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任务下社会动机对多边谈判行为和群体气氛的影响
2023年-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人力资源类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人力资源类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能准确描述学习型组织中学习涉及维度的是()。
A.个人、团体、组织、社会B.时间、空间、思维、意识C.宗教、科学、习惯、风俗D.哲学、艺术、技巧、文化【答案】 A2、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是()的。
A.自然形成B.组织任命C.成员推选D.组织招聘【答案】 A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不包括()。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B.公平的报酬C.合理的分工D.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答案】 C4、对伪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就业证和许可证书的外国人和用人单位,由劳动行政部门收缴就业证和许可证书,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A.5000元以下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C.l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上【答案】 C5、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A.实验室实验B.现场实验C.准实验D.心理测验【答案】 C6、劳动者的工种与岗位、工作地点和场所通常在劳动合同的()中加以约束。
A.法定条款B.约定条款C.专项协议D.补充协议【答案】 A7、以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的优势和不足为目的的员工素质测评类型是()。
A.选拔性测评B.考核性测评C.诊断性测评D.开发性测评【答案】 D8、()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
A.经验或案例B.经理角色C.合作社会系统D.权变理论【答案】 B9、两家企业合并属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什么变革方式?()A.爆破式B.渐进式C.计划式D.改良式【答案】 A10、设备工程项目合同变更后监理工程师的管理工作包括( )。
A.登记合同变更文件并向有关组织和人员传递B.发出变更通知书并对变更内容交底C.编制变更文件D.跟踪检查见证E.审核变更报告【答案】 A11、预应力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差别仅在于一个施加了预应力而另一个未施加预应力)有何区别?()A.预应力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承载力和抗裂性都有很大提高B.预应力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正截面抗裂性、斜截面抗裂性、刚度都有所提高C.预应力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承载力变化不大,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性、刚度均有所提高D.预应力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比正截面承载力无明显变化,但斜截面承载力、正截面抗裂性、斜截面抗裂性、刚度都有所提高【答案】 D12、企业的职业生涯路径中,()职业路径可以增加员工的职业生活多样性。
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
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的叙述在现代社会中,非正式群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和目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与正式组织相比,非正式群体更加灵活,更有创造力,常常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为个人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与亲朋好友组成小团体,通过微信群、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
这些群体能够帮助我们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非正式群体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非正式群体能够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在一些兴趣爱好群体中,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成员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比如,在游戏爱好者的群体中,玩家们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游戏水平。
这种知识和经验的传播,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整个群体的进步。
非正式群体还能够推动社会变革和公共事务的参与。
一些志愿者组织和社区团体,通过非正式的方式来推动环保、扶贫、教育等公益事业。
他们通过自发组织活动、募捐和宣传等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这些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使得公共事务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非正式群体还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交网络。
