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文《飞夺泸定桥》是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1.2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五年级,通过学习本课文,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2 教学难点: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4.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5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回家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5.2 拓展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问答、朗读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回家作业和拓展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
《飞夺泸定桥》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杂技表演中的走钢丝绳吗?(见过)用哪个词能概括出走钢丝绳的场景呢?生1:惊险!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师:如果让你冒着雨,不吃饭,在黑暗中奔跑120公里之后,再让你走钢丝绳,你会怎样?生1:会掉下去。
我想我会拒绝。
师:但是,我们北上抗日的红军却面临着比这更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又将怎样?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齐读课题)师: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呢,从题目中找答案。
生:飞和夺。
生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前半部分,这部分写出了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所以“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所以我们的红军在和敌人?(板书:抢时间)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时间紧、路途远、路难行、天气恶劣)师:是的,红军战士战胜了饥饿、疲劳、暴雨,与敌人赛跑,与时间赛跑,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边。
那么,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讲红军“夺”泸定桥的过程。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总结红军在夺取“天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么做的?生1:害怕,恐惧。
生2:我觉得要想过桥真是比上青天还难啊!生3:红褐色的河水,让人不寒而栗……师:文中是如何描述泸定桥的?请大家读第6自然段。
(生自由读,默读)师:谁想说一下读后感受?生1:“心惊胆寒!”生2:有气势。
文中说“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师:你想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吗?(生读)师:你们感受到了吗?生1:感受到了那种紧张!我都有点哆嗦了!(众笑)生2:我也想读一遍。
(生读)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生2:(自信地)我觉得我读出了泸定桥的险和敌人的疯狂。
(掌声)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生齐读)师:真是“大渡桥横——”生:“铁索寒!”师:面对如此令人心惊胆寒的泸定桥,面对疯狂喊叫的敌人,红军战士马上发起了总攻,战斗是激烈的!请默读第7、8自然段。
《飞夺泸定桥》教案[五篇范文]
《飞夺泸定桥》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飞夺泸定桥》教案《飞夺泸定桥》教案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 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成都西行,穿过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翻过高耸入云的二郎山,就看到了大渡河畔的泸定桥。
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4万之众到达大渡河畔,因王妃得子遂下令全军“犒赏休养3日”,延误战机未能夺下上游泸定桥,致四面受敌,全军覆没于安顺场。
无独有偶,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再过泸定桥,蒋介石曾企图让毛泽东作石达开第二,红四团经过飞夺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
二、新授1、请读课题:你从课题中你获得什么信息?课文可能是围绕“飞”和“夺”来写的吧师:你怎么理解“飞”和“夺”?生:“飞”指快速,”夺“指争取、争夺师: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帮老师解决这几个问题:好吗?生:“飞”(3—5),“夺”(6—8)2、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要抢时间?请大家从课文的有关段落中找出关键性的一句话。
(1)指名回答。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关键。
”能有感情地读一读,从而体会当时的情况吗?谁来试一试?(2)能否延伸、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呢?请看问题: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战胜敌人)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头,也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关键。
(3)过渡: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
抢在前面,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更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那么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怎样争分夺秒地去抢时间的呢?请找书上的语言读一读:师:你觉得红军战士怎么样?师相机板书:大智大勇3、过渡语:红四团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胜利到达泸定桥,耳边却传来了怎样的喊叫:谁来读读敌人的喊叫?敌人的语气是怎样的?(狂妄、嚣张、不可一世)他们为什么敢如此放肆,凭借的是什么?(凭借天险)这“天险”是一幅怎样的景象?自由读眼前是几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铁链,脚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聋的阵阵惊涛,无论是桥还是水,给我们的感觉都怎样?—齐说:险。
《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精品文档5页
《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件渲染、情感升华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导言: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终年积雪的高山,跨过人迹罕至的草地,历尽艰辛,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飞夺泸定桥》,将会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60多年前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谁愿意谈一谈你对课题中飞字的理解?(飞快、快速)夺是什么意思?(夺取)谁能完整地来解释一下课题?(用最快的速度夺取泸定桥)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出本课生字。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与国民党进行的一场激烈的夺桥战。
师:红军为什么必须夺取泸定桥?生:因为红军北上抗日要经过天险大渡河,想要渡河必须从泸定桥上通过。
师: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后,是怎样做的?生:抢在敌人前头,飞夺泸定桥。
师: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飞”夺泸定桥的?生:是在时间紧、路程远的情况下进行的。
师:那么时间到底有多紧,路程到底有多远呢?生: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路程有240里。
师:240里啊,红军战士要走的是240里的山路,他们要一刻不停地急行,抢在敌人前头,他们在抢什么?生:抢时间。
(板书抢时间)师:抢时间要做什么?生:攻夺天险泸定桥。
