方文化,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又有一说‘西化’指的是‘近代化’)而目的就在于摆脱晚清以来,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政治、经济、军事皆受制于人的社会现状。
全盘西化思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发生了“文化本位主义”与“全盘西化”派的论战。
以陈序经、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派提出“我们的唯一办法,是全盘接受西化”,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时代背景:
1930年代国民党的“尊孔读经”运动;
①、1934年2月,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目的是“一般国民衣食住行能整齐、简单、朴素,过一种合乎礼义廉耻的生活”;
②1934年国民党通过决议,规定8月27日为“先师孔子诞辰纪念日”,各校须举行纪念大典;
③1934年10月,国民党要员戴季陶、陈立夫发表讲话,从理论上证明“尊孔读经”的合理性。
戴季陶:“经书为我国一切文明之胚胎,其政治哲学较之现在一般新学说均为充实。
”陈立夫:传统文化“光芒万丈,无与伦比”。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中国本位文化宣言》;
提出“根据此时此地的需要”,建设以中国为本位的文化。
其主要观点有二:其一,文化建设要不守旧,不盲从,根据中国的需要,对旧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英,对西方文化取长舍短,择善而从,建设中国的本位文化。
其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特点,吸收欧美的文化是必要而且应该,但须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盘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
也就是存其所当存,吸收其所当吸收。
(周策纵:“十教授最担心的看来是怕中国湮没于西方文明之中。
他们没有看到,中国最急需的是要迅速地掌握西方文化知识和工业技术,中国不会被湮没。
贯注于中国固有的基础,只会导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减缓,为顽固派阻碍现代化运动提供借口(如梁启超、梁漱溟所做的那样)。
”)
全盘西化论的提出最早是在1898年,樊锥在《开诚篇三》中说:“一切繁礼细故,……四民学校,风情土俗,一革从前,搜索无剩,唯泰西是效,用孔子纪年,除拜跪繁节,以与彼见而道群。
”然而樊的主张很多读书人的强烈反对,称其“首倡邪说,背叛圣教,败灭伦常,
惑世诬民”。
1935年,胡适在《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中说:“我主张全盘的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
”后来,即1937年,岭南大学陈序经又写了《全盘西化论》,说:“在文字方面,……曾发表一篇《再开张的孔家店》,动机就是批评孔祥熙先生提议保护孔林孔庙的理由,而目的确是指出全盘西化的必要。
”(陈序经《全盘西化论》,1937)
陈序经是领导这场文化思潮的核心人物,针对社会上复古文化的兴起和当局“保存孔学”的文化主张,他指出:“文化是日新月异的,它时时刻刻都在演化的进程中”。
现代中国的落伍,恰是因为中国没有能跟上世界文化的进步。
在《再开张的孔家店》里,陈序经对利用当时流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两分法来对待西方文化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分不开的,物质文化随着精神文化的演化而演化,故一方面提倡西方的物质文化,一方面又提倡东方的精神文化是行不下去的。
对儒家思想,陈的批评更是严厉,他指出:
孔子的绝对尊军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来专制政治的护身符。
因为他是专制主义的辩护者,所以在专制主义流行时,就是他的学说流行的时代,专治淫威最盛的时代,也就是他的学说最猖獗的时代。
……将来的中国而欲求政治的解放,则杯葛孔家店,当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陈序经声明,杯葛孔家店并不是反对研究孔子学说,但“为学问而研究学说是一件事,用一种学说来支配一个时代又是一件事”。
在陈
看来,孔学已经完全不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听任这一旧学说来支配现代的社会,是不能容忍地的。
“若我们不勉力去阻止他的实施,那么中国今后的政治文化的趋势,恐怕不外是过去专治淫威的再生。
”
陈序经对孔学的批评也许激烈了点儿,但他也承认“目的却是提出全盘西化的必要”。
陈序经认为在世界文化中有一个基础文化,西洋文化就是现代的基础文化,是现代化的根本,而中国文化则是在闭关时代苟延残喘的文化,是一种不适宜现代世界的旧文化。
因此“提出全盘的和彻底的西化,使整个中国能够整个的西化(近代化),这是我的本意。
”
引进西方文化的意义
1930年5月,陈序经发表《孔夫子与孙先生》,对孙中山先生思想主张做了深入的剖析。
在文中陈序经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从文化物质方面看,“孙先生主张全盘效法西方”;第二,从文化道德方面,孙中山选择了中国固有的道德,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
这种固有的旧道德,就是孔子的根本道德。
由此,陈序经指出“专从道德方面看,我们觉得孙先生与孔子是完全立于同情的战线里”。
第三,文化的政治方面来看,“孙先生以为,……补救之方,在于取资欧美之制度”。
陈序经将孙先生定位为“中体西用”的代表,并指其主张的不可施行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互影响,“体”、“用”不可分割,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使用带来的是思想的矛盾与动荡,引入西方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东方文化也必将接受西方精神文化的冲击。
纵观古今,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或集团总是会向弱国输入他们的思想观念,舶来文化的入侵几乎是所有后发展国家都会遭遇的问题。
历史上,与我们相近的国家中,只有日本成功地避开了上述问题。
原因就是他们及时主动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全部毫无保留的接受。
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应当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效果明显”,大陆的经济增长极快。
但是政治体制的改革收效甚微,改革开放到十四大召开(1979-1992),经济的腾飞加上体制的不完善,滋生了一定程度的腐败,社会思想急剧动荡,以至于发展成严重的恶性事件;十四大到现在(1992- ),权力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引起的社会矛盾更加严重。
究其原因,不过是传统的中国文化驾驭不了经济腾飞中的中国。
推行西方文化的可行性
对文化的界定:何为文化?陈序经提出:“文化可以说是人类适应环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工具和结果。
”文化具有动态的特点。
“人类因为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他们也有了改变、保存、及模仿文化的能力。
他们若觉得他们的文化优缺点,他们可以改变之。
他们若觉得他们的文化比他人的文化好得多,他们可以保存之。
他们若觉得人家的文化比自己的文化高一点,他们可以模仿之。
”
文化的内容是不能遗传的,是通过后天学习而来。
正因为人们习
惯了在本族文化熏陶下习得的交往准则、行为规范与模式、价值观念,所以当人们看待外国文化现象时,总是不自觉把自身文化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去理解、评价或选择吸收他族的文化。
这就形成了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王隽《东西方文化差异论》以上都说明文化引进的可行性,就像认识身边的自然现象中的物理定律的过程一样,我们在生活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并体现在行为中。
只是我们不认同罢了,这也是受到了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天朝上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小农思想影响深刻。
我们缺的只是全面的接触、了解。
也许“全盘西化”这个词代表的观点过于偏激,但我们不怕矫枉过正,只怕毫无成效。
参考文献:
论文类:
1.王隽:《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6期 2005年11月
2.薛立强、杨书文:《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学习与探索》,21007年第3期
3.张利民:《胡适与全盘西化论》,《哲学动态》1997年第10期
4.许曦明:《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尊——基于胡适“全盘西化”论的思考》,《宁波大学学报》第23卷第1期 2010年1月
著作类:
5.赵立彬《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20世纪20-4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2005年
6.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