一个人的情感需求往往不能完全依靠家庭或正式组织来满足,而非正式群体则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通过与朋友、同事或兴趣爱好者的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非正式群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交网络,拓展了我们的人脉关系,为我们的个人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非正式群体还能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在一些艺术和文化群体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造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实现个人的艺术追求。
这种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激发,不仅在个人层面上有所裨益,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更多的艺术和文化创作。
非正式群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他们为个人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促进了知识和经验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提供了情感支持和社交网络,激发了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不同博弈情境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_谭玲
不同博弈情境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谭 玲 夏天生 刘 勇**(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州,510631)摘 要 本研究借助经典的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G)和独裁者博弈范式(DG),将回应者/接受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公平条件、平等条件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
实验结果发现:(1)在面对高不公平性的分配方案时,被排斥组比被接纳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该分配方案;(2)被排斥组对高不公平性分配方案的满意度要显著低于被接纳组;(3)被排斥组在不平等的博弈(DG)条件下对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平等博弈(UG)条件下对分配方案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说明,社会排斥情境下的被试对公平与平等因素更加敏感:在高不公平条件下,被排斥的个体表现出更少的合作互惠行为,甚至不惜放弃自身经济利益,也要惩罚博弈对方的不公平行为;此外,在不平等的博弈条件下,被排斥的个体产生了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
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社会决策研究的生态效度和传统决策模型的预测效度,有利于更加完整透彻地了解社会决策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社会排斥 社会决策 最后通牒博弈 独裁者博弈* 本研究得到全国教育考试十一五科研规划项目(2009JKS3001)的资助。
** 通讯作者:刘勇。
E-mail: keavin5@1 引言社会决策(social decision making),主要指社会情境中在参与决策双方(多方)行动互相影响之下而进行的决策(Fehr & Camerer, 2007)。
社会决策是一种不确定决策,对于决策者而言,采取什么样的决策不仅要考虑决策问题本身,还不得不考虑参与决策的其他方的利益得失和行动。
由于社会决策同时影响自己和他人,个体在决策时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是他人的利益,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冲突(苏彦捷,张慧,张康,2012;Rilling & Sanfey, 2011)。
在这种社会两难情境下,人们对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进行权衡时,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经验、逻辑推理能力、情绪、人格、情境等因素都是社会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Beehara & Damasio, 2005; Damasio, 1994; Katia & Alan, 2007; Wu, Leliveld, & Zhou, 2011)。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一、简答题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3)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一件利弊参半的事情。
从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使人产生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从不利于员工成长的一面来说,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的员工有时会有较强的依赖性,缺少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班级授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方案得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方法3.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根据社会开展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原料;认为他开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目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准那么公民4.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5.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因素或特征.6.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素材一种方法.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行为.7.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制度。
