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案谈如何适用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合集下载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有哪些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有哪些条件

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有哪些条件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1、客观条件:(1)债务人有使自己的财产减少或者负担增加的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

(2)债务人的行为发生在债权成立之后,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3)债务人的行为危害债权。

2、主观条件:(1)如果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为无偿行为,不管债务人或受益人是否有恶意,债权人均可以申请撤销。

(2)如果债务人的行为为有偿行为,则需要受让人具有恶意。

二、合同撤销权和解除权的区别有哪些合同的撤销权与解除权是不一样的,撤销权与解除权的区别:撤销权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1、适用于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时候(如请求撤销因欺诈产生的合同);2、适用于当事人有权反悔的情形(如撤销赠与);3、适用于否定债务人与第三人法律关系的情形(如《合同法》第74条规定的保全撤销权)。

解除权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1、相对人重大违约的时候;2、发生不可抗力的时候;3、当事人主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如《合同法》规定的任意解除权)(1)撤销权适用于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解除权适用于合同(双方行为)。

(2)撤销权行使后,被撤销的法律关系自始消灭;解除权行使后,合同效力原则上自始消灭,但也可以自解除之日起消灭。

(3)撤销权是形成权,宜受除斥期间的限制。

(4)撤销权为法定,解除权分为法定和意定两种。

(5)撤销权分为单纯形成权和形成诉权;解除权原则上是单纯形成权。

三、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享有的对意思表示不真实,但已经生效的合同予以撤销,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权利。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存在因重大误解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撤销权是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解除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或合同。

撤销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探讨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法律概念的核心要素。

一、主体条件撤销权的行使主体通常是债权人,即与相应法律行为或合同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债权人应当具备法定资格,具有诉讼能力,并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在民事诉讼中,撤销权可由债权人自行行使,也可以通过代理人代为行使。

二、主观条件撤销权的行使需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首先,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必须具备撤销的真实意思表示,即对已经成立的法律行为或合同表示真实的撤销意愿。

其次,行使撤销权的当事人必须具备撤销的主观故意,即明确意识到撤销的法律后果,并主动采取行动予以撤销。

三、客观条件除了主体和主观条件外,撤销权的行使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客观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存在撤销的合法事由。

合法事由可以包括欺诈、非法威胁、重大错误、过失、故意误导等。

债权人必须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合法事由的存在,并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判决来确认撤销的有效性。

四、时效性条件撤销权的行使还受到一定的时效性限制。

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撤销权一般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行使。

如果债权人过了合理的时间限制仍未行使撤销权,则可能被认为已经放弃了撤销权,无法继续行使。

因此,债权人在行使撤销权时应密切关注时间限制并尽快采取行动。

五、权益保护条件撤销权的行使应当尊重被撤销方的合法权益。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目的是恢复双方原有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为了损害被撤销方的利益。

因此,在行使撤销权时,债权人应当尽量采取合理、公平的方式,保障被撤销方的合法权益,避免给其造成重大损失。

六、合同约定条件有些情况下,撤销权的行使还受到合同的约定条件的限制。

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来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和限制。

合同约定可以是具体的条件,也可以是一般性的原则,但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

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有哪些

撤销权⾏使的条件有哪些债权⼈选择⾏使撤销权是为了防⽌债务⼈的财产减少⽽导致债权最终不能实现,那么撤销权的概念是什么?撤销权的⾏使条件是什么?接下来由店铺⼩编为⼤家详细介绍。

撤销权⾏使的条件有哪些撤销权的⾏使应具备主观和客观两⽅⾯的条件。

从客观⽅⾯看,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债务⼈有使⾃⼰的财产减少或负担增加的⾏为。

包括放弃到期债权、⽆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

2、债务⼈的⾏为发⽣在债权成⽴之后,并已经发⽣法律效⼒。

如果在债权成⽴之前发⽣上述⾏为,此时债权尚不存在,不能认为该⾏为对债权造成损害。

且债务⼈为上述处分⾏为后债权⼈仍与债务⼈发⽣法律关系,表明债权⼈愿意承担债权不能实现的风险,⾃不得请求撤销债务⼈发⽣在先的⾏为,所以债务⼈的⾏为必须发⽣在债权有效成⽴之后。

同时,债务⼈的⾏为须已经发⽣法律效⼒,如果债务⼈的⾏为未发⽣法律效⼒,或者根本不会发⽣法律效⼒(例如属于⽆效民事⾏为),债务⼈的财产所有权并未发⽣转移,则债权⼈⽆须通过⾏使撤销权保全⾃⼰的债权,⽽可以请求法院宣告债务⼈的⾏为为⽆效民事⾏为。

所以,债权⼈只能撤销债务⼈与第三⼈间的有效⾏为。

3、债务⼈的⾏为危害债权。

债务⼈的⾏为危害债权,是指债务⼈的⾏为会导致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减少,使债权⼈的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

从当事⼈的主观因素来看,应当具备下列⼏个条件:1、如果债务⼈所实施的⾏为为⽆偿⾏为,即合同法第74条规定的放弃到期债权和⽆偿转让财产,不管债务⼈或受益⼈是否有恶意,债权⼈均可以申请撤销。

