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革命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革命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革命及其影响中国历史上三大革命是指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它们分别发生在清朝、民国和近代史的时期。

虽然它们之间在时间上相隔了一段时间,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推翻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推进现代化和近代化的社会进步。

这三次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三个重要节点。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这三次革命及其影响。

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发生,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和美洲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有关系。

同时,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剥削,中国社会的矛盾与不平等日益加剧,导致农民起义武装的兴起。

太平天国的主要领袖太平天子洪秀全,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口号,试图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自己的王朝。

太平天国时期,除了政治上的变革,还涉及到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变革,如儒学的延续被取代为天理教,推行平均分田制度等。

但由于领袖太平天子的失误和社会矛盾的复杂性、议论不一等问题,导致太平天国的失败。

太平天国的影响,在于它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败和剥削,为后来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启示。

同时,太平天国也引起了对天命思想的重新思考,推动了思想上的变革。

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朝政府的腐败和垂危。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在孙中山领导下,中国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涉及同样多方面的改革,如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

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了新的政治体制和法制,如国会制度、宪政制度和地方自治。

此外,辛亥革命还推进了教育现代化、改善了女性权利、加速了经济现代化等方面的进程。

辛亥革命的实现,前后经历了多年艰苦奋斗的历程,但是,它的主要武装力量是辛亥革命军,其组织、动员、指挥等方面的经验,为国共两党在以后的抗战中牢牢地掌握了华北战争的主动。

三、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发生在五四运动前的一场文化革命,它是中国现代文化思潮的最早表现之一,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化的时代。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这是《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浩浩乾坤》。

发生在清朝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究竟是“为祸”还是“为福”?值得我们深思。

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运动前期)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准备(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外民族矛盾,外部原因)。

②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本国封建统治和剥削,国内阶级矛盾,主要原因、根本原因)。

③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各地群众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④西方宗教的影响(外部原因)。

(2)准备: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组织,作了思想、理论、组织上的准备。

(洪秀全利用和改造基督教,把“拜上帝教”作为农民起义的工具,说明了农民阶级不是先进阶级,提不出先进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前期斗争经过(1)金田起义:1851年1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军名“太平军”,国号“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永安五王口诀:杨东萧西冯南韦北石为翼东王节)。

(3)北上转战:①北上途中发布《奉天讨胡(清朝统治者)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②冯云山(全州)、萧朝贵(长沙)相继牺牲;③攻克武汉(太平军攻占的第一个省城)。

(4)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5)走向全盛:①北伐:目的在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北代虽然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打乱了清政府围攻天京的计划。

②西征:目的在于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征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大片地区,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民课件:专题二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Word含解析

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人民课件:专题二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Word含解析

考点一
考点二
2.太平天国的乌托邦实验 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不能不与自己的理想 恰恰相反。按照一种人工设计的社会模式来建构社会是危险的,设计得越细,危险 性越大。《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 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核心论点:太平天国运动构建的理想社会与社会实践结果相背离;《天朝田亩制度》 追求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理想天国,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实践证明, 任何社会运动或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信息提取:《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两者 是对立统一的:前者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后者主张在近代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一
考点二
探究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曾国藩和湘军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 郎。1853年,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 “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 作为思想武装;以抢劫掳掠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 等地主知识分子。
1856年,___天__京__事__变___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考点一
考点二
3.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①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 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 的思想结晶;是农民____________的空想。 (2)后期:《资政新篇》(18平59均年主)。义 ①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 ③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____________色彩的改革方案。缺乏相应的 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资境本,主未义能真正推行。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理解升华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不是民族矛盾。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封建专制和封建生产关系占支配地位。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
2.纲领
(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___________所有制的愿望。
二、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
(1)条件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__________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
(2)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从这一意义上说,农民起义不应归属民主革命的范畴。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40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之后,不可避免地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主题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如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无法保持内部团结,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思维拓展 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返回
(1)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
立了总理衙门,它的设立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
交,使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2)主张同外国侵略者“尽心议和”的政治派别掌握了清朝的
政权。1861年,咸丰帝病逝后,慈禧太后勾结奕 发动政
变,控制了清政府的实权。 (3)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
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
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②。
揭示了从初期的“毁儒”到后期 “尊儒”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后 期洪秀全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持政权
返回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进行
“社会革命”的。为什么“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
太平天国运动
一史料探史——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及评价
返回
史料一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①。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
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
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②。
史料二 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和观念的更新。
返回




