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时训练

合集下载

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专题练习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专题练习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2019·浙江嘉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竞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B.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均已制定作战计划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塞尔维亚追求民族自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C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

”其“转折”表现为()①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出现③科学技术得到发展④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3.1917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

严复对友人说欧洲战事或许在这年春夏间可决胜负,“但兵事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而远东诸国,亦必大受影响。

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

据此可知,严复()A.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B.主张政府要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C.预见到中国在战后只能受列强摆布的命运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才有条件一致对外答案:A4.以下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妇女地位的两则材料:“女性还不明白一件事,先前离开家庭杂事进入工厂,如今被要求回到她们原来的锅、盘世界中。

”“把选举权视为是对战争中女性做出贡献的报偿,这是很简单的解释。

”据此分析,当时提高女性地位的呼声兴起的背景包括()①工业革命带来了女性工作能力的提升②战场上女性做出的杰出贡献③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社会劳动地位的提升④男女政治权利在当时的不平等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5.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选2_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_有解析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选2_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_有解析

考点集训【P303】1.(2016长郡)【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威廉二世时期(1888—1918年在位)德国的军队、政治和商业领导人一致认为,国家的发展建立在军事扩张之上。

军事扩张的动力是以帝国主义文化为基础的,这种文化传播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市场的征服、势力范围的渗透、资本家同伴之间的竞争、生存空间的获得和国家力量的上升。

为想象的军事优势、总体的经济力量,尤其是工业活力、广泛传播的乐观主义和好战情绪所鼓舞,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发现,当他们做出推进战争的决定时,这是许多德国人甚至大多数德国人都能接受的选择。

包括德国在内的20世纪20年代的西欧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战争的考验,亲眼目睹了扫除百年帝国、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他们无法使自己摆脱这样的想法:世界末日仅仅是被推迟了。

——摘编自丹尼斯·舍尔曼《西方文明史读本》(1)根据材料,概括威廉二世时期大多数德国人接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20年代西方知识分子中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情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情绪主要受到了哪些事件的影响。

【参考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统治集团和资本家通过战争谋发展的欲求;德国人对战争获胜的乐观预期;政府对帝国主义文化的宣传等。

(2)情绪:悲观失望。

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意大利的法西斯运动。

2.(2016三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将日本侵略东三省的事实向国联申诉,要求公正裁决,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

日本屡次违反国联要求日军撤回驻地的决议,迅速占领了东三省。

1932年1月,在中日争端无法调和的状态下,国联派遣代表团赴东三省及日本调查事实真相。

10月,调查团形成报告书,认为:日军的军事行动不是合法的自卫手段;“满洲国”的成立不是东北民众自发的独立行动,完全是日本一手策划的;维护和平的必要条件是维持中国主权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2018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专题版)文档:专题17 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

2018高考历史大二轮总复习(专题版)文档:专题17 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

专题17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纲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欧洲联邦”计划1.(2017·全国卷Ⅱ·46)(15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可得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由“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可得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由“192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浙江版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小综合课件

浙江版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7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专题小综合课件

(3)军事上互相配合: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在战略 上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使日本无力和德意做战略上的配合。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 战场,苏联承担了抗击法西斯集团元凶——德国的重任。为了减轻苏联 的压力,英美盟军在西欧和北非采取军事行动予以配合。
(3)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21年到1922年,美、英、日、法、意、中、比、 荷、葡诸国在美国的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会议上先后签订了《四国条 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通过这一系列条约,修改和补充了 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没有解决的一些问题,建 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4)凡尔赛体系的调整 ①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的调整, 将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②《洛迦诺公约》的签订, 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十月革命和德国十一
月革命
三对主要矛盾:法 德之间、英德之间、 俄奥之间 三条战线:西线、 东线、南线 三大影响:催生一 系列新技术发展; 改变政府职能;改 变人们思想观念
四大战役:马恩 河战役、凡尔登 战役、索姆河战 役、日德兰战役 摧毁四大帝国: 德意志帝国、俄 罗斯帝国、奥匈 帝国、奥斯曼帝国
四大国际矛
牢记 重要史论
1.宏观把握一战与战后和平重建