8、信度:是指测验可靠性,即屡次测验分数稳定、一致程度。
9、效度:是指测量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程度。
10、区分度:是指测验工程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典故,把教师期望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12.最近开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开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到达开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差异,就是最近开展区。
最近开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到达解决问题水平与单独解决问题所到达水平之间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开展阶段间过渡状态。
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14、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展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不对称权力结构下的政府与公众谈判行力分析
的分配而进行 的互动 。公众通常既难以知晓其 中的谈 判议程 , 又无从 参与其 中 , 表达 利益偏好 , 寻求 妥协 和 让步。纵然公众积极寻求通过谈判 与对话 等方式参 与 政策过程 , 政府 却往往 消极 以待 , 恋于单 方 面控制 迷
带 来 的权 力 享 受 , 味 以 “ 共 利 益 代 表 者 ” 角 色 自 一 公 的
和社会 的影 响力 、 支配力与强制力 。在改革年代 , 国 强 家——弱社会 的权力格局并没有随着国家控制 的放松
而 得 到 根 本 性 的转 变 . 国家 权 力 “ 气 凌 人 ” 气 势 与 盛 的 相 比 , 会 权 力 还 显 得 很 孱 弱 。因 而 , 力 的不 对 称 性 社 权 就 成 为 当前 政 府 与公 众 谈 判 的基 本 特 点 。即使 这样 , 当 政府 不 得 不 通 过 谈 判 来 解 决 与 公 众 间 的 利 益 纷 争 时 ,
府与公众间的谈判产生何种影 响?在不对称权 力结构
下 , 何 构 建 有 效 的 谈 判 关 系 ?这 些 问 题 就 成 为 本 文 如 分析的焦点。
[ 稿 日期 ]00 0 — 0 收 2 1— 3 2
的概念 已经被 认识 、 类型 化和 总结 。 但仍 然悬 于半空
[ 金项 目 ] 中师 范 大 学丹 桂 计 划 支持 项 目。 基 华 [ 者 简 介 ] 明捷 (9 5 ) 男 , 北 赤壁 人 , 中 师 范 大 学管 理 学 院讲 师 , 士 , 究 方 向 为公 共 政 策 、 作 定 17 一 , 湖 华 博 研 网络 治 理 等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习题及答案1.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1919年、1921年康芒斯的两本著作最先用了人力资源一词。
但与现在的意义不同。
1954年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人力资源概念,指出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
从定义上讲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解释;第二类是从人的角度来解释。
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或者人力资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以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倾向等为具体表现的经济资源。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对迅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为财富形成来源。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3.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体目标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3、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4、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价值链与目标密切相关,价值源要借助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录用等职能活动来实现;价值创造要借助工作分析和设计、员工调配、培训开发以及员工激励等职能活动来实现;价值分配借助薪酬管理来实现;价值评价要借助于绩效管理来实现。
4.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产生的历史基础是什么?一、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三大特征机械设备的发展人与机器的联系;需要雇用大量人员的工厂的建立。
导致了两个现象,一是劳动专业化的提高;二是工人生产能力的提高。
不公正感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群体愤怒、怨恨情绪的中介作用
不公正感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群体愤怒、怨恨情绪的中介作用网络集群行为是现实集群行为在网络空间的一种新形式,当今社会互联网快速普及与发展,浏览新闻,实时评论,随手转发等行为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可以说每一个自然形成的“微博热搜”背后都是一次网络集群行为的结果。
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使得民众表达其意愿与诉求更加方便,激发了公众参与社会互动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信息传播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网络集群行为发生发展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其最终趋于理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往对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并没有跳出传统研究的框架,大多采用问卷法,通过情景模拟进行网络集群行为意向的研究,少数以真实网络数据进行的研究大都基于大数据进行趋势预测分析,并未对相关变量进行精确量化。