2、如果债务⼈的⾏为为有偿⾏为,则需要受让⼈具有恶意。

受让⼈恶意,是指受让⼈从债务⼈处获得利益时,已明知债务⼈的⾏为损害债权⼈的债权,⽽不考虑受让⼈是否具有侵害债权⼈的主观恶意。

《民法典》第五百三⼗⼋条【⽆偿处分时的债权⼈撤销权⾏使】债务⼈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偿转让财产等⽅式⽆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期限,影响债权⼈的债权实现的,债权⼈可以请求⼈民法院撤销债务⼈的⾏为。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以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撤销权是指在合同中一方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解除合同的权利。

撤销权的行使需要遵守一系列相关规则和程序,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法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

一、撤销权行使的条件在行使撤销权之前,行使方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首先,行使方必须是合同的当事人,即合同中的一方。

其次,行使方必须证明存在合同违约或其他法定的撤销权行使的事由。

例如,对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存在欺诈行为、合同存在重大瑕疵等情况。

二、撤销权行使的方式撤销权的行使可以采取书面通知、口头通知或其他合法形式。

通常,书面通知是最常见的方式,因为它可以提供证据,确保行使方的权利得到保护。

在书面通知中,行使方应明确说明撤销的原因、依据以及要求对方承担的责任。

三、撤销权行使的期限撤销权的行使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进行。

合同中通常会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限,行使方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对方行使撤销权。

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期限,那么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一般为合同履行完毕后的合理时间。

四、撤销权行使的效力一旦行使方行使了撤销权,该权利即产生效力。

撤销权的行使可以导致合同解除、修订或其他法律后果的发生。

行使方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要求赔偿损失等。

同时,撤销权的行使还可以阻止对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五、撤销权行使的限制撤销权的行使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首先,行使方必须在合理时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放弃了该权利。

其次,撤销权的行使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例如,某些法律规定不允许撤销权行使,或者规定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和程序。

此外,行使方行使撤销权时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滥用撤销权。

六、撤销权行使的效果一旦行使方行使了撤销权,合同即被解除或修订。

撤销权的行使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重大影响。

行使方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已支付的款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

同时,对方也有权要求行使方履行其在合同中的义务。

合同法解释(二) 撤销权的行使

合同法解释(二) 撤销权的行使

合同法解释二---债权人撤销权《合同法》第七十四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第七十五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一款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合同法解释(一)》第二十三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四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只以债务人为被告,未将受益人或者受让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该受益人或者受让人为第三人。

第二十五条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放弃债权或转让财产的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就债权人主张的部分进行审理,依法撤销的,该行为自始无效。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债权人以同一债务人为被告,就同一标的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第二十六条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第三人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分担。

《合同法解释(二)》第十八条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的债权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提起撤销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第十九条对于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交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最高院判例解读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满足的条件

最高院判例解读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满足的条件

最高院判例解读债权人行使撤销权需满足的条件【裁判要旨】1.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撤销权除斥期间为一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算;但最长不超过五年,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开始计算。

【案件基本事实】一、关于某酒店对某商贸中心享有债权的事实2001年10月18日,某酒店(港资企业)与某商贸中心、某公司签署《管理合同》,约定某酒店为某商贸中心、某公司管理案涉综合体;某商贸中心和某公司支付相应管理服务费;该合同有效期内,某商贸中心和某公司应始终维持对综合体全部所有权或其他法律上专有使用和占有权。

2002年8月18日,某酒店与某商贸中心、某公司签订《修改协议》,载明:鉴于某商贸中心已单独获得综合体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及对综合体唯一和排他的全部所有权,同意将《管理合同》中综合体业主由原来的某商贸中心和某公司变更为某商贸中心,由某商贸中心承担《管理合同》中所有业主职责和义务。

在履行《管理合同》期间,某商贸中心、某公司要求终止《管理合同》,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2005年12月9日,某酒店将该纠纷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仲裁解决。

贸仲于2007年4月20日作出《裁决书》(以下称2007年裁决书)后,某商贸中心、某公司分别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裁决书。

人民法院驳回某商贸中心要求撤销2007年裁决书的申请;就某公司申请撤销的案件,人民法院裁定,认为仲裁案件可以由贸仲重新仲裁,故裁定中止撤销程序,并书面通知贸仲。

贸仲收到通知后于2008年6月20日书面答复同意对该仲裁案件重新仲裁,据此,人民法院裁决终结撤销程序。

贸仲于2010年3月15日作出《裁决书》(以下称2010年裁决书),裁决某商贸中心向某酒店支付拖欠款项、预期损失及相关损害赔偿金等共计4750911.71美元;如逾期违约,应支付利息。

某酒店于2010年6月向人民法院递交《执行仲裁裁决申请书》,申请强制执行2010年裁决书;该院于2010年6月25日受理该申请。

撤销权是怎么规定的(撤销权的概念及行使的条件)

撤销权是怎么规定的(撤销权的概念及行使的条件)

