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史习题2017-10-1

合集下载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A. 《金瓶梅》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答案:D2. 以下哪位文人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A. 袁宏道B. 李贽C. 王阳明D. 黄宗羲答案:A3. “文以载道”是哪位文学家的主张?A. 王安石B. 苏轼C. 欧阳修D. 韩愈答案:D4. “三言二拍”中的“三言”指的是?A. 《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B.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C. 《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D. 《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答案:A5. 下列哪位不是明代的戏曲家?A. 汤显祖B. 李开先C. 孔尚任D. 王实甫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2.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努尔哈赤3.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蒲松龄4. 清代的“桐城派”以______为代表。

答案:方苞5. 明代的“东林党”是一群以______为首的士大夫。

答案:顾宪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纯真、多情、反叛传统礼教,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深感不满,追求自由和真挚的感情。

2. 简述明代文学的特点。

答案:明代文学以小说、戏曲为主,强调个性解放,文学创作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出现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3. 简述清代文学的特点。

答案:清代文学继承了明代文学的世俗化特点,同时更加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出现了许多以讽刺、批判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4. 简述“公安派”文学主张。

答案:“公安派”主张文学创作应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挚性,反对过分追求形式和技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儒林外史》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答案:《儒林外史》通过对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讽刺和揭露,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如科举考试的腐败、文人的虚伪和道德沦丧等,展现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明代文学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一、解释:1、《三国志演义》2、历史演义二、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著的,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三、简答1、简述《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四、论述1、以曹操、诸葛亮、关羽为例分析《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塑造。

2、分析《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3、《三国志演义》为什么被称为“全景式战争小说”?第二章《水浒传》一、解释:1、《水浒传》2、英雄传奇二、填空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2、宋元之际画家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回、回、回三种。

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将杨家将故事定型化的英雄传奇小说是,叙岳飞抗金故事的英雄传奇小说三、简答1、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

2、怎样认识《水浒传》的“忠义”思想与招安结局?四、论述1、分析《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以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为例分析《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一、解释:1、“吴中四杰”2、《郁离子》3、台阁体4、茶陵派5、八股文二、填空1、“吴中四杰”是指、、和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2、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

3.明初文名最著的作家是,最擅长创作散文。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作者是。

三、简答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鉴赏。

2、概述《卖柑者言》的讽喻特色。

3、分析八股文对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明代文学习题

明代文学习题

明代文学作业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1.明代四大奇书是《》、《》、《》、《》。

2.明代长篇小说分(、、、)四类。

3.怎样认识《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4.怎样认识《三国志演义》中宣扬的刘、关、张的意气?5. 简述《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6. 分析曹操形象。

第二章《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1.清代以来最流行的《水浒传》版本是()。

2. 替天行道是受()影响的产物,其中的天是()的意志。

3. 分析宋江的人物形象。

第三、四、十一章明代诗文1.列表简介明代诗文流派2.吴中四杰是指(、、、)。

3.简析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4.宋濂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被朱元璋誉为()。

5.《郁离子》的作者是( )。

第五章明代杂剧的流变1.简述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2.解词:南杂剧——是和北杂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戏剧形式,体制采用南曲联套的音乐形式,突破了四折一楔子和一角主唱的规范,在明中期后流传行。

3.朱权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北杂剧曲谱。

5.徐渭《》是我国古代专论南戏的第一部专著。

6.记作家作品常识。

第六章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1.传奇创作进入繁荣时期的标志是明中叶出现的()即()的《》、()的《》、()的《》。

第七章汤显祖1.解词:临川四梦2.从杜丽娘形象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3.简述《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4.简述《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第八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1.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点。

2.《西游记》影响下的明末神魔小说主要分哪三类?第九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1.简述《金瓶梅》的主题?3.为什么说《金瓶梅》是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1.解词:拟话本——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叫做拟话本。

2. 解词:三言二拍、《今古奇观》3.解词:《剪灯三话》——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余话》、邵景詹的《觅灯因话》三书合称《剪灯三话》,是明代文言先说的代表作。

明清文学史试卷(第一套)

明清文学史试卷(第一套)