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真实发生的网络集群行为,通过微博评论等信息分析网络集群行为发生发展的情绪机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另外,本研究探究了怨恨这一社会情绪对网络集群行为的作用机制,拓展了集群行为的情绪路径。
本研究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网络爬虫抓取的新浪微博数据进行研究。
预备研究的内容是通过分词、统计词频筛选出网民表达不公正感的常用词汇编制不公正感词表,并对不公正感词表和已有的愤怒词表进行词汇赋值。
正式研究对抓取的微博内容进行分词,分别匹配不公正感词表和愤怒词表,同时在微博评论中筛选表达怨恨的语句进行赋值,将词汇值相加计算各变量上的得分,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研究考察了不公正感、群体愤怒、怨恨对网络集群行为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公正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集群行为;(2)群体愤怒显著正向预测网络集群行为;(3)群体愤怒在不公正感和网络集群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4)怨恨显著正向预测网络集群行为;(5)怨恨在不公正感和网络集群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社会心理学解析社会排斥与边缘化
社会心理学解析社会排斥与边缘化引言:社会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建立联系和归属感。
然而,社会中也存在着排斥和边缘化的现象,这对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一、社会排斥的原因1.1 社会归属与身份认同社会排斥往往源于个体与特定社群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不匹配。
当个体的价值观、文化背景、性别、种族等与主流社会的期望不符时,他们可能会被排斥或边缘化。
1.2 群体动力与权力结构社会排斥也与群体动力和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维持集体利益或确保群体凝聚力,社群可能会排斥那些被认为不符合群体标准的个体。
同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权力差异也会导致一部分人被边缘化。
二、社会排斥的影响2.1 心理健康影响社会排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被排斥的个体可能感到孤立、无助和自卑,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2.2 社会和经济影响社会排斥和边缘化也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排斥个体的社会群体可能会错失其潜在的贡献,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社会排斥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三、应对社会排斥的策略3.1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增加人们对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社会中的包容性文化,减少对不同群体的偏见和歧视,有助于减少社会排斥的发生。
3.2 建立支持系统建立社会和心理支持系统,为那些受到社会排斥的个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机会、社交活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感。
3.3 政策和法律保障制定和执行包容性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每个人的权益和平等。
这些政策和法律应该涵盖教育、就业、住房等领域,以减少社会排斥的发生。
结论:社会排斥和边缘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涉及多个因素和层面。
了解其原因和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建设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至关重要。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跨文化商务谈判 中的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交际在跨 文化商务谈判中 的实践建议
非言语交际概述
非言语交际在跨 文化商务谈判中 的优势与挑战 非言语交际在跨 文化商务谈判中 的案例分析
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非言语交际是指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
它与言语交际共同构成了人类交际的两种基本方式,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失败的案例分析
缺乏沟通:谈判双方未能充分理 解对方的非言语信号,导致误解 和冲突。
情绪失控:谈判中某方情绪过于 激动,无法冷静思考和表达,导 致谈判陷入僵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姿态不正:一方在谈判中表现出 傲慢或不尊重对方的姿态,导致 对方感到不满和反感。
距离不当:谈判双方的距离过近 或过远,影响双方的舒适度和沟 通效果。
观察与模仿: 注意观察谈判 对手的非言语 行为,适当地 模仿有助于建 立信任和亲近
感。
适度运用肢体 语言:如微笑、 点头等,表达 友好和认同, 增强说服力。
注意目光接触: 保持适当的目 光接触,显示 自信和尊重, 避免目光游离 或直视过久。
倾听与反馈: 认真倾听对方 的意见,通过 非言语方式如 微笑、点头等 给予反馈,表 明理解和尊重。
表达情感:非言语交际能 够更加真实地表达情感, 有助于谈判者更好地理解 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传递信息:非言语交际 可以传递出语言无法表 达的信息,有助于谈判 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对方 的意图和态度。
调节气氛:通过非言语交 际,谈判者可以调节气氛 ,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 谈判的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效果。