撤销权是怎么规定的(撤销权的概念及行使的条件)撤销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一、概念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性质撤销权为实体法上的权利;撤销权为附属于债权的权利;撤销权是一种综合性权利,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性质。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财产并无直接支配的权利,只能对债务人请求给付,债务人得自由支配其财产。

但当债务人与他人实施其中一种行为,使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因而害及债权人的利益,致使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情形时,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撤销债务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使债权得到确保。

三、成立要件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因债务人所为的行为系无偿行为抑或有偿行为而有不同。

在无偿行为场合,只需具备客观要件;而在有偿行为的情况下,则必须同时具备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应注意的是,在具体判断是否构成诈害行为时,通常理论上所说的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仅应作为一般论,不应机械地套用。

应当对行为的主观状态、客观状态以及行为的效果等因素全面把握,进行有机的综合的判断。

(一)客观要件《民法典》(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债权人可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一是放弃到期债权的行为;二是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三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行为。

另外,债务人放弃其未到期的债券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恶意延答孝长到期债权大地的履行期的行为,债权人可以撤销。

依规定,对于《民法典》第585条规定的“明显不合理的低价”,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予以确认。

转让价格达不到交易时交易地的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格70%的,一般可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对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30%的,一般可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

合同法撤销权规定

合同法撤销权规定

合同法撤销权规定合同法撤销权规定为题合同法是我国民法典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调整和规范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

合同法中规定了撤销权,即合同当事人因为某种原因,有权解除合同或者要求合同无效。

合同法对撤销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合同法中撤销权的内容和适用条件。

一、撤销权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撤销权是指合同当事人根据法定的理由,有权解除或者要求合同无效。

合同法中规定了三种撤销权:撤销权、解除权和要求合同无效权。

1. 撤销权:指一方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的权利。

撤销权通常适用于因合同形成缔结的过程中存在重大瑕疵或者损害合同当事人利益的情况。

2. 解除权:指一方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解除权适用于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

3. 要求合同无效权:指违反法定规定缔结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定情况要求合同无效。

要求合同无效权适用于合同内容涉及违法、违背公序良俗或者违反合同法强制性规定等情况。

二、撤销权的适用条件依据合同法的规定,撤销权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行使。

以下列举了常见的撤销权适用条件:1. 一方当事人实施欺诈、威胁、恶意串通等行为,导致合同产生的情况;2. 合同当事人与无权代表的人签订合同,或者违背法定程序的签订合同;3. 合同是在对方在违反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强制签订的;4. 合同内容与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产生冲突的情况;5. 合同中涉及犯罪、违法行为的情况;6. 其他法律明确规定的撤销权适用条件。

三、撤销权的行使方式和效力一方当事人要求行使撤销权,通常应当书面通知对方当事人,并注明要求解除合同或者要求合同无效的具体事由。

在接到通知后,对方当事人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撤销权的行使不需要取得法院的支持,但当事人可以根据情况将争议提交法院处理。

一旦撤销权行使成功,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退回已经履行的义务,同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论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论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论撤销权行使的条件撤销权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危害债权的行为得以通过诉讼程序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由于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财产无直接支配权,而债务人对自己财产的自由支配常会影响其责任能力,进而影响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为避免因债务人的行为给债权人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当债务人的行为危及债权时,需赋予债权人撤销权,撤销债务人的不当处分行为。

撤销权源于古罗马法中的“废罢诉权”,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各国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在大陆法国家,通常将撤销权分为破产法上的撤销权和破产法外的撤销权。

我国破产法上的撤销权在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中就有明确规定,而破产法外的撤销权直到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颁布才有了法律上的依据。

由于撤销权在我国确立较晚,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讨论得甚少,本文试图对撤销权的行使条件问题主要从实务的角度略表管窥之见。

一、主体条件-关于债权人的债权撤销权行使的主体是债权人,但并不是任何债权人对债务人侵害债权的行为都享有撤销权。

换句话说,撤销权的行使往往是由债权的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债权的债权人,能否以及如何行使撤销权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对撤销权行使主体问题确定关键在于对债权性质及范围的确定。

撤销权设立的目的在于回复债务人的清偿能力,从而保障债权不因债务人的不当处分财产的行为而难以实现。

从这一角度看,能够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的债权一般情况下应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是该债权须以财产给付为标的,只有以财产给付为内容的债权方存在撤销权的问题,以劳务、身份等为标的的债权转化为损害赔偿之债时,债权性质已发生变化,当可行使撤销权;二是债权无物的担保。

设有抵押、质押等物之担保的债权,因其清偿不致于因债务人财产之减少而受到影响,一般债权人亦不能行使撤销权。

以上及依撤销权设立宗旨出发所作当然之推导,应无疑问,但下属几个问题却值得讨论:1、担保人能否行使撤销权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合同法》第24条的规定将撤销权的行使主体限定为债权人,仅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担保人并不属于债权人的范畴。

合同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合同撤销权行使的条件

合同撤销权行使的条件合同撤销权是指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恢复原有权利关系的一种权利。

在合同关系中,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或出现重大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然而,要行使合同撤销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本文将探讨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首先,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之一是存在合同违约行为。