明清文学史试卷(第一套)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金圣叹删改的《水浒传》是回。

南宋时讲述取经故事的说经话本是。

2.《水浒传》中扈三娘的配偶是。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塾师名叫。

3.现存《金瓶梅》的最早版本是年间的《金瓶梅词话》。

它称是其作者,但我们还不知道他是何人。

4.明代第一部以昆腔演唱的传奇作品是。

“劝农”是哪部戏剧作品中的情节。

5.匡超人是中的人物形象。

雷海青是中的人物形象。

6.“虽云长篇,形同短制”,这是鲁迅先生在中对这部小说结构的概括。

7.《桃花扇》中,描写了李香君痛斥阉党的是这一出。

《聊斋志异》中能嗅出文章好坏的瞎和尚出自。

8.明代以“独抒性灵”为主张的诗文流派是,清代诗歌性灵派的代表人物是。

9.继《聊斋志异》后,较有名的文言小说还有纪昀的。

自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曲作品是。

10.《红楼梦》的成书史上,曾出现的书名还有和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归有光是下列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A、唐宋派B、阳羡派C、竟陵派D、公安派2.下列哪位作家属于明代“前七子”诗文流派()。

A、李梦阳B、王世贞C、李攀龙D、翁方纲3.“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A、刘备与曹操B、刘备与袁绍C、曹操与孙权D、刘备与诸葛亮4.下面哪位人物是《聊斋志异》中的“恶妇”形象()。

A、薛素姐B、江城C、潘巧云D、青凤5.《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

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6.被鲁迅先生称为“以小说见才学者”的是()。

A、《镜花缘》B、《醒世姻缘传》C、《儒林外史》D、《阅微草堂笔记》7.最早提出并运用故事演进及母题生长来研究古代章回小说的是()。

A、鲁迅B、王国维C、郑振铎D、胡适8.清代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他的诗论大抵出于()的理论主张。

A、袁宏道B、严羽C、袁枚D、刘勰9.诗句“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的作者是()。

A、袁宏道B、郑燮C、袁枚D、王士祯10.下列哪位是广东诗人()。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明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明代文学)

明清文学史习题及答案目录第七编明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七编明代文学一、基本知识1、明初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刘基和高启。

刘基诗风近于杜甫,高启则近于李白。

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是杨士奇、杨荣、杨溥。

3、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李东阳,他著有《怀麓堂集》。

4、“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梦阳和何景明,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5、“吴中四才子”是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

6、“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

初期则以谢榛为代表。

7、晚明李贽著有《焚书》等,他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童心说”。

8、公安派以袁宏道为代表,“公安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

9、公安派的理论主张主要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0、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11、明末爱国诗人有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等。

12、陈子龙的《小车行》、《卖儿行》等诗歌,表现了他对人民深重苦难的同情。

13、陈子龙抗清失败后的诗歌代表作是《秋日杂感》十首。

14、朱笠亭《明诗钞》把陈子龙列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15、夏完淳被俘后在押解途中作有《别云间》诗。

16、在市民通俗文学样式中,除了小说和戏曲外,散曲和民歌也是非常重要的样式。

17、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的是北散曲。

18、梁辰鱼开创了以昆曲写散曲的先例,他的散曲集《江东白苧》全部用昆曲写成,被称为“白苧派”。

19、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的作家有王磐、陈铎、冯惟敏、杨慎等。

明清文学题库

明清文学题库

明清文学题库一、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聊斋志异》D 《儒林外史》2、汤显祖的代表作是()A 《长生殿》B 《桃花扇》C 《牡丹亭》D 《窦娥冤》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是哪部作品的开篇诗?()A 《水浒传》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4、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吴承恩所著?()A 《禹鼎志》B 《射阳先生存稿》C 《醒世恒言》D 《西游记》5、明代短篇小说“三言”“二拍”中,“三言”是指()A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B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警世通言》C 《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D 《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6、下列哪个人物不是《儒林外史》中的?()A 范进B 周进C 严监生D 刘姥姥7、《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

A 文人独立B 民间艺人C 多人合著D 改编前人作品8、以下哪部作品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A 《阅微草堂笔记》B 《警世通言》C 《喻世明言》D 《醒世恒言》9、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1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哪部作品的开篇词?()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二、填空题1、明代“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等。