两大军事集团:协约
第 一个根本原因: 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
一 资本主义经济政 两个标志:开始于奥
次 治发展不平衡 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世 一个火药桶:巴 战;结束于协约国与
界 尔干地区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题及答案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试题卷,锻炼我们的做题能力,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引发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没有解决②劳动人民的日益贫困,限制了购买力③资本家受利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④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中心措施和要解决的核心矛盾分别是( )A.货币措施,劳资矛盾B.工业措施,供需矛盾C.农业措施,供需矛盾D.福利措施,劳资矛盾3.当时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时候在美国政坛引起了一场激烈地争论,很多资产阶级当权派反对新政,你认为他们反对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国家不应该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B.整顿金融体系,结果引起了美元贬值C.新政采取了诸多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措施D.新政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4.右图的蓝鹰是罗斯福新政的经典标志,它附带的座右铭是:“NRA一一WE DO OUR PART(意思是:我们尽自己的本分。

”胡佛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你认为这个这个标志的内涵是指( )A.国家出台的财政金融政策B.工业复兴法中有关工商业公平经营的实施法则C.政府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定D.“以工代赈”的社会福利政策5.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____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A. ①③B.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6.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B.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C.国会纵火案D.希特勒当选为国家7.下列国家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②意大利③日本④西班牙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④②③①D. ②③①④8.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议B.有利于中共领导的长征的最后胜利C.推动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 号召中共要继续反蒋,配合了中国的抗日9.下列最早走上反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中国B.朝鲜C.埃塞俄比亚D.西班牙10.西班牙内战被看作“二战前的彩排”,因为它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和斗争。

专题复习___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复习___两次世界大战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 二战结束
二战基本史实




?
二战中人们能够 取得胜利的原因 有那些
1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各国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2 反法西斯国家人力物力都大大超过法西斯国家
3 这场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人民广泛的支持 4 反法西斯人民的英勇抗战。 5 法西斯国家国内人民反战意识增强。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国际恐怖主义: 全球化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
和平因素:
战争给人造成了伤害,人们渴望和平 政治多极化趋势: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 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经济全球化趋势: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其重要表现。
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侧重于怎么 做未来)
6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 (转折点)
一战基本史实
7 8
战场:欧洲(法国)
亚洲(青岛)
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 一战结束
9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一 战 影响
1 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 造成了欧洲的衰退和美国、日本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3 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4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5 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 正义战争 摆脱经济危机,称霸 世界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 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诺曼底战役等。 轴心国:德、日、意 同盟国:英、法、苏、 美、中等 原子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 利,法西斯国家失败
发动战争目的 主要战役
参战国
新式武器 结果

统编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练习题(含答案)1. 右边图片是一战时欧美主要国家的征兵宣传海报,由此可以看出英美德三国()A. 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B. 同为协约国军事集团C. 维护了世界和平与民主D. 积极参加帝国主义战争2. 下图为英国漫画家拉温·希尔1912年10月创作的漫画《沸点》。

该漫画意在表明()A. 欧洲列强激烈争夺巴尔干B. 列强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C. 世界大战的危机不可避免D. 巴尔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3. 列宁认为:“凡尔赛条约不过是高唱凯歌的帝国主义者的表面胜利”。

这主要是因为它()A. 未能消除大国之间矛盾B. 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C. 使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D. 导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4. 下图是停泊在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现为圣彼得堡著名旅游景点。

与该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北美独立战争B. 攻占巴士底狱C. 普法战争爆发D. 俄国十月革命5. 下图立足于战争与革命的视角审视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一系列革命。

从中可推知()A. 战争是历史演进的决定因素B. 革命是变革社会的唯一途径C. 反战是俄国革命的核心课题D. 民心是统治兴亡的重要基础6. 20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除尼加拉瓜抗美斗争外,还有()A.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C.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D.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7. “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如果爱回到敌人的心灵,哪怕仅存有一丝,敌人顷刻软化、变敌为友,暴力就会这样被战胜。