合同的违约是指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

例如,甲方未按时支付货款或者乙方提供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都可以被视为合同违约行为。

只有当合同一方存在严重违约行为时,另一方才有权行使合同撤销权。

其次,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之二是违约后通知对方补正或采取相应措施的期限。

当一方发现对方存在违约行为时,应当及时通知违约方进行补正或采取相应措施。

通知的方式可以是口头通知、书面通知或者其他合适的方式。

通知的内容应明确指出对方的违约行为,并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进行补正。

只有在合同一方未在通知的期限内补正违约行为或采取相应措施,另一方才有权行使合同撤销权。

另外,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之三是违约后合理期限。

合理期限是指合同一方要给予对方合理的时间来进行补正或采取相应措施。

衡量合理期限的标准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具体情况以及行业惯例来确定。

如果违约方在合理期限内未进行补正或采取相应措施,另一方就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

最后,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之四是无需承担过多损失。

即行使合同撤销权的一方不应因撤销合同而承担过多的损失或不合理的代价。

合同撤销是为了恢复原有的权利关系,如果行使合同撤销权会给一方造成过多的损失,另一方行使合同撤销权的权利可能会受到限制。

总结起来,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包括存在合同违约行为、违约后通知对方补正或采取相应措施的期限、违约后合理期限以及无需承担过多损失。

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合同的一方才有权行使合同撤销权,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然,在具体行使合同撤销权时,还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合同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进行判断和处理。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撤销权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或决策时,具备撤销该活动或决策的权力。

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是一套能够保证该权力正当有效发挥作用的准则。

下面将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地介绍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

首先,撤销权行使必须符合法律法规。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准则,具备最高的权威性。

在撤销权行使中,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操作。

这意味着在行使撤销权之前,人们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了解和研究,并确保自身行为与之相符合。

这样做可以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为撤销权的行使提供了保障。

其次,撤销权行使需要具备一定的程序性规定。

程序的规定可以保证撤销权行使的公平、公正性。

在撤销权行使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确保每一个相关利益方都有机会参与和表达意见。

比如,在组织决策的撤销权行使中,可以设立一个撤销权审议委员会,由各方代表组成,对相关决策进行评估和讨论,最终决定是否撤销。

这样可以避免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的情况发生。

另外,撤销权行使还需要依靠相关的证据和数据支撑。

撤销支持的根据必须是可信、有说服力的。

在撤销权行使中,人们应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和证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样才能有效地证明需要撤销的决策或活动存在缺陷或不合理之处,为撤销权的行使提供充分的理由。

除此之外,撤销权行使还需要考虑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利益平衡。

撤销权的行使可能会影响到一系列的利益方,他们的合理诉求和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决策撤销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合理的平衡。

同时,也需要征求专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找到最佳的权衡方案。

最后,撤销权行使需要及时和透明地进行。

撤销决策应该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确保及时纠正错误和扭转不良局面。

同时,撤销决策的执行过程应该公开透明,让相关利益方能够了解决策的背景和原因。

透明的决策过程可以增加公信力和可信度,为撤销权的行使赢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同。

综上所述,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规则是确保该权力行使正当有效的重要准则。

撤销权的行使规则

撤销权的行使规则

撤销权的行使规则
1. 你得知道,撤销权可不是随便用的哦!比如说,小明本来答应把东西卖给小李,后来又反悔了,这时候小李能随便行使撤销权吗?当然不是啦!得看具体情况呢。

2. 撤销权的时间很重要呀!就像跑步比赛有规定时间一样。

比如小张发现自己被骗签了合同,那他可得赶紧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撤销权,不然过了时间就没机会啦,那多可惜呀!
3. 还有啊,行使撤销权得有正当理由呢!可不是你想撤销就撤销的哟。

就好比你不能无缘无故就说人家东西不好要退货呀。

你说对不对?
4. 嘿,别忘了,行使撤销权也是有范围限制的哟!不能啥都撤销呀!像小王借给别人钱,就不能随便把所有相关的事都撤销了,得符合规定才行呢。

5. 撤销权的行使也得讲规矩呀!不能乱来的。

比如说,小赵和别人谈生意,他要是乱行使撤销权,那生意伙伴不得生气呀,这可不行!
6. 哎呀,要注意哟,撤销权不是想用几次用几次的!这可不像你吃零食,可以随便吃。

比如小马滥用撤销权,那可就不对啦,会有麻烦的哟!
7. 大家可都得记好了,撤销权要是用得好,那能解决大问题,但要是用不好,那可就糟糕啦!就像一把双刃剑,得好好把握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撤销权的行使有很多讲究和规则,大家一定要清楚了解并正确运用,才能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呀!。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合同撤销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撤销已经订立的
合同。

在法律上,合同的撤销权是受到一定限制和条件的,合同范
本专家在起草合同范本时需要考虑以下条件:
1. 合同存在瑕疵,合同范本中需要明确规定,合同的撤销权只
有在合同存在严重瑕疵或违法情况下才能行使。

这些瑕疵可能包括
虚假陈述、欺诈行为、重大误解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况。

2. 行使时效性,合同范本中需要规定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时效性,即合同当事人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行使撤销权,超过规定的时限则
无法行使。