2、《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该书描写了_____位梁山好汉的故事。

3、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有方苞、_____、_____等。

4、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人是_____、_____、_____。

6、冯梦龙编辑的“三言”是《_____》《_____》《_____》。

文学:明清文学史测试题(强化练习)

文学:明清文学史测试题(强化练习)
(2)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
(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将讲求戏曲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作为最高目标。
11、填空题 “同光体”指晚清()、()年间的一个诗派。
正确答案:同治;光绪
12、名词解释 李梦阳
正确答案:字献吉,号空同子。其文学主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反对宋代从理学到文学的所有文化。大力推崇具有新鲜活力的民间歌谣,认为“真诗在民间”。李梦阳的理论为公安派文学“性灵说”的先声。他的复古理论虽然有荡涤台阁体的震撼作用,但他本人的创作未能准确传达和体现出他的文学主张,反而过多地留下模拟古人的痕迹,因而受到何景明的指责。
18、单选 明代卓人月认为“我明一绝”的是()。
A、民歌
B、散曲
C、传奇
D、诗歌
正确答案:A
19、单选 杨潮观著有()。
A、《吟风阁杂剧》
B、《藏园九种曲》
C、《一笠庵四种曲》
D、《四婵娟》
正确答案:A
20、多选 清代受《西游补》影响的讽刺小说是()。
A、《斩鬼传》
B、《儒林外史》
C、《镜花缘》
D、《何典》
正确答案:(1)中国古代正统文学样式中,历来不乏讽喻的传统。
( 2)这种讽喻精神从明代后期开始渗透到小说领域。明末神魔小说《西游补》中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讽刺手法。
(3)清代讽刺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开始形成并确立自己的地位。有的借神魔题材讽刺现实,如刘璋的《斩鬼传》和张南庄的《何典》。有的直接以写实态度讽刺现实,反思传统文化,如吴敬梓《儒林外史》。有的以喜剧笔调和幻化题材相融会,以才学见长,具有很强的抽象意味和喜剧精神,如《镜花缘》。
正确答案:A
7、填空题 《红楼梦》可能是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在乾隆十九年前,《红楼梦》前80回基本完成。《红楼梦》书评石头记

文学:明清文学史考试题库

文学:明清文学史考试题库

文学:明清文学史考试题库1、名词解释“艳情系列”正确答案:受《剪灯新话》和话本小说影响,明代后期出现一批编选前代爱情故事的文言小说集。

内容和形式都与当时的拟话本小说有密切联系。

大部分是男女爱情故事,文字比较通(江南博哥)俗,中间往往穿插诗词。

主要有陶辅《花影集》等。

2、问答题明代的戏剧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正确答案:(1)明代戏剧的剧种主要有杂剧和传奇两种形式。

(2)明代杂剧在数量和质量上比元代相对减少和蜕化。

但明代杂剧的形式毕竟比元代有了一定的演进,具体表现在:结构比较自由;曲调兼用南北曲;演唱方式打破了元杂剧一个角色唱到底模式;将末尾的题目正名提到第一折前。

(3)明代传奇是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

(4)南戏与传奇的区别:从总体上看,南戏是早期比较质朴的民间戏剧形式,传奇则经由文人进行了雅化,体制更为宏伟,艺术上趋于精美。

(5)明代传奇与杂剧在形式上的区别:体制规模上,明传奇一般都在几十出以上。

曲调曲牌上,明传奇不受限制,可以“借宫犯调”。

演唱方式上,传奇有多种演唱方式。

角色行当上,明传奇比杂剧的划分更为细致。

3、填空题()的散曲集《西楼乐府》全为北曲,王骥德《曲律》将其列为北曲之冠,他的代表作是《朝天子•咏喇叭》。

正确答案:王磐4、填空题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

正确答案:《清平山堂话本》5、单选明末传奇形成了以沈璟为代表的()。

A、吴江派B、骈俪派C、吴州派D、临川派正确答案:A6、名词解释《水浒传》正确答案:1.《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2.繁本系统分为100回本、120回本、70回本三种。

容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120回本在100回繁本的基础上增加征田虎、王庆的情节;70回本在100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并将“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改写为“梁山泊英雄惊恶梦”结束全书。