把握主流·辐射多元
返回
重难点一
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⑦。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知 识 研 读 考点整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影响,意 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辨别与评判能力。太平天国运 动不但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颁 布了《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近代化意识的文献。同时, 太平天国运动转战南部大半个中国,长达14年,破坏了 南方某些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而且《天朝田亩制度》的 有些内容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由此可见,最符合笔记中 评价内容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 【答案】A
知 识 研 读 考点整合
4.失败的主要原因 (1)阶级局限: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 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②从政治上看,农民 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③从思 想上看,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多是用迷信的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④从组织 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 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就说明了这一 点。
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
(3)全盛 ① 北伐 虽遭失败,但沉重打击了 清王朝 在北方的统治。 ②西征的胜利,为太平天国提供了可靠 的根据地和 物质基础 。 ③ 天京突围 的战斗,打垮了清军江北、 江南大营。
知 识 研 读 知识梳理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提出了废除 封建地主阶级 土地所有制。 a.不论男女,按人口 平均分配 土地。 b.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 国库 。 ②目的:试图在 小农经济 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③评价 a.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 封建土地所有制 的 愿望,是农民 反封建 斗争的思想结晶。 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 社会财富,以求人 人平等,是农民 平均主义 的空想。
知 识 研 读 考点整合
2.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 的主要任务,因而这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 战争,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时代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2)受到西方影响,从“拜上帝会”的创立,到洪仁 玕提出《资政新篇》,都具有西方色彩。 (3)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 (4)在国际上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辛亥革命的比较

有关辛亥革命的比较

1.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
⑴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⑵都制定了革命纲领
⑶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
⑷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
⑸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2)组织形式不同:
太平天国利用旧式宗教组织“拜上帝会”;
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3)革命性质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是旧式农民起义;
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斗争结果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王朝,但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郡主专制制度。

2.国民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
(1)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任务相同:反帝反封建
(2)功绩相同:都获得巨大功绩
(3)结果相同:最终都失败了。

(4)失败原因相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镇压。

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知识梳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政治史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总结一.时期:太平天国运动1.时间及过程: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1851 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通过北伐、西征。

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 年同年,天京(现在南京)变乱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由盛转衰。

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失败原因①主观战略上的失误。

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2.太平天国两大文件(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2)《资政新篇》内容:①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民众选举。

②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技术发明。

③文教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

评价:是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是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④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二.时期: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时间:1894 年 7 月开始到 1895 年 4 月结束。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
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
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 含着历史的必然。
3.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
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பைடு நூலகம்为革命对 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干王指的是谁?“他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
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2)如果有人支持,他的主张能“付诸实施”吗?为什么?
提示:(1)干王指的是洪仁玕。表现是他在《资政新篇》中主
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2)不能,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
害„„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抗清朝腐朽,没有一点建设 的苗头。太平天国是魔鬼的化身,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 物。”孙中山评价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 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又一 个封建王朝而已。”毛泽东评价太平天国:“洪秀全是中国 近代向西方探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提示:(1)黎元洪 (2)否定君主专制;袁世凯 (3)A
2.【知识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 干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 全。他很了解英国及欧洲列强之所以强盛的奥秘,„„但是 他是孤立的,没有人来支持他付诸实施。其他诸王及领导人 都出征在外。他说,他深知这些措施的必要性,但是任何 一项措施,都必须经过多数人同意之后,才能实行。在其 他人回来前,一切不能决定。 ——容闳:《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追忆》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的概况是本专题的重点,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及其产 生的根源是本专题的难点。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比较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的异同及失败经验教训相同点:1、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2、目的: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3、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阶级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4、影响: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不同程度的有利影响。

不同点: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体制本身。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

百日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是要求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但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方案辛亥革命:要求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经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诱导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资政新篇》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教训:社会性质未变,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失败的根本原因:阶级局限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顽固派实力强大。

中国近代史上三种建国方案

中国近代史上三种建国方案

中国近代史上三种建国方案引言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民主共和的巨大变革。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建国方案,三种较为代表性的方案是:太平天国建国方案、辛亥革命建国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方案。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建国方案的背景、主要思想和实施过程。

一、太平天国建国方案太平天国的建国方案出现在19世纪中叶,是一个由洪秀全领导的反清救国运动。

太平天国的建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革命太平天国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均田制,追求平均分配土地的社会主义理念。

他们认为,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可以解放农民,减轻民众负担,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宗教集权太平天国希望以“天父天兄”为核心的天理教取代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教义,建立一个宗教集权的国家。

他们认为,通过宗教的统一,可以凝聚民众的力量,提高国家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3. 中央集权太平天国主张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

他们认为,只有国家权力的集中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然而,太平天国在建国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尽管如此,太平天国的建国方案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仍有一定的影响。

二、辛亥革命建国方案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共和政体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建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民主共和辛亥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他们认为,只有实现民主政治,确立人民的权利与利益至上,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推动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2. 宪政体制辛亥革命主张建立宪政体制,确立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

