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第一次联考4月试题(1)
2019-2020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理)试题含答案(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I卷(1——40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世界各国人民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最早开始于A.1871年 B.1848年 C.1889年 D.1990年2.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
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们,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发表《共产党宣言》3.为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有人主张由资本家和王公大臣出资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
该组织内,各种劳动形式相互协作,这样生产力将极大发展,人们将享受到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
这种设想属于A.自由主义 B.理性主义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4.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立“新和谐公社”,试图把公社建成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
但公社四年以后就宣告失败,根本原因是A.欧文经营管理不善 B.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C.资产阶级无情剥削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5.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6.1912年,高尔基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其目标就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C.争取民族独立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7.《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联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当周代贵族从周王那里接受头衔或封号时,他们把这些头衔、封号刻在礼器上,向祖宗汇报。
与此相反,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显示其地位是政治秩序中、法律意义上的一名自由人,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A. 农民已摆脱贵族政治压迫B. 分封制的社会基础扩大C. 宗法关系已丧失政治意义D. 君主权威出现专制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逐渐形成,材料“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显示其地位是政治秩序中、法律意义上的一名自由人,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对农民的户籍控制,体现了君主权威出现专制趋势,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民与贵族的关系,而且农民是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故A排除;农民并不是分封制的社会基础,故B排除;材料并不能说明当时宗法关系已丧失政治意义,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权威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下表是《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田庄主的行为记述(部分),据此可推知,当时A. 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B. 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C. 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D.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落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东汉田庄经济,材料“世善农稼,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反映了东汉时期田庄主在农业、商业等方面的措施,尤其突出其对商业的重视,这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故A排除;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019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9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导读:本文2019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4.《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上田弃亩,下田弃吠。
五耕五褥,必审以尽。
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
•大草不生,又无嗅域。
”材料主要反映了A.作技术的进步B.溉技术的发展C.作制度的变革D.产工具的进步5.我国农业技术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6.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小农经济,淇形成的条件有①刀耕火种耕作方式的推动②牛耕技术的推广③铁农具的使用④秦朝时铁烨犁的推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符合汉代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是①牛耕逐渐普及②铁制农具大量使用③关中地区水利系统形成④江南地区农耕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杜甫《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直接反映了A.唐朝的赋税十分沉重B.唐朝兵役和摇役沉重C.唐朝发生了农民起义D.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9.《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猳(jiä)省声。
”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
”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10.土地兼并给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A.激化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封建政府财政收入锐减C.农耕生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D.导致农民*频繁发生.11.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尚书台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12.史载,魏晋时设中正,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
高一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4月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对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农业与土地的关系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D.小农经济的特点2.商周时期奴隶主强迫奴隶在田野上集体耕作。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当时的奴隶制度十分残酷B.奴隶数量多,地位低下C.牲畜大量耗费于祭祀、迷信活动D.以木石骨器为主要工具生产力落后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促进井田制瓦解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4.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铁器牛耕的使用B.社会人口的增加C.国家分裂的影响D.统治阶级的提倡5.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由自己生产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
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A.休养生息政策B. 歧视商人政策C. 禁止经商政策D.奉行黄老之学7.天宝二年(713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郡(扬州市)船,即于袱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
材料表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8.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说明: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道题,共60分)1、中央电视台有一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广告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最早形成于()A . 春秋B . 秦朝C . 西汉D . 战国2、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A.合理利用水资源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节省了人力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3、唐代诗人王维诗“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 .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B . 以家庭为单位C . 男女分工明确D . 大规模集体耕织4、“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5、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7.青瓷与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下列唐诗形象描绘出青瓷特征的是A.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B.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D.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8、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9、《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渭之鬼市子’(早市)。
【精品】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封建政治”即为分封制,“郡县政治”即为郡县制。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B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C项错误;分封制下地方官吏世袭,而郡县制下官吏的任免权在中央(皇帝),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郡县制2.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 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 “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 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 白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工业文明的倾向”结合所学可知,这种迥异的模式是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即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故B项正确;ACD项反映了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商业的发展,是这种变异的背景或者原因,但不是实质,故排除。
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A. 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
B. 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
C. 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
D. 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土地制度。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专制王朝抑制土地兼并是为了维护小农经济,因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封建王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的主要来源,据此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小农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皇帝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根本利益不一致,排除B;历代帝王大多信奉等级思想,排除C;D项不符合历史史实。故答案选A。
