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的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的存在,是发生行政法律关系的先决条件。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能由当事人双方相互协商约定。
当事人既不能自由选择权利、义务,也不能随意放弃权利、转让义务,只能依据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
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首先,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主体的地位不平等。
行政主体一方当事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职权的行使。
其次,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不以双方主体意见一致为必要条件,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地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系。
4.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总是交叉重叠的,权利与义务很难分开,从这方面看是其职权或权利,从那方面看则是其职责或义务。
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行政争议实行行政主体先行裁决制度。
行政程序不同于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司法程序也不同于解决民事争议、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
四、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五、行政法律事实行政法律事实就是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行政法整理
第一章行政法的概述1、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和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处理的活动。
2、我国的行政属于公共行政。
3、行政权:国家行政机关或者特定的社会公共组织执行法律,对行政事务进行处理的权利。
4、行政权的特点:直接性与主动性、强制性与不可处分性、优先性与受益性。
其中优先性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所享有的种种职务上和行为上的优先条件。
体现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关系。
包括推定有效权、先行处置权、社会协助权。
受益性体现为行政权主体依法享有国家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
5、行政权的内容: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往往以规范性文件发布)、行政决定权(如行政许可权、政处分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奖励权、强制权)、行政司法权6、行政法:是有关公共行政的法,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价值取向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
7、行政法的特点:①形式上的特征:行政法缺乏统一完整的行政法典;行政法律规范数量庞大、表现形式多样②内容上的特征:行政法内容广泛、变动性较强;行政法中的实体法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常常交织在一起。
8、职权法定原则的内涵:指任何行政权的来源和行使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否则,行政主体不能行使行政权来影响公民权利。
行政职权的来源有两种情形:一是职权来自宪法与行政组织法的设定;二是职权来自单行法律法规的授予。
行政权利来自法律,由法律设定或授予,也要服从法律。
9、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指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地方规章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的市、经济特区所在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法律解释和国际条约与协定。
10行政法律关系:指行政法律规范对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后所形成的特定权利义务关系。
10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区别:第一,性质不同。
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社会关系,是一种法律上的关系,而行政关系是一种非法律关系的事实关系。
第六章 行政法
公共基础知识第六章行政法第一节行政法概述第二节行政主体第三节行政行为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概念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真题-单选:下列社会关系属于行政法调整对象的是()。
A.跨国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B.行政机关缔结购买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他人发生的民事关系D.行政机关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时与行政相对方发生的社会关系二、基本原则1.合法行政原则2.合理行政原则3.程序正当原则4.高效便民原则5.诚实守信原则6.权责一致原则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分别阐述其具体内涵。
第二节行政主体一、行政主体定义(权)享有公共行政权力(名)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责)并能够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二、行政主体的范围(一)行政机关: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1.中央行政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员会、行、署)、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门内设机构(专利复审委员会)2.地方行政机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工作部门与直属单位、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机关:政府派出,有主体资格市辖区: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区公所省级政府:地区行署※派出机构:职能部门派出,授权才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内设机构:授权才有(商标评审、专利复审)(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1.被授权的企业组织2.被授权的事业单位3.被授权的社会团体4.被授权的群众自治组织(三)非行政主体: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行政主体的条件是?中央行政机关有哪些?地方行政机关有哪些?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内设机构分别有哪些?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哪些?什么是非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示意图:真题-单选: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乡镇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C.街道办事处D.公安局法制科真题-单选: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A.市公安局B.县政府C.卫生部D.居委会真题-单选:某市甲区卫生局委托该区内某商场对在该商场内随地吐痰的人处以罚款。