3.简本系统比较重要的有《忠义水浒传》和《水浒志传评林》7、问答题简述文界革命的影响及演化。

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试卷1.doc

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试卷1.doc

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试卷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名叫( )。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起来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攀龙是明代( )的代表人物。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词曲填空:白云海色曙,( )。

——明.王世贞《登太白楼》。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吴中四才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与谭元春,他们主张________,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明代文学复习题

明代文学复习题
7、《三国演义》:① 如何理解“拥刘反曹”;② 分析“三绝”人物(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③ 塑造特性化人物的手法(28页)
8、《水浒传》:① 如何理解《水浒》的忠义思想;② 对宋江形象及其招安的理解;③《水浒传》的结构;④ 针对你熟悉和感兴趣的一个或一组(几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9、《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形象分析。
二、默写(20=2×10分)
基本篇目:1、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2、于谦《咏煤炭》;3、戚继光《登舍身台》、《马上作》;4、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5、夏完淳《别云间》
三、问答(简答、论述、赏析)
1、宋濂《秦士录》中郑弼形象分析。
2、分析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李甲的形象。
(清代待续)
3、体味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物描写的诗意美。(印部分段落在试卷上,让学生指名出处并做赏析)
4、分析汤显祖传奇《牡丹亭》中杜丽娘、春香、陈最良的形象,结合《闺墅》、《惊梦》两出戏进行。
5、汤显祖“至情论”的表现。(110页)
6、赏析《牡丹亭·惊梦》(印部分曲辞在试卷上)/解析《牡丹亭·惊梦》这出戏(114页)
明代文学复习题
一、填空(文学常识或名句,含背诵诗歌中的诗句 )(20分=20×1分)
考查最基本文学常识,如名家的名作名称,某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某种诗文流派的名称,某种文学理论的名称或倡导者。例:李贽《童心说》赤子之心;归有光是唐宋派作家,其散文名篇《项脊轩志》回忆了自己早年在项脊轩读书生活的情景。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思考题(1)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思考题(1)
塞》 汪廷讷: 《中山救狼》 无名氏:《中山狼白猿》 徐复祚:《一文钱》 王衡:《郁轮袍》 吕天成:《齐东绝倒》
冯惟敏 :《僧尼共犯》 孟称舜:《桃花人面》《死里逃生》、《英雄成败》
《花前一笑》《陈教授泣赋眼儿媚》 李开先:《园林午梦》 汪道昆:《大雅堂乐府》(《高唐梦》、《五湖游》、
《彩舟》、《天书》、《义烈》 无名氏:《鸣凤记》 李开先:《宝剑记》 汤显祖:“临川四梦”
杨景言《西游记》
刘东生《娇红记》
王子一《误入桃源》
贾仲名《铁拐李度金童玉女》、《萧淑兰》 、 《录鬼簿续编》
朱有燉《诚斋乐府》
朱权《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卓文君私奔 相如》
《太和正音谱》
王九思:《杜甫游春》《中山狼》 康海:《中山狼》 陈与郊:《中山狼》《昭君出塞》和《文姬入
明代文奇 台阁体 茶陵派 公安派 竟陵派 唐宋派 前后七子
二、简答题 明初的”吴中四杰”是指谁?高启在明诗中的地位如
何? 简述章回小说发展演变的过程 简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简述《三国演义》拥刘反曹倾向的表现 简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简介《水浒传》的版本 明初诗文的特点是什么? 明初戏曲创作萎靡不振的原因是什么?
明代中叶以后戏剧出现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沈璟代表的吴江派与汤显祖所代表的临川派主
要的分歧何在? 吴江派的特点是什么? 徐渭杂剧的特点是什么? 明中叶后杂剧的特点是什么? 简述《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简介《西游记》的讽刺艺术特点 明中叶之后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简介《金瓶梅》的版本情况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远山戏》和《洛水悲》) 茅维:《闹门神》 叶宪祖:《易水寒》 沈自徵:《霸亭秋》 徐渭:《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明代文学一、填空:1、明代“四大奇书”是、、和。

2、《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

3、《三国志演义》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4、《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或叫《》。

5、《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有回,编者是。

6、明初诗坛上被称为“袁白燕”的诗人是。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语出自的《》一文。