他们认为,宪法和法治是维护人民权益和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能够约束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

3. 西方现代文化辛亥革命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他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明成就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辛亥革命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但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建国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了很多挑战和困难。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主要斗争目标 • 结果——失败 • 功绩——反封建反侵略、世界意义 •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和本阶
级的局限性
不同点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背景 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会
农民起义
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三民主义 (土地分配和 最终目标)
不同点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有无军队 有
没有
结果不同 被清王朝勾结外 推翻了清王朝对中
来反动势力残酷 国的封
夺了革命果实
意义不同 影响小
在政治、经济和思 想方面影响大
彻底性 反封建反侵略彻 不明确、不彻底 底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经过方式革命纲领建立政权主要斗争目标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和本阶级的局限性不同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背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性质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土地分配和最终目标三民主义不同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有无军队没有结果不同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意义不同影响小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影响大彻底性反封建反侵略彻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 比较两件历史事件,要学会从哪些角度比 较,应整理好各自的知识点,然后一一比 较,如背景、原因、性质、经过(时间、 革命纲领、方式、政权等)、结果、意义 和失败原因等。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
• 相同点: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经过——方式、革命纲领、建立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2讲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高考目标定位】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1840—1900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②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全盛③《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④天京变乱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②同盟会的成立③武昌起义④中华民国成立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⑥辛亥革命的结局【基础知识梳理】1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要过程太平天国由南到北发展。

前期:从181年广西金田起义到183年定都天京;颁布具有浓厚平均主义色彩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东征,183年达到全盛时期;后期:18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防御战;洪仁王干主持朝政,发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土地。

评价——革命性: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是空想,无法实现。

《资政新篇》内容——在政治、经济、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做法。

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打上了洪仁玕在香港生活经历的烙印,脱离当时社会实际,无法实现。

(3)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前者主要反封建,后者主要反帝国主义。

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

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政权的异同点

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政权的异同点

简单来说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而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同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三、太平天国的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3)评价:①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②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③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1、辛亥革命的酝酿(基础)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中国同盟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人民群众掀起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2、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独立二、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公民权利、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2.太平天国运动的四个新特点 一、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 三、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四、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 荒相通,„„ 史料二 亭„„ ——《天朝田亩制度》 ——洪仁玕《资政新篇》 兴车马之利 „„ 兴银行 „„ 兴器皿技艺 „„ 兴邮
考点二 辛亥革命
史料二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 “法 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节选自《临时约法》
解读 史料内容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近代
民主代议制的一些特点。
考点二 辛亥革命
史料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 500 余家,不少 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 报纸发行总数达 4 200 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 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 力,亦受其宣传”。
解读 史料反映出民主、民权、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 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考点二 辛亥革命
史料四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
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 可以这样认为, 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 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沿海、沿江城市先 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 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兴起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兴起发展(1)兴起: 1851年1月,金田起义。

(2)发展:永安建制后,于1853年攻占南京,将其定为国都。

(3)全盛:从1853年起,进行北伐、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1)天京变乱①原因:领导者进取心逐渐衰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②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后期防御①组织: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指挥军事,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②军事: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东征→安庆保卫战。

(3)最终失败: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图解识记太平天国的发展过程重点拓展太平天国1.太平天国两个纲领性文件的关系(1)《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私有制,实行圣库制度。

(2)《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私有制。

(3)关系:二者并不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区别。

2.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1)革命性:表达了农民要求推翻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2)落后性:纲领只能反映农民阶级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3)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损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具有空想性。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1)从经济上看,他们是分散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和口号。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作为小生产者,因其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4.失败原因(1)统治集团丧失进取心,大兴土木,迅速腐化;等级森严,丧失民心。

(2)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决定了太平天国政权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能提出革命性的纲领以推动社会进步,而仅仅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异同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异同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异同
(1)相同点:
①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②都制定了革命纲领;
③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

太平天国同清王朝展开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
④都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⑤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不同点:
①组织形式:从旧式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②领导阶级:从旧式的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③革命纲领: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的《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不同点原因:
①经济上: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②阶级力量上: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特别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

③民族危机上:《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进入新阶段,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④思想上:20世纪初,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革命思想已在中国广为传播。

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起义

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起义

事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起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起义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重大起义,这些起义代表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压迫和封建统治的斗争。

以下将介绍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起义,它们分别是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和南昌起义。

一、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184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起义发动者洪秀全提出了建立“太平天囯”的理念,号召农民反抗清朝统治。

起义迅速蔓延,很快形成庞大的军队,与清朝展开长时间的战斗。

起义军多次攻占重要城市,但经过屠杀和腐败,导致实力逐渐削弱。

最终,1856年太平天国起义被清军镇压,但这场起义对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起义爆发于湖北武昌起义,随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