”甘地“非暴力”的特殊力量,实际上就是()A. 政治的力量B. 军事的力量C. 外交的力量D. 道德的力量8. 某同学搜集了有关“桑地诺”“甘地”“墨西哥宪法”“埃塞俄比亚独立”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他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 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C. 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D.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9. 之所以说苏联模式对生产力发展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因为该模式使苏联()A. 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 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C. 建立了单一公有制D. 经济实力超越了美国10. 据统计,从独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拉丁美洲各共和国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共发生了115次成功的“革命”,颁布了一百多部宪法,执政者大多代表大地主和教会的利益。

【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

【配套K12】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_华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3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训练1.(加试)右图是1897年欧洲报纸刊登的漫画,创作该漫画的历史背景有( )①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②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③此时欧洲被战争阴云笼罩④人民祈盼和平,感觉和平希望渺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材料中所示漫画刊登时间是1897年,而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是在1907年,故排除含有②的选项,答案为C。

答案 C2.(加试)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我们的未来在海上”,法国人高唱“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俄国人扬言“保卫斯拉夫兄弟”。

这些耸动的口号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 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德国“我们的未来在海上”反映了与海上殖民霸主英国的矛盾,法国“不要忘记色当之役”体现了与德国的矛盾,俄国“保卫斯拉夫兄弟”体现了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据此判断这些“口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答案 C3.(2016年9月嘉兴教学测试)(加试)观察下图,提炼图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在军需工厂工作A.一战改变了欧洲妇女的生活方式B.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社会地位C.英国妇女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解析图片直接反映因战争需要英国妇女进入军需生产部门,D项正确。

答案 D4.(加试)(2016·绍兴高二期末)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

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壁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的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几周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泥浆满身的弃尸。

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A.描述的是二战惯用战术阵地战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解析二战惯用战术是闪电战,与材料中描述的阵地战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几昼夜,甚至几周”体现阵地战具有持久性,“西线战事”交战双方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故B、C、D均与题意不符。

2018-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强化提升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2018-2019年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强化提升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论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学者指出,当战争在1914年爆发时,它绝对不是什么关于“殖民主义”的战争,而是“富裕国家的不公正的世界大家庭内部的一场内战”。

此处,他意在说明一战( )A.有其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爆发之初仅有发达国家卷入C.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D.反映了列强瓜分世界的意愿2.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到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结合右图讽刺漫画,思考协约国集团之所以能够形成是由于英、法、俄三国(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B.有共同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C.对德奥集团的霸权野心怀有恐惧D.都是为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3.一战前夕,下图圆圈内所示地区是大国争夺的焦点,矛盾重重。

对该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法德B.俄奥C.英德D.英俄4.《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

”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四大战役中,有一个战役的发动方和另外三个战役不同,应该是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6.1917年3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

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

这表明威尔逊( ) A.明确表达了美国参战的想法 B.对俄国的二月革命非常不满C.主张放弃孤立主义外交政策D.希望协约国取得战争的胜利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但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

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专题练习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高三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专题练习卷: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2019·浙江嘉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竞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B.欧美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均已制定作战计划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D.塞尔维亚追求民族自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答案:C2.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

”其“转折”表现为()①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出现③科学技术得到发展④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3.1917年初,中国政府内部激烈讨论对德参战议题。

严复对友人说欧洲战事或许在这年春夏间可决胜负,“但兵事一解之后,国土世局,必将大异于前,而远东诸国,亦必大受影响。

此时中国,如有能者把舵,乘机利用,虽不称霸,可以长存;假其时机坐失,则受人处分之后,能否成国,正未可知”。

据此可知,严复()A.希望政府能够在对德外交上取得主动权B.主张政府要静待时机奉行对德中立政策C.预见到中国在战后只能受列强摆布的命运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才有条件一致对外答案:A4.以下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妇女地位的两则材料:“女性还不明白一件事,先前离开家庭杂事进入工厂,如今被要求回到她们原来的锅、盘世界中。