8、“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和。

9、明代戏曲主要有和两大类组成。

10、朱权除了创作杂剧外,还作有兼戏曲史和曲谱为一体的著作《》。

11、徐渭的《四声猿》包括《》、《》、《》和《》四个杂剧剧本。

12、《西游记》中最成功的篇章是,最成功的形象是。

13、《西游记》是一部经过民间长期流传,最后由编定的一部长篇小说。

14、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代渐趋定型。

15、作为文学作品,猪八戒首次出现实在元末明初人所作的杂剧《》中。

16、在神怪小说中,除《西游记》外,影响最大的是《》。

17、《》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以日常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长篇小说。

署名为“”。

18、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

19、“三言”即、和的合称,编撰者是。

20、公安派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

21、冯梦龙除了编撰“三言”外,还编辑了两部明代民歌专集《》和《》。

二、单项选择:1、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三国志演义》B、《列国志传》C、《唐书志传通俗演义》D、《隋唐演义》2、《三国志演义》名播四海,最早传入的国家市()。

A、英国B、朝鲜C、日本D、法国3、《三国志演义》的结构是宏伟而严谨的,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A、蜀汉的兴衰B、吴蜀的矛盾斗争C、蜀魏的矛盾斗争D、吴蜀魏的矛盾斗争4、《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实质是()。

A、宣扬封建正统观念B、宣扬仁政,反对暴君C、歌颂统一,反对分裂。

5、按照作品内容的主要特点来分类,《水浒传》属于()一类。

A、历史演义小说B、英雄传奇小说C、神魔小说D、侠义公案小说6、杂剧《杜甫游春》的作者是()。

文学:明清文学史考试题(强化练习)

文学:明清文学史考试题(强化练习)

文学:明清文学史考试题(强化练习)1、多选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

A、李贽B、袁宏道C、钟惺D、谭元春E、陈子龙正确答案:C, D2、单选李东阳是()的代表人物。

A、前七子B、茶陵诗派C、后七子D、(江南博哥)竟陵诗派正确答案:B3、单选将以玄奘为中心的历史事件衍化为文学形态故事的是()。

A、《大唐西域记》B、《唐三藏西天取经》C、《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正确答案:D4、填空题()的散文作品有《明良论》、《病梅馆记》。

正确答案:龚自珍5、问答题《三言》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冯梦龙的文学思想?正确答案:冯梦龙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他将李贽的“童心说”贯彻落实到文学领域,提出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

(2)他明确地将通俗文学的归宿概括为“适俗”的思想,主张将社会教化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

(3)他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值得肯定的原因所在。

6、填空题《聊斋志异》最早的刻本是()。

正确答案:青柯亭本7、填空题宋江入主梁山后,将聚义厅改为()。

正确答案:忠义堂8、填空题清初戏曲家李玉的传奇今传有20多种,他晚年的代表作品是()。

正确答案:《清忠谱》9、问答题简述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正确答案:诸葛亮的主导性格是智慧与忠诚,在赤壁之战中,正确确定联孙拒曹的方针;接着舌战群儒,说服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呈火攻计,借东南风,智算华容道,乘机借荆州,诸葛亮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示。

诸葛亮成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的象征,小说正是通过诸葛亮颂扬中华民族的智慧。

诸葛亮的第二个性格特征是忠诚。

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忠于刘备,刘备死后则忠于刘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是忠臣形象的最典型的概括。

10、填空题容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百回繁本,附有李贽的评语。

七十回本是金圣叹删改而成。

正确答案:水浒传11、多选梁启超“新文体”的先导是()。

A、章炳麟B、康有为C、林纾D、谭嗣同正确答案:B, D12、填空题明代民歌在形式上包括民间流行的俗曲和民间谣谚两种,内容以()。

明代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明代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明代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明代的开国皇帝是谁?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祁镇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明代的文学作品?A. 《西游记》B. 《水浒传》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C3. 明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是什么?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院试答案:C4. 明代的国子监是负责什么的机构?A. 军事B. 教育C. 财政D. 司法答案:B5. 明代的紫禁城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A. 南京B. 北京C. 西安D. 开封答案:B二、填空题6.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乡试、会试、殿试7. 明代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实力。