第一讲 行政法概述
第一讲行政法概述一、行政的概念(一)行政的概念1.扣除说2.目的说(活动的目的)国家具体的、积极地实现目的3.管理说4.特征描述说行政是指实现国家的目的,运用制定政策、法规、规章,组织实施管理、命令、监督制裁等方式执行国家法律和权力机关意志的活动。
首先,行政是实现国家目的的活动。
(不同于私行政)其次,行政是现代国家分工体制的产物。
(以职能分工为前提)再次,行政具有从属性的特点。
(从属于立法)最后,行政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司法具有被动性,不告不理)(二)行政的种类*两者有区别,但划分是相对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规制行政与给付行政(行政的性质不同)规制行政(也成干涉行政),是指通过限制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来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
如行政许可制度、交通管理等。
给付行政,是指行政主体在特定情况下,依法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物质利益或赋予其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如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
3.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行政方式不同)权力行政:通过强制性的支配力量直接实现行政目的。
非权力行政: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实现行政目的。
4.负担行政与授益行政(权利义务关系不同)负担行政,是指对人民形成负担或不利益,即剥夺人民权利、利益者或限制其行动自由;课加义务、负担等。
如租税之赋课、停止营业之处分、人民接受传染病之强制治疗义务等。
授益行政,是指对人民为利益之给予,赋予人民某种权利利益或免除其义务之负担。
如租税之免除、执照之发给。
其中最为典型之型态即为「特许」、「许可」以及「认可」等制度。
二、行政法的概念1.根据行政法的宗旨定义行政法(控权论、管理论、平衡论)2.根据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定义行政法(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3.根据行政法包含的主要内容定义行政法根据行政法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将行政法定义为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一,行政法是设定行使权力的法。
第二,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法。
行政法学概述
〔3〕涉及有关的 事实材料,但又不能自行调查 的或被其他行政主体占有的。
〔4〕执行公务花费本钱比协助执行显然更多的。
第五节 行政越权
1、无权限: 2、层级越权: 3、事务越权:超越本机关的主管权限范围。 4、地域越权:超越行使职权的空间范围。 5、内容越权: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程度。 6、内部越权:内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相互间逾
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抽象行政行为。 二、行政标准
行政主体在行政立法所立之法以外建立的普 遍性规那么。
一、行政立法
1、特征: 2、行政立法的分类 〔1〕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2〕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自主性立
法
3、行政立法的技术
〔1〕法规和规章的结构: 〔2〕法规和规章的必要条款 〔3〕法规和规章的语言文字 〔4〕法规和规章的系统化
越职权。
第八章 行政行为
第一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主体要件——行政权能的存在 行政权能是实施法律、作出行政行为的一种资 格。〔案例〕
2、权力要件——行政权力的运用〔案例〕 3、内容要件——法律效果的存在
法律效果是主体通过意志为行政相对人所设 定、变更或消灭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 4、形式要件——表示行为的存在
二、授权行政主体的范围 1、行政机构〔内部机构、派出机构、临时机构〕 2、企业单位〔公用企业、金融企业、专业公司〕 3、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技术单位〕 4、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
第三节、行政主体资格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职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机关的组成或有权机关批准 〔2〕行政权已由宪法典和组织法规定 〔3〕已有法定编制并按编制设置内部机构和人
行政法概论
我国行政许可范围
② 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及直接 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 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又被称为“特许” 。
功能: 分配有限资源 特征:
支付一定费用;
有数量限制;
行政机关有自由裁量权
我国行政许可范围
③ 提供公共服务并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 需确定具备特殊信誉、条件或技能等资格、资质 事项,这类行政许可又被称为“认可”。 功能: 提高从业人员水平或者提高某种技能、信誉 特征:
从性质上看,是一种公务行为,而不是私人行为
从方式上看,是一种单方行为,而不是双方行为
从效果上看,是一种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 的行为。
几种重要的行政行为
1. 行政许可
2. 行政处罚 3. 行政收费
4. 行政强制
1. 行政许可
定义: 指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经依法 审查,以颁发特定证照等方式,依法赋予 特定的相对人拥有某种权利,获得从事某 种活动资格的法律行为。
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否则,可延长 十日。 采取统一(联合、集中)办理的,不得超过 四十五日;否则,可延长十五日。 先经下级审查后报上级决定的行政许可,下 级应当二十日内审查完毕。 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 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加贴标签等。 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 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行政许可决定,所需时 间不计算在规定的期限内。
我国行政许可范围