如何应对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挑 战
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排斥与歧视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排斥与歧视研究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排斥与歧视研究中的应用社会排斥与歧视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排斥与歧视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自我认同等角度,探讨社会心理学在社会排斥与歧视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排斥与歧视行为往往源于人们对不同群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通过认识这些心理过程,我们可以设计干预措施来降低歧视行为。
例如,通过暴露个体与受歧视群体成员接触的机会,可以减少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此外,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歧视行为被他人知晓时,他们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因此,公众宣传和信息推广也是减少歧视行为的重要手段。
其次,社会影响是导致歧视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群体中往往会受到群体压力和规范的影响。
这意味着,当周围的人都存在歧视行为时,个体更容易投入其中。
因此,针对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称为“同伴干预”的策略,即通过让同伴表达反对歧视的态度,来影响个体的观点和行动。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发现,当歧视行为被群体所谴责时,个体更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
因此,通过建立一个容忍和包容的群体氛围,可以有效降低歧视行为。
最后,自我认同是影响排斥与歧视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对自己所属的群体具有积极认同感时,他们更可能对其他群体采取友好态度,减少排斥与歧视行为。
因此,加强个体与不同群体的认同感是减少歧视行为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种称为“共同身份”的方法,即通过强调个体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共同点,来提高个体对不同群体的认同感。
此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当个体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他们更有可能对其他群体采取排斥与歧视的行为。
因此,提升个体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歧视行为。
不同情绪、内外群体与社会价值取向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对社会投射与合作的影响中期报告
不同情绪、内外群体与社会价值取向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对社会投射与合作的影响中期报告
本文将从情绪、群体以及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探讨它们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对社会投射与合作的影响。
首先是情绪方面。
研究表明,情绪能够对社会合作产生显著影响。
在公共物品困境中,恐惧、不安、愤怒等负面情绪会降低社会合作的意愿。
相反,积极的情绪如幸福感、自信能够提升人们的社会参与意愿。
因此,调节情绪的能力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群体方面。
不同的群体对公共物品的投射程度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他们是否受益于这些公共物品。
当一个群体感到自己没有受到公共物品的公正分配时,他们可能会产生不合作的想法。
而当一个群体感到收益较多时,他们会更支持社会合作以保护公共物品。
最后是社会价值取向方面。
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是指他们追求什么样的社会目标和价值观。
当一个人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取向时,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支持社会合作保护公共物品。
而当一个人有强烈的自由主义取向时,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保护个人利益,而对公共物品的保护不那么重视。
综上所述,情绪、群体和社会价值取向在公共物品困境中对社会投射与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再加上其他因素如利益关系、社会制度等,组成了复杂的社会合作网络,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理解公共物品困境中的社会合作与投射行为。
- 认知_动机_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3):511~51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511认知、动机、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李岩梅1 刘长江1,2,3 李 纾1(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 要 谈判,指两方或多方就利益不同而进行的协商,是解决选择冲突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认知、动机及情感因素,影响谈判者的信息处理与判断推理过程。
谈判中它们既可能导致决策偏差,也可能促进决策质量。
长期以来着眼于认知过程的谈判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占主流地位。
近年,动机与情感因素对谈判行为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社会认知的冷(cold :认知)、热(hot :动机、情感)两个角度,系统解析相关研究近年来的进展与成果,可以为揭示认知、动机、情感间的互动如何影响谈判行为打下基础。