(板书攻天险)师: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搏斗,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了战士面前: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
为此,战士们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他们一整天都没有吃饭,但是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寒冷和疲劳。
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
语文教案:飞夺泸定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英勇顽强、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红军精神。
2. 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飞夺泸定桥》2.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飞夺泸定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齐读课文,引导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与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红军精神。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红军的英勇顽强和团结一心精神。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谈谈对红军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飞夺泸定桥的读后感。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红军的英勇顽强和团结一心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作业布置方面,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加强家校合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泸定桥,你是红军长征路上的英雄桥梁!”、“勇士们,用你们的勇气和智慧,征服这座桥!”等。
2. 学生通过分析句子,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红军精神。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
《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教师出示泸定桥的照片师:看这就是泸定桥。
你能图上看到些什么?生1:几条铁链。
生2:很急的河水。
生3:桥头的泸定城。
师:是啊!滔滔江水汹涌澎湃,条条铁索心惊胆颤。
师: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看看你能从课文的描写中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读课文。
生1:我从课文中听到了滔滔的江水声。
生2:我从课文中听到了敌人疯狂的喊叫声。
师:是呀,我们都听到了敌人疯狂的喊叫生起喊: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教师出示课件: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师:同学们,你们看敌人用了一个什么字?生:飞。
师:敌人为什么要用这个字呢?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同桌的同学相互讨论一下。
看你们能找到什么原因?学生讨论。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生1:因为此时敌人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生2:因为敌人筑好了工事。
……生5:因为敌人看到自己的有利地势,他们认为红军不可能过桥,而又明明知道红军不可能长上翅膀,他们是在嘲笑红军。
师:是呀,这是敌人对红军的嘲笑。
你能用嘲笑的口气读读吗?生读: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师:我没听到笑声,你们听到了吗?生:没有师:好,你再来。
生读。
师:我还是没听到笑声。
生若有沉思。
师:假如你此时是敌人,我是说假如,你应该怎样喊。
生: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哈哈哈哈……师:好,这就是敌人对红军的嘲笑。
师:来,我们再一起来疯狂的嘲笑一下吧。
生齐读: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哈哈哈哈……师:敌人之所以用了这个飞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教师出示课文片段。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多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教师请一个学生读。
师:你说这段写的是什么?生:这段写的是桥。
师: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桥吗?生:危险师:对,这段就写出了桥的险。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桥险”,同时板书桥险。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了“水急”和“敌狂”。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2)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口头表达和合作能力。
(3)学生通过写作和绘画,提高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和英勇牺牲。
(2)学生能够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3)学生能够树立团结协作和克服困难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 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2)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解释。
(2)学生对红军长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背景。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4. 写作和绘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和绘画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和背景。
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和表演。
5. 写作和绘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写作和绘画创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表演等。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飞夺泸定桥》的内容,掌握相关历史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英勇事迹,了解红军的壮丽历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感受到红军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课文中描绘的飞夺泸定桥的英勇事迹。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绘的英勇事迹,体会红军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对红军精神的感悟和应用能力。
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飞夺泸定桥》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图片、视频等。
教师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七、教学方法:教师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有关泸定桥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红军的英勇精神。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感受红军的无私奉献。
5.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关于飞夺泸定桥的画作,并附上简要说明。