8. 下列经济现象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②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
③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夜市
④出现了技术比较先进的“灌钢法”
A. ①④③②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D. 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是在汉代,出现了技术比较先进的“灌钢法”是在北魏,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夜市是在宋代,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是在明清,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6.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2019最新】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1(1)
【2019最新】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1(1)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诗经》:“千耦其耘。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反映了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2.分封从本质上来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
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并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
材料主要强调西周的分封制度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B. 主要依据血缘来分封诸侯C. 实质上仍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D. 促使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3.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
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
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
这说明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4.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组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A.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B. 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C. 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D. 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5.历史学家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致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
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
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A. 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B. 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C.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D. 铁器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6.齐景公于公元前516年请教晏婴如何巩固统治,晏子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不失职)。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4月)月考试题
2019学年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答案,共64分。
)1.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上述引文反映了战国时期()A. 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 劳动者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 铁器牛耕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生产D.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2.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
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的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
犁壁的发明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农业()A. 自给自足的特征B. 精耕细作的特征C. 脆弱性的特征D. 男耕女织的特征3.观察下列图片,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4.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 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 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5.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6.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二百至四百公里不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B. 长城沿线居民不断向中原地区迁移C.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不断削弱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7.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高中教育】最新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试题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诗人叶茵在《田父吟》中写道:“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
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
”此诗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B.田园生活的艰难性C.农业生产的富足性D.男耕女织的分工性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称牛为“田牛”,秦国还制定了“厩苑律”,规定奖励饲养耕牛的办法。
这说明当时秦国(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注重保护牛耕农业C.畜牧业得到了发展D.农业生产最为发达3.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
此规定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B.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4。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A。
中央集权弱化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缓和D。
自耕农衰退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 B.田庄式经济 C.屯田制度 D.租佃式经营7。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8.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
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新版
①②③④5.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这座墓葬的时11.《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
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A.质量管理严格B.产品做工精美C.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不入市场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如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惊慌中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
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此材料说明(B.抑商传统仍然盛行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年)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
”这表明(抵抗自然灾害和土地兼并。
(4分)32.(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分)(2)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官吏勒索舞弊;对手工业产品限价收购;对民间手工业进行直接掠夺。
影响:阻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强化自然经济,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10分)(3)工商皆本。
背景:工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6分)。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第一次联考试题4月试题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第一次联考试题4月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 统治阶级的提倡B. 国家分裂的影响C. 社会人口的增加D. 铁器、牛耕的出现2.春秋时期的范蠡认为:“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土地就要荒废。
”这种观点实质上()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 片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D. 肯定了农商并重的思想3.有学者说,春秋诸侯的争霸与战国七雄的逐鹿都是在小农经济崛起为其扩大了赋税来源的基础上进行的。
按该学者的理解,小农经济的发展()A. 解决了各国的战争开支问题B. 得益于诸侯战争的推动C. 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D. 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进程4.《汉书·贡禹传》上记载:“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少府之属官,包括考工室,右工室,东园匠)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材料反映汉代官营手工业()A. 规模庞大,不计成本B. 高效运行,管理严格C. 分工细致,技艺精湛D. 产品精美,面向市场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D.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6.史学家认为:宋朝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经济进步。
下列文字所反映宋朝的经济现象可作其进步依据的是()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B. “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C. “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D.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7.明清时期出现的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经济现象是()A. 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 江南丝织业中出现雇佣关系D. 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8.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凤、花鸟等图案,并注明“制造”。
2019年最新题库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四校联考高一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计48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写在第Ⅱ卷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此回答1—5题。