”“把选举权视为是对战争中女性做出贡献的报偿,这是很简单的解释。

”据此分析,当时提高女性地位的呼声兴起的背景包括()①工业革命带来了女性工作能力的提升②战场上女性做出的杰出贡献③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社会劳动地位的提升④男女政治权利在当时的不平等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5.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选考专题检测卷6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含答案 精品

浙江省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选考专题检测卷6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含答案 精品

选考专题检测卷(六)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7·嘉兴检测)“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D[从材料“提高关税壁垒”可以看出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故选D项;而A、B、C三项材料没有体现。

]2.(2017·嘉兴学考)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②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A[日本通过二二六兵变,建立军部法西斯,①③是日本法西斯区别于德国法西斯的地方。

]3.(2015·绍兴一中学考)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

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D[“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是指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德国势力得到发展。

A、B两项含义一样,但不充分;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4.丘吉尔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从我们的视角,可以提供的论据有()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②美国实行中立政策③国际联盟没有很好履行其宗旨④轴心同盟形成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④C[能够有效支撑观点的论据只有①②③。

]5.二战爆发之初,西方小国担惊受怕!它们坐在圆木上颤抖着说:“我们只要保持安静就会是安全的。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巩固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五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巩固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

考点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8·浙江嘉兴期末)洛温海姆指出:“张伯伦是一个深深爱好和平的人物……当他历历在目地回想起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的恐怖和损失时,他深深相信,另一次大战对大不列颠和欧洲都是一场大灾难,因此必须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它。

”材料( )A.说明了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B.揭露了“慕尼黑阴谋”的本质C.指出了一战后英国实力衰退D.说明一战对二战爆发有影响解析:D 由材料“当他历历在目地回想起1914年至1918年世界大战的恐怖和损失时,他深深相信,另一次大战对大不列颠和欧洲都是一场大灾难,因此必须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它”,可知一战的灾难使得张伯伦实行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项正确。

材料没有揭示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有学者认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占领东三省,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以此为标准,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应该是( )A.1932年纳粹党在国会大选中获胜B.1933年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C.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D.1936年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解析:D 据题干可知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准是,公开破坏原有国际秩序,并采取了军事行动。

A 项只推动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还未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故A项错误;B项标志着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还未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故B项错误;西班牙内战爆发不是法西斯势力直接导致的,不是公开挑战凡尔赛体系的表现,故C项错误;D项的军事行动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是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标志着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故D项正确。

3.如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

该图反映出( )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B.德国吞并了奥地利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D.德国即将进攻波兰解析:B 结合地图可以明确获知的信息是奥地利和德国版图为同一色彩,所以B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加试题)一战爆发后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A.伪装和平,大发战争横财B.美国的国家利益C.一战中协约国集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D.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破坏了国际惯例答案 B解析首先,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其次,解答本题要注意审准题目的关键词“转变”“决定因素”,即美国由“中立”到“参战”的决定因素。

其中A、D两项仅说明了一个方面的原因,而C项是美国参战后带来的影响。

2.(加试题)1917年发生了一系列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

这些事件不包括( ) ①柏林工人起义②美国参战③俄国十月革命④苏俄坚决退出帝国主义大战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柏林工人起义发生在1918年11月,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是通过1918年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和题干所要求的时间不符合,所以答案为A项。

3.(加试题)早在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6周内打败法国。

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1914年俄军攻势答案 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双方进入了无休止的阵地战中,故答案为A项。

4.(加试题)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该和约有利于苏俄( )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B.恢复国民经济C.向社会主义过渡D.巩固新生政权答案 D解析《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并得到喘息的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5.(加试题)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 000万人受伤,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 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

这从本质上表明( )A.战争就是人类的灾难B.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C.战争使人类渴望和平D.战争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答案 A解析大量人员的死、伤、残疾是深重的灾难,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6.(加试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参战各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各国人民都希望一战是“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热切盼望和会签订一项真正的和平协定。

《凡尔赛和约》没有实现各国人民的愿望,主要是因为它( )①对德国的处置不够严厉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③建立在帝国主义各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④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对德国来说,《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它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因此,①的叙述不正确。

7.(加试题)1946年,在国联最后一次会议上,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塞西尔勋爵总结说:“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