3. 通知义务,合同范本中需要明确规定,在行使撤销权时,合
同当事人需要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明确说明撤销的理由和要求。

4. 补偿责任,合同范本中需要规定在行使撤销权后,对方是否
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责任,以及补偿的方式和标准。

5. 法律适用,合同范本中需要明确规定合同撤销权的法律适用
范围,即适用于哪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以上条件是合同范本专家在起草合同撤销权相关条款时需要考虑的重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解除协议书的撤销与撤销权行使条件

解除协议书的撤销与撤销权行使条件

解除协议书的撤销与撤销权行使条件尊敬的各位合作伙伴:根据我们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开展合作事宜。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决定解除该协议。

在签署本协议时,我们也要留下一定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特此书写此《解除协议书的撤销与撤销权行使条件》。

首先,我方郑重声明,未经双方互相同意,本协议无法解除。

我方有权在以下条件满足时撤销解除协议书。

第一,对方违反协议条款。

如发现对方严重违反协议条款,给我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声誉损害,我方有权撤销解除协议书,并追究对方法律责任。

违反协议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合同违约、恶意破坏、盗窃商业机密等。

第二,协议变更。

如果协议的执行情况、市场环境或政策发生重大变动,导致原协议无法继续有效执行的,双方应重新协商和修改协议内容,以保证双方权益。

在协商期间,解除协议书暂时被撤销,双方继续按照原有协议履行义务,直至达成新的协议。

其次,我方行使撤销权应符合以下条件:第一,书面通知。

我方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解除协议的决定,并在通知中明确解除的原因、时间和具体条款。

通知应以挂号信、快递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确保对方能够及时收到。

第二,通知期限。

我方解除协议书的通知应提前合理期限,确保对方有时间了解和准备应对解除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通知期限不少于30个自然日。

第三,解除后的协议执行。

一旦解除协议书被撤销,双方应恢复按照原协议履行义务,并遵守解除协议书撤销前的各项约定。

双方应以诚信合作的态度,积极恢复合作。

最后,为了确保解除协议书的撤销以及撤销权的行使条件的有效性,双方应遵守以下共同约定。

第一,争议解决。

对于解除协议书的撤销以及撤销权行使条件的解释和执行,如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双方同意提交相关争议到协议签订地所在地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并接受最终仲裁结果的裁决。

第二,保密义务。

双方应对本协议的内容及相关商业机密严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或披露,以保障双方的商业利益。

撤销权规定

撤销权规定

撤销权规定撤销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利,它允许公民在合法程序下向法院申请撤销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仲裁或决定等。

撤销权旨在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

以下是有关撤销权的规定。

首先,撤销权的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包括:原裁判、仲裁或决定涉嫌违法、违纪或存在其他类似情形;公民提出撤销申请的时间限度不超过法定期限;申请撤销的公民具有合法的申请资格等。

这些条件旨在确保撤销权的正当性和限制其滥用。

其次,撤销权的程序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提出撤销申请需向相应的法院递交申请书,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证明材料。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受理,审查申请材料,并依法组织听证或庭审等程序。

在此过程中,法院会充分保障公民的申请权利,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处理申请事项。

第三,撤销权的效力与限制。

一旦撤销申请被法院受理,原来的裁判、仲裁或决定将被暂时停止执行,直到法院做出最终裁决。

如果法院认定申请撤销的事项具备撤销条件,将对原来的裁判、仲裁或决定进行撤销,恢复原案件的审理。

然而,撤销权并非无限制的,它具有时间限制和特定的法定程序。

公民在撤销申请后,需尊重法院的审理程序和结果,并充分合作配合法院的工作,以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法治。

撤销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保护权利,确保了公民对于违反法律的裁判、仲裁或决定的监督和申辩的权利。

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司法行为,增加了司法公正和透明度。

然而,同时也需要警惕其滥用的可能性,对于恶意撤销申请或滥用撤销权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

只有在明确的法律规定和限制下,撤销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法律秩序。

撤销权的行使需要什么条件

撤销权的行使需要什么条件

撤销权的⾏使需要什么条件在我们⽣活中,如果出现什么情况,思考之后,债权⼈会⾏使撤销权,以此来保护⾃⼰的权益,权利和义务是相平等的。

那么,撤销权的⾏使需要什么条件?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些有关于这⽅⾯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撤销权的⾏使需要什么条件(⼀)债权⼈对债务⼈享有合法有效的债权这是债权⼈⾏使撤销权的前提和基础。

债权⼈⾏使撤销权时,债权⼈的债权已经有效成⽴,且不具有⽆效或可撤销的因素。

另⼀⽅⾯,债权必须在债务⼈的处分⾏为发⽣之前就已经有效存在。

(⼆)债务⼈实施了⼀定处分财产的⾏为债务⼈处分财产⾏为是撤销权产⽣的主要条件,没有此条件也就没有⾏使撤销权的必要。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三⼗⼋条规定债务⼈处分财产的⾏为具体包括以下三类:1、放弃到期债权。