九、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飞夺泸定桥沪教版五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的艰苦环境和英勇斗争。通过观看相关历史资料的视频、听取红军老战士的讲述、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我还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学习的习惯。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反思与评价不仅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还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所描述的历史情境,我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音乐等,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在课前,我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飞夺泸定桥战斗的纪录片,让学生视觉上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红军的英勇。在课堂上,我还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带领学生走进泸定桥,让他们在心灵上与红军战士产生共鸣。通过情景创设,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红军的精神风貌。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会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包括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历程、红军战士的英勇行为等。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红军的精神风貌。同时,我还会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通过讲授新知,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课文内容,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对红军的英勇斗争和精神风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体验式教学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这充分证明了本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9.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
9.《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上课,师生问好完毕)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第9课《飞夺泸定桥》。
(板书)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也自学了生字词,在读课文中有什么问题,自已想不明白的现在可以提出来。
但要注意,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
要着重考虑文章的中心、写法、结构,不要纠缠在个别情节上。
生⑴:课文重点是写飞夺泸定桥的经过,那么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生⑵:课题是“飞夺泸定桥”,那么课文就应当重点写夺桥,为什么课文把桥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生⑶:课文第五节交待,敌人不能再走了,在宿营,那么为什么敌人不能走了而我军却能走?师:这个问题还需要你好好听。
一会儿讲完我还问你这个问题,看你懂没有。
生⑷:课文第四节,红四团的战士分明是遇上了敌人,为什么还点着火把,这不是暴露目标吗?师:好,你在读文的时候,特别注意第五小节,看能不能自己解决。
生⑸:课文第八自然段中,“最后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与前面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生⑹:第七节说红军是“攀着锁链”非常难走的,可是为什么又说是向对岸“冲”过去?师:前面是“攀”后面为什么用“冲”是不是?生⑺:课文第六节讲:“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这表现了什么?暗示了什么?师:这个问题一会儿我再问你,注意听讲。
生⑻:课文的第四、五节写红军向大渡河挺进,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是不是衬托出了红军英勇精神的?生⑼:课文第六节说敌人凭着天险疯狂地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飞”是什么含义?生⑽:课文第五段写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到了后面。
这里为什么用“抛”这个词?师:好!你先琢磨能换个什么词,一会儿我问你。
生⑾:课文写了泸定桥天险,这说明红军夺桥是很困难的。
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写了红军怎么克服这些困难,再重点写上几个人物,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表情,会更突出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觉得课文没有把红军战士个人的突出形象写出来。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6”>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4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作者:支玉恒北京海淀公开课【第三课时】第一部分师:刚才一个同学把桥的那部分课文读了,大家再打开书。
作者写桥这一部分和第一自然段写桥的那一句话中的半句话比一下,那个叫……生:略写。
师:叫概括介绍,只有这一座桥,什么桥?铁索桥。
简单不简单?生:简单。
师:而这儿就介绍得详细了,这叫具体描述。
你要想把写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就得用具体描述的办法了。
你看怎么写的:讲了桥的情况一共几根铁链啦,用什么做桥栏等等,还用了一个比喻句,里面还有一个字用得妙呢!你们看出来没有?哪个字呀?生:“荡秋千”的“荡”字。
师:不是。
生:“算是桥栏”的“算”。
师:对了。
“算”字为什么用得好?生:因为没有真正的桥栏,用几根铁链做桥栏,用一个比喻句说”算“是桥栏。
师:你的理解是对的,但是你说比喻句是不对的。
本来它不是桥栏,就拿它当个桥栏吧,怎么样呀?就“算”是个桥栏吧!实际上它称得起是桥栏吗?生:称不起。
师:这个字用得好不好?生:好。
师:你再看水,写得更好。
谁来读?(学生读有关课文)师:写得好不好?谁说好?为什么好?生:因为这一段话写的河水既有颜色又有声音。
师:水声。
还有什么?生:还有颜色。
师:水色。
生:还有它的……那个……师:那是水什么?说不上来了?生:水的气势。
师:对!再简单一些。
生:水势。
师:对水声、水色、水势,写得好不好啊?生:好。
师:水声是什么呀?用了什么词?生:震耳欲聋。
师:什么叫震耳欲聋?生:就是声音很大,快把耳朵震聋了。
师:你从哪儿看出是“快把”耳朵震聋了?生:就是从“欲”字看出。
师:对了。
“欲”是不是“就要”的意思?生:是。
师:他讲得很对。
请坐。
水色是什么色的?大家说吧!生:红褐色的。
师:那说清清的河水不行吗?为什么要说红褐色的?生:说红褐色显出泸定河水险。
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1认真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约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只敏捷地引导同学把自身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身与做心灵的沟通,同一起去观测、体会、想象、考虑。
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精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同学身上。
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生:“浩浩荡荡”就是气概浩大。
形容人数多,气概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概浩大。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比方今日老师们来听课,人数许多,气概也挺大。
“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
行不行?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概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身订正吧!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
这点补充得对不对?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精确。
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
行不行?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肯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
大家行动全都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
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
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生:由于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肯定目标的。
师:对,有肯定目标。
规模大不大?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大张旗鼓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支老师连续运用反诘、归谬的方法,将同学的思维导向活跃。