”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总结理解不确切的是( )A.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国际组织B.国联第一次建立“集体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C.国联维护和平的努力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D.国联是英法主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组织答案 D解析由“国联是一个伟大的实验”可知,体现出的应是国联的开创性、探索性以及经验和教训,故A、B、C三项均符合题干中的总结,而D项是国联的实质,与题干信息不符。

8.(加试题)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 )A.一战后退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C.一战结束后英日矛盾居次要地位D.英国实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答案 B解析英国与日本结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日本抗衡德国和俄国,从而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一战后,日本的大肆扩张,影响了英国在亚太地区的权益,因此华盛顿会议以四国同盟的方式埋葬了英日同盟。

9.(加试题)山东问题,产生于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之际,是腐败的晚清政府留给中国人民的一个“世纪之痛”。

这一问题初步解决是通过( )A.国联会议B.巴黎和会C.海军军备会议D.华盛顿会议答案 D解析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

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

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中国山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10.在苏联某部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

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中途岛战役D.阿拉曼战役答案 B解析抓住题干中的“敌方第六集团军”“巷战”及“保罗斯率残部投降”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选择B项。

11.在国际公约中明确宣告日本必须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是( )A.《雅尔塔协定》B.《德黑兰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答案 C解析选项所涉及的四个条约只有《开罗宣言》明确宣告了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12.“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俾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

”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会议决议B.德黑兰会议决议C.雅尔塔会议决议D.波茨坦会议决议答案 C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实际上就是指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真正建立战后德国的民主与和平。

这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盟国在雅尔塔会议中确立的对德国的处理原则。

13.(2016·宁波期末)“这年夏季英国也只剩下大约三样东西:皇家空军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莎士比亚的一句遗言‘我们英国从来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

”这段话的背景是( )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之战C.阿拉曼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答案 B14.(2016·宁波期末)美国参战后,盟国确立了“欧洲第一”的战略,但是对主攻方向一直存在争议。

经过激烈的争论,1942年英美联军在西北非实施了代号为“火炬行动”的登陆战。

根据当时的战局,这一行动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个国家的意愿?(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法国答案 C解析代号为“火炬行动”的登陆战是在西北非,那里主要是英国的军队在作战。

15.(2016·宁波期末)在二战后的一次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中,各国法官对起诉被告的犯罪起始日期发生了争议。

有人认为应该从1941年12月7日算起,有人认为应该从1937年7月7日算起。

据此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次审判( )A.地点设在德国纽伦堡B.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审判C.没有受到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答案 D解析1941年12月7日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间,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时间。

因而此次审判是东京审判,选D项。

二、非选择题16.(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无菜肴之餐桌”。

——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材料二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的《非战公约》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过程……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求助于《非战公约》……《非战公约》所倡导的原则与和平运动所秉持的理念找到了契合。

——王立柱《〈非战公约〉历史定位的转变》(1)根据材料一,美国参议员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人们对《非战公约》的态度有何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

(2)由轻视到认同。

《非战公约》的内容为审判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使和平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17.(2016·杭州学考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的经济惩罚转嫁到了德国人民身上。

成千上万从前线回来的军官们流落街头,他们不时怀念着帝国往日的荣光,“钢盔团”“前线战士同盟”等右翼武装团体,得到了国防军部的津贴。

之后,经济危机使国内矛盾日益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上述情势,乘机兴风作浪。

——摘编自黄玉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二在希特勒看来,战争不仅是夺取“生存空间”的手段,也是为维护“优等种族”的目的。

为“彻底解决”犹太人,德国不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更建立了遍布各地的死亡集中营、毒气室、焚尸炉。

尽管纳粹分子企图销毁证据,但是这些遗址仍保留下来,并成为曾经发生的历史悲剧的重要见证。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二直接关联的“历史悲剧重要见证”的遗址的名称,并说明其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二概括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答案(1)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军国主义沉渣泛起,经济危机的冲击,当时的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的蛊惑宣传。

(2)奥斯威辛集中营。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是纳粹实行种族灭绝的铁证。

实质:对外侵略性与种族灭绝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