就是说,债权到期后明确表⽰免除债务⼈的债务;2、⽆偿转让财产,如将财产赠与他⼈;3、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如将价值30万的汽车故意以8万价格卖掉。

(三)债务⼈处分财产的⾏为已经发⽣法律效⼒1、如果债务⼈的⾏为并没有成⽴和⽣效,或者属于法律上当然⽆效的⾏为,或该⾏为已经被宣告⽆效等都不必由债权⼈⾏使撤销权。

2、财产已经或将要发⽣转移,债权⼈才能⾏使撤销权。

(四)债务⼈处分财产的⾏为有害于债权⼈的债权这是债权⼈撤销权构成的⼀个重要判定标准。

判断债务⼈的⾏为是否有害于债权,⼀般要从以下⼏个⽅⾯考虑:(1)债务⼈的⾏为是否导致其财产减少。

如果债务⼈的⾏为并未减少其财产,例如有充分对价的买卖、互易、租赁、借贷,则不构成有害于债权的⾏为。

(2)债务⼈财产的减少是否导致债务⼈⽆资⼒。

如果债务⼈之⾏为虽然导致其财产减少,但并未达到债务⼈没有清偿资⼒的程度,即⽆资⼒状态时,则不能说该⾏为有害于债权。

(3)债务⼈⾏为与⽆资⼒之间具有相当的因果关系,否则其⽆资⼒系由其他原因引起,则不发⽣撤销权。

所谓因果关系,即债务⼈的⾏为⾜以导致其⽆清偿资⼒即可。

根据上述条件进⾏判断,如果债务⼈实施处分财产⾏为后,已经不具备⾜够资产清偿债权⼈债权的能⼒,致使债权⼈的债权难以实现或者完全不能实现,该⾏为是有害于债权的⾏为,如果债务⼈仍有⼀定资产清偿债务,不能认为债务⼈⾏为有害于债权。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有哪些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有哪些

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有哪些当债务人行使了一定的消极行为导致财产损害时,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与他人实施某种行为,使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因而害及债权人的利益,致使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情形。

接下来,由法网我为大家带来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有哪些的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一、撤销权的条件1、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与他人实施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危害债权的实现时,中请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与他人实施某种行为,使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因而害及债权人的利益,致使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情形。

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申请。

2、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与他人实施某种行为,使其作为债权担保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因而害及债权人的利益,致使债权有不能实现的危险情形。

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撤销债务人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使债权得到确保。

二、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有哪些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合法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2.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包括实施了处分财产的积极行为(无偿转让或明显低价)或者实施了放弃债权的消极行为;3.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有害于债权;4.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5.撤销权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行使。

三、可撤销的债权债务关系1、非法债务,所谓非法债务,常见的主要有赌债、因婚外情暴露或被他人拿捏了把柄后被胁迫写下的欠条等本不存在的、虚无的债务。

对于这种情况,法律又是如何规定的?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无效。

2、无效的民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解中的撤销权利

解中的撤销权利

解中的撤销权利解中的撤销权利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方当事人有权利对已经表示的解进行取消或废止的权力。

这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确保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本文将讨论解中的撤销权利的相关问题。

一、撤销的适用条件在解中的撤销权利中,有一些特定的条件和限制。

首先,撤销权利仅适用于解中的确定期限和不可抗力情况下。

当一方当事人在签署解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撤销解,这通常要求是在解生效之前。

而在不可抗力情况下,如果出现了无法预测、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或社会事件,当事人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使撤销权利。

其次,当事人在行使撤销权利时需符合协议中明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例如,解的撤销可能需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当事人,并在一定时间内提出。

此外,一些合同可能还规定了对方当事人的通知方式和期限。

最后,撤销权利的行使应当是公正和诚信的。

当事人应当以真实的原因和合法的目的行使撤销权利,而不是滥用权利或为了不当获利而撤销解。

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

二、撤销的影响和后果撤销解的行为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和后果。

首先,解的撤销将使双方当事人重新回到了合同的状态,即合同的效力将被恢复。

这意味着当事人需要遵守合同的各项约定和义务,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解的撤销还可能导致其他相关合同的变化或调整。

例如,如果解涉及到的是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同,在解撤销后,供应商可能需要重新安排生产和交货计划,客户可能需要重新调整采购计划。

此外,撤销解行为还可能引发其他法律争议和纠纷。

当事人在行使撤销权利时,应当谨慎并充分考虑后果,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

三、撤销权利的保护和救济途径当事人在行使撤销权利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争议。

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法律提供了一些救济途径和保护机制。

首先,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法律救济。

如果对方方当事人不同意撤销解,或者撤销请求被拒绝,当事人可以向相关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官的裁决和支持。

合同法行使撤销权

合同法行使撤销权

合同法行使撤销权合同法行使撤销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已经订立的合同,并追回已经履行的合同效果。

本文将介绍合同法行使撤销权的法律原则、申请撤销权的条件、撤销权的效力以及撤销权的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合同法行使撤销权的法律原则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已经订立的合同。

撤销权的行使应当遵循自愿原则、等价原则、平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基本法律原则。