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1仔细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单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只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身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身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考虑。
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
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比方今天老师们来听课,人数很多,气势也挺大。
“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
行不行?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气势很大吗?(对刚才发言的同学)你的错出在哪儿自身纠正吧!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
这点补充得对不对?生:对。
师:对是对了,不太准确。
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荡荡。
行不行?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笑声)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有方向性。
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这才叫“浩浩荡荡”呢。
那么我再举个例子,长江之水,浩浩荡荡流向东海。
这回可没有“人”了啊,行不行?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有一定目标。
规模大不大?生:大。
师:没人行不行?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生:有。
师:对了,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行走的队伍呀,等等。
《飞夺泸定桥》课堂教学实录
飞夺泸定桥课堂教学实录一、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是针对初中生的历史课程,讲解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英雄战士邓小平的经历,特别是他参加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故事。
这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长期抗战历程,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同时向学生介绍邓小平的在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启发学生学习领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课程设计1.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掌握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基本事实和邓小平的战斗经历;•学习邓小平的领导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和国家意识。
2.教学内容知识点课时数授课方式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1 PPT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基本情况和邓小平的战斗经历 2 讲解邓小平的领导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1 讨论3.教学方法•PPT讲解:通过PPT展示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邓小平的战斗经历。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战争时期的物品,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视频播放:播放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影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
4.教学流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物品展示和影片资源。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向学生询问已学习的历史知识,为本课程的知识点做铺垫。
2.课程介绍(5分钟)老师介绍本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3.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20分钟)老师通过PPT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邓小平的参战经历和领导能力。
4.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基本情况和邓小平的战斗经历(4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实物和视频播放,向学生详细介绍了飞夺泸定桥战役的基本情况和邓小平的战斗经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邓小平的领导品质和英雄气概。
5.邓小平的领导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20分钟)老师通过故事和讨论,向学生介绍邓小平的领导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6.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对本课程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对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和主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5.教学评估•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估;•教师通过PPT课件和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课日志:飞夺泸定桥
教学文档
四年级上册语文听课日志:飞夺泸定桥
听课时间:11月3日听课班级:四年级教师:王天斌
听课内容:飞夺泸定桥第—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示课题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通课文。
2、交流朗读。
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
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
交流出示句子。
①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
②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
5、理清文章脉络
①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桥。
②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
出示:17、飞夺泸定桥
╱╱
赶到夺下交流:2-5 6-8
.。
《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
《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
赵健
【期刊名称】《黑河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飞夺泸定桥》选自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知
识与能力: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
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件渲染、情感升华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难、【总页数】2页(P55,60)
【作者】赵健
【作者单位】北安市和平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现代"红军"飞夺泸定桥--四川泸定县消防中队参演央视专题片《飞夺泸定桥》拍摄散记
2.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战斗岂容否定
3.父亲是心中的那座桥——专访
飞夺泸定桥勇士之一李友林之子李理4.《飞夺泸定桥》教学实录及评析5.从强渡
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的几个史实的调查与考证——基于第一八六期《战士》报的
文献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夺泸定桥》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杂技表演中的走钢丝绳吗?(见过)用哪个词能概括出走钢丝绳的场景呢?