① 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 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 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 的事项,这类许可常称为“普通许可”。
功能:
防止危险、保障安全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一节行政法的基本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的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
与其他许多部门法一样,行政法是人们按照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对规定在各类法律文件中的法律规范进行划分的结果。
这里依次讨论行政、行政法和行政法律关系几个基本概念。
一、行政行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分工。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
行政法支配公共行政的范围,会因为国家和时代而不同。
传统上国家是公共行政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行政机关有权进行强制性和支配性的管理,国家还设置国有事业和企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和其他公共职能。
在"公共治理"框架下,出现了公共行政多元化现象,公共部门和民营部门通过承包等法律形式合作履行公共职能,改善和提高了公共行政的效率。
在行政法学上,可以将国家行政分为形式行政和实质行政、负担行政和授益行政、秩序行政和给付行政。
形式行政是指以行政机关作为划分行政的根据,只要是行政机关从事的职能活动都可以被认为是行政活动,无论它们是制定规则的、处理具体事项的还是裁决争议案件的活动;实质行政是指以国家机关的活动功能作为划分行政的根据,制定规则和裁决争议案件以外的执行性活动被认为属于行政活动,无论它们是由什么国家机构实施的活动。
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一般是指形式行政,行政机关的任何职权活动都属于行政法意义上的行政范畴。
负担行政是行政机关为公民提供利益和赋予权利的行为。
负担行政和授益行政的分类对于确定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符合信赖保护原则的情形下,对于有法律瑕疵的授益行为一般不得撤销或者撤回。
秩序行政和给付行政是以公民自由权为中心划分的,为防止滥用自由权导致社会危害实施的秩序性管理是秩序行政,为消除和减少过度自由竞争带来的社会差别和维护社会公平提供的公共服务是给付行政。
这种以行政职能为内容的分类,对于确定行政法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秩序行政是主导行政职能,行政法就属于秩序行政法;如果行政给付成为主导行政职能,行政法就应当属于公共服务行政法或者社会行政法。
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概述行政法是指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组织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执行法等学科内容。
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权力的来源、行使、限制和监督等方面的规则,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原则,即行政行为需要合法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法治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必须依法行使,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滥用职权或超越职权行使行政权力。
行政法还强调了行政的公平和公正,要求行政机关在处理事务时,遵循公正的程序,不偏袒任何一方。
行政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行政组织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人员编制、行政区划等内容。
行政程序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处理具体事务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公告、听证、决定等程序。
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程序和规则。
行政强制执行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查封扣押等。
行政法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法学科,它与其他法学科的关系紧密。
经济法、刑事法、民法等法学科的规范都会涉及到行政活动,而行政法也会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
行政法还与宪法、法律学、国际法等法学科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关系。
行政法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律或法规的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并在法定的程序中依法作出决策和处理事务,才能保证行政活动的合法性。
行政法还规定了行政机关处理事务的公平程序,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需要接受法院的司法审查,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公民和组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或者更正行政行为。
行政法还规定了行政机关的内部检查和审计等制度,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总体来说,行政法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法学科。
行政法概述
(二)规制行政与给付行政
所谓规制行政是指以限制规范公民法人的权利、自由 的方式达到行政目的的行政活动,如食品药品规制、 交通规制、建筑业规制。 所谓给付行政是指政府通过给予公民法人利益和便利 等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活动。如经济适用房、合作医 疗、设置道路、桥梁、建造公园、住房。
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一是具有市内常住户口?年以上; 二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下; 三是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以下。
二、构成要素
1、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称行政法律关系 的当事人。它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实际参加 者,即在各种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 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
举例?
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 A 行政相对人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外国组织和公民不能为行政主体)
国家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及境内的外国人、 外国组织及无国籍人。
律师建议:
建议去环保局投诉。
行政救济关系
如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等
罚款不服怎么办?
工商罚款不服怎么办?