关键词 谈判,认知,动机,情感。
分类号 B849:C91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社会各领域都可能出现选择冲突。
谈判,则是解决冲突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谈判,指两方或多方就利益不同而进行的协商,其目的在于调解就某备选项集合选择时各方间的选择冲突[1]。
然而,正如屡屡陷入僵局的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所显示的那样,谈判,常常达不到最理想效果甚至根本完成不了调解冲突的任务。
其核心原因之一,就在于没能克服因认知、动机、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形成的心理障碍。
过去20年,大部分关于谈判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行为决策理论为基础,聚焦于认知因素与过程的负面影响,用认知缺陷和推理错误来解释谈判过程中的各种现象[2]。
而谈判,不仅涉及认知过程,它还是一种混合动机互动,因为谈判者在让步以达成协约的同时,还要为己方争取更有利的交易[3]。
近10年,动机与认知间的互动被纳入社会认知的研究视野,动机以及动机的前提条件与副产品——情感对谈判行为的影响,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
对事不对人_情绪的指向性对谈判决策的影响_姜金栋
第40卷第5期2014年9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f Jiangs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0,No.5Sept.,2014[收稿日期]2014-06-10[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BBA08004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SC13B026)、四川师范大学“251重点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阶段性工作。
[作者简介]姜金栋,男,山东高唐人,成都师范学院教师,心理学博士;陈璟,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对事不对人”:情绪的指向性对谈判决策的影响姜金栋1 陈 璟2 李潇楠2 裴 青2(1.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2.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 [关键词] 谈判决策;情绪效价;情绪指向性;人际效应[摘 要] 近年来,情绪在社会决策中的作用,尤其是在人际交互过程中的社会功能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社会决策的一种,谈判决策突出体现了情绪的社会功能。
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的人际效应可以用于解释情绪对谈判决策的影响机制。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改编的谈判任务和2(情绪指向性:指向个人,指向行为)×2(情绪效价:高兴,愤怒)的被试内双盲实验设计,考察了策略性情绪表达过程中情绪指向性对人际效应的影响及其是否会为谈判者提供认知推断的信息。
结果表明:(1)不同效价的情绪表达对底线评估有影响,愤怒比高兴会导致对谈判对手作出更高的底线评估;(2)不同指向的情绪表达对要价及底线评估均有影响,指向个人的情绪表达比指向行为的情绪表达会导致对方作出更大的让步,以及导致对对方更高的底线评估。
结论:情绪表达在谈判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择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助于人们提高其谈判决策的有效性。
人际关系心理学所倡导的人际交流技巧“对事不对人”得到了来自决策研究的有力支持。
谈判者合作动机对谈判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谈判者合作动机对谈判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谈判是当今社会中处理商业纠纷、解决国际争端和协调人际冲突的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谈判者的动机是影响谈判结果的重要因素,谈判中的让步策略和谈判者的跨文化背景是谈判中的关键变量。
在解决冲突、争端时,人们的合作动机对解决冲突、形成双向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同时在合作动机下,谈判双方灵活、有效使用让步这一重要的谈判策略,激发谈判者的积极情绪,使得谈判过程更加顺利,取得更优的谈判结果,并建立长期关系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更好地把握谈判者的合作动机,并了解在合作动机下的谈判策略特别是让步策略的使用,对谈判者有效地解决冲突,提高谈判绩效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TKI冲突解决模型和双重关注理论为基础,并依据Graham的谈判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谈判者的合作动机、让步策略和跨文化谈判的理论成果进行综述。
其次在综述的基础上对谈判者的合作动机、让步幅度和文化距离进行归纳,分析了合作动机、让步幅度和文化距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研究模型和假设。
再次,通过实验研究法和模拟谈判法,收集了15组中国学生间的同文化谈判、27组中国与新加坡的跨文化谈判、20组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跨文化谈判数据,并通过谈判后的问卷调查对实验者的合作动机和满意度进行了测量。
接下来,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最后,应用SPSS18.0和LISREL8.70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谈判者合作倾向对谈判收益和谈判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让步幅度的中介作用和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谈判者的合作动机与谈判收益和谈判者的满意度正相关,特别是当谈判者高关注他人的同时,又高关注自己,也就是说谈判者具有较强的抗屈服能力的时候,会尽可能满足双方的愿望,从而最大化联合收益。