答案:郑和8. 明代的《永乐大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由________皇帝下令编纂。

答案:朱棣9. 明代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其中以________的青花瓷最为著名。

答案:景德镇10. 明代的“土木之变”是指________年间发生的一次重大军事失败。

答案:正统三、简答题11. 简述明代的“海禁”政策及其对明朝的影响。

答案:明代的“海禁”政策是指明朝政府为了防范海上的倭寇和控制海上贸易,实行的一系列禁止民间海上贸易的政策。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的安全,但也限制了与外界的交流,影响了明朝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

12. 明代的“一条鞭法”是什么?它对明代社会经济有何影响?答案:“一条鞭法”是明代中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将各种赋税和劳役合并为一种用银两缴纳的税,简化了税收体系,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对明代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论述题13. 论述明代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明代文化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

在文学上,明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IP专享】第七编 明代文学练习

【VIP专享】第七编 明代文学练习

第七编明代文学练习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是我国的明朝时期。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代文学有着与其他朝代不同的特点。

这时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地位不断提高,各类创作呈现百花争艳、全面繁荣的局面。

其中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

特别是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对中国文学作出了最为宝贵的贡献。

戏曲方面,杂剧、传奇,昆曲和地方戏,相互争奇斗艳,涌现了大批的著名作家与作品,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个高潮。

诗文方面围绕着“复古”与反“复古”的问题,出现了许多不同流派之间的论争。

本段文学教学侧重对明代重要的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重要的传奇作品(如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以及诗文流派进行作家生平思想介绍,作品内容艺术分析。

第一章三国演义一、基本知识1、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

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2、“七实三虚”:这是关于《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一种说法。

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说《三国演义》具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构思特点。

正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能较好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作品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3、“三绝”:《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最具智慧的诸葛亮、忠义之士关羽以及奸诈的曹操。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2、阅读作品:《三国演义》全书。

三、思考与练习1、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应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史学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存在着孰为正统的不同看法;二是三国故事在民间流传中融入了人民希望出现明君仁政的愿望;三是小说创作中主题思想的需要。

(要求举出具体的材料事例加以论析)2、《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方面有什么特色?《三国演义》在战争描写上的成就十分突出。

明清文学史习题集

明清文学史习题集

明清文学史习题第七编明代文学简单解释题1、台阁体从永乐到天顺大约半个多世纪,文坛上是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台阁体”的天下。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均为台阁重臣,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丽,所采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

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茶陵派李东阳,茶陵(今属湖南)人。

成化至弘治年间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

茶陵诗派的诗风仍然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但李东阳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

3、前七子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了门径。

由于他们的创作落后于理论,所以没有为其理论提供成功的实践例证。

4、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

其文学主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反对宋代从理学到文学的所有文化。

大力推崇具有新鲜活力的民间歌谣,认为“真诗在民间”。

李梦阳的理论为公安派文学“性灵说”的先声。

他的复古理论虽然有荡涤台阁体的震撼作用,但他本人的创作未能准确传达和体现出他的文学主张,反而过多地留下模拟古人的痕迹,因而受到何景明的指责。

5、吴中四才子即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

其中,徐祯卿仅以诗赋见长,其它三人既能诗文,又善书画。

后徐祯卿加入“前七子”,体现南北文学思潮汇流的趋势。

他们的观念意识更多带有市民色彩,表现为对国家政治问题的淡漠和对物质享乐的大胆追求。

6、后七子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明代文学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明代文学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明代文学部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章回小说是在宋元的基础上产生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为后世长篇小说提供了和两种范式。

2.90 年代在韩国新发现的一部拟话本集名为_,作者是。

3.明中叶文坛“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和_。

4.明末_是一位少年爱国英雄,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散文_和.是其不朽的爱国主义杰作。

5.明中叶三大传奇是指梁辰鱼的、李开先的和王世贞的_。

6.明中叶前后流行的戏曲唱腔主要有_、_、_和,合称“四大声腔”。

7.明初诗坛“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有_、和_。

二、选择题l.《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主人公是_。

①玉堂春和王景隆②东舍和顺娘③秦重和莘瑶芹④秦重和罗惜惜2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