在镇上开了家西餐厅无证经营三个多月被工商开罚款单 19000元,这合理吗?开业这么久不是没有去办证,只出来 个卫生许可证,后来因为镇工商所的说什么证明有疑,不给 处理,办不到环保证,一直托到前不久,下来调查说要罚款 ,开始不知道要罚款多少,但是对面的饭店也办不出来,罚 款都是500到1000元,还有理发店都一样。后来就拉关系找 到个亲戚找到区工商局局长说情,一句话定下来罚款12000 元。开店这么就根本就没赚钱,这地方人口稀少没钱赚,反 而亏本。但是罚款12000元还是不能接受,太多了。 问:我要罚1万多,行政复议要去哪里?行政诉讼又要去哪 里?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法简介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法简介概述行政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和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行为和行政程序等方面的法律规则。
作为法律基本知识的一部分,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于每个公民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行政法的定义和概念行政法是以政府为行使主体的法律规则的总和。
它是调整和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
行政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责任法等。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 法定原则:行政权力行使必须以法律为准绳。
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有法可依,不能凭个人意志随意行使权力。
2. 公开透明原则: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公众有权了解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3. 均衡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应当均衡各方利益,不能损害一方的合法权益而单方面追求其他考虑。
4. 实效原则: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应当追求实效,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5. 保护公民权利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公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三、行政法的主要特点1. 具有广泛适用性:行政法适用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政府的各个方面,如行政机构设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
2. 具有强制性:行政法的规则对行政机关具有强制效力,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行政法的违法行为可以被行政法院纠正。
3. 具有公共性:行政法的规范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行使者,即政府机关和公务员。
行政法的宗旨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4. 具有灵活性:行政法的规则相对灵活,能够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行政实践。
行政法的规则通常是原则性规定,为行政机关提供了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
5. 具有组织性:行政法主要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行为。
行政机关通过制定行政规章和行政决策来行使行政职权,这些规章和决策必须符合行政法的规定。
综上所述,行政法是调整和规范政府行为的法律体系,它具有法定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均衡原则、实效原则和保护公民权利原则等基本原则。
行政法基础知识
行政法基础知识一、行政法的概述行政法是指掌管行政事务的法律体系,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基本性法律规范,重要的公共法律分支。
其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能及行使规则,行政行为的性质、程序、效力以及行政诉讼等法律规定。
二、行政法的产生和演变行政法的产生和演变在各个国家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
在欧洲,行政法主要是从法国革命后产生的,经历了纳瓦尔法典、行政裁判院和行政法院等多个阶段的演变。
在中国,自1904年北京法政大学设官式起,中国的现代行政法学也逐渐形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行政法立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行政法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指,在行政行为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实现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维护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提高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2、正当程序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循预先公布的规定程序,实行听证、通知、陈述等程序,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指,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过程及结果必须开放、透明、公正,接受社会的监督。
4、追究责任原则追究责任原则指,行政机关应当承担其不当行为的责任,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
5、利益补偿原则利益补偿原则指,当行政行为侵犯个人、法人或其他群体合法权益时,应予以合理的补偿。
四、行政法的法律体系行政法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基本性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等。
此外,行政管理领域还有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
五、行政权限的划分和结构行政权限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也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行政管理的范畴和行使的性质制定行政权限划分制度,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行政机构的设置等。
行政权限的结构包含行政决策、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
六、行政法的实践应用行政法的实践应用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行政许可、行政奖励等。
行政法概述
行政法概述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一)行政与行政法了解行政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政。
“行政”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概念,一般有“组织”、“管理”、“执行”的含义。
行政根据主体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公共组织基于公共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公行政与其他社会组织如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对自身事务实施组织与管理的私行政两种,行政法上的行政仅指公行政。
行政法是有关行政的法,它是指调整因行政活动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两层主要内容:1.行政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和。
行政法并不是一部法典,而是由诸多法律规范共同组成的。
这些法律规范,按其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关于行政组织的法律规范,其内容是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方式、结构、职权、任务、组成和编制等方面的问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第二类是关于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其内容是规定在实现管理职能过程中各类行政机关行政权的运行条件、方式和程序等的问题,如《行政处罚法》。
第三类是行政监督法律规范,其内容是规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进行监督以及对违法行政所造成的后果如何进行救济等问题。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
任何法律规范都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即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中的行政关系。
所谓行政关系是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从主体上来说,包括行政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关系,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从内容上来说,包括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和行政救济关系三种。
什么是行政法
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是一门研究行政组织、行政行为和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法律学科。
它主要关注政府及其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的法律规范和程序,旨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平正义,以及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点行政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主要研究政府及其机构的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治性:行政法强调在行政活动中必须依法行政,政府及其机构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以及其他法规的规定,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行政性:行政法研究的对象是政府及其机构的行政行为和行政权力,涉及到行政机关如何制定、执行和监督行政决策的规范和程序。
3. 监督性:行政法强调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保证政府及其机构依法行使职权,防止滥用权力和违法行为。
4. 公共性:行政法是针对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法律规范,其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5. 强制性:行政法对政府及其机构的行政行为和行政决策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力,强调执行的强制性。
二、行政法的体系和内容行政法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典、行政法规、行政程序法等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
其内容涵盖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多个方面。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政府组织和职能的基本原则,对行政法的制定和解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行政法典:行政法典是行政法的基本法律,它规范了政府机构的组织、职能、权力行使、行政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3.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对行政行为进行规范的具体规则和办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4. 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主要规定了政府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时的程序和程序规范,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程序。