要申请撤销权,当事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基于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或者基于重大错误,例如对标的物的性质、数量、价值等的误解。

其次,撤销请求必须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一般为一年。

最后,合同实施给当事人造成了重大损失或者重大不利影响。

当事人行使撤销权的效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合同被撤销之后,各方的合同义务自始不存在,双方应当退还已经履行的合同效果。

另一方面,在合同被撤销之后,各方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因订立、履行、解除合同所遭受的损失。

行使撤销权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出撤销请求,并提交相关证据。

其次,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

最后,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做出裁决。

当事人可以根据法院的裁决进行进一步的执行或申诉。

总之,合同法行使撤销权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已经订立的合同,并追回已经履行的合同效果。

行使撤销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在一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

撤销权的行使具有较大的效力,可以退还已经履行的合同效果,以及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行使撤销权的程序相对复杂,但是通过合法途径可以实现维权目标。

这是合同法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维护合同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同法行使撤销权,可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本案谈如何适用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案情]原告沛县金贸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沛县金贸公司)。

被告刘德固。

2003年1月22日,原被告双方订立借款协议,约定被告刘德固向原告沛县金贸公司出借13万元,期限6个月,为无息借款。

同时双方商定以原告方金贸广场46幢11号房抵押,原告向被告出具了13万元借据以及11号房买卖合同和279956元的房款收据。

2003年1月24日,双方又订立7万元借款合同,约定由被告向原告出借7万元,期限6个月,为无息借款,以原告方33幢3号房抵押。

原告向被告出具了7万元借据以及3号房买卖合同和220059元的房款收据。

上述抵押是以房产买卖的形式确立的抵押关系,原告为被告开具了两份房款收据,被告实际上并未付款。

被告刘德固在7万元借款合同中并未向原告出借7万元。

两份抵押合同也均未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对13万元的借款形成,双方存有分歧。

原告主张是原告欠李申斌借款6万元及利息15000元,欠刘保良借款5万元以及被告即将出借的7万元借款利息5000元构成。

被告刘德固则主张李申斌和刘保良均同意将其享有的6万元借款本息和5万元借款本息转归被告所有,原告同意后,接收了上述二人的债权凭证,才向被告出具的13万元借据。

对上述主张双方均无证据向法庭提供。

原告主张13万元的借款合同为可撤销合同,主要理由是刘保良的5万元借款已经偿还,原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同意转归被告享有,属重大误解。

因为在债权债务转移时,刘德固已声明,刘保良的5万元借据已丢失,而该借据目前在原告手中,足以证实5万元已经偿还。

对其向法庭提交的刘保良的5万元债权凭证和刘德固书写的借据丢失证明,被告辩称,在债权转移时,原告已对两份债权的真实性作了严格审查,不然也不会让被告出具丢失证明,并且在此前后,无论是刘保良还是刘德固均未从原告手中领取5万元借款。

证人刘保良出庭证实了上述观点。

庭审中,原告对归还刘保良5万元借款的主张有以下几点不能作出详细陈述:1、是债权转移之前还是之后偿还的5万元,不清楚;2、是交付给何人的,不清楚;3、是何人将债权凭证交付原告的,不清楚;4、是原告方何人经办的还款手续,不清楚;5、款项是通过公司财务支出还是公司个人支出,不清楚;6、债权凭证是保存在公司财务帐还是个人手中,不清楚。

[裁判要点]沛县人民法院认为,原、被告双方的两份借款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均应受到合同的约束。

被告持有13万元的借款凭证,原告对其真实性持有异议,但未能举证证明。

其主张是由李申斌借款本息,刘保良借款本金和刘德固7万元借款利息组成,被告不予认可,且对李申斌借款计算利息,对刘保良借款不计利息,而在刘德固即将出借的7万元约定无息的情况下,预提5000元利息的主张,不合常理,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没有利息计算的约定,双方对利率约定标准表述不一,即使按沛县金贸公司陈述的标准计算,也不能计算出5000元的利息。

因此,13万元借款中并不包括7万元的借款利息,本院据此认定双方13万元的借款关系依法成立,刘德固依法享有债权人资格。

原告主张该借款合同为可撤销合同,主要理由是13万元中的5万元已经偿还,但通过庭审查明,在债权转移时,原告已对两笔借款的真实性进行了审查,在刘德固缺失有关债权凭证时,让其出具丢失声明,沛县金贸公司认为已将刘保良的5万元借款由公司会计胡明波还给刘德固,并收回了借据,但沛县金贸公司不能说明会计胡明波还款是受公司何人指派,胡明波用于还款的5万元的来源,胡明波还款的过程,5万元还款是否已记入公司帐目。

沛县金贸公司与刘德固办理债权转让手续时,沛县金贸公司对刘德固声明借据丢失并无异议,而在此之后,原告方持有了刘德固的丢失声明,更不会对一份有瑕疵的债权凭证履行付款义务,且原告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原告也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已归还了50000元借款,对原告主张的刘保良5万元借款已经偿还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主张的13万元借款合同为可撤销合同的第二个理由是被告许诺向原告出借7万元,原告才同意向被告出具13万元借据,对此观点,被告不认可。