让步是与问题解决式策略不同的冲突解决方式,让步幅度与谈判者的合作动机负相关,让步幅度在合作动机和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合作动机和谈判收益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异议对有隐藏剖面的群体决策的影响——领导风格的调节的开题报告
异议对有隐藏剖面的群体决策的影响——领导风格的调节
的开题报告
背景介绍:
在现代组织中,群体决策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需要集思广益和多方面参与的情况下。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某些群体决策会涉及某
些隐藏的剖面,如信息不对称、权力分配不均或团队成员的个人利益等。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成员之间持不同意见或提出异议。
这样的异议可能会对群体决策的过
程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异议对有隐藏剖面的群体决策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研究问题:
1. 异议如何影响有隐藏剖面的群体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2. 不同领导风格在控制异议的影响方面的作用是什么?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参与者进行社会心理学测试和调查来收集数据。
研究将使用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将参与者分为两组,一组将接受控制领导风格的影响,另一组将接受民主型领导风格的影响。
每组将被要求参与一个涉及隐藏剖面的群体决
策任务,并记录他们对任务的异议程度和决策结果的效果。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发现异议会对有隐藏剖面的群体决策的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如降低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此外,预计不同领导风格将在控制异议的影响方面产生显著差异。
具体而言,民主型领导风格可能会更好地处理异议并促进决策的参与和支持。
最新Hofstede的文化维度对国际谈判的影响
H o f s t e d e的文化维度对国际谈判的影响文化对国际谈判的影响摘要:国际商务谈判不仅仅是谈判各方基于经济利益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交织和碰撞。
国际商务谈判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其中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谈判者必须对不同文化的多元性和多维度有深刻的认识,对多元文化差异非常敏感。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谈判策略,争取谈判的成功。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多文化差异、交织和碰撞一、Hofstede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民族或群体的显著特征。
Hofstede将民族差异分成5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男性化和女性化、不确定性规避和长短期趋势。
其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和不确定性规避这三个方面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个人主义社会里,人们把对自己的关心和维护置于他人利益之上。
个人主义鼓励竞争,关注个人看法和意见。
而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人们对集体利益的关心胜于对个人利益的关心。
集体主义提倡群体合作。
2、权力距离权利距离是一个社会中,组织中的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它考察人们对权利、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态度。
在社会等级分明的高权力距离国家,人们对权利和身份地位更加尊重。
而在低权利距离国家,人民相信他们接近权利,上级和自己处于平等的地位。
上层决策通常是基于理性论证和实施情况,而且常常会受到质疑。
3、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主要研究人们对风险采取回避倾向的程度。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在面临未知情况时会感到焦虑和威胁。
强不确定性规避国家通过为员工设立规则达到社会稳定。
社会生活依赖于形成书面材料的规则、计划、法规以及固定的仪式和礼仪以保证职业安全。
弱不确定性规避国家的人们不愿被条条框框束缚,他们愿意承担风险、尝试新方法、自主性强、对未来充满开拓精神。
公共领导学题
发公共领导学题目第三章一. 选择题1.公共领导地位的获得,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无论什么方式,核心都是( )DA 公共领导者的确立B 公共领导者的选举C 公共权利的扩张D 公共权利的获得2.领导者的自发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胜出的关键在于()DA 能否为群体成员提供整合经验的解释框架B 获得群体成员认同C 群体成员崇拜D 能否为群体成员提供整合经验的解释框架,并获得群体成员认同3.领导者是由()产生的 DA 组织举荐B 现实需要C 自由竞争D 群体需要4.领导地位是()产生的 DA 自然形成B 群众推举C 权力扩张D 竞争5.在权力的关系结构中,分离出的基本要素有()CA 动机B 资源C 动机和资源D 权力6.要获得更多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资源,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主要指的是哪种良好关系?( )CA.与上级领导之间的B.与平级组织领导着之间的C.与社会各界之间的D.与下级追随者之间的7.以下哪项不是减少不确定性的相互联系方式?( )DA.获得他人所需信息B.预测未来变化C.以特定方式使他人采纳意见D.被其他团队依赖8.团队较高的权力地位体现在( )DA.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强B.能够完成组织关键性职能C.被其他团队依赖D.以上皆是9.领导者对资源的掌握和控制被人们直接称为( )BA.职权B.权力C.传统权力D.个人权力10.领导者权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 )AA.