5. 行政责任法:行政责任法主要规定了政府及其机构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追究机制。
三、行政法的作用与意义行政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行政法讲解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1、联系: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共同构成行政法上的救济制 度,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供行政相对人选择的并列的救济 手段。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都主要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在 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须先经过复议才能起诉时,行政复议就成 了行政诉讼前的一个必经程序。就这一点而言,行政诉讼是行 政争议的最终救济手段。 2、区别: (1)性质不同:行政复议属于行政救济行为,适用《行政 复议法》;行政诉讼属于司法救济,适用《行政诉讼法》。 (2)受案范围不同:行政复议范围大于行政诉讼范围。 (3)审查标准不同:行政复议以合法性、适当性为审查标 准;行政诉讼只以合法性为审查标准。 (4)审理程序不同:行政复议基本上是一级复议,较之诉 讼程序更灵活、简便;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实行的是两审终审 制。
--公益性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必须服从社会公共 利益,即行政行为必须有利于社会发展、社会进 步和人民生活。一切行政行为必须出之于社会公 共利益的要求,出之于建立稳定的社会公共秩序 的要求。 总之,社会公益性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 原则的重要补充,也是行政行为之根本目的和宗 旨的体现。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人或特定事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处理的 行为。此类行为针对特定的对象,其结果直接影响行为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但只能一次性发生法律效力。 可见,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采取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同时,抽象行 政行为又要依靠具体行政行为才能得以贯彻和实施。
3、划分的重要意义:
三、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是指具体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 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组织和 个人。
第四节 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的简 称,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能 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
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关系包括四类: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内部行政关系。
(二)行政法主要从三个方面控制和规范行政权:其一,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权源;其二,通过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手段、方式;其三,通过行政法制监督法、行政责任法、行政救济法制约行政权的滥用。
(三)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控制和规范行政权难于制定统一法典的法。
(四)行政法主要包括三大类规范和制度:第一类为行政组织法的规范和制度;第二类为行政行为法的规范和制度;第三类为行政法制监督、行政责任、行政救济法的规范和制度。
(五)行政组织法的规范和制度又包括四小类:调整行政组织和职能的狭义行政组织法;调整行政机构和编制的行政编制法;调整行政工作人员任用和管理的公务员法;调整行政设施、国有资产等公物的公物法。
(六)行政法制监督、行政责任、行政救济法的规范和制度主要包括五小类: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法、行政申述、控告、检举法、行政监察和其他行政法制监督法。
(七)法源有不同的解释:法存在形式说、法原动力说、法原因说、法制定机关说、法前规范说、法事实说。
(八)我国宪法作为行政法法源,其包含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1、关于行政管理活动基本原则的规范;2、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基本工作制度和职权的规范;3、关于国家行政区域划分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4、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5、关于保护外国人合法权益和关于外国人义务的规范;6、关于国有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外资或合资经济组织以及个体劳动者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的规范;7、关于国家发展教育、科学、医疗卫生、体育、文学艺术、新闻广播、出版发行等事业方针政策的规范、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防、社会秩序等。
(九)我国整个立法的位阶系列: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3、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规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省会市、较大的市的政府规章;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5、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6、各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其调整范围与相应规章制定主体的权限范围一致。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一)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力在形式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权,是指宪法和行政组织法授予行政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国家权力。
行政关系主要包括四类:1.行政管理关系。
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管理关系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关系的双方只能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二是行政主体在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指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
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予以审查,作出向行政相对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4.内部行政关系。
指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平行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公务员的关系;行政机关与其委托行使某种特定行政职权的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之间的关系等。
(二)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渊源就是指行政法规范和原则的表现形式,一般地,我们将其分为一般渊源和特殊渊源两大类。
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l)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的特殊渊源:(1)法律解释;(2)其他规范性文件;(3)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三)行政法的特点1.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点:(l)行政法在实体上,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可以有一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
2.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点:(1)调整对象的确定性。
行政法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它的调整对象和范围是确定的,始终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2)内容的相对易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03.2019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 义形式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 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 政法律责任的组织。它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 法规授权组织两类。 通常只有承担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才可能 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成为行政处罚实施主体。
14
27.03.2019
分析
1、“超市”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为 什么? 2、超市制定的“处罚规定”是何性质? 3、超市保安人员的罚款行为是与什么性 质? 4、工商部门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7.03.2019
15
1、超市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为它没有也 不能得到法律、法规授权。 2、超市制定的罚款规定,属于无效的店堂告 示。 3、超市保安人员的罚款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 为。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 法定职责。
下列那些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A.市政府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B.市政府给某甲颁发生猪屠宰标志 Cc.工商局吊销某乙的营业执照 Dd.卫生局吊销某丙的卫生许可证
27.03.2019
8
2001年3月,某市人民政府为了促进本市的玄 武岩石材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批准下发《某 市关于2001年玄武岩石板材加工企业扶优扶强 的意见》。该文件以通知的形式下发到各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点位。 某市隆盛石材厂对此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诉称被告的做法迫使其减产,制造了不平等, 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秩序,使拉关系、 走后门的腐败之风盛行,是违法行政。请求撤 销被告下发的文件。另一市的石材厂也向法院 提起了行政诉讼。
10
27.03.2019
1、某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该文件属于具体 行政行为还是抽象行政行为? 2、某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该文件是否属于 不可诉的行政指导行为? 3、另一市的石材厂是否可对某市政府颁 发文件的行为提起诉讼?