①《报刘一丈书》②《卖柑者言》③《狱中上母书》④《西湖七月半》3.被汤显祖称为“词坛飞将”的明杂剧是。

①《歌代啸》②《杜甫游春》③《四声猿》》④《中山狼》4.“一纳道人”是明代作家的号。

①徐渭②李贽③屠隆④李开先5.《曲品》是的戏曲理论专著。

①李渔②吕天成③徐渭④王骥德6.《诚意伯文集》是明代_的诗文集。

①宋濂②刘基③高启④杨基7.“真诗在民间”出自。

①李梦阳②李贽③袁宏道④归有光8.《郁离子》的作者是。

①宋濂②刘基③高启④李贽9.《山歌》、《挂枝儿》是明代_集。

①诗歌②散曲③词④民歌10.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是。

①《三国演义》②《水浒传》③《西游记》④《金瓶梅》三、名词解释1.“汤沈之争”2.公安派四、简答题1.《水浒传》中林冲“逼上梁山”的故事有何典型意义?2.何谓“童心说”?李贽对明末文坛有何影响?五、论述题1.试析诸葛亮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2.举例分析《水浒传》塑造人物的艺术特点。

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试卷3.doc

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试卷3.doc

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1.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遂平妖传》的作者是( )。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贽在《童心说》中说:“天下之( ),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复社是( )代的爱国文社。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6.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是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编明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台阁体从永乐到天顺大约半个多世纪,文坛上是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台阁体”的天下。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均为台阁重臣,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丽,所采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

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2、茶陵派李东阳,茶陵(今属湖南)人。

成化至弘治年间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

茶陵诗派的诗风仍然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但李东阳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

3、前七子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

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了门径。

由于他们的创作落后于理论,所以没有为其理论提供成功的实践例证。

4、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

其文学主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反对宋代从理学到文学的所有文化。

大力推崇具有新鲜活力的民间歌谣,认为“真诗在民间”。

李梦阳的理论为公安派文学“性灵说”的先声。

他的复古理论虽然有荡涤台阁体的震撼作用,但他本人的创作未能准确传达和体现出他的文学主张,反而过多地留下模拟古人的痕迹,因而受到何景明的指责。

5、吴中四才子即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

其中,徐祯卿仅以诗赋见长,其他三人既能诗文,又善书画。

后徐祯卿加入“前七子”,体现南北文学思潮汇流的趋势。

他们的观念意识更多带有市民色彩,表现为对国家政治问题的淡漠和对物质享乐的大胆追求。

6、后七子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但后七子成员之间主张和创作风格差异较大,并不是一个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7、李贽的“童心说”李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着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他提出了文学进化论观点。

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

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从诗文领域的公安派,到小说、戏曲领域的汤显祖和冯梦龙,都受他的思想的影响。

8、公安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又称“公安三袁”。

兄弟三人以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由他提出。

公安派始终直接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对个人灵魂的束缚。

表现在创作上指诗歌要脱离“理”的束缚而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他们反对今不如昔的文学退化观点,比较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

同时主张创新。

9、竟陵派竟陵派以其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今湖北天门)而得名。

竟陵派继承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臆”,而是古人的篇什。

他们主张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大力提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

他们的作品因此显得佶屈聱牙、刁钻古怪。

10、归有光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他之所以被列在“唐宋派”中,是因为他对当时声势显赫的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和模拟文风表示不满,主张为文根于六经,提倡道德。

实际上他与王慎中、唐顺之的主张有很大的不同。

要点在于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儒教。

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提倡重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因此他的散文名篇均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

11、徐渭和《四声猿》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

徐渭,字文长,号青藤道人、天池山人。

《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和《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其中最杰出的剧本是《渔阳弄》,作者以祢衡自况,把曹操塑造成造成自己一生坎坷不幸遭遇的社会力量的集中代表。

在剧本形式方面也有不少创新:作者将传奇体制运用于杂剧中;成为第一个大量写短剧的作家;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南杂剧从此大兴。

12、沈璟与吴江派沈璟,江苏吴江人。

精研曲律,著《南词全谱》,传奇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

他曲论的核心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具体表现为格律至上和推崇语言“本色”。

这是为纠正案头之曲的弊病,纠正骈俪派堆砌辞藻而提出来的。

但他将这一点加以绝对化,根本无视戏曲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吴江派的成员多为沈璟的子侄、门生和追随者。