从证据分析,13万元和7万元属两个独立的借款合同,无书面证据证明7万元借款的交付是13万元借款合同成立的先决条件,所以原告的该主张,本院也不予支持。

综上,原告无证据证明13万元借款合同具有法律规定的可撤销事由,原告要求撤销上述合同的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原告主张7万元借款合同属可撤销合同的理由是被告未按合同约定向原告出借7万元,但该行为应属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而不是法律规定的可撤销事由,原告可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

现原被告双方均不愿履行该合同,所以该借款合同可以解除。

综上,该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二顶之规定,于2005年4月5日作出(2004)沛民二重字第22号民事判决:一、解除原被告双方70000元的借款合同及抵押合同;二、驳回原告要求撤销130000元借款合同的诉讼请求;三、双方签订的以原告所有的金贸广场46幢11号房作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不生效;四、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沛县金贸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称在上述债权债务转移过程中,上诉人是在不知刘保良的5万元借款已经清偿的情况下,错将5万元借款转归刘德固所有,属重大误解。

双方约定借款利率2.5%,显失公平。

13万元和7万元两笔借款合同依法应当撤销;两份抵押合同未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应属无效。

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1、关于5万元借款是否偿还的问题。

金贸公司认为已将刘保良的5万元借款由公司会计胡明波还给刘德固,并收回了借据,但金贸公司不能说明会计胡明波还款是受公司何人指派,胡明波用于还款的5万元的来源,胡明波还款的过程,5万元还款是否已记入公司帐目。

而在金贸公司与刘德固办理债权转让手续时,金贸公司对刘德固声明借据丢失并无异议,因此,金贸公司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能证明5万元借款已经偿还的事实,可待提供充分证据后再行主张权利。

2、关于13万元借款和7万元借款的关系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生效和解除的条件,虽然13万元和7万元的合同是同一天签订的,但不能证明金贸公司是以借款7万元为条件同意进行债权转让的,况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债权转让无须债务人同意。

因此,7万元的借款合同并不是13万元借款合同的生效或解除条件,也不属于撤销合同的法定事由。

3、关于13万元的借款是否包括7万元的借款利息问题。

金贸公司认为13万元的借款中包括7万元的借款利息5000元,但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没有利息计算的约定,在二审庭审中双方对利率约定标准表述不一,即使按金贸公司陈述的标准计算,也不能计算出5000元的利息。

因此,13万元借款中并不包括7万元的借款利息。

4、关于利率是否显失公平的问题。

金贸公司认为双方约定借款利率2.5%,显失公平。

但双方对利率约定表述不一,即使利率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的规定,利率约定过高也不是显失公平应予撤销的法定事由。

综上所述,中院认为,上诉人请求撤销13万元借款合同的理由无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均不能成立,因此,其撤销13万元借款合同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

原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在本案二审中,刘德固将7万元借款合同的相应手续退还给金贸公司,本院予以确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于2005年7月20日作出(2005)徐民二终字第384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本案涉及民商法理论中的撤销权制度,如何适用撤销权的行使条件是审理这类案件最常遇到的问题。

撤销权是民商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依据我国《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撤销权依主体不同,可分为民事行为当事人的撤销权和民事行为关系人的撤销权两类。

民事行为当事人的撤销权是指法律规定只能由实施该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或一方享有并行使的撤销权,非民事行为当事人不得行使,通常表现为实施一定民事行为的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或实施行为时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明显不公平,一方当事人形成的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对该行为予以撤销的民事权利。

此类撤销权根据合同性质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销权,可撤销合同,则是指因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使已生效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该类合同无需依靠第三人的主观态度,它具有如下特点:1、可撤销的合同中行为人意思与表示有瑕疵,可撤销合同在未被撤销之前仍然是有效的。

2、可撤销的合同须由撤销权人主动行使撤销权来实现。

3、合同具备有可撤销的原因,大体为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入之危五种情形。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不符合生效要件的规定,其效力是否发生尚未确定,有待于其他行为而使之确定的合同,该合同效力处于悬而未决状态,其效力取决第三人(承认权人)的主观态度,第三人认可则合同生效,拒绝认可则归于未生效。

民事行为关系人的撤销权,是指由民事行为当事人以外的、与该当事人或者该民事行为有某种法律上关系的人行使的撤销权。

通常表现为当债务人放弃对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原告的诉讼请求是要求撤销与被告签订的借款合同,我国合同法规定只有具备以下撤销事由的合同,当事人才能请求撤销合同: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本案不存在显失公平、胁迫等因素,原告主张被告采取欺诈手段、且有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所谓欺诈是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订立合同,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

其构成条件为:1、主观上欺诈方有欺诈的故意。

所谓欺诈的故意是指欺诈的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被欺诈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欺诈行为必须是故意实施的,过失并不构成欺诈。

2、客观上欺诈方实施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欺诈行为,即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另一种是消极的欺诈行为,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3、在因果关系上,对方因欺诈而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首先对方因欺诈而陷入错误认识;其次对方基于错误认识而作出意思表示。

原告主张被告欺诈其提供的证据均不具备上述条件,故不能支持其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