27.03.2019
11
1、某市颁发的文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被告 批准下发的文件指定销售数量的行为,妨碍了 市场的自由流通,侵犯了企业依法拥有的经营 自主权和公平竞争权,属具体行政行为。 2、这一文件不属于不可诉的行政指导行为。 本案的文件具有法律拘束力和强制性,相对人 或相关人均不得违反。所以不属于不可诉的行 政指导行为。 3、另一市的石材厂可对某市颁发的文件提起 诉讼。根据文件,该行政行为不仅侵害了本地 企业,也同时侵害了所有进入某市市场经营企 业的合法权益。因此,它有权提起诉讼。
12
பைடு நூலகம்
27.03.2019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 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针对特定的 人或事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征收、行政 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检查、行政 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 等。
27.03.2019 13
行政主体
案例:李老太,家住某超市附近。一天她和老伴一起到 超市购物,按惯例李老太负责挑选,老伴儿负责推车交 钱,东西挑选好后,老伴去交钱去了。这时,患糖尿病 的李老太看到出口处的货架上有杏干,心想:都说得了 糖尿病吃点杏干好,我不妨也试试。于是拿了一包,回 头看到老伴已经交完钱出去了,心里一急,拿着杏干就 往外走。不料刚走出超市门,就被保安抓了个“人赃俱 获”。李老太被带进超市办公室,保安人员说,“我们 超市有规定,5元以下商品未交款拿走者要罚1000元”李 老太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只交了600元。忘了付款被人 当做小偷,还不敢告诉家人,李老太特别难受,春节都 没过好,春节后,李老太鼓足勇气,找到当地工商行政 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还没等李老太说完,就 以该案为治安案件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为由, 让李老太到公安机关申诉。
2、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是:
依法行政。
27.03.2019
4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 就是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 政法律的规定,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不 得享有法外特权,越权行为无效,一切行政违法主体必 须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 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 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 适度。
27.03.2019
5
影音案例:行政三位
缺位 出位 错位
27.03.2019
6
(三)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的概念
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 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行政行为的类型
(1) 抽象行政行为。(2)具体行政行为。 P183
27.03.2019 7
27.03.2019
17
行政机关
国务院 地方各级政府 派出机关 各部委 直属机构 国家局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部门
行政法
27.03.2019
1
案例
久呼不至的110
27.03.2019
2
重点与难点
1.行政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2.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及种类 3.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种类 4.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 5.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
27.03.2019
3
(一)行政法概念和原则
1、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 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9
27.03.2019
2001年,某市人民政府为了促进该市的玄武岩 石材料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由其下属的 办公室作出鼎政办(2001)14号文件,批准下 发《某市工业领导办公室关于2001年玄武岩石 板材加工企业扶优扶强的意见》。文件规定, 该市玄武石材有限公司要为年销售收入为10万 元以上的10家企业,每家全年增加供应玄武岩 荒料500立方米;要为每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 以上的21家企业,每年全年供应增加供应玄武 岩荒料300立方米。该文件以通知的形式发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公事处、市直有 关机关单位和龙安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