生1:惊险!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师:如果让你冒着雨,不吃饭,在黑暗中奔跑120公里之后,再让你走钢丝绳,你会怎样?
生1:会掉下去。
我想我会拒绝。
师:但是,我们北上抗日的红军却面临着比这更为严峻的考验,他们又将怎样?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齐读课题)
师: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呢,从题目中找答案。
生:飞和夺。
生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前半部分,这部分写出了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所以“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所以我们的红军在和敌人?(板书:抢时间)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时间紧、路途远、路难行、天气恶劣)
师:是的,红军战士战胜了饥饿、疲劳、暴雨,与敌人赛跑,与时间赛跑,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边。
那么,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讲红军“夺”泸定桥的过程。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总结红军在夺取“天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1:害怕,恐惧。
生2:我觉得要想过桥真是比上青天还难啊!
生3:红褐色的河水,让人不寒而栗……
师:文中是如何描述泸定桥的?请大家读第6自然段。
(生自由读,默读)
师:谁想说一下读后感受?
生1:“心惊胆寒!”
生2:有气势。
文中说“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
师:你想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吗?
(生读)
师: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1:感受到了那种紧张!我都有点哆嗦了!(众笑)
生2:我也想读一遍。
(生读)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2:(自信地)我觉得我读出了泸定桥的险和敌人的疯狂。
(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
(生齐读)
师:真是“大渡桥横——”
生:“铁索寒!”
师:面对如此令人心惊胆寒的泸定桥,面对疯狂喊叫的敌人,红军战士马上发起了总攻,战斗是激烈的!请默读第7、8自然段。
(生默读)
师: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
(小组交流)
师:想把你们的收获和大家共享吗?
生1:我们小组觉得红军战士异常英勇,我们是抓住了关键动词:拿、背、带、冒、攀等词语体会到的。
生2:我们小组也认为战士是英勇无畏的,我们是通过“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一句领悟到的。
师:看来,你们都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当年红军战士的壮举吧!
(放映影片片段:夺桥激战)
师:你们想读一读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指读,三名同学朗读)
师:你们认为他们三个读得如何?
生1:我认为他们不但做到了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让我们体会到了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生2:我觉得他们能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红军的英勇。
师:你们认为自己读得如何?
生1:我认为我比昨天有进步,但是有一句我没有读好,我还想再读一遍:“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
师:好,你能及时发现不足并马上提高自己,掌声鼓励!(生鼓掌)
师:红四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主力渡过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请大家思考,课文题目是《飞夺泸定桥》,课文为什么浓墨重彩地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呢?
(小组讨论)
生1:我们小组认为这三个方面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英勇和无畏。
生2:这是从多方位,多侧面说明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
生3:我们小组还发现,“飞”是指“神速”和“过桥的惊险”。
生4:我们小组经探究得出,“夺”既是“夺桥”,又是“夺时间”。
师:你们小组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伟大领袖,革命诗人毛泽东主席曾写过一首赞美长征的诗篇,让我们一起回味《长征》。
(生齐声背诵《长征》)
师:下课。
一百多年前,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部下四万多名将士,来到这号称天险的大渡河畔,面临大渡河两岸的绝壁峻岭,面临宽阔河谷
中的滔滔洪水,没法及时渡过,贻误了战机,而被围追的清军全部消灭于大渡河,成为历史上的千古遗恨。
就在七十多年后,我北上抗日的红军也来到了大渡河畔,当时河谷上空只悬着一座铁索桥。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立即调兵遣将,疯狂扬言要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一桥系安危,一河定成败。
究竟是蒋介石梦想成真,还是红军战士胜利渡河,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回顾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