13、临川派作家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的临川派作家主要有吴炳、孟称舜和阮大铖等人。

他们大多只是继承了汤显祖注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约束的特点,而忽略了汤氏注重立意、以情反理的思想追求。

三、简答题1明代长篇小说的主要类型从弘治到明末,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相继大批问世。

其中包括受《三国演义》影响,以《列国志传》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受《水浒传》影响,以《杨家府演义》等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和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

2唐宋派内部散文风格和文学追求是否一致?①“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嘉靖年间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

②他们之间仍然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王慎中和唐顺之特别推崇宋代理学家的诗文,他们衡量文学的准绳是理学。

茅坤的道学气味仍然很重,而且往往以八股文的眼光看待唐宋散文。

③唐宋派中真正能够正确地继承唐宋散文的真谛,并在一定程度上跳出理学羁绊的是归有光。

实际上他与王慎中、唐顺之的主张有很大的不同。

要点在于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儒教。

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提倡重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3、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文学主张在散文领域有何体现?①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口号在晚明小品散文中得到了彻底地贯彻和落实。

晚明小品散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散文领域主情、主文一方的最终胜利。

②与诗歌相比,公安派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要更加突出一些。

他们常常用游记、尺牍、随笔等小品文来体现自己的文学主张,独抒性灵,随意书写,清新洁净,其中以袁宏道最为突出。

他的小品散文显示出公安派理论运用于创作领域的成功,是晚明主文、主情文学观念取得胜利的标志。

4《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二者之间的关系的?①章学诚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以作者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②罗贯中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于史无征、采用传说;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妙笔生花、善于铺叙。

5、西门庆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金瓶梅》以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恶霸、官僚、淫棍等几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为中心,对明中叶后社会的黑暗、封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的丑恶、腐朽本质作了较为全面的暴露,形象地勾勒出当时社会的市井众生相。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说反映的金钱与权力的交易,以及书中主要人物物欲横流、纵欲无度的生活态度。

这两点,正是明代后期“好货”和“好色”两种社会思潮的畸形反映。

①西门庆是一个亦官亦商的恶霸豪富,在他身上体现了明代后期由地主、恶霸、商人等构成的市侩势力的丑恶凶残本质。

正是由于金钱的力量如此迅速膨胀,使得封建的门第和礼教在金钱的冲击下土崩瓦解。

②然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强大惯力,使西门庆这样的新兴商人缺乏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那种在商业方面的开拓和进取精神。

因此,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

6《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7“临川四梦”反映了汤显祖怎样的心态历程?三、论述题1《三国演义》为什么会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①《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素材来源的原因,也有作者主观的原因;既有罗贯中的原因,也有毛氏父子的原因。

②在有关三国历史的史书中,对曹刘二家的褒贬态度不尽相同。

尊魏还是尊刘与史学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

③唐宋至金元,民间传说和讲唱文学中“拥刘反曹”的倾向则完全一致。

这与南北朝以来受到国家分裂和异族入侵的汉人希望天下统一、“人心思汉”的心理有关。

④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众多素材,以“拥刘反曹”的倾向来影射元代异族统治的不正统,编成《三国通俗演义》。

明末清初,毛宗岗在修订《三国演义》时又加重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其以拥刘反曹的思想来表达“还我大汉”的故国之思和民族情绪,是显而易见的。

2《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以某位人物为例。

①作为中国古第一部长篇小说的《三国演义》,一出世便将中国古代小说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达到了顶峰。

类型化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的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

②《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主要有如下几点:单一性,即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这一特征足以撑得起整个形象。

稳定性,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它因素基本上稳定不变,缺少纵横诸方面的发展变化,处于古典的静穆状态。

和谐性,一是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二是回避理智与情感的矛盾,使人物形象内部诸因素基本上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体现着古代审美意识所要求的中和精神。

3、《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比《三国演义》有何进展?4、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三言》展示的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

5、从杜丽娘的形象看《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6、论鲁智深、武松、李逵性格特征的异同。

7、分析孙悟空的形象:8、分析《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性格特点9、分析《牡丹亭》的思想、艺术成就10、论《西游记》的喜剧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