1、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北伐战争D、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27年,中共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中共从这些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革命的重心必须由城市转向农村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3、下列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①八七会议;②朱德、毛泽东会师;③三湾改编;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4、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B、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C、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D、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5、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共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朱德、陈毅D、毛泽东、周恩来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不断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据此回答6—10题。
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它助长了日本的侵华活动D、它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7、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抗战必败论B、反共反人民的基本立场C、依赖外援论D、“牺牲”东北保全局8、中共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B、华北事变后C、瓦窑堡会议后D、西安事变发生后9、一二·九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B、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C、伪满洲国的建立D、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0、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B、实现中日经济提携C、转嫁30年代经济大危机D、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随着中国民族矛盾不断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起来,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高一历史下第一次联考4月试题(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代诗人叶茵在《田父吟》中写道:“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
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
”此诗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B.田园生活的艰难性C.农业生产的富足性D.男耕女织的分工性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称牛为“田牛”,秦国还制定了“厩苑律”,规定奖励饲养耕牛的办法。
这说明当时秦国(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注重保护牛耕农业C.畜牧业得到了发展D.农业生产最为发达3.汉武帝时下诏规定:有工商业户籍的商人及其家属,都不能占有田地,有敢于违反法令而购买田地的,官府要没收他们的田地。
此规定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的发生B.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C.防止国有土地的流失D.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4.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农衰退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6.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人,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 B.田庄式经济 C.屯田制度 D.租佃式经营7. 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B.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8.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
这实际上反映了( )A.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B.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C.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D.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9.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
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10.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
”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C. 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11. 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A.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B.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C.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D.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12.麻曾是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13.清康熙年间,烧制出了大量如下造型和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有家族、股份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瓷器是当时唯一的外销商品C.清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D.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1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5.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6.清代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中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是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思 D.这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点历史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17、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18.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说:“明清时期,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能给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影响。
”二者未能彻底改变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B.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中西方的交流完全断绝19.乾隆帝时规定牯仔头(一种适宜航海的大船),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
”这说明当时( )A.中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B.远洋航海技术严重落后C.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D.商人无法开拓海外市场20.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 统治者的偏好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 商品经济的发展21.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
这概括描述了当时()A.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 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D. 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22.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A.大批洋货涌入B.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3.李鸿章在奏请设立轮船招商局时你:“各省在沪殷商,或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俱依附洋商名下,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
”这说明设立轮船招商局意在( )A.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B.加强政府对市场垄断C.开创股份制企业模式D.辅助军事工业的发展24.据《钱门塘乡志》载,钱门塘乡的“居民向以花布为生。
同(治)、光(绪)年间,男耕女织,寒暑无间。
迩来沪上设有纺织等厂,女工被夺,几无抱布入市者”。
上述现象说明( )A.传统自然经济走向瓦解B.近代棉纺工业发展迅速C.男耕女织生产分工明确D.列强加大了商品的倾销25. 以下是史料记载,1840—1886 年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B.传统产业在世界占有优势CD.随中西文明交流,饮茶之风在西方盛行26.1908年,芜湖商办明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吴兴周出任总经理,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
该商标能够注册的最有利的条件是( )A.“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思潮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甲午战争后自然经济瓦解的速度加快27.据记载,1913年从国外进口的棉布达到1900万匹,棉纱250万担,但到1919年前后,进口规模锐减到棉布1 400万匹,棉纱130万担。
这主要是由于( )A.已实现了关税自主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C.倡用国货运动有力抵制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8.一战期间,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A. 近代,矛盾错综复杂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D.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9. 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
”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法币改革的实施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D.经济危机的影响30.下面是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简单图示。
图示中两个“低谷点”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的侵略C.法西斯侵华战争的破坏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挤压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32题各13分,33题14分)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时期的管子说:“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说“富国以农”“事本而禁末”。
材料二材料三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重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6分)(3)尽管在古代,农民“春耕夏耘”,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分)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
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宋代的“城市革命”,是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
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材料三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范文澜《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
(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