对信息的控制和传播B.提供奖酬C.实施惩罚D.规定他人行为11.控制组织内部的(),成为公共领导者必须履行的职责BA.权利竞争 B权力竞争 C 利益竞争 D 职位竞争12.()是加剧组织权力竞争的主要动因DA.组织结构复杂 B权力实用范围广 C组织系统庞大 D资源稀缺性13.对权力的过度竞争会对组织产生哪些不良影响()DA.费时费力 B降低效率 C影响组织内部团结 D.A和B EA和C F,ABC全都是14.根据穆尔黑德和格里芬的观点,以下哪种情况能够限制不正当权力竞争策略的影响()DA.分权制衡 B 任人唯贤 C 加强培训 D 公开交流15.客观科学的公共绩效标准以为把追求()最大化作为根本目的CA.行政效率 B 公正公平 C 公共利益 D 组织荣誉16.费里斯和托马斯·金曾经指出:“政治是发生于理性模型的完美工作方式与___A___的混乱之间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判来达成协议。谈判是解决冲突 、缓解矛盾最 混合社会动机进行研究发现 ,社会动机对谈判策 常 用 、最 具建 设性 的方法 之 一 。社 会动 机 是 谈判 略影 响主 效 应 不显 著 ,社 会动机 和群 体成 员 社 会 研究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谈判者 的社会动机 动机的组成交互作用显著 ,随着群体合作人数的 是指对谈判结果或者收益在 自己和他人之间进行 增加亲社会动机的谈判者表现了更多的整合性策 ,孙贵梅 、郑全全等人在非对称任务下对群体 分 配 的偏 好 ( Mc C l i n t o c k ,1 9 7 6 ) 】 ,在 冲 突 、社 略翻 会两难和谈判研究 中,社会 动机主要有亲社会动 中混合社会动机对多边谈判的策 略和结果进行研
作者简介 :孙贵梅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郑全全 ,浙江大学心理 与行为科学系
金 平 ,浙 江工 业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6 9
・
调查研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4 期 2 0 1 3 年第 3 期 总第 3 2 6 页
的谈判行为和谈判者 的态度 、满意感 ,以及群体 混合性) 的实验设计 ,以联盟内外谈判者的社会 气氛。在多边谈判任务 中,非对称性谈判容易使 动机 为 自变 量 ,以问题 解决 行 为 、决议 阻 止行 为
影 响显著 。 关 键词 :非 对称任 务 社会 动机 多边 谈
1 . 引言
施或社会关心 的激发 。社会动机影响谈判者 的知 觉、态度 、策略选择 、行为及谈判的结果。 谈判本身是一个混合社会动机 的过程 ,但是
i n — 当存在冲突的利益时,人们不想诉诸武力但 前人 对 混 合 社 会 动 机 进 行 的研 究 比较 少 ,We a r t 和B r e t t( 2 0 0 7 ) 在 完 全对 称任 务 下 对 群 体 中 又没有现成规则或程序可以解决时 ,人们就通过 g
气氛的影响。研 究采 用 2 × 3实验设计 ,以联盟 内外谈判者的社会动机 为 自变量 ,谈判行为
和 群体 气氛 为 因变量 进行 实验 室模 拟谈 判 研 究 ,谈 判行 为 包括 问题 解 决行 为 和 决议 阻止 行
为 ,结果表 明: ( 1 ) 多数方社会动机对谈判者问题解决行为影响显著 ; ( 2 ) 少数方社会动 机 对谈 判者 的 决议 阻止行 为影 响显 著 ; ( 3 ) 少数 方社 会 动机 和 多数 方社会 动 机 对群 体 气氛
有共 同利益 的谈 判者 结 成联 盟 来排 挤 那些 利益 不 和群体气氛为因变量 。决议阻止行为我们用两个
相容的谈判方 ,它的心理过程要 比对称性谈判任 题 目来测量 ,分别为 “ 在刚才的决策任务 中,与 务 的心 理过 程 更 加 复杂 ,也 更 接 近 现 实 。因此 , 便利店的代表达成协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 “ 刚才 我们选择非对称任务来进行研究 ,试图了解在非 的决策任务 中,便利店的代表总是阻止协议的达
对称任务条件下 ,混合社会动机对谈判者 的问题 成” 。问题解决行为我们采用 V a n d e V l i e r t( 1 9 9 7 ) 解决行为、决议阻止行为 ( d e c i s i o n b l o c k i n g )和 的冲突应对 ( c o n l f i c t h a n d i n g )量表中的问题解决 群体气氛的影响。
机 ( P r o s o c i a l M o t i v a t i o n ) 和利 己型 动 机 ( E g o i s t i c 究 ,研究 发现 ,亲i o n ) ,前者指谈判者倾 向于使联合收益最 数方使用更多的整合性策略 ,亲社会动机多数方 大化 ,后者指谈判者倾向于使 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比利 己动机和混合动机有更多的整合性谈判策略, 社会动机 ,可能植根于个体差异 ,比如不同的社 少数方社会动机和多数方社会动机对谈判的联合 会价值取 向 、 信任的倾 向性等影响了个体社会动 结果存在二阶交互作用f 3 1 。社会动机不仅影响谈判 者的谈判 策略和谈判结果 ,它也会影响到谈判者 机取 向,也可能来源于情景的特征 ,比如强化措
动 的时候才可 能组成 一个小 的联盟 [ 4 1 。社会 动机也 m a r k e t )为谈判任务。其内容为:蛋糕房、花店 、
影响了群体谈判的社会氛 围,一些研究者指出群 便利店为了共 同租用某个市场的相邻铺位 ,需要 体气氛 ( g r o u p c l i m a t e )是一个 团队有效性和生存 在三个议题上达成协议 ,每个 议题都有五项 备选 能 力 的标 志 ,根 据谈 判研 究 文献 , 已经 有 研究 证 的协议 ,谈判者将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谈判 ,以 明了假设 ,整合性 的谈判产生更加积极地人际关 期 能够 达成 协议 。 系和更大的满意感 ( R u b i n等人 ,1 9 9 4 )l 5 l ,因此
行为维度 ,包括 四个题 目。群体气氛的测量我们
亲社会动机谈判者 比利 己型动机谈判者在价 采用 B e e r a m a 和D e D r e u( 2 0 0 2 )对群体气氛的i 贝 4 值观上更看重和谐 ,更关注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人 量 中六个题 目。
利 益 ,因此亲社 会 动 机谈 判者 有 可 能在 组成 联盟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4 4 期 2 0 1 3 年第 3 期 总第 3 2 5 页
・ 调查研究 ・
非对称任务下社 会动机对 多边谈判行为 和群体气氛 的影 响
孙贵梅 郑全全 金 平
摘 要 :研 究的 主要 目的是探 讨 非 对称任 务 下 ,少数谈 判方 和 多数谈 判 方社会 动机 对谈 判行 为 和群 体
上 比利己型动机谈判者付出更少的努力 ,他们积 极寻找解决办法来满足各方 的利益 。V a n B e e s t 等 人 ( 2 0 0 5 )研究表明当个体 主要受利 己型动机驱
2 . 2实验 变量 的操作 2 . 2 . 1 谈判 任务 的设计
采用多边谈判研究中常用 的塔形集市 ( t o w e r