在康有为、黄兴等革命志士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开始了新的历史阶段。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这次起义由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发动,旨在策应国共合作推翻国民党的蒋介石政权。

南昌起义发动后,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队迅速发展壮大,建立了第一个军事根据地。

起义虽然在初期受到失败,但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嬗变和革命战争的序幕。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新时代的开始,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成立具有重大意义。

总结: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起义、辛亥革命和南昌起义都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们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军事变革奠定了基础。

这些起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主和追求民族独立的不屈精神,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但根本原因还是封建专制政权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政府严厉统治与社会反清思潮;列强势力入侵与中华民族危机;对外节节失利与对内政治溃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是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上进行反共摩擦的同时,在政治思想上也加紧进行了反共的步伐。

在尖锐复杂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为了给中国人民指出正确的革命道路,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攻,毛泽东在科学地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在批驳顽固派反共谬论的同时,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向全国人民阐明了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全部见解,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路线和纲领政策。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在此期间,洪秀全被《劝世良言》中的单一神权思想和基督教的平等观所吸引,把基督教的平等观和中国农民的“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平均思想结合起来,从农民阶级的要求和利益出发,先后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

同时期,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和烧炭工人中,宣传反清思想,开展拜上帝会的组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第二讲: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斗争与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基础知识自学学案+巩固练习)★主干知识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1)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________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标志: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发展 (1)初期①永安建制: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________,改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2)全盛①北伐:北伐军打到________,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许多州县。

误区警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的社会发展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前者追求平均的理想社会,后者是发展资本主义,二者设想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4.转折——天京变乱(1)原因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

②领导集团________日益尖锐。

(2)表现①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后被处死。

②石达开遭疑忌出走,全军覆没。

隐性深挖 必修1教材P56“学思之窗”可以看出,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是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结果。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在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时代,缺乏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内乱是其必然。

5.失败 (1)后期防御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玕总理朝政。

②展开防御战:1858年,打垮清军江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

1860年,攻破江南大营,打到________近郊。

(2)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辛亥革命 1.条件(1)经济: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________、自由平等学说。

(3)组织①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________建立。

②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成立。

(4)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进入高潮。

(5)时机: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占领武汉三镇。

误区警示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等;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即狭义上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

3.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①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________制。

②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________制度的进步意义。

思维点拨 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4.失败(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2)1912年3月,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

5.功绩(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________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________在华的侵略势力。

(3)为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巧思妙记“六个一”巧记辛亥革命①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③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④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巩固练习:第一部分练习一、选择题1.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均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目的。

由“扬皇汉之武功”“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等信息可知B正确。

答案 B2.“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这句话反映了( )。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中的“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即理解太平天国运动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鸦片战争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开始,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从而加速了起义的爆发。

答案 B3.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②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的一面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局限性,大兴土木只是其阶级局限性的一个表现。

答案 A4.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

”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A、B、C三项足以说明这场运动仍然停留在旧式农民运动这一层次上。

从近代世界历史看,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而《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提出的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潮流。

答案 D5.《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C.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D.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解析太平天国的这项制度有点类似于“余粮征集制”,余粮甚至家禽都要交给国家统一支配,这实质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

答案 B6.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并且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

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

说明洪秀全 ( D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C.害怕得不到尊重 D.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解析: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等可以说明洪秀全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7.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B )①永安建制②金田起义③定都天京④《资政新篇》的颁布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解析:①是在1851年秋;②是在1851年初;③是在1853年;④是在1859年。

故选择B。

8.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莫将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是 ( A ) A.肯定 B.否定 C.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D.上述态度全有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莫将成败论英雄”实际上包含着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态度。

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后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

这表明 ( A )A.原来的政策具有空想性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c.领导人开始接受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D.逐渐推行《资政新篇》中的思想主张解析:太平天国1853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B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是在1859年《资政新篇》中主张向西方学习,时间不符合。

D项中《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10.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

”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 A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解析:材料中的“19世纪中叶”和A项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符合。

1851—1864年。

11.(2012·滨州模拟)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

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题干关键词“当地流传”“到山麓”“妹莫忧”“跟随天军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答案:A12.“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左的是( )A.北伐西征、天京突围B.“无处不均匀”、天京事变C.冲击纲常、打击侵略D.重振朝政、保卫天京解析:“不松手”“不后退”“立丰碑”等表明材料主旨是对太平天国顽强斗争精神的讴歌。

“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冲击纲常,打击侵略”“重振朝政,保卫天京”都是其顽强斗争精神的体现,A、C、D与材料基调一致。

“无处不均匀,天京